填料塔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合集下载

填料塔中传质系数的测定

填料塔中传质系数的测定

填料塔中传质系数的测定实验六吸收实验⼀、实验⽬的⼆、基本原理三、计算⽅法、原理、公式四、设备参数和⼯作原理五、操作步骤六、实验报告要求七、思考题⼋、注意事项实验⽬的1、了解填料吸收装置的基本流程及设备结构;2、了解填料特性的测量与计算⽅法;3、⽓液两相逆向通过填料层的压降变化规律以及液泛现象;4、喷淋密度对填料层压降和泛点速度的影响;5、测定在操作条件下的总传质系数K;6、了解吸收过程的基本操作与控制⽅法。

1、填料塔流体⼒学特性:⽓体通过⼲填料层时,流体流动引起的压降和湍流流动引起的压降规律相⼀致。

在双对数坐标系中⽤压降对⽓速作图得到⼀条斜率为1.8-2的直线(图中aa线)。

⽽有喷淋量时,在低⽓速时(C点以前)压降也⽐例于⽓速的1.8-2次幂,但⼤于同⼀⽓速下⼲填料的压降(图中bc段)。

随⽓速增加,出现载点(图中c 点),持液量开始logbcdaa log△PU填料层压降空塔⽓速关系图1、填料塔流体⼒学特性:增⼤,压降-⽓速线向上弯曲,斜率变⼤,(图中cd 段)。

到液泛点(图中d 点)后在⼏乎不变的⽓速下,压降急剧上升。

测定填料塔的压降和液泛速度,是为了计算填料塔所需动⼒消耗和确定填料塔的适宜制作范围,选择合适的⽓液负荷。

log b c da a log △PU 填料层压降空塔⽓速关系图2、传质实验:填料塔与板式塔内⽓液两相的接触情况有着很⼤的不同。

在板式塔中,两相接触在各块塔板上进⾏,因此接触是不连续的。

但在填料塔中,两相接触是连续地在填料表⾯上进⾏,需计算的是完成⼀定吸收任务所需填料⾼度。

填料层⾼度计算⽅法有传质系数法、传质单元法以及等板⾼度法。

总体积传质系数KYa是单位填料体积、单位时间吸收的溶质量。

它是反映填料吸收塔性能的主要参数,是设计填料⾼度的重要数据。

本实验是⽔吸收空⽓-氨混合⽓体中的氨。

混合⽓体中氨的浓度很低。

吸收所得的溶液浓度也不⾼。

⽓液两相的平衡关系可以认为服从亨利定律(即平衡线在x-y 坐标系为直线)。

实验七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实验七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实验六 吸收实验(一)丙酮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和流程;2、了解吸收剂进口条件的变化对吸收操作结果的影响;3、掌握吸收总传质系数Kya 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1、测定吸收剂用量与气体进出口浓度y 1、y 2的关系;2、测定气体流量与气体进出口浓度y 1、y 2的关系;3、测定吸收剂及气体温度与气体进出口浓度y 1、y 2的关系; 三、实验原理吸收是分离混合气体时利用混合气体中某组分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一种方法。

不同的组分在不同的吸收剂、吸收温度、液气比及吸收剂进口浓度下,其吸收速率是不同的。

所选用的吸收剂对某组分具有选择性吸收。

1、吸收总传质系数K y a 的测定传质速率式: N A =K y a ·V 填·△Ym (1)物料衡算式: G 空(Y 1-Y 2)=L(X 1-X 2) (2) 相平衡式: Y=mX (3)(1)和(2)式联立得: K y a=12()mG Y Y V Y -∆空填 (4)由于实验物系是清水吸收丙酮,惰性气体为空气,气体进口中丙酮浓度y 1>10%,属于高浓度气体吸收,所以: Y 1=111y y - ; Y 2= 221y y - ;G 空—空气的流量(由装有测空气的流量计测定),Kmol/m 2·h ;V 填—与塔结构和填料层高度有关; 其中:22112211ln)()(mX Y mX Y mX Y mX Y Y m -----=∆ (5)02=X ; )(211Y Y LGX -=空 ;L —吸收剂的流量(由装有测吸收剂的流量计测定), Kmol/m 2·h ; m---相平衡常数(由吸收剂进塔与出塔处装的温度计所测温度确定),吸收温度:附:流量计校正公式为:2出进t t t +=G G =, L/h (G N 为空气转子流量计读数) 单位变换:G A =空,Kmol/m 2·h ;(其中,A 为塔横截面积,PG n RT=)o L L M A=,Kmol/m 2·h ;(其中,L 0是水流量l/h ,M 0是水的摩尔质量)2、吸收塔的操作吸收操作的目标函数:y 2 或 η=影响y 2 有:1).设备因素;2).操作因素。

实验四填料塔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实验四填料塔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4填料塔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实验目的1. 了解填料塔吸收装置的基本结构及流程;2. 掌握总体积传质系数的测定方法;3. 了解气体空塔速度和液体喷淋密度对总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 4.了解气相色谱仪和六通阀在线检测CO 2浓度和测量方法。

实验原理气体吸收是典型的传质过程之一。

由于CO 2气体无味、无毒、廉价,所以气体吸收实验选择CO 2作为溶质组分是最为适宜的。

本实验采用水吸收空气中的CO 2组分。

一般将配置的原料气中的CO 2浓度控制在10%以内,所以吸收的计算方法可按低浓度来处理。

又CO 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此体系CO 2气体的吸收过程属于液膜控制过程。

因此,本实验主要测定K xa 和H OL 。

1)计算公式填料层高度Z 为OL OL x x xaZN H xx dxK LdZ z ⋅=-==⎰⎰*120 (6-1)式中: L 液体通过塔截面的摩尔流量,kmol/(m 2·s); K xa △X 为推动力的液相总体积传质系数,kmol/(m 3·s); H OL 传质单元高度,m ;N OL 传质单元数,无因次。

令:吸收因数A=L/mG(6-2)])1ln[(111121A mx y mx y A A N OL +----=?(6-3)2)测定方法(1)空气流量和水流量的测定本实验采用转子流量计测得空气和水的流量,并根据实验条件(温度和压力)和有关公式换算成空气和水的摩尔流量。

(2)测定塔顶和塔底气相组成y1和y2;(3)平衡关系。

本实验的平衡关系可写成y=m x(6-4)式中:m相平衡常数,m=E/P;E亨利系数,E=f(t),Pa,根据液相温度测定值由附录查得;p总压,Pa,取压力表指示值。

对清水而言,x2=0,由全塔物料衡算可得x1。

实验装置与流程1〕装置流程本实验装置流程如图6-1所示:水经转子流量计后送入填料塔塔顶再经喷淋头喷淋在填料顶层。

由风机输送来的空气和由钢瓶输送来的二氧化碳气体混合后,一起进入气体混合稳压罐,然后经转子流量计计量后进入塔底,与水在塔内进行逆流接触,进行质量和热量的交换,由塔顶出来的尾气放空,由于本实验为低浓度气体的吸收,所以热量交换可略,整个实验过程可看成是等温吸收过程。

试验七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试验七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试验七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1.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填料吸收塔的操作,测定其中一种气体在液体中的吸收特性,并计算其吸收传质系数。

2.实验原理填料吸收塔是一种用于气体吸收液体的设备,常用于废气治理和化学工艺中。

填料吸收塔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填料层和液相层。

气体从塔底进入填料层,通过填料与液相进行接触,在质量传递的作用下,溶于气体中的物质被液相吸收,并由塔顶排出。

吸收传质系数是描述气体在液体中传质性能的参数,通常用k来表示。

吸收塔中气体的吸收速率与扩散速率成正比,与接触面积成反比。

传质速率可通过如下公式计算:NTU = k * A * (Cg - Cgi)其中,NTU为传质单位时间内的传质量,k为吸收传质系数,A为塔内液相与气相的有效接触面积,Cg为塔底气相的浓度,Cgi为塔顶气相的浓度。

通过测量塔底和塔顶气相的浓度,以及塔底传质率,即可计算出吸收传质系数k。

3.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填料装入填料层,根据需要确定填料层的高度;(2)连接好气相和液相导管,并确保无漏气现象;(3)启动搅拌器,使液相均匀分布在填料层上;(4)将适量的气体通入塔底,并记录下通气时间;(5)在通气过程中,采集塔底和塔顶气相的样品,并测定其浓度;(6)根据浓度和通气时间计算塔底传质率;(7)根据传质率、填料表面积等参数计算吸收传质系数k。

4.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避免吸入有害气体;(2)确保气相和液相导管的连接紧密,无泄漏现象;(3)在取样时,保持塔内气相的稳定,避免因取样产生扰动;(4)实验结束后,清洗设备,存放妥善。

5.计算与分析根据实验测得的塔底和塔顶气相浓度,以及通气时间,计算出塔底传质率。

根据塔底传质率、填料表面积等参数,计算出吸收传质系数k。

6.结论通过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可以了解其中一种气体在液体中的吸收特性,并进一步计算其吸收传质系数。

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可用于化学工程中的设计与优化。

实验十三吸收塔的操作和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实验十三吸收塔的操作和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YY 1Y 2XX 1X 2图12-1 吸收操作线和平衡线操作线22()LY X X Y G=-+ 平衡线Y=mX实验十二 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一、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和流程。

二、了解吸收剂入口条件的转变对吸收操作结果的影响。

3、掌握吸收总体积传质系数a K y 和a K x 的测定方式。

二、大体原理一、测气相整体积传质系数的原理气相整体积传质系数由填料层高度公式决定12Y mY Y VZ K a Y -=⋅Ω∆ (12-1) **1122*11*22()()()ln()m Y Y Y Y Y Y Y Y Y ---∆=-- (12-2) 式中yK 气相总传质系数,mol/m 2·h ;m Y ∆塔顶、塔底气相平均推动力; a 填料的有效比表面积,m 2/m 3;a K y 气相总体积吸收传质系数,mol/m 3·h 。

(1)Z ――填料层高度m ,按照所装填料的高度直接测量。

(2)Ω――塔截面积m 2,24D πΩ=,而D 塔径为已知。

(3)V ――情性气体摩尔流量(空气)mol/ h ,按照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vpq V RT =,p――压力Pa ,压力表测量空气压力;q v ――体积流量m 3/h ,转子流量计测量(注意读数为实验条件20℃、1atm 下的,可直接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若是用操作条件则需要进行换算,其依据为'0'0(')()f v v f q q ρρρρρρ-=-;T ――空气温度K ,温度计测量。

(4)Y 1――1111y Y y =-,稳固操作后(各仪表读数恒定5min )测量气体入口浓度(丙酮的摩尔分率),取样后采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测得的是丙酮的质量分率。

(5)Y 2――2221y Y y =-,稳固操作后(各仪表读数恒定5min )测量气体出口浓度(丙酮的摩尔分率),取样后采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测得的是丙酮的质量分率。

填料吸收塔传质系数测定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填料吸收塔传质系数测定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填料吸收塔传质系数测定实验报告的数据处理是为了从实验数据中计算出填料吸收塔的传质系数。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数据处理步骤,供参考:
1. 数据整理:整理实验所得数据,包括填料层高度、溶液进口浓度、出口浓度等参数,以及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温度、压力等信息。

2. 确定传质模型:根据实验设计和填料吸收塔的结构特点,确定适合的传质模型,如洗涤理论、湿壁传质模型等。

3. 建立浓差和质量平衡方程:根据传质模型和实验条件,建立质量平衡和浓差方程,用以描述塔内物质的传质过程。

4. 参数拟合:通过最小二乘法等拟合方法,将实验数据与传质模型进行拟合,得到各传质参数的估计值。

这可能涉及到填料层高度、传质系数、扩散系数等参数。

5. 统计分析: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如计算参数估计的标准误差或置信区间,以评估参数估计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6. 结果解释:根据参数估计结果,计算填料吸收塔的传质系
数,并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验结果,对传质过程进行分析和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数据处理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可能因实验设计和传质模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应参考相关的传质模型和实验设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

此外,数据处理的结果应结合实验结果和领域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以得出准确且有意义的结论。

吸收实验—填料塔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吸收实验—填料塔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实验八吸收实验—填料塔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⒈了解填料塔吸收装置的基本结构及流程;⒉掌握总体积传质系数的测定方法;⒊测定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⒋了解气体空塔速度和液体喷淋密度对总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⒌了解气相色谱仪和六通阀在线检测CO2浓度和测量方法;二、基本原理气体吸收是典型的传质过程之一。

由于CO2气体无味、无毒、廉价,所以气体吸收实验选择CO2作为溶质组分是最为适宜的。

本实验采用水吸收空气中的CO2组分。

一般将配置的原料气中的CO2浓度控制在10%以内,所以吸收的计算方法可按低浓度来处理。

又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此体系CO2气体的吸收过程属于液膜控制过程。

因此,本实验主要测定Kxa和HOL。

⒈计算公式:填料层高度h为:h=⎰h0dh=LKXaΩ⎰XbdXX-X*Xa=HOL⋅NOL A=LmV,则:NOL=11-Aln[(1-A)Yb-mXaYb-mXb+A]令:吸收因数HOL=LKxaΩ=hNOLKXa=LHOLΩ式中:h──填料层高度,m;L──液体的摩尔流量,kmol/s;Ω──填料塔的横截面积,m2;Kxa──以△X为推动力的液相总体积传质系数,kmol/(m3〃s);HOL──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m;NOL──液相总传质单元数,无因次;Xa,Xb──CO2在塔顶、塔底液相中的摩尔比浓度,无因次;Ya,Yb──CO2在塔顶、塔底气相中的摩尔比浓度,无因次。

⒉测定方法(a)空气流量和水流量的测定本实验采用转子流量计测得空气和水的流量,并根据实验条件(温度和压力)和有关公式换算成空气和水的摩尔流量。

(b)测定塔顶和塔底气相组成yb和ya;(c)平衡关系。

本实验的平衡关系可写成: Y=mX 式中:m──相平衡常数,m=E/P;E──亨利系数,E=f(t),Pa,根据液相温度测定值由附录查得;P──总压,Pa。

对清水而言,Xa=0,由全塔物料衡算V(Yb-Ya)=L(Xb-Xa),可得Xb。

填料塔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填料塔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填料塔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填料塔是一种常用的萃取设备,它常被用于处理多组分流,进行物质传质和分离。

它具有萃取效率高、无污染、操作成本低和其他特性,在石油、化学、冶金、农药、食品和环境污染控制等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因此,确定填料塔吸收传质系数对于优化萃取工艺及提高工业生产效率至关重要,它也是控制填料塔性能的重要指标。

填料塔的吸收传质系数是指填料塔中某一物质传质分离效率的
程度,它用于衡量进入填料塔的某一物质的操纵效率,解释萃取效率的物理含义,反映填料塔的整体性能。

传质系数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结构型号、流体性能、运行参数等,传质系数高和不稳定会导致萃取效率低,因此测定填料塔吸收传质系数是调试填料塔及确定优化参数的重要步骤。

填料塔吸收传质系数测定一般采用全质量法、相比法、声速法和动态谱法等,它们有其自身特点,也存在计算繁琐、数据准确度低、测量范围有限等问题。

因此,实验室往往采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测定填料塔吸收传质系数时,需要仔细分析各类参数影响,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精细调整萃取溶液浓度、操作温度、填料数量和流动速度等参数,经过比较,误差不超过5%的结果才被认为是正确的。

同时,在测定填料塔吸收传质系数过程中,实验室应采用非破坏性的控制手段,使用无毒、无害的化学药品,正确操作填料,避免环境污染。

还应定期检查填料塔设备,确保填料塔运行持续、可靠,减
少实验成本。

总之,萃取工艺设计时,测定填料塔吸收传质系数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可用于控制填料塔性能,确保安全生产、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设备运行成本。

合理的传质系数测定,可以帮助识别萃取工艺的瓶颈,提高工作质量和生产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填料塔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6.1实验目的
1. 了解填料塔吸收装置的基本结构及流程;
2. 掌握总体积传质系数的测定方法;
3. 了解气体空塔速度和液体喷淋密度对总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 4.了解气相色谱仪和六通阀在线检测CO 2浓度和测量方法。

6.2 实验原理
气体吸收是典型的传质过程之一。

由于CO 2气体无味、无毒、廉价,所以气体吸收实验选择CO 2作为溶质组分是最为适宜的。

本实验采用水吸收空气中的CO 2组分。

一般将配置的原料气中的CO 2浓度控制在10%以内,所以吸收的计算方法可按低浓度来处理。

又CO 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此体系CO 2气体的吸收过程属于液膜控制过程。

因此,本实验主要测定Kxa 和HOL 。

1)计算公式
填料层高度Z 为
OL OL x x xa
Z
N H x
x dx
K L dZ z ⋅=-=
=⎰
⎰*
1
2
(6-1)
式中: L 液体通过塔截面的摩尔流量,kmol / (m 2
·s);
K xa △X 为推动力的液相总体积传质系数,kmol / (m 3
·s);
H OL 传质单元高度,m ;
N OL 传质单元数,无因次。

令:吸收因数A=L/mG (6-2) ])1ln[(11
1
121A mx y mx y A A N OL +----=
(6-3)
2)测定方法
(1)空气流量和水流量的测定
本实验采用转子流量计测得空气和水的流量,并根据实验条件(温度和压力)和有关公式换算成空气和水的摩尔流量。

(2)测定塔顶和塔底气相组成y 1和y 2; (3)平衡关系。

本实验的平衡关系可写成
y = mx (6-4) 式中: m m=E/P ;
E E =f(t),Pa ,根据液相温度测定值由附录查得; p Pa ,取压力表指示值。

对清水而言,x 2=0,由全塔物料衡算 )()(2121x x L y y G -=- 可得x 1 。

6.3实验装置与流程
1〕装置流程
本实验装置流程如图6-1所示:水经转子流量计后送入填料塔塔顶再经喷淋头喷淋在填料顶层。

由风机输送来的空气和由钢瓶输送来的二氧化碳气体混合后,一起进入气体混合稳压罐,然后经转子流量计计量后进入塔底,与水在塔内进行逆流接触,进行质量和热量的交换,由塔顶出来的尾气放空,由于本实验为低浓度气体的吸收,所以热量交换可略,整个实验过程可看成是等温吸收过程。

图6—1 吸收装置流程图
2〕主要设备
(1)吸收塔:高效填料塔,塔径100mm,塔内装有金属丝网板波纹规整填料,填料层总高度2000mm.。

塔顶有液体初始分布器,塔中部有液体再分布器,塔底部有栅板式填料支承装置。

填料塔底部有液封装置,以避免气体泄漏。

(2)填料规格和特性:
金属丝网板波纹填料:型号JWB—700Y,填料尺寸为φ100×50mm,比表面积700m2/m3。

(4)层叠风机:气量0~90m3/h,风压50kPa;
(5)二氧化碳钢瓶;
(6)气相色谱仪(型号:SP6801);
(7)色谱工作站:浙大NE2000。

6.4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1)实验步骤
(1)熟悉实验流程及弄清气相色谱仪及其配套仪器结构、原理、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2)打开仪表电源开关及风机电源开关;
(3)开启进水总阀,使水的流量达到400L/h左右。

让水进入填料塔润湿填料。

(4)塔底液封控制:仔细调节阀门○2的开度,使塔底液位缓慢地在一段区间内变化,以免塔底液封过高溢满或过低而泄气。

(5)打开CO2钢瓶总阀,并缓慢调节钢瓶的减压阀(注意减压阀的开关方向与普通阀门
的开关方向相反,顺时针为开,逆时针为关),使其压力稳定在0.1Mpa左右;
(6)仔细调节空气流量阀至2m3/h,并调节CO2调节转子流量计的流量,使其稳定在100L/h~160 L/h;
(7)仔细调节尾气放空阀的开度,直至塔中压力稳定在实验值;
(8)待塔操作稳定后,读取各流量计的读数及通过温度数显表、压力表读取各温度、压力,通过六通阀在线进样,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出塔顶、塔底气相组成;
(9)改变水流量值,重复步骤(6)(7)(8)。

(10)实验完毕,关闭CO2钢瓶总阀,再关闭风机电源开关、关闭仪表电源开关,清理实验仪器和实验场地。

2)注意事项
(1)固定好操作点后,应随时注意调整以保持各量不变。

(2)在填料塔操作条件改变后,需要有较长的稳定时间,一定要等到稳定以后方能读取有关数据。

6.5 实验报告
1) 将原始数据列表。

2)列出实验结果与计算示例。

6.6 思考题
1)本实验中,为什么塔底要有液封?液封高度如何计算?
2)测定Kxa有什么工程意义?
3)为什么二氧化碳吸收过程属于液膜控制?
4)当气体温度和液体温度不同时,应用什么温度计算亨利系数?
6.7实验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结果示例
计算结果
塔底液相组成:0.002504mol %;塔顶液相组成:0.0 mol %;
液相总传质单元数:4.3;
液相总传质系数:3322.7 Kmol/(m3/h)
测量条件:
色谱型号:SP6800A
柱类型:填充柱
柱规格:GDX-103
载气类型:氢气
载气流量:50ml/min
进样量:1ml
检测器温度:78℃
进样器温度:80℃
柱温: 40℃
原料气:
峰号峰名保留时间峰高峰面积含量
1 空气 0.323 142736.094 355399.406 97.7348
2 二氧化碳 0.590 2326.47
3 8236.945 2.26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