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材解读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课文知识点归纳【预习复习必备】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课文知识点归纳【预习复习必备】《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课文知识点教材分析:《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是一篇童话故事,选自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的其中一个小部分。
本文讲述了宝葫芦的主人王葆在得到宝葫芦之前,如何经常听奶奶讲许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得到宝葫芦的人都“过上了好日子、要什么有什么”“幸福极了”,于是王葆开始联系到自己,非常希望自己也有这么一个宝葫芦,为自己排忧解难,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作品介绍:《宝葫芦的秘密》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张天翼(1906—1985)1958年创作的童话。
其故事情节为:王葆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可以不费力气得到一切。
一天他的愿望实现了,心里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他和同学下棋想吃掉对方棋子,棋子马上就飞到他嘴里……他的宝贝不但没给他带来幸福反而带来痛苦,他毅然把这个宝贝抛弃,轰的一声后,原来这却是自己做的梦。
他从此改正了缺点,认真学习,做一个好学生。
《宝葫芦的秘密》告诉我们:凡事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才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不劳而获是可耻的。
作者介绍:张天翼(1906—1985),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
张天翼积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他的儿童文学作品想象丰富,寓教育意义于生动的故事中。
主要作品:《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华威先生》《鬼土日记》等。
我会写:介:jiè介绍推介中介绍:shào 绍兴介绍介绍人妖:yāo 妖化妖艳妖媚矩:jǔ规矩矩形矩阵矩尺乖:guāi 乖巧乖乖乖戾撵:niǎn 撵走撵人撵出滚:tàng 滚烫烫伤烫手溜:liù溜嗓子溜缝儿丫:yā丫头丫鬟枝丫拽:zhuài 拉拽拽动生拉硬拽福:fú福气享福福禄寿舔:tiǎn 舔唇舔盘子舔犊情深葵:kuí葵花秋葵向日葵瘦:shòu 瘦弱消瘦瘦小骨瘦如柴罢:bà罢休罢工罢免多音字:冲:chòng(冲劲儿) chōng(冲锋)假:jiǎ(假如) jià(暑假)溜:liū(溜冰)(溜走) liù(一溜烟)(水溜)近义词:规矩——规则让步——退让联系——联想幻想——梦想每逢——每当幸福——美满假如——假设希望——盼望立刻——马上要求——请求劈面——迎面闹翻——翻脸声明——申明平平常常——普普通通反义词:得到——失去幸福——痛苦幻想——现实省心——操心普通——特殊声明——沉默马上——缓慢可怜巴巴——趾高气昂理解词语:声明:公开表态或说明真相;也可指声明的公告。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8单元 28 海的女儿 教案

28 海的女儿备课素材文节选自《海的女儿》的结尾部分,通过介绍小人鱼亲自参加王子的婚礼,忍受身体和精神的苦痛,一步步变成泡沫,走向死亡的故事。
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作者介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既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他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
父亲是鞋匠,母亲是佣人。
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
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爱文学。
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
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
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中崭露才华。
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
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学。
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
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的编写剧本。
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
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
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
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
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和出版。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选读一:海的女儿在海的深处,水是那么蓝,又是那么清。
最深的地方是海王的宫殿。
海王同他的老母亲和6个美丽的女儿生活在一起。
6个女儿都没有腿,她们身体的下部是一条鱼尾,因此她们又叫人鱼。
其中最小的人鱼最美丽。
小人鱼的奶奶给她讲了许多故事,最使她向往的是陆地上的情景:花儿能散发出香气,森林是绿色的,而且树枝间游来游去的“鱼儿”会唱得那么好听。
最新统编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精品教学课件

2024/11/22
的感受
复述课文方法归纳:
1.反复朗读课文。熟悉课文 内容。
2.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注意 详略得当。
进一步提炼总结方法。 3.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
注意课文中一些提示顺序的词句。
小组交流:
复述课文时,你们还有什么 金点子呢?
2024/11/22
你知道复述故事情节有哪几种方法 吗?
文字
习。
27.故事二则 拜 肤 标
3k 拴 吊
睬蔡
5k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 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
语文园地八体语言风格 授 谱 砖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 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
体语言风格
已会写的生字 建议补写字
派 硬逼 浮 旱徒
肠 刺释胃
浓
2024/11/22
这节课,你有什 么收获?我们来 讨论一下吧。
1.简要复述 简要复述就是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 括地说出来,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删去次要的、 解释性、描述性部分。 2.详细复述 详细复述要尽量忠实于材料,把 结构复杂的长句变成短句,把书面语言口头化。 3.创造性复述 创造性复述是指对原材料的内 容结构和表现形式进行一定的调整, 然后以新的 形式表达出来的复述。
单元人文主题: 古代故事
第一部分用名言警句表明本单元人文主题。
单元导语页插图: 第二部分用直观生动的插图,把读者带入到 本单元人文主题的意境中。
单元语文要素: 第三部分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单元教学目标
识字写字目标 阅读目标
1.学会本单元“戎、派”等20个生字的书写。 2.能够认读“桓、敷”等26个二类字。 3.积累“面如土色、灌溉”等词语。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八》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八单元,主要包括了“口语交际”、“读书交流”、“写作”和“日积月累”四个部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增加阅读量,提高写作技巧,同时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写作和日积月累的部分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具体的实践中,部分学生可能在口语表达、写作技巧和词汇积累上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
2.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使他们的写作更加生动有趣。
4.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口语交际:如何引导学生在人前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阅读理解:如何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能力。
3.写作技巧: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写作。
4.语文知识积累: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和积累语文知识。
五. 教学方法1.口语交际:采用情境教学法,设计各种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
2.阅读理解: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写作技巧:采用案例教学法,分析优秀文章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创新。
4.语文知识积累:采用每日一读一写的方式,让学生每天学习和积累语文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场景,用于口语交际的教学。
2.准备阅读材料,用于阅读理解的教学。
3.准备优秀文章案例,用于写作技巧的教学。
4.准备每日一读一写的素材,用于语文知识积累的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童话故事”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三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2.本单元重点:(1)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经典童话故事,充满奇思妙想,非常有趣。
展示了人物的美好形象。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介绍了宝葫芦的故事,非常有趣、想象奇特。
《巨人的花园》介绍了巨人和孩子的故事,说明了只有学会分享,才能得到快乐、幸福的道理。
《海的女儿》描写了小人鱼为了自己心爱的王子,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展现了小人鱼处处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2)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课后题有“根据已有内容创编宝葫芦的故事。
”作《故事新编》重新编一个故事,可以是《龟兔赛跑》的故事,也可以是《狐假虎威》《井底之蛙》《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内容25宝葫芦的秘密(节选)26巨人的花园本文介绍了巨人花园的美丽景色,介绍了花园的多次变化。
重点理解巨人花园变化的原因。
22教学要点介绍了XXX和宝葫芦的故事。
重点是了解宝葫芦的故事,学会创编故事。
课时教学建议1.默读课文,说说XXX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2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1.朗诵课文,找出巨人花园风景美丽的句子,了解巨人花园变化的原因。
2.画出描写小男孩的句子,说说他让巨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7海的女儿本文介绍了小人鱼亲自参加王子的婚礼,并舍弃保存的机会,摒弃损伤王子,捐躯自己的故事。
重点感受打动自己的语句。
作了解如何创编故事,如何设想故事的结局和故事情节。
重点是能够展开合理的想象。
1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自己选择的材料组织讨论、交流。
互相提建议后修改。
语文园地交流童话充满想象的特点,重点是学会用这种方法说话或作文。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单元备课(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目标)

第八单元单元概述本单元以“童话”为主题,共安排了二篇精读课文《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巨人的花园》;一篇略读课文《海的女儿》。
一次习作“故事新编”,一个“语文园地”。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讲了一个叫王葆的小男孩经常在听奶奶给他讲宝葫芦的故事后,自己非常想拥有一只宝葫芦。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将他们拒之门外,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与孩子们共享花园。
《海的女儿》讲述的是一个人鱼和人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教学本单元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学生能按自己的想法创编故事,能和同学交流自己读故事后的感受。
1.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
2. 朗读课文,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3. 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4. 能和同学交流自己读故事后的感受。
重点朗读课文,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难点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2 课时《巨人的花园》2 课时《海的女儿》1 课时习作 2 课时语文园地 2 课时25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本课所节选的部分选自张天翼的代表作《宝葫芦的秘密》,是这部小说的第一章。
作为整篇小说的开端,介绍了王葆在听了奶奶讲的关于宝葫芦的故事后,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一个宝葫芦的故事。
故事奇妙,语言通俗易懂,易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感受人物形象。
童话以奇妙的想象征服了每一个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童话不仅喜爱,而且已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能体会童话中人物的形象。
这篇课文中的王葆的年龄与四年级学生年龄相仿,语言也生动有趣,学生学起来有兴趣。
以学生自我探究、自我感悟、自我体验为基本原则,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感悟童话的内涵。
【知识与技能】1. 学会本课生字。
2. 默读课文,说说王葆想得到一个宝葫芦的原因。
3. 从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中任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多种方式的交流,培养学生自我探究、自我感悟的能力。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单元备课(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目标)

第八单元单元概述本单元以“童话”为主题,共安排了二篇精读课文《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巨人的花园》;一篇略读课文《海的女儿》。
一次习作“故事新编”,一个“语文园地”。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讲了一个叫王葆的小男孩经常在听奶奶给他讲宝葫芦的故事后,自己非常想拥有一只宝葫芦。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将他们拒之门外,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与孩子们共享花园。
《海的女儿》讲述的是一个人鱼和人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教学本单元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学生能按自己的想法创编故事,能和同学交流自己读故事后的感受。
1.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3.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4.能和同学交流自己读故事后的感受。
重点朗读课文,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难点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2课时《巨人的花园》2课时《海的女儿》1课时习作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25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本课所节选的部分选自张天翼的代表作《宝葫芦的秘密》,是这部小说的第一章。
作为整篇小说的开端,介绍了王葆在听了奶奶讲的关于宝葫芦的故事后,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一个宝葫芦的故事。
故事奇妙,语言通俗易懂,易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感受人物形象。
童话以奇妙的想象征服了每一个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童话不仅喜爱,而且已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能体会童话中人物的形象。
这篇课文中的王葆的年龄与四年级学生年龄相仿,语言也生动有趣,学生学起来有兴趣。
以学生自我探究、自我感悟、自我体验为基本原则,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感悟童话的内涵。
【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
2.默读课文,说说王葆想得到一个宝葫芦的原因。
3.从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中任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方式的交流,培养学生自我探究、自我感悟的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反思)

25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脚丫、拽住”等词语。
2.了解故事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形象,感受童话的奇妙。
3.根据文中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新故事。
[教学重难点]感受童话的奇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自主创编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观看《宝葫芦的秘密》动画片中的片段。
其实这部动画片是由一部长篇童话故事改编而成的。
出示《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的封面,让学生自己试着读书名。
2.了解封面,介绍作者。
(板书课题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二、初读课文,提出质疑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说说你对这篇课文还有哪些疑问。
2.鼓励其他学生自主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针对不能解决且对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价值的问题进行汇总。
问题预设:(1)奶奶讲了几个故事?这些故事是怎么发生的?(2)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三、带着问题,合作学习课文1.四人为一小组,合作探究大家提出的问题。
2.全班交流。
(1)奶奶讲了几个故事?这些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奶奶讲了4个故事,分别是:张三劈面撞到神仙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李四远足旅游到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赵六掘地得到一个宝葫芦。
(2)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不管是谁,只要得到了宝葫芦,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王葆希望得到一个宝葫芦帮助他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四、理清脉络1.说一说文中的主人公是谁。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指名说,教师点拨、汇总。
第1~4自然段可以概括为:故事的主人公王葆是一个爱听故事的少先队员。
3.引导学生按照这样的方式,归纳文章其他自然段的意思。
(1)第5~18自然段:奶奶每逢要求我做什么,就得给我讲故事,所以,我听奶奶讲了很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
(2)第19~21自然段:我想有一个万能的宝葫芦。
五、识记生字、词语1.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关注生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要素:
·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要素分析: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是根据儿童的特点,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运用夸张手法编写的故事。
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采取拟人化的描写,以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
一二年级多以童话为主,且未明确提出阅读要素。
三上第三单元: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四下第八单元: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童话大致分类:
1.拟人化童话。
2.人物童话。
3.超人化童话。
4.知识童话。
童话的基本特征:
奇特的幻想性和强烈的夸张性,幻想是想象的一种,其中幻想性是童话的根本特征。
但是这种幻想从根本上讲不能脱离现实生活。
它是将生活的本质方面通过幻想的形式加以集中、概括、提炼、升华,给以折光的反映。
这种幻想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情节虽然离奇可笑,但必须使人感到合乎情理。
重要特征是夸张,这种夸张是将事物引向极端,给人强烈深刻的印象。
童话的语言特点:
儿童文学作品,在语言上有着特殊的要求,而童话这种特定的体裁,又有其独具的特点,从语言风格上来讲,童话的语言要求简洁、准确、朴素。
从语言的表达效果上来讲,童话多用拟人、对照、反复等表现方法。
如何指导感悟童话中的道理?
1.人物形象分析。
2.角色语言分析。
3.关键句子分析。
4.特点规律分析。
重视童话中思维的发展:
学生的思维只在个性的充分发挥,多角度的对比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如果课堂上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在自己安排好的直线思维中前行,显然不利于学生思维,特别是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尽量减少自己的判断推理,扩展学生的思维天地。
在小学童话和寓言教学中,有的教师担心学生年龄小,害怕学生难读懂,很少给学生独立判断推理的机会,更怕学生想远了收不回来,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思维刚一出格,就立即制止,结果学生的思维成直线的、单一的模式。
《宝葫芦的秘密》
第八单元的主题为奇妙的童话,通过学习《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三篇课文感受童话的奇妙,点燃缤纷的焰火,照亮五彩的梦。
本单元目标意在让学生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并且按自己的想法编故事。
《宝葫芦的秘密》选自张天翼老先生的作品《宝葫芦的秘密》第一章,讲述了王葆从小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奶奶的故事伴随王葆长大,埋下了幻想的种子。
四年级的学生自小听童话,看童话,童话的种子早已深深埋在他们的心中。
通过学习《宝葫芦的秘密》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童话的奇妙,了解王葆想要宝葫芦的原因,并且引导他们结合课文、电影、原著拓展思路,尝试编写故事。
前四个自然段是超级叙述层,即讲故事的人所在的相对真实的层面,“我“是上帝视角,清楚整个事情发展,用第一人称来表现故事的真实性,并通过身份一致性来获取对故事真实性的认可。
此处要告诉学生,前四段的“我”和后面的“我”是不一样的。
首先追述了宝葫芦的来历,属于插叙内容,是故事中的故事,通过具体的叙述来表现幼年的“我”是如何知晓宝葫芦的,其中作者采用“洗脚”的情境,很符合默认读者的生活经验,能够引起同情共理。
本文基本上是以口语的形式进行表述,言语朴素简短。
文中奶奶讲了几个故事,这几个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一旦得到宝葫芦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用了一个句式“不管……可就……”,表示必然性,这是一种观点的呈现。
这里面的“我”在小时候获得的概念是“物质就是幸福”,当然童话有夸大成分。
课文倒数第三段有几个问句,聚焦到价值观上来: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就体现了“我”的行为背后就是一种观点。
这里的宝葫芦象征着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
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了解王葆想要得到一个宝葫芦的原因,感受王葆的纯真可爱的性格的同时,体会奇妙的童话对王葆的影响,体会奶奶对王葆的爱。
第二课时的教学重难点:
·结合课文和原著选段,体会如何展开想象,设计巧妙的情节,在故事中体现人物的特点。
课后第二题: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童话和寓言故事通过语言文字,塑造虚拟的人物形象。
学生朗读课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再引导学生配上自己的动作,边演边说,手舞足蹈,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用学生的语言描述,结合行为动作表现出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言语能力,又熟悉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巨人的花园》
本文是第八单元精读课文,起着以篇带篇、引领的作用,本组课文的专题是童话故事,要求学生在读课文时体会童话的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
这篇课文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思想教育价值方面,要让孩子们明白一个道理:快乐要与别人分享;在语言价值方面:这篇课文描写花园景色的词语用得非常生动,便于学生积累语言文字。
教学重难点:
·了解巨人的花园景色的变化过程,想像情境,从人物超常与情节离奇中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
·想象画面,通过对比阅读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点。
教师在朗读童话和寓言的时候,自己必须进入故事决赛,读得有声有色,入情入境,独处各个人物的语言和心声,全身心地投入朗读,进入人物的角色状态。
只有老师读好了,才能调动起学生朗读和学习的口味,才能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读得有滋有味,学得津津有味,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海的女儿》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选取著名童话《海的女儿》的结尾部分。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应遵循长文短教的原则,让学生运用本单元掌握的学
习方法,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问题和语句,自读自悟,通过集体交流反馈,进一步探究文本,从而体会文章所表达的内涵。
重点:用浏览的方式阅读,了解课文大意,能简要概述故事主要内容。
难点:学会通过细节感悟人物真善美,并能将打动自己的地方与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