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境对翻译的作用
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1. 引言1.1 翻译活动的定义翻译活动是指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转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翻译活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帮助人们理解和交流不同文化之间的信息和思想。
通过翻译,人们能够跨越语言障碍,共享各自的知识和经验。
翻译活动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涉及到文化、社会和心理等多方面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翻译者需要考虑原文本的含义和表达方式,同时又要尽可能忠实地传达给目标语言的受众。
这就需要翻译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翻译活动的定义不仅在于文字的转换,更重要的是传达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文化修养,以确保翻译质量达到最佳水平。
在不同的文化语境和社会背景下,翻译活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就需要翻译者有能力灵活应对,确保翻译结果符合受众的需求和期望。
1.2 文化语境对翻译活动的影响文化语境对翻译活动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内化于个体心理结构中的价值观念、规范、信仰以及生活方式等。
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给翻译活动带来了挑战。
因为在进行翻译时,译者需要考虑到原文所处的文化背景,以及目标语言所对应的文化,否则翻译出来的内容可能会失去原意。
某些文化中存在着特定的象征意义或习惯用语,如果译者没有深入了解这些文化特征,就很容易将原文误译。
不同文化还可能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观念,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文化适应和转换,以确保译文能够被目标读者正确理解。
文化语境对翻译活动的影响是深远的,译者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对不同文化间差异的敏感性,才能够完成高质量的翻译工作。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文化语境对翻译活动的影响更加凸显,译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能力,以适应日益多元化的翻译需求。
1.3 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因素。
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

话境在翻译 中的作用
石 荣
摘 要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 跨文化的交 际行 为, 在具体 的语境 中进行, 受语境 的影响和制约。所 以语境分析对于正 确翻译十分关键 , 语境在理解原文时对确定词义 、 判断句法和解读句意起促进作用 , 在表达译文 时对译文文体风格 、 遣词 造句和篇章修饰起制约作用。要正确处理语境在翻译 中的作用, 其根本 的基础或条件就是对 两种语言的扎实掌握和灵活
一
、
语境 在 翻 译 中的功 能
1 境 的 制 约功 能 。 . 语
语 言 的交 流是 在 一 定 的语 言 环 境 中 进行 的 ,总 得 以一定 的 如果没有语境我们就无法知道说话的是什 么人,什么时候 语言环境作为依靠 ,这种依赖性表现为语言环境对语言运 用的 我们老师” 指代 的又是谁? 只有依靠语境 , 我们才能确定 制约功能 。 语境制约 因素有语言因素, 即前 言后语语境或上下文 说 的。“ 如果说话者不是老师 , 那么译文 1 更合 语境 、 语体语境 和社会特殊习惯用语; 还有非言语环境 , 包括交 到底哪个译 文是正确的。 理; 如果 说 话 者是 老 师 , 么 译文 2更 准确 。 那 际 双方 境 况 、 社会 文化 环境 、 空环 境 等 等 。 时 例 5 Fr! :i e 例 1II t l i e’ wr m wh ni ,a ti ad : e nc lS ot o e ads I m a h f n f s aa k hf e e p n s e b t f e elv f n t e ’ i , a f e u i d, u I ta t eo a o r Sw f I m e . h i slh o h e r 如果我们把这个词 当作一个句子 ,它 的具体意思只能根据 着火 译文 : 如果我偷 了五分钱的商品 , 我就是个贼而受罚 ; 但如 语境来决定 。如果是一个大楼着火了,那么就可以译 为 “ 了”如果这句话 出现在战场上 , ; 是将军对 士兵说 的, 那它 的意思 果我偷了他人之妻 的爱 , 便无罪 。 开火 ”如果事情 的背景发生在办公室 , ; 是生气 的老板对 下 这 里 的 f e 一 个 多 义 词 ,词 典 释 义 有 “ r 是 e 自由 的 ” “ 闲 就是 “ 、空 那它的意思就是“ 开除” 。 的” “ 、无罪的”等等。 , 只根据 I a 和 m是不能确定其含义的, 但根 属说的话 , 例 6 R b e ra u ih doe io nm uhadw n : o br o npt s a vr s w ot et Jd h n h n 据 前 面 的 I na i adp nse ,我 们 就 可 以确 定 f e 指 无 l e n ui d a t f h h r 是 e o it nng nl e i . s 罪 而不 会 受罚 之 意 。 例 2 “ o i hv r t a wlcr r g ef et :Y uwl aea e ht t i ar t o ht rs l b a h l yh u h o s 译文 1罗伯特 ・ : 乔丹把 手放 在 自己的嘴唇 上 , 了个不要 做 tte ac t,A sns d h w ot fl( ret mnw y 讲话的手势 , o si ’ ut i ,io nm u 1 E sHe i a , f s ’ i a h s s h u. n g 继续听着。 Fr 0 h e T l ) o Wh mT eB l ol s 译文 2 罗伯特 ・ : 乔丹把手放在嘴上 , 继续倾听。 西 方 人 让 人 安 静 时 ,往 往 把 手放 在嘴 上 ,有 时 还追 加 一 个 译文 1 “ :你得 一 口气穿 过森林 ,到那个 法西 斯 占领 的小 译文 2 从文字本身看无可 镇 。 奥古斯 丁说。 ” 他的嘴被食物塞得满满的。 李尧 温小钰 、 “h s!这里乔丹做的是 同样的动作 。 ( S uh” 译 文 2 “ 嘴 里 的洋 葱 味 要 从 树 林 里 一 直 飘 到 法 西 斯 分 子 挑剔 , 为任 何 熟悉 西 方 风 俗 习惯 的 人 都 能理 解 乔丹 的用 意 。 :你 因 然 那 儿 去 了 ,奥 古斯 丁说 , ” 自己 的嘴 里 塞 得满 满 的 。 程 中瑞 , 彼 而 , 懂西 方 风 俗 习惯 的 中国人 未 必 能对 此 有 充 分 的理 解 。 此 ( 程 不 因 德译 ) 译文 1 在译出原文字面意思 的同时 , 又追加一句“ 了个不要讲 做 Bet 词 可 以 指 “ ra h一 喘气 、 息 ”也 可 指 “ 味 ” 但 在 此 处 话 的手势” 既起到解释的作用 , 气 , 气 , , 又起到达意的作用 。 到 底是 什 么 意思 就 需 要考 虑 上 下 文 。前 面讲 到清 晨 乔 丹 和奥 古 例 7 世有伯乐 , : 然后有千里马 ,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斯 丁正 在 吃 饭 , 丹 用 折 叠 的 小刀 把 洋 葱 大 片 大 片 的切 开 , 肉 乔 跟 译 文 : n hntew r a aow ok o s o sC O l w e ol hsaP l, h nw me,a y h d i h n 和奶 酪 一起 , 夹在 面包 里 , 时 奥 古斯 丁讲 了这 句 话 。有 了这 个 t r e fn te sThee a e l y n te a a c v r a 这 hee b e se d . r l awa s f e se ds t t c n o e i i h 上下 文 ,ra bet h一词 的意 思 就一 目 了然 , 当是 “ 味 ” 特别 指 的 to s dl ad yb thewo l o sno fe ue typ o u eaPal. 应 气 , hua n i a ut r de d trq n l rd c i o 是“ 洋葱 的气 味 ” 译文 1 作者 忽 视 了上下 文 , 这 个词 想 当然 。 的 把 “ 伯乐相马” 的故事对于汉语读者来说 , 几乎是人所 皆知 的。 地 译 为 “ 口气 ” 显 然是 错 误 的 。 一 , 但 由 于 两 种语 言 的 文化 差 异 , 有 必 要 增 加 有 关 “ 乐 ” 就 伯 的说 明 ・ ・20 1. 1 I
文化语境顺应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文化语境顺应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引言关于翻译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标准或者理论,历来众说纷纭。
最近,维索尔伦(Verschueren)推出了顺应理论。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解释力、发展前途和应用价值的语用学理论,它从一个全新的视觉去理解和阐释当今的语用学。
本文将从维索尔伦的语境关系顺应论出发,探讨顺应文化语境在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
一、理论概述:顺应论与文化语境顺应论认为,语言顺应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或多维的,语言顺应语境或语境顺应语言。
语言顺应包括:(1)语境关系顺应;(2)语言结构客体的顺应;(3)动态顺应;(4)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突显。
语言的顺应要依赖语境,故语境关系顺应是语言顺应的重要环节,语境关系顺应强调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语言选择要与语境顺应,顺应语言不仅是语言成分和语境因素相互适应的双向、动态过程,而且也是语言使用者策略性的选择过程。
文化语境最早由Malinowski提出,它是指某一言语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
近年来,随着语用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文化语境的范围进一步拓宽。
Samovar et al.(1998:36)认为文化语境包括知识的贮存、经历、价值、行为、态度、宗教信仰、时间概念、空间关系、学科领域等诸多方面。
二、文化语境顺应与翻译研究王东风(1997)认为翻译是一种双重的交际活动。
译者要以读者的身份与原作者进行交际,这一过程的交际能否成功取决于译者本人有关目标文化的知识和经验是否达到或最大限度地达到原作者的理想读者的水平。
本文将从文化语境顺应对具体词义的选择和翻译方法的选择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一)顺应文化语境与词义的选择1.文化语境是影响词义的最主要因素,词语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意义,不同语言在民族文化、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会使某一词语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产生不同的喻义。
因此,译者在选择正确的词义时必须顺应文化语境。
2.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具有区别性特征的文化,语言中的词语往往富有一定的民族文化内涵。
浅析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浅析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话题:休闲阅读跨文化交际语言与文化社会实践语境摘要: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相对于语言应用来说,翻译是沟通人类思想信息交流活动的桥梁和纽带。
文化属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语境是语言使用者在应用语言时所处的实际环境,文化语境的诸多因素影响着语词的翻译。
本文针对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语言文化语境翻译影响相对于人类的语言应用活动来说,翻译是交际活动中进行语言信息转换的行为活动,属于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并相互影响,语言记录着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任何一种语言的应用和发展都以文化背景为依托。
从语用视角来看,语境是语言产生和应用的前提条件,现代语言学认为,语境是影响语言翻译的关键要素,文化语境是语境的重要构成,研究和了解文化语境对语言翻译的影响,意义深远。
1 文化语境的内涵类型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财富总和,反映与体现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宗教信仰、意识形态、道德习惯、风俗人情以及价值观念等诸多要素。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信息交际工具,语言的产生、演变或发展及其交流传递,总是以一定的环境条件为前提的,这就是所谓的语境,即语言环境,通常是指语言使用时所处的实际环境,从语用角度分析,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为达到语言理解和应用效果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语境能使意向所指具体确定为当前表达的对象。
文化语境是语境的构成类型,所谓文化语境,广义理解为与言语交际相关的所有社会文化背景,是指某一特定文化中人们的认知环境,文化语境属于某一语言特定的规范和习俗,主要包括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两个方面,文化习俗属于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沿袭成习的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文化模式,文化语境对从属成员言语交际活动具有规范约束性。
从另一角度看,文化语境通常分为历史文化语境、地域文化语境、习俗文化语境以及宗教文化语境等类型。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文化语境,就是在某一特定的具体文化中,人们的认知环境,该认知环境同样包括语言环境、具体语境和认知语境。
每一环都与语言密切相关。
语言翻译是一门科学,它需要知识,需要核对事实的能力,需要懂得描述这些事实的语言。
翻译中,错误的内容,错误的事实,应该加以鉴别。
翻译,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运动,还是作为一项职业、一种知识技能,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
翻译的观念、方法、样式、标准、风格,无不与时俱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语言记录着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它总是生长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
在语言活动过程中,处处都有文化的烙印,时时可见文化的踪迹。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要仗着它来发展。
当代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汹涌澎湃,信息传播日新月异,人员交往日益频繁,跨文化交流日趋广泛,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选修课上,王老师从文化翻译学的角度,以语言学、语用学、社会符号学、跨文化交际学等为理论依据,深入浅出地对英汉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文化观念和文化习俗进行了对比,着重探讨了语言、文化与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不同民族文化对语言翻译活动的影响,特别是某些文化现象对语言翻译的制约作用以及相应的翻译方法。
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告诫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英汉两种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进行比较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地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翻译是一门比较有趣的学问,它需要译者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严谨的作风,否则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英汉翻译有口、笔之分,范围涉及文学、科技、经贸、法律、旅游等各个领域,总之,不论文体如何区别,在翻译标准方面,对原文要求有比较深透的理解,对译文要求通顺达意,能反映出原文的精神实质。
影响翻译活动的因素

影响翻译活动的因素---------内因和外因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呈现的是一个开放的活动场,影响翻译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共同构成映像翻译活动的主要外部因素。
译者的翻译动机和翻译观念是翻译的主体因素,对翻译活动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从宏观上来看,整个翻译活动就是针对“译什么”和“怎么译”这两个问题展开的。
首先,我们要翻译什么这个问题出发,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起着主要的作用。
一、社会因素对翻译的影响翻译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交流活动,而且随着人类的社会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
社会的因素对翻译的选择、翻译的接受和传播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1、社会发展呼唤翻译人类社会的发展体现一种开放和交流的精神,人类社会想要走出封闭的天地,首先必须与外界进行接触,翻译恰如一座桥梁,把两个相异的文化连接起来。
社会发展到今天,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间的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对翻译的需要也越来越多,翻译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2、不同的社会阶段需要不同的翻译处于不同的社会状况下,即便是翻译同一部作品,译者对文本的处理方式也会有着相当大的差别。
一莎士比亚在我国的翻译为例,朱生豪翻译莎剧时,正值抗战时期,在当时的大背景下,要弘扬中国文化,这种文化带有“抵御外侵”的社会政治因素,以显示反抗侵略的决心。
朱生豪选择了“忠实通顺”的方法,以普及中国读者之间。
相比之下,梁实秋在开始翻译莎剧时社会背景已不同以前,那是中西文化已经开始相互交融,没有了朱生豪那时“以翻译来树立民族文化形象”的迫切需求。
因而梁实秋较大程度上采取了异化的手段,并且在译文中增补了大量的注释。
3、社会价值观影响翻译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价值观,而不同的价值观有可能给翻译带来或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现在有些人价值观发生了严重的倾斜,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之风不断滋长,渐渐造成了译风不正。
有人指出,中国译坛要纯洁译风,提高翻译质量,必须提高对翻译时也得认识,从端正价值观入手。
有什么因素影响翻译

by Monica
• 倘若我们把翻译看成一种“以语言符号为转换形 式,以意义再生为任务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对 整个翻译的过程所涉及的因素作一研究的话, 我们便可发现,翻译活动呈现的是一个开放性 的活动场,涉及的因素很多。 • 我们将以“译什么”和“怎么译”这两条主线为探 究路径,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影响翻译活动 的外部与内部因素作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分析。
翻译动机 与翻译观 念
语言关系 与翻译能 力
有什么因素影响翻译活动
文化语 境与社 会因素
6.2.1意识形态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何为意识形态? 每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都是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它集中反映该社会的经济基础, 表现出该社会的思想特征。
意识形态 与政治因 素
翻译动机 与翻译观 念
翻译动机 与翻译观 念
语言关系 与翻译能 力
如何实现文学的交流与交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译者的文化立场和文化态度,而不同历史时 期、不同社会背景下民族文学、民族文化的地 位强弱则是决定译者文化立场的重要因素。 例 鲁迅的“拿来主义”与毛泽东的“洋为中用”
有什么因素影响翻译活动
文化语境 与社会因 素
傅雷 “重神似不重形似”并强调译者素质 余光中 从具体的语言结构与特点出发,通过对 比揭示差异,并有针对性地探求具体的转换手 段
意识形 态与政 治因素
翻译动 机与翻 译观念
语言关 系与翻 译能力
有什么因素影响翻译活动
文化语 境与社 会因素
何谓语言关系?
意识形 态与政 治因素
何谓翻译能力?
翻译动 机与翻 译观念
语言关 系与翻 译能力
有什么因素影响翻译活动
文化语 境与社 会因素
文化语境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作用

文化语境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作用
1 概述
英语翻译教学是语言文字类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不仅
需要学习者具备英语语言基本知识,还需要学习者了解语言背景以及
文化情境。
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语境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就发挥了关键
的作用。
2 文化语境的重要性
文化语境的重要性表现在英语翻译中,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
有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而文化语境则可以助力译者理解英文的内涵。
比如学习者可以通过了解文化背景来确定英文词语的正确性、优先级
以及由此可以该词语在更大文体中的涵义,比如可以通过文化背景判
断是否有相关习语或文化俗语等,这些可以深入理解要求进行翻译,
从而更准确地译出正确及恰当的表达。
3 文化语境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作用
文化语境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首先,文化语境
可以帮助译者得出准确的翻译方向。
其次,文化语境可以提供译者更
多的相关背景知识,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原意。
同时,文化情境也有助
于译者更准确地理解原文,保证译文表达准确。
最后,文化背景也可
以帮助翻译者培养一定的灵活性,获得更多可能性。
4 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文化语境对英语翻译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帮助译者正确理解并翻译原文,还可以帮助译者获得更多机遇,从而获得正确表达的灵活性。
因此,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文化语境的作用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以便帮助译者学习丰富地理解原文,更好地译出准确的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语境对翻译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语境;翻译
1 关于语境
关于翻译的本质,奈达说:“翻译是交际,它取决于听读者从译文所获得的信息。
”语境这个术语最早是由波兰籍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于1923年提出来的。
后来弗思发展了这一理论,创立了比较完整的语境理论。
后来在论及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时,纽马克指出:“语境在所有翻译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大于任何法规,任何理论,任何基本词义。
”语言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信息系统,无论其产生,演变或发展,还是进行信息的传递,接收或加工,总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受其影响和制约的,这种前提条件,就是语境——语言环境。
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总得以一定的语境作为依靠。
事实上,翻译中的理解和表达都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的。
语义的确定、遣词造句、篇章结构以及语体形式均离不开语境。
因此,语境就构成了正确翻译的基础。
2 语境的分类
一般语言学家都认为语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境指词语出现的前后句或上下文;广义的语境还包括语言交际的时间、场合和交际双方的职业、年龄、经历、身份、遭遇、心情等外部因素。
根据语境的表现形式,又可将它分为语篇语境、文化语境及语体风格语境三大类。
本文着重就文化语境对翻译的作用进行深入的讨
论。
3 文化语境与翻译的关系
文化语境指的是源语和译入语所依附的文化、历史、社会背景。
也就是指某一言语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
由于各民族区域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等的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特性,在跨文化的翻译中便时常会遇到诸如误解原文、译文词汇空缺等情况。
由于复杂的文化难以用翻译技巧加以弥补,处理此类翻译必须要对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有全面、透彻的认识和了解。
一个民族在自己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各民族文化在趋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局部的交叉、碰撞和冲突。
这一特点促使译者不能以本国文化去理解其他民族文化。
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将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必须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语境。
翻译时不能停留在字面意义的翻译上,要谙熟译语的文化语境才能达到翻译的目的,否则会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从某种意义上谈,语言的翻译,是文化的翻译。
4 在文化语境下的翻译
4.1 神话典故
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古代希腊、罗马人创造的众多神话传说是希腊、罗马文化的瑰宝,它反映着民族的智慧,折射着艺术的光焰,不仅直接孕育了整个西方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也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希腊、罗马神话的影响无处不在,以这些神话故事为背景或个别神为主题或背景的作品,更是不胜枚举,从乔叟、莎士比亚、米尔顿直到十八、十九世纪的雪莱、济慈、拜伦等诗人作家的诗篇、喜剧等著名作品中几乎是言必涉及希腊罗马。
在翻译时,如果不熟悉这些神话背景,也就不可能有精彩的译作。
例1:so excellent a king; that was, to this, hyperion to a satyr: so loving to my mother that he might not between the winds of heaven visit her face too roughly. (shakespeare,hamlet, i)
译文:这样好的一个国王,比起当前这个来,简直是天神和丑怪;这样爱我的母亲,甚至于不愿让天风吹痛了她的脸。
(朱生豪,译)hyperion是希腊神话中主神朱庇特的父亲,satyr是山野树林里半人半羊的怪物,译者采用淡化译法,分别译为“天神”和“丑怪”,突出了,各自形象,确切表达了原意。
例2:the herculean task of removing 10 million gallons of viscous crude that gushed into alaska’s prince william sound will take months, perhaps years, and may cost upward to $250million.
译文:要清楚1000万加仑倾覆在阿拉斯加威廉太子湾上的粘稠原油,真是工程艰巨。
不但要花上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的时间,而且投下的经费可能高达2亿5千万美元。
句中herculean,源出希腊神话人物海格立斯(hercules),即解救prometheus的hercules,古希腊神话中的主神zeus有天后hera,但与凡女alcmene偷情,生子hercules,天后hera为此十分嫉妒,规定了十二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要hercules完成,目的是要置他于死地。
而大力神hercules高大魁伟,力大无穷,他上天入地,擒狮斩龙,改变河道,制服死神,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完成了任务,凯旋而归。
此文是1989年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exson oil)所属的valdez油轮漏油1000万加仑,特派记者k.r.sheets在报道中写的。
埃克森石油公司为了清除原油污染,展开了浩大的清污工程,确实需要hercules的气魄来完成了,相信只有了解hercules 神话的读者和译者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