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境的翻译

合集下载

文化语境与汉英翻译

文化语境与汉英翻译
t h n t e ct a e to p a n t n rsr c u e i w e h i w s b n n u d t g i ifa t t r , me y i s u i h d r a f r o i rv t s c a n i n n t a ma e g e te o t t mp o e i o i e v r me t s s s l o
rl tv l e s d r c n e t e ti gi ut r y te sae. e aiey ls ie t iv s m n n a rc u e b h tt l
译文 A完 全套 用 原 文 句子 结 构 , 有 很 浓 的汉 带 语 意 味 , 文 B则 通 过 采 用合 句法 重 新 整合 句子 结 译
a dIle n 】 i d. i tz
境 , 不 能完 全按 汉语 的思 维 及语 言特 征 死译 , 不 既 又
能 完全 不考 虑英 语 的文化 语境 而 望文 生义 。例 如 :


抽 象 与 具 体 的转 化 :
1农 民增 加 了对 农 业 的投 资 , 样 相对 减 少 了 . 这 国家对农 业 的直 接投 资 。
Vo .2 I 4 No. 5
s p.2 O e O2
文 化 语 境 与 汉 英 翻 译
李 燕
( 北 农学 院 英语 系 , 北 荆 州 440) 湖 湖 3 13
摘 要 : 语 与英语 各属 两个 不 同 的语 系 , 汉 它们 产 生并 使 用 于 完全 不 同 的历 史 、 化及 价 值 标 准 的土壤 文 上, 因此 , 化语境 对 翻译起 着 很大 的约束作 用 。在 汉英 翻译 中, 文 我们 要根 据汉语 特 殊 的文 化语境 来进 行 。重 视 抽 象 与具体 的正确 转换 , 抽 象概念 意义 的词或 词 组一 旦 被应 用 则 要根 据 语境 而具 体 化 , 样 才 能使 译 文 表 这

语词翻译与文化语境

语词翻译与文化语境

语词翻译与文化语境暨南大学外语学院一、语词的翻译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语词又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是语言中最能反映文化特征的部分。

所谓语词就是指词和词组,词组的范围包括各种固定说法、习惯用语和习俗语,语词都有:音义的理由和来源,语词的产生、变异和发展都包含着丰富、复杂的文化信息,如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政治经济、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等,其中最能体现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体现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使不同民族的语言呈现出不同的特性。

语词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广泛地、准确地了解他国文化中的观念、信仰、习俗、价值标准等方面的同时,忠实传达本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才能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二、文化语境――影响语词翻译的重要因素美国学者D.A.Swinnty的实验表明,语境是影响词一汇提取的主要因素,忽略了语词词义提取时意义与语境的结合,不能达到对句子的充分理解,就不能对语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正确翻译。

语言界研究语境最早始于伦敦功能学派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对语境的定义,他认为语境可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情景语境是指语言行为发出时周围情况,事情的性质,参与者的关系、地点、方式等。

文化语境是指任何一个语言使用所属的某个特定的言语社团,以及每个言语社团长期形成的历史、文化、风俗、事情、习俗、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等。

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文化环境不同,各民族的人们对外部世界反映产生的印象和概念也会产生差异,所以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使人们对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概念,因而产生了包含不同文化意义的语词。

随着语言的发展,社会文化因素不断渗透到语词选择和定型的各个环节,语词的特定音义是一个民族各文化因素的折射和呈现,能够细致、全面地体现民族文化的特性。

因此,语词的翻译依赖着它本身所存在的语言文化环境,文化语境包含的诸多因素,如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政治经济、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等直接影响着语词的翻译。

文化语境顺应与成语翻译

文化语境顺应与成语翻译
i o n c mmu i a in r d t n l ,r nsai n mp a ie n a g a e n d t x a a y i , d l y i l t n i n o c l r p e o n n I ims a te n c t .T a ii al ta l t e h sz s o ln o o y o u g a e t n l ss a p a s lt e a t to n u t a h n me o n t e ul do .s l l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 而提炼出来 的 语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语境是一种符号结构 , 是产 固定词组 、 短语或短句。不管是英语成语还是汉语 生所构成文化的符号系统的意义聚集体 。这是一 成语, 一般具有结构严谨 、 简练、 形式 寓义深刻 、 形 种逐步把语境看成动态变化的观 。这一符号结 象鲜明、 表达生动的特点 , 易懂易记。但是成i- 构包括三个因素 :  ̄E .t 语场, 即语言所能描写的整个事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生动的形象和哲理 件 , 讲话者有意图的活动 、 话题等; 语旨, 指话语活 性的比喻 , 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地域色彩和表达 动 的参与者的相互关系及讲话者 的讲话意图等; 形式 。而成语的翻译要同时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 语式, 即话语交际的媒介。 胡壮麟先生将语境分为 盾, 这就势必要考虑到文化的因素在里面。 而要理 “ 上下文”“ 、情景语境” 文化语境” 和“ 。刘宓庆认为 解英汉成语所赖以生存的语言文化语境是对其正 语境“ 可以小至词语搭配 , 大至社会文化和历史背 确理解和翻译的前提。 正如翻译家尤金 ・ 奈达所指 景 ,由此形成了—个语境的梯级概念(rd tn , gaai ) o 出的: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 ,熟悉两种文化 即: “ 搭配 、 上下文(o t t cne 语句 )句段 、 x 、 文本( x) tt e 甚 至 比掌 握两 种语 言更 为重 要 ,因为 词 语只有 在 以及文化历史背景” 。赵毅衡从符号学的角度把语 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境分为: 历史语境、 文化语境、 场合语境 以及意图 1理 论依据 语境和接受者的心理语境。翻泽活动的语境可以 1 顺应论 。V rcurn19 ) . 1 esh ee (9 9 在他 的新著 是文化语境 , 即语篇外 的文化背景 ; 情景语境 , 即 《 语用学新 解》 中提 出了 “ 应论 ”T e yo 原语读者和 目的与读者作为共享 的语境知识 ; 顺 ( ho f r 文 A atn 。他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语言选择 本语境 , 语篇内的信息内容。 d pi ) o 即 语用学 中的关联理 的过程。 他提倡的语用学综观论 , 认为使用语言就 论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语境观。在关联理论 是 选择 语言 , 即语言 的使 用是 “ 个不 断 地选 择语 中 , 境被 统称 为 “ — 语 语境 假设 ”在 交 际过 程 中双 方 , 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 互 明的共 知 语境 被 称为 “ 相互 认 知 语 境 ”不 仅包 , 的,也不管它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出于语言 括上下文、 即时的物质环境等具体的语境因素 , 也 外 部 的原因 ”V r h ee,9 95— 6。他 还指 包括个人知识因素 , 已知的全部事实 、 ( es urn 19 :5 5 ) c 如 假设、 信 出,语言使用者之所以在语言的使用 中作出种种 念和认知能力等。 概括起来 , 认知语境包括语言使 恰 当的选择 , 是因为语言具备以下三个特性 : 变异 用涉及的情景知识、语言上下文知识 和背景知识 性 (ai it)商 讨 性 (eo ait) vrbly, a i n gt ly 和顺 应 性 三个语用范畴。主要可以划分为语言知识和文化 i i b (dpait) aat ly。语言 的变异 性是 指 “ b i 语言 具有 一 系 背景知识。关联理论认为成功的译文应该使译文 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 ; 语言的商计 陛指“ 所有 的 读者与原文作者最大限度地共享 “ 互认知语 相 选择 都 不是 机 械地 ,或 严格按 照形 式 —功 能关 系 境”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消除文化方面 的认知诰 , 作 出 ,而 是在 高度灵 活 的原则 和策 略 的基 础上 完 境障碍。V r h ee f 论把语境分为语言语 es u rn的J c 赃 成 ”语言 的顺 应 性 则指 “ ; 能够 进语 言使 用 者 从 可 境和交际语境 , 且语境不是静态存在的, 而 而是一 供选择的项目中作灵活的变通 ,从而满足交际需 个动态生成的概念。语境△J应着交际过程的发 顷 要 ” 陛( eshee ,9 95 — 1o正 是语 言 展开 断更新 ,同时强调了交际者在言语交际中的 的特 V r u rn1 9 :9 6 c 使用中的 顺应性特征使我们得 以从下面四个方面 能动作用。 然而翻译涉及原文作者、 译者以及译文 去完成语用描写和语用解释 : 语境关系顺应 、 结构 读者不同的语系与社会、 文化背景, 以及不同的 认 客 体 顺 应 、动 态 顺 应 和 顺 应 过 程 特 性 。 V r 知环境与认知能力等差异。这就要求h_ e— x -  ̄不仅要 sh ee curn的顺 应理论 为 理解 和诠 释语 言 的使用提 有双 语能 力 , 而且 还要有 丰 富的 文化 知识 , 特别 是 供 了一 全新 的视 角 。 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 、 历史风俗 、 宗教文化 l 2语圳 l应_的文化翻译。 哽 卜 传统的语境概念 争 一 系列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 只有这样, 译者才能 是个包罗万象的范畴。 英国的人类学家, 人类学功 顺应地并以符合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满足他们 能学 派 的代 表人 物 马林 诺 夫 斯丛 于 12 年 提 出 的阅读 期待 为 目的 , 出最佳 语境 效果 的翻 译。 3 9 做 “ 境 ” 术语 。他 和 弗斯 的语 境理 论 认 为语境 语 这个 2成 语翻 泽 只包 括“ 1文 ” 情景语 境 ” 上 和“ 。继弗斯之 后 , 礼 韩 成语翻译是翻译中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它 德更 加重 视语 言和社 会 的联 系 ,他认 为语 苦是 随 涉及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因此具有跨文化传递

文化语境对语言翻译的影响

文化语境对语言翻译的影响

文化语境对语言翻译的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表达方式。

不同的文化意味着不同的语言和语言规则。

因此,文化语境对语言翻译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文化语境对词汇和短语的理解和使用有显著影响。

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词汇和短语,这些词汇和短语通常只能在其特定文化环境中理解和使用。

例如,英语中的“break a leg”意思是祝某人好运,但这个短语在其他一些语言和文化中可能完全没有意义。

因此,文化语境是确保词汇和短语被正确理解和使用的关键。

其次,文化语境对语法和句子结构的理解和使用也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这些规则和结构通常是由特定文化背景驱动的。

例如,在日语中,主语经常省略,而在英语中则必须明确指出。

因此,在进行语言翻译时,必须注意理解和使用正确的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以确保翻译内容文法正确、易于理解。

第三,文化语境对译者理解和解释文字中隐含意思的能力也有很大影响。

文字中的隐含意思可能只有一部分人可以理解,这要求译者具备文化敏感性和懂得细微的文化差异。

例如,当一个法国人用“cher ami”来称呼某人时,这实际上比“朋友”更加亲密与真挚,因此如果直接翻译成英文“dear friend”,就不能准确地传达他所表达的情感。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传达隐含的情感,翻译可能需要使用到不同的词汇,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做充分了解。

总之,文化语境对语言翻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影响词汇和短语的使用、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的解释,同时它还要求译者有足够的文化敏感性和判断力,使得翻译的内容符合原始文本的意思并且易于被读者理解。

因此,翻译者在进行语言翻译时必须将文化语境视为最重要因素之一,将其纳入翻译的整个流程之中。

2014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2014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2014-12-12
2
第三章 专名文化与翻译(一)——人名的翻译 第—节 英汉人名的文化心态比较 第二节 英汉人名姓氏的来源与命名习俗 第三节 英汉人名及字、号的翻译方法 第四节 文学作品中人物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第四章 专名文化与翻译(二)-书名影视片名的翻译 第一节 文学著作名的翻译 第二节 影视片名的翻译
阶级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作品,是唤醒民众自强不息、 2014-12-12 13 救亡图存的号召书。
今天,中华民族跻身于政治多极化、社会多元 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世界,生存在知识创新、信息 爆炸的新时代,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 代化强国的艰巨而豪迈的任务,神州大地正经历 着第五次翻译高潮,而这一次翻译高潮在规模、 内容、质量上,都是前四次翻译高潮所无法比拟 的。考察世界范围和我国的翻译实践活动不难得 出结论: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思想启蒙的先 导、科技进步的中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不 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2014-12-12 17
又如反映西方科学技术发明成果的“电话”( telephone) 、“电灯”(electric lamp),“电影” (film), “雷达”(radar), “收音机(radio), “照相 机”(camera), “维他命”(vitamin)等,如今这 些带有洋味的词语已成为汉语语汇的有机组成 部分,不仅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语汇,提高了汉语 的表达能力,还直接影响人们观念的更新和生 活方式的改变,推动着社会文明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中,随着中西 文化多方位、多渠道的接触与交流,反映当代 西方文化的名词术语更是大量涌入中华文化和 汉语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汇,
2014-12-12 11
、弗洛里奥1603年所译蒙田的(散文集),都是 英语文学中一批优秀的译作,而1611年钦定本( 圣经)的翻译出版标志着英国翻译活动的累累硕 果。这些翻译著作的出版,集中宣扬了人文主义 的思想,批判了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以神为本的 宗教神学观,摆脱教会对于人们思想的束缚,推 翻以经院哲学为基础的封建权威,无疑都起了广 泛的舆论作用,同时对欧洲各国的语言、文学、 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华民族 有着源远流长的翻译历史,曾出现过汉、唐的佛 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五四”以前的 西学翻译和“五四”以后的社会科学与文学翻译

文化语境与翻译

文化语境与翻译

文化语境与翻译顾红;宋昭【期刊名称】《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年(卷),期】2011(013)007【摘要】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

中、日两国的语言,翻译时必须把握文化差异。

跨文化意识的强弱,文化语境理解的程度将直接影响翻译的质量。

%Language is not only part of culture but also the carrier of it.The fact that different languages are embedded in different cultures requires translators to tak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to account and to reflect cultural context and social reality.The strong or weak condition of a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and the degree of understanding culture contexts influence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directl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ino-Japanese cultural differences,the article mainly explores the translation method by focusing on culture context.【总页数】3页(P87-89)【作者】顾红;宋昭【作者单位】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300350;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3003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65.9【相关文献】1.文化语境顺应对翻译中词义选择的制约--兼谈语用翻译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J], 廖开洪;李锦2.文化语境对幽默语翻译的影响及翻译策略 [J], 刘文硕3.跨文化语境下大学英语翻译技巧研究与实践——评《大学英语翻译技巧与实践教程》 [J], 周锋4.论文化语境对机器翻译质量的影响暨应对机器翻译弊端的策略——以"有道翻译官"为例 [J], 丁立福;蒋威5.探讨文化语境下词和句子的英语翻译方法--以茶文化翻译为例 [J], 常宇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语词翻译与文化语境

语词翻译与文化语境

语词翻译与文化语境一、语词的翻译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语词又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是语言中最能反映文化特征的部分。

语词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广泛地、准确地了解他国文化中的观念、信仰、习俗、价值标准等方面的同时,忠实传达本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才能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二、文化語境与语词翻译翻译学的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行为研究的范畴。

人类的交际受语言环境的制约,而语言环境又根植于文化习惯,因此翻译必然受到译出文化和译入文化的影响。

可见,不同的文化语境决定着语词翻译中词义的提取,也体现着译者对不同文化的判断和理解。

本文将探讨文化语境中诸多因素对语词翻译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翻译方法。

1、地理环境差异与语词翻译。

地理文化是指所处的地理环境而形成的文化。

由于各民族生活空间不同,因而自然环境各方面的差异使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看法各有不同。

特定的地理文化赋予了语词特定的意义。

2、社会历史差异与语词翻译。

历史文化是特定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各自都有包含特的人物和事件的语词来体现本民族鲜明的历史文化色彩,因此这类语词的翻译需要了解各民族历史文化才能使译文更具文化个性。

3、风俗人情差异与语词翻译。

语言来源于生活,生活习俗与人情世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的表达系统。

例如:数词“八”在汉语中是现今最受人们喜爱的数字——因为其发音与“发”谐音,迎合人们发财致富的心理;而英语中的“eight”则没有这种意义。

4、价值观与审美意识的差异。

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价值观及审美意识的不同,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和看法。

在价值观念方面体现在个体与集体观念的不同。

个人价值至上是西方文化的特点,英汉文化在价值观和审美观方面的差异影响语词的翻译。

英汉民族存在的文化差异决定了语词表达形式及词义的选择,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原语词所包含的民族文化与语言个性,充分理解语词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意味,尽可能结合原文的文化背景,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语言形式及艺术特色。

文化语境在翻译中的应用和培养识别语境能力的方法

文化语境在翻译中的应用和培养识别语境能力的方法

文学语言学研究文化语境在翻译中的应用和培养识别语境能力的方法杜锐英(忻州师范学院公外部。

山西忻州034000)摘要:在英语霉拜译实践中,很多跨况下,译寿枣傩瘩不忠实于原文的谖整扣雯动。

本更探霹了懿译中毒棠巍现的不忠实于原文酌一个臻重荣的愿蹲:语境。

继而提斑了培养识另l】语境能力的丸种途强和方法。

关键词:语境文化语境培捧识男I l能力马林诺夫斯基在1935年明确搬出“文化语境”的概念,认为情景语境之外还有日J_以叫做文化语境的东曲。

“词语的定义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熊文化语境”。

(1935。

voi.2:58;转引自Hal l i day.1994:4)存翻译研究中,奈达(N ida,2002:286)和顾特(G utt,2004:76-77)总结了语境在翻译巾盼馋髑,篾言之就是语麓决定了表这上的渗瘊发纛译文巾瓣蠢黪瘦爱。

本文采怒荑銎强鬻语言学强豹拳钢方法聚鹚释语境在耨译孛秘其体运霜。

一、语境在翻译中的其体邋嗣1.语境信息的补充考虑到译人语读者对于源谮文化的缺乏,很多情况下,译者都需要对有关背景知识和特定的文化词语进行注释。

这里所谈的语境信息的补究主露是指译者为了使译文上下文紧密衔接而进行的补,琶性翻译。

例如:Pr esi dent T af t t ol d t hi s st or y on hi m s el f.“Ther e i s a l a d of m y a cquai nt a nce i n N ew H a ven”.he s aid.‘‘w ho use d t o bi t ehi s nai l s.S eet her e sai d hi snLi l_et o hi m o neday。

‘l f y ou keep bi t i ng yo ur nai l s l i ke t hat,do you kno w w hat w i l l hap-pent oyo u?’‘N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语境的翻译
摘要:语境在翻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语境,译者会使词汇产生歧
义,进而引起读者对译文的误解。但是翻译并非只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还是跨
文化交流的过程。不同的语言反映着不同的文化,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文化语
境是翻译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并对翻译有着很大的影响。

关键字:文化语境, 翻译,影响
Abstract: Contex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ranslation. Without context, the
translator may cause lexical ambiguity and make the target readers confused about the
translated text. But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a bilingual process, it is also cross-cultural
transplantation. Different languages reflect different cultures, so cultural context is
also an indispensible factor in translation and effect the translation.

Key Words: Cultural context, translation, effect
一、引言
“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许钧,2004:35)一切文化当中的交际互动行为无不建立在一定的价值观、道
德和伦理的基石之上。翻译活动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其语际、人际以及
跨文化的间性特质内在地赋予其伦理的维度并呼唤伦理层面的思考。因此,翻译
所承担的任务是巨大的。译者需要将翻译放在人类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去进行考
察,那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翻译决不仅仅是文字符号的简单转换,它涉及到
文化交流的方方面面:文字积淀的文化价值、文本所置身文化土壤、文本转换所
涉及的出发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不
单纯是语言理解的问题,它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二、语境、文化语境及其翻译
语境在确定源语的词义、句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任何语言活动都不
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而翻译是一种双语活动,在这一活动中,语义的转换是
核心,语境分析是获得正确语义转换的重要手段。
文化语境是指任何一个语言使用所属的某个特定的言语社团,以及每个言语
社团长期形成的特定的历史、文化、风俗、习俗、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等。由于
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文化环境不同,各民族的人们对外部世界
反映产生的印象和概念也会出现差异,所以不同语言文化在历史传统、价值取向、
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会使同一词语在不同文
化语境中产生不同的喻义,引起的情感也往往因文化不同而各异。
文化语境的翻译在翻译中,能否准确地认知语言语境,取决于我们的文化语
境认知能力,取决于我们对不同的文化知识和行为习惯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
面的适应性。“文化语境在所有翻译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大于任何法
规、任何理论和任何基本词义。”纽马克(Newmark,1982)由于翻译本身是一种跨
文化交流,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语言符号的转换规律而且要充分考虑到
文化语境的影响。

三、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不同民族和社团由于受到不同的文化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教育和文明程
度、社会组织形式、法律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反映在语言中其内涵也不尽相同。
因此,相同的话语对不同文化的交际者来说会引起不同的语言文化认知。同一篇
章由于译者所依赖的文化语境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翻译文本。同
样的文字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将产生不同的理解,处于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人对其
反应也不一致。另外,文化语境还可进一步分为源语文化语境和目的语文化语境。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顺应语文化语境来理解原文,使自己的思维运作以及翻译
过程顺应于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双方的认知环境,尽量准确地表达译文。
1,文化语境对译者行为的影响
文化语境是整个语言系统的环境,对语言系统起决定性作用,它包括语言活
动中交际者个体的性格、情趣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由于语言的使用者离不开他所
处的文化氛围,他的思维方式和他在交际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都会受到他赖以
成长的文化背景即文化语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社会历史文化、社会认知结构
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这就对跨语言、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翻译者个人文化素
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译者必须充分利用不同社会文化语境的语言优势。准确理
解语境通过语言这一载体所反映出的文化和社会特征及其价值观念、风俗习惯、
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因素。译者只有掌握了语言的文化语境,才有可能根据语
境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和分析,获得说话人试图传达的全部信息,确定话语意
义,避免歧义。由于历史的原因,“澳大利业英语”也有别于人们常说的“英式
英语”或“美式英语”,不同方言在澳大利亚融合而成具有独特发音、词汇和句
法的“澳式英语”。这种语言的差异性需要译者解读和融合不同文化并通过准确
的方式诠释出来。
在翻译标准方面,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然而,在翻译理论界,“忠实”
不断为各种理论流派所冲击,但其作为职业伦理理想的地位却逐渐稳固。当然,
绝对忠实的翻译是不存在的,译者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才能完成这一复杂
的任务;而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必然受其自身价值观的制约和影响,因此也就引出
了译者的伦理思考。翻译作为人的行为和活动,固然要受到文本内和文本外各种
客观因素的影响,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翻译还是离不开人的价值观,特
别是是与非、善与恶等伦理观念的支持与推动。因此,抛开忠实和不忠实的问题,
转而探讨译者的伦理或职责问题,不仅可以开阔我们的研究视野,捕捉到翻译的
规律,而且可以进一步认清忠实的实质。

2,文化语境对翻译实践的影响
勒菲佛尔(kfevere)也指出:“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上的转换,它更是译者对
原作所进行的文化层而上的改写。”乔治·斯丹纳(GeorgeSteiner)认为:“任何
语法书或词典对译者都没有多大用处,只有最完全的语言文化意义上的语境,才
能确定意义”。纵观中国翻译史,好的翻译作品绝不是简单的语言技能与专业知
识的相加,而是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词汇层面与篇章层而有机结合的产物,这
些都要求译者掌握源语和译语的文化特点和差异,以达到跨文化翻译和交流的目
的。翻译实践是接触、交流、吸收不同语言文化、思维习惯和生存习俗等的极其
复杂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它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语言活动。
翻译实践应尽量缩小文化上的差异,使译文尽可能达到某种对应,寻求不同
层面上的对等,而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正因如此,翻译界重新审视严复所倡导
的“信”、“达”、“雅”翻译三原则,也是从不同的视角对翻译标准提出了更为现
实的要求。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翻译目的,都可能要求译者结合语
言和文化的互动关系,在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文化语境,抓住原作的意义实质。
例如,钱钟书先生在翻译《尤利西斯》时,因为汉字不够用,也是边译边造汉字,
以求最大限度地准确诠释出对原作的理解。这些都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传达作者
的原意只是翻译的众多目的之一,翻译还应关注其本身在主体文化中的功能及运
作过程。
不同民族对相同的文化意象所赋予的文化内涵有所不同,翻译不呵能简单地
用一种语言中对等的文本材料来代替另一种语言中的文本材料,否则会出现“文
化亏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在汉语中代表“喜庆”、“吉祥”、“好运”
而在英语中却表示“愤怒”、“敌视”以及由此联想到的是危险和警告等含义。可
见,脱离文化语境的语言是没有意义的,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文本产出和接受
的惯例。因此,在翻译相关作品时,译者不能只翻译对等词语,而必须考虑不同
文化语境的内涵,准确表达源语意图。
“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这种语言形式的改变必然会给一国文本附
加上另一国的语言文化传统”(陈友良,申连云,2006),翻译无法脱离语言所处
的文化语境,而只能是一定文化语境中的交际活动。德里达(Derrida)认为,译
文同原文不是派生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限定的共生关系。后结构主义翻
译学者也认为,不是原作造就了译者,而是译者创造了原作。
四、结语
翻译是基于跨文化背景的双语转换活动,文化构成了翻译这一语言交际形式
的内涵,它要求译者深刻理解源语和译语的文化语境和造成语言差异的根本原
因,在翻译实践中依据源语和译语的不同特点,超越原文词汇层而的制约,挖掘
其内涵意义,用地道的译语再现原文的语言内容和文化内涵,实现语言的有效转
换和跨文化、跨语符的信息传播功能。

参考文献:
[1] Newmark.Peter.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M]. Pegramon Press Ltd. 1982
[2] 戴凡. 从文化语境看语篇和语篇翻译. 外语研究[J], 2007,(3)
[3] 孙伟. 全球化语境下的翻译伦理研究.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J],2010,
(8)
[4] 尚媛媛. 语境层次理论与翻译研究. 外语与外语教学[J], 2002,(7)
[5] 许钧. 翻译价值简论. 外语与外语教学[J],2004,(1).
[6] 许钧. 尊重、交流与沟通--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 中国比较文学[J], 20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