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验题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突破:专题四 实验题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突破:专题四 实验题

专题四 实验题类型一光学实验实验❶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1.(2019·吉林市二模)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使激光束紧贴纸板照射的目的是显示________,将纸板NOF向前折或者向后折,在纸板NOF 上________看到反射光,若将纸板沿着ON对折,发现反射光与入射光的径迹完全重合,这说明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

实验❷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2019·长春模拟)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刻度尺、白纸、笔、火柴、光屏,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目的是便于确定____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大小将________。

实验❸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2016·长春中考)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1)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____上。

(2)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得到清晰的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这一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

(3)保持图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小明将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并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则小明戴的是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4.(2019·吉林市一模)为了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小强和同学课后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当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如图放置,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此烛焰像应是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4 光现象 真题强化训练【无答案】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4 光现象 真题强化训练【无答案】

《专题4 光现象》真题强化训练一、单选题1.(2021辽宁鞍山中考)下列光现象中,解释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中屏幕上出现的是倒立的虚像B.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河底看起来变浅,是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了折射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2.(2021广西柳州中考)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摔碎成大小不同的两块镜片后重新组合在一起,关于两块镜片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B.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同C.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D.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同3.(2021江苏常州中考)如图所示,小鸭浮在水面上,它在水中的倒影正确的是()A.B.C.D.4.(2021广西河池中考)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密林中的阳光B.手影戏C.海巿蜃楼D.小孔成像5.(2021江苏常州中考)光从室外透过玻璃进人室内,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B.C.D.6.(2021湖北荆门中考)小明在湖边树萌下乘凉,观察到很多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看到湖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是因为发生了光的反射B.湖边路灯杆在岸上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茂密树林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岸上景物在湖面上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7.(2021四川德阳中考)德阳的清晨风景如画,旌湖湖面波光粼粼,岸边的高楼在水中呈现出清晰的倒影,一群红嘴鸥欢快地从湖中捕捉食物。

对这些场景的形成解释正确的是()A.岸边高楼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路上的行人能看见红嘴鸥,是因为红嘴鸥是光源C.红嘴鸥看见水中的“食物”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D.湖面波光粼粼,是太阳光照在水面上发生了光的色散形成的8.(2021辽宁辽宁中考)小红在平静的湖边看到“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上游”,如图所示,对画面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水中的“鸟”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水中的“鸟”是实像C.看到的“鱼”比实际位置深D.看到的“鱼”是虚像9.(2021四川自贡中考)下列光学作图中,错误是()A.光的反射B.平面镜成像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D.光的色散10.(2021江苏常州中考)夜晚的红梅公园,悬挂在高处的灯筒在地面上投射出红花绿叶的美丽图案。

2023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题四——化学实验基础基础知识

2023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题四——化学实验基础基础知识

2023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题四——化学实验基础基础知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B.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C.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

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D.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检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答案A解析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要用硫黄粉处理,且金属汞不能深埋处理,易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故A错误;氨氮废水中N为-3价,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使其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无毒物质,所以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故B正确;做蒸馏实验时,蒸馏烧瓶中忘记加入沸石,需要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故C正确;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只有乙酸为电解质,且乙酸电离显酸性,则乙酸浓度越大,酸性越强,导电能力也越强,所以用pH计、电导率仪均可监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故D正确。

2.(2022·山东菏泽一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容量瓶使用前需用蒸馏水洗净并烘干B.蒸馏开始时应先通冷凝水再加热C.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必清洗,直接放到滴瓶中D.酸式滴定管查漏时发现轻微漏水,可在其活塞上涂抹少量凡士林答案A解析容量瓶使用前需用蒸馏水洗净但不需要烘干,A错误;蒸馏开始时应先通冷凝水再加热,以防止受热的冷凝管发生炸裂,B正确;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必清洗,直接放到滴瓶中,C正确;酸式滴定管查漏时发现轻微漏水,可在其活塞上涂抹少量凡士林,D正确。

3.(2022·山东泰安一模)下列实验操作,选用的仪器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Na2SiO3溶液显碱性,具有粘合性,能将玻璃塞和试剂瓶黏在一起,A错误;钠在空气中加热可用坩埚,B正确;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管,准确量取一定体积KMnO4标准溶液应该使用酸式滴定管,C错误;蒸馏用直形冷凝管,D错误。

2014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强化训练:专题四 化学实验基础综合测试(13年试题+答案+解析)

2014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强化训练:专题四 化学实验基础综合测试(13年试题+答案+解析)

专题四化学实验基础综合测试(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2013·郑州市第一次质检·9)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①中的物质②中的物质预测①中的现象A 淀粉-KI溶液浓溴水无明显变化B 石蕊溶液硫酸无明显变化C AlCl3溶液浓氨水有白色沉淀D AgNO3溶液浓盐酸有白色沉淀解析:A项,②中的浓溴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溴蒸气进入①中会置换出碘,而使①中的溶液变蓝色;B项,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故①中的石蕊不变色;C 项,②中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进入①中发生反应生成Al(OH)3白色沉淀;D项,②中浓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进入①中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

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及其性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和推理能力。

难度中等。

2.(2013·河南省适应测试(二)·12)如图所示装置中,试管内的FeI2溶液中滴有KSCN溶液,实验中控制通入Cl2的速度,试管内先观察到紫色,后观察到红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Cl2中含较多HCl,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倒吸现象B.通入足量Cl2后,振荡试管,下层变紫色,上层变红色C.该实验可验证氧化性:Cl2>I2>Fe3+D.试管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Fe2++2I-+Cl2===I2+Fe3++2Cl-解析:A项,导管通入CCl4层中,CCl4能起到缓冲作用而不会发生倒吸现象;B项,3Cl2+2FeI2===2FeCl3+2I2,振荡后I2由水层转移到CCl4层,故下层溶液呈紫色,上层溶液中Fe3+遇KSCN变红色;C项,由反应知氧化性:Cl2>I2,Cl2>Fe3+,但无法证明I2的氧化性强于Fe3+;D项,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4I-+3Cl2===2I2+2Fe3++6Cl-。

(部编版)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复习四实验与探究题习题46

(部编版)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复习四实验与探究题习题46

题型复习(四) 实验与探究题题型之一 物质组成成分的探究1.(2018·昆明)我国西北地区有很多咸水湖,其中最大的是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

某盐湖附近的农民通过“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获得大量湖盐。

小伟同学取该湖盐样品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湖盐样品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冬天捞碱的“碱”指Na 2CO 3,夏天晒盐的“盐”指NaCl 。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 2CO 3 猜想二:NaCl猜想三:Na 2CO 3和NaCl 【实验探究】【拓展延伸】为进一步确定该湖盐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小伟同学再取该湖盐样品10.00 g 做了如图所示的补充实验。

(1)反应结束之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将装置B 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赶入装置D 中__。

(2)装置A 中浓NaOH 溶液的作用是__2NaOH +CO 2===Na 2CO 3+H 2O__(用方程式表示)。

(3)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D 增重0.44 g ,则湖盐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为__10.6__%(结果精确到0.1%)。

2.(2018·大理祥城一中三模)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装有石灰水的试剂瓶,瓶壁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

为了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的成分猜想和成因分析。

【作出假设】猜想一:白色粉末可能是CaCO 3,原因是石灰水与空气中的CO 2反应。

猜想二:白色粉末可能是(1)__Ca(OH)2__,原因是溶剂蒸发,溶液中的溶质结晶析出。

猜想三:白色粉末可能是(2)__CaCO 3、Ca(OH)2__,原因是溶液部分变质,以上两种成分都有。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后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

为了得出较严谨的结论,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由上述实验可知,猜想(5)__三__正确。

【扩展反思】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同学们提出了保存、使用易变质溶液的几点建议,其中不合理的是(6)__C__。

2024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专题四实验题

2024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专题四实验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编号 1 2 3
长度/cm 20.50 31.00 48.50
直径/cm 1.50 2.00 2.50
频率/Hz 2 131 1 284 65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小明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根风铃管时,发出声音 的 响度 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不同风铃管 时,发出声音的 音调 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实验3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3. [2023·贵州]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器材有:激
光笔、可折转光屏、平面镜和喷雾器。 (1)将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如图甲所示。激光笔的光束
射向平面镜上O点,在平面镜上方喷水雾, 从前向后观察,可在镜面上方看到 2 条 光束。
(2)装置如图乙所示放置时,光屏上恰好呈现清晰的像, 这与生活中 照相机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 “投影仪”)的原理相同。此时从A点观察,蜡烛火焰 的形状如图丙,则光屏上所成像的大致形状是图丁中 的 D (选填下列选项的字母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线 。同时根据光屏上的信息可得结论, 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 相等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实验4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
4. [2024·南京鼓楼区期末]小华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光的
折射特点”。
实验序号 1
2
3
4
入射角 15° 30° 45° 60°
折射角 11° 22° 33° 44°
(4)多次改变棋子A的位置,并记录棋子A的像的位置,用

【实验题】4电与磁探究实验(考点梳理+强化练习)—2021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实验题】4电与磁探究实验(考点梳理+强化练习)—2021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2021中考物理二轮考点过关:电与磁探究实验考点梳理1.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1)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线圈匝数多少、电流大小。

当电流大小一定时,电磁铁的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当线圈匝数一定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2)实验中用到的方法:①转换法:电磁铁的磁性无法直接观察,通过它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这里用到的是转换法;②控制变量法:电磁铁的磁性和多个因素有关,在探究中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2.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1)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2)其作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有关.3.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电流,这种电流叫感应电流,这一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这是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最先发现的.由这一知识点可以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有三点:①闭合电路;②一部分导体;③切割磁感线运动.强化练习1.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小明用电池(电压一定)、滑动变阻器、数量较多的大头针、铁钉以及较长导线为主要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简易实验。

(1)他将导线绕在铁钉上制成简易电磁铁,并巧妙地通过比较来显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这种研究方法叫做(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等效替代法”)。

下面的实验也用这种方法的是。

A.认识电压时,我们可以用水压来类比B.用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磁场C.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判断作用效果是否明显(2)该探究实验通过的电路连接方式来控制电流相同;(3)由该图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磁性越强;(4)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分散的原因是,乙的上端是极。

2.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1)根据如图可知,(填“甲”或“乙”)的磁性强,说明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2)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填“增加”或“减少”),说明通过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高考物理总复习实验题知识专题讲解与训练4---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解析版)

高考物理总复习实验题知识专题讲解与训练4---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解析版)

高考物理总复习实验题知识专题讲解与训练实验题04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1.(10分)(2020·湖北省武穴中学高一月考)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纸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但不慎将画有轨迹图线的坐标纸丢失了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乙所示.图乙中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每小格的长度均代表0.10 m,P1、P2和P3是轨迹图线上的3个点,P1和P2、P2和P3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完成下列填空:(重力加速度取10 m/s2)(1)设P1、P2和P3的横坐标分别为x1、x2和x3,纵坐标分别为y1、y2和y3.从图乙中可读出|y1-y2|=____m,|y1-y3|=________m,|x1-x2|=________m.(保留两位小数)(2)若已知抛出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利用(1)中读取的数据,求出小球从P1运动到P2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s,小球抛出后的水平速度为________m/s.【答案】(1)0.60 1.60 0.60 (2)0.20 3.0【解析】【详解】(1)根据图(2)可解得:|y1-y2|=0.60m,|y1-y3|=1.60m,|x1-x2|=0.60m。

(2)小球经过P1、P2、和P3之间的时间相等,在竖直方向有:h1=0.60m,h2=1.60-0.60=1.00m;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常数:△h=gt2,水平方向匀速运动:x=v0t其中△h=1.00-0.60=0.40m,x=0.60m,代入数据解得:t=0.20s,v0=3.0m/s2.(6分)(2020·山西省高一月考)某同学进行了“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取g=10m/s2。

(1)该同学采用频闪摄影的方法拍摄到如图所示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照片。

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0cm,则可知该相机的曝光时间间隔为______s,该小球运动到图中“2”位置时的速度大小____m/s(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实验题题型特点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考历年将物理实验技能的考查作为重点,在中考中大约占试题的25%左右,通常中考实验试题着重考查学生基本实验知识、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检测.而中考对实验技能的考查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的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能独立设计实验,使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得到发展,从实验能力上主要考查学生的测量和训练性实验能力、验证实验能力、探索性实验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考点演练一、测量型实验1.(2007·南京市)将图中四种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写在其下方相应空格处.2.(2007·南京市)在“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把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2)天平平衡后,把小石块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当把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再次平衡,此时测出小石块质量为52g;(3)用细线拴好小石块,放人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结果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cm3;(4)该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_ kg/m3.3.(2007·河北)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物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cm测力计的示数F/N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1 6 3 2.5 92 6 5 2.5 173 6 8 2.5 24(1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

(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乙所示。

①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甲图乙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7·无锡市)小明手头有一个额定电压是6V、正常工作电流约为0.3A的小灯泡,他想测定这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实验室给他提供的器材如下: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三个规格分别为“10Ω0.5A”、“50Ω0.5A”“1kΩ0.1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电压为12V的电源。

(1)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通过分析你认为小明应选用规格为_______________的滑动变阻器。

(2)当小明刚正确连接完所有的导线,灯泡立即发光,且亮度很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过程中,小明边调节滑动变阻器,边观察电压表示数,当电压表示数为6V时,他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___________ A,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 W。

(4)根据这个电路,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探究型实验5.(2007·南京市)在“探究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实验中,小明同学选用了一块带钩的长方体木块(重为G、各个表面粗糙程度一样)、质量相等的几个钩码、弹簧测力计一只.请补全下列步骤中的相应内容:(1)小明把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他用弹簧测力计水平_____________拉动木块运动,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 ;(2)接着,他在木块上先后增加二个和四个钩码,重复步骤(1),分别读出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和F3,发现F3>F2>Fl,这说明___________;(3)取下钩码,他又把该木块侧放在水平桌面上,按步骤(1)的方法再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他这样操作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007年莆田)下列是某实验中的三个电路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夏荷同学探究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大于任何一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秋宁同学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对他们的结论,你如何评估?7.(2007·济宁)小明要用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

其中瓶内电阻丝的长度、粗细都相同。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他把电路连接完整。

图13甲乙铜丝镍铬合金丝煤油(2)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不易直接测量。

因此,在这个实验中是通过显示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的。

象这种用能直接观测的量来显示不易直接观测的量的方法叫“转换法”。

这种方法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经常用到,请你列举一例:。

(3)在这个实验中,除了控制电压一定外,还要控制的量有。

(4)在这个实验中,若两个电阻丝的通电时间相同,则瓶内温度计的示数升高的多。

三、演示型实验8.(2007·南京)仔细观察图中的六幅图,在题中空格处填写相应序号.(1)能够说明分子一直处于永不停息运动的是___________图.(2)能够说明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__________图.(3)能够说明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____________图.(4)能够说明电磁波存在的是_____________图.四、操作型实验9.(2007·常州市)如图(甲)所示,在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的实验中,要改变线圈的转动方向,除了改变磁场方向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完成以上实验后,取下电源换上小灯泡,在模型的转轴上绕上细线,如图(乙)所示,然后快速拉动细线,使线圈转动起来,结果小灯泡发光,此时这模型就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 .五、设计型实验10.( 2007年苏州) 小王在参加物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提供了如下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未知但保持不变,R0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要求小王在不拆开电路的情况下,只用一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流表和若干导线估测未知电阻RX的值.小王感到有些畏难,请你开动脑筋,设计一个实验帮助小王解决这个问题.(1)你所设计的实验的主要步骤及所要测出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你的实验,得出的R X为_______(用测出量和已知量表示).11.(2007年南通市)小兰帮助妈妈做饭,看见茄子漂浮在水盆里,“茄子的密度是多大呢?”家中没有天平和量筒,小兰找来一个圆柱形的井水桶和刻度尺,就粗测出了茄子的密度,你认为小兰在实验过程中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含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度的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____。

12.(2007年扬州市)小明和小红在课堂上测量了老花眼镜的焦距。

他们联想到:能否测量近视眼镜的焦距呢?于是,他们在课后对此问题展开了探究:(1)他们想到近视眼镜属于凹透镜,回忆了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请你帮他们完成图20中的光路图。

(2)如果要利用太阳光测量近视眼镜的焦距,他们还需要选择什么器材?答:___________。

(3)请你在方框里帮他们写出实验的操作步骤(也可以画出示意图说明)。

(4)根据你的设计,近视眼镜焦距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使焦距测量得更准确些,在操作中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高度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正方体B和长方体C铁块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正方体铁块最重,长方体铁块底面积最小.针对“这三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哪一块最大”的问题,同学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一:正方体铁块最重,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猜想二:长方体铁块的底面积最小,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猜想三:三铁块高度相同,所以三铁块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1)以图中的长方体C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已知铁的密度为ρ,长方体铁块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根据表达式判断上述哪一个猜想是正确的.(2)利用细砂等简易器材,设计一个实验粗略验证这种猜想的正确性(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及判断方法).课后拓展1.(2007年福州市)(1)图甲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cm。

甲乙丙丁(2)如图乙所示,电能表示数为_______kW·h。

观察此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请写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丙是小红同学测量体温时的示数,她的体温是_______℃。

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丁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

进行读数时,若分别沿A、B方向观察,其中沿_______方向观察易于读数,这是应用了_______原理。

2.(2007·泉州市)小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操作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