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实验设计0912

合集下载

ERP精品课程设计

ERP精品课程设计

ERP精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ERP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模块及其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2. 掌握ERP系统中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等核心模块的操作流程;3. 了解ERP系统与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的关系。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ERP系统进行企业业务流程的模拟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2. 学会分析企业需求,为企业配置合适的ERP系统模块,具备初步的ERP系统选型能力;3.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提高问题解决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ERP系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正确的信息化管理观念;2. 增强学生的企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到ERP系统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术态度,提高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ERP精品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ERP系统的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为未来从事企业管理及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年级本科生,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欲望。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3. 强化课程考核,确保学生达到课程目标要求。

二、教学内容1. ERP系统概述:介绍ERP系统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及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ERP系统导论2. ERP系统核心模块:详细讲解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等模块的功能、操作流程及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二章至第四章 ERP系统核心模块3. ERP系统实施与运维:介绍ERP系统实施的基本流程、关键环节以及运维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五章 ERP系统实施与运维4. ERP系统与企业战略:探讨ERP系统与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的关系,分析如何通过ERP系统提升企业竞争力。

ERP实验设计

ERP实验设计

注意梯度的实验设计
随机排列8个喇叭,快速呈现 ( 6/sec) 被试分别注意中央喇叭 (S1)或周围喇叭
(S8), 任务是识别偶尔(16%)出现的靶刺激 (高音) 叠加8种(喇叭)位置条件下的ERPs波形
视听跨通路空间注意范式
行为结果 G ra d ie n t s t u d y # 2
视 觉
记忆痕迹的失匹配机制—通路特异性,而形成痕迹的机制—通路上机制 据此提出注意早晚选择因条件而异的注意过滤器可塑性假说
空间注意提示范式
有效提示与无效提示 中心提示 周围提示 线索与靶的间隔 对单视野的提示 空间范围的等级提示
经典的中央性提示




Valid Cue


Invalid
既可减慢刺激呈现速度,又可提高非注意纯度
ERP Components in the Paradigm of “Cross-modal Delayed Response ”
Attended
Tone
Attended Picture
Stan Dev Dev Att Stan Dev Dev Att
Stim Stim Comp Comp Stim Stim Comp Comp
经典范式2:Go-Nogo
两种刺激的概率相等 Go刺激——令被试反应的刺激,即靶刺激
Nogo刺激——不需被试反应的刺激 特点:排除了刺激概率对ERP的影响;由于没
有大小概率之分,大大节省了实验时间,但也 丢掉了因大、小概率差异而产生的ERP成分
知觉与意识研究
视知觉组织 局部优先与整体优先 运动知觉启动范式 意识转化研究范式
1234
Fp 1.20 m

erp操作原理课程设计

erp操作原理课程设计

erp操作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ERP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模块及其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ERP系统的操作流程,了解各模块间的数据关联。

3. 帮助学生了解ERP系统在企业资源配置、决策支持等方面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独立进行ERP系统的基本操作,如初始化设置、日常业务处理等。

2. 提高学生运用ERP系统分析企业业务流程、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ERP系统进行数据查询、报表生成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ERP系统及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团队中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3. 引导学生认识到ERP系统在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信息化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操作性、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ERP系统操作原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企业管理有初步了解,但ERP 系统操作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操作为主线,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ERP系统概述:介绍ERP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功能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价值。

- 教材章节:第一章 ERP系统概述- 内容:ERP系统定义、发展历程、核心模块介绍。

2. ERP系统模块功能解析:详细讲解ERP系统中常见模块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至第五章- 内容: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模块的功能和操作。

3. ERP系统操作流程:讲解ERP系统的初始化设置、日常业务处理、期末处理等操作流程。

- 教材章节:第六章 ERP系统操作流程- 内容:系统初始化、销售订单处理、采购订单处理、库存管理、财务结算等。

ERP相关理论与实验设计

ERP相关理论与实验设计
消刺激时,在神经系统任何部位引起的电位变化 。 属于心理生理学研究范畴
狭义: 凡是外加一种特定的刺激,作用于感觉系统的某一部位, 在给予刺激或撤消刺激()时,在脑区引起的电位变化。
撤消刺激时引起电 位的物理量约等于 给予刺激时的1/7
2021/4/14
5
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EEG(electroencephalography) :脑电图,由 脑电仪直接记录到的电位与时间的相互关 系的平面图。
外源成分VS早期成分
2021/4/14
6
为什么ERP可以通过叠加平均得出?
ERP的两个重要特征 事件相关脑电有两个重要特性:潜伏期恒定、
波形恒定;与此相对,自发脑电则是随机变化的。 所以,可以将同一事实多次引起的多段脑电记录 下来,但每一段脑电都是各种成分的综合,包括 自发脑电(噪音)。将由相同刺激引起的多段脑 电进行多次叠加,由于自发脑电或噪音是随机变 化,有高有低,相互叠加时就出现正负抵消的情 况,而ERP信号则有两个恒定,所以不会被抵消, 反而其波幅会不断增加,当叠加到一定次数时, ERP信号就显现出来了。
EP (evoked potentials):神经系统对刺激本身 产生的反应。(普通的诱发电位)
ERP (event-related potentials):既与刺激的物 理属性相关又与心理因素相关
(任何区分只有相对意义,ERP的早期成分中包含EP,分析ERP时要求熟悉EEG 与EP的基本特征)
26
脑电地形图
是将脑电信号转换成一种既能定量也能定性的脑 波图形,可以将大脑在某一时间点上的功能变化与 形态定位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功能状态与激活状态 结合起来)。地形图中相同颜色的区域代表激活程 度相同(电压相等)。要绘出脑地形图至少需要12 导记录电极,理论上越多越好。

erp系统软件课程设计

erp系统软件课程设计

erp系统软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ERP系统软件的基本概念、功能模块及其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2. 掌握ERP系统软件的安装、配置及基本操作方法;3. 了解ERP系统软件与企业战略、管理、业务流程的关系。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完成ERP系统软件的安装、配置及基本操作;2. 能够运用ERP系统软件解决企业运营中的实际问题;3. 能够对ERP系统软件进行初步的维护与管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兴趣,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意识;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增强实际操作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 培养学生关注企业实际需求,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让学生在掌握ERP系统软件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本课程面向高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企业运营知识,但ERP系统软件的实际应用能力仍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协作精神;3. 注重课程实践,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二、教学内容1. ERP系统软件概述- 了解ERP的定义、发展历程及作用;- 分析ERP系统软件的优势和挑战。

2. ERP系统软件的主要模块- 人力资源模块:掌握员工信息管理、薪酬管理等;- 财务模块:了解总账、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供应链管理模块:熟悉采购、库存、销售等;- 生产管理模块:了解生产计划、生产调度等。

3. ERP系统软件的安装与配置- 学习ERP系统软件的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掌握ERP系统软件的配置方法。

4. ERP系统软件的基本操作- 学习各模块的基本操作流程;- 掌握常用功能的使用方法。

5. ERP系统软件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 分析ERP系统软件在企业各业务环节的应用;- 探讨ERP系统软件在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方面的作用。

ERP实验教学设计(综合)

ERP实验教学设计(综合)

ERP实验教学设计ERP集企业管理思想之大成,包含着深奥的管理哲学。

将ERP引入高校教学体系,要让没有经历过企业运作实践的高校本科生很好地掌握ERP思想,有着很大的难度。

因此,寻求从教学的改进来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是一条必经之路。

ERP引入高校实验教学是一件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可以借鉴,我们只能在ERP实验教学的方法、手段及内容上进行全新的探索。

自2003年广东商学院用友ERP实验中心成立以来,已经举办了三期实验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为进一步开展ERP实验教学改革创造了很好的平台。

ERP是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平台,ERP本身是建立在企业运作实务基础之上的,这就决定了ERP实验教学必须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试图用课堂讲授,简单的ERP系统业务模拟已被证明是无法掌握ERP管理思想精髓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只能达到了解ERP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和进行简单业务模拟操作的目标,这并非是我们开展ERP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

一、ERP教学目的ERP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其对学生的组织形式、学习方法等都是一种新的探索。

本课程将ERP理论知识和相关知识的学习贯穿课程的始终,通过沙盘模拟对抗演练-ERP理论学习-软件学习与操作-理论与软件操作竞赛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情景中学习。

具体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通过ERP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知识的理解能力、对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素质。

使学生的视野宽阔,方法灵活;培养学生自主、自助式的学习方法,提高综合素质。

3.构架学生的ERP知识体系,掌握最现代的管理理念,领会ERP的核心管理思想。

4.了解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过程。

5.熟练掌握ERP系统的业务操作,理解与掌握ERP管理哲学思想体系,提高学生对ERP软件理解能力和操作应用能力。

erp课程设计实验

erp课程设计实验

erp课程设计实验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ERP(企业资源计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ERP系统进行企业管理和决策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ERP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核心思想;•了解ERP系统的主要模块及其功能;•熟悉ERP系统的实施流程和注意事项。

2.技能目标:•能够熟练操作ERP系统,进行日常的管理和决策;•能够根据企业需求,设计和优化ERP系统的应用场景;•能够分析并解决ERP系统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ERP系统的兴趣,认识到ERP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ERP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ERP的定义、发展历程、核心思想和主要模块;2.ERP系统应用:讲解ERP系统的实施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进行日常管理和决策;3.ERP系统设计与优化:教授如何根据企业需求设计和优化ERP系统的应用场景;4.ERP系统实施与运维:分析并解决ERP系统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ERP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ERP系统的运作;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ERP系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ERP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实验设备:准备ERP系统软件和相关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ERP实验设计基础

ERP实验设计基础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attention!
参考书目: • Luck, S. J. 《事件相关电位基础》 • 魏景汉、罗跃嘉. 《认知事件相关脑电位教程》 • 赵仑主编《 ERP 实验教程》






Valid Cue
Invalid
Neutral
Dot-probe(注意 执行功能相关) Dot-probe(注意、执行功能相关) 注意、
RSVP(rapid RSVP(rapid stream of visually presented, 前注意、注意、工作记忆) presented, 前注意、注意、工作记忆)
A (A-B) B (C-B) C
• • • •
条件间脑电活动的同源性, 条件间脑电活动的同源性,皮层活动 序列加工, 序列加工,减因素法 并行加工, 并行加工,匹配因素法 实验心理学中的一切规则都适用。明确拟研究的问题和操作定义, 实验心理学中的一切规则都适用。明确拟研究的问题和操作定义,确定自 拟研究的问题和操作定义,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变量 拟研究的问题和操作定义,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诱发P300、MMN等与刺激概率有关的 、 等与刺激概率有关的ERP成分时的经典实 诱发 等与刺激概率有关的 成分时的经典实 验模式。 验模式。
Odd-ball范式示例 Odd-ball范式示例 A
B
C
D
标准刺激 靶刺激 非靶刺激 刺激缺失 新奇刺激
经典范式2:Go-Nogo :
两种刺激的概率相等 Go刺激 刺激——令被试反应的刺激,即靶刺激 Nogo刺激 令被试反应的刺激, 刺激——不 刺激 令被试反应的刺激 刺激 不 需被试反应的刺激 特点:排除了刺激概率对ERP的影响;由于没有大小概率之 的影响; 特点:排除了刺激概率对 的影响 分,大大节省了实验时间,但也丢掉了因大、小概率差异而 大大节省了实验时间,但也丢掉了因大、 产生的ERP成分 成分 产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imuli of varying luminance
Ventral facespecific N200
Perception of complex visual scenes
-200
-2.5 0.0 2.5 5.0 7.5 10.0
300
550
800 ms
PO8
N170偶极子源定位在右侧颞枕部(右 侧梭状回)——吴文,博士论文,2004
Time
Search Array
1500 ms
不同范围等级提示的空间注意实验范式
Reaction Time
900
SOA
Short
800
Medium
Long
700
600
500
CUE SIZE:
Small
Median
Large
R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cue size and SOA. RT at the short SOA was higher than that at the medium and long SOAs
Ambiguous— Unambiguous
Ambiguous— Ambiguous
0-90-270 °
0-180- 90 °
0-180-0 °
意识转化研究范式

意识问题通常可以用注意作窗口进行观察 朝向反应产生的过程是注意开启的过程, 属于非意识向意识转化的过程 改变Oddball范式,通过朝向反应而研究 从非意识向意识转化脑机制的ERP实验范 式(魏景汉,2008)
The role of local selection in hierarchical processing (Han & He, 2003)
Neural correlates of global/local processing of compound stimuli
Selective attention task

Gradient study #2
行为结果
1 2 3 4
Fp 1.20 m
5 6 7 8
IR Beam
S1产生的ERP
S8产生的ERP
空间注意提示范式

有效提示与无效提示 中心提示 周围提示 线索与靶的间隔 对单视野的提示 空间范围的等级提示
经典的中央性提示
+ + +

Central Symbol Cue
Letter: A, B, D, E, H, L, P, R, S, T, U +
Task: Left button-consonant

A
Right button-vowel
LVF-Right Hemi
RVF-R Hemi
Difference Wave
Valid Invalid

特征整合理论:将客体知觉过程分为前注 意阶段和特征整合阶段 (Treisman,1964,1988)
局部优先观点:以美国MIT脑与认知科 学系Marr为代表的视觉计算理论学派

Perceive global structure and local elements
Navon (1977). Cog. Psychol., 9, 353-383.
ERP in Short SOA
Cue
P1 (80 ms)
Small Median Large
N1 (160 ms)
Large Median
Small
Search Array
N1 (160 ms)
P1 (100 ms)
Experiment I
(Gao et al, 2002)
One of the three sizes of circle as cue (at the center of screen)


Valid Cue
Invalid
Neutral
RVF-Left Hemisphere
LVF-Right Hemisphere
Valid Invalid
(Mangun & Hillyard, 1991)
间隔对P1效应的影响(Grorge & Mangun, 1998)
固定注视点 1400 ms
Han et al., 1997, Journal of Cognitive Science, 9, 687-698. Global task: discriminate directions of large arrows Local task: discriminate directions of small arrows
(Mangun et al., 1997)
靶刺激 在下 视野
①注意左侧,多靶(16%);②注意右侧,多靶(16%);③注 意左侧,少靶(2%);④注意右侧,少靶(2%);⑤被动(2% 无关刺激) (Woldorff et al., 1997)
对侧的背侧枕区、18/19区
• 刺激为白色直立的T(占 86%)和倒置的T(靶刺 激14% ),被9个十字所 包围,并叠加在灰色的 棋盘格上 • 以等概率随机出现在左 侧视野(LVF)或右侧视 野(RVF)。 • 任务是持续注视中央箭 头并按键报告箭头所指 注意侧的靶刺激,并忽 视注意侧对面的刺激物。
左右视野的注意

C1:最早成分,不受注意 的影响 P1:对刺激的物理参数敏 感;也对空间注意的方向 敏感 N1:受空间注意的影响, 反映识别加工



P2:靶刺激产生的P2较大, 当靶刺激概率减小时,P2 效应增强 Luck & Gireli, 1998
.
(Mangun, Hillyard & Luck Attention & Performance 1990)
(Martinez …Hillyard, 1999,2001)
C1无注意效应 注意效应发生在 早期P1 、晚期P1 和N1—注意时其 波幅增大
视听跨通路空间注意范式
注意梯度的实验设计

随机排列8个喇叭,快速呈现 ( 6/sec) 被试分别注意中央喇叭 (S1)或周围喇叭 (S8), 任务是识别偶尔(16%)出现的靶刺 激(高音) 叠加8种(喇叭)位置条件下的ERPs波 形
Tanaka & Farah, 1993
ERPs from striate and peristriate cortex
P100 ---- dorsal occipital sites
Recordings from the left striate cortex
Left vs. right checkerboards

视觉注意研究的实验范式
早期视觉注意研究 ERP与PET/fMRI结合的研究
视听跨通路空间注意范式
空间注意提示范式
早期视觉注意研究
第一个感觉注意的 实验(Helmholtz, 1894)
鸡尾酒会效应与双耳分听
(Chrry, 1953)
(Hillyard et al, 1973)
Contral Ipsil
(Luo et al, 2002)
对上下视野的提示
采用经典的Oddball范式, 在视屏中央注视点的上下 呈现圆形黑白棋盘格 大棋盘格为大概率刺激 (80%),小棋盘格为小概率 (20%),其中10%为靶刺激 发现了与左右视野一致的 P1、N1注意效应 支持下视野是优势视野的 结论 (敖新宇等,2000)

提示箭头 200-500 ms

目标 50 ms
(Luck et al., 1994)
屏蔽 200 ms
Valid vs. Invalid
Valid vs. Neutral
Invalid vs. Neutral
周围提示
周围提示
A 为4个点组成的提示提示,各点以等概率随机出现于左右视野;b、c是不 同格子的棋盘格;有效提示占75%(Fu et al., 2001)。结果发现,无效条 件下P1潜伏期短于有效条件,对侧视野无效刺激产生的N1与有效条件相比 较,N1波幅较大而潜伏期较短(见图4-16下排右)。他们认为周围提示 产生的ERP早期效应提示了有别于有意注意条件的ERP效应(Fu et al., 2001)。
ERP与PET/fMRI结合的研究
符号匹配与空间注意相
结合,被试注视中央的 红色小十字,任务是注 意左侧或右侧圆圈里的 符号。ERP:最早的注 意效应表现在刺激后 120ms的P1成分,而不 是更早的C1。 PET确定注意相关激活 区在腹侧梭状回。 证实了早期注意效应是 发生在刺激后120ms的 梭状回。
Stimuli
Behavioral results RTs (ms)
Global Consistent Inconsistent 377 425 local 379 459
以拓扑性质为基础的 视觉信息基本表达
Chen, 1982;
Zhuo et al, Science 2003
面孔识别与非面孔识别

N2pc
颜色 朝向 运动
N2pc
-3mV
N2pc
N2pc
+3mV
对侧 同侧
0 100 200 300 ms

空间搜索
CUE SIZE
Small Medium Large
300 ms
Fixation
SOA(ms)
230-350 (Short) 500-650 (Medium) 800-950 (Long) Precue
视运动知觉启动范式
二义-目标 (实验)
特定-目标 (对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