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神经调节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必背知识点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必背知识点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2.中枢神经系统:脑(不是大脑)和脊髓3.脑:(1)大脑:神经调节的最高中枢,凡是有酸甜苦辣咸等感觉的或情绪的都是大脑皮层。

(2)下丘脑:体温和水平衡调节中枢。

还可以调节血糖,可以作为感受器如渗透压,作为效应器如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为神经中枢如血糖调节和温觉调节中枢。

(3)小脑: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4)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的中枢,如调节心跳,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

4.脊髓:是脑和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

5.外周神经系统:脑神经(12对)和脊神经(31对),他们都含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传出神经又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6.自主神经系统,特点是不受意识支配,但是不能说完全不受大脑控制。

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7.交感神经:兴奋状态加强,安静时候减弱,瞳孔扩张,支气管扩张,肺通气量加大,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流加快,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8.副交感神经:安静状态加强,兴奋状态减弱,瞳孔收缩,支气管收缩,肺通气量减小,心跳减慢,血流减慢。

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9.神经元:树突(短而粗,有多个,用来接收信号,传导给细胞体,不能传递给其他细胞信号)。

细胞体:膨大部分,含有细胞核。

轴突:神经元上长而细的突起,它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肌肉或腺体,不能够接收信号。

髓鞘:轴突纤维上套的一层髓鞘,和轴突共同构成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树突和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支,分布在全身。

10.神经胶质细胞:分布在神经元之间,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的功能。

1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13.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控制的肌肉或腺体)14.完成反射的条件是适宜刺激和反射弧的完整(不完整即使有反应也不叫反射)15.一个反射最少需要两个神经元的参与。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神经调节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神经调节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植物及动物的一种重要调节机制,它是经历特定反应和过程之后,使得身体内各器官或系统之间达到适应性变化,从而让身体调节以适应外部变化的过程。

这种反应包括协调系统之间活动的反应,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反应。

此外,神经调节也能够调节新陈代谢。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神经调节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有两个,即神经元和神经递质。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重要的细胞,它从环境中收集信息并发出信号,而神经递质则是神经元发出的化学物质,其能够传播信息。

神经递质可分为两类:细胞外神经递质和细胞内神经递质,细胞外包括胆碱、乙酰胆碱和肾上腺素;而细胞内则是多种蛋白质,如脂多糖、荷尔蒙和细胞因子等。

二、神经调节的运作原理神经调节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神经元发出的电或化学信息,能够传播到外部的目标细胞,从而起到调节作用。

在传播的过程中,神经元将通过特定的信号传导到受体细胞,这种信号就是神经递质,而受体细胞根据这种信号,产生特定的生理作用,从而达到调节目的。

神经调节的作用包括:1、调节内脏器官功能:神经调节可以调节各器官之间的关系,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状态,如:神经调节可以调节胃肠动力学,维持体内物质的正常工作;调节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使心率和血压保持在适当的范围。

2、调节动态平衡:人体的行动需要协调神经系统、肌肉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这就要求神经调节发挥作用,以使肢体以及其结构之间的均衡是必要的,比如说改变身体的姿势,均衡的动作都是靠神经调节来调节的。

3、调节耐受性和調整性反应:神经调节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元功能,来调节机体对外界变化的反应,以及反映症状的强度,以及提高外界的耐受性。

例如,当一个人面对噪声、光线或温度等外部变化时,人们可以通过锻炼神经调节系统来增强耐受性,从而改善对外界变化的反应。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2章 神经调节-【必背知识】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2章 神经调节-【必背知识】

新人教版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知识梳理第二章 神经调节第一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2.外周神经系统:(1)脑神经:与脑相连,12对,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

(2)脊神经:与脊髓相连,31对,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负责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

(3)包含:传入神经: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感觉神经)传出神经: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信息传输到相应器官,使机体对刺激做出反应(运动神经)3.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神经纤维:神经元的长突起外表套有一层髓鞘,组成神经纤维。

中枢神经系统脑:大脑、小脑、脑干(位于颅腔内)脊髓:(位于椎管内)聚集大量神经细胞,形成不同的神经中枢。

第二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 反射与反射弧(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①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②类型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时间刺激非条件刺激(直接刺激) 条件刺激(信号刺激)神经中枢举例归类:①缩手反射、②膝跳反射、③谈虎色变、④眨眼反射、⑤吮吸反射、⑥吃食物时分泌唾液、⑦望(谈)梅止渴、⑧排尿反射、⑨小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联系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建立的基础;非条件反射可转化为条件反射(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①神经元:a.结构模式图 b.结构示意图(画图并标注文字)★传入、传出神经的判断: a.有神经节的是。

b.小入大出:与较小一边相连的是,与较大一边相连的是。

②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名称组成功能结构被破坏 对功能的影响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无感觉无效应传入神经 感觉神经元传导兴奋:将兴奋由感受器传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息分析和综合并产生兴奋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传导兴奋: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有感觉无效应效应器 由传入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对内外刺激做出规律性反应相互联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或细胞受外界刺激后,由状态变为 状态的过程注:神经细胞膜内、膜外K +、Na +浓度不一样,膜内浓度高,膜外浓度高系 结构和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适宜强度的刺激;反射弧结构和功能保持完整性。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43张)课件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43张)课件

5
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必备知识·聚焦概念 关键能力·突破重难 应用创新·提升素养 课堂检测·巩固素能 课后素养落实
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 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1)食物引起味觉属于反射吗?
提示:不属于。
1
2
3
4
5
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必备知识·聚焦概念 关键能力·突破重难 应用创新·提升素养 课堂检测·巩固素能 课后素养落实
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④ 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等 D.切断③,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④
1
2
3
4
5
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必备知识·聚焦概念 关键能力·突破重难 应用创新·提升素养 课堂检测·巩固素能 课后素养落实
BC [该题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可以判定①表示神经中 枢,②表示传入神经,③表示传出神经,④表示效应器,⑤表示感 受器。刺激②时,④效应器会产生具体效应,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 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当切断③时,由于反射弧结构不 完整,刺激②时,④效应器不会产生效应。]
1
2
3
4
5
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必备知识·聚焦概念 关键能力·突破重难 应用创新·提升素养 课堂检测·巩固素能 课后素养落实
(1)能够引起非条件反射发生的刺激,叫作非条件刺激;能够引
起条件反射发生的刺激,称为条件刺激;既不能引起非条件反射发
生,也不能引起条件反射发生的刺激,称为无关刺激。
(2)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实际上就是非条件刺激和无关刺激在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内容要点解读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内容要点解读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内容要点解读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是生物体内两种重要的调节机制,它们分别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来实现对生物体的内部环境进行稳定调节,保持其稳态。

在生物学中,这两种调节机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调节。

本文将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概念、作用过程、相互关系和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概念和作用过程1.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一种通过神经元向特定的细胞传递神经冲动,使得这些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的一种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的过程主要包括感受器、传导神经冲动、释放神经递质、靶细胞的兴奋和反应。

当人体感受到外部环境的温度变化时,感受器会收集到相关信息,通过神经元向大脑传递这些信息,大脑再释放神经递质传递到相应的器官和组织,从而使得体温得以调节。

2. 体液调节1. 共同目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目标是维持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态。

当生物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会立即做出相应的调节反应,通过协调一系列生理和行为过程来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2. 相互作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调节中相互作用。

在应激情况下,神经系统通过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来增加心脏输出和提高血压,而内分泌系统也会通过激素的分泌来调节相关器官和组织的功能,从而共同完成对外部环境的适应。

3. 联合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一些情况下也会联合调节生物体的内部环境。

婴儿出生后,母亲的乳腺会因为婴儿的吸吮而分泌催乳素,同时大脑也通过儿茶酚胺神经元的活动来促进催乳素的分泌,从而共同完成哺乳的过程。

1. 保持内稳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完成了对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调节,保持了内稳态。

这有利于生物体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能够保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2. 促进生物体的适应: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物体的适应能力。

高中生物中的神经调节与感知机制

高中生物中的神经调节与感知机制

高中生物中的神经调节与感知机制神经调节和感知机制是生物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理解生物体内部的调控和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神经调节和感知机制的概念、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神经传递的方式以及感知器官和感知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概念介绍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神经元与其它类型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生物体内环境的适应和调控。

而感知机制是指生物体通过感知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加工与传递,对外界环境信息进行感知和认知的过程。

二、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等部分组成。

神经元的树突负责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而轴突则负责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靶细胞。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连接,以实现信息的传递。

神经元的功能主要包括感受刺激、传导兴奋和释放递质。

感受刺激是通过树突和感受器官来接收来自外界和内部的刺激。

传导兴奋是指神经元内部膜电位的改变,通过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将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释放递质是指在突触前膜电位的改变导致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实现信息的传递。

三、神经传递的方式神经传递主要通过突触完成,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方式。

化学突触是指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受体的结合来传递信号的方式。

电突触是指通过细胞间的直接电连接来传递信号的方式。

在化学突触中,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触发电信号的传递。

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等。

而在电突触中,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通过细胞间连接的通道进行电信号的快速传递。

四、感知器官和感知过程感知器官是指具有感知特定信息功能的器官,包括我们常见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等。

感知器官能够接收外界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进而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进行加工和解读。

感知过程通常包括感觉刺激的接收、传导和加工解读等阶段。

首先,感知器官通过感受刺激将外界信息转化为神经信号。

高中生物总复习讲解课件:专题13 神经调节

高中生物总复习讲解课件:专题13  神经调节

或释放(①)
减少
兴奋或兴奋减弱;
突触后膜上受体被某物质 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不被

抑制或阻断神经递质 占据或受体结构改变
抑制或抑制减弱

与受体的结合(②)

受体数量减少

神经递质降解酶结构改变 神经递质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兴
或不能合成或活性部位被 奋性递质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
抑制神经递质的回收 竞争性抑制剂占据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电信号、化学信号
过程
特点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反射弧的神 单向传递、突触延搁(突触处的兴奋传递需要经历神
经纤维上,单向传导
经递质的释放、扩散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因此
兴奋传递的速度慢)
小表达 (1)[2023全国乙,30(1)改编]静息电位产生和维持的主要原因: K+外流 。 (2)[2022河北,21(1)改编]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的原因: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 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
易混易错 (1)产生感觉≠发生反射,感觉的产生在大脑皮层,只需要经过感受器、传 入神经与神经中枢,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 (2)产生反应≠反射,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都能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没有经过完整 的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
考点2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传导形式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电信号,也称神经冲动
运动性失语症
听觉性失语症
失读症
失写症
不能讲话
不能听懂话
不能看懂文字
不能写字
题型 突触分析(热考点)
来源 释放

高中生物课件-神经调节

高中生物课件-神经调节

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K+ Na+
K+ K+
Na+ Na+ Na+ Na+ Na+ Na+
-+--+--+--+-+--+--+--+-+--+--+--+--+-+--+--+--+-+--+--+--+-+--+--+--+-+--+--+--+-+--+--+--+-+--+--+--+------------
五、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大脑皮层:调节机体 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小脑:有维持身 体平衡的中枢 脊髓:调节躯体 运动的低级中枢
下丘脑:有体温 调节中枢、水盐 平衡的调节中枢, 参与生物节律控 制
脑干:有许多维 持生命必要的中 枢,如呼吸中枢
1、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者 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异?
(Write)
(能看、能听、能说、不会写)
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View) (能听、能写、能说、看不懂文字)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①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
外界信息输入 (通过视、听、触觉等)
受到刺激,获得新的行
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 过程。
瞬时记忆 注意
遗忘 (信息丢失)
②记忆是将获得的经
不重复
短期记忆
①静息状态(未受到刺激时): 内负外正(静息电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项目
举例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神经调节
缩手反射 反射弧 迅速
准确、比较局限 短暂
体液调节
甲状腺激素 体液运输 较缓慢 较广泛 比较长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实例一:体温调节的平衡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实例一:体温调节的平衡
1. 人的体温总是保持恒定的,这种恒定由什么意义? 2. 一个物体的温度的高低取决于什么?人的体温的高
第二章第三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考试说明: 1、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B 2、体温调节、水盐调节:A
教学要求: 1、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意义:
理解 2、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理解
神经调节
❖ 结构和功能单位:神__经__元__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__射__ ❖ 反射的结构基础:_反_射__弧__,由_感__受_器__、_传__入_神__经__、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2、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会导致( B )
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C、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 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血管_舒__张_, 皮肤血流量 _增__加__,皮肤 温度_上__升__, 散热量_增__加_
高温
上图是血管分别在低温、高温和正常温度时血 管的收缩和舒张情况,据图分析:流经皮肤血 液的多少是如何调节人体表面温度的?
通过神经-体液调节 发出信息
散热增加:汗腺分泌增
散热下减丘少脑:汗腺分泌减加,毛细血散管热舒减张;少 少感,受毛到细变血化管收缩; 产热减少:产肌热肉增、肝加脏
❖基本调节机制是_反__馈__。
体液调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起调节的物质:激素、CO2、H+、组织胺等化 学物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 节的主要内容)
2、传递方式: 体液,主要指细胞外液(组织液、 血浆和淋巴)
3、作用对象: 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4、单细胞和一些多细胞的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低又取决于什么? 3. 寒冷的环境中,要维持体温的恒定,产热的结构发
生什么变化?散热的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4. 如果是在炎热的环境中呢? 5. 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到什么调节和控制的呢?如
何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6. 在这个实例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是怎样
的?
低温
正常体温
血管_收__缩__, 皮肤血流量 _减__少__,皮肤 温度下__降___, 散热量_减__少_
_神_经__中__枢__、_传__出__神_经__和_效_应__器__共同组成。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_电__信_号__,也叫 _神_经__冲__动__。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电信号 化__学__信__内__分__泌_器官(或细胞)分泌的_激__素_____ 通过_体__液_作用于特定的_靶_器官或_靶_细胞的 一种调节方式。
产热增加:肌肉、肝脏等的产热减少。 等的产热增加。
散热增加 产热减少
体温高于 正常体温 体温低于
正常体温
体温降低 体温升高
正常体温 (动态平衡)
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

胞 (-)
(+)
下丘脑 渗透压感受器
(-)
细 胞



大脑皮层
垂体

渗 透
产生渴觉 抗利尿激素
渗 透

(+)


主动饮水 肾小管、集合 下

补充水分 管重吸收水分 降
尿量 减少
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为:
1、神经系统常常控制内分泌腺 (体液)调节 2、体液对神经系统有影响作用
谢谢指导!
1、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
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