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科学PPT

合集下载

2019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肥沃的土壤》课件.ppt

2019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肥沃的土壤》课件.ppt

讨论民种庄稼之前翻土耕地对农作 物生长有什么好处?
使土壤疏松透气,有利于农作物 生长
讨论环节
蚯蚓真的会耕地吗? 它们生活在泥土中, 以什么为食?除了 疏松土壤外,它们 还有什么本领呢?
总结
蚯蚓的作用:
蚯蚓能使土壤疏松透气,还能使 土壤保持肥沃
不 同 的 土 壤
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步骤一:往透明的塑料袋中装上果皮、菜 叶和土等,还可以放几条蚯蚓;
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步骤二:往罐子里 面洒一点水;
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步骤三:把罐子密 封好,袋放在阴暗 的地方,腐烂形成 腐殖质。
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小朋友要每天观察 一次肥料罐中发生 的变化,并进行记 录
总结
土壤是植物的母亲,为植 物提供养料和水分,土壤 也为动物提供了生存栖息 之地。她是我们人类和动 植物共同的家园。正是因 为有了土壤,才有了这美 丽可爱的世界。
并不是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如山体的表层土就因 经常要雨水冲刷而流失,所以山上的土壤往往比较贫瘠。 人类改造贫瘠土壤的一些方法,如:植绿肥、施农家肥 和收集落叶沤肥等方法改良贫瘠的土壤。
讨论: 枯死的植物和掉落的树叶到底 到哪里去了?
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实验准备:水果皮 可以密封的罐子
肥沃的土壤
有的土壤肥沃,有的土壤贫瘠,为什 么那?
比较表层土和下层土:
表层土
表层土:
壤里除了落叶外 还有什么?
有各种各样的虫 子及虫子的尸体。
表层土营养的来源?
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 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 殖质。
这是什么原因?
原因:土壤没有养分
腐殖质的作用:
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 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 沃。由于动植物生活、生长、 生存的主要区域是在地表的 表层土上,死后的遗体也腐 烂在表层土中,所以腐殖质 主要集中在表层土中。

土壤肥料学课件-绪论-1

土壤肥料学课件-绪论-1

土壤潜在肥力(potential fertility): 受环境条件和科技水平限制暂不能被 植物利用的那部分肥力。
土壤的生产力
土壤生产力(soil productivity): 土壤产出农产品的能力。 是由土壤本身的肥力属性和发挥肥力作用 的外界条件所决定的。
生产力与肥力的关系
土壤肥力是属性,土壤生产力是能力----人 南方、北方;不同的人
第三部分 土壤和肥料学发展概况

早在夏代以前(公元前 2100 年前),人们就意识 到未开垦的处女地一般是很肥沃的,再加上杂草、 荆棘、小树等烧后的草木灰,土壤就更肥了。所 以,一旦地力衰退现象出现,他们就放弃旧地, 另选新地。


夏、商、西周(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771年)人 们体会到土壤经过一段时期休闲之后,仍然可以照 常生产。 在地里施入某些物质(灰、粪之类)之后,可以不 必通过休闲阶段,而能在原地上连续种植下去。
肥料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投入化肥品种不够协调,一直以氮肥为主,磷、钾 及其他元素肥料比例较低,在今后尤其应加强钾素等化 肥的投入; (2)对化肥投入后可能产生的污染问题未给予高度重视。 (3)肥料的宏观分配不合理,肥料过多地投入到高产地 区,造成沿海各省、城郊、交通沿线、老商品粮基地施 肥过多,而边远地区肥料投入量远远不足; (4)肥料生产、销售、供应存在不稳定性,肥料的销售 与指导部门配合不佳,配方施肥、平衡施肥还有很大潜 力可挖。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2年)时期, 铁制农具的出现,使黄河流域的开拓发展迅速, 并出现了灌溉农业,可以做到深耕、多耕、多锄, 及时因地生产,重视粪灌,生产力明显提高。


秦、汉、魏、晋、南北朝(公元前221—581年) 《汜胜之书》 《四民月令》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可谓是我国古代的农业百科全书。

《土壤肥料学通论》课件

《土壤肥料学通论》课件
土壤肥料学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指导,帮助农民合理选择施肥方法、提高 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护农业环境。
结论及展望
通过学习《土壤肥料学通论》,我们掌握了土壤肥料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 用,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大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 实践中,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合理的肥料施用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浪费和污染。学习肥 料施用的原则和方法,能够科学地制定施肥方案。
土壤肥力与土壤肥料改良
土壤肥力是土壤中养分和生物活性的度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了解土壤肥力的评估和改良方法, 可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
土壤肥料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 用
土壤的组成与特点
土壤是由不同比例的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的复杂体系。了解土 壤的组成和特点,有助于优化土壤管理和增强农作物产量。
肥料的分类与作用
肥料按来源可分为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按养分含量可分为氮肥、磷肥和钾肥等。了解肥料的分类和作用,能 够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养分供应。
肥料施用的原则与方法
《土壤肥料学通论》PPT 课件
本PPT课件介绍《土壤肥料学通论》课程,包括主要内容概述、土壤的组成与 特点、肥料的分类与作用、肥料施用的原则与方法、土壤肥力与土壤肥料改 良、土壤肥料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结论及展望。欢迎探索土壤肥料 学的奥秘!
Hale Waihona Puke 课程概述通过本课程,学习者将深入了解土壤肥料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应用, 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全面的知识基础。

土壤肥料学PPT课件

土壤肥料学PPT课件
营养元素的吸收与转运
阐述植物根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过程以及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转运和分配机制。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了解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和钙、镁、硫等中量元素以及铁、锰、锌等微量元素。
植物营养与施肥
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提出合理的施肥原则,如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平衡施用等。
农业废弃物的种类和来源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和技术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义和作用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农业发展方式。其内涵包括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三个方面。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措施
种植防护林、草被植物等,增加地表覆盖,防止风蚀和水蚀。
生物措施
农业措施
法律措施
01
02
04
03
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修建梯田、水平沟等工程设施,减少水土流失。
改坡地为梯田,等高种植,合理轮作和耕作等。
侵蚀土壤治理措施
增施有机肥
大量施用农家肥、绿肥等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合理施用化肥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科学施用化肥。
深耕深松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
种植绿肥和牧草
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低产田培肥措施
06
CHAPTER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化肥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污染
01
长期过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生长。

《科学施肥基础知识》课件

《科学施肥基础知识》课件

03
合理施肥要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状况来确定施肥量和施 肥方式。
注意施肥安全
施肥时要避免肥料接 触作物叶片和根系, 以免造成烧伤和毒害 。
对于有毒的肥料,要 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以免造成中毒事故 。
对于有异味的肥料, 施肥时要加强通风, 以免对施用者的健康 造成影响。
提高肥料利用率
采取深施、沟施、穴施等方法,减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选择适当的施肥时机,如雨后、灌溉后等,可以减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01
基肥
在播种或移植前施用的肥料,为植物提供长期养分。
02
种肥
在播种时与种子一起施用的肥料,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 生长。
03
追肥
在植物生长期间施用的肥料,根据植物需求和生长阶段 补充养分。
叶面施肥方法
选择合适的肥料
选择溶解性好、易被植 物吸收的叶面肥料。
确定施肥浓度
根据肥料说明书和植物 需求确定施肥浓度,避 免浓度过高或过低。
谢谢聆听
在灌溉过程中将肥料溶液注入灌溉管道,确 保水肥同步供给。
02
01
注意事项
注意控制灌溉和施肥的频率和量,避免过度 灌溉和施肥对植物造成伤害。
04
03
05 施肥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避免过度施肥
01
过度施肥会导致土壤盐分过高,影响作物生长,甚至导 致作物死亡。
02
过度施肥还会增加生产成本,浪费资源,同时也会对环 境造成污染。
02
缺乏任何一种营养元素都会影响 植物的正常生长,导致产量下降 或品质受损。
土壤中的营养物质
土壤中含有一定量的营养物质,但这 些营养物质往往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 需要。
随着植物的生长和收获,土壤中的营 养物质会逐渐减少,因此需要补充。

肥料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肥料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2021/3/5
37
2021/3/5
平衡施肥与习惯施肥比较

平衡施肥与习惯施肥NPK比例
图例
习惯施肥
1∶0.36∶0.17
平衡施肥
1∶0.4-0.6∶0.7-0.9
氮(N) 磷(P) 钾(K)
NPK…
38
施肥的关键时期和原则
施肥的关键时期:营养临界期(苗期)和最 大效果期(开花和结荚、果期)
• 植物营养临界期:指植物在生长发育的某个时期,
26
(4)硝酸钾
硝酸钾俗称火硝,由硝酸钠和氯化钾一同溶解后 重新结晶或从硝土中提取制成,其分子式为KNO3。含N13%,含 K2O46%。纯净的硝酸钾为白色结晶,粗制品略带黄色,有吸湿 性,易溶于水,为化学中性,生理中性肥料。在高温下易爆炸, 属于易燃易爆物质,在贮运、施用时要注意安全。
(5)尿素磷铵
25
3.复合肥料的主要种类、性质和施用 (1)磷酸铵
磷酸铵简称磷铵,是用氨中和磷酸制成的,由于氨 中和的程度不同,可分别生成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和磷酸三铵。含 N14%-18%,含P2O546%-50%,纯净的磷铵为灰白色,因带有杂质, 故为深灰色。磷铵易溶于水,具有一定的吸湿性,通常加入防湿剂, 制成颗粒状,以利贮存、运输和施用。
18
缺锌
锌(Zn)的生理作用:是多种酶 的组分和活化剂,已发现80 多种含锌酶,参与生长素的 合成。
植物缺锌症状: 老组织先出现 缺锌时生长素含量下降,植 物生长受阻,节间缩短,叶片 扩展受抑制,表现为小叶簇 生,称为小叶病或簇叶病。 玉米缺锌出现白条症。
19
钼(Mo)的生理作用:是需要 量最少的必需元素。 MoO42是硝酸还原酶、固氮酶的组 成成分;是黄嘌吟脱氢酶及脱 落酸合成中的某些氧化酶的 成分,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固 氮特别需要钼,固氮酶是由铁 蛋白和铁钼蛋白组成的。

《小麦的土肥水管理》课件

《小麦的土肥水管理》课件
理取得成功的案例,透过实际例子,向大家展示高效的管理方法和 成果。
总结与展望
小麦的土肥水管理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结土肥水管理对小麦产量和质量的积极影响, 以及改进管理方法的重要性。
未来的土肥水管理发展方向
展望未来土肥水管理的发展方向,如研发更有效 的改良技术和智能化的管理系统。
常用肥料介绍
掌握常用肥料的特点和适用 场景,如有机肥、无机肥和 微量元素肥料,能选择合适 的肥料满足小麦的养分需求。
施肥方法
学习科学施肥的技术和方法, 如分蓝、穴施和叶面喷施, 能提高施肥效果和节约成本。
水分管理
水分需求
了解小麦的水分需求和生长 阶段的水分适宜范围,能帮 助合理安排灌溉,并避免过 多或过少的水分对植株造成 的影响。
土壤改良方法
掌握土壤改良技术,如有 机质添加和矿物质补充, 能改善土壤结构和养分供 应。
土壤肥力调节技术
学习土壤肥力的调节方法, 包括肥料配方和施用时机 的选择,有助于提高小麦 的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
施肥管理
施肥原则
了解合理施肥的原则,如根 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 进行施肥,有助于避免养分 浪费和环境污染。
《小麦的土肥水管理》 PPT课件
小麦的土肥水管理对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了解正确的土壤管理、施肥 管理和水分管理方法,能帮助您实现丰收和增加收益。
背景介绍
小麦生长与土肥水密切相关。我们将讨论正确的土肥水管理对于小麦生产的 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
土壤管理
土壤基本性质
了解土壤的基本性质,如 质地、养分含量和pH值, 对于合理管理土壤非常重 要。
常用水肥一体化技 术
掌握水肥一体化技术,如滴 灌和喷灌系统,可以提高灌 溉的水、肥利用效率,同时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果园土肥水》课件

《果园土肥水》课件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灌溉导致土壤板结和果树病害,注意节约用水和保护水源。
04
果园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材料与作用
土壤改良材料
有机肥、沙土、粘土、石灰等。
作用
提供营养物质、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酸碱度等。
土壤改良方法与步骤
方法
客土法、深耕法、施肥法、灌溉法等。
VS
步骤
选择改良材料、确定改良方法、实施改良 措施、监测改良效果等。
土壤改良效果与评价
效果
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酸 碱度等。
评价
通过土壤化验、植物生长情况等方法进行评 价。
05
果园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的原因与危害
要点一
原因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降雨、地形坡度、土壤质地等。
要点二
危害
破坏土地资源、降低土壤肥力、加剧干旱和洪涝灾害、影 响生态平衡等。
水土保持措施与技术
01
02
03
04
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建设生态防护林等 。
工程措施
修建梯田、拦沙坝、谷坊等。
农业技术措施
合理轮作、深耕、施用有机肥 等。
法律法规措施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限制破坏 生态环境的行为。
水土保持效益与评估
经济效益
减少灾害损失、提高土 地生产力等。
生态效益
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 态平衡等。
社会效益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灌溉方式
喷灌、滴灌、渗灌等,应根据果园地形、水源和树种特性选 择。
灌溉制度与水量
灌溉制度
根据果树需水规律、土壤含水量和气 候条件制定,包括灌水时间、次数和 灌水量。
灌水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大气、水
来自土壤(矿质元素)
C、H、O、N、P、K、Ca、Mg、S、Fe、B、Mn、Zn、Cu、Mo、Cl
在土壤植物间的供 求矛盾大,常需施 肥补充。通常被称 为“肥料三要素”
在土壤、作物间的 供求矛盾相对较小
第一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
§1 肥料与施肥的基本概念 §2 植物营养元素与肥料三要素
❖ 种类与作用
Na: 有亲钠植物与疏钠植物之分;对糖用甜菜等是必需的;钠 有部分替代钾的作用,在钾供应不足时更为明显。
Si:单子叶植物硅的含量为双子叶植物的10-20倍,硅是水稻不 可缺少的元素。
Co:是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所不可缺少的。
1.3 肥料三要素
问题:所有必需元素在植物营养中的地位是同等 重要的,它们在农业上是否也同等重要?
2. 施肥及其基本环节
➢ 施肥的基本目的:补充土壤养分供应的不足,以满足作物正 常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
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施肥 自然需求
特定需求 施肥
正常的植物体
达到特定的经济目的
➢ 合理施肥:通过施肥调节植物的自然营养过程,以获得理想的产 量或经济效益。即施肥并非简单地满足作物对养分的自然需求。
➢施肥环节
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就对增施肥料在欧洲粮食生产中 的作用做过估计,如果把粮食增产量看作100,化肥的贡献占50%, 品种占30%,其它管理措施占20%;
1. 肥料及其分类
➢ 肥料的定义 问题:什么是肥料?
➢ 肥料的定义: 凡能向植物提供其生长发育所必
需的化学物质的任何物质。
讨论:如何正确理解肥料的定义?
环境 (养分供应者)
植物 (养分需求者)
养分供求关系
养分供求关系
供>求 供=求
无须施肥
供<求 须用肥料补充
➢在实际应用中,肥料的定义应理解为:凡能直 接或间接地补充环境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供应不足的任何物质。
❖肥料的发展趋势
国外肥料发展历程:
第一代:单质低浓度化肥(如硝酸钙) 第二代:单质高浓度化肥(如尿素) 第三代:化成复合肥料(如磷酸铵) 第四代:混成复合肥料
化学肥料发展趋势:
高效化:不断提高肥料中养分的浓度 复合化:提高复合肥料在化肥中的比例 液体化:发展液体肥料 缓效化:延缓肥料施用后养分释放的速度。
Shan Yuhua College of Environment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欢迎大家 Yangzhou University
土壤肥料科学
第一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
§1 肥料与施肥的基本概念
§2 植物营养元素与肥料三要素 §3 施肥与植物生长 §4 施肥与农业生态 §5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1 肥料与施肥的基本概念
§2 植物营养元素与肥料三要素
§3 施肥与植物生长 §4 施肥与农业生态 §5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1 植物的营养元素
地球化学元素
必需元素 营养元素
有益元素 完全无用元素
1.1 必需元素
❖ 必需元素(essential element)的判定标准
a. 该元素为所有植物所必需,缺少则植物不能完成 其生 活周期;
b. 缺少该元素,植物出现专一的缺素症状,只有补 充该元素,才能缓解或消除症状,其它任何元素 都不能替代;
c. 该元素直接参与植物的营养过程,而不是间接地 改善环境条件。
正常 缺磷 缺钾 缺氮 缺镁
缺铁
缺锌
❖ 必需元素的种类
目前已经发现并已得到公认的植物必需元素共有16种:
大量元素
中量元素
C、H、O、N、P、K、Ca、Mg、S、Fe、B、Mn、Zn、Cu、Mo、Cl

肥:在种植作物之前结合土壤耕作而施用的
肥料,其着眼点为作物生长的全程,以
有机肥料为主。
种 肥:在作物播种或移栽时施用,着眼点为苗
期,以化肥为主。

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施用,其作用为调节
植物营养,主要用化肥。
根外追肥:将肥料配成一定浓度的营养液,借助喷
雾器械喷洒于作物地上部的一种施肥方
法。
3. 肥料与施肥技术的发展趋势
微生物肥料 Microbe fertilizer
养分含量高,但种类单纯 养分释放速度快,但后效短 部分化肥长期施用可影响土质
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可引起环境问题 (地下水污染,表层水富营养化等)
商品肥料
通过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产物改善植物 营养;直接提供的养分量十分有限 辅助性肥料,不能代替有机肥及化肥 的作用
❖ 同等重要性与平衡吸收
各种必需元素不论其含量高低,在植物营养中 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且因各自的生理功能不同, 相互间不能替代。
同种植物体内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换言之,植物是按一定比例吸收各种营养元素的。植物 按比例吸收各种营养元素的现象称为平衡吸收。
1.2 有益元素
❖ 定义
只为某些植物必需或对作物生长发育可起有益作用的一类矿质元 素的总称。
❖ 施肥技术的多样性
土壤施肥
随水灌溉施肥 (fertigation)
Fertilizer Injection
Potassium application map
Phosphorus application map
4. 现代农业对施肥的基本要求
• 高产 • 高效 • 优质 • 环境友好
第一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
§3 施肥与植物生长
§4 施肥与农业生态 §5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1 肥料在作物生产中的作用
机械 支持
水分 施肥
光照
植物 生长
养分
热量 空气
1 肥料在作物生产中的作用
PAR:380-720nm,占太 阳总辐射47-49%; PAR理论利用率:28%; 一般农田:0.5-3%。
Minerals
1 肥料在作物生产中的作用
大量元素 (macro-element) [9种,在植物体内的含量
一般高于1/1000]
微量元素 (micro-element) [7种,在植物体内的含量 一般低于1/1000]
❖ 元素必需性的研究方法
分析植物体的化学组成 从植物的生长介质中除去某元素以确定其必需性
-A
A元素为非必需元素
-B
B元素为必需元素
➢ 肥料的分类与特性
有机肥料 Organic fertilizer
养分完全,但含量低
自然肥料 养分释放速度慢,但肥效稳长 (农家肥料) 改良土壤,提高地力
改善土壤的有机营养 改善作物的碳素营养
肥料
化学肥料 Chemical fertilizer Inorganic fertilizer Mineral fertiliz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