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

合集下载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一,他们都没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动力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没有搞清楚“革命的朋友和革命的敌人”,当然会失败。

第二,他们都不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代表。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相比,都有落后性,阶级局限性。

这是他们失败的共同的致命原因。

第三,他们都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对近代的革命理论不能接受。

资产阶级虽然接受了西方的启蒙思想,但他们并没有把西方的先进思想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归于失败首先,近代文明是工业发展而引起的社会变革,工业是整个社会里主导地位也是最先进的行业,随之工人阶级也将是引导社会发展的最先进也是最主要的引导者,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它之所以在中国成功是因为跟进了时代的步伐,符合了历史的发展规律。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也符合了一个客观规律。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1)农民阶级受阶级的局限主要表现在:①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的小生产者,目光短浅。

②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和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都有致命的缺陷。

③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是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

④从组织上看,农民阶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义和团的分散斗争都说明了这一点。

(2)农民阶级受时代的局限主要表现在: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的力量过于强大,是以往农民战争未曾遇到的新情况。

②由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较晚和发展不充分,当时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未成熟到领导农民革命的程度,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必然要失败。

地主阶级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逐渐打开了中国大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张之洞决定兴建。厂址在汉阳。由于张之 洞等人对经营近代工业盲目无知,办理成 绩很差。1896年改为“官督商办”,由大 官僚买办盛宣怀接办。
(4)上海机器织布局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近代化棉纺织厂。 1882年,由李鸿章奏准创办,是一个“官 督商办”企业。 在开办之初,李鸿章曾为织布局奏请了 减税和十年专利权,“酌定十年以内,只 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在这 种一家垄断的情况下,生产发展较快。
(2)金陵制造局
1865年,李鸿章将1863年设立于苏州的洋炮
局搬到南京,成立金陵制造局,生产枪、
炮、子弹、火药,供应淮军及本省各防营。
该局的工程师和负责人为英人马格里。
1875后,该局由中国人监办。
金陵制造局制造的大炮
(3)福州船政局
1866年由左宗棠设立。厂址在福州马尾, 法国人日意格和德克碑分任正副监督。 1884年中法战争时,船政局遭到严重破 坏
左宗棠
左宗棠(1812—1885年),清末大臣,洋务派地方 代表。字季高,湖南湘阴人。1860年为曾国藩推荐,统领 部分湘军,曾自募约五千人,组成“楚军”,左系湘军形 成。1862年初,经曾国藩举荐,升任浙江巡抚,与法国组 织“常捷军”,陷宁波、绍兴等地。1866年以闽浙总督身 份创办福州船政局。次年调任陕甘总督,“身虽西去,心 犹东注”。督陕甘期间,曾办兰州制造局,因西北盛产羊 毛,又办兰州织呢局。1875年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次年率军入疆,进攻阿古柏反动政权。1878年收复除伊犁 以外新疆全境,建议设立新疆行省,开发新疆。1881年升 军机大臣,调两江总督。1884年中法战争中是主战派,督 福建军务。次年因病退职死。他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在70 年代以后裁撤洋员,与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的“非洋人 洋匠不可” 的情形有所不同,反映了他具有一定的自力 更生办洋务的思想特点。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新式学堂培养的人才
詹天佑
邓世昌
一、洋务运动的概况
1、时间: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2、代表人物:1个中央代表 、 4个地方代表 3、目的: 维护清朝的统治 4、口号: 自强、求富
创办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筹建海军 培养人才
5、内容:
6、结果
破产
(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7、评价
4、口号: 自强、求富
创办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5、内容:
洋务运动后期,(19世纪70年代~90年代) 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 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时间 举办者 1872 李鸿章 1893 年 张之洞 1893 年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
1300万两;湖北织布局 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 企业名称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4、口号: 自强、求富
“师夷长技”
前期
后期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自强”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求富”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一、洋务运动的概况
1、时间: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2、代表人物:1个中央代表 、 4个地方代表 3、目的: 维护清朝的统治
4、口号: 自强、求富
创办军事工业
5、内容: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
兴办民用工业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轮船招商局
福州船政局 先后造出40艘近代 船舰,装备了福建水师 全部,北洋水师的五分 之二,南洋水师的三分 之一。
“平远号”为福州船政局所造, 亚洲国家第一艘全钢军舰
昔日上海轮船招商局 现今中国人民轮船总公司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3、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自强新政 B、发展资本主义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 统治
4.“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 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 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 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说 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 发展 B.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将外商排除出中国市场 D.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
5、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 起,我们常称之为“近代工业”,这里 “近代”的含义是 A.是机器生产,不是手工生产 B.受外商企业刺激 C.产生于近代 D.是半资本主义性质
南洋水师
南洋水师主要负责江浙一 带的海防事务,1875年新 升任的两江总督、南洋大 臣沈葆祯,受命开始筹办 南洋海防。南洋水师的军 舰主要来自江南制造局生 产的军舰,和借调的福建 船政军舰,后来又外购了 几艘军舰,1884年,由时 任两江总督曾国荃奏请清 廷,委任长江水师提督李 成谋统领南洋军舰,南洋 水师初具规模。至甲午战 争爆发时,其实力仅次于 北洋水师。
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根本原因 )
洋务运动在近代化中的地位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 求新的出路的过程;近代化的过程是一个由 点到面、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过程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开端,是中国 近代化过程中在技术层面上的一个集中表现。 停留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表面上,并没有 深入到制度层面。
⑤经营管理腐败
1.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中央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 心 B.创办企业采用封建生产方式 C.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生产 关系 D.西方列强破坏
2.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 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洋 务运动哪一项措施符合上述思想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福州船政局
轮船招商局
建立新式海陆军
• 19世纪60年代,京、津、沪、粤等地的军队纷纷 •
改用洋枪洋炮,并聘用外国教练。 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广 东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其中北洋水师是 主力。
北 洋 军 舰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翻译学堂
• 创办新式学堂
工艺学堂
• 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欧留学生
洋务运动
何谓洋务,洋务运动
• 所谓洋务,通俗地讲就是和外国资本主义
有关的事,如外交,购买洋枪洋炮等等。 • 洋务运动又称为“自强运动”,是指1861 年到1894年清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 掀起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 • (洋务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面对着 内忧外患的局势,一些清政府的内部官员 试图以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这 些官僚被称为洋务派)
甲午海战的失败标志这洋务运动的失败
思考题
• 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
思想,通过国家权力大力发展军事工业以 及民用工业,可是最后仍以失败而告终, 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 1、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 2、未能针对性解决几次战争失败的原因 • 3、政府官员的腐败 • 4、政体的落后 • 5、精神上的传统和守旧,坚持中体西用 • 6、顽固派的扼杀
洋 务 运 动 的 代 表 主 要
洋务运动的背景
• • • • •
太平天国运动和外国侵略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维护清王朝统治 顽固派因循守旧,盲目排斥一切外洋事物 总理衙门设立后,以慈喜为首的满清统治者.暂 时支持了后实力且受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 工业革命的扩张,“中外和好”局面的形成为洋 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顽固派和洋务派的主张有何异同?
派 别 主 张
顽 固 派
因循守旧、盲目排外, 仇视一切外洋事物 维护清朝统治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
洋务派
维护清朝统治
请回答:慈禧太后为什 么会采取暂时支持洋务 派的策略?
因为她刚刚控制大 权,需要得到有实力 的汉族地主力量的支 持
二、洋务运动的概况
1、时间、阶段 2、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3、内容:
尤属名正言顺……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这
反映出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
A、对待外洋事物的态度 B、对待改变清朝政体的态度
C、对待外国侵略者的态度
D、对待农民起义的态度
5、“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
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 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说明洋务 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材料1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 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 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 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材料2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 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倭仁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课文相关内容, 分析说明洋务派和顽固派有何异同点。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忧外患
1、洋务派的倡导:洋务派-顽固派 指导思想: 2、多方面的支持推动:慈禧太后 总理衙门 地方实力派 “中体西用”
前 提 条 件
代表人物
派 别
顽 固 派 中 央
代 表 人 物
李鸿章 倭
仁 訢
曾国藩

洋务派
地 曾国藩、李鸿章、 方 左宗堂、张之洞
顽固派和洋务派的主张有何异同?

第四课-洋务运动

第四课-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曾 国 藩
李 鸿 章
左 宗 棠
张之洞
名称
创办人
创办 时间
1861年
地点 安庆
经营 范围 仿制洋 枪洋炮
枪炮、 弹药、 轮船
地位 第一家 近代军 事企业 近代最 大的军 事企业
近代最大 的船舶修 造厂 规模仅次 于江南制 造总局
安庆军 曾国藩 械所 江南制 造总局
李鸿章
1865年
第4课:洋务运动
奕 訢
曾 国 藩
章李 鸿
棠左 宗
张之洞
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一词由「夷务」而來。中国古代以「夷」 专指华夏以外民族,把与外国人打交道称为「夷务」。 「夷」字经逐漸演变而成为贬称,含有歧视之意。第二 次鸦片战争后,1858年的《天津条约》規定公文不用 「夷」字,从此「夷务」为「洋务」所取代,泛指与西 方国家进行的一切事务,如外交、商贸、传教、办新式 学堂、引先进技术等。 「洋务运动」又称「自強运动」,专指19世紀60年代 初期到90年代中叶,清朝一部分洋务派官僚提倡的全国 性运动,以学习西方科技,引进現代「大机器」为「自 強」的主要內容。
曾国藩曾被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圣哲; “誉之为圣相,谳 建树功业、转移运 世的伟人贤者,清朝咸同中兴第一名臣。 然而,也有人骂他是民贼、元凶、汉奸、 民族罪人、擅权滥 之为元凶” 之谜 杀的“曾剃头”、好名失德的“伪君子”。 “违朝廷大禁 纳妾” 之谜 五十一岁时,咸丰帝大丧期间,秘娶小妾,“违制失德”,故 有人斥其为“伪君 子”。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曾国 藩“貌之过人者,眼作三角形,常如欲 睡,身材仅中人,行步 则极厚重,言语迟缓。”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洋务: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兴办的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密切关系的一切事物。

一.背景:1.清王朝面对内忧(太平天国运动)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

2.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1)洋务派——代表:中央(弈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主张利用西方科技来维护清朝的统治。

(2)顽固派——代表:倭仁。

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

(3)慈禧:为保护清朝的统治地位,支持有实力并得到列强支持的洋务派。

二.过程:1.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内部的改革派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旨在富国强兵挽救清王朝统治危机的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2.目的:剿发捻(镇压国内反抗;平中国);勤远略(为皇帝解除外患;敌外国)。

3.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4.领导:中央——总理衙门;地方上的督抚是洋务派的实力派。

5.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

6.内容:(1)前期:打着“自强”的旗号,兴办军事工业。

A.代表企业: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中国近代最早的兵工厂。

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近代最大的兵工厂。

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近代最早的造船厂。

崇厚的天津机器局——北方最大的兵工厂。

B.特征:政府投资;引进设备,机器大生产;引进洋匠、外国科技人才;封建管理;产品服务于政府和军队。

C.性质:封建性质的企业,最关键的表现是投资不为了营利,产品不投入市场。

(2)后期:打着“求富”的旗号,兴办民用工业。

A.代表企业:(都是当时最大)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和天津开平煤矿。

张之洞——湖北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B.特征:政府主导(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商业资本介入;机器大生产;是军工企业的辅助;以营利为目的,产品与市场有密切关系。

C.性质: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3)筹建近代海军:北洋,南洋,福建海军;成立海军衙门。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

——是洋务运动初具成效的标志。

(4)创办新式学堂,外派留学生。

三.洋务运动的失败:1.失败标志:中法战争的失败,宣告初步失败;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洋务彻底失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广厦学院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期末考核论文
论文题目:洋务运动
年级班级: 15级财务管理达内二班
姓名:杨洋
学号: 1511142218
任课教师:吴艳艳
洋务运动
【摘要】洋务运动起始于满清时期,大约在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最开始是以“自强求富为目的,于是在全国开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革命运动,后被叫做洋务运动,又有了许多有力的措施:创办三只海军、建立海军衙门、开办新式学堂、兴办近代民用企业,军事企业,派遣留学生。

也就是通过这些措施中国出现了第一批知识分子及技术人员。

但是后来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主要是因为甲午中日的爆发,但是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可是它对于中国的近代史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关键词】洋务运动、近代化、军事工业、民用企业、教育
一、洋务运动的产生及性质
1840年,是中国走上深渊的一年,也是西方列强走进中的一年,鸦片战争使西方侵略者的船尖利炮冲开了亲政府闭关自守的大门,从此中国走上了新的一页。

此后西方资本主义凭借各种不平等的条约,在中国大肆的倾销商品,例如鸦片等。

这使中国的小农经济遭到了严重的威胁。

由于鸦片等毒品的流入,百姓吸食鸦片,身体素质明显不好,劳动力跟不上,也从侧面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此外,由于中国的大门被打开海关大权也被西方资本主义所控制,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名贵物品的出口量在大大增加,但是价格却在大幅度下跌。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中国的百姓苦不堪言,为此中国内部、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公然反抗清政府。

朝廷内外交困,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局。

为了应对这种严重的危机,清政府的统治者中的一部分有实权的大臣为核心的、有知识的地位不同,身份不同的能人就此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洋务派。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就以“自强与求富”为目的的口号,就此,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革运动,就是洋务运动。

一些有识之士兴办了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还有海军基地是当时亚洲地区最大的海军基地,设立海军衙门;建立新式学堂,即京师同文馆,并且主张学习外语,培养翻译人才,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的制度。

因此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等为代表,在地方以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的地方大臣为代表,开展了一次长达三十年的
洋务运动虽然有利有弊,但是也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虽然最后失败了,也没有真正的让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却把西方的“近代工业化”引入了中国,从而开启了机器时代,使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激动地一大步。

严复说过:师夷长技以制夷。

应用国外的技术以使本国自身的实力得以大大加强。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在这段时间里,洋务派进行了一系列的洋务运动,这都包括创办民用企业及军事企业,创建海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额等等。

洋务运动可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 60年代到70年代为第一个阶段,主要创办的军事工业阶段:70年代到90年代为第二个阶段,到虽然还使在创办军事工业,到重心已经转移到创办民用企业之中。

(一)军事方面
清朝的统治者们在外有强敌.内有忧的情况下,为了解决这个危机,加强于自己的军事力量,便建立了一支新式的海军部队,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由于当时的统治者并没有意识到在腐朽的制度上寻找问题,以为只要有船坚利炮,就可以坚强自己。

洋务派的人先后创办了一大批军用工业,其中是以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为主要标志,军用工业包括: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械局等,以及各省的机器局等,一共建立了二十一处军工厂。

为了更好的维护自己。

洋务派在兴办军用工业的同时。

也逐渐开始了近代化的海防和海军。

(二)民用企业方面
传统的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人力是最主要的生产力。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不仅使清朝的统治者看到了西方人的智慧与贪婪的嘴脸,也有西方人所向披靡的轮船和大炮,更使中国的一些学者产生了向西方人学习的强烈愿望,同时,洋务派再创办军事工业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财务经费问题,于是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的积极倡导下,我国开展了“自强求富”的号召,开始了大规模的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设备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创办军事化工业的同时,更是创办了以“求富”为目的的一些民用企业,其中民用企业有,轮船招商局湖北的汉阳铁厂等。

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不仅缓解了当时的经济局面,也为当时的老百姓创造了一些工作条件,更加刺激了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
展,也对外国经济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三)创办海军
1875年清政府经研究后决定建北洋,和南洋福建等三只海军,并计划十年内建成。

,到80年代中期,基本建成了三只海军,其中以北洋海军的实力最强,最雄厚。

1885年,清政府掌权成立海军衙门。

1888年北洋海军扩建为北洋舰队,从此,中国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海军。

(四)教育事业
洋务运动时期,除了在军事民用方面的改造与创新,在教育方面也进行了很大的改革与创新,例如,建立新式学堂。

送出一大批的出国留学生,到西方国家去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自然知识。

洋务运动注入了新式教育因素,才导致了国人放弃了旧的、腐败的教育制度,这次改革,也奠定了中国近代化教育的基础。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也没有使百姓更加富裕,反而给人民的生活造成了负担。

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的人才,还引进了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