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动员

合集下载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知识概览·【作品简介】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

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

25岁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授编修,戊戌变法失败后,弃官离京南归,开场投身教育。

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1917年至192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任职期间革新北大,提倡科学与民主,提倡学术自由,新旧思想兼容并包,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他也是我国近代美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美学家与美育理论家。

1940年,蔡元培在香港病逝,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主要作品:?蔡元培全集??蔡元培教育文选?等。

演讲辞又叫讲演稿,它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在内容上,演讲辞应视有关集会或活动的要求而定,力求中心明确,言之有理;在表达上,侧重于议论、说理,同时兼用必要的记叙、抒情,力求条理明晰,要言不烦。

其特点如下:第一,针对性。

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用于公众场合的宣传形式。

它是用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论来打动听众、“征服〞听众的,所以必需要有现实的针对性。

第二,可讲性。

演讲的本质在于“讲〞,而不在于“演〞,它以“讲〞为主,以“演〞为辅。

由于演讲要诉诸口头,拟稿时必须以易说可讲为前提。

第三,煽动性。

演讲是一门艺术。

好的演讲自有一种激发听众情绪、赢得好感的煽动性。

【重点理解】1.如何理解文中“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这句话的含意?【答案】这句话是针对黑暗的社会风气而言的。

当时的北京社会,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军阀的混战,旧的道德已经丧失,新的又没有建立起来,整个社会陷入道德沦丧的状态,一般很少有能出污泥而不染者。

这也是作者寄希望于青年学子,希望他们不仅能自己洁身自好,还要能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的主要原因。

2.如何理解“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那么其造诣,容有底止〞这句话的含意?【答案】这句话是蔡元培对青年学子的恳切勉励,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而不是做官发财的进身阶。

【高三】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高三】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高三】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2021年高三语文第一轮总复习之十二修辞手法及运用2002年春季高考试题给近年的语文高考又增加了一个新的题型,那就是考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这就要求考生要对修辞这一考点有一个新的认识;另一方面,修辞的应用性较强,在仿写语句、扩展语句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什么是路?作者胸中早有定见,只是故意提问,以引起别人对问题的注意,接着给出答案,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B.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怀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有的悲秋伤逝、嗟老叹卑……――用排比句的方式,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

C.黑龙江人常说。

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

――“插根筷子都会发芽”的说法是在打比方,以写土地的“肥沃”,表现黑龙江人对家乡的热爱,形象鲜明生动。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句中“横眉”与“俯首”,“冷对”与“甘为”,“千夫指”与“孺子牛”都是相对的,整个句子形式匀称,谈起来声音和谐,给人以美感。

[试题2](★★★★★)依照下面句子,用“不是”和“如同”各造一个句子。

①承诺不是蓝天上的一片白云,逍遥、飘逸。

承诺不是②承诺如同珍珠,它是莹润的蚌痛苦的代价,也是蚌的荣耀。

承诺如同●案例探究[案例1](★★★★)(2002年春季高考试题)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

”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

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比喻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

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7课李商隐诗两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7课李商隐诗两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07课 李商隐诗两首·知识概览·【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858),晚唐重要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

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读者喜欢。

有?李义山诗集?,代表作?无题??贾生??夜雨寄北??锦瑟?等。

在晚唐诗坛上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齐名为“温李〞。

【重点理解】古今异义一弦一柱思华年..古义:青春年华。

今义:青少年时代。

望帝春心..托杜鹃 古义:伤春之心。

今义:男女之间互相爱慕的情怀。

只是当时已惘然..古义:迷惘,茫然。

今义:形容失意的样子。

一词多义端⎩⎪⎨⎪⎧锦瑟无端.五十弦〔名词,缘故〕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事物的一头〕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名词,尽头,边际〕 徒⎩⎪⎨⎪⎧海外徒.闻更九州〔形容词,空,没有根据的〕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名词,门徒,弟子〕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副词,只,仅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形容词,白白的〕迷⎩⎪⎨⎪⎧庄生晓梦迷.蝴蝶〔动词,迷恋,沉醉〕迷.不知吾所如〔动词,分辨不清〕棋迷.〔名词,沉醉于一物一事的人〕以迷.天下之主〔动词,迷惑〕 可⎩⎪⎨⎪⎧此情可.待成追忆〔副词,难道,哪能〕高可.二黍许〔副词,大约〕 及⎩⎪⎨⎪⎧ 不及.卢家有莫愁〔动词,如,比得上〕望尘莫及.〔动词,赶得上〕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动词,到,到达〕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介词,趁〕初九及.下九,嬉戏莫相忘〔连词,和〕 【难点探究】1.前人称?锦瑟?中的“思华年〞是本诗“一篇之主〞。

试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它是如何成为全诗之主的。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语言文字运用二 考点四 语言得体含解析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语言文字运用二 考点四 语言得体含解析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考点四语言得体含解析考点四语言得体“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语言得体的重点是分清文学类语体色彩、实用类语体色彩和口语类语体色彩,并且还要正确应用日常交际中的谦辞、敬辞。

一、重点题型要强化题型1:语体转换要得体语言,从语体形式分,有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两大类。

书面语一般用于正式场合,严肃、公正;口语一般用于非正式场合,随和、轻松。

1.首先,我们要明白如下四点:(1)“子”“儿”“头”词缀。

如口语词:管子、房子、桌子、袋子、套子,头儿、官儿、花儿、眼儿、玩儿,老头、上头、日头、年头、念头等.转换示例:管子→管道,房子→房屋;桌子→课桌(办公桌),袋子→胶袋;头儿→领导,年头→年份(岁月、光阴)……(2)动补结构表示动作完成或效果。

如口语词:堵住、换掉、躲开、赶上、拿下、遇上等。

转换示例:堵住→堵塞,换掉→更换,躲开→躲避,赶上→正逢(正值)……(3)动词词头“打”.如口语词:打算、打听、打探、打坐、打量、打断等,当然也有打字头的书面语,比如“打击黑恶势力"。

转换示例:打算→计划,打听→探听……(4)运用修辞成分的词语.如:卖弄、扯皮、折腾、卡壳、草包、起哄等。

转换示例:卖弄→炫耀,扯皮→纠纷……2。

其次,我们要明白,汉语中,双音节词和四字词是比较端庄正式的,而单个字,尤其是动词,以及相当一部分三字词组(如动宾结构)都是不太正式的。

转换示例:开车→驾驶汽车,看球赛→观看球赛,届时本公司叫相关人员负责该活动(“叫”→“责成”或“安排");请各位业主注意,小区泳池不是澡堂子,请勿在此洗浴(“澡堂子”→“公共浴池”);本人不慎丢掉钱包,内有×××,还有手机一部,型号为×××,望拾到者返还,本人一定当面重谢(“丢掉”→“遗失”,“还有"→“以及").3。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6课琵琶行并序(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6课琵琶行并序(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06课琵琶行并序·知识概览·【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他所写的?秦中吟??新乐府?,敢于针贬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入揭露社会矛盾,他又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

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并序?,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

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现存诗3 000多首,有?白氏长庆集?存世。

【重点理解】词类活用闻舟中夜.弹琵琶者(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遂命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席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轻视歌.以赠之(名词用作动词)作歌梦.啼妆泪红阑干(名词用作状语)在梦里古今异义明年..秋古义:第二年。

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

因为..长句古义:“因此作〞,是连词“因此〞和动词“为〞构成两个词。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神态、脸色、姿容。

今义:指色彩。

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年纪大了。

今义:指兄弟排行第一。

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以前。

今义:指方位。

曲终收拨注意..画古义:在……中心。

今义:指小心、注意。

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奔突而出。

今义:指鼓出来或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

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整理。

今义:指对混乱的场面进展治理。

弟走参军阿姨..死 古义:教坊的管理者。

今义:称呼跟母亲辈分一样、年纪差不多的无亲属关系的妇女。

又闻此语重唧唧..古义:叹息声。

今义:拟声词,形容虫叫声等。

去来..江口守空船 古义:走了以后。

今义:分开了又回来。

一词多义为⎩⎪⎨⎪⎧委身为.贾人妇〔动词,作为,做〕因为.长句〔动词,创作〕为.君翻作〔介词,替,给〕 命⎩⎪⎨⎪⎧遂命.酒〔动词,命令〕命.曰〔动词,命名,题名〕 闻⎩⎪⎨⎪⎧忽闻.水上琵琶声〔动词,听见〕以勇气闻.于诸侯〔动词,出名〕闻.寡人之耳者〔动词,使……听到〕博闻.强识〔名词,见闻、知识〕 举⎩⎪⎨⎪⎧举.酒欲饮无管弦〔动词,端起〕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动词,举起〕杀人如不能举.〔形容词,尽〕将军向宠……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动词,推举、推荐〕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动词,拿〕信⎩⎪⎨⎪⎧低眉信.手续续弹〔副词,随意、随意〕烟涛微茫信.难求〔副词,确实、确实〕楚怀王贪而信.张仪〔动词,相信〕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名词,媒人〕 故⎩⎪⎨⎪⎧暮去朝来颜色故.〔形容词,衰老〕故.垒西边〔形容词,旧的〕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交往、交情〕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名词,原因、缘故〕此物故.非西产〔副词,本来、本来〕 迁⎩⎪⎨⎪⎧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动词,贬官、放逐〕再迁.为太史令〔动词,调动官职〕 言⎩⎪⎨⎪⎧感斯人言.〔名词,话,说的话〕凡六百一十六言.〔名词,字〕自言.本是京城女〔动词,说〕 特殊句式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备战2021年高考: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计划

备战2021年高考: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计划

备战2021年高考: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计划备战_高考: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计划语言文字运用篇计划一:多音字识记技巧1.多音字要做到据义定音。

多音字的意义不同,读音也相应改变。

因此要根据一个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去判定它的读音,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将音义结合起来进行记忆。

2.注意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

如“巷”在与采矿业有关的“巷道”中读“hàng”,而一般情况下读“_iàng”,如“小巷”、“街谈巷议”、“万人空巷”等。

3.运用记少去多的方法。

“少”是指使用范围较小、涉及词语少的读音,“多”则指使用范围广、涉及词语多的读音。

考生只要记住涉及词语少的读音,就可以准确区分一些多音字了。

如“迫”字有两个读音“pò”和“pǎi”,只有在“迫击炮”这个词中时,“迫”才读“pǎi”,其余的都读“pò”。

因此考生只要记住“迫”在“迫击炮”中读“pǎi”,就知道了它在其余词语中的读音了。

4.依据词性辨别读音。

有一部分多音多义字因词性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读音。

如“处”,读“chǔ”时多为动词,读“chù”时多为名词,所以,像“处理”、“处罚”、“处世”、”处变不惊”、“处心积虑”等词语中的“处”都读“chǔ”。

5.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普通话的常用字中有许多多音多义字,主要是因为词性不同和词义不同而产生了异读。

所以,考生最好准备一个本子,把平常遇到的多音多义字分类记录下来,并经常翻阅。

计划二:形声字记忆绝招形声字中那些声旁相同、字形相近、读音或同或异的词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对象。

比如“剽悍、漂泊、虚无缥缈、飘忽不定”一组词语中的加点字都读“piāo”,而“悼念、泥淖、绰绰有余、掉以轻心”一组词语中各加点字的读音分别为“dào、nào、c huò、diào”。

对待形声字,一方面我们不妨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认字认半边”这一说法,认识到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并利用它来帮助我们识记字音,例如“奖掖、阡陌、招徕、蓦然”中加点字的读音就和它们的声旁完全一致;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克服“认字认半边”的“惯性”,因为许多声旁现在不能代表该字的读音了,例如“孝悌、讣告、掣肘、对峙、炽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一个和它们的声旁相同。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座 课件 (251张PPT)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座 课件 (251张PPT)
壹 贰 叁

与其大量做题,不如抽出时间认真研究往年的试 题,社会上流传的复习题往往粗制滥造,不得要领 。不分良莠地抓着就做,最容易产生误导。往年的 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 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 客观判断。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 对话。
——教育部考试中心 刘芃《考试文集》
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 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 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的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 新一个阶段。
…… (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
一号等等。
(三)在对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考查上,体现出多元化理 解。
1.文本分类。如:论述类、非连续性文本的单用和并用(全国3套),社 科类和科技类文本兼顾(江苏),将信息类阅读文本合并(山东、天津、 浙江)
2.考查能力要求方面。如:全国卷和山东卷不再对文言文的实词、虚词、 句式单独考查,其他试卷都还作为考查的重点,尤其是天津卷,还保留着 各种文言文原始题型。
步骤:找属概念,找种差,整合表达 四个历规史则地:理1.学种是属以相自称然(和人人是文…地…理生现物象[高的等产动生物、]形)成 (及知其识演分化子的是过…程…为精研英究[对脑象力,劳探动寻者这])些现象产生、形成 及2.其不演能化循背环后;的3.原不因能和否规定律;,不具能有比时喻空。结合的特征的现 代淘地汰理六学种的信分息支:学重科复。信息、比较信息、原因背景信息、 描写信息、影响作用信息、举例信息。
2020年III 卷《记忆里 的光》
2020年山东 卷《建水记 》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第2板块专题一考点四文言文断句题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第2板块专题一考点四文言文断句题

考点四文言文断句题文言文断句就是根据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对提供考查的语段进行语意和语气上的停顿。

文言文断句考查对实、虚词的理解能力,对句式的判断能力和对语气的分析能力。

近几年全国卷对本考点的考查一直采用“4选1”的形式,断句题依然是今后文言文考查的热点。

一、断句题6大思维角度(一)名词、代词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

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

|解题示例|【例1】(2019年全国卷Ⅲ,改编)用“/”给下面短文断句。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思维流程]句中的“鲁人”“小国”“战胜之名”“起”“卫”“鲁君”“之”“吴起”或是名词或是代词,位于句首或句尾,作一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或后应断开。

如“夫鲁小国”后面应断开,“而君用起”后面应断开,“鲁君疑之”前后均须断开。

[组织答案][答案]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参考译文]鲁国有人说:“鲁国是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

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般的国家,而鲁君起用吴起,就是舍弃了卫国。

”鲁君怀疑吴起,(就)罢免了吴起。

|对点演练|1.用“/”给下面短文断句。

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解析:这句话中的专有名词有“逢申”“基命”“帝”“首辅”“延儒”等,判断这些专有名词前后的动词,以此判断词语在句中的成分。

比如“帝”,前有动词短语“下狱拟戍”,后有动词“以为”,分析语句的意思可以看出,“帝”不能作“下狱拟戍”的宾语,而是作为“以为”的主语,由此可以判断“帝”前一定要停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理考试上,要认同自己。分数很重要,重要的是你得 到的那些分数和你得不到的分数,毕竟不是高考,当前阶 段分数的高低没有任何意义。你只需做三件事: 一、根 据你所获取分数的部分,整理你当前会的知识,会做的题 型。二、根据你所丢的分数,立即回归课本,看完课本后 再做一遍。 三、拿着卷子问自己,当时做对的题自己是 怎么想的,不会的题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会的题和当时 不会做时差距在哪里。
• 2.对复习资料选择的误区
• 在选择资料方面常常会出现这样的误区,误认为层次越高的复习 资料就越好,忽视了第一阶段复习的重点要突出基础性,结果私下盲 目地选购了很多模拟试题或所谓某些名校的复习资料。实际上,历年 的高考题和老师自己编印的资料才是最合适而且也是最有效的。
• 3.对复习练习的误区:
• 对于某些基础不够扎实的同学来说,由于本来起点就比较低,所 以上了高三后就更加焦急,结果只能急功近利,忽视了最重要的基础 练习,而把大量的时间去做一些综合性的练习,误认为这样会有速效。 当经过一段时间却发现只能适得其反时才后悔莫及。实际上,第一 阶段重点就是要吃透课本,落实单元主知识,梳理出高考考点,做好基
础题才是根本所在。
• 4.对书写重要性认识的误区:
•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三阶段的各种考试便接踵而来。 在考试中,书写往往是不少学生忽视的问题,对理科生来说, 这种现象就更为突出。虽然老师会反复提醒书写的重要性, 但很多学生往往不够重视,结果在高考阅卷中吃大亏才后 悔。
• 总之,这个阶段,复习中切忌急躁、浮躁,要知道“万 丈高楼平地起”,只有这时候循序渐进、查缺补漏、巩固 基础,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只有这时候把边边沿沿、 枝枝杈杈的地方都复习到,才能在今后更多的时间去攻克 一些综合性、高难度的题目。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指导 ---致最可爱的你们
高高Leabharlann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时间: 7.15-1.10 基础能力过关时期 最全面、最完整 最深入、最系统
语文是基础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语文成绩 的提高虽然靠的是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但 是第-轮复习是考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梳 理和复习的阶段,第一轮复习的好坏直接关 系到明年高考的成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如何做好第一轮复习,是打赢2021年 高考的关键战。
1、认真回顾课本知识。 这个阶段相当的冗长,最主要的是要学会回归课本。
无论如何,高考绝大部分内容都贴近课本。高考试题的 80%是基础知识, 20%是稍难点的综合题,掌握好基础,几 乎能上一个比较不错的大学。 2、跟紧老师的节奏,不要打个人战。
3、忌急于求成,让暂时的结果影响你的前行。
4、正确看待每一次考试
• 1.对时间问题的认识误区:从七月份初期一直到第二年一 月,部分学生认为这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段。所以往往容易 出现"前松后紧”的状况,即开始第一个月还抓得比较紧, 但一个月后就开始松懈。第一阶段的复习任务确实是耗时 最长的,其主要任务是为高考全面夯实基础,而打基础又 往往是要花最多时间的。但随着第一轮复习结束后,后面 的时间就非常紧迫了。所以,第一阶段要强化时间意识, 而且要有足够的耐性。否则,到了下学期就无法补救了。
•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一定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东一 榔头西一槌,而要依照考点,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 展开。在首轮复习中要坚决做到定点打桩,桩桩得力,为 2021年6月高考的辉煌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历届高三师生花在第一轮复习上的时间是最长的,复习 到的知识点也是最细的。对于绝大多数高三生,尤其是对于 那些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差的学生,第-轮复习的结果直接关系 到高考分数的高低。因为大部分高考题旨在考查学生掌握的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高三生在第一轮复习中要紧跟 老师的节奏,把握好第一轮复习的质量,为明年的高考打下坚 实基础。以下是高三复习策略及各科复习方法汇总便希望各 位考生能够走好每一步,迈向高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