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指导方法有哪些
写景作文的技巧有哪些

写景作文的技巧有哪些一、观察事物1. 仔细观察:在观察事物时,要注意细节,注意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气味等。
可以通过观察物体的外观、听取声音、闻气味等方式来获取信息。
2. 深入思考:在观察事物时,要深入思考,思考事物的特点、意义、作用等。
可以通过对比、归纳、演绎等方法来分析事物。
二、运用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相提并论,以突出某一共同特点,使之形象生动。
例如:“小明像一只小鸟,活泼可爱。
”2. 拟人:拟人是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的特征或情感,使之具有生命力。
例如:“太阳的脸红彤彤的,好像害羞了。
”3. 排比:排比是通过重复相似的句式,以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感。
例如:“天空是那么蓝,那么美。
”三、选择合适的写作顺序1. 时间顺序:按照时间顺序写作,可以按照季节变化、早晨晚上、白天黑夜等顺序来写。
2. 空间顺序:按照空间顺序写作,可以按照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等顺序来写。
3. 主次顺序:按照主次关系写作,可以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也可以先写印象深的,再写印象浅的。
四、运用感官描写1. 听觉描写:通过描写声音的大小、声音的节奏、声音的来源等方式来表现声音的特点。
2. 视觉描写:通过描写物体的形状、颜色、光影等特点来表现物体的形象。
3. 嗅觉描写:通过描写气体的味道、气味等特点来表现气体的特点。
4. 触觉描写:通过描写物体的温度、质感、重量等特点来表现物体的特征。
五、表达自己的情感1. 直接表达: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等。
2. 间接表达:可以通过描绘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通过对风景的描绘来表达对某个地方的喜爱之情。
六、勤于修改1. 检查语法:检查句子的语法是否正确,是否有错别字、病句等。
2. 修改句意:检查句子的意思是否清晰,是否有歧义。
3. 修改结构:检查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重复、杂乱的地方。
4. 修改语言:检查语言是否流畅、优美,是否有过于平淡、乏味的地方。
小学写景方法指导(精选范文十篇)

小学写景方法指导(精选范文十篇)一、写景作文方法指导1、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2、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
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3、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4、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5、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叶圣陶老爷爷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不是具有这样的特点吗?6、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
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二、写景范文集锦01傍晚的公园傍晚,我来到公园。
沿着石板小路往上走,就来到了公园的大草坪。
大草坪上种了许多树,散发着香味的香樟树;红叶似火的枫树;小巧玲珑的灌木丛。
草坪的四周铺着石板,把公园围成了一个椭圆形,草坪中间还躺在一块大石头,大石头上能容得下六个人呢!在石头旁还有一个大建筑,它设计得非常美观,中间是一棵苍天大树,大树旁种着许多小灌木,周围摆放着黑色大理石做的椅子,傍晚,人们就坐在这里休息,小狗们则在这里打闹。
在建筑物的西面还有一座小亭子,夏天雨后,小亭子旁会出现一条清澈的细小的水沟,把亭子衬托得格外美丽。
夕阳把最后一抹霞光洒向公园,公园变得更美了。
我爱公园,我爱傍晚的公园!02山区的金秋山区的秋天,丰富多彩,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一片片庄稼熟了,一簇簇枫叶红透了,一缕云丝也没有的天空更蓝。
再看看万紫千红的果林吧,柿树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梨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娃娃头红果树上缀满了红玛瑙,驰名中外的“红元帅”压弯了枝条,等待着启程到国际市场抖威风。
小升初语文:写景作文指导及阅读答题技巧

小升初语文:写景作文指导及阅读答题技巧
一、写景作文指导
1. 了解写景作文的结构:写景作文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开头、叙述和结尾。
开头是对所描写的景物的介绍;叙述是对景物的具体描写;结尾是对景物的总结。
2. 注意描写的细节:描写景物时要注意抓住其中的细节,比如气象、颜色、光线、声音等,以便使文章更加具体生动。
3. 注意描写的顺序:在描写景物时要注意把握描写的顺序,以便使文章更加清晰流畅。
4. 注意把握文章的情调:在写景作文时要注意把握文章的情调,使文章更加有感染力。
二、阅读答题技巧
1. 注意文章结构: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文章的结构,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2. 注意文章的关键词: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3. 注意文章的主旨: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文章的主旨,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4. 注意文章的细节: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文章中出现的细节,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小学作文写景方法指导

小学作文写景方法指导一、技巧介绍:在小学生的写景文章中常常看不到“景”,文中写的尽是去游玩的路上发生的事,或是吃了什么、玩了什么游戏、说了什么话语。
即使有的写了风景,也难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看到的优美的风景。
因为通篇仅是景物的叙述。
例如: A、晚秋的天空是澄清的,山脚下的高粱成熟了。
B、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日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染上了凋谢的颜色。
分析:很明显,前者是景物叙述,后者才是景物描写。
其实,有了具体的描写才算是写景文。
才能使读者通过你的习作,想象画面,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写好写景文首先要做到:敞开心灵感受美的细微不同1、敞开心灵感受美。
有人说:“小学生们常常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老师也发现在每次学校组织的春、秋游活动中,多数学生对玩不玩游乐场、几点到草坪上野餐,比能否看到美丽的景色要有兴趣得多。
而阅读课外书籍多的孩子对美景、花草的盛衰则更为敏感。
那是因为书籍能将学生对美景的欣赏能力提升起来,相对分散他们对游戏、对吃的注意。
因此,借助书籍将心灵敞开就能让你长出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
2、感受美景的细微不同。
来自于阅读、生活、写自己真实感受的作文,与背诵摘抄好句子而“凑”出来的作文的不同之处正在于前者能感知并描写出景物的不同之处。
例如:同样是写海,A、B句作者对景色的观察与表达能力就有差异。
A、蔚蓝的大海一望无边,美丽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
沙滩上有海浪送来的各式贝壳,有半圆形的、椭圆形的……B、中午一层层波浪像巨人在奔跑,他追逐着海浪那白色的沫儿向我冲来。
他越来越大、越来越响、最后一下撞在岩石上,浪花四溅、卷走了我的拖鞋、淋湿了我的裤脚。
傍晚,当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之上的霞光又红又亮。
它闪动着、滚动着、冲上沙滩,追逐着岸上的人们,又退尽。
分析:A句作者眼中的海就是一块蓝色,再无海浪、白沫、滚动之分了。
写景作文的写作指导

写景作文的写作指导1.按一定的顺序写景物我们在观察景物时,为了看得完整、细致,在确定观察点后,先介绍景物整体给人的总的印象,再按一定的方位顺序,或从外到里,或从前到后,或从上到下,或由中间到四周依次描写,这样才能层次分明地反映景物的全貌。
基准:雨我透过玻璃窗外望去,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的一片。
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
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一条线。
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汇合成一条条小溪。
这一段景物描绘,就是作者在屋里看看雨景。
观测顺序就是按由下到下的顺序变化的:由“天地间”至“屋顶的瓦片上”,至“房檐下”,最后至“地上”。
这样按方位顺序把下雪的情景写下得十分完备精细。
2.突出重点写景一定必须挑选最主要的地方精细写下,不要不提挑选样样都写下。
例:放风筝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冷清极了。
一只美丽的“小蝴蝶”,橘黄的身子布满墨绿的斑纹,呼扇着翅膀徐徐下降。
那金黄色的“小蜜蜂”,吻住两只绿色的翅膀,似的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
那鲜红的“小金鱼”,尾巴一挂一挂的,似的在水里游。
除了那精巧的“大卫星”,手挥着金光,仿佛在宇宙中飞行器?空中的风筝很多,作者只选择了其中四只风筝,有地上的“大蝴蝶”、“小密蜂”,有水里的“大金鱼”,还有天上的“小卫星”。
作者对这四只风筝的颜色、形状、动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给我们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如果作者把天上的风筝名字一一列出来,不就成了流水账了吗?如果把每只风筝都详细描写,写出的文章就显得太臃肿了。
所以写景物除了细致观察,还要有选择、突出重点。
3.把握住景物的特征,精确地描绘景物大自然中的景物千差万别,同一种事物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我们要善于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牲。
请比较下面两段话:春雨,雨就是最奇怪的,一下就是两三天。
千万别偏齿。
看看,像是牛毛,像是花针,像是细丝,科多地横,织着,人家屋顶上笼罩着一层厚烟。
小学生写景作文指导

小学生写景作文指导景色是我们周围自然环境中的美丽,也是小学生作文中常见的写作题材之一。
写景作文是培养小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文字的美好。
下面是一些指导小学生写景作文的方法。
1. 观察细致入微小学生写景作文时,首先要细心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
可以去户外走走,沉浸在自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观察时要注意细节,包括颜色、形状、大小等。
例如,可以观察树木的叶子、花朵的颜色、天空的云朵等等。
这些细节将成为你作文中的描写素材。
2. 用五官感受小学生在写景作文时可以通过五官来感受自然环境,进而进行描写。
例如,可以通过观察来描述风景的样子,通过听声音来描述自然的声音,通过嗅闻来描写自然的气味,通过触摸来感受自然的触感等等。
利用五官的感受,可以增加作文的真实感。
3. 想象力是重要的小学生写景作文时,不仅要依靠观察,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可以想象一个美丽的场景,然后详细描绘出来。
例如,可以想象一个五彩斑斓的花园,然后描述花朵的颜色、芳香和飞舞的蝴蝶等等。
注意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让读者感觉仿佛身临其境。
4. 使用形容词和比喻在写景作文时,可以运用形容词和比喻手法来增加描写的艺术感。
例如,可以用“碧蓝的天空”、“细腻如丝的白云”来描述天空的美丽,用“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如同一抹大自然的拥抱”来描写阳光的温暖等等。
形容词和比喻可以使作文更加丰富多样,让读者感受到文中的美好景色。
5. 增加细节描写小学生写景作文时,可以通过增加细节描写来丰富作文内容。
例如,可以描述花朵的形态、花瓣的纹理、花香的味道,并配以对比描写如草地的绿意、树林的清凉等等。
这样的细节描写能够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6. 注意语言表达小学生在写景作文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
要使用简洁明了的语句,避免使用太过复杂的长句和生僻的词汇。
同时,要确保自己的语句通顺、连贯、语法正确。
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你所描述的景色,也能提高作文的质量。
六年级写景作文写作指导

六年级写景作文写作指导范文一:最近要写一篇写景作文,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写作指导。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有趣的环境来写,可以是校园、公园、海滩等。
然后,可以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氛围等方面入手,描写出场景的特点和美丽。
让读者在读完之后能够仿佛身临其境。
接着,我们可以从写作技巧方面提高文章的质量。
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描写更加生动有趣;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原则进行描写,营造出更为立体的画面。
当然,要注意正确使用词汇,不能出现生僻字和错别字,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下面,我就用这些技巧来写一篇写景作文吧。
我选择的是一处很美的公园,这里有翠绿的草坪、高大的树木、各种各样的花卉。
一进门就可以看到游人在草坪上玩耍、梦幻般的喷泉、宛若画卷的湖泊。
在这种氛围下,感觉仿佛回到了自然中,心情变得舒畅愉悦。
用词分析:本文运用了描述公园景象的词汇,如“翠绿”、“高大”、“花卉”,生动地描绘出了场景的形态;同时,文章也展现了作者的文采,如“梦幻般”、“宛若画卷”等形容词,增添了文章的魅力。
写作重点:选择具体的场景进行描写,运用修辞手法提高文章的质量,正确使用词汇,增加文采。
范文二: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些写景作文的写作指导。
首先,写作前要做好思路准备,考虑好需要描写的场景、角度、感受等信息,避免毫无头绪地写作。
其次,需要注重细节描写,让文章更加立体丰满,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
另外,作者也需要注意用词准确、恰当,用词造句方面力求通顺流畅,没有语病。
多了解一些形容词、修辞手法等知识,可以让文章更有特点、更富想象。
下面,我就以一个晴朗的早晨为例,给大家展示一下写景作文的写作技巧吧。
在这个早晨,阳光洒在了窗帘上,让房间充满了明媚的光芒。
透过窗户,可以看到远处海面上朝霞的绚丽、鸟儿在空中飞翔、小树丛里的虫鸣等。
在这个美丽的场景下,我不禁感叹自然和生命之美,感到无比的感慨与美好。
用词分析:在这篇作文中,作者运用了许多描述景象的形容词,如“明媚”、“绚丽”、“飞翔”等,生动地描绘出了美好的画面。
写景作文写作指导

写景作文写作指导【篇一:小学写景作文写作技巧】小学写景作文写作技巧⒈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⒉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
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色,形,味,声)⒊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那个象来写。
⒋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⒌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叶圣陶老爷爷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不是具有这样的特点吗?⒍多运用修辞书法,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
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移步换景法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定景换点法同一景物,从不同的位置去看,所呈现的面貌是完全不同的。
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就是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景物的差异写出来。
写景作文的基本写法:1.①交代观景的时间、地点。
②总写景物的特点或感受。
2,有条理、有重点地描写景物的特点。
3、①总结全文,抒发感情。
②照应开头或题目。
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指导方法有哪些1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指导方法一、明确写什么景明确写的是什么景,这是写景作文的第一步。
具体指导:第一段点明写的是什么景?简单交代选取写这个景的原因。
例:题目《冬天的雪》第一段:有人喜欢春天的雨,有人喜欢夏天的风,有人喜欢秋天的水,而我最喜欢的,是冬天的雪。
我喜欢雪的洁白,我喜欢雪的坚强,我喜欢雪的轻盈,我喜欢雪的无私。
(注:这个第一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而且,点明了喜欢的是什么景,为什么选取这个景,第一段一定要写好,才可以激发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趣。
)二、如何描写景物简单的平铺直叙的话,作文是没有任何文采的,要想把景物写活,写美,写出特色,需要用到一些描写方法。
1、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主要有:凌晨、破晓、早上、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半夜、午夜例:从早上,雪花如鹅毛般纷纷扬扬,整整下了一个白天,到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雪停了,洁白的雪光如烛光一般把整个夜晚都照亮了。
(注:此例先写早晨下雪的状态,再写夜晚雪停之后的景象,这样就可以看出下雪时和下雪后的景象不同,也可以感受到白天和夜晚的雪景不同。
)空间顺序: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比如: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由点到面、移步换景等。
例:这场大雪可谓是铺天盖地,看啊,高楼如同披上了洁白的婚纱,连树枝都穿上洁白的礼服,地面上更像是铺上了纯白的地毯,我在窗台上可以看到雪,我在庭院里可以看到雪,我在马路边也能看到雪,此时此刻,真是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一个自然清新的世界!(注:此例主要用了空间顺序中的从上到下和移步换景的描写方法,空间顺序的描写方法可以让读者全方位感受雪的景象。
)2、动静结合的手法动静结合: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形成形象在意境中的和谐统一的描写手法,一般的效果是为了以动衬静。
例:他一个人走在厚厚的雪地上,周围很静,一点也声音也没有,而他走在雪地里的咯吱咯吱声显得格外清晰。
(注:这种动静结合在古诗词中也极为常见,像“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就是典型的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写景名句。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让景物形象生动,更能引人入胜。
例:雪花像一个个快乐的精灵,漫天飞舞。
雪花像一只只白蝴蝶,翩然而飞。
雪花像一个个穿着白色纱裙的小天使,把爱的种子洒满人间。
一朵雪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非要偷偷溜进人们的衣服里,让人感受他的微微凉意。
(此例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让雪花更具美感,更形象生动。
)三、写景作文也要有真情实感。
一篇作文想要吸引人,不能仅仅靠技巧和完美的形式,真情实感如同作文的灵魂,再美的文章没有灵魂,如同一个人徒有其表,内心空虚,不能长久地保持人格魅力。
所以,写景作文也要有真情实感,才能真正地吸引人。
例:我喜欢冬天的雪,它装扮了我们的世界,它净化了世间的污垢,它给农民伯伯带来了丰收的希望,它给小朋友们留下了童年的美好记忆。
雪仙子,希望来年再和你相遇!(注:此例,适合做写景作文的结尾,抒发了作者对冬天的雪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和无限地留恋之情。
)四、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绪如泉涌。
一篇好作文不能没有想象,想象力是创作的源泉,如果说现实生活给我们提供了素材,那么想象力会为我们的作文增光添彩。
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才可以把读者带入你创设的优美意境里,让读者随着你的文字和你一起思绪纷飞,去感受那世间的万千美景!(为便于孩子理解,本文例子皆为与雪有关的,这样比较容易形成整体认知,不会思维散乱,大家可以以此为例,让孩子写更多的景象。
)2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指导方法一、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描写对象,选出能代表景物特点的东西来写仔细观察描写对象,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例如形状、色彩、声音、动态、静态等方面的特点。
只有细心地看、连续地看、多角度地看,才能如实地反映出景物的特点。
描景时,不可能将观察到的全部写入,要选出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这一景物最好是你自己熟悉的,在颜色、形态、神韵等方面具有鲜明特点的景物,选出这样的景物,写出来的作文才能突出景物的特征。
二、要让学生安排好写景顺序,写出层次我们在作文时,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叙述,描景作文也不例外,因此在写景中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写景作文一般有以下几种写作顺序:1、按照时间顺序来写一处景物,不同时间有不同的景象,为了把它们全面地介绍给读者,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观察和体验,依次描述出不同时间出现的不同的景象。
2、按照空间顺序来写一个景物总是由各部分组成的,为了把一个景物完整地表现出来,可以按空间顺序来观察和体验。
为此,可采用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由外向里,或由里向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等顺序来描绘景物。
3、采用定点写景的方法4、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三、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围绕中心思想选材写景记叙文表达中心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借景抒情;二是以景明理。
例如,《家乡的秋天》一文,在对家乡秋季景物的描写过程中,充满了对自然、对家乡热爱的思想感情,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往往会收到情从景生、情景交融的效果;又比如《夕阳》一文,作者通过对夕阳美丽景色的描写,告诉人们“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道理,提醒人们要珍惜青春时光,以景明理,立意高远且顺理成章。
四、要展开合理的想象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为体现景物的某个特征,就要适当地展开合理的想象,如联想到诗词佳句、故事轶闻、历史传说、民俗谚语等;也可展开想象,将自己看见的景物与自己内心的感情融合在一起;还可以穿插对历史的联想,这样可使文章的内容丰厚,趣味横生,充满文学色彩,更富有感染力。
五、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能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景物的特点除了以上五点技法外,如果你的写景作文能在结构上独具匠心,在语言表达上精心锤炼,那么你的写景作文就会出现“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效果。
3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指导方法(一)要写出有特色的景物一般来说,景物是各有特色的。
同样都是公园,但每个公园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
例如,北海公园的白塔、九龙壁、颐和园的香阁、十七孔桥;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回音壁;紫竹院公园的竹子;香山公园的红叶等。
同样是山,我国的四大名山各领风骚,独具特色。
同样是水,长江、黄河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文明数千载。
或烟波浩渺、横无涯际;或奔腾咆哮、气势磅礴。
这些景色都以其特有的鲜明的特点闻名于世,只有把它们的独特之处描绘出来,才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
(二)要学会观察写景作文和看图作文有相似之处,都是以观察作为写作的前提。
观察景物与观察图画不同,观察景物要确定观察点,也就是观察景物的立足点。
观察点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
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由于观赏庐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所获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
(三)要借助想象和联想在写景的时候,如果只描写景物的外在特征是不够的,还要写出景物的内在特征。
而内在特征有时难以描绘,这就需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
即借助相关、相似,甚至相反的事物进行类比,从而突出所写景物的特点。
其中,联想的最大特点是由此及彼,它可以跨越时间的界限,可以冲破空间的阻隔,它可以使文章的思路开阔,让景物描写更形象、更感人,更能出神入化地反映出景物的内在特征。
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人运用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写出了庐山瀑布落差之大的特征,给人留下难忘印象。
(四)写景要抒情写景,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再现,更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
景是外在的,情是内在的,正所谓“情随物迁,辞以情发”。
景是情产生的基础,情是景的产物。
因此,要求小学生不要单纯写景,而是要借助景物,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
当然,这种感情必须发自内心,而不是无病呻吟。
4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指导方法一、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写好景物描写的文章,就要学会观察,平时积累素材。
在具体的习作中,如果打算写某一处的景物,绝不能凭想象,应该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我们应向学生渗透一些常见的观察顺序:(一)、选好角度,定点观察。
定点观察就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进行观察事物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选好合适的观察点,选取恰当的视觉角度,把观察到的景物,限制在某一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对准目标,不变位置依据一定的顺序,然后再从这一点出发进行观察。
这种观察法,定点定位直接对准画面,最适宜于典型环境里的自然景物或风俗人情的描写,就好像是摄影拍照的特写镜头一样焦点醒目。
运用定点观察之后的定点描写,可以把景物描写得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实感,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在《鸟的天堂》中,作者巴金有这样的描述:“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
”“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它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么美丽的南国的树。
”作者立足在船头,随着船身渐渐逼近的时候,目光集中在大榕树的长势上,定点对大榕树形态的具体观察,看清了这一株奇特的大榕树的真面目,枝干“不可计数”,足见十分茂密;“枝上又生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卧在水面上一般。
”观察了大榕树的整体形象;观察了大榕树与众不同的神态美,“那么多的绿叶”,不是一片片清晰可辨,而是“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这就是作者自始至终把观察的目光定点在大榕树上,对榕树的枝、叶、根的形状、颜色、位置进行细致观察。
然后从外形描写入手,浓墨重彩,逼真地表现出了榕树的勃勃生机。
(二)、移步换景。
在进行观察时,观察点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情况也就各不相同,得到的感受也就大不一样了。
正像北宋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写的那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让学生使用动点观察法,就是连续移动观察位置,从不同的观察角度,观察同一景物的表现方法。
动点观察有两层含义:一是观察点要连续不断地移动;二是移动观察点要有顺序。
这种观察法适合观察正在发展变化着的景物。
由于作者对景物连续不断深入细致的观察,清清楚楚地了解到了景物各方面的不同形态和色彩,描写起来就得心应手,有话可说了,既可描摹景物的形状,又可显示景物的神采,使景物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当你来到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点,最好先看看全景,对整体有个初步的印象,然后迈开你轻快的脚步,向前走去,这样随着你脚步的移动,眼中的景物在不断变换,这就是“移步换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