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写景作文方法指导

合集下载

写一处景物的初中作文

写一处景物的初中作文

写一处景物的初中作文篇一:作文指导九:写一处景物【习作要求】这次作文训练,是记一处景物,目的是训练观察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要求先选定一处景物进行有顺序地、仔细地观察,然后把观察得最细致、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按照一定的顺序具体地写下来。

【习作指导】景物,是指可供欣赏的景致和事物,即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风、雷、雨、雪等形成的景象景物描写是记叙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写景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表现人物和文章的主题,要写好景物,首先要留心观察,对所写景物有明确、具体的了解。

在具体描写上,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要注意景物的时令特征和地方特征。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日之内,昼夜早晚;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景色是不一样的。

不同的地方,景色也不同,我们在观察、描写景物时,就要注意这两方面的特征。

二、要注意景物的静态、动态、颜色、大小、数量的描写。

静态描写是指对景物静止状态的描写,动态描写是指对景物运动状态的描写。

写景物的颜色,就是色泽的描写。

三、要注意景物描写的立足点和先后次序。

人的立足点不同,角度不一样,同样的景物,写出来就会有较大的差别。

因此,观察描写景物就要先选好立足点。

写景物首先要按一定的顺序,要细致,有重点地观察。

可由远而近,由上而下,从左及有,从前及后;还可以先整体后部分;还可以按照景物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

“一处”的范围不要过大。

可写公园一角,校园一景,门前的小院,公园的喷水池,校园的小花坛,假山等。

四、要注意发挥联想、想象,把自己的感情写出来,借景抒情,使文章写得生动,有趣。

【习作提示】▲《初冬的早晨》提示:仔细观察初冬早晨的公园的景色,以时间为顺序按下面的提纲写一篇短文。

(1)初冬的早晨来临了;(2)晨风中的树叶;(3)雾中的湖面;(4)早晨的空气;(5)人们的活动;(6)太阳升起来了;(7)赞美初冬的早晨。

▲《我们的校园》提示:本文要求写出自己学校的美丽可爱。

作文前要作好仔细观察,可以从学校大门开始,一一描写学校的各个景点,同时表达自己热爱学校的思想感情。

四大作文类型(写人、写事、写物、写景)写作指导与技巧

四大作文类型(写人、写事、写物、写景)写作指导与技巧

作文写景开篇的技巧在文章的开头,运用景物描写,为文中所写的人和事渲染环境、提供背景,能给人以美好清新的印象。

写景的内容,可以是天气情况、自然风光、建筑设施,可以是动景静景、远景近景、美景劣景、大景小景等。

小朋友们都爱好景物,也最喜欢写景,这种开头,会一下子抓住读者,有助于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本文特意推荐了以下写景开篇法。

一、写景的六个技巧1、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2、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

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3、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4、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5、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叶圣陶老爷爷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不是具有这样的特点吗?6、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

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二、六个写景作文开篇法1.起因开篇法例文:北戴河海滨晚霞今年夏天,我们来到了北戴河海边。

这里的一切是那样清新、明朗。

我和同学们唱着夏令营歌,趟着碧蓝的海水,欢乐的向四周张望。

啊!你们瞧,那不是美丽的晚霞吗?真实令人陶醉。

家乡美丽的山河土生土长在无锡的人大都能背出无锡的山水名胜。

在他们看来惠山最奇,五里湖最美。

可生长在长广的人们却认为龙王山才算无锡的奇山,长广溪才算无锡最美的一条河。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公共汽车带我进入了长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巍峨的龙王山。

起因开篇法提示:起因是把事情产生的原因作为开篇的一种方法。

使用这种方法,能使事情因果分明,脉络清楚。

初中写景作文修改辅导教案

初中写景作文修改辅导教案

初中写景作文修改辅导教案
课时:1课时
年级:八年级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写景作文的基本技巧,如观察方法、描写手法等。

2. 培养学生对景物的敏感度,发现生活中的美。

3. 学会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
1. 写景作文的基本技巧
2. 修改作文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写景作文的基本技巧,如观察方法、描写手法等。

2. 提问:你们在写作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不知道如何修改作文的情况?
二、讲解写景作文的基本技巧(15分钟)
1. 观察方法:从远近、高低、角度等方面进行观察,发现景物的特点。

2. 描写手法: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丰富作文语言。

3. 细节描写:抓住景物的细节,如颜色、形状、声音等,使作文更具生动性。

三、修改作文的方法与步骤(15分钟)
1. 找出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如观察不细、描写不生动等。

2. 针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如增加细节描写、调整句子结构等。

3. 反复阅读,确保修改后的作文通顺、连贯、有逻辑性。

四、学生练习与修改(15分钟)
1.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互相评价,找出对方的不足之处。

2. 学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作文修改。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练笔,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评价:
1. 学生对写景作文基本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3.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写景作文的教案初中

写景作文的教案初中

写景作文的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景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景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写景作文的基本结构。

2. 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使景物描写富有动态感。

2. 如何在景物描写中融入情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写景作文范文。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曾经游览过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写景作文的兴趣。

2. 提问:你们觉得一篇优秀的写景作文应该具备哪些特点?二、讲解写景作文的基本结构和技巧(15分钟)1. 教师讲解写景作文的基本结构:导入语、总起句、分述句、总结句。

2. 举例示范:以一篇范文为例,分析其结构特点和表达手法。

3. 引导学生关注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如:动静结合、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

三、景物描写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景物主题,如:“校园一角”,要求学生进行景物描写。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教师点评并指导改进。

四、情感融入(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描写景物时,如何融入自己的情感?2. 举例分析:以一篇范文为例,分析其如何通过景物描写表达情感。

3. 学生尝试在景物描写中融入情感,并进行交流分享。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的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 教师对本次课进行小结,强调景物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课后布置写作任务:以“家乡的四季”为主题,写一篇景物描写作文。

2. 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发现美的景物,提升写作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写景作文的基本结构和技巧,以及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了写景作文的基本要点。

在实践练习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景物描写,并在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动态感和情感融入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指导。

写景作文技巧:观察景物的形状_初中作文指导

写景作文技巧:观察景物的形状_初中作文指导

写景作文技巧:观察景物的形状_初中作文指导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观察景物的形状,是观察的最基本的内容。

包括大小、宽窄,长短、厚薄、圆的、方的、长的、短、粗的、细的等等。

只有细致地观察了景物的形状,才能在描写景物的时候,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景物的特点。

一个小朋友是这样观察湖中荷花的形状的:我们上了渔民的小划子,划进了荷花丛。

荷叶像倒扣着的草帽,有的探出水面,站在水中,像个上岗的哨兵,守候在荷花的身旁;有的漂在水面上,像一个个碧绿的瓷盘,为荷花收集着雨露。

高高矮矮、大大小小的荷花,点缀在荷叶中间,随着清风飘荡,真好像一幅无与伦比的风景画。

走近一看,荷叶丛中偶尔可见大大小小的莲蓬,它们仿佛对我们诉说着荷花淀夏天的美丽的景色。

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大小不一,大的象一把撑开的小绿伞,亭亭玉立在水中,小的只有几厘米大。

在这碧绿的荷叶中,无数艳丽多姿的荷花争芳都艳,謦香四溢。

那含苞欲放的花蕾更富有一番迷人的情趣,活象一个熟透了的大鲜桃,使人垂涎欲滴。

这时,一条鲤鱼跃出水面,溅起无数水珠撒落荷叶上。

那小水珠,在微风吹拂下象颗颗珍珠调皮地在翠玉盘上来回滚动。

这个小朋友观察的是多么细致啊──“荷叶像倒扣着的草帽,”“像一个个碧绿的瓷盘,”“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大小不一,大的象一把撑开的小绿伞,亭亭玉立在水中,小的只有几厘米大。

”“含苞欲放的花蕾”“活象一个熟透了的大鲜桃,”使人垂涎欲滴。

在小朋友的笔下,荷叶的形状描写的是多么形象啊。

有个小朋友观察了春雨的形状──霏霏春雨,像落叶一样轻,像针尖一样细,像线一样长。

雨丝来自天际,在那广阔无垠的天宇中好像有无数个蚕茧,地上好像有无数双手在忙碌地抽丝。

那雨丝也怪,竟抽之不尽。

雨丝带着清爽和迷蒙来到人间。

雨无声地落在水面上,粹然溅开,形成簇簇素色的花朵,花瓣清亮透明。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作文之写景指导——调动多感官绘景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作文之写景指导——调动多感官绘景
师:“我看到母亲坐在清晨的阳光里,靠着窗在为我剥橙子,金黄色的果皮随着她熟练的手势旋转着、舞动着渐渐脱落,就像水面荡漾开的波纹,清香的味道也随之弥漫开来。母亲微笑地把剥好了的橙子放到我手上,我轻触果肉上白色的纹理,就像抚摸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的皱纹,亲切而又温暖。轻轻剥下一片含在嘴里,酸甜又清新的滋味令我回味流连,仿佛置身于母爱的襁褓中……”——《母爱》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第一课时
《作文之写景指导----调动多感官绘景》教学设计
课题:《作文之写景指导----调动多感官绘景》设计者:莆田中山中学王金花
教学内容分析
《新课标》对写作教学提出了目标:“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认识的感受、体验和思考。”本课教学要求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而大自然是生活最美丽的组成部分,所以教学设计是以引导学生“调动多感官”多角度绘景,让写景更丰富、生动为教学重点。符合新课标要求,也能切切实实让学生通过学习找到更丰富的写景角度,提高写景的能力,增添作文文采,丰富文章内容。本节课前先给准备“橙子”用做实物指导,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和轻音乐用做教学工具,相信会给他们更直观的引导和更深刻的印象。本课时为第一课时,第二、三课时将把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把写景和抒情相结合起来做到情景交融、深化主题当作教学目标。
咱们刚刚学过朱自清的《春》有一幅图是多感官的完美结合,请大家读出来。
生:“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今天我们将学习怎样描绘这些景。
2师:(1)现在老师手上有一个橙子,你将怎样描写它?

初中作文指导:感悟自然——写景与托物散文的创作PPT优秀课件

初中作文指导:感悟自然——写景与托物散文的创作PPT优秀课件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我愣住了:原以为青藤是瓜们成长的束缚,却 不知它原来是生命的支柱 ;原以为那是瓜们无知的 自虐,却不料那才是对自己的善待。 《勒着青藤成长》



表达方式
描写
抒情、议论
作 特
详略安排
详写
略写

写作内容 景物特点
主题感悟
暮 秋 落 叶
A偶然路过一所古旧的房子,发现上面爬满了古藤,房子已多年 未发a有 出sff人惊fff居人fff住的fff,美ffff可丽fff是。fff暮f我ff秋f看ff之f得ff时f有fff,些fff那f入ff金f神ff黄f,ff的f可ff叶f秋fff子风fff在f吹ff残f来ff日f,ff的f叶ff照f子fff耀却fff下f开ff,f始ff散f簌fff 簌f的ffff掉fff落fff。fff我fff甚fff至ffff想fff阻fff止fff这fff场fff残ffff忍fff的fff秋fff风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如何在作文中描写景物

如何在作文中描写景物

如何在作文中描写景物一、名师说法绘得眼前景写得心中情——如何在作文中描写景物春灿烂,夏热烈,秋萧瑟,冬凛冽,春夏秋冬各有其美;泰山雄伟,黄山秀奇,大海汹涌澎湃,沙漠浩渺广阔……大自然美丽的风景时刻吸引着我们的目光,也常常牵动着我们的情思。

但是,赏心悦目的美景一到我们笔下,常常变得十分平淡乏味,甚至难以卒读。

那么我们怎样运用生花妙笔将美景展现在文章之中呢?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一定的描写方法。

一、分解描写,具体形象许多同学观察笼统而不细致,描写概括而不具体,写景状物粗制滥造,这样的文章当然谈不上完美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要克服这样的毛病,首先应该学会“分解”,即在整体观察与写作的基础上学会分解观察与分解描写。

【例1】这黄色的小花,着实可爱。

翠绿的花蒂,高擎着谈黄的花瓣。

花瓣的中心是洁白的世界,叫人敢望而不敢碰。

花边弯弯曲曲的,将六个花瓣连成一个整体。

靠近花心的地方,黄色转变为白色。

花瓣的表层,嫩嫩的,仿佛用手指一戳就要破似的;对着阳光看它,就更加神奇了。

一道道花纹,就像天空火星上的灌溉水渠一样,牵牵连连,纵横交错;似乎还有高低不平的陆地与大海。

其实是花瓣身体中的动脉与静脉,里面流淌着她的血液,荡漾着她的情思。

例1首先把水仙分为花、叶、干、根四部分,把花分为花瓣、花心、花蒂三部分,把花瓣分为边上、面部、底部三部分,把花瓣的面部分为质地与花纹,把花瓣的花纹分为形状与液体,进行如此分解描写,水仙花就十分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例2】我每次回到家,第一眼都要瞅一下可爱的它:美丽的水仙,哪里是凌波仙子?分明是窗户的玻璃上的一幅剪纸,高山巅上的一簇剪影,蓝天中的一团绿色的云彩,云天横峰画图的一片生气,一点情调。

我会连忙来到阳台上,打开窗帘:“久违了,可爱的仙子!”高挑挑的个儿,洁白的身子,绿色的叶子,纯洁高雅,娇美动人。

我把窗子打开,一阵微风传来,个个仙子临风飘举,婀娜多姿,令人想起曹子健的“飘若惊鸿,宛若游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景方法:
(一)写景两方面内容:一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二是对社会环境的描写。
自然环境除了指花草山水、四季景色之外,还有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比如房间
陈设、会场环境、商店橱窗等等;社会环境是指不同阶层的人物会有反映其不同
身份的环境,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时代等。
(二)景物描写的文章有两种情况:一是全篇写景,因为鹦鹉具有观赏价值,通
过写景可以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二是局部写景,
也就是在写人记事中写景。在写人中写景,有表现人物所处的环境、烘托人物心
情、抒发人物感情这三方面作用,这三种作用常常融为一体。
(三)写景要注意:
一、要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要注意时间、地点、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
不同,景物特点也就不同。
二、要服从文章中心,为主题服务,不能为写景而写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写
景要为表达感情服务,通过写景,或直抒胸臆,或寄情于景。
三、要安排恰当的顺序,空间顺序是指景物的排列顺序,时间顺序往往是根据所
见到的景物的先后排列。

1、时移写景法:
随着时间(时令)的推移,抓住景物在时间上所显示的不同特定进行描写的写作
方法。写景离不开具体的时间,时间要素和我们要写的景物以及景物所显示的特
征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如优秀作文《家乡的四季》:
早春,细雨如丝,几场春雨过后,山腰渐渐透出几分绿意,一棵棵长满荆棘
的龙芽树上,绽出了一个个芽苞。再过几天,龙芽悄悄从芽苞中探出头来,这时,
你就可以踏着布谷鸟的叫声去采龙芽了。
暮夏,走进树林,抬头仰望古木参天,数不清的圆枣藤盘绕在树上。透过树
缝,可以看见藤上缀满了玛瑙似的圆枣子,城里人管它叫猕猴桃。它们一个个圆
溜溜、绿莹莹,迎风晃动。你攀藤而上,摘一个放在嘴里,那甜津津的味道哟……
初秋,不等晨雾散尽,你踏入树林,就会发现像夏天夜空中的繁星一样多的
蘑菇:小伞似的松树蘑,胖乎乎的大腿蘑,低头一看,踢倒的却是珍贵的鸡蛋蘑。
它嫩白的外皮裹着一层红皮儿,恰似一个剥去皮的茶叶蛋,大概它就是因此而得
名的吧!看着这些又肥厚又鲜嫩的蘑菇,谁能不心动呢!
隆冬,若在山间穿行,不知什么时候,就会从你脚下“扑棱棱……”飞起一
群野鸡,惊得你的心狂跳不已。而被夏季的青草、秋季的野果养得胖墩墩的獾猪,
也会突然在你脚下出现。它圆滚滚的肚子拖到地面,短短的四条腿,吃力地迈动
着,行走迟缓。每年冬天,从腊月大雪封山,一直到来年三四月冰消雪化,小半
年的时间内,獾猪就在洞里冬眠,那时您可以熏獾子了。獾肉能吃,獾油是治烫
伤的良药。
这篇习作,作者运用了“时移写景法”,抓住了四季景物的特征,对家乡不同时
令的景物描写突出了它们不同的特色。
2、定格写景法:
相当于摄像时拍摄静止的静态景物,将其定格成照片的写景方法。特点是:在进
行景物描写时所采取的观察景物的“视点”是固定的,所描绘的景物也是相对
稳定的,多呈现出静态,景物画面没有大的动荡,一般也不变换。
如优秀作文《我爱你,家乡的水库》:
万洞水库的水域宽阔,波澜不兴,水平如镜。明净如镜的水面照映蓝天白云
和柳树姑娘的倩影,那颜色奇异、姿态万千的野花妹妹簇拥着柳树大姐,把她烘
托得分外妖娆。早晨大雾弥漫的时候,整个水库沉浸在白茫茫之中。迷茫笼罩下
的水库有一种朦胧美。不一会儿,乳白色的浓雾流动着,也减退着,浓雾薄了,
透过薄雾的轻纱,水库中间的小岛便隐约可见了。阳光洒满水面时,波光粼粼的
水面上偶尔会有几艘渔船往返行驶,船桨荡起的涟漪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晶
莹的珠光,近处的水呈嫩蓝色,远一点的呈深蓝色,再远一点儿的便是水天相接
了。
水中,树木倒映,让个人觉得仿佛有几个哨兵正在守卫祖国的南大门呢。
水中,那活泼的鱼儿前呼后拥,挨挨挤挤,追逐嬉戏。

3、化静为动法:
把静态写成动态,使静物给人以动感的写作方法。世上的静物变幻多姿,各有其
独特的面貌区别于其他景物。但为了增强描写的生动性,要通过各种方法,把静
态的景物写成动态。 那么,怎样才能把静态的景物写成动态呢?以下五种方
法:
1、在景物描写中使用动感很强的动词。《海滨仲夏夜》中对“晚霞”的描写:“夕
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这里由于使用了“燃
烧”这个动感很强的动词,从而使静态景物变成了动态。
2、色彩的变幻,赋予静景以动感。如《雨中登泰山》对“云”的描写:“于是阳
光掠过,云海的银涛像镀了金,又像着了火,烧成灰烬,不知去向,露出大
地的面目。”这里的描写,抓住了云彩的色彩的变幻:银(白)、金(黄)、红
黑,从而给景物增添了很强的动感。
3、动静结合,使静景变为动景。《海滨仲夏夜》中:“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
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闪烁着,消失了。”“霞光”是静的,“波浪涌起”
是动态,将两者结合起来写,使本来是静态的霞光也动了起来。

海滨仲夏夜
峻青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
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
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
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最
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
肃穆的神色。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
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
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的真的灯火也次第亮
了起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
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
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海
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晚来的海风,清新而又凉爽。
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
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柔软的
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那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
们,三三两两地来到了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了
星星的夜空,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憩。愉快的笑声,不时地从这儿那儿飞扬开
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
我漫步沙滩,徘徊在我的乡亲朋友们中间。
我看到,在那边,在一只底儿朝上反扣在沙滩上的木船旁边,是一群刚从田
里收割麦子归来的人们,他们在谈论着今年的收成。今春,雨水足,麦苗长得旺,
收成比去年好。眼下,又下了一场透雨,秋后的丰收局面,也大体可以确定下来
了。人们为这大好年景所鼓舞着,谈话中也充满了愉快欢乐的笑声。
月亮上来了。
是一轮灿烂的满月。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
出来。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沙滩上,也突然明亮了起来,一片片
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啊!海滩上,居然有这么多的人在
乘凉。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嬉闹声,响遍了整个的海滩。
月亮升得很高了。它是那么皎洁,那么明亮。
夜已经深了。
沙滩上的人,有的躺在那软绵绵的沙滩上睡着了,有的还在谈笑。凉爽的风
轻轻地吹拂着,皎洁的月光照耀着。让这些英雄的人们,在这自由的天幕下,干
净的沙滩上,海阔天空地尽情谈笑吧,酣畅地休想吧。

4、摹色描写法:
通过语言文字来描绘景物斑斓的色彩的方法。不同景物有不同色彩,即使同一景
物色彩也是会有变化的。描绘景物色彩,可以采用比较描写的手法。如写“绿”:
“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
浅极了,亮极了。”作者宗璞抓住由于光线投射的强弱形成的色彩的反差,写出
夏荫之浓密,从不同角度展现绿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