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埃·蒙德里安概要

合集下载

走近画家

走近画家
走近画家 —彼埃· 蒙德里安
11级土建2班 朱星哲 1141401046
彼 埃 蒙 德 里 安
·
彼埃· 蒙德里安的生平简介
1872年3月7日-1944年2月1日 荷兰画家 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和非具象 绘画的创始者之一 对后代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 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
蒙德里安认为垂直线和平行线组成的几何 形体是艺术形式最基本的要素,唯有几何形 体才是最合适表现“纯粹实在”,他希望用 这些基本要素,最纯粹的色彩,创造出表里 平衡、物质与精神平衡。
《开花的苹果树》
《海堤与海构成十号》
1914年夏天,蒙德里安回到故乡看望重病的父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爆发使他滞留荷兰。由于回不了巴黎,远离了那儿频繁的艺术活动刺激, 他可以静下心来对艺术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他开始对立体主义的追求 产生不满:‚一步一步地,我见到,立体派没有从他自己的发现里引申 出逻辑的结论。它没有把抽象发展到他的最后目的,到‘纯粹实在’的 表达。我感到,这‘纯粹实在’只能通过纯粹造型来达到,而这纯粹造 型又本质上不应受到主观感情和表象的制约。‛他转向了纯抽象的方向, 并且竭力地简化和提炼画面的那些抽象元素:‚我一步一步地排除着曲 线,直到我的作品最后只由直线和横线构成,形成诸十字形,各个相互 分离和隔开。‛他住在海边,画了一组以大海为主题的系列画,题名为 《海堤与海》。 海,海,总是再一次开始。在《海堤与海》中,海面重复的波浪, 以及波光的闪烁变化,被提炼为诸多由水平和垂直的短线交叉而成的十 字形。这些十字形,朝着上下左右四方连续地排列。线的长短不一;使 其排列的密度及画面的色调也相应地起着变化。在这里,传统的透视法 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空间概念。在这种新的空间中, 大气的效果被彻底消除,画面呈现出线状图形的充满节奏的颤动。

蒙德里安

蒙德里安

《红,蓝,黄构图》《红,蓝,黄构图》是几何抽象派大师蒙德里安的名画。

我们在了解一副画之前应该先了解这个把它创作出来的伟大艺术家,彼埃·蒙德里安。

蒙德里安生于荷兰中部的阿麦斯福特,父亲是一位清教徒和热中美术的小学校长,环境条件使蒙德里安从小就能接触美术,而宗教对蒙德里安来说更是他的启发、转变风格的关键。

他主要画阿姆斯特丹周围的风景,并经常重复一个题材。

例如,他以同一角度多次重画杜旺德里兹农庄,他的颜色尽管以灰和暗绿为主,却往往柔和秀美。

他的画风爽直,笔法也非常肯定。

他到瓦尔申岛东布尔的首次旅行彻底改变了他的画风,颜色有了光泽,淡紫色渐渐消失,从而使浅兰色、白色、玫色、金黄色得以自由驰骋(一系列的《沙丘》,《西卡拜尔之塔》,1908~1911年)。

一些朋友劝他前往巴黎,荷兰画家吉克尔把自己在蒙巴纳斯的画室借给了他。

于是,蒙德里安于1911年底来到巴黎.他马上受到立体派的影响,画出作为本世纪绘画中对确定主题进行不断抽象化的唯一组画----著名的《树》。

他继续探索抽象画,并在1915年画出一种横、直线的节奏,预示着即将出现的新造型主义和纯造型派。

这时,他认识了瑟奥·凡·杜斯堡,两人一起创立了斯蒂尔杂志,并于1917年10月出了创刊号。

蒙德里安在该时期中写作要多于绘画,他在《斯蒂尔》上发表了一些长篇理论文章,其中有几篇采用了对话的形式.其中一篇《自然现实与抽象现实》堪称抽象艺术的基石。

1919年初,蒙德里安到巴黎,继续就横、直的新造型艺术主题进行长期思考。

在直至去世的二十五年中,这一工作从未停止。

他画的背景先为灰色,后为兰色,从1922年起,固定为白色。

构图经常是稍有变动的重复(1929到1932年间为正方形画幅)。

在颜色中,他偏爱红色。

他这一中心时期的某些作品含有红色的长方形,有时占着色面积的三分之二。

他很少展出作品,只卖给极少的收藏家。

谦逊地生活在一间以新造型主义原则布置和油漆的画室里。

《艺术赏析: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作品》

《艺术赏析: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作品》

艺术赏析: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作品
引言
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是20世纪初期荷兰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以其独特而具有影响力的几何抽象主义风格而闻名。

本文将深入探讨蒙德里安的艺
术风格、创作动机及其对现代艺术的重要影响。

一、蒙德里安简介
•生平:列出蒙德里安的出生、学习背景以及关键时期的个人和职业生活。

•艺术转变:概述蒙德里安在早期自然主义绘画到后来几何抽象主义风格的转变。

二、几何抽象风格
•定义与特点:详细描述几何抽象风格,准确定义蒙德里安独特的艺术手法,并解释他为什么选择这种形式。

•形状与线条:分析蒙德里安作品中常见的形状和线条,如正方形、直线等,评估它们在作品中起到怎样的视觉效果。

•色彩:说明蒙德里安对色彩的运用,强调黑、白和原色的重要性,分析这种简化的调色方案对作品产生的影响。

三、蒙德里安的创作动机
•趋向精神平衡:探讨蒙德里安如何通过几何形式表达他对世界和内心深处的追求,并希望为观众提供一种平衡和稳定感。

•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反思:解释蒙德里安在作品中体现对现代都市化生活模式的思考和抗议,以及他试图在可视化方面寻找秩序。

四、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艺术运动:描述蒙德里安是如何影响后来的艺术潮流,包括抽象表现主义和构成主义等。

•设计与建筑领域:介绍蒙德里安设计理念在建筑、室内设计以及家具设计等领域的影响。

结论
总结蒙德里安在艺术史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他通过其独特而革新性的几何抽象风格为艺术带来了新的视觉语言,使之成为现代艺术的重要里程碑。

蒙德里安对抽象艺术的贡献

蒙德里安对抽象艺术的贡献

蒙德里安对抽象艺术的贡献荷兰画家皮埃尔·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是20世纪抽象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对抽象艺术的贡献不仅在于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更在于他对艺术的哲学和美学思考。

本文将从蒙德里安的艺术风格、哲学观念和对艺术的影响等方面来探讨他对抽象艺术的重要贡献。

首先,蒙德里安的艺术风格是他对抽象艺术的重要贡献之一。

他的作品以简洁的几何形状和明亮的基本色彩为特点,将现实世界的形象抽象化,追求形式的纯粹和平衡的和谐。

他的作品中常见的是黑色的垂直和水平线条,以及红、蓝、黄等基本色块的运用。

这种简约而严谨的艺术风格,不仅使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美感,更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其次,蒙德里安的哲学观念对抽象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通过艺术的形式和结构来表达人类内在的精神和宇宙的秩序。

他认为艺术应该超越物质的表象,追求精神的升华。

他试图通过几何形状和基本色彩的运用,表达宇宙的秩序和平衡。

他的作品中的垂直和水平线条象征着人类与宇宙的联系,而基本色彩则象征着宇宙的能量和灵性。

他的哲学观念赋予了抽象艺术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使之超越了单纯的形式美。

此外,蒙德里安对艺术的影响不仅在于他的作品,更在于他的理论和教育工作。

他提出了“新造型主义”(Neoplasticism)的理论,强调艺术应该是一种精神的表达和宇宙秩序的体现。

他在荷兰和法国等地开设了艺术学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

他的理论和教育工作对当时的艺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推动了抽象艺术的发展。

他的理论和教育工作不仅对抽象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更为后来的艺术家提供了思考和借鉴的方向。

总结起来,蒙德里安对抽象艺术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艺术风格、哲学观念和对艺术的影响等方面。

他的简约而严谨的艺术风格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使抽象艺术具有了独特的美感。

他的哲学观念赋予了抽象艺术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使之超越了单纯的形式美。

彼埃·蒙德里安概要

彼埃·蒙德里安概要

康定斯基与蒙德里安
《进化》三联画 作于1911年
康定斯基与蒙德里安
康定斯基的创作是倾向于直觉的、 蒙德里是倾向于严谨的、
感性的和富于装饰性的
几何学的和具有理性特征
康定斯基受到胡塞尔的哲学影响
认为人们应转向关注精神的自由与追 求,并提出了“精神革命”的理论, 认为艺术应该摆脱客观物质世界的束 缚,转向抽象化
蒙德里安受到源于黑格尔的哲学思想 的荷兰哲学家苏恩梅克尔的影响
他运用绘画的基本元素,把直线和色 彩组合成大小不同的方格,使画面产 生直角美,以缓和内心的不平衡
倾向于神秘主义的图画,使康定斯基
的早期绘画作品充满了神秘主义的色 彩
受通神论影响,蒙德里安的艺术作品
脱离了自然的外形,追求内在精神的 表现
年)
阿姆斯特丹时期 (1907年~1912
年)
立体主义时期 (1911年~1914
年)
风格的 转变
风格派(1914年~1919年)
线与色彩的构成时期(1919年~1938年 )
蒙德里安早期作品:
3
《树林》作于1905-1907年
画中的树木和田野都经过简化处理,笔触间频频露出 淡淡的底色,表明画家开始接纳新的艺术手法。 蒙德里安说:“我想尽可能地接近真实,所以我将一切事物抽象化, 直到我获知了事物的本质。”在他的绘画里,抽象化的尝试,主要 是通过对风景的描绘来实现的。
《灰色的树》作于1912年
蒙德里安来到巴黎后受到立体主义影响,按照立体 主义的分析方法,舍弃三维空间、追求平面性构成、 注重构图的平衡、探索更加抽象化的表现。
1910年后,蒙德里安 开始崇拜立体主义。 1911年末,这位年近 40岁的艺术家离开祖 国来到了巴黎。当时 正值立体派从分析阶 段走上立体综合阶段, 他被分 析派所吸引。 这时他最喜爱的题材 是树木、沙丘、海洋、 教堂和风车,所有这 些正是与他熟悉的荷 兰环境密切相关的。 在这一幅《灰色的树》 中,他把凡·高的表现 性、野兽派色彩的非 描述性以及法国新艺 术运动的线形图案熔 于一炉,使之成为一 幅构成型的、造型感 强烈的,然而仍是极 富独创性的作品。

蒙德里安课件

蒙德里安课件

1940
年 ~ 年
1938 1940

生命中最后四年,蒙德里安移 居美国纽约市,在这五光十色的大都会, 蒙德里安感受到没有战事纷扰的世界, 在纽约创作的作品比过去更为明亮、更 为抽像,反映了纽约的现代经验。他融 合了过去不同时期作品风格加以延伸, 色彩、线条呈现轻快的律动,画面的音 乐性在此达到最高境界。
6
年 ~ 1919
风 年 格 派
1914年回到荷兰后第一次世界 大战爆发,蒙德里安留在荷兰 致力于“绘画中的新造型”, 集结许多有志一同的朋友激荡 出新造型主义。 1917年蒙德里安的朋友出版 “风格”杂志让蒙德里安等画 家发表创作理念。1918年签署了 反战、反个人主义,宣扬和平 团结的“风格派宣言”。蒙德 里安想利用艺术将生命升华, 他利用抽象的造型与中性的色 彩来传达秩序与和平的理念。
7
1914
关 键 的 年转 变 ~ 年 1919 1938
在这一时期蒙德里安发现了新的 个人形式,他使用更基本的元素创 作 (直线、直角、三原色)组成抽象画 面,此时期的代表作“线与色彩的构 成”色彩柔和、充满轻快和谐的节奏 感。
彼埃 蒙德里安的作品
8
年 ~ 年 1944
纽 约 时 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蒙德里安 伦 心情大受干扰,他的画失去了快乐的色 敦 彩节奏,由黑色线条贯穿画面,给人极 时 度的忧郁感。这是他第五度转型。
《海堤与海构成十号》
11
1914年夏天,蒙德里安回到故乡看望重病的父亲。第一次世界大 战的爆发使他滞留荷兰。由于回不了巴黎,远离了那儿频繁的艺 术活动刺激,他可以静下心来对艺术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他开 始对立体主义的追求产生不满:“一步一步地,我见到,立体派 没有从他自己的发现里引申出逻辑的结论。它没有把抽象发展到 他的最后目的,到‘纯粹实在’的表达。我感到,这‘纯粹实在’ 只能通过纯粹造型来达到,而这纯粹造型又本质上不应受到主观 感情和表象的制约。”他转向了纯抽象的方向,并且竭力地简化 和提炼画面的那些抽象元素:“我一步一步地排除着曲线,直到 我的作品最后只由直线和横线构成,形成诸十字形,各个相互分 离和隔开。”他住在海边,画了一组以大海为主题的系列画,题 名为《海堤与海》。 海,海,总是再一次开始。在《海堤与海》中,海面重复的波 浪,以及波光的闪烁变化,被提炼为诸多由水平和垂直的短线交 叉而成的十字形。这些十字形,朝着上下左右四方连续地排列。 线的长短不一;使其排列的密度及画面的色调也相应地起着变化。 在这里,传统的透视法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空 间概念。在这种新的空间中,大气的效果被彻底消除,画面呈现 出线状图形的充满节奏的颤动。

蒙德里安及其“风格派”对建筑和设计的影响05644692

蒙德里安及其“风格派”对建筑和设计的影响05644692

蒙德里安及其“风格派”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一、“风格派”介绍“风格派”又称“新造型主义”,是产生于荷兰的一种艺术运动。

“风格派”完全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主张用纯粹几何形的抽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

认为抛开具体描绘,抛开细节,才能避免个别性和特殊性,获得人类共通的纯粹精神表现。

“风格派”,作为一种艺术运动,并不局限于绘画,它对当时的建筑、家具、装饰艺术以及印刷业都有一定的影响。

事实上," 风格派" 内的许多成员正是各艺术领域的积极活动家。

二、彼埃·蒙德里安介绍彼埃·蒙德里安荷兰画家,是“风格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早期大量作品风格介于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之间。

20年代初开始从事纯几何形的抽象创作,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中安排原色红、蓝、黄及灰色,这种画被称为新造型主义。

他认为艺术是一种净化,只有用抽象的形式,才能获得人类共同的精神表现。

蒙德里安是立体派的代表人物,最典型的作品是油画《百老汇爵士乐》。

晚年移居纽约,大幅度扩展创作领域,对建筑、工艺和设计产生很大影响。

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与德士堡等组织“风格派”,提倡自己的艺术“新造型主义”。

百老汇爵士乐三、蒙德里安及其“风格派”对建筑和设计的影响1.“风格派”建筑:施罗德住宅施罗德住宅设计人里特维德是家具设计师兼建筑师,受荷兰当时“风格派”影响,风格派艺术家倡导艺术作品应是几何形体和纯粹色块的组合构图。

这座施罗德住宅是风格派艺术主张在建筑领域的典型表现。

由光光的墙板,简洁的体块,大片玻璃组成横竖错落,若即若离的构图,与当时著名的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绘画有十分相似的意趣,如同一座三维的风格派绘画。

施罗德住宅对许多现代建筑师的建筑艺术观念有不小的影响,是现代建筑非常重要的开端。

里特维特受美国建筑师弗兰克·赖特的影响,施罗德住宅风格完全是“风格派”的立体性展现。

1.1蒙德里安构图对施罗德住宅立面的影响:由分析知:施罗德住宅立面实墙、窗洞、门洞均是规则的几何形,相互穿插,可以看成一副平面构成作品。

蒙德里安及其“风格派”对建筑和设计的影响05644692

蒙德里安及其“风格派”对建筑和设计的影响05644692

蒙德里安及其“风格派”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一、“风格派”介绍“风格派”又称“新造型主义”,是产生于荷兰的一种艺术运动。

“风格派”完全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主张用纯粹几何形的抽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

认为抛开具体描绘,抛开细节,才能避免个别性和特殊性,获得人类共通的纯粹精神表现。

“风格派”,作为一种艺术运动,并不局限于绘画,它对当时的建筑、家具、装饰艺术以及印刷业都有一定的影响。

事实上," 风格派" 内的许多成员正是各艺术领域的积极活动家。

二、彼埃·蒙德里安介绍彼埃·蒙德里安荷兰画家,是“风格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早期大量作品风格介于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之间。

20年代初开始从事纯几何形的抽象创作,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中安排原色红、蓝、黄及灰色,这种画被称为新造型主义。

他认为艺术是一种净化,只有用抽象的形式,才能获得人类共同的精神表现。

蒙德里安是立体派的代表人物,最典型的作品是油画《百老汇爵士乐》。

晚年移居纽约,大幅度扩展创作领域,对建筑、工艺和设计产生很大影响。

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与德士堡等组织“风格派”,提倡自己的艺术“新造型主义”。

百老汇爵士乐三、蒙德里安及其“风格派”对建筑和设计的影响1.“风格派”建筑:施罗德住宅施罗德住宅设计人里特维德是家具设计师兼建筑师,受荷兰当时“风格派”影响,风格派艺术家倡导艺术作品应是几何形体和纯粹色块的组合构图。

这座施罗德住宅是风格派艺术主张在建筑领域的典型表现。

由光光的墙板,简洁的体块,大片玻璃组成横竖错落,若即若离的构图,与当时著名的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绘画有十分相似的意趣,如同一座三维的风格派绘画。

施罗德住宅对许多现代建筑师的建筑艺术观念有不小的影响,是现代建筑非常重要的开端。

里特维特受美国建筑师弗兰克·赖特的影响,施罗德住宅风格完全是“风格派”的立体性展现。

1.1蒙德里安构图对施罗德住宅立面的影响:由分析知:施罗德住宅立面实墙、窗洞、门洞均是规则的几何形,相互穿插,可以看成一副平面构成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起形成缤纷彩线,彩线间又散布 着红、黄、蓝色块,营造出节奏变 换和频率震动。看上去,这幅面比 以往任何一及街道上不灭灯光 的纵横闪烁。这是蒙德里安艺术生 涯的最后一个新发展。1944年2月, 他因严重肺炎而去世。
作品赏析:
此钟采用的底面用的 是蒙德里安的经典配 色——红黄蓝黑白, 本身蒙德里安的经典 配色不乏时尚气息, 又用类似于蜡的半透 明材质给人以新鲜感, 黑色的粗细不一的线 条增加了跃动感,音 乐感。
年)
阿姆斯特丹时期 (1907年~1912
年)
立体主义时期 (1911年~1914
年)
风格的 转变
风格派(1914年~1919年)
线与色彩的构成时期(1919年~1938年 )
蒙德里安早期作品:
3
《树林》作于1905-1907年
画中的树木和田野都经过简化处理,笔触间频频露出 淡淡的底色,表明画家开始接纳新的艺术手法。 蒙德里安说:“我想尽可能地接近真实,所以我将一切事物抽象化, 直到我获知了事物的本质。”在他的绘画里,抽象化的尝试,主要 是通过对风景的描绘来实现的。
他从大大小小的原色块和矩形 直角形状的组合中寻求所谓
他为首的抽象派美术理论的体系。 《造型艺术与纯粹造型艺术》那篇
“表里平衡、个性和集体平衡、
文章正标志着他的 抽象派艺术理论 的确立,因为他已多次提到:“抽
自然与精神、物质与意识的平
象艺术的首要和基本的规律,是艺 术的平衡”。
衡”等等。这一切都为了鼓吹
《灰色的树》作于1912年
蒙德里安来到巴黎后受到立体主义影响,按照立体 主义的分析方法,舍弃三维空间、追求平面性构成、 注重构图的平衡、探索更加抽象化的表现。
1910年后,蒙德里安 开始崇拜立体主义。 1911年末,这位年近 40岁的艺术家离开祖 国来到了巴黎。当时 正值立体派从分析阶 段走上立体综合阶段, 他被分 析派所吸引。 这时他最喜爱的题材 是树木、沙丘、海洋、 教堂和风车,所有这 些正是与他熟悉的荷 兰环境密切相关的。 在这一幅《灰色的树》 中,他把凡·高的表现 性、野兽派色彩的非 描述性以及法国新艺 术运动的线形图案熔 于一炉,使之成为一 幅构成型的、造型感 强烈的,然而仍是极 富独创性的作品。
一种极端抽象的精神,宣扬艺
术应该完全脱离自然的外在形
式,应该追求“绝对的境界”。
所以人们又给他这种抽象画特
征起了个雅号,叫“冷抽象”,
以区别于与他同时代的俄国另
《构图》作于1921年
《红黄蓝的构成》作于1930年
世界的三种原色具有 各自象征意义——黄 色象征太阳的照射, 蓝色象征着天空,红 色则是中性,是“黄 和蓝晨曦时的细语交 谈”。他的绘画就是 “通过纯造型 的因素, 三原色(红黄蓝),三 种非原色(黑白灰), 和水平线与垂线的网 格结构,通过这种图 式,寻求各要素之间 的绝对平衡。其作品 的每一构成要素都经 过精心 推敲,被谨慎 安排在适当位置,显 得恰到好处。去达到 最佳的表达。” 象征 构成自然的力量和自 然本身。
《沙丘》作于1908年
风格派——: 蒙德里安观点:直线和横线是
“抽象艺术的首要和基本的规律, 是艺术的平衡”
两相对立的力量的表现;这类
风格派的创立:蒙德里安在1917
年与奥特·凡·杜斯堡(1883-1931)、
对立物的平衡到处存在着,控 制着一切。
巴特·凡·德·莱克(1876~1958)三
人共同建立了名为“风格派” (DeStijl)的社团,并为该社团创 办了一份同名杂志,从而构成了以
蒙德里安总是被赋予"冷抽象"这三个字然后被匆匆带过。 实际上蒙德里安对当代抽象艺术、建筑和设计的影响远 远大于他同时期的很多艺术家。
《红色的树》作年1908年
蒙德里安脱离传统写实画法、开始探索表现性新艺术形式的初 始作品,从其笔法和用色来看,显然受到凡高的影响
不论在蒙德里安的 艺术生涯中,还是 在现代西方绘画史 上,都是一个从具 象艺术向抽象艺术 过度的里程碑。这 幅画的独特,在于 画上的树、土地是 由花瓣样的红点和 黑、红两色线条组 成。趋于平面的树 形,曲折跳跃的线 条,既具体又抽象, 既清晰又朦胧。 当 我们凝神观赏画中 那棵枝叶繁密、充 满朝气的红树时, 会为蒙德里安所创 造的非凡的精神世 界所震撼———它 兀自挺立,傲然不 羁,映衬着蔚蓝的 天空,呈现出一 种 澄澈、宁静的大美。
《纽约城市》
《百老汇的爵士乐》作于1942年
《百老汇爵士乐》是蒙德里安在纽 约时期的重要作品,也是其一生中 最后一件完成的作品,它明显地反 映出现代都市的新气息。依然是直 线,但不是冷峻严肃的黑色 界线,
而是活泼跳动的彩色界线,它们由 小小的长短不一的彩色矩形组成, 分割和控制着画面。依然是原色, 但不再受到黑线的约束,它们以明 亮的黄色为主,并与 红、蓝间杂在
红蓝黄的搭配达到了 平衡,透明的白色加 以清新,是在大师作 品上创新的佳品。
衍伸作品欣赏
风格派风格建筑欣赏
室内设计作品欣赏
小工艺品设计
评论家的声音:
蒙的作品只适用于广告设计、家具、印刷品和建筑装潢, 根本谈不上"绘画"二字。
蒙德里安的绘画不仅是形式的试验——象任何纯艺术作 品一样,它也是一种伟大的精神成就。它是精神观念或 态度的崇高表现;是规则与自由之间的均衡;是对立元 素之间的平衡。
方格里的人
蒙德里安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地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 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亦即今日我们熟知的“纯粹抽象"。蒙德里安 早先画过写实的人物和风景,后来逐渐把树木的形态简化成水平与垂直线 的纯粹抽象构成,从内心的深刻观感与洞察里创造普遍的现象秩序与均衡 之美。他崇拜直线美,主张透过直角可以静观万物内部的安宁
《构成》
《构成》这一幅属于新造 型主义的创作,蒙德里安 是在白色的画布上,用水 平和垂直的黑线条去分割, 没有用对角斜线,然后在 那些分个的画面中涂上色 彩的原色,像是红色黄色 和蓝色。
「新造型主义」的观念正 好和当时未来主义相反, 它不是去把握生活的速度 和动荡不安,而是去描写 秩序,这种绘画看起来呆 板,其实那些大小不一的 方格,不同颜色及长短不 同的线条所产生的和谐及 韵律的,都是极具音乐性 的
彼埃·蒙德里安
中文名:
彼埃·蒙德里安
外文名:
Piet Cornelies Mondrian
国籍: 出生地: 出逝生世日日期期::
荷兰 阿姆尔弗特 1914847年2年2月3月1日7日
职业:
画家
对後代的建筑、设计等影响 很大
主要成就:
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 素
启蒙青少年时期 (1880年~18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