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西城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一模试卷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3.4 第一部分(27分,每小题3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C[A.厮杀乘人之危(chéng))B.再接再厉(再接再砺)发酵(jiào)D.众志成城倾轧(yà)]2.C [A.语序应为“扰乱教育秩序,影响社会稳定”,且调整后,应在“扰乱”前加主语。
B.“将导致”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矛盾。
D.“最高可以达到”与“左右”不搭配;“约等于堵车时汽车尾气的排放浓度”具体指向不明。
]3.A [B.深孚众望:在群众中享有威望,使大家信服。
(孚:使人信服、信任、相信),此处应为“令人大失所望”。
C.身体力行:亲自去做,努力实行。
此处应为“量力而行”。
D.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4.A [从第一空前面文字的表述看,第一空填入的内容应该是动物没有思维能力,或与前面的“过去”相对,写出“现在”的新看法,所以只能选②或④,但第一空后的内容与④矛盾,故只能选②。
第四个空前面的“一度”和④中“现在”照应,其中的“动物也”与上文“只有人能够”对应。
]5.D [ 文学常识。
在时代上,本次涵盖的是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中外短篇精品。
在内容上,内容理解,常识识记,对应。
]二、每小题3分,共12分。
6.B 7.B 8.D 9.B第二部分(共123分)三、(30分)10.大理寺丞张元济奇怪窃贼如此之多,试着查究(寻找)他们的罪状,(得知)其中五人曾做过盗贼,其余都是平民百姓。
(可是)(张元济)最终没敢坚持(公道)奏报(真相),把所有人都杀掉了。
11.天下不诉而无冤/不谒而得其所欲/此尧舜之盛也/其次/不能无诉/诉而必见察/不能无谒/谒而必见省/使远方之贱吏不知朝廷之高/一介之小民不识官府之难/而后天下治。
[评分标准:本题5分。
标记“/”处,每断对2处,得1分;每断错2处,扣1分,扣完为止。
北京市西城区2016届高三年级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2016届高三年级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北京市西城区2016届高三年级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2016.1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宣纸为宣州皮纸的总称,其名源于唐代宣州贡纸,在元明两代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改进,至明代中期已臻完善,成为中国皮纸的杰出代表。
宣纸最突出的特点是“润墨性”,这种特性对书画创作意义重大。
宣纸可以大大丰富笔墨的表现形式,不仅可皴擦勾斫,也能施诸泼墨渲染,笔迹墨痕清晰可辨,极有笔墨韵味。
丰富的笔墨变化可抒发感情,移情寄兴,遣貌求神,这是其他纸种所不能比的。
宣纸具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它“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寿命却几乎是所有纸中最高的。
真正的宣纸,以青檀树皮为主要原料,以沙田稻草为主要配料。
皮料成分越重,纸张越能经受拉力,即使笔力反复搓揉纸面也不会破,也就越能体现丰富的墨迹层次和更好的润墨效果,质量也就越好。
然而,由于稻草浆的成本只有皮料的六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如今有些所谓的宣纸,稻草比例超过了70%的还称之为“净皮”,几乎全是稻草浆的美其名曰“棉料”。
成了这个样子的“宣纸”,已经承载不了更多的笔墨技法,也保存不了多少时间。
当代书画用纸的生产工艺与过去相比也有很多不同。
过去的玉版宣,要在纸浆中抄造三回;今天的玉版宣,只是皮料的比重大些。
过去有一种半生熟的煮捶宣,是要把生宣纸反复砸打密实,而今天的煮捶宣,是用刷子刷上矾水,达到半洇不洇的效果。
如今,漫步北京琉璃厂,各种品牌、各色式样的宣纸令人眼花缭乱。
宣纸的生产已有千百年的历史,但至今没有量化的质量标准:青檀皮和稻草比例应为多少?漂白的残留物质究竟有什么?与此同时,在生产工艺中,用杂交稻草代替沙田稻草,大量使用化学漂白剂,都使宣纸的质量大不如前。
2016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

2016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4分)《诗经•国风》收录了周南、召南、卫、郑、齐、魏、唐、秦、陈、曹等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由此可知,周朝控制的主要区域位于()A.黄河中下游B.长江中游C.巴蜀地区D.关中地区2.(4分)有学者认为,北宋前期的中枢机构设置体现着“权力制衡”的精神.下列各项可以作为佐证的是()A.设立内阁负责奏章票拟B.派遣通判监督地方长官C.开创三省六部管理体制D.设枢密院分理全国军务3.(4分)以下中国古代有关君主的各种言论,按出现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③“今世天子,兵强马壮者则为之耳”④“君为阳,臣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A.①④③②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4.(4分)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 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当时已经出现了铁犁牛耕B 唐代工匠子弟入匠籍后不能随便改行唐代官营手工业者受到严格的限制C 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业成为元朝朝廷赋税的主要来源D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洋纱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我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因此受到严重冲击A.A B.B C.C D.D5.(4分)近代以来,中国先进人士提出过很多主张.以下观点在提出时就得到群众广泛支持的是()A.郑观应的“君民共治,上下相通”B.张謇的“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C.严复的“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D.北大学生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6.(4分)下面两则民谣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货,制的精,中国人认不清;若非学生闹得凶,一定要了我们的老性命!”“学生学生你别闹…又无枪来又无炮,赤手空拳瞎胡闹…闹了几个月毫无见功效,问你害臊不害臊.”据此判断,上述民谣()A.两相矛盾,反映社会心态B.叙事含混,无法用于研究C.语言通俗,历史认识深刻D.流传广泛,意味民众觉醒7.(4分)有人在致国共两党领袖的公开信中说:“政治必须彻底民主,此为国人一致之要求。
2016西城高三语文一模(含答案)解析

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高三一模试卷语文2016.4.11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建筑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存在不仅要能够满足生产和生活的基本需求,还(也)要能够美化生活环境,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增添(增加)美的感受。
可以说,城市建筑的理念直接影响城市建设的方向和品位(品相)。
无论(不论)是单体建筑还是群组建筑,都不能只顾建筑本身而忽视建筑所在环境的建设。
一座围墙可以对其所依附的建筑发挥重要影响,但是对主体建筑而言,围墙仍然处于相对附属的地位。
围墙本身的功能,在于能够发挥分隔、保护和美化的作用。
因此,在建设之初,就应该根据建筑功能的差异,因用制宜地考虑是否需要设置围墙,而不能草率到为每幢建筑配设一座围墙。
围墙的建设也是一种创作,同样需要精心设计,不断提高水平。
在造型方面,围墙设计应有高有低,比例适当;有虚有实,色彩和谐;形式多样而又能与主体建筑相生相宜。
在结构方面,围墙作品应该是精心计算的制作,能够满足防风抗震的要求。
在构造方面,围墙建设应该考虑易于施工、便于维修,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
围墙的结构,要根据建设围墙的功能要求来确定。
造型样式的区别、建材产地的差异以及地势条件的不同,都是要考虑的方面。
围墙结构类型,一般有砖砌围墙、石砌围墙、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围墙、钢丝网装配式围墙、铁刺网围墙、砖砌花格围墙、混凝土预制花格围墙、竹围墙、木围墙、土筑围墙、菱苦土板围墙等等。
围墙的构造,要求其墙基应夯筑在当地冻结深度以下,如基础过深时可以采取拱型基础或基础梁。
围墙的高度一般以2到2.4 米为宜;作为分区的围墙,其高度可考虑在1.5 米左右。
围墙要考虑排水设施,排水规格要根据降雨量大小和地形条件来确定。
围墙的柱距不应大于4米,围墙的花格尺寸不宜过大,注意构造合理,坚固耐久。
北京市西城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2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孔子谈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之言,不仅对个人自然生命的健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个人道德生命的提升尤其是对当代中国官员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君子三戒”涉及人性中最常见的方面:人性好色、好斗、贪得。
何谓色?含义一,“色”主要指面部表情,怒色、和颜悦色都属此类,也可引申为表面上;含义二,“色”指美色,尤其是女性美色。
也可理解为专指夫妇一伦,为夫者能敬妻之贤德而略其色貌。
“斗”指争斗,战斗。
孔子所说的斗,主要是指人壮年时血气方刚,好胜心正盛,容易好勇斗狠,人们的意气之争也包括其中。
“得”指取得,获得,此处意指贪得。
贪,泛指无节制的爱好,贪得无厌。
财货、金钱、宝物、田产、房屋、女色等都是贪得的对象。
表现为对既得的唯恐丧失,也表现为对未得的贪取。
孔子将人生大体分为少、壮、老三个阶段,所谈“君子三戒”是从血气出发,但并未止于自然生命层面。
孔子之后的注疏透显出“君子三戒”从养生到养志、以理胜气的理论发展路向。
孔子从血气出发所谈的“君子三戒”,指向了从人的自然生命向道德生命的提升,关注人对色、斗、得的节制及对礼法、习俗等社会规范的遵守和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
正因为人性好色、好斗、贪得,所以孔子提醒人们要有所戒惧,为此,人们需具有拘束性道德,在诱惑面前克制自身,不能悖理违法,丧失人格,失落道德,失去本心。
由此,人们才有可能超越血气的役使走向道德修养的提升,进而挺立道德主体、扩充道德生命。
“君子三戒”为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智慧,当代中国官员如何戒“色”?第一,修身养性,涵养拘束性道德。
第二,修身齐家,弘扬夫妻忠贞美德。
如何戒“斗”?第一,弘扬“掣矩之道”,处理好上下级、平级、同级行政官员之间的关系。
西城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官方版)

北京市西城区2016 —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语文2017.1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源远流长。
至明清时代,中国古典家具的制造进入了鼎盛期。
明清家具用料讲究,造型简洁,榫卯.精密,宛若天成....。
....,表明当时中国的家具制作工艺已经登峰造极评价一件古典家具的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古典家具的材质价值不同的材质价位差别甚大,直接影响家具的价值。
例如紫檀属植物约有十五种,而传统认识中的紫檀只有一种,为印度南部迈索尔邦特产,学名“檀香紫檀”,出材率非常低,只有10%到15%,做小件家具的短材一般6.5到7.8万元一吨,做大件家具价位则在10到20万元一吨。
在紫檀属植物中,除檀香紫檀外,其余材种皆归属于“草花梨”种群内,出材率达70%,其价格要低得多,只要几千元一立方。
所以,确定材质,在评定家具价值时至关重要。
二、这在明式家具中反映得最为突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圈椅。
其背板全部用厚板挖制而成,呈“S”形,它是根据人体脊.背的自然曲线设计的。
椅背后边柱上端微向后弯,搭脑正中亦向后弯,使后背形成100度至105度的背倾角。
坐面多用弹性很强的藤席,人坐在上面,藤席受压下垂,与坐面前沿形成3度到5度的坐倾角,这个角度,按现代人体工程学研究,为人体休息最佳角度。
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500年前的明代已经把家具的造型和人体各部的关系科学地结合起来。
三、无论何种器物,都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无可替代的实物见证,一般来说,年代越久其价值就越高。
当然器物本身要有确凿.的年代依据,如款识.。
款识有年号款、购置款和纪念款等。
有的器物虽无款识,但有史料或其它记载可证实其制作年代以及流传过程,也属于有准确纪年之物。
这些有明确纪年的家具对我们研究各时期家具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北京市西城区2016届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汇总

2015-2016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2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孔子谈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之言,不仅对个人自然生命的健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个人道德生命的提升尤其是对当代中国官员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君子三戒”涉及人性中最常见的方面:人性好色、好斗、贪得。
何谓色?含义一,“色”主要指面部表情,怒色、和颜悦色都属此类,也可引申为表面上;含义二,“色”指美色,尤其是女性美色。
也可理解为专指夫妇一伦,为夫者能敬妻之贤德而略其色貌。
“斗”指争斗,战斗。
孔子所说的斗,主要是指人壮年时血气方刚,好胜心正盛,容易好勇斗狠,人们的意气之争也包括其中。
“得”指取得,获得,此处意指贪得。
贪,泛指无节制的爱好,贪得无厌。
财货、金钱、宝物、田产、房屋、女色等都是贪得的对象。
表现为对既得的唯恐丧失,也表现为对未得的贪取。
孔子将人生大体分为少、壮、老三个阶段,所谈“君子三戒”是从血气出发,但并未止于自然生命层面。
孔子之后的注疏透显出“君子三戒”从养生到养志、以理胜气的理论发展路向。
孔子从血气出发所谈的“君子三戒”,指向了从人的自然生命向道德生命的提升,关注人对色、斗、得的节制及对礼法、习俗等社会规范的遵守和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
正因为人性好色、好斗、贪得,所以孔子提醒人们要有所戒惧,为此,人们需具有拘束性道德,在诱惑面前克制自身,不能悖理违法,丧失人格,失落道德,失去本心。
由此,人们才有可能超越血气的役使走向道德修养的提升,进而挺立道德主体、扩充道德生命。
“君子三戒”为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智慧,当代中国官员如何戒“色”?第一,修身养性,涵养拘束性道德。
第二,修身齐家,弘扬夫妻忠贞美德。
如何戒“斗”?第一,弘扬“掣矩之道”,处理好上下级、平级、同级行政官员之间的关系。
2016-2017学年北京市西城区普通中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语文(详细答案版)

2016-2017学年北京市西城区普通中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语文一、本大题共7小题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在俄罗斯,年轻人结婚时,新郎新娘会身穿礼服,到烈士纪念碑前献上一束鲜花,以表达他们对英雄的景仰,这几乎成为俄罗斯年轻人举行婚礼的传统;在美国,到处可见以英雄命名的公共场所,为英雄修建的纪念塔或纪念堂……景仰英雄,崇尚英雄,这是人类的一种美好天性。
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说起中华文明的起源,就会想起尧、舜、大禹这些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英雄,而中国革命战争年代造就的英雄,同样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董存瑞、黄继光、杨靖宇……每当我们怀想起他们当年的英雄壮举,神圣与崇敬的情感就会由然而生。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有一种小说为我们认识英雄、解读英雄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它就是“红色经典”。
“红色经典”也被称为“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一般指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七年”间创作的、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和反映社会主义建设题材的一批作品。
其中一批长篇小说,对人们精神生活产生过巨大影响,代表作品有《红旗谱》《红岩》《创业史》《青春之歌》《保卫延安》《林海雪原》等。
这些作品代表了那一时期我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红色经典”对我国几代人的成长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这些作品大多出自亲历者之手,作者亲身经历过作品所反映的那些重大事件,因此有有为历史和英雄“立传”的责任感。
作品中许多重要的人物形象,真实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精神风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精神追求和革命理想,具有很强的感召力,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作品出版后备受瞩目,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作品被改编成多种文学形式。
“红色经典”小说中相当一部分作品在汲取我国传统小说艺术方法上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如《林海雪原》的作者就借鉴传统通俗小说手法,在情节安排上,曲折动人,一波三折,以奇制胜。
书中活捉一撮毛、打虎上山、舌战小炉匠、会师百鸡宴、打破四方台等故事,惊险感人又富有生活气息,让人读来爱不释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高三一模试卷语文2016.4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建筑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存在不仅要能够满足生产和生活的基本需求,还(也)要能够美化生活环境,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增添(增加)美的感受。
可以说,城市建筑的理念直接影响城市建设的方向和品位(品相)。
无论(不论)是单体建筑还是群组建筑,都不能只顾建筑本身而忽视建筑所在环境的建设。
一座围墙可以对其所依附的建筑发挥重要影响,但是对主体建筑而言,围墙仍然处于相对附属的地位。
围墙本身的功能,在于能够发挥分隔、保护和美化的作用。
因此,在建设之初,就应该根据建筑功能的差异,因用.制宜地考虑是否需要设置围墙,而不能草率到为每幢建筑配设一座围墙。
围墙的建设也是一种创作,同样需要精心设计,不断提高水平。
在造型方面,围墙设计应有高有低,比例适当;有虚有实,色彩和谐;形式多样而又能与主体建筑相生相宜。
在结构方面,围墙作品应该是精心计算的制作,能够满足防风抗震的要求。
在构造方面,围墙建设应该考虑易于施工、便于维修,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
围墙的结构,要根据建设围墙的功能要求来确定。
造型样式的区别、建材产地的差异以及地势条件的不同,都是要考虑的方面。
围墙结构类型,一般有砖砌围墙、石砌围墙、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围墙、钢丝网装配式围墙、铁刺网围墙、砖砌花格围墙、混凝土预制花格围墙、竹围墙、木围墙、土筑围墙、菱苦土板围墙等等。
围墙的构造,要求其墙基应夯.筑在当地冻结深度以下,如基础过深时可以采取拱型基础或基础梁。
围墙的高度一般以2到2.4 米为宜;作为分区的围墙,其高度可考虑在1.5 米左右。
围墙要考虑排水设施,排水规格要根据降雨量大小和地形条件来确定。
围墙的柱距不应大于4米,围墙的花格尺寸不宜过大,注意构造合理,坚固耐久。
当然,区别于上面种种传统的实体围墙,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利用植物生长来构建墙体以代替砖、石或钢筋水泥“砌墙”的“绿色围墙”。
这种生机盎.然的“绿色围墙”,不但占地面积少,省料省工,而且在绿化美化市容市貌、减噪防尘、净化空气、调节温度等方面效果显著,颇受人们欢迎,也成为了一种相当时尚的城市风景。
不管是传统的,还是新兴的,围墙都属于建筑小品,在城市建设中也可以有重要的作用发挥。
但是,不顾市容、不分情况和功能要求而多建、乱建围墙,必定要挤掉基建材料,耗用人力,浪费投资,甚至衍.生出一些让人痛心的城市顽疾,这也是需要现代社会的人们给予足够关注的重要方面。
(取材于高云舫、宋淑运相关文章)1.“材料一”第一段文字中,黑体字词语不能..用括号中词语替换的一项是(2分)A.也 B.增加 C.品相 D.不论2.根据“材料一”,对“不能草率到为每幢建筑配设一座围墙”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要考虑围墙的附属地位 B.要考虑建筑所在环境的要求C.要考虑围墙的多重功用 D.要考虑多种材料的综合使用3.对“材料一”中下列词语加点部分所作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因用.制宜(“用”的意思是“运用”)B.夯.筑(“夯”是一个会意字)C.生机盎.然(“盎”用部首查字时查“皿”部)D.衍.生(“衍”的读音是yǎn)4.“材料一”中说,“围墙的建设也是一种创作”。
总体来说,对这种创作有些什么要求?请根据“材料一”作简要概括。
(3分)材料二试想一下,没有围墙会对生活在城市的人们造成哪些影响?有人会说,那可不行,如果没有围墙,物业怎么管理?陌生人随意进出又怎么办?社区内属于全体业主的公共空间又如何保证业主的正当权益?应该说,这些都是很自然的反应,生活在中国城市中的人们,太习惯于有围墙的生活了。
事实上,城市建筑到底要不要围墙,学界至少已经争论了几十年。
1977年,一群城市规划师相聚在秘鲁印加文明遗址——马丘比丘(MachuPichu),签署了一份《马丘比丘宪章》,重点批判了城市建设中那种立足于《雅典宪章》精神而“把城市里的建筑物变成了孤立的单元”的作法。
次年,国际建筑师协会(UIA)认可了《马丘比丘宪章》,并在事实上逐渐以其取代了形成于1933年的《雅典宪章》。
建设带围墙的封闭式空间,正是《马丘比丘宪章》批判的“把城市里的建筑物变成了孤立的单元”的作法之一。
也正因为如此,在今天的世界范围,不设围墙的住宅或单位,还真不是什么新事物。
在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比如纽约,或者东京,一幢幢大楼都是直接朝着大街或小巷,保安坐在大堂里;那些有围墙的,通常是敏感特性相对较高的部分建筑。
假如说,城市中各处都是围墙簇拥的建筑,那么在城市中就会出现一片片封闭空间,仿佛一个个围出来的“孤岛”,这就极有可能让它们与城市整体发展相脱节;“孤岛”制造出的“隔绝”,还会对街区之间活力的增强形成一定阻碍;另外,如果城市公共空间都被小区花园之类的围墙圈占,各自封闭的楼盘就会导致整座城市大量缺乏“毛细血管式”的小路,降低城市道路网络的密度,也就必然造成土地等公共资源的浪费。
这些都会给日益紧张的城市发展带来不断扩大的负面影响。
中国的城市建设,过去重视单元的区分与独立,围墙是建筑设施中最直接的辅助内容。
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公共单位(不含住宅)的实体围墙总长达500多万千米,可绕地球125圈;这些围墙占地总面积1100多平方千米,如果加上两侧墙脚不能利用的死角,甚至达到3350平方千米。
在世界各国包括某些同为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城市中,恐怕都难以看到如此“壮观”的围墙!其实,中国也已经出现了没有围墙的“开放式社区”。
在宜宾市一个叫做“莱茵河畔”的“开放式社区”里,整个楼盘内的道路全部向城市开放,住宅的安全防护体系全部后退至单元门口。
在那里,住宅楼单元门直接朝向道路,行人面对的俨然就是巴黎或纽约的一处处街景。
在那里,物业管理不仅没有削弱,其效果甚至帮助社区荣膺“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小区”称号,以至于这一楼盘被当地人认为是最好的楼盘,成为当地颇有口碑的一处风景。
当然,就算是真要推倒围墙,别说是在城市,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目前中国城市区域中的一部分公共空间,特别是那些美丽的花园和社区专用的公共设施,还有其存在的真实法理依据。
围绕着法理与现实的一系列问题,恐怕还需要一番争论。
但是,社会毕竟在发展和进步,文明社会不应该让人恐惧没有围墙的生活。
可以期待的是,我们虽然还不能像有些地区那样自由出入市政厅,但至少越来越接近了;那些还把自己圈在围墙里的相关部门,也应该会逐步把安防体系后退到大楼入口。
这就正如《马丘比丘宪章》在相关章节中所写的一样:“在人的交往中,宽容和谅解的精神是城市生活的首要因素。
”(取材于刘德科、肖和相关文章)5.根据“材料二”,对中国城市中的人们“太习惯于有围墙的生活了”的原因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围墙在中国城市生活中非常普遍B.围墙带来的安全感中国人更看重C.围墙显示出业主才有的一些权益D.围墙区分出本地人与外地人差别6.根据“材料二”第四段文字,概括围墙在城市发展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
(3分)7.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或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人们在要不要围墙的认识上也会产生出一些变化。
B.国际建筑师协会支持《马丘比丘宪章》,表明了协会坚决取缔围墙的态度。
C.围墙对社区的包围越严密,社区活力的形成就越需要有良好的支持与引导。
D.中国过去时期的城市建设的思想,更靠近形成于1933年的《雅典宪章》。
8.在“围墙的建设”这一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哪些认识是一致的?请结合两个材料作概括。
(6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口舌,代心者也;文章,又代口舌者也。
展转隔碍,虽写得畅显,已恐不如口舌矣,况能如心之所存乎?故孔子论文曰:“辞达而已。
”达不达,文不文之辨也。
唐、虞、三代之文,无不达者。
今人读古书,不即通晓,辄.谓古文奇奥,今人下笔不宜平易。
夫时有古今,语言亦有古今,今人所诧谓奇字奥句,安知非古之街谈巷语耶?左氏去古不远,然《传》中字句,未尝肖.《书》也。
司马去左亦不远,然《史记》句字,亦未尝肖左也。
至于今日,逆数前汉,不知几千年远矣。
自司马不能同于左氏,而今日乃欲兼同左、马,不亦谬乎?中间历晋、唐,经宋、元,文士非乏,未有公然挦扯古文,奄为己有者。
昌黎好奇偶一为之如《毛颖》等传一时戏剧他文不然也。
空同①不知,篇篇模拟,亦谓“反正②”。
后之文人,遂视为定例,尊若令甲③。
凡有一语不肖古者,即大怒,骂为“野路恶道”。
不知空同模拟,自一人创之,犹不甚可厌。
迨.其后一传百,以讹益讹,愈趋愈下,不足观矣。
且空同诸文,尚多己意,纪事述情,往往逼真,其尤可取者,地名官衔,俱用时制。
今却嫌时制不文,取秦汉名衔以文之.,观者若不检《一统志》④,几不识为何乡贯矣。
且文之佳恶,不在地名官衔也,史迁之文,其佳处在叙事如画,议论超越;而近说乃.云,西京⑤以还,封建宫殿,官师郡邑,其名不雅驯,虽.史迁复出,不能成史。
则史迁佳处,彼尚未梦见也,而况能肖史迁也乎?或曰:信如子言,古不必学耶?余曰:古文贵达,学达即所谓学古也。
学其意,不必泥.其字句也。
今之圆领方袍,所以学古人之缀叶蔽皮也;今之五味煎熬,所以学古人之茹毛饮血也。
何也?古人之意,期于饱口腹,蔽形体;今人之意,亦期于饱口腹,蔽形体,未尝异也。
彼摘古字句入己著作者,是无异缀皮叶于衣袂之中,投毛血于肴核之内也。
大抵古人之文,专期于达,而今人之文,专期于不达。
以.不达学达,是可谓学古者乎?(取材于袁宗道《论文》)【注】①空同:李梦阳,号空同子,明代文学家。
②反正:回到正确轨道上。
③令甲:第一条法令。
汉代皇帝颁布法令,按先后分为令甲、令乙、令丙。
④《一统志》:记载全国地理的书。
明代所修的称《大明一统志》。
⑤西京:西汉的代称。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辄.谓古文奇奥辄:就。
B.未尝肖.《书》也肖:相似。
C.迨.其后一传百迨:等到。
D.不必泥.其字句也泥:沉溺。
10.下列对文中划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昌黎好/奇偶一为之/如《毛颖》等传/一时戏剧/他文不然也。
B.昌黎好奇/偶一为之/如《毛颖》等传/一时戏剧/他文不然也。
C.昌黎好/奇偶一为之/如《毛颖》等/传一时戏剧/他文不然也。
D.昌黎好奇/偶一为之/如《毛颖》等/传一时戏剧/他文不然也。
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取秦汉名衔以文之.//其翼若垂天之.云B.而近说乃.云//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C.虽.史迁复出,不能成史//虽.有槁暴,不复挺者D.以.不达学达 // 皆以.美于徐公12.下列各项表述,与本文作者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A.曰:“古圣贤人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