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造锍熔炼烟尘的处理工艺研究
试析基于铜冶炼的烟尘环保处理

试析基于铜冶炼的烟尘环保处理近年来,我国的铜冶炼发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工业的进步,带动了经济的整体发展,不过,随之而来的是一些环保问题,粗铜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烟气,其含尘量较大,并且还带有一定的腐蚀性,对环境破坏极大,环境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状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为了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共同目的,必须采取适当的办法改变粗铜生产破坏环境的现状。
目前看来,加强粗铜生产除尘方面的治理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主要从过滤式除尘法、湿式除尘法、静电除尘法、组合除尘法、机械力除尘法等主导方面加强除尘治理,保护环境,提高环保效益。
1 机械力除尘在粗铜生产过程中,烟尘是主要排放气体,是烟和尘的混合物,对空气污染十分严重,必须及时有效地解决。
机械力除尘法作为工业处理的常见方法,是通过质量力的作用来达到除尘的目的,质量力主要包括重力、惯性力和离心力,按质量力可以将除尘器形式分为重力沉降器、惯性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
重力沉降是利用烟尘与气体的密度不同,使含尘气体中的尘粒能够依靠自身的重力从气流中自然沉降下来。
重力沉降器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管理,压力损失小,可以处理高温气体,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就是只对近距离的尘粒具有很好的捕集作用,而且只能捕集颗粒比较大的尘粒,相对来说,除尘效率非常低,只能用来作为初级的除尘手段,用于高效除尘装置的前级除尘器。
惯性除尘利用烟尘和气体在运动中的惯性不同,使烟尘能够从气流中分离出来,常用方法是使含尘气流冲击在挡板上,气流方向发生急剧性地改变,而气流中的尘粒惯性很大,不能够及时地随气流转弯,便从气流中分离出来。
惯性除尘器因结构不同,其性能也是大不相同的。
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用来分离颗粒较粗的尘粒,适用于非粘性、非纤维性颗粒污染物的去除,适宜的条件下也可以用来分离雾油。
旋风除尘主要通过使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借用于颗粒上的离心力把颗粒污染物从气体中离出来。
铜冶炼烟尘工艺及其性质分析控制

铜冶炼烟尘工艺及其性质分析控制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被广泛用于电气、建筑、交通等领域。
铜矿石经过矿石选矿后,要进行铜的冶炼,以获得纯净的铜金属。
在铜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污染,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研究铜冶炼烟尘工艺及其性质分析控制变得尤为重要。
一、铜冶炼烟尘工艺1.1 烟尘产生过程在铜冶炼过程中,主要通过煅烧、熔炼和转炉法三个阶段来获得铜金属。
在这个过程中,烟尘主要由矿石中的有害物质、燃料中的灰分和冶炼渣中的残余杂质等组成。
烟尘产生的主要环节包括矿石破碎、配混、熔炼、大气输送等过程。
1.2 烟尘成分铜冶炼烟尘主要成分包括氧化铁、硅酸盐、硫酸盐、氧化铜、氧化硅等。
硫酸盐是最常见、也是最有害的成分,因为硫酸盐容易与大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硫酸雾,对环境造成酸雨的危害。
1.3 烟尘排放规模世界铜产业占到全球工业中烟尘和气体排放的15%左右,而在中国,铜冶炼产业排放量更是庞大。
伴随着铜冶炼工业的发展,烟尘排放的规模也不断增加。
二、铜冶炼烟尘性质分析2.1 粒径分布铜冶炼烟尘中的颗粒物主要由不同大小的颗粒组成,其粒径分布对烟尘的扩散、沉降和治理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铜冶炼烟尘颗粒的平均粒径大约在0.1~5μm之间,细颗粒占主导地位。
2.2 毒性铜冶炼烟尘中的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均有一定影响。
硫酸盐、氧化硅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毒性,并且易造成呼吸道问题。
烟尘中还可能携带重金属物质,对土壤和水源也造成一定的污染。
2.3 酸度铜冶炼烟尘中的硫酸盐容易形成硫酸雾,使得烟尘具有一定的酸性。
这种酸性烟尘在大气中扩散后容易形成酸雨,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危害。
2.4 粉尘爆炸性铜冶炼烟尘中可能富含极细的铜粉颗粒,与大气中的氧气容易发生爆炸。
矿石选矿和粉尘处理等环节要严格防止火花的产生。
三、铜冶炼烟尘控制技术3.1 烟尘治理设备目前,主要采用的烟尘治理技术包括除尘器、静电除尘器、湿式电除尘器等。
这些设备能够有效地收集和处理铜冶炼烟尘,减少其排放。
火法炼铜工艺讲解

------------------------------------------精品文档-------------------------------------1 概述铜是人类应用的最古老的金属之一,它有很长的、很光辉的历史。
考古学证明,早在一万年前,西亚人已用铜制作装饰品之类的物件。
铜和锡可制成韧性合金青铜,考古发现在公元前约3000年,历史已进入了青铜时代。
而今铜的化学、物理学和美学性质使它成为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和高技术的重要材料。
铜具有优良可锻性、耐腐蚀性、韧性,适于加工;铜的导电性仅次于银,而其价格又较便宜,故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力;铜的导热性能也颇佳;铜和其他金属如锌、铝、锡、镍形成的合金,具有新的特性,有许多特殊的用途。
铜是所有金属中最易再生的金属之一,再生铜约占世界铜供应总量的40%。
铜以多种形态在自然环境中存在,它存在于硫化物矿床中(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蓝铜矿)、碳酸盐矿床中(蓝铜矿、孔雀石)和硅酸盐矿床中(硅孔雀石、透视石),也以纯铜即所谓“天然铜”的形态存在。
铜以硫化矿或氧化矿形式露天开采或地下开采,采出矿石经破碎后,再在球磨机或棒磨机中磨细。
矿石含铜一般低于1%。
1.1 国内外铜冶金的发展现状目前国内外的铜冶炼技术的发展主要还是以火法冶炼为主,湿法为辅。
铜的火法生产量占总产量的80%左右。
目前,全世界约有110座大型火法炼铜厂。
其中,传统工艺(包括反射炉、鼓风炉、电炉)约占1/3;闪速熔炼(以奥托昆普炉为主)约占1/3;熔池熔炼(包括特尼恩特炉、诺兰达炉、三菱炉、艾萨炉、中国的白银炉、水口山炉等)约占1/3。
另外,世界范围内铜冶金工业同样面临铜矿资源短缺的问题,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统计资料表明:在世界范围内,铜是仅次于黄金的第2个固体矿产勘查热点,全球固体矿产勘查支出中约20%是找铜的,并且这一比例还有增加的趋势。
相应地,铜也是各大势力集团争夺的焦点之一。
从全球角度看铜的保证年限只有约29年。
铜冶炼烟尘工艺及其性质分析控制

铜冶炼烟尘工艺及其性质分析控制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化工等领域。
在铜的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污染物,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对铜冶炼烟尘工艺及其性质进行分析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1. 铜冶炼烟尘工艺铜冶炼过程中主要产生的烟尘是硫化物烟尘和氧化物烟尘。
硫化物烟尘主要来自于矿石中的硫化铜和其他硫化物的氧化,氧化物烟尘则主要来自于矿石中的氧化物和镍、铅等杂质的氧化。
铜冶炼烟尘的产生主要分为矿石的干燥、烧结、熔炼和炼铜过程。
铜冶炼烟尘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物和硫化物,同时含有大量的铜、铁、硫等元素。
氧化物烟尘中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铜和氧化铁,硫化物烟尘中的主要成分是硫化铜和硫化铁。
烟尘中还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和其他有毒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二、铜冶炼烟尘控制技术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通过物理手段对烟尘进行分离和收集。
常用的物理方法有重力分离、离心分离、过滤和静电沉积等。
过滤是最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滤料对烟尘进行截留,然后再进行收集处理。
静电沉积则是利用静电效应将烟尘分离并收集。
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对烟尘进行处理,通常采用化学沉淀、水解和络合等方法。
化学沉淀是利用化学反应将烟尘中的重金属元素沉淀至水中,然后再进行处理。
水解是将烟尘中的硫化物转化为易溶解的硫化物,并通过溶解进行处理。
络合则是将烟尘中的有毒物质与络合剂结合形成络合物,然后进行处理。
生物方法是利用微生物对烟尘进行降解和处理。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烟尘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生物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的特点,但需要长时间的反应和培养微生物,处理周期较长。
三、结论铜冶炼烟尘的产生和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在铜冶炼烟尘的控制技术中,物理方法是最为常用和有效的手段,能够有效地对烟尘进行分离和收集。
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处理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和成本问题。
铜冶炼烟尘工艺及其性质分析控制

1铜冶炼熔炼厂烟尘分类熔炼厂烟尘主要分为闪速炉熔炼炉烟尘、转炉吹炼炉烟尘,其烟尘均在冶炼过程中产生,其中转炉吹炼产出的白烟尘进行外售处理,其余烟尘均在闪速炉熔炼中回炉利用。
其中闪速炉余热锅炉和转炉余热锅炉产出的块状烟尘送烟尘破碎处理系统进行破碎筛分后由C烟尘流送系统送烟尘仓返回闪速炉进行熔炼。
闪速炉烟尘从设备上分类主要分为闪速炉余热锅炉烟尘、闪速炉沉降室烟尘、闪速炉电收尘烟尘,其中按照输送工艺分类分为A烟尘、B烟尘、C烟尘。
转炉烟尘主要分为转炉锅炉烟尘和白烟尘。
2熔炼厂烟尘占比走向熔炼厂烟尘除外售白烟尘外,其余烟尘全部返回闪速炉进行熔炼。
其中A烟尘占比总烟尘回收量的50%,B烟尘占比总烟尘回收量的15%,C烟尘由闪速炉锅炉、转炉锅炉共同产出,占总烟尘回收量的35%,其中闪速炉C烟尘占24%、转炉C烟尘占11%。
3烟尘处理系统流程烟尘处理系统包括烟尘破碎筛分、A烟尘输送、B烟尘输送和C烟尘输送。
电收尘及沉降室、对流部收下的烟尘为A烟尘,其输送系统运行好坏直接影响FF投料量,当该系统发生故障时,收尘器内烟尘就不能及时排出,可能会影响闪速炉投料量。
而B、C烟尘有两个流向,其一是经过各自的输送系统进入烟尘仓,这是正常流向。
其二是烟尘开路送原料工序。
后者是在B、C流送系统故障下被迫采取的措施,其后果是烟尘被配入精矿中返回闪速炉,导致工艺失控,熔炼困难、炉况恶化,以致影响生产能力和下道工序操作。
因此,必须要保证A、B、C 烟尘流送系统正常运行。
4闪速炉烟尘性质判断分析闪速炉烟尘性质好坏决定了排烟系统能否正常地运行,同时从烟尘性质中也可看出闪速炉反应情况的好坏,所以闪速炉烟尘性质的判断及调整对闪速炉生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
铜冶炼烟尘工艺及其性质分析控制Analysis and Control of Copper Smelting Soot Process and Its Properties马永明(紫金铜业有限公司,福建龙岩364204)MA Yong-ming(Zijin Copper Industry Co.Ltd.,Longyan364204,China)【摘要】为了提高铜冶炼烟尘的回收率,针对烟尘的特性和颗粒度等进行了分类,针对烟尘分类分别采用正压和负压两种气流输送的方式将各处烟尘送至炉顶ABC烟尘仓后返回到闪速炉内。
熔铜废气治理工艺

熔铜废气治理工艺咱来说说这熔铜废气治理工艺。
您知道吗,这熔铜产生的废气可真是个大麻烦!就好像是一群调皮捣蛋的小鬼,要是不管它们,那可就要闹翻天啦!想象一下,那滚滚的浓烟,刺鼻的气味,简直让人受不了。
这废气里啊,有各种有害物质,像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还有粉尘啥的。
这些东西要是直接排放到大气里,那就是对咱们美丽家园的严重破坏。
那怎么治理这些可恶的废气呢?其实办法还是有的。
比如说,我们可以用吸收法。
这就好比是用一块大海绵去吸水,把废气里的有害物质给“吸”出来。
用一些特定的溶液,让它们和废气里的污染物发生反应,把有害物质变成无害的物质。
您说神奇不神奇?还有一种方法叫吸附法。
这就像是用一个超级大的“魔术贴”,把废气里的脏东西都给“粘”住。
用活性炭或者其他有吸附能力的材料,把污染物紧紧地抓住,不让它们跑掉。
燃烧法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就像是一把火,把废气里的有害物质统统烧掉,让它们化为乌有。
不过这可得控制好温度和条件,不然可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啦。
另外,生物法也值得一提。
这就好像是让一群勤劳的小蚂蚁,把废气里的“食物”给吃掉,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把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不能马虎。
要根据废气的成分、浓度、流量等各种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治理工艺。
这就好比是给病人看病,得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您想想,如果不治理这些废气,咱们呼吸的空气变得浑浊不堪,那得多难受啊!天空不再湛蓝,河流不再清澈,这美好的世界岂不是要变得糟糕透顶?所以说,熔铜废气治理工艺那可是至关重要,必须得重视起来,好好研究,好好应用,让咱们的环境越来越好,让咱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这难道不是咱们共同的心愿吗?。
铜冶炼烟尘工艺及其性质分析控制

铜冶炼烟尘工艺及其性质分析控制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建筑和汽车等领域。
铜矿的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这些烟尘不仅会污染空气,还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
因此,控制铜矿冶炼烟尘的排放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铜矿冶炼烟尘工艺及其性质进行分析控制。
1. 铜矿冶炼烟尘工艺铜矿冶炼的主要工艺包括炼炉冶炼、电解冶炼和熔炼等。
其中,炼炉冶炼是铜矿冶炼中最常用的方法,其产生的烟尘也最多。
炼炉冶炼铜矿的基本流程如下:首先,将铜矿石经过破碎、磨细等工序制成粉末,并加入焦炭和草木灰等还原剂,然后在高温下进行还原反应。
该反应产生的气体经过烟道排出,其中含有大量的烟尘。
烟尘中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铜和氧化铁等,还含有少量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
铜矿冶炼烟尘的主要组成成分为SiO2、CuO、Fe2O3等,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SiO2是一种致癌物质,会对呼吸系统和肺部造成损害;CuO和Fe2O3等重金属物质则可能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
铜矿冶炼烟尘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粒径、密度和颜色等。
烟尘的粒径一般在几个微米到数十个微米之间,颗粒大小均匀;密度较小,一般在1-3g/cm3之间;颜色比较深,呈现灰黑色或棕色。
为了控制铜矿冶炼烟尘的排放,需要采取适当的技术和措施。
主要有以下几点:(1) 安装除尘设备:可采用静电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等设备对烟尘进行收集和去除,从而降低烟尘排放量。
(2) 采用低排放技术:铜矿冶炼过程中采用低污染燃料,减少还原剂的使用量,限制燃烧温度,从而减少烟尘的产生。
(3) 优化冶炼工艺:通过优化冶炼过程,减少废气中的烟尘排放。
(4) 做好废气排放管道的密封工作,降低漏风率。
(5) 加强烟尘治理的监督检查,对不合格的企业进行处罚,落实责任,确保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综上所述,铜矿冶炼烟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具有危害性,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在工艺优化、设备改造和管理监督等方面,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以减少烟尘排放,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铜冶炼中烟灰的处理试验

铜冶炼中烟灰的处理试验摘要:“双闪”铜冶炼是将铜精矿经过高温闪速熔炼、闪速吹炼、阳极炉精炼产出金属铜的冶炼工艺。
该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冷却后的产物为烟灰,如直接倒掉会产生重金属环境污染,目前主要是在系统内往返循环利用。
其中,铅、砷元素不易被置换出来,随着烟灰的循环使用,会导致系统内铅、砷元素富集升高,进而影响阳极板的成分,最终影响阴极铜的析出效果,烟灰独立处理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关键词:铜冶炼烟灰往返循环析出前言在铜冶炼“双闪”工艺过程中,烟灰始终处于闭路循环状态,杂质的开路主要依靠尾矿和硫酸工序的铅、砷滤饼开路。
当原料中的杂质含量升高,尾矿和铅、砷滤饼开路不能平衡时,就会造成冰铜或阳极铜的杂质含量升高。
为了使烟尘中的杂质能够有效开路,并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开展了如下试验,主要完成了铜烟灰的水浸、酸浸、碱浸等各部分试验。
1、水浸试验水浸试验初步想法将铜烟灰中的铜、锌进行浸出,与砷进行分离。
试验主要对液固比、浸出时间、浸出温度等条件进行了考察。
水浸最佳条件:浸出温度80℃、液固比5:1、时间2小时。
该条件下,水浸试验数据情况见表1所示。
表1 铜烟灰水浸试验数据含铜,铜浸出含砷,砷浸出含锌,锌浸出含铁,铁浸出g/L率,%g/L率,%g/L率,%g/L率,%水浸后液31.6774.78.42.942.1354.556.9420.1表1可见,水浸时铜的浸出率接近75%,锌的浸出率54.5%;水浸后液含砷只有0.4g/L,砷的浸出率只有2.9%,能够实现烟灰中部分铜、锌与砷的分离,但铜、锌分离不彻底。
水浸后液可进行锌粉置换得到纯度较高的铜粉,也可进行电积回收金属铜。
2、锌粉置换实验利用锌粉对水浸后液中的铜进行了置换,得到纯度较高的铜粉和浓度较高的硫酸锌溶液。
制备的铜粉(见图1所示)粒度很细,但烘干时极易发生氧化,导致主品位铜含量较低,铜粉化学成分见下表2所示。
化验室条件受限,无法分析铜粉中的氧含量,根据其他元素含量推测未氧化前铜粉中铜含量在98%以上,可满足稀贵车间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造锍熔炼烟尘的处理工艺研究
铜造锍熔炼过程产生的烟尘是铜冶炼行业产生的主要废弃物之一,其中不但含有Cu、Pb、Zn、Sb、Bi、Cd、Sn、In等有价金属元素,还含有砷等有毒有害元素。
这种废弃物不及时处理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所消耗的精铜量也在逐年增长。
在我国铜矿产资源缺乏的情况下,从铜造锍熔炼烟尘中回收有价金属,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于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以我国某铜冶炼企业铜造锍熔炼过程产生的烟尘为原料,系统地研究了烟尘中有价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浸出、分离及回收工艺。
研究采用的烟尘中铜含量约3.6%,铅含量达17.4%,锌含量达到12.6%,砷含量也在9.6%以上。
以烟尘中各元素的含量以及铜造锍熔炼生产的工业条件作为Thermo—Calc 相平衡热力学计算软件的计算条件,计算得出了Cu、Pb、Zn、As在烟尘中的赋存形态。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稀硫酸浸出烟尘,加铁置换铜,P204萃取回收Zn,加Na<sub>2</sub>S·9H<sub>2</sub>O和NaOH浸出As以及将剩余Pb渣返回鼓风炉的工艺路线。
该工艺主要取得的成果有:(1)对于烟尘中的Cu、Zn,通过先后采用加热水浸、加热酸浸,找到了最佳的浸出工艺,使得优化条件下Cu的浸出率达到98%,Zn的浸出率达到94%;(2)对于烟尘浸出液中的Cu,通过加入铁粉置换得到了海绵铜产品。
对于烟尘浸出液中的Zn,选用P204作为萃取剂,硫酸作为反萃剂,通过加入NaOH调节萃余液的pH值,在优化条件下,使得Zn的萃取率达到99%,反萃率达到98%。
反萃液经过加热蒸发得到ZnSO<sub>4</sub>·7H<sub>2</sub>O产品;(3)
采用NaOH和Na<sub>2</sub>S·9H<sub>2</sub>O碱性浸出萃余液及酸浸渣中的As,在优化条件下,砷的浸出率达到88%。
进一步在浸出液中加入
H<sub>2</sub>O<sub>2</sub>,得到砷酸钠产品。
上述研究为实现铜造锍熔炼烟尘中有价金属元素的综合回收利用进一步工业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同时对于环境保护及资源的综合利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