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历年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397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教师教儿童歌唱时,坚持要求正确的咬字吐字,能促进儿童_________的发展。
2.为学前儿童选择歌曲应该同时兼顾_________和曲调两个方面。
3.撰写音乐教学活动目标时必须陈述_________行为。
4.在音乐活动中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能促进幼儿_________的健康。
5.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认为:音乐是人类对_________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主观反映。
6.韵律动作可分为三类: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_________。
7.与演奏打击乐器有关的一般技能主要有:用自然协调的动作演奏;奏出适中的音量和_________;注意倾听音乐和他人的演奏,并使自己的演奏与整体音响相协调。
8.在常规的打击乐演奏活动中,同音色组的乐器在空间安排上应该_________。
9.音乐的起源是一个多元的,不断分化和_________的发展过程。
10.音乐教学活动的时间,是既有限定又有弹性的,教师在实际的活动中要更多注意的,不应是钟表所显示的实际时间,而应是幼儿行为所显示的_________时间。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A.音乐感的发展B.学习能力的发展C.全面发展D.音乐知识技能的发展2.为了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细节,体验音乐的暗示性,表达音乐速度的适宜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 )A.现场哼唱或演奏的方法B.示范和讲解的方法C.分句欣赏的方法D.反复练习法3.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4.整个音乐教育和谐的第一基础是( )A.目标和谐B.过程和谐C.方法和谐D.评价和谐5.在韵律活动中使用道具,应遵循的原则是( )A.道具新颖有趣,使用技巧复杂亦无关紧要B.增强儿童的美感,引发想象、联想C.尽量为儿童提供现成的道具D.教师应花较多精力设计道具6.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 )A.达尔克尔兹B.柯达伊C.铃木D.奥尔夫7.歌唱活动中,幼儿能够自然掌握,口面腔共鸣和向前唱,主要是由于( )A.教师和同伴的正确榜样B.通过语言交流找准了发声位置C.通过视觉、触摸觉交流了解了发声方法D.发声练习8.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A.美的教育B.良好的个性教育C.艺术的教育D.基本素质的教育9.教师在韵律活动中为发展幼儿个性所使用的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让每位儿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提高B.对不同的儿童提不同的要求C.给每位儿童成功表现自己的机会D.让儿童相互竞争,相互比较10.尽管各种变通总谱在打击乐教学中经常混合使用,但在过渡到实际的乐器演奏之前,一般都必须经过( )A.徒手动作练习阶段B.看指挥演奏阶段C.语音练习阶段D.认识图谱阶段11.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使用辅助材料,其目的是帮助学前儿童更好地( )A.表现音乐作品B.喜欢音乐作品C.感觉和理解音乐作品D.掌握音乐作品12.在指挥幼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时,为了更有效地提示幼儿,教师应多采用( )A.击画节拍法B.优美的装饰性动作C.击打节奏型法D.简约的指挥手势13.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应尽力选择最好的音乐作品,使幼儿尽早开始发展对音乐的( )A.敏感B.表现C.理解D.创造14.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语言材料的考虑应侧重于能帮助儿童增强( )A.对语言的感知和体验B.对动作的感知和体验C.对音乐的感知和体验D.对艺术的感知和体验15.音乐角活动的目的主要是( )A.人际的音乐共享B.自由的音乐实践C.人际的音乐交流D.系统的音乐学习16.在要求幼儿学习小鸟飞的动作时,幼儿模仿的对象最好是( )A.同伴的动作B.生活中小鸟飞的动作C.教师的动作D.图片中小鸟飞的动作17.让幼儿轮流担作任小老师,小指挥,这是满足了幼儿( )A.探究的需要B.秩序的需要C.参与的需要D.接纳的需要18.动作反馈时常与语言相结合,而且,对不同的幼儿应用不同的反馈方式,如对中班幼儿,教师的反馈语言可以是( )A.“他刚才……”B.“你刚才………”C.“你打算……”D.“他打算……”19.小班幼儿学习律动小鸡走路时,下列四种方式中其最佳方式是( )A.全体幼儿戴上小鸡的头饰B.幼儿轮流戴小鸡的头饰C.全体幼儿戴上小鸡的胸饰D.教师戴上鸡妈妈的头饰20.为更好地发展幼儿的感受能力,幼儿听音乐进行动作反应时,教师应( )A.在幼儿反应之前作出反应B.在幼儿反应之后作出反应C.和幼儿同时作出反应D.带着幼儿做动作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显性的音乐教育课程2.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3.韵律动作组合4.适宜唤醒状态四、简答题(共26分)1.用自己的语言和例子来说明:什么是音乐的本质。
全国2005年04月00397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历年真题及答案

2005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39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人类音乐活动的基本性质在于()A. 实践性B. 音乐性C. 游戏性D. 娱乐性2. 在设计音乐欣赏教学方案时,先把握作品的某个细节部分,然后再从局部逐步扩大到整个作品的程序为()A. 层层深入的程序B. 层层累加的程序C. 一一匹配的程序D. 一一对应的程序3. 作为创造性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一种表达媒介,语言在表述时应使用()A. 概念性语言B. 比喻性语言C. 抽象性语言D. 逻辑性语言4. 音乐教育工作不仅要为儿童的现实发展担负责任,而且也要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担负责任。
这一思想体现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A. 实践原则B. 可持续发展原则C. 和谐原则D. 低耗高效原则5. 面对陌生幼儿,不含复习活动的“研究型”公开观摩活动的组织形式一般采用()A. “一杆子”式B. 三段式C. 常规式D. 系列化式6. 将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划分为音乐表现活动和音乐体验活动的依据是()A. 活动目的B. 音乐实践类型C. 活动内容D. 音乐表现方式7. 《金蛇狂舞》的曲作者是()A. 刘诗昆B. 圣桑C. 聂耳D. 刘铁山8.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活动使儿童获得()A. 音乐感的发展B. 学习能力的发展C. 个性、社会性的发展D. 全面和谐的发展9. 在歌唱活动中,为了帮助儿童获得清晰准确的表现内容并掌握富于感染力的表达情感的方法,教师应该()A. 让幼儿倾听录音范唱B. 让幼儿倾听同伴的演唱C. 让幼儿倾听教师精湛的弹奏D. 树立正确的歌唱榜样10. 一般来说,在唱优美、温柔、悲伤的歌曲时,咬字吐字的方式用比较形象的动词来说应是()A. “弹”出去的B. “推”出去的C. “打”出去的D. “爆发”出去的11. 下列关于“选择韵律活动中的音乐作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可以为同一种动作选用不同的音乐B. 不可以为不同的动作选用同样的音乐C. 应十分注意音乐速度的选择D. 应选择节奏清晰、结构工整的音乐12. 如果一首歌曲中只含有do re mi三个音,那么这首歌曲最为合适的调应该是()A. C大调B. D大调C. E大调D. F大调13. 在正常情况下,儿童基本上能做到在音量、音色、音高和速度上与集体保持一致的年龄是在()A. 2岁末期B. 3岁末期C. 4岁末期D. 5岁末期14. 用自己的实践去证明“每一个儿童,无论其先天情况如何,只要他能获得良好的教育环境,就可以成为有才能的人”这样一个推论的教育家是()A. 达尔克罗兹B. 柯达依C. 铃木D. 奥尔夫15. 对于具有较多形象或情节描写性的打击乐作品来说,较适合的导入方法是()A. 总谱创编导入法B. 音乐欣赏导入法C. 故事导入法D. 韵律活动导入法16. 用形状和色彩表示配器方案的总谱是()A. 标准总谱B. 通用总谱C. 图形总谱D. 动作总谱17. 在打击乐器的演奏过程中,运用节奏、音色、速度、力度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并进行表现的活动能发展幼儿的()A. 乐器操作能力B. 随乐能力C. 合作协调能力D. 创造性表现能力18. 教师有意识地为幼儿提供秩序良好的活动环境、活动组织形式、活动方法和活动内容可以满足幼儿()A. 探究的需要B. 对秩序的需要C. 参与的需要D. 被接纳的需要1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空间因素调节的做法是()A. 合理选择队形B. 轮流进行活动C. 行进动作变成原地动作D. 动作的动静交替20. 大脑处于不适宜唤醒状态的条件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A. 兴奋集中B. 相对抑制C. 兴奋与抑制趋向于扩散D. 兴奋与抑制趋向于集中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原理》真题练习试题 附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原理》真题练习试题附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考号:______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1、认为教师是幼儿学习的管理者、强化者、评估者和榜样的理论是()A.成熟主义理论B.精神分析理论C.行为主义理论D.建构主义理论2、下面全部属于幼儿园户外环境的是()A.园艺区、活动场地、种植区、活动室陈设的变更方式与变更频率B.园艺区、种植区、大型玩具、活动区的材料与布置C.自然生态环境、活动场地、活动室的墙饰D.自然生态环境、活动场地、大型玩具及其他体育器材3、从承受对象的差异来划分,学前教育的功能可以分为个体功能和()A.基本功能B.正向功能C.显性功能D.社会功能4、学前教育的实施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学前家庭教育和()A.学前公共教育B.幼儿园C.社区学前教育D.托幼机构教育5、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是()A.园本教研B.教师职业的专业化C.教师专业发展学校D.在职培训6、在幼儿集体或幼儿生活、活动共同体中,主要矛盾是()A.能力强与弱的矛盾B.不同兴趣的矛盾C.共性与个性的矛盾D.男女幼儿之间的矛盾7、“超前教育”、“神童教育”等,无视儿童发展的规律,鼓吹()A.学前教育万能论B.教育无能论C.遗传决定论D.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论8、实践中,有的教师认为既然教育要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性,那么就应该让幼儿自由的发展,不能进行任何干预,否则就限制了幼儿的自由。
这主要违背了我国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中的()A.学习与发展的幼儿主体观B.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基础的教育途径观C.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D.教育促进和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9、影响师幼关系的关键因素在于()A.幼儿的性格特征和学习行为B.师幼互动的形式和内容C.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D.幼儿园统一的各项活动10、陈鹤琴先生认为,幼稚园课程的实施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通过复习《在农场里》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和表现休止在音乐中的含义”的目标体现了( )。
A 、音乐感发展目标B 、学习能力发展目标C 、个性发展目标D 、社会性发展目标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选项中不属于对材料因素调节的是( )。
A 、乐器B 、教具与学具C 、难度D 、动作的动静交替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3、教师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发展幼儿有目的的行为的重要教育技术是( )。
A 、观察B 、反馈C 、鼓励D 、督导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4、运用乐器奏出想要奏出的特定音响的能力属于( )。
A 、乐器操作能力B 、随乐能力C 、合作协调能力D 、创造性表现能力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5、用形状和色彩表现配器方案的总谱是( )。
A 、标准总谱B、通用总谱C、图形总l7、借鉴了前人的创造的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工具如“首调视唱法体系”等形成自己的音乐教育体系的音乐教育家是( )。
A、达尔克罗兹B、柯达依C、铃木D、奥尔夫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8、就词曲关系而言,4岁以前的儿童所唱的歌曲大多数应该是( )。
A、一个字对两个音B、一个字对多个音C、多个字对一个音D、一个字对一个音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9、如果一首歌曲中只含有doremifaso五个音,那么这首歌曲最为合适的调应该是( )。
A、C大调B、D大调C、E大调D、F大调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0、关于“选择韵律活动中的道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选道具不宜过大、过重,使用技巧也不宜过于简单B、所选道具不宜粗制滥造,要讲究形象逼真C、应多使用儿童身边的普通甚至废旧物品,让儿童自己决定怎样利用它们来进行表演D、教师可以向儿童提供某种线索,由教师选择道具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1、在唱活泼、欢快、轻松的歌曲时,咬字吐字的方式用比较形象的动词来说就是( )。
自学考试小学艺术教育历年真题(2004-2011)大全(含答案)

2004年4月福建自考小学艺术教育试卷2004年4月福建自考答案小学艺术教育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小学艺术教育试卷(课程代码6230)本试卷满分l 00分,考试时间l 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艺术教学中,教师应用“热情”的言语来评价学生的艺术表现,这“热情”体在【】A.“对”B.“正确”C.“再体会体会”D.“我帮你”2.中小学课外艺术活动自身的最主要任务和目的是【】A.让学生获得创新的意识B.让学生获得愉悦的体验C.让学生获得真理的知识D.让学生获得参与的机会3.艺术教师素质的高低与否,首先取决于【】A.艺术水平的高低B.教育水平的高低C.道德水平的高低D.专业技能水平的高低4.在艺术教学实践中,最常用的艺术融合的教学形式是【】A.音乐与舞蹈B.音乐与美术C.美术与诗D.美术与化妆表演5.学校美育的最重要内容和最主要途径是【】A.道德教育B.智力教育C.体验教育D.艺术教育6.成功的艺术教育的标志是【】A.提高全体学生的理论水平B.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素质C.提高全体学生的技能技巧D.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素养7.真正的艺术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的一个最鲜明的特点是【】A.其教育过程更能给人以快乐和享受B.其教育过程更能给人以知识和技能C.其教育过程更能给人以兴趣和智慧D.其教育过程更能给人以冲动和振荡8.培养艺术尖子也应该是普通教育的职责之一,但培养尖子的途径主要是【】A.课内B.课间C.课外D.课程9.艺术教育的主渠道是【】A.课堂教育B.课外艺术活动C.理论教学D.技能训练lO.今天,我们着重强调艺术教学的最主要任务和目标是【】A.培养学生的艺术知识B.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C.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D.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11.名符其实的中小学艺术教育就应该注重【】A.教师的主动参与B.学生的主动参与C.教师的主导作用D.学生的被动参与12.中小学艺术教学中的艺术知识技能教学应尽可能地【】A.在课外活动中结合进行B.在课内活动中结合进行C.在艺术活动中结合进行D.在思想教育中结合进行13.“人人都需要艺术,人人都应该成为艺术家”。
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39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幼儿美感B.开发幼儿智力C.培养幼儿道德品质D.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2.“一竿子式”组织形式的研究型音乐活动,充分发挥了集体音乐教学活动的( )A.适应性功能B.发展性功能C.唤醒功能D.恢复功能3.世界著名音乐家柯达依认为,儿童的第一位音乐教师是( )A.教师B.母亲C.音乐家D.同伴4.《牧童短笛》的曲作者是( )A.冼星海B.贺绿汀C.聂耳D.周群烈5.在集体音乐教学活动评价中,对教师精神面貌的评价属于( )A.活动基础的评价B.活动结果的评价C.活动过程的评价D.活动内容的评价6.在音乐欣赏中,动作表演和绘画应处理成( )A.辅助性体验活动B.主导性体验活动C.知识获得活动D.技能训练活动7.在正常情况下,儿童基本上能做到在音量、音色、音高和速度上与集体保持一致的年龄是在( )A.2岁末期B.3岁末期C.4岁末期D.5岁末期8.学前儿童在歌唱活动中最难掌握的技能是( )A.节奏B.歌词C.音准D.速度9.在合作性的集体歌唱活动中,除了声音和感情的和谐默契以外,还要注意( )A.歌唱力度的和谐B.音色的和谐C.表演形式方面的和谐D.音量的和谐10.一般地强调队形变化和舞伴之间的配合、交流的韵律动作组合是( )A.集体舞组合B.表演舞组合C.律动模仿动作组合D.自娱舞组合11.秧歌十字步的学习一般适合于( )A.2~3岁儿童B.3~4岁儿童C.4~5岁儿童D.5~6岁儿童12.按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规律组织动作有利于( )A.引发儿童的兴趣B.发展儿童的秩序感C.儿童感知音乐的结构D.发展儿童的均衡和对称意识13.3~4岁儿童一般比较容易接受连续重复的动作,动作变换一般应在( )A.乐句与乐句之间进行B.乐段与乐段之间进行C.乐句之中进行D.乐段之中进行14.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中,最有个性和最有成效的部分是( )A.合乐动作B.歌唱教学C.乐器演奏活动D.小提琴教学15.学前儿童在感受和表现音乐时,能尽力使自己的身体活动与音乐相一致,使自己身体各个部分的活动相互协调一致,这说明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前儿童( )A.认知的发展B.语言的发展C.社会性的发展D.自我意识的发展16.幼儿面对音乐活动材料时的那种喜悦、兴奋、跃跃欲试的反应,说明了幼儿的即时需要为( )A.探究的需要B.创新的需要C.参与的需要D.被接纳的需要17.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第一目的是( )A.训练幼儿的节奏感B.发展幼儿运用打击乐器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C.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想象能力D.使幼儿从演奏活动中直接获得快乐18.为了避免幼儿个人的自由散漫行为对幼儿群体的“适宜唤醒状态”产生消极影响,教师常规性的行为是( ) A.观察B.反馈C.鼓励D.督导19.在教幼儿学习随乐动作时,一般的配乐程序应是( )A.播放录音音乐—教师慢速弹琴—教师清唱,跟随幼儿速度—教师快速弹琴B.教师清唱,跟随幼儿速度—教师慢速弹琴—教师稍慢速弹琴—播放录音音乐C.教师清唱,跟随幼儿速度—播放录音音乐—教师慢速弹琴—教师稍慢速弹琴D.播放录音音乐—教师清唱,跟随幼儿速度—教师慢速弹琴—教师稍慢速弹琴20.由教师设计、发起、控制的与音乐有关的教育活动称为( )A.显性的音乐教育课程B.隐性的音乐教育课程C.可受教师控制的课程D.不可受教师控制的课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及答案

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评价者的角度出发,可以把评价分为()。
A.书面评价和口头评价B.全面评价和重点评价C.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D.独立评价和连续评价2.对于结构单纯、清晰并且不用过于注重感知体验细节的作品来说,较适合的导入方法是()。
A.从文学活动开始导入B.从作品的某个部分开始导入C.从完整作品开始导入D.从美术活动开始导入3.《狮王》的曲作者是()。
A.圣桑B.舒曼C.丁善德D.汤普森4.一切由教师设计、发起、控制的与音乐有关的教育活动是()。
A.隐性的音乐教育课程B.显形的音乐教育课程C.可受教师控制的课程D.不可受教师控制的课程5.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审美感动是教育是手段,音乐作品是教育的()。
A.方法B.内容C.媒介D.技能6.在欣赏柴可夫斯基《洋娃娃的葬礼进行曲》时,所提供的视觉材料应是()。
A.色彩辉煌,构图具有动感B.色彩淡雅,构图呈静态C.色彩鲜艳,构图简洁D.色彩灰暗,构图凝重7.在歌唱活动《拍手唱歌笑呵呵》中,“引导、鼓励幼儿在理解歌词含义的基础上看着同伴的眼睛唱歌和做动作,并体验其中的快乐”的目标属于()。
A.发展音乐感的目标B.发展学习能力的目标C.发展个性、社会性的目标D.全面发展的目标8.学前儿童在歌唱活动中最难掌握的技能是()。
A.节奏B.呼吸C.速度D.音准9.在要求幼儿轻声演唱歌曲时,教师错误的做法是()。
A.直接用指令的方式要求幼儿压低音量B.进行歌唱示范C.提供轻柔的琴声前奏和伴奏D.用耳语般轻柔的声音来对幼儿讲解要求10.系列歌唱教学方案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 让儿童较好地理解歌曲B. 让儿童熟练地掌握歌曲C. 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D. 让儿童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11.学前儿童最先发展的动作是()。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二)-自考专业(学前教育)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二)-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卷面总分:18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试卷题量:50题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律动不包括以下哪种动作()A.基本动作B.模仿动作C.舞蹈动作D.表演动作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儿童舞蹈表现形式不包括以下哪种()A.游戏舞B.表演舞C.双人舞D.集体舞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不包括()A.音乐艺术的基本理论B.教育学的基本理论C.心理学的基本理论D.舞蹈艺术的基本理论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美感的主要特点不包括()A.美感的直觉性和功利性B.美感的个人差异性C.美感的表现性D.美感的共同性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活动的材料选择可以从音乐、乐器和()三方面着手。
A.编曲B.配器方案C.合声D.敲击演奏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从心理活动的不同领域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进行划分,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A.认知目标B.情感与态度目标C.操作技能目标D.年龄阶段目标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幼儿园的韵律活动,一般包括律动及其组合、()和音乐游戏三种类型。
A.基本动作B.模仿动作C.舞蹈D.表演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家庭音乐教育的特点不包括()A.启蒙性B.长期性C.随机性D.选择性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二、填空题(共17题,共48分)9.音乐的句法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旋律、和声与节奏您的答案:10.歌唱教育活动中节奏感培养的具体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正确答案:运用身体动作、运用视觉材料、运用嗓音、运用特别选择的歌曲材料和改变熟悉的歌曲材料您的答案:11.韵律活动教学中一般性的教学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39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
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人类音乐活动的基本性质在于()
A. 实践性
B. 音乐性
C. 游戏性
D. 娱乐性
2. 在设计音乐欣赏教学方案时,先把握作品的某个细节部分,然后再从局部逐步扩大到整个作品的程序为()
A. 层层深入的程序
B. 层层累加的程序
C. 一一匹配的程序
D. 一一对应的程序
3. 作为创造性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一种表达媒介,语言在表述时应使用()
A. 概念性语言
B. 比喻性语言
C. 抽象性语言
D. 逻辑性语言
4. 音乐教育工作不仅要为儿童的现实发展担负责任,而且也要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担负责任。
这一思想体现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
A. 实践原则
B. 可持续发展原则
C. 和谐原则
D. 低耗高效原则
5. 面对陌生幼儿,不含复习活动的“研究型”公开观摩活动的组织形式一般采用()
A. “一杆子”式
B. 三段式
C. 常规式
D. 系列化式
6. 将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划分为音乐表现活动和音乐体验活动的依据是
()
A. 活动目的
B. 音乐实践类型
C. 活动内容
D. 音乐表现方式
7. 《金蛇狂舞》的曲作者是()
A. 刘诗昆
B. 圣桑
C. 聂耳
D. 刘铁山
8.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活动使儿童获得()
A. 音乐感的发展
B. 学习能力的发展
C. 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D. 全面和谐的发展
9. 在歌唱活动中,为了帮助儿童获得清晰准确的表现内容并掌握富于感染力的表达情感的方法,教师应该()
A. 让幼儿倾听录音范唱
B. 让幼儿倾听同伴的演唱
C. 让幼儿倾听教师精湛的弹奏
D. 树立正确的歌唱榜样
10. 一般来说,在唱优美、温柔、悲伤的歌曲时,咬字吐字的方式用比较形象
的动词来说应是()
A. “弹”出去的
B. “推”出去的
C. “打”出去的
D. “爆发”出去的
11. 下列关于“选择韵律活动中的音乐作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可以为同一种动作选用不同的音乐
B. 不可以为不同的动作选用同样的音乐
C. 应十分注意音乐速度的选择
D. 应选择节奏清晰、结构工整的音乐
12. 如果一首歌曲中只含有do re mi三个音,那么这首歌曲最为合适的调应该是()
A. C大调
B. D大调
C. E大调
D. F大调
13. 在正常情况下,儿童基本上能做到在音量、音色、音高和速度上与集体保
持一致的年龄是在()
A. 2岁末期
B. 3岁末期
C. 4岁末期
D. 5岁末期
14. 用自己的实践去证明“每一个儿童,无论其先天情况如何,只要他能获得
良好的教育环境,就可以成为有才能的人”这样一个推论的教育家是()
A. 达尔克罗兹
B. 柯达依
C. 铃木
D. 奥尔夫
15. 对于具有较多形象或情节描写性的打击乐作品来说,较适合的导入方法是()
A. 总谱创编导入法
B. 音乐欣赏导入法
C. 故事导入法
D. 韵律活动导入法
16. 用形状和色彩表示配器方案的总谱是()
A. 标准总谱
B. 通用总谱
C. 图形总谱
D. 动作总谱
17. 在打击乐器的演奏过程中,运用节奏、音色、速度、力度的变化设计配器
方案并进行表现的活动能发展幼儿的()
A. 乐器操作能力
B. 随乐能力
C. 合作协调能力
D. 创造性表现能力
18. 教师有意识地为幼儿提供秩序良好的活动环境、活动组织形式、活动方法
和活动内容可以满足幼儿()
A. 探究的需要
B. 对秩序的需要
C. 参与的需要
D. 被接纳的需要
1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空间因素调节的做法是()
A. 合理选择队形
B. 轮流进行活动
C. 行进动作变成原地动作
D. 动作的动静交替
20. 大脑处于不适宜唤醒状态的条件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
A. 兴奋集中
B. 相对抑制
C. 兴奋与抑制趋向于扩散
D. 兴奋与抑制趋向于集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
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1.音乐教育可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具体表现在:(1)促进幼儿个性意识倾向
性的发展;(2)促进幼儿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
22. 幼儿音乐欣赏材料的选择包括________________的选择和辅助材料的选择。
23.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综合性主要表现为:(1)形式上的综合;(2)过程上的
综合;(3)________________上的综合。
24. 教师在提供示范时,应该尽量做到:适时、________________、谨慎、灵活。
25. 教师在提出和撰写音乐教学活动目标时,必须遵循:(1)系统化原则;(2)
系列化原则;(3)________________原则。
26. 歌唱表情不仅仅是指歌唱时的脸部表情和体态表情,更是特指歌声所传达
出的感情,即________________表情。
27. 为提高幼儿韵律动作的随乐性,动作组合总体上应该是简单和
________________的。
28. 学前儿童的动作发展主要有三条规律:(1)从大的整体动作到小的精细动作;
(2)________________;(3)从不移动动作到移动动作。
29. 体态律动学的核心是:音乐教育应从身心两个方面同时入手去训练儿童,
让儿童从开始接触音乐起,就不只是学习用听觉去感受音乐,同时还学习用整
个________________和心灵去感
音乐。
30. 对人的精神世界直接产生影响的是音乐的________________功能。
31. 影响“心理唤醒”的因素主要有五大方面:幼儿因素、教师因素、
________________因素、程序和方法因素、时间与空间因素。
32. 在演奏打击乐曲的过程中,注意倾听自己、同伴和集体的演奏,并努力使
每一个人、每一声部的演奏都能服从于整体形象的塑造要求,指的是乐器演奏
活动的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3. 显性音乐课程
34. 独立片段评价
35. 模仿动作
36. 心理调节的程序因素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7. 教师在提出音乐教学活动目标时应考虑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38. 简述韵律活动的导入方法。
39. 发展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40.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行为方式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 试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和谐原则。
42. 在创编新歌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应注意哪些问题?试举例说明。
六、分析题(本大题12分)
43.分析中班打击乐曲《军民大生产》的配器方案,指出方案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附:《军民大生产》配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