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试大纲及解析(最新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入学考试大纲

附件2:432统计学考试科目大纲一、考试性质统计学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应用统计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属于硕士研究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招生类型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基础知识掌握水平,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综合知识运用能力。
应考人员应根据本大纲的内容和要求自行组织学习内容和掌握有关知识。
本大纲主要由概率论基础、描述统计、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等部分组成。
考生应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各种运算方法。
二、评价目标(1)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要求考生具有较好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
(3)要求考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一)概率论基础1、考试范围随机事件及其运算,事件的概率,概率的性质,独立性,条件概率,随机变量,离散随机变量,连续随机变量,多维随机变量及其联合分布,随机变量的独立性,条件分布与条件期望,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与相关系数,大数定理,中心极限定理2、基本要求(1)了解样本空间的概念,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2)理解概率、条件概率的概念,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会计算古典型概率和几何型概率,掌握概率的加法公式、乘法公式、减法公式、全概率公式,以及贝叶斯公式。
(3)理解事件的独立性的概念,掌握用事件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理解独立重复试验,掌握二项概率公式(4)理解随机变量、概率分布、分布函数的概念,理解离散型与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掌握分布函数的性质,会用随机变量描述事件并计算相应的概率(5)理解二维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联合分布、边缘分布,了解条件分布;会利用二维随机变量概率分布计算事件的概率(6)理解随机变量的独立性,掌握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独立的条件(7)理解随机变量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协方差、相关系数)的概念,并会运用数字特征的基本性质计算具体分布的数字特征,掌握常用分布的数字特征。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354汉语基础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汉语基础》考试大纲目录I 考查目标................... 错误!未指定书签。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考查内容 (3).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11)《汉语基础》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汉语基础考试涵盖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运用上述语言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汉语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汉语语言学相关基础知识和汉语语言分析及运用能力。
该课程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现代汉语》(黄柏荣、廖序东主编,2011年第5版)的内容;重点掌握《古代汉语》(王力主编,1999年第3版)、《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2010年第4版)的有关内容。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汉语基础》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试卷内容包括现代汉语(110分)﹑古代汉语(20分)和语言学概论(20分)三个部分,考试卷有以下五种题型:(一)选择题(15个,共30分)(二)判断题(15个,共30分)(三)名词解释题(6个,共30分)(四)简答题(4个,共20分)(五)阅读分析题(2个,共40分)考查内容一、现代汉语【考查目标】1.准确、系统地识记以下基础知识:现代汉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现代汉字;现代汉语修辞。
2.能够运用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分析、判断相关语言材料。
【具体内容】一、绪论(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二)现代汉语的特点(三)现代汉语规范化(四)推广普通话二、语音(一)语音概说1.语音的性质2.语音单位3.记音符号(二)辅音与声母1.辅音的发音2.声母的发音(三)元音与韵母1.元音的发音2.韵母的发音3.韵母的结构(四)声调1.什么是声调2.调值和调类3.普通话的声调(五)音节1.音节的结构2.拼音3.音节的拼写规则(六)音变1.变调2.轻声3.儿化4.语气词"啊"的音变(七)语调三、文字(一)汉字概说1.文字的性质2.汉字的特点3.汉字的作用(二)现行汉字的形体(三)汉字的结构1.结构单位2.笔顺3.造字法(四)汉字整理和标准化1.汉字的整理2.汉字标准化(五)掌握整理过的汉字四、词汇(一)词汇和词的结构1.词汇2.几种词汇单位3.词的结构(二)词义的性质和构成1.什么是词义2.词义的性质3.词义的分类(三)义项和义素1.义项2.义素(四)语义场1.语义场2.同义义场和同义词3.反义义场和反义词(五)词义和语境的关系1.语境对解释词义的作用2.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六)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七)成语(八)词汇的发展变化五、语法(一)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二)划分词类的依据(三)实词和虚词(四)短语1.短语及其分类2.短语的结构类型3.短语分析小结(五)句法成分1.主语和谓语2.动语和宾语3.定语4.状语5.补语6.中心语7.独立语8.句法成分小结及例释(六)单句1.句型2.几种常用句式3.变式句4.句子的变换5.句类6.单句分析小结(七)检查、修改语病的方法和原则1.常见的句法失误2.检查语病的方法3.修改语病的原则(八)复句1.复句意义类型2.复句运用中常见的错误(九)标点符号1.标点符号的作用和种类2.标点符号的用法六、修辞(一)修辞概说1.什么是修辞2.修辞和语境3.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二)词语的锤炼1.意义的锤炼2.声音的锤炼(三)句式的选择1.长句和短句2.整句和散句3.主动句和被动句4.肯定句和否定句5.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四)辞格1.比喻2.比拟3.夸张4.对偶5.排比6.反复7.设问8.反问(五)修辞常见的失误与评改1.韵律配合不协调2.词语选用不精当3.句子表意不畅达4.辞格运用不当(六)语体1.公文语体2.科技语体3.政论语体4.文艺语体二、古代汉语【考查目标】1.考生需要了解古代汉语中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常用词汇。
2021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大纲(汉语基础)

汉语基础考试大纲科目名称:汉语基础科目代码:354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参考书目:1.《现代汉语》(增订5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版;2.《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彭小川、李守纪、王红著,商务印书馆2003版;3.《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4版),陆俭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版。
一、考试性质和目的:汉语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由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汉语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汉语语言学相关基础知识和汉语语言分析及运用能力。
二、考试基本要求: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汉语应用能力。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汉语语言分析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内容:试卷满分为150分。
其中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60分,汉语应用能力40分,汉语语言分析30分,语言现象分析20分。
1.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60分填空题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判断题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选择题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2.汉语应用能力40分语音能力题(标注拼音题、选择题、判断题等),共10分汉字能力题(改正错别字、汉字书写、选择题、判断题等),共15分语法词汇规范(选择题、判断题等),共5分文言文阅读题(加标点、填空题、选择题等),共10分3.汉语语言分析30分语音分析题(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共5分词语辨析题,共10分语法分析题(辨别词性、句子分析),共10分病句修改题,共5分4. 语言现象分析20分问答题,共20分附:《汉语基础》考试一览表。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古代汉语》考试大纲

xx科技学院20xx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一、基本内容绪论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的对象;古代汉语的性质;古代汉语的特点;古代汉语的地位。
第一单元文选:《左传》十篇常用词(一):60字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二)古今词义的异同(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第二单元文选:《战国策》六篇常用词(二):62字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第三单元文选:《论语》十八篇、《礼记》六篇常用词(三):65字古汉语通论:(七)判断句,也字(八)叙述句,矣字,焉字(九)否定句,否定词(十)疑问句,疑问词第四单元文选:《孟子》十篇常用词(四):65字古汉语通论:(十一)词类的活用(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第五单元文选:《墨子·非攻》、《老子》、《庄子》九篇、《荀子·劝学》、《吕氏春秋·察传》、《韩非子·五蠹》常用词(五):63字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第六单元文选:《诗经·国风》22篇、《诗经·小雅·节南山》、《诗经·大雅·公刘》、《诗经·颂·噫嘻》常用词(六):66字古汉语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十六)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第七单元文选:《楚辞》六篇常用词(七):71字古汉语通论:(十七)古书的注解(上)(十八)古书的注解(下)第八单元古汉语通论:(十九)古代文化常识(一)(二十)古代文化常识(二)第九单元古汉语通论:(二十一)古代文化常识(三)(二十二)古代文化常识(四)二、考试要求(包括考试时间、总分、考试方式、题型、分数比例等)(一)考试时间:180分钟(二)总分:100分(三)考试方式:闭卷,笔试(四)题型与分数比例:名词解释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三、主要参考教材《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一~四册,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第3版。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 .doc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相关的中外文化、教育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的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及书面语表达能力。
二、评价目标(1)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三、考试内容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能力考试由“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材料分析写作”三部分组成。
(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2. 外国文化基础知识3. 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二)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教育学基础2.心理学基础3.语言教学基础(三)材料分析写作材料分析写作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 分析与实践能力2. 论文写作能力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试卷满分为150分。
其中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80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30分,材料分析写作40分。
(四)试卷题型比例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80分填空题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判断题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选择题35题,每小题1分,共35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30分填空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选择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案例分析写作 40分写作题为论说文。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大纲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大纲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指定的一项专业学位。
教指委指定的大纲是该专业学位的重要指导文件,规定了该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教学要求以及毕业要求等内容。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指委指定大纲给予了学员全面且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学员提供了扎实的学术基础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使其具备跨文化传播、国际化教育管理和汉语教学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一、教指委指定大纲的课程设置教指委指定的大纲规定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内容涵盖了语言学、教育学、文学、国际关系等多个学科领域,旨在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其中,语言学的相关课程旨在帮助学员深入理解语言习得的理论和实践,教育学的相关课程旨在培养学员的教育研究和教学设计能力,文学和国际关系的相关课程则旨在拓展学员的跨文化认知和国际化视野。
二、教指委指定大纲的教学要求教指委指定的大纲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要求有着明确的规定,强调了学术研究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要求旨在培养学员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要求学员具备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估的能力,并且能够独立开展教育研究和汉语教学实践。
三、教指委指定大纲的毕业要求教指委指定大纲明确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毕业要求,包括学分要求、毕业论文要求以及实习要求等内容。
毕业要求旨在保证学员在学位学习期间获得足够的学术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其能够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胜任相关工作。
总结回顾:通过对教指委指定大纲的全面评估,可以看出该大纲在课程设置、教学要求和毕业要求等方面都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有着明确的规定,为学员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学习指导。
该大纲还强调了跨学科的学习和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为学员提供了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实践评台。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教指委指定的大纲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员提供了丰富而全面的学术资源和学习评台,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4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考试大纲

2024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考试大纲2024年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考试大纲旨在全面评估考生对中文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专业能力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中文教育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和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涵盖了中文教育相关的语言知识、教学理论、实践技能和研究能力等方面内容。
以下将详细介绍大纲的各个部分。
一、语言知识语言知识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在汉语语音、语法、词汇和汉字等方面的知识水平。
考生需要熟悉汉语语音系统,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的区分和发音规律。
同时要了解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和常见的句子类型,并能够正确运用。
此外,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常用词汇和汉字,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
二、教学理论教学理论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中文教学理论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考生需要了解语言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评估等。
同时要了解不同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能够根据学习者的水平和兴趣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和材料。
此外,考生需要了解中文教学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相关政策和规范。
三、实践技能实践技能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素养。
考生需要具备教学实施的能力,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的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评估的能力。
考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教学内容。
同时要具备教师情绪管理和师生关系处理等方面的技能。
四、研究能力研究能力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
考生需要具备独立进行中文教育研究的能力,能够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工具,进行研究课题的设计和实施,并能够科学地分析和解读研究结果。
考生需要具备论文写作和学术论证的能力,能够撰写规范的学术论文,并能够参与学术交流和讨论。
总结起来,2024年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考试大纲旨在全面考察考生的语言知识、教学理论、实践技能和研究能力等方面的能力水平。
考生需要熟悉汉语语音、语法、词汇和汉字等知识,了解中文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相关的中外文化、教育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的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及书面语表达能力。
二、评价目标(1) 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2) 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3) 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三、考试内容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能力考试由“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材料分析写作”三部分组成。
(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2. 外国文化基础知识3. 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二)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 教育学基础2. 心理学基础3. 语言教学基础(三)材料分析写作材料分析写作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 分析与实践能力2. 论文写作能力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试卷满分为150 分。
其中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80 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30分,材料分析写作40 分。
(四)试卷题型比例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80 分填空题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判断题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选择题35题,每小题1分,共35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30 分填空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选择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案例分析写作40 分写作题为论说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未找到(找到的同学可以到 留言提交!)
扩展:音节可以没有
。答案:辅音
11.汉字是
的书写符号系统。
答案: 记录汉语
出处:《现代汉语》上册第 134 页,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
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是汉族人的
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这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
扩展: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
。
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
。
6.普通话声母 j、q、x 从发音部位上看属于
。
答案: 舌面音
出处:《现代汉语》上册第 30 页,舌面音(j、q、x)由舌面前部抵住或接
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又叫做“舌面前音”。
(二)汉语应用能力
汉语应用能力考试测试以下内容: 1. 辨音和标音能力 2. 字形、字义辨别能力及汉字书写规范 3. 词汇、语法规范 4. 文言文阅读理解
(三)汉语语言分析
汉语语言分析考试测试以下内容: 1.语音分析 2.词义分析 3.语法分析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语法词汇规范(选择题、判断题等),共 5 分
文言文阅读题(加标点、填空题、选择题等),共 10 分
汉语语言分析
30 分
语音分析题(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共 5 分
词语辨析题,共 10 分
语法分析题(辨别词性、句子分析),共 10 分
病句修改题,共 5 分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 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 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 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 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相关的中 外文化、教育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的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及书面语表达能力。
(或“我”),做主语时和做宾语时词形不同;同是一个动词“爱”,主语是
第三人称时要加“s”,主语是第一人称时则不加。而汉语里的“她爱我”
和“我爱她”,里面的两个代词“她”和“我”,不管是做主语还是做宾语,
词形都不变化;动词“爱”,不管作主语的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都没
有相应的形态变化。
扩展:与 语系语言相比,汉语在语法上最大的特点是缺乏形态。
解析: “文字”对“汉字”,“记录语言”对“记录汉语”。
扩展:文字是
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12.《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规定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分别是
字。
答案: 2500 和 1000
出处:《现代汉语》上册第 161 页,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
员会于 1988 年发布了《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其中常用字 2500 个,次常用
2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试大纲及样题解析-中文考研网()
(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 2. 外国文化基础知识 3. 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二)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教育学基础 2.心理学基础 3.语言教学基础
大部分地区(东北沿长江地区和南部除外)。
答案:江西省
5.元音与辅音的区别是
。
答案: 气流在声道中是否受到阻碍
出处:《现代汉语》上册第 20 页,音素可以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气流
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又叫子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
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又叫母音。
解析: 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一般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发元音
解析: 按发音部位分,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七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
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
扩展:普通话声母 f 从发音部位上看属于
。
答案:唇齿音
7.同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类型汉语》上册第 94 页,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
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四)试卷题型比例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80 分
填空题 30 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判断题 20 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选择题 30 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汉语应用能力
40 分
语音能力题(标注拼音题、选择题、判断题等),共 10 分
汉字能力题(改正错别字、汉字书写、选择题、判断题等),共 15 分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试大纲及样题解析-中文考研网()
汉语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汉语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 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 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 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 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汉语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汉语语言学相关基础知 识和汉语语言分析及运用能力。
案例分析写作 40 分 写作题为论说文。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 1.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 2.基于文字材料的案例分析。 每次考试为其中的一种形式。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地理解所给文字材料
和题意的基础上,写出思想健康、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语言规范、卷面清洁的文章,鼓励考生结合实际发挥创造性。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1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试大纲及样题解析-中文考研网()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
试卷满分为 150 分。其中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80 分,汉语应用能力 40 分, 汉语语言分析 30 分。
习惯上叫做“零声母”。
解析:普通话 21 个辅音声母+1 个零声母。
扩展:现代汉语普通话有
个声母。答案:21
9.普通话阳平调的调值是
。
答案: 35
5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试大纲及样题解析-中文考研网()
出处:《现代汉语》上册第 63 页,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分属四种基本调值:
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解析:阴平(第一声),调值 55、阳平(第二声),调值 35、上声(第三声),
调值 214、去声(第四声),调值 51。
扩展: 普通话阴平调的调值是
。
普通话上声调的调值是
。
普通话去声调的调值是
。
10.现代汉语普通话大约有
个音节(包括声调)。
答案: 1200
出处:未找到(找到的同学可以到 留言提交!)
二、评价目标
(1)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三、考试内容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能力考试由“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教育学、 心理学及语言教学”,“材料分析写作”三部分组成。
(三)材料分析写作
材料分析写作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 分析与实践能力 2. 论文写作能力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
试卷满分为 150 分。其中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80 分,教育、心 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30 分,材料分析写作 40 分。
二、评价目标
(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汉语应用能力。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汉语语言分析能力。
三、考试内容
汉语基础考试由“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应用能力”和“ 汉语语言 分析”三部分组成。
(一)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语言学基础 2.汉语概况 3.现代汉语语音 4.现代汉语词汇 5.现代汉语语法 6.汉字 7.古代汉语
本样卷又是以汉语基础为基础,针对汉语的基本知识进行测试,考纲虽没
有明确写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为参考依据,但是业界公
认的具有权威性的现代汉语教材就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
所以本解析主要依据此书为蓝本,对考纲所给的样题进行详细的解析。
扩展: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 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
字 1000 个。
解析: 对 300 万字语料的检测结果是:2500 常用字覆盖率达 97.97%,1000
次常用字覆盖率达 1.51%,3500 字合计覆盖率达 99.48%。《现代汉语常用
字表》的字数(3500 个)是符合实际的。
扩展:《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字数是
个。答案:3500
3.现代汉语方言中,粤方言的代表话是
。
答案: 广州话
出处:《现代汉语》上册第 4 页,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
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解析: 北方方言(官话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
为代表。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赣方言以南昌
解析: 在一种语言或方言里,人们可以发出的音很多,其中有的可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