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人大附中高三(下)统练一数学含答案

2020北京人大附中高三(下)统练一数学含答案
2020北京人大附中高三(下)统练一数学含答案

人大附中2017高三三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7人大附中三模物理部分2017.5 13. 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A.β衰变现象 B.光电效应现象 C.原子发光现象 D. α粒子散射现象 14.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物体体积増大,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増大 B. 理想气体的温度升高,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増大 C. 若两个分子间的分子力做正功,则分子势能一定减小 D. 通常情况下,气体比较难以压缩,这是因为压缩气体时要克服气体分子间的斥力作用 15. 位于坐标原点的波源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波,波速v= 400m/s,己知t=0时,波 刚好传播到x= 40m处,如图所示。如果在x= 400m处放置一 接收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上 B. x= 40m的质点在t= 0.5s时位移为零 C. 接收器t=1s时才能接收到此波 D. 若波源向x轴负方向移动,则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变小 16. 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如图所示,O为椭圆ABCD的左焦点,在O点固定一个正电 荷,某一负电荷p正好沿椭圆ABCD运动,这种运动与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规律类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电荷在A点的线速度小于C点的线速度 B. 负电荷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C点的加速度 C. 负电荷由A点运动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増大 D. 若有另外一个负电荷Q绕O点以OC半径做匀速圆周运动(Q的运动轨迹图中并没有画出), 不计PQ之间的作用力,则P、Q分别运动到C点时速度大小关系为v p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1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 生物试题 1.美国科考团在南极湖泊下方深水无光区发现了生活在此的不明类型细菌,并获得了该未知细菌的DNA,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细菌没有高尔基体,无法形成细胞壁 B. 该细菌中没有染色体,只能进行无丝分裂 C. 该细菌细胞中的嘌呤数不一定等于嘧啶数 D. 该细菌的生命活动主要由其DNA分子执行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细胞有无核膜(或成形的细胞核),可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其中真核细胞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比较如下: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都含有DNA 和RNA 两种核酸等 【详解】A 、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大的区别是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也没有除了核糖体以外的其他细胞器。该菌为原核生物,无高尔基体,但能形成细胞壁,A 错误; B 、有丝分裂为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而该细菌为原核生物,可以进行二分裂, B 错误; C 、该细菌细胞中含有DNA 和RNA 两种核酸,其中DNA 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但RNA 中嘌呤数与嘧啶数不一定相等,因此该细菌细胞中的 嘌呤数不一定等于嘧啶数,C 正确; D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执行者,D 错误。 故选C 。 2.研究叶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取匀浆或上清液依次离心将不同的结构分开,其过程和结 果如图所示,P 1~P 4表示沉淀物,S 1~S 4表示上清液。据此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TP 仅在P 2和P 3中产生 B. DNA 存在于P 1、P 2和P 3中 C. P 2、P 3、P 4均能合成蛋白质 D. S 1、S 2、S 3和S 4均含具膜细胞器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研碎叶肉细胞,各种成分中含有细胞器等,画出示意图: 【详解】A 、ATP 可以在细胞溶胶、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产生,即在P 2、P 3和S 1-S 4,A 错误; B 、DNA 存在于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即DNA 存在于P 1、P 2和P 3中,B 正确; C 、P 2、P 3、是半自助细胞器,可以合成部分蛋白质;P 4指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C 正确;

精品解析:2021届北京市人大附中高三(上)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

人大附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八月练习 物理 本试卷共6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引力总是大于斥力 B.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C.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液体中悬浮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 2.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穿过玻璃三棱镜后,变为a、b、c三束单色光。如果b光是绿光,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光可能是蓝光 B.c光可能是红光 C.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 D.c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3.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A.粒子散射现象 B.天然放射现象 C.光电效应现象 D.原子发光现象 4.如图所示,用一根轻质细绳将一幅重力为10N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当绳上的拉力为10N时,两段细绳之间的夹角 为() A.45° B.60° C.90° D.120° 5.将一定值电阻分别接到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两种交流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该电阻产生的焦耳热分别为

1Q 和2Q ,则12Q Q :等于() A.21∶ B.12∶ C. D.6.甲乙两位同学分别使用图中所示的同一套装置,观察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振动图像,已知两人实验时所用的摆长相同,落在同一木板上的细砂分别形成的曲线如图N 1、N 2所示。下面关于两图线相关的分析,正确的是() A.N 1表示砂摆摆动的幅度较大,N 2摆动的幅度较小 B.N 1表示砂摆摆动的周期较大,N 2摆动周期较小 C.N 1对应的木板运动速度比N 2对应的木板运动速度大 D.N 1对应的砂摆摆到最低点时,摆线的拉力比N 2对应的拉力大 7.如图甲所示,A 、B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A 点释放一初速度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受静电力作用,并沿电场线从A 运动到B ,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设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A B E E 、,电势分别为A B ??、,则() A.A B E E =A B ??A B ??=D.A B E E =A B ??>

2020年3月人大附中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卷

2020年3月人大附中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卷 一、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6 题。 材料一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其基因特征与SARS-CoV和MERS-CoV有明显区别。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 (bat-SL-CoVZC45)同源性达85%以上。体外分离培养时,新型冠状病毒96个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发现,而在VeroE6和Huh-7细胞系中分离培养需约6天。 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摘编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 1. 根据材料一内容判断,下列传播方式中,不属于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方式的一项是(3分) A. 空气飞沫传播 B. 气溶胶传播 C. 密切接触传播 D. 虫媒传播 2.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相比在VeroE6和Huh-7细胞系中分离培养所需时间,新型冠状病毒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发现所需时间约少2天。 B. 结合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己定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C. 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同源性非常高,因此有较大可能新型冠状病毒来源于野生蝙蝠。 D. 虽然SARS-CoV、MERS-CoV和新型冠状病毒在基因特征上有明显区别,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研究结论进行推广。 材料二从尚未构成大流行,到绝对有大流行的潜力,到大流行的威胁真实存在,直至“官宣”大流行,一段时间以来,随着疫情愈演愈烈,世卫组织的措辞也在不断升级。被世卫组织盖上“大流行”的戳印意味着什么? 英国广播公司(BBC)认为,世卫组织宣布大流行表明,疫情蔓延已构成全球紧急状况,无异于最严重的警告。 外媒分析称,宣布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敲响最高音量的警钟,引起各国足够重视,采取更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控、抗击疫情,同时还促进各国分享医疗知识和抗疫经验;另一方面,也会产生重大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可能进一步冲击本已脆弱的全球市场,并导致更加严格的旅行和贸易限制。 这在全球头号经济体美国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

人大附中2021届高三数学试卷及答案

人大附中2021届高三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sin ,0}A x y x x π==<<,{cos 0}A y y x x π==<<, ,则A B =( ) A.{ }4 π B.} C.{(}4π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2.已知向量(,1)t =a ,(1,2)=b .若⊥a b ,则实数t 的值为( ) A .2- B.2 C.12- D.1 2 3.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区间(0,1)上单调递增的是( ) A.1 2 y x = B.1sin sin y x x =+ C.2log y x = D.x x y e e -=- 4. 已知抛物线2 12y x =-的焦点与双曲线22 14 x y a -=的一个焦点重合,则a =( ) C.5 D. 5. 已知3log 6a =,54log b =,若12 log a m b >>,m *∈N ,则满足条件的m 可以为( ) A. 1 8 B. 14 C. 12 D.1 6.圆(x-3)2+(y-3)2=9上到直线3x+4y-11=0的距离等于1的点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 “3a =”是“直线21:+60l ax a y +=和直线2:(2)320l a x ay a -++=平行”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 已知函数()sin()f x A x ω?=+(A ,ω,?均为正的常数)的最小正周期为π,当23 x π=时,函数()f x 取得最小值,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2)(0)f f f <-< B.(0)(2)(2)f f f <<- C. (2)(0)(2)f f f -<< D.(2)(0)(2)f f f <<- 9.已知二次函数2 ()f x ax bx c =++的导数为'()f x ,'(0)0f >,对于任意实数x 都有

2018-2019北京人大附中高三生物热身试题

2019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生物 2019.5.26 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心肌细胞有较多的线粒体 B.浆细胞有发达的高尔基体 C.大肠杆菌没有任何细胞器 D.根尖成熟区细胞有大液泡 2.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该菌产生的蛋白类毒素严重破坏人的神经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脱毒后的破伤风毒素可制成疫苗 B,吞噬细胞可特异性清除该菌 C,效应T细胞可直接结合该菌 D,抗破伤风毒素只能用于预防该病 3. 猴面包树根系发达、树干粗壮高大,木质疏松如海绵,旱季时树叶完全脱落,雨季大量吸水,迅速长叶开花结果,花在夜间开放,吸引果蝠等动物传粉。猴面包树的果实是猴子等动物喜爱的食物,树干中的水分也可以被动物取用,使其获得“热带草原生命之树”的美誉。由此无法推断出 A,热带草原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猴面包树产生有利变异 B,落叶使猴面包树的水分散失减少,有利于其度过旱季 C,猴面包树的开花时间是果蝠等传粉动物选择的结果 D,猴子等动物的取食行为可以帮助猴面包树传播种子 4. 下列实验所用试剂及其目的对应合理的是 A,用清水洗去花生子叶表面的苏丹IIIB,用盐酸使植物根尖细胞分离 C,用龙胆紫鉴定粗提取的DNA D,用蒸馏水对菌液进行梯度稀释 5.我国科学家应用家鸡作为转基因生物反应器通过卵清获得药用蛋白。重组质粒以及利用目的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建重组质粒时应使用限制酶 Smal I与 ECOR V切割人源目的基因 B.受体细胞中若观察到绿色荧光,表明目的基因导入成功并表达 C. 转基因家鸡的不同组织细胞中均能够表达目的基因生产药用蛋白 D. 4、5号个体电泳结果说明目的基因成功导入并能在亲子代间遗传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1届高三年级10月数学月考试题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1届高三年级10月数学月考试 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已知集合,,则()A.B.C.D. 2. 已知命题,,则为() A.,B., C.,D., 3. 已知点是角终边上一点,则()A.B.C.D. 4. 已知向量,,若,则实数 () A.8 B.C.2 D. 5. 以下选项中,满足的是() A.,B., C.,D., 6. 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区间内是增函数的是() A.B. C.D.

7. 已知方程在区间上有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B.C.D. 8. 已知是非零向量,为实数,则“”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 已知,若函数有最小值,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B. C.D. 10. 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当时,;当时,.若方程在区间上恰有3个不同的实根,则的所有可能取值集合是() A.B. C.D. 二、填空题 11. 已知,则______. 12. 在中,已知,,则的面积为 ______. 三、双空题

13. 已知点,为坐标原点,点,分别在轴和轴,且满足 ,则______,的最小值为______. 四、填空题 14. 已知函数,若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5. 将函数图象上各点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再向左平移 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已知在上有且只有5个零点.在下列命题中: ①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②在内恰有5个极值点; ③在区间内单调递减; ④的取值范围是. 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 五、解答题 16. 在中,已知. (1)求; (2)若,,求 17. 已知函数,若______,写出的最小正周 期,并求函数在区间内的最小值. 请从①,②这两个条件中选择一个,补充在上面的问题中并作答.若选择多个条件分别作答,按第一个判分.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人大附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开学考试 物理 2020年08月19日本试卷共6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引力总是大于斥力 B.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C.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液体中悬浮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 2.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穿过玻璃三棱镜后,变为a、b、c三束单色光。如果b光是绿光,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光可能是蓝光 B.c光可能是红光 C.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 D.c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3.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A. 粒子散射现象 B.天然放射现象 C.光电效应现象 D.原子发光现象 4.如图所示,用一根轻质细绳将一幅重力为10N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当绳上的拉力为10N时,两段细绳之间的夹角为: A.45° B.60° C.90° D.120°

5.将一定值电阻分别接到如图甲和图乙所示的两种交流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该电阻产生的焦耳热分别为Q 1和Q 2,则12:Q Q 等于: A.2:1 B.1:2 D.1:6.甲乙两位同学分别使用图中左图所示的同一套装置,观察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振动图象,已知两人实验时所用的摆长相同,落在同一木板上的细砂分别形成的曲线如右图N 1、N 2所示。下面关于两图线相关的分析,正确的是: A.N 1表示砂摆摆动的幅度较大,N 2摆动的幅度较小; B.N 1表示砂摆摆动的周期较大,N 2摆动周期较小; C.N 1对应的木板运动速度比N 2对应的木板运动速度大; D.N 1对应的砂摆摆到最低点时,摆线的拉力比N 2对应的拉力大; 7.如图甲所示,A 、B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A 点释放一初速度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受静电力作用,并沿电场线从A 运动到B ,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设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 A 、E B ,电势分别为A ?、B ?,则: A.E A =E B ,A B ??

高三理综(生物部分)3月模拟测试(一)试题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8届高三理综(生物部分)3月模拟测试(一)试 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 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的核糖体是噬菌体衣壳蛋白合成的场所 B.醋酸杆菌的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蓝藻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黑藻的中心体可参与纺锤体的形成 2.某种着色性干皮症的致病原因是由于相关染色体DNA发生损伤后,未能完成下图所示的修 复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所致 B.酶Ⅰ或酶Ⅱ功能异常或缺失都可导致患病 C.完成过程③至少需要2种酶 D.该修复过程的场所是在细胞核中 3.某种果蝇野生型个体的翅为圆形。该种果蝇有两种纯合的突变品系,一种为椭圆形翅,另 一种为镰刀形翅。将这三种果蝇相互杂交得到下表所示结果。据此判断不合理 ...的是 亲本F1 杂交 雌蝇雄蝇雌蝇雄蝇 1 镰刀形圆形镰刀形镰刀形 2 圆形镰刀形镰刀形圆形 3 镰刀形椭圆形椭圆形镰刀形 A.镰刀形相对于圆形为显性 B.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镰刀形相对于椭圆形为显性 D.F1椭圆形与圆形杂交可产生镰刀形后代

4.我国华北地区常见绿色开花植物丝兰,除了丝兰蛾再没有其它传粉者。一种丝兰蛾只拜访一种丝兰的花朵,丝兰蛾幼虫在其它任何地方都不能生长。在授粉期间,雌蛾进入丝兰花朵中,用产卵器切割子房壁并将卵产于其内,每产下一粒卵雌蛾都会爬到雌蕊顶部在柱头上洒下一点花粉,又从花药上刮下一些花粉补充到所携带的花粉球上。如此产下1~15粒卵后, 再飞向另一朵花继续产卵。根据上述资料分析,无法 ..推断出 A.丝兰花的结构特点和丝兰蛾的生活习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B.丝兰蛾幼虫寄生在丝兰子房中导致丝兰种子无法形成 C.丝兰种群数量与丝兰蛾种群数量的变化呈现相同的波动趋势 D.丝兰与丝兰蛾之间是一种互利共生关系 5.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泡菜制作的过程中,乳酸菌能在缺氧条件下产生乳酸 B.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理,可估测某作物新品种的细胞液浓度 C.调查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系中多调查几代,以减少误差 D.常取大蒜幼苗根尖做临时装片,用碱性染料染色可观察染色体 29.(16分) 白假丝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在正常人体中数量少,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会大量繁殖并引发感染性疾病。科研人员用小鼠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后所起的免疫过程。 (1)白假丝酵母菌的同化作用是,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是。 (2)实验一:用的白假丝酵母菌分别感染野生型和JNK(一种蛋白激酶)基因敲除小鼠,记录感染后小鼠存活情况并检测体内该菌的数量,结果如下。图1表 明,,根据图2分析,出现图1结果的原因 是。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试题(含解析)

1拿到试卷:熟悉试卷 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建议拿到卷子以后看看考卷一共几页,有多少道题,了解试卷结构,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 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2答题顺序:从卷首依次开始 一般来讲,全卷大致是先易后难的排列。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从卷首开始依次做题,先易后难,最后攻坚。但也不是坚决地“依次”做题,虽然考卷大致是先易后难,但试卷前部特别是中间出现难题也是常见的,执着程度适当,才能绕过难题,先做好有保证的题,才能尽量多得分。 3答题策略 答题策略一共有三点: 1. 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做简单的、熟悉的题,再做 综合题、难题。 2. 先小后大。先做容易拿分的小题,再做耗时又复杂的大题。 3. 先局部后整体。把疑难问题划分成一系列的步骤,一步一步的解决,每解决 一步就能得到一步的分数。 4学会分段得分 。不会做的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准确、书写规范、语言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 题目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 。如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果题目有多个问题,也可以跳步作答,先回答自己会的问题。 5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水平 考试时,因为时间和个别题目的难度,多数学生很难做完、做对全部题目,所以在答卷中要立足中下题目。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构成,学生能拿下这些题目,实际上就是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档题会更放得开。 6确保运算正确,立足一次性成功 在答卷时,要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稳扎稳打,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性成功。不 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试题做完后要认真做好 解后检查,看是否有空题,答卷是否准确,格式是否规范。 7要学会“挤”分 考试试题大多分步给分,所以理科要把主要方程式和计算结果写在显要位置,文科尽量把要点写清晰,作文尤其要注意开头和结尾。考试时,每一道题都认真思考,能做几步就做几步,对于考生来说就是能做几分是几分,这是考试中最好的策略。 8检查后的涂改方式要讲究 发现错误后要划掉重新写,忌原地用涂黑的方式改,这会使阅卷老师看不清。如果对现有的题解不满意想重新写,要先写出正确的,再划去错误的。有的同学先把原来写的题解涂抹了,写新题解的时间又不够,本来可能得的分数被自己涂掉了。考试期间遇到这些事,莫慌乱!不管是大型考试还是平时的检测,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突发情况。遇到这些意外情况应该怎么办?为防患于未然,老师家长们应该在考前给孩子讲清楚应急措施,告诉孩子遇事不慌乱,沉重冷静,必要时可以向监考老师寻求帮助。

北京市人大附中高三物理下学期三模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人大附中高三物理下学期三模试题(含解析) 物理试题 1. 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A. 粒子散射现象 B. 天然放射现象 C. 光电效应现象 D. 原子发光现象 【答案】B 【解析】 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了原子内部有一个很小的核,并没有涉及到核内部的变化,故A项错误;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内部发生变化自发的放射出α粒子或电子,从而发生α衰变或β衰变,故B项正确;光电效应是原子核外层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逸出,没有涉及到原子核的变化,故C项错误;原子发光是原子跃迁形成的也没有涉及到原子核的变化,故D 项错误。 2.以下关于物质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 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先增大后减小 B. 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距离r0时,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势能增大 C. 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的碰撞引起的,它跟气体的重力有关 D. 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越压缩越费劲,主要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斥力变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逐渐减小,选项A错误;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距离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则分子势能增大,选项B正确;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的碰撞引起的,它跟气体的重力无关,选项C错误;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越压缩越费劲,主要是因为气体压强作用的缘故,与分子之间斥力无关,选项D错误. 3.用手握住较长软绳的一端连续上下抖动,形成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绳上a、b两质点均处于波峰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 B. a、b两点振动开始时刻相差半个周期 C. a点完成全振动的次数比b点多一次 D. a点完成全振动的次数比b点少一次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波形可知,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选项A错误; a、b两点振动开始时刻相差一个周期,选项B错误;a点距离波源较近,且ab相差一个波长,则a点完成全振动的次数比b点多一次,选项C正确,D错误. 4.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如图所示,O为椭圆ABCD的左焦点,在O点固定一个正电荷,某一电子P正好沿椭圆ABCD运动,A、C为长轴端点,B、D为短轴端点,这种运动与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规律类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子在A点的线速度小于在C点的线速度 B. 电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C点的加速度 C. 电子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 D. 电子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答案】D 【解析】 【详解】电子绕正电荷做椭圆轨道运动,可类比与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电子在A点的线速度大于在C点的线速度,选项A错误;A点距离正电荷较近,受库仑力较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电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C点的加速度,选项B 错误;电子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选项D正确,C错误。 5.一只电饭煲和一台洗衣机同时并入u=311sin(314t) V的交流电源上,均正常工作,用电

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2020届一模模拟练习 生物(含答案解析)(PDF版)

人大附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三一模模拟练习 生物 命题人:王润英、杜军审卷人:吕继华 本卷共21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020.3.30 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每个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组成元素不同于其它三类物质的是() A.磷脂 B.蛋白质 C.RNA D.ATP 2.德国生理学家华尔柏在研究线粒体数量时,统计了某动物部分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数据, 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其中产生能量最多的部位是基质 B.不同细胞的线粒体数量有差异与其执行不同的细胞功能有关 C.心肌细胞线粒体含量最多的原因是心肌消耗的能量多 D.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线粒体的多少与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弱有关 3.研究发现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且载体蛋白协助物质 进出细胞时可能消耗能量,也可能不消耗能量,而通道蛋白协助物质进出细胞时不消耗能量。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叙述,不合理的是() A.无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进出细胞方式都是自由扩散 B.Na+不能通过通道蛋白的协助逆浓度梯度运出细胞 C.在主动运输中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蛋白质是载体蛋白 D.物质依靠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4.右图的数学模型能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 A.植物细胞液浓度随外界溶液浓度变化情况 B.H2O2分解速率随H2O2酶浓度变化的情况 C.细胞有氧呼吸强度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 D.真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 5.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则细胞中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 B.染色体组数加倍的同时可发生着丝点分裂或同源染色体分离 C.染色体和核DNA数目相等的时期,每条染色体上均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D.染色单体和核DNA数目相等的时期,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6. A.白细胞的凋亡比红细胞快,这与白细胞吞噬病原体有关 B.癌细胞的无限增殖是由正常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引起的 C.通常情况下,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分裂能力越弱 D.小肠上皮细胞寿命最短,这与基因控制的凋亡有关

中国人大附中2021届高三10月考试卷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中国人大附中2021届高三10月考试卷 语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作答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第I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诚”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基本价值,融汇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艺术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孟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永嘉学派的叶适说:“是故天诚覆而地诚载,惟人亦然,如是而生,如是而死。”王夫之说:“诚与道,异名而同实者也。”在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那里,诚已经具有了自然规律的意义,甚至被幻化为化生万物的精神实体。我们今天进行诚信文化建设,要善于面对和运用传统文化这个巨大的价值资源和历史现实。从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是儒家的社会伦理文化,但它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诚”是这个文化体系的一个核心价值,具有轴心性。《礼记》中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具体地说,从社会价值论角度看,我们研究诚信文化建设应该重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个体价值主体性的涵育。“正心诚意”,诚信、真诚、诚实是个体人格育成的必备品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离不开诚的品质。诚是一种目的性价值,而不是工具性价值,是现代人格建设的构成性因素。诚即良知真心、赤子之心、天地良心。诚的反面是虚假和欺骗,主体责任的缺失和泯灭。朱熹说,“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

2018北京人大附中高三模拟测试(一)物理

2018北京人大附中高三模拟测试(一)物理2018.3.5 13.利用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可以算出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 A.二氧化碳的密度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B.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和二氧化碳的密度 C.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D.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和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 14.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后,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B.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D.赫兹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15.“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和倾斜同步卫星组成。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中轨道卫星都在圆轨道上运行,它们距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且h1>h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比中轨道卫星的周期大 B.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比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 C.静止轨道卫星的角速度比中轨道卫星的角速度大 D.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中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 16.如图1所示,一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连接一物块,物块沿竖直方向以O点为中心点,在C、D 之间做周期为T的简谐运动。已知在t1时刻物块的动量为p、动能为E k。下列说法中正确 A.如果在t2时刻物块的动量也为p,则t2-t1的最小值为T B.如果在t2时刻物块的动能也为E k,则t2-t1的最小值为T C.当物块通过O点时,其加速度最小 D.物块运动至C点时,其加速度最小 17.如图2甲所示,直线AB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若在A点放置一初速度为零的质子,质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AB由A运动到B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A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 B.电场方向一定是从B指向A C.质子从A到B的过程中,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电场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一 定相等 D.质子从A到B的过程中,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电场力的冲量一定相等 18.如图3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A、B两个小物块,其中物块A的左侧连接一 轻质弹簧。物块A处于静止状态,物块B以一定的初速度向物块A运动,并通过弹簧 与物块A发生弹性正碰。对于该作用过程,两物块的速率变化可用速率—时间图象进行描 述,在图4所示的图象中,图线1表示物块A的速率变化情况,图线2表示物块B的速率 变化情况。则在这四个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8届高三语文2月特供卷(一)

六大注意 1 考生需自己粘贴答题卡的条形码 考生需在监考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贴本人的试卷条形码。粘贴前,注意核对一下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是否有误,如果有误,立即举手报告。如果无误,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万一粘贴不理想,也不要撕下来重贴。只要条形码信息无误,正确填写了本人的考生号、考场号及座位号,评卷分数不受影响。 2 拿到试卷后先检查有无缺张、漏印等 拿到试卷后先检查试卷有无缺张、漏印、破损或字迹不清等情况,尽管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如果有,及时举手报告;如无异常情况,请用签字笔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写上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写好后,放下笔,等开考信号发出后再答题,如提前抢答,将按违纪处理。 3 注意保持答题卡的平整 填涂答题卡时,要注意保持答题卡的平整,不要折叠、弄脏或撕破,以免影响机器评阅。 若在考试时无意中污损答题卡确需换卡的,及时报告监考老师用备用卡解决,但耽误时间由本人负责。不管是哪种情况需启用新答题卡,新答题卡都不再粘贴条形码,但要在新答题卡上填涂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4 不能提前交卷离场 按照规定,在考试结束前,不允许考生交卷离场。如考生确因患病等原因无法坚持到考试结束,由监考老师报告主考,由主考根据情况按有关规定处理。 5 不要把文具带出考场 考试结束,停止答题,把试卷整理好。然后将答题卡放在最上面,接着是试卷、草稿纸。不得把答题卡、试卷、草稿纸带出考场,试卷全部收齐后才能离场。请把文具整理好,放在座次标签旁以便后面考试使用,不得把文具带走。 6 外语听力有试听环 外语考试14:40入场完毕,听力采用CD播放。14:50开始听力试听,试听结束时,会有“试听到此结束”的提示。听力部分考试结束时,将会有“听力部分到此结束”的提示。听力部分结束 后,考生可以开始做其他部分试题。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8届高三语文2月特供卷(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得益于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卓著进步,人工智能在国内发展迅猛。在可以 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 展。 从娱乐、出行到支付手段,人工智能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来社会建设 的新机遇,同时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新挑战。在这些新挑战中,最令普通人关注 的,或许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高阶人工智能有没有失控风险?未来的机器会不会挑 战人类社会的秩序,甚至获得自主塑造和控制未来的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发展,很多人 有了这样的担心。 人工智能会带来福祉还是挑战,是许多文学、影视、哲学作品不断探讨的主题。近年来大众传 播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无形中也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以音源库和全息投影技术为支 撑的“二次元”虚拟偶像上台劲歌热舞,人工智能用人脸识别技术与深度学习能力挑战人类记忆高 手,“阿尔法狗”击败各国围棋大师,攻占了人类智力游戏的高地……尤其是一些以“人机对战” 为噱头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为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既无必 要,也缺乏科学性。 事实上,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将要盛行的 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 属于人类的工具。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 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 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存在的价值。 尽管如此,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国务院在《新一 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 全评估和管控能力”。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 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社会。这也是世界范国内的一项共识。微软、 谷歌等巨头也因人工智能的发展风险而成立了AI伦理委员会。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专家呼吁,在机器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人大附中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10月月考 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 要求的一项。 01.已知集合 {} {1,0,1},1 A B x N x =-=∈< ,则A B= A. {-1,0} B. {0,1} C. {0} D. Φ 02.已知命题 :(0,),ln0 P x x x ?∈+∞+<,则P?为 A. (0,),ln0 x x x ?∈+∞+< B. (0,),ln0 x x x ??+∞+≥ C. (0,),ln0 x x x ?∈+∞+≥ D. (0,),ln0 x x x ??+∞+≥ 03.已知点 5 (2cos1) 6 P π , 是角α终边上一点,则sinα= A.1 2 B. 2 C. 1 2 - D. 2 2 - 04.已知向量a=(1,1),b(2,-1),若(λa+2b)∥(a-b),则实数λ= A. 8 B. -8 C. 2 D. -2 05.以下选项中,满足log2log2 a b > 的是 A. a=2,b=4 B. a=8,b=4

C.1 ,8 4a b == D. 11 ,24a b == 06.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区间(-1,1)内是增函数的是 A. ()33f x x x =- B. f (x )=sin x C. 1()ln 1x f x x -=+ D. ()x x f x e e -=+ 07.已知方程2 10x ax +-=在区间[0,1]上有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0,+∞) B.(-∞,0] C. (-∞,-2] D. [-2,0] 08.已知a 是非零向量,m 为实数,则“ a m =”是“22 a m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09.已知a >0,若函数 31 ,1()1,1x ax x x f x a x -?-≤?=?->??有最小值,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 B. [1,+∞) C. (1 2,+∞) D. [1 2,+∞) 10.定义在[1,+∞)上的函数f (x )满足,当0≤x ≤π时,f (x )=sin x ;当x ≥π时,f (x )=2f (x -π)若方程f (x )-x +m =0在区间[0,5π]上恰有3个不同的实根,则m 的所有可能取值集合是 A. 4[0, 3π B. 4(0, 3π C. 4[0, [343π ππ,) D. 4[0, (343π ππ,)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请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上。

2020北京人大附中高三三模物理

2020北京人大附中高三三模 物理 2020年06月28日 命题人:高三备课组审题人:高三备课组 本试卷共12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一定具有规则的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 B.液体的分子势能与液体的体积无关 C.实际的气体的体积变化时,其内能可能不变 D.组成固体、液体、气体的物质分子依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整齐地排列成“空间点阵”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衍射现象引起的 B.肥皂膜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 C.交通信号灯选用红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红光更容易穿透云雾烟尘 D.液晶显示应用了光的偏振 3.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γ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B.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 C.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 D.210 83Bi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210 83 Bi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 4.如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m 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

A.t=0.15 s时,质点Q的加速度达到正向最大 B.t=0.15 s时,质点P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C.从t=0.10s到t=0.25 s,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了6m D.从t=0.10 s到t=0.25 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 cm 5.如图所示是某笔记本电脑电池上的标注,充满电后正常办公可以使用10小时。电脑主人发现该笔记本还 有一个空余的硬盘位,于是又添加了一块500G的固态硬盘,该固态硬盘额定工作电压3.3V,平均工作电流20mA。那么电池充满电后,该笔记本电脑正常办公使用时间约为: A. 10小时 B. 9小时 C. 8小时 D. 7小时 6.在教室门与地面间缝隙处塞紧一个木楔(侧面如图所示),能把门卡住不易 被风吹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门不易被风吹动的原因是因为风力太小 B.门被卡住时,将门对木楔的力正交分解,其水平分力大小小于地面给木楔的摩擦力大小 C.门被卡住时,将门对木楔的力正交分解,其水平分力大小等于地面给木楔的摩擦力大小 D.塞在门下缝隙处的木楔,其顶角θ无论多大都能将门卡住 7.为简单计,把地-月系统看成地球静止不动而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虚线为月球轨道。 在地月连线上存在一些所谓“拉格朗日点”的特殊点。在这些点,质量极小的物体(如人造卫星)仅在地球和月球引力共同作用下可以始终和地球、月球在同一条线上。则图中四个点不可能是“拉格朗日点” 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