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告电影化倾向
广告电影化倾向探析

内容和传播 受众 五大要 素。 显然 , 五大 这
者是作 为投资方的企业 ; 传播动机就是介
传播 ( 以及声音 ) ,以表现一定 内容 的技术 。 要 素在 广告 电影中都是可 以找到 的 : ①
奇 的 S r伊 纳瑞特 的 Pw eK g 还有吴 t、 a o dr e 、 宇 森的 H s g 、乔 ・ ot e a 卡纳 汉 的 Tce 、 ikr托
尼 ? 科 特 的 B a te ei 担 当八 部 电影 斯 eth vl d 。
绍某种商 品 ; 传播渠 道通 常是 网络 ; 传播
内容既包括商品本身 , 也包括关于商 品的
一
主 角 的男 演 员 是英 国男 星 克 里 夫 欧 文 ( heO e , C v w n) 更有麦 当娜 、 玛利 ・ 曼森等 名人 在不同的剧集 中客 串。 宝马公 司专 门
络 传 播 多 元 性 特 征 的 “ 络 电 影 ”。 广 网 而
是喜剧或正剧 。 由此来 看运用 电影 的艺术
手法甚至制作和发行方式 的广告电影 , 并
不符合严格意义上的电影 的定 义。 现代 广告指 的是个 人或 组织有 目的 性 地在各类 媒体上 向 目标受众 发布 的一 切有关商 品的信 息。 这一定 义不仅适 用于 传统广告形 态 ,也适 用于新的广告形态 , 它包括传播 者 , 传播动机 , 传播渠道 , 传播
、
广告 电影化的回溯和本体性论述
毫无 疑问 , 广告 电影 化 , 直接 催生 的
是广 告 电影 的产生 。 广告 电影从很早 以来 就一直存在 , 但引起全球 范围的广泛关 注
中国电影商业化浪潮

弊与反驳1.电影过度商业化操作:前期宣传狂轰滥炸恶性营销、炒作眼球效应编造绯闻、争斗、事故、粗口、走光植入广告“贺岁片在宣传营销方面的进步,远远快于电影本身的进步。
这使得贺岁片在营销方面,产生了过度宣传、过度包装的现象。
”电影的粗制滥造现象依然存在,文化内涵的确实和人文精神的缺乏是的我国目前的电影制作往往沦为炫技派,缺乏品牌代表和创意。
当美国人根据我国的花木兰故事,将其拍成电影进入我国市场时,我国的创意产业基本为零。
(但《功夫熊猫》随后也在国内上映,填补了空白)2. 由《让子弹飞》引出的争议“中国电影不能以‘文化贫血症’来迎合票房GDP。
”尹鸿:“今天的娱乐早已超出低俗的水平。
而国产商业片为追求票房,娱乐观众的方式还是那么低级趣味。
手法显得很幼稚。
”尹鸿认为中国电影与欧美电影相比,还处在市场化的初级阶段,在商业诉求上显得太浮躁,太急功近利。
某些商业电影过度依赖明星资源,过度依赖商业炒作,过度依赖暴力色情,过度依赖插科打诨,难免出现叫座不叫好、养眼不养心、雅俗不共赏等负面现象。
这也导致电影文化品质受到影响,被过度山寨化搞得不伦不类。
3.商业电影赞美邪恶、颠倒黑白、混淆荣辱,用自然界的丛林法则取代人类历史发展的正义法则。
4.好莱坞电影的商业模式值得借鉴,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好莱坞电影发展的瓶颈,即创意的匮乏将为他们带来巨大的打击,特效的重复将降低他们影片的艺术水准。
同时也必须看到,好莱坞点应该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和美国所倡导和推行的全球化策略有关。
“美国的电视,美国的音乐,好莱坞电影,正在取代世界上其他一切东西。
”(后现代型已经具有文化消融于经济和经济消融于文化的特征)5.2010年,我国生产了500多部影片,所创造的效益仅相当于好莱坞一部《阿凡达》在全球获得的收益,这不得不让人担忧国产电影的前途和未来。
我们中国不缺文化,缺的是文化的提炼和内涵的锻造。
我们中国不缺故事,缺的是故事的整合和故事的再造。
广告师广告专业实务(影视广告)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广告师广告专业实务(影视广告)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案例题单项选择题1.(),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正式放映了影片《工厂大门》《火车进站》,这一天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A.1896年12月28日B.1895年11月28日C.1896年11月28日D.1895年12月28日正确答案:D解析: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正式放映了影片《工厂大门》《火车进站》,这一天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2.影视广告是指运用()创作并:通过各类影视媒介播放的广告。
A.影视处理技术B.影视制作技术C.影视拍摄技术D.影视多媒体技术正确答案:B解析:影视广告是指运用影视制作技术创作并通过各类影视媒介播放的广告。
这种声画并茂,以动态的影像和声音为主的传播性的广告伴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其传播魅力与日俱增,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3.广告创意表现的(),是发展广告活动的重要方面。
A.创新性B.完整性C.灵活性D.能动性正确答案:D解析:广告创意表现的能动性,是发展广告活动的重要方面。
创意最终的效果依赖于创意表现,保证创意表现发挥最大的效能便成为了影视广告制作中的重大问题。
4.影视广告片的灵魂是()。
A.广告文案B.广告创意C.广告策划D.广告设计正确答案:B解析:影视广告创意是影视广告片的灵魂。
一个“好的”广告创意,在一次广告活动中不一定就能获得成功,而一个出色的创意表现却能使一次广告活动的效应增加千百倍。
一个“好的”广告活动与一个“伟大”的广告活动之间的差异,往往出自于创意表现的结果。
5.决定影视广告和画面质量的关键因素是()。
A.影调B.色彩C.光线D.线条正确答案:C解析:影视广告光线是画面构图的基础和灵魂。
没有光线影视广告构图则无从谈起,光线发生变化,画面的构图效果和艺术氛围也会发生改变。
从影视广告构图的角度来讲,光线的选择是决定影视广告和画面构图质量的关键因素。
电影宣发营销方法大总结

电影宣发营销方法大总结电影宣发是电影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决定着电影的知名度和票房成绩。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电影宣发的方式和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电影宣发的常见方法,帮助读者了解电影宣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 电影预告片电影预告片是电影宣发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
通过制作出精彩刺激的预告片,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起观众的兴趣进而激发对电影的好奇心。
电影预告片的发布途径包括电影院、电视广告、网络平台等,通过多渠道发布可以覆盖更多的观众,提高电影的曝光度。
2. 社交媒体推广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在电影宣发中,社交媒体的推广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制作精美的海报和宣传片,在社交媒体上宣传电影可以快速吸引用户的关注和转发。
此外,电影制作方还可以在社交媒体上策划一些有趣的活动和话题,吸引用户参与互动,提高电影的知名度。
3. 明星代言和宣传电影明星的加入可以有效提升电影的知名度和关注度。
一方面,明星代言可以让观众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另一方面,明星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宣传渠道,通过参加电视节目、面对面的采访等方式,可以让观众更接近和认识电影。
此外,明星的粉丝也往往会积极参与到电影的宣传和推广中。
4. 电影节和活动推广电影节是电影宣发的一个重要平台,在电影节上展示电影可以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和影评人的关注,进一步扩大电影的影响力。
此外,电影制作方还可以策划一些主题活动和派对,吸引观众参与互动,增加电影的曝光度和口碑。
5. 合作推广电影制作方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品牌进行合作,共同进行推广。
可以与餐厅、酒店等商家进行合作,推出特别套餐或者举办特别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影的知名度和观影率。
此外,还可以与其他相关行业进行联合宣传,如与音乐产业合作推出电影原声带,与服装品牌合作推出电影周边产品等等。
6. 传统媒体宣传尽管互联网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传统媒体如电视、电台、报纸等依然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
大学美育复习要点

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审美,以及美的创造的科学。
美育:狭义地讲是通过艺术手段对人们进行教育,广义地讲是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以达到美化人们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人们道德与智慧的目的。
美学担当的任务:1 .深化我们对艺术的既有知识,把美学当做元批评学。
2 .提高我们的审美素养。
3 .指导我们在实践中创造美,美化人类生存环境、美化人生。
4 .增强审美教育的自觉性。
美的三种含义:1.它是表示感官愉快的强形式。
2.它是伦理判断的弱形式。
3.专指审美对象。
美是什么?1 .美在形式。
美不在心,而在客观之物,在于物自身的形式、属性。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2 .美在理念。
将精神现象看做客观实体,这种客观的精神实体是万物的本原,同时也是美的本原。
(古希腊柏拉图)3 .美在主观。
将精神现象看做主观心理活动的结果,努力从人的心理一感觉、情感、想象、理智等等之中寻求对美的解释。
(英国哲学家休谟)4 .美在生活。
一个事物美与不美,决定的因素不在该事物本身,而取决于该事物与社会生活发生关系之后所显示的意义。
(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5.美在关系。
美是事物的客观关系,是随着关系而开始、增长、变化、衰落、消失的。
(法国狄德罗)美何以难解?1.是因为美的事物的繁复性、多样化。
2.美要求从美感得到确证,而美感却具有偶然性和相对性。
3.美的本质论歧义丛出。
美在当下:1.广告的审美化倾向。
2.艺术领域的日益商业化。
人的美按照由表及里分为:人体美,行为美,人格美。
人体美:指人的五官、身姿以及在人体活动中产生的风度、风姿给人以美的感受。
人们如何看待人体之美:1.从英雄崇拜走向偶像崇拜。
2.走向人体经济学。
①人体摄影的流行②人体彩绘的后来居上③人体表演、人体行为艺术的流行行为美:指人在日常交往中行为举止的美,包括语言美和行动美。
行为美特点:1.规范性2.分寸感3.习惯性一“第二天性”自然美:一是指客观自然界乃至整个宇宙的事物或现象的美此时“自然’作为名词;一是指崇尚自然、追求本色的美学风格,也就是那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此时“自然”作为形容词。
植入式广告论文:浅析影视植入式广告效果

植入式广告论文:浅析影视植入式广告效果摘要: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传统广告的效果已大不如前,而影视植入式广告有效避免了传统广告的一些弱点,以较低的成本、较好的传播效果吸引了很多广告主的注意。
本文对影视植入式广告的效果进行简单分析,探究影响影视植入式广告效果的因素,并对如何提高影视植入式广告的传播效果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植入式广告;影响因素;传播效果影视植入式广告,是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融入影视作品的内容中, 通过故事内容、场景的再现,让观众留下对商品的品牌印象,继而达到营销的目的[1]。
一、内容因素影视节目内容因素包括其制作质量、吸引力、制片公司、电视台、栏目的知名度等。
植入式广告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影视节目的质量,高质量的影视节目保证了植入式广告目标受众和潜在消费者的数量,有利于提高广告信息的有效到达率,保证了较好的植入效果。
二、产品品牌因素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会影响观众对旗下产品品牌的评价,植入式广告根本作用是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理解和认知,因此,对于有较高知名度,处于市场成熟期的产品品牌,植入效果更好。
三、受众因素受众因素包括观众对影视节目的关注程度、对植入式广告的态度及对品牌的熟悉度等。
在信息接收渠道日益多元化的社会里,受众的警觉度也变得更高,倘若影视剧在剧情设计上深得人心,广告产品选择与剧情契合度更高,那么受众在观影过程中,也会对影视剧中植入的产品态度更好。
同时,受众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准确识别出品牌信息,因此,影视剧中植入的产品越是受众熟悉的,那么受众对产品的记忆度也会越好。
四、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媒体的报道、影视节目的宣传和植入企业有关促销活动等。
从媒体的角度出发,影视剧中被植入的产品被视为重要的媒体广告来源,媒体的报道会为影视植入式广告效果的发挥起到铺垫作用。
而影视节目的前期宣传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植入式广告能强化消费者的关注度,企业的相关促销活动有效强化记忆效果。
广告语言发展特点 论文

广告语言发展特点论文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论广告语言的发展趋势学生姓名:蒲赓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dvertising languagePu GengAbstract:When the language becomes the carrier of advertising, the meaning and form that the language contained in often show strong gene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dvertising inspiration and creative potential because of the symbolic value of language is booming with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 Advertising language show great vitality because of its outstanding commercial character , Its development is increasingly showing distinct features,it also reflect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to some extent. we couldn't ignore that it has profound cultural value and social value for its research and analysis .Keywords: advertising language Rhetoric features Development trend交际所表达的内容是无限的,所以广告作为一种利于媒介实现其交际目的的方式,它的发展前景亦是无限的。
论消费主义在电影中的表现

论消费主义在电影中的表现作者:曹旭来源:《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第08期摘要:处于消费社会下的现代电影里,植入广告现象严重,大众对消费符号的审美需求似乎成为一种不可遏制的现象,这些都是受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电影中消费主义特点的论述,引导人们提高对消费主义侵袭的影响。
关键词:消费主义电影植入式广告符号一、消费主义语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以社会化大生产和大规模商品交换为基础,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诞生了,这就是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是一种以满足人们超过基本生活需求之外的“欲求”为特征的大众消费模式,它是在消费社会中主导人们生活方式的支配性观念,也是西方社会价值观的核心内容。
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让•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提到:“消费是一种积极的关系方式(不仅与物,而且于集体和世界),是一种系统的行为和总体反应的方式。
我们的整个文化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①进入到20世纪以后,消费主义已经逐步渗透到西方社会的各个方面。
法国社会学家波德里亚认为,当代社会是以消费为主导的,至少在西方生产已经让位于消费。
在《消费社会》的开篇,他描述了一个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时代的到来:“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富现象。
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
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
”②这种情况说明,在人和物的关系上,消费主义思潮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现象并且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根本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状态。
在消费主义社会中,不是生产决定消费而是消费引导生产,通过消费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消费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更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满足。
人们通过消费确定自己的身份,彰显自己的地位,是人们体现自己独特性的标签。
鲍德里亚认为,“被消费的东西,永远不是物品,而是关系本身——它既被指涉又是缺席,既被包括又被排除——在物品构成的系列中,自我消费的是关系的理念,而系列便是在呈现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广告电影化倾向
媒体无时不是广告的最爱,报纸,电视,网络甚至是公交站牌,小区围墙从没少过广告的身影。
消费者反感它,只因它的杂乱、无休止。
可有时消费者又偏爱它,欣赏它的创意和美感。
在人们审美愈趋发生疲劳时,广告人去看上了电影。
在我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广告走向了电影化……
电影是一种文化产品,也是一种媒体,以电影为媒体的广告,在美国、欧洲、日本、南美等国家已成为与电视、报刊并重的大众媒体广告。
在我国,电影广告方兴未艾。
1994年起,随着中影公司引进国外大片,电影广告崭露头角。
杭州放映《真实的谎言》时,就有随片商业广告出现。
1997年,新飞电器在进口大片《山崩地裂》开企业电影贴片先河。
近年电影广告高速发展,但主要停留在电影公司与影院自己拉广告的原始状态,广告公司介入较少,目前国内经营电影广告的主流公司,只有于2002年5月正式挂牌营业的中影电通太科广告有限公司。
相反,一些比较成功的电影广告经营案例多是由电影制片方操作的个案型、自发广告行为。
从整体市场的经营状况来看,中国电影广告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电影广告经营模式和体系,利润空间和可发展潜力都还很大。
广告学界对电影广告的价值、电影媒体的特征、电影广告的优势、电影广告经营的思路还没有系统的分析。
本文尝试对潜力巨大的广告电影化的倾向和特征进行思考。
一、电影媒体人群特征
从我们身边的电影院里,我们可以简单地想象出观看电影的观众基本图像:他们是一个文化水平高、收入水平高、消费水平高、年龄轻、专业人员阶层。
而这正是最可能受到广告影响、最具有广告价值的群体;
这一观众群是个感性群体,个性化消费明显;有时尚、休闲、娱乐观念,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受广告影响较重;趋同心理和附庸风雅心态淡薄。
“优质优价”是电影群体的消费认同观:在消费过程中,注重产品质量,而不是特别在意价格;电影群体,有相当高的消费力,不同于“电视群体”,是市场消费的主体。
感性,易受广告影响;时尚、休闲、娱乐观念深植人心;特别注重文化艺术、时尚娱乐、健康休闲方面的消费;有相当高的消费能力,注重产品质量,不是特别在意产品价格;愿意接受并尝试新鲜事物,有相当的“时尚趋赶”心理;个人消费特性比较明显。
综上所述:电影媒介广告受众数量大、受众接触广告信息频次多,广告信息对受众影响时间长、影响程度深、受众消费实力强,因此,电影广告媒介从对受众的影响力上是广告价值极优的媒介。
二、电影媒体特性
电影是艺术,也是媒体。
与报纸、杂志、电视、网络、户外等媒体相区别,同时集报纸、杂志、电视、网络、户外等媒体之大成。
电影媒体既是时间媒体,又是空间媒体;既是内容,又是载体;既是媒体,又是商品;是情感媒体,还是事件媒体以及多媒体。
(一)既是时间媒体,又是空间媒体
狭义的时间仅是指电影放映时间,而广义的时间:则是指从电影创作阶段的媒体宣传、到电影放映、电影衍生品传播、到电影形成一种文化持续的发生影响的全过程。
狭义的空间是指电影屏幕,而广义的空间则是指电影海报、电影宣传文章、电影宣传电视节目、电影橱窗、电影户外广告、电影DVD、VCD包装、电影院线、电影衍生品等等。
(二)既是内容,又是载体
电影成为广告的内容使得所广告的商品润物细无声地进入观众视线,通过电影的体验式营销影响进入观众心灵,其广告诉求的效果甚至好于直接硬性广告。
把电影及其宣传材料、衍生品作为广告搭载的媒介载体,媒介是指人们借以传递信息和
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
广告媒介是指在广告活动中负责把商品与服务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的物质载体,即能够被用以向消费者传递广告信息的中介物。
电影无论是作为广义的时间媒体,还是广义的空间媒体,都给客户提供了巨大的媒介载体。
(三)电影作为情感媒体
电影作为情感媒体,搭载这种注意力价值,分享这种情感波动的电影广告正是利用移情作用,提升品牌之于受众的认知度、好感度、记忆度、忠诚度。
(四)事件媒体
电影的媒体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最终放映的作品上,而且贯穿整个作品的产生过程,一部作品从酝酿、拍摄制作、宣传、出品、公映、到发行音像制品等延伸产品,由于电影本身的话题性、电影人的吸引力,对受众持续发生影响。
从电影的这一特点来说:一部电影的产生是一个事件,围绕整个事件的始末,通过事件中的人物、故事、细节以及相关媒体的介入炒作形成一个信息场,在这个信息场各类信息产生、传播、回馈、在受众中变异,构成一个新的媒体。
综上所述,电影是集合各种媒体形式与优势的多媒体平台。
三、电影广告的特点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在现代营销的催化下,其广告元素的利用已经成为目前的一种新的媒介。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告作用突显出来,并且逐渐渗入到社会各个领域。
作为一种商业大众传播媒介,电影以其生动的画面情节和广泛的受众市场为广告元素的加入创造良好的条件,电影中的夹带广告按其表现的方式来说,一般分为显性和隐性广告两类。
显性广告主要以电影中的贴片广告为主,而隐性广告则以电影中的植入式广告为主。
作为最直观、最广阔同时最细致的信息载体,其特点在于:
(一)电影中的广告元素的曝光率高,以娱乐的表现形式使受众接受。
电影中的广告元素的出现不受时间的限制,而取决于故事情节的发展本身,从而可以使产品在电影中随剧情的发展反复出现,这是其他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特点。
(二)、电影广告形式很容易让消费者改变态度,使其对影片中的商品产生积极的态度。
电影中的广告元素通常以实物道具的间接形式呈现,不像其它传媒广告那样直接,所以广告信息悄悄进入消费者的记忆大脑,而且这种进入方式是以娱乐形式,也让消费者以一种娱乐的心态去接受,从而达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广告效果。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不仅能体现企业产品的功能性,而且可以引领时尚。
(三)、如今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年代,电影置入广告元素使企业更容易贴近消费者。
相比较其他媒体而言,电影广告元素是以受众为核心的一种软性广告,它让受众很自然的接受。
假如电影中的广告元素的剧情的衔接很自然的话,受众感觉它完全是影视中不可缺失的道具,在电影中还可以把产品的功能与用途淋漓尽致的展现。
如MOTO赞助手机,且不论题材与其本身的通讯事业非常吻合,影片题材的生活化更加贴近与消费者的沟通。
(四)、广告影响广泛、持久、深层,而且重复率极高。
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艺术形态,电影的生命力强,它不但在影院放映,还可以在电视录像带、VCD中播出,不但播放一次,而且可以播放无数次,好的经典影片甚至影响几十年。
同时电影媒体可以影响电视广告很难到达的人群青年一代。
他们崇尚的是快速的消费,电影媒体的特性迎合了青年一代的潜在心理,也因此更好地拥有了这一巨大市场。
综上所述,电影广告借助自身独特的优点确能将广告有效得深入到观众的心理,在各类广告铺天盖地的今天,电影广告作为一种新的广告促销手段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不管它以何种形式都意味着人们对这块幕布背后的功能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把握。
电影媒体特性与优势突出,存在众多可以开发、可以嫁接的媒体资源,对于电影厂商来说,对于企业与广告公司来说,对电影媒体的再认识都有重大实际意义。
但是,电影广告经营重要的不是媒体空间(空间已足够丰富),重要的是创意,是使商品、服务、企业、品牌与电影的各类媒体资源水乳交融的创意;重要的是策划,对电影、事件、媒体、商业、时间
的统一计划、协调与控制。
我国的影视广告从1979年诞生至今,已逐步被世界所接受,并迅速进入了现代广告,无论其发展速度,还是技术含量,均与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差无几——30多年完成了进入现代广告的过渡。
今天广告电影化的趋势方兴未艾,着实让国人激动和兴奋,相信它定能给所有消费者更多的满足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