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伴性遗传 遗传方式的判断
第3节 伴性遗传

第3节伴性遗传课程标准要求核心素养对接学业质量水平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1.生命观念——分析归纳出各种伴性遗传方式的特点,并与相应常染色体遗传特点相比较,深刻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
水平二2.科学思维——能根据遗传图谱,掌握遗传病遗传方式判断的一般步骤,并能熟练判断出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水平二3.社会责任——运用伴性遗传的遗传学原理,指导优生工作或为农牧业生产服务。
水平二———————————————自主梳理———————————————1.伴性遗传的概念通常是,不一定每种情况都是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表现出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2.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雌性和雄性的表型种类或比例不相同(1)人类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都决定性别(2)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异型的,用XY表示;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同型的,用XX表示。
(3)Y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大小的1/5左右,携带的基因比较少,所以许多位于X 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3.人类红绿色盲——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红绿色盲基因的位置:X染色体上,Y染色体没有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的分布。
(2)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情况(正常基因和色盲基因分别用B、b表示)女性男性基因型X B X B X B X b X b X b X B Y X b Y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 色盲正常色盲(3)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人类红绿色盲基因b)的遗传特点:①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女性中同时含有两个X b才是患病个体,含一个致病基因只是携带者,表现正常。
而男性中只要有一个X b就是患病个体。
②男性红绿色盲基因(X b Y)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③往往会出现隔代遗传现象。
即双亲均不患病,却生有患病的孩子。
④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有病。
女性患者(X b X b)的X b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其父亲的基因型一定为X b Y,其儿子的基因型也一定为X b Y。
高中生物(2019)必修2课件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

配,生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2)×(1/2)=1/4。
三 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重难归纳
1.XY型与ZW型性别决定方式
比较项目
XY 型性别决定
ZW 型性别决定
雄性个体
XY
ZZ
雄配子
X、Y 两种,比例为 1∶1
一种,含 Z
雌性个体
XX
男子结婚,若女患者是纯合子,其子女都是患者,若女患者是杂
合子,其儿子和女儿都是50%正常、50%患病,C项错误。正
常子女不可能携带父母的显性致病基因,D项正确。
二 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断
重难归纳
1.首先确定是否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
(1)若系谱图中女性全正常,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的父亲、
儿子全为患者,则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如下图所示。
病。( × )
(4)红绿色盲基因都是由外祖父经他的女儿传给外孙的。
( × )
(5)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女患病比例基本相等。( × )
(6)性别决定为XY型的生物中,Y染色体较小,只有X染色体
大小的1/5左右。( × )
三、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推算后代的患病概率,指导优生。
物的性别与卵细胞是否受精有关,有些则由环境条件决定。
(3)性别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但性染色体上的基
因并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果蝇的眼色基因。
人类的性染色体有X、Y两种,
因此人类单基因伴性遗传病有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X染
色体隐性遗传病、伴Y染色体遗
传病几种类型。请结合伴性遗
传病的特点,判断以下甲、乙、
2.3 伴性遗传 讲义【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伴性遗传【素养目标】1.了解伴遗传性的概念以及特点分析。
【必备知识】伴性遗传一、概念: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二、XY型性别决定方式:●染色体组成(n对):雄性:n-1对常染色体+ XY 雌性:n-1对常染色体+ XX●性比:一般1 : 1●常见生物:全部哺乳动物、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多数昆虫、一些鱼类和两栖类。
三、三种伴性遗传的特点:(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① 男>女② 隔代遗传(交叉遗传)③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① 女>男② 连续发病③ 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3)伴Y遗传的特点:①男病女不病②父→子→孙附:常见遗传病类型(要记住...):伴X隐:色盲、血友病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常显:多(并)指四、单基因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1.第一步:排除Y连锁遗传(1)系谱图中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一-伴Y遗传(2)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一非伴丫遗传2.第二步:确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1)无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患者(无中生有)一隐性遺传。
(2)有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正常者(有中生无)一显性遣传3.第三步:确定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1)已知显性从男患者入手①男病,其母其女均病伴X显性遣传②男病,其母或其女有不病者;双亲病有正常子女常染色体显性遣传。
(2)已知隐性从女患者入手①女病,其父其子均病伴X隐性遺传。
②女病,其父或其子有不病者;双亲正常有患病子女一常染色体隐性遣传4第四步:若系谱圈中无上述特征,从可能性大小方面推测(1)若该病在代与代间连续性遗传一显性遣传患者性别无差利,常染色体上患者女多于男、X染色体上(2)若该病在系谱图中隔代遺传一隐性遺传患者性别无差别,常染色体上患者男多于女X染色体上五、遗传病的概率计算1.在解概率计算题时,需要注意所求对象是在哪一个范围内所占的比例。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教案

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必修第一册中《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第二册中《遗传的基本规律》为基础,从学生感兴趣的人类遗传病引入,讨论: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这两种遗传病为什么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为什么在遗传表现上与性别关联的表现又不相同。
伴性遗传有什么特点。
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其它应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提出假设、设法求证的科学探究能力。
(3)能够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提高缜密的思维能力。
2.能力目标(1)探索伴性遗传方式的本质规律,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应用人类遗传学研究中生物统计的方法。
(2)通过分工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提高善于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工作能力,提高研究效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伴性遗传的故事激发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
(2)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3)如何面对伴性遗传疾病,培养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融入生命教育。
(4)唤起发现人类遗传病、探索遗传病治疗方法的社会责任。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2、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遗传的规律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学过减数分裂和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已经掌握基因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活动及结合课堂的探究活动,对伴性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五、教学方法采用探究、讨论模式结合、启发诱导、设问答疑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指导学生调查人群中色盲症的发病情况和规律。
指导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寻找资料与自己调查数据加以比较。
让学生调查人群中的色盲患者的家庭情况。
分析调查数据可能与资料不相符的原因。
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该项准备工作可以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与伴性遗传有关的红绿色盲问题进行调查、讨论和学习,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在人群中男女发病率不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到观察、分析的积极心理活动状态,使教学中红绿色盲探究活动更能顺利开展。
伴性遗传判断方法

的分析回答问题:
(1)该病属于 _隐___性 1
2
遗传病,致病基因位
于_常__染色体上。 3
45
6
(2)10可能的基因型
是__A_A__或__A_a__,她是
杂合子的几率为__2_/3。 7 8 9
10
(3)如果8和10结婚,
出现病孩的几率为__1_/9__。
4、下图为色盲患者家系图,已知色盲基因(b)
可能性是__1_/_4_,若再生一个女孩,该女孩为色盲
的可能性是___0___。
5、右图为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某家族系谱,
其中乙为伴性遗传病。据图回答:
(1)甲病致病基因在 _常___染色体上,是_隐__
1
2
性遗传病。 (2)乙病的致的致病
3
45
6
基因在__X_染色体上,
是_隐__性伴性遗传病。 (3)若8和10结婚,生
7
育的子女中同时患有甲乙
两病的几率是_1_/_1_2。
8 9 10 甲病患者 乙病患者
(4)7和9呢? 1_/2_4___。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在显性遗传病的系谱图中(显性遗传看男病)
①男性患者的母亲或女儿有正常的,一定是常 染色体遗传。(图8、9) ②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可能是伴X染 色体遗传。(图10、11)
遗传系谱图的判定口诀 父子相传为伴Y; 无中生有为隐性; 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无病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 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无病非伴性。
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
1
2
3
45
6
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
1
2
3
45
6
789
10
2024年伴性遗传知识点归纳

【生物】高考几类遗传规律试题的解题技巧遗传规律一向都是高考中重点考查的内容,该部分考查内容多变、形式多样,其中重要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规律中的“特殊”类型、遗传概率的计算和系谱图的分析推断等。
此类试题所考查的知识一般都有一定的综合性,并且题目标信息量大,信息展现形式不拘一格,有些试题信息隐蔽,这些特点使试题具备一定的难度和新颖度,同时也使试题具备很好的辨别度,能充足体现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功效特点。
此类遗传规律试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高,不但需要考生纯熟掌握和了解遗传规律的有关知识,还要求考生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解答此类试题也需要考生掌握有关的技巧和措施。
下面分别简介此类试题的解题技巧和措施。
一、基因自由组合类试题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于亲本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因为每对基因的遗传都遵照基因分离定律,因此,对于基因自由组合类问题的分析,能够分两步进行:先简化为几个基因分离问题分别进行分析;再将各自分析的成果组合相乘(这种解题措施称为“分解组合相乘法”)。
【措施点拨】 常见的基因自由组合类试题有两种类型,一个是顺推型,即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求解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子代中基因型或体现型的情况。
此类题型,按照上述措施能够比较简捷地解答。
另一个是逆推型,此类试题一般通知亲本和子代的体现型以及子代各种体现型的数量或百分比,要求求解亲本的基因型。
对于逆推型自由组合类试题,也能够利用基因分离定律先单独进行分析,但对分析的成果不是组合相乘,而是综合各个分析成果最后得出亲本的基因型,其一般解题思绪是:先对子代每对相对性状按照基因分离定律单独进行分析,确定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再利用体现型的百分比关系推知亲本的基因型,最后将各个分析成果进行综合。
二、几类“特殊”遗传规律试题具备一对等位基因的个体(如Aa)自交,后裔中会出现两种体现型,百分比为3∶1。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

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的影响 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作出科学的判断。
知识点(一) 伴性遗传的概念、类型
1.伴性遗传的概念
2.人类红绿色盲
(1)基因的位置: X 染色体上。
(2)显隐性: 隐性 基因。
(3)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型
(2)(生命观念)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基因位于哪个区段? 提示:B 区段。 (3)(科学思维)一对等位基因(A、a)在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那么相关的基因型 有哪些?这对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有关联吗? 提示:共七种:XAXA、XAXa、XaXa、XAYA、XAYa、XaYA、XaYa。有关联。 3.(科学思维)试分析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高还是在女性中的发 病率高。 提示: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在女性中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就为患者,隐性基因 纯合才正常,男性中 Y 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单个隐性基因就正常。
(1)位于 X 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往往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 )
(2)伴性遗传一定具有交叉遗传现象。
(× )
(3)位于 X 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往往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 )
(4)位于 XY 同源区段的等位基因,决定的性状与性别无关联。
(× )
1.(科学思维)某系谱图表现为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患病,小李同学认为该系谱 图所表示的遗传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你是否同意小李的说法?说出你 的理由。 提示:不同意。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出现题述表现。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表型
XDXD 患者
XDXd _患__者___
2021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2019)必修二教案:第2章 第3节 伴性遗传 (含解析)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三节伴性遗传教学设计科目生物课题伴性遗传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生命观念——了解伴性遗传现象的类型与特点;理解伴性遗传与遗传规律的关系。
二.理性思维——能够运用演绎推理等科学思维,对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和隐性基因的遗传特点进行分析。
三.科学探究——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等遗传规律,以此培养学生处理信息、概括和总结的能力。
四.社会责任——关注伴性遗传理论和相关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的影响作出科学的判断。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伴性遗传的特点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教学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基因型和表型可以有5种情况。
根据基因型和表型,进一步分析男性和女性婚配的遗传图解。
如果色觉正常的女性纯合子和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结婚,在他们的后代中,儿子的色觉都正常;女儿虽表现正常,但由于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一个红绿色盲基因,因此都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观察不同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分析色盲基因的来源,知道每种婚配类型色盲患者的比例。
学习书写有关遗传图解,要求书写规范。
如果女性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和色觉正常的男性结婚,在他们的后代中,儿子有1/2正常,1/2为红绿色盲;女儿都不是色盲,但有1/2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在这种情况下,儿子的色盲基因是从母亲那里遗传来的。
下面请同学们分析:①如果一位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和一位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结婚,所生子女的基因型和表型会怎样呢?②如果一位女性红绿色盲患者和一位色觉正常的男性结婚,情况又会如何?通过对以上图解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伴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特点:(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2)表现为代代相传,具有连续现象(3)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4)女性正常,其父亲、儿子全部正常2、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学生自己归纳红绿色盲遗传病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10
7
8 (2)
9
10
无中生有为 无中生有为隐性 女患病为 生女患病为常隐
有中生无为 有中生无为显性 女正常为 生女正常为常显
X染色体 隐性遗传 1 3 5 6 2 4 7
X染色体 显性遗传 1 2
3
4 5 6
7
8
9 (3) 男患多 女患少
8
9 10 11 12 (4) 女患多 男患少
1 3 6 9 (5) 4
3、下图是某家族的一种遗传系谱,请根据对图 、下图是某家族的一种遗传系谱, 的分析回答问题: 的分析回答问题: 隐 性 (1)该病属于 ____性 ) 1 2 遗传病, 遗传病,致病基因位 常 染色体上。 于___染色体上。 染色体上 3 4 5 6 (2)10可能的基因型 ) 可能的基因型 AA或Aa , 或 是__________,她是 杂合子的几率为___。 杂合子的几率为 2/3 7 。 8 9 10 结婚, (3)如果 和10结婚, )如果8和 结婚 出现病孩的几率为_____。 出现病孩的几率为 1/9 。
伴性遗传病
类型 举例 患者基因型 X bX b X bY XD XD 抗维生素D 抗维生素D佝偻病 染色体显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XD Xd 钟摆型眼球震颤 XD Y 伴Y染色体遗传 外耳道多毛症 红绿色盲 染色体隐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红绿色盲 血友病
常染色体遗传病 染色体隐 白化: 白化: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多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染色体显 aa TT、Tt 、
A
B
C
D
2、右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受一对基因 、右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控制,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 控制,设显性基因为 ,隐性基因为 ,请分析回答 (1)该遗传病的致病 ) 1 2 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 染色体上, 基因位于 常 染色体上, 显 性遗传 性遗传。 是____性遗传。 (2) 2和6的基因型分 3 ) 和 的基因型分 4 5 6 7 ; 别为_____________。 别为 aa;Aa 。 (3)6和7再生一个患病 ) 和 再生一个患病 男孩的几率是_____。 男孩的几率是 3/8 。 8 9 10 11 近亲结婚, (4)若8和9近亲结婚, ) 和 近亲结婚 则生出病孩的几率是______ 则生出病孩的几率是 2/3 。
4、下图为色盲患者家系图,已知色盲基因(b) 、下图为色盲患者家系图,已知色盲基因( ) 据此回答: 据此回答: (1)写出下列个体 ) 最可能有的基因型: 最可能有的基因型: 1 2 BXb X bY 1 _______ 4_______ X 6________7 ______ XBXB XBXb 3 4 5 6 XBXb 或 15_______ XBXB (2)若1和2再生 ) 和 再生 7 8 9 10 11 12 一个男孩, 一个男孩,该男孩 患色盲的可能性是 13 14 15 1/2 ,若再生一个孩子, _____,若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为色盲男孩的 可能性是_____,若再生一个女孩, 可能性是 1/4 ,若再生一个女孩,该女孩为色盲 的可能性是______。 的可能性是 0 。
或 白化多指: 白化多指: aaTT或aaTt aaXbY和aaXbXb 和 白化色盲: 白化色盲:
(并指): 并指):
常 显 X 隐 Y ________染色体 染色体________ 遗传 染色体
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 1 3 4 5 2 6
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 1 3 4 5 2 6
7
8 (1)
2 5 7 10 8
伴X染色体 隐性遗传
恭 喜 你 答 对 了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2
3
7
恭 喜 你 8 9 10 11 12 13 14 15 又 答 (6) 对 伴X染色体 显性遗传 了
4 5 6
!
1、下列人类遗传病的系谱中( 、下列人类遗传病的系谱中( 分别示 正常女男, 分别示患病女男), 正常女男, 分别示患病女男), 属于隐性遗传病的是: 属于隐性遗传病的是: C 属于显性遗传病的是: 属于显性遗传病的是: A 可能属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遗传病的是 C 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遗传病的是: 可能属 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遗传病的是:
5、右图为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某家族系谱, 、右图为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某家族系谱, 其中乙为伴性遗传病。据图回答: 其中乙为伴性遗传病。据图回答: (1)甲病致病基因在 ) 1 2 常 染色体上 ____染色体上,是___ 染色体上, 隐 性遗传病。 性遗传病。 3 4 5 6 (2)乙病的致的致病 ) 基因在___染色体上 染色体上, 基因在 X 染色体上, 性伴性遗传病。 是___性伴性遗传病。 隐 性伴性遗传病 7 8 9 10 结婚, (3)若8和10结婚,生 ) 和 结婚 甲病患者 育的子女中同时患有甲乙 乙病患者 两病的几率是____。 两病的几率是 1/12 。 (4)7和9呢? 1/24 。 ) 和 呢 _____。
红绿色盲遗传特点: 红绿色盲遗传特点:
X 染色体 伴___染色体 (2)色盲基因和它的正常基因只 隐 性遗传 ___性遗传 X 位于___染色体, 染色上没有。 ___染色体 位于___染色体,Y染色上没有。 多于 (3)色盲患者男性______女性 色盲患者男性______女性 男性______ (4)隔代出现(父辈患病,子女正常,孙辈患病) 隔代出现(父辈患病,子女正常,孙辈患病) 出现 交叉遗传 父传女,母传子,而不是男传男) 遗传( 交叉遗传(父传女,母传子,而不是男传男) (5)色盲(一对相对性状)遗传遵循基因 色盲(一对相对性状) 分离 定律。 _____定律 的_____定律。 隐性 (1)色盲基因是______基因(b) 色盲基因是______基因( ______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