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历史上的风暴潮
二片石与混合倒滤层施工方案

二片石及倒滤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二片石与倒滤层是潍坊沿海防护堤(二期)工程的重要工序之一,位于防护堤主体内侧,与加固吹填区衔接。
其施工进度根据防护堤内侧加固吹填的进度分段进行施工。
二、自然条件2.1设计水位当地理论最低潮面起算。
设计高水位:2.64m。
设计低水位:-0.03m。
50年一遇高水位:4.82m。
100年一遇高潮位:4.97m。
2.2设计波浪要素50年一遇设计波浪要素,NNE向浪。
注:标有*的为极限波高2.3 风暴潮莱州湾是我国北方沿海风暴潮多发且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除台风路经山东半岛形成台风增水外,较大增水过程大多发生在春秋季冷暖气团活动最频繁的季节,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和向东北移动加深的低压形成对峙,造成渤海海面区域性大风,从而诱发严重的增水现象,其中1969年4月23日的风暴潮是建国后最大的一次,当时东北风力达11级,羊角沟最高潮位位达到6.74m(当地水尺零点),最大增水为3.55m。
1.0m以上增水持续38小时,3.0m以上增水历时8小时。
三、质量标准1、施工图设计和设计说明要求;2、规范、标准:JTS257-2008《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J203-2001《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39《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3、石料质量控制标准:(1)二片石质地规格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2)倒滤层采用的砂石规格和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3)倒滤层分段施工的接茬处理应满足设计要求,并不得出现基层裸露。
(4)倒滤层的允许偏差、检查数量和方法见下表。
(5)土工布的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对材质进行抽检。
(6)土工布倒滤层的铺设范围应满足设计要求。
(7)土工布拼幅、搭接及缝接方法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239)的有关规定。
(8)土工布倒滤层铺设前应对其下的块石进行理坡,不应有石尖外露;土工布倒滤层铺设后应尽快覆盖。
(9)土工织物倒滤层的坡顶锚固和坡趾压稳的处理方法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 239)的有关规定。
突发事件的分类

07.2.28凌晨,从乌鲁木齐驶往阿克苏的列车行至南疆线珍珠 泉至红山渠间42公里处,11节车厢被13级狂风吹翻。造成4人死 亡,上百人受伤。
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第一类是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
2008年1月29日,江苏武警总队一支队 的数百名官兵正在清除南京长江二桥上的积 雪。本次冰冻灾害波及19省市,116人死亡。
2008年雪灾大规模人员聚集时的区隔和分流
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第一类是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
气象灾 害具体包 括台风也 叫热带气 旋、暴雨、 暴雪、大 风、沙尘 暴、雷电、 冰雹等。
(三)突发事件的分类:根据突发事件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分为 四类:
第一类是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
气象灾害 具体包括 台风也叫 热带气旋、 暴雨、暴 雪、大风、 沙尘暴、 雷电、冰 雹等。
09.8.8“莫拉克”台风重创台湾,造成491人死、192人失踪、
46人受伤。台湾因莫拉克损失新台币700多亿元,其中,农林渔牧
09.8.8 台风“莫拉克”带来的超大雨量重创台湾,高雄四个村 落遭泥石流淹没,其中又以甲仙乡小林村的灾情最为惨重,整个村 落几乎从地图上被完全抹去,该村有398名村民遭活埋。
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第一类是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 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 地质灾等害。
包括崩塌、 滑坡、泥 石流,以 及地震、 火山等。
2007.3.4 山东烟台遭遇1969年以来最大一次风暴潮的
2007年度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地震、雪灾、水灾、旱灾2007年度“十大自然灾害事件”:(1)7月份淮河流域发生1954年以来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2)7月17日重庆遭受115年来最强雷暴雨袭击(3)7月18日济南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暴雨袭击(4)8月中旬超强台风“圣帕”肆虐南方七省(5)6月3日云南普洱发生6.4级地震(6)3月初历史罕见暴风雪和风暴潮袭击东北和华北地区(7)7月末晋、陕、豫三省遭受严重洪涝灾害(8)6月上旬持续强降雨过程袭击南方七省(9)7月上旬四川连续遭受严重暴雨洪涝灾害(10)6至8月东北地区遭受严重夏伏旱民政部日前发布2007年中国自然灾害与救灾工作情况指出,2007年以来,中国气候异常,降雨严重不均,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多灾并发,点多面广,部分地区重复、连年受灾,局部地区雨情、汛情、旱情、灾情超历史记录,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363亿元。
另据统计,2007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2325人,紧急转移安置1499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7.3亿亩,其中绝收面积8620万亩;倒塌房屋146万间。
据介绍,2007年中国自然灾害主要呈现出5个特点:一是多灾并发,水旱灾害损失重;二是点多面广,重复受灾区域大;三是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多;四是登陆台风偏晚偏多,人员伤亡和损失少;五是城市受灾,经济社会影响程度深。
业内人士分析,2007年造成人口死亡的主要灾种是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约占全国总量的63%,其次是风雹灾害。
因灾致死的主要原因分别是被洪水冲走(溺水)、雷击、山体坍塌和泥石流掩埋、建筑物倒塌,其中雷击致死的比重从2006年的14%上升为25%,雷击致死人数明显高于往年。
1月10日,雪灾殃及中国19个省份2月17日, 中四川特大沙尘暴3月20日,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黄河杭锦旗奎素段发生决堤3月21日, 新疆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发生7.3级地震5月12日,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5月30日, 青岛市暴发浒苔水污染事件6月11日,南方洪灾(贵州、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浙江、福建、上海等12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发生洪涝灾害)7月18日, 今年最严重的台风“海鸥”重创台中市7月23日,新疆遭遇自1974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旱灾7月28日, 台风“凤凰”袭击台北8月30日,四川攀枝花6.1级地震10月6日,西藏当雄县6.6级地震11月2日,云南省楚雄县受到泥石流和洪水侵袭3月份,新疆、四川、河南、河北、湖北、甘肃等省(自治区)先后发生6次地震,四级以上地震4次,震级偏强. 贵州、云南、广西、新疆等地先后遭受风雹灾害,甘肃省酒泉市遭遇沙尘暴袭击. 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甘肃、青海等地局部地区先后发生9起崩塌、滑坡灾害.还有很多损失轻微的自然灾害,但是能找到些资料的就只有以上这些了!2009年天灾地震雪灾台风水灾2009.08.08台湾台风2010.1月24日10点36分14秒(北京时间),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12.0公里。
0703渤海温带风暴潮成因分析

0703渤海温带风暴潮成因分析1翟伶俐1,郭庆利2(1.江苏省气象局,南京 210008;2.烟台市气象局,烟台 264003)摘要本文从天气学角度分析了2007年3月4日-5日烟台沿岸发生的重大风暴潮过程的形成原因。
得出此次风暴潮过程是由黄海气旋与北方强冷空气的共同影响,强烈持久的向岸风及其风应力作用是造成风暴潮的重要因素,天文大潮叠加和有利的地形条件加剧了风暴潮强度。
关键词:风暴潮;温带气旋;垂直运动1 引言2007年3月3日至5日,受黄海气旋和北方强冷空气共同影响,山东省出现了寒潮大风、强降水天气过程。
烟台全市共120个自动站,其中仅15个站点极大风速在20m/s以下,长岛的大黑山站极大风速达43.2m/s。
海岛站平均风力达到9-10级,阵风最高达到11-12级;烟台北部沿海一带各区域海岸自动站平均风力7-8级,阵风最高达到9-10级。
由于风向以西北风为主,对于渤海海峡为向岸风,持续时间长,再加上正值天文大潮,渤海湾、莱州湾区域出现了1969年以来最强的一次风暴潮,给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渤海湾、莱州湾区域的渔业、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2 大气环流背景2.1高空 500hPa环流形势3月3日20时贝湖以东可分析出一条北支槽线,黄河流域可分析出一条明显中纬度槽线,槽区为西北风,且风力平均都在16m/s,槽后有冷中心和其配合,且温度槽落后于高空槽约8个经度。
4日08时,中纬度高空槽东移约3个纬度,风力平均达到22m/s,风区明显加强。
温度槽配制不变,该槽趋于加深发展,长岛地区风力极大风速已到8-9级,但北部沿海地区风力还没有明显增大,极大风速7级。
4日20时,中纬度槽线位于京津-山东半岛一带,与北支槽连成一体,形成宽广的槽区。
温度槽位置依旧落后与高空槽,且北方有冷空气补充下来。
4日夜间到5日早晨是地面风力最强的时段,沿海地区极大风速在23m/s以上,海岛站极大风速达到30m/s以上。
5日08时,高空槽线已移出半岛,位于东经130°附近,1翟伶俐,女,1981年生,江苏如东人,z12666653@但温度槽位于东经115°附近,落后了整整15个经度。
山东沿海的风暴潮灾害及其防御对策研究

济 损失 就达 2 7 . 3 1 亿 元 ,居全 国第 四位 ] 。
2 0 1 1年 1月 4 日,国务 院正 式 批 准 《 山东 半 岛蓝 色经 济 区发展 规 划 》 ,标 志着 山东 半 岛蓝 色经 济 区建 设 上 升 为 国家 战 略 ,国 家 “ 十二 五 规划 ”也将 山东 列 为海 洋 经济 试 点 省份 。因此 , 充分 了解 和 掌 握 山东 沿 海 地 区 风暴 潮 灾 害基 本
山东 半 岛东 部 、南 部 沿 海 的 风 暴 潮 和 风 暴 潮灾 害 大 都 由西 北 太 平 洋 台风 北 上 所 引 起 ,而 半 岛北部 沿 海 风 暴 潮 和 风 暴 潮 灾 害 则 由温 带 气 旋 和台风 二 者 引起 ,其 中 ,莱 州 湾 西 南 部 沿 岸
为我 国温 带 风 暴 潮 和风 暴 潮 灾 害 最 频 繁 和 最 严
水 相 隔 ,居 于亚 太经 济 圈 西环 带 的重 要部 位 。
随着沿海 地 区 的进 一 步 对 外 开 放 ,与 周 边 国 家 的经济 联 系 日益 紧 密 ,这 里 已经 成 为 我 国 沿 海 城 市对 外开 放 的 重 要 区域 ,同 时 , 山东 省 还 处 于欧亚 大 陆 桥 的桥 头 堡 ,沿 海 各 港 口在 桥 头 堡
1 . 3 海 岸 线 及 海 域 全 省海 岸 线 北 起 河 北 、山 东 交 界 的大 口河 河 口 ,南 至 山东 、江 苏 交 界 的 绣 针 河 河 口,全
长 3 1 2 1 k m,其 中大 陆海 岸 线 占全 国海 岸 线 的 1 / 6 。山 东 省 近 海 海 域 面 积 1 5万 k m ,其 中
山东省 的沿海地 区是全省 人 口密度最 大、
哪些地区风暴潮高发

哪些地区风暴潮高发
世界范围内自然灾害的种类有很多,但源自海洋的风暴潮,对生态环境以及居住环境的破坏都是无法估量的。
哪些地区风暴潮高发?风暴潮灾害居海洋灾害之首位,世界上绝大多数因强风暴引起的特大海岸灾害都是由风暴潮造成的。
最大风暴增水曾达3.45米,最高潮位达5.81米。
当时,伊势湾一带沿岸水位猛增,暴潮激起千层浪,汹涌地扑向堤岸,防潮海堤短时间内即被冲毁。
美国
美国也是一个频繁遭受风暴潮袭击的国家,并且和我国一样,既有飓(台)风风暴潮又有温带大风风暴潮。
1969年登陆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卡米尔-Camille”飓风风暴潮曾引起了7.5米的风暴潮,这是迄今为止世界第一位的风暴潮记录。
中国
中国历史上,由于风暴潮灾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触目惊心。
1782年清代的一次强温带风暴潮,曾使山东无棣至潍县等7个县受害。
1895年4月28、29日,渤海湾发生风暴潮,毁掉了大沽口几乎全部建筑物,整个地区变成一片“泽国”,“海防各营死者2000余人”。
1922年8月2日一次强台风风暴潮袭击了汕头地区,造成特大风暴潮灾。
荷兰
历史上,荷兰曾不止一次被海水淹没,又不止一次地从海洋里夺回被淹没的土地。
这些被防潮大堤保护的土地约占荷兰全部国土的3/4。
荷兰、英国、原苏联的波罗的海沿岸、美国东北部海岸和中国的渤海,都是温带风暴潮的易发区域。
希望大家看过上面的内容之后,能够真正意识到风暴潮对人类以及自然环境的破坏性。
一定要知道风暴潮的形成与危害预防方法,更多内容可以参考海洋灾害小知识。
惊涛大冒险——记交通系统成功防抗特大温带风暴潮

/ 个观众的心 ,我国东部 沿海却刚
建国后我 国发生过几次较严重的温 带风暴潮灾 ,且都发生在渤海沿岸 ,它
们分别是 :
刚经历了一次现 实版 “ 惊涛 大冒险” 。3
月 3日~5日,3 年以来最强的一次温 8 带风暴潮 突袭我 国东部沿海 , 对水上安 全生产和道路交通运输造成了严重 的影
场展开救援行动 。6日0 :0 时 ,海军 9 3 “6 8 2舰 ”在 1 3 4 /8渔 区对 “ 苏赣 渔 0 7l ” “ 启渔 0 3 8 、“ 启渔 2 l、 苏 37 ” 苏 020 3 16 ” 艘遇险渔船供 了大米 10 0 公斤 ,
9 5 艘运输和 工程船舶进行避风 , 8 98 对 9
雪中送炭
搏 浪救危
3月 5日0 :5 时 ,“ 0 2 东海 救 l2 1” 抵 达 13 8 4 / 渔区 , 5日0 : 0 , 东海 7 0时 “
不漏掉每一个海上作业单位 、 每一个港 口” 。根据风暴 、 海浪紧急警报 , 交通部
立即以内部明电的形式下发了 关于做 好防 抗温 带风 暴潮确 保水 上安 全 的通 知) ) ,要求可能受 到风 暴潮影响的 交通 系统各单位做好防抗风暴潮的各项准备 工作 ,随时应对 突发 灾害性事故 。 恶浪滔天人有情 。风暴潮期 间,受
维普资讯
黥
每
托 1 ¨
f》 雕 _ = _
惊涛大 冒险
记交通 系统成功 防抗特大 温带风暴潮
一 致 远
羊
国 片 惊 大冒 》 撼 每 影 涛 险 震 了
冬季 和初夏。
里, 一般岸段潮水内侵陆地达 1 公里 ~ 0 2 公里 ,莱州湾最严重处 约 4 公里。 0 0
渤海湾山东岸段风暴潮灾害及预报浅析

2 风 暴 潮 特 点 及 灾 害
21 潮 汐情 况 . 图 t 渤海湾 山 东沿海地理位 置 图
受 月球 和 太 阳 的引 力作 用 ,海 水 作 周期 性 的升 降运 动 ,白天 的 涨落 叫潮 ,晚上 的涨
收 稿 日期 :2 0 —13 ; 修 订 日期 :2 0 ・61 0 80- 1 0 80 —6
杜成 玉 ,张胜 平 ,陈连 波 ,刘庆 蕾 ,王 娟 ,刘向 东
(. 州 水 文 水 资 源 勘 测 局 ,山东 滨 州 2 6 1: 2.山东 省水 文 水 资源 勘 测 局 , 山东 济 南 20 1) 1滨 56 8 5 04
摘
要:根据渤海湾 山东岸段实测潮水文、气象 、地理 等资料,对该段沿海风暴潮 发生成因
渤 海 湾 山东沿 海 岸 段 发 生 的风 暴潮 主 要 以温 带 风暴 潮 为 主 ,台风 风 暴潮 为 次 ,且 具
有 以下特 点 :
( )频 发 性 :渤海 湾 山东 沿海 岸 段 ,自清 代 至 新 中 国成 立 前 夕 (64 14 ) ,历 1 14 ~ 9 9 年 时 3 6年 ,文 献 记 载 风暴 潮 3 0 7次 ,其 中清 代 历 时 2 8年 ,记 载 风 暴潮 3 6 0次 ,平 均 间 隔
多 出现 在 春 季和 秋季 , 占风暴 潮 发 生 次 数 的 8 %左 右 。文 献 (64 14 ) 载 的 3 0 14 ~ 99 记 7次 风 暴 潮 ,1 发 生春 季 ,4次 发 生秋 季 ,1 6次 1次发 生 在夏 季 ,6次季 节 不 详 ;历 史 上 (38 16
维普资讯
第2 5卷 第 3期
2 0 0 8 年 8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历史上的风暴潮
我国古代对风暴潮没有统一的定性,人们通常把海上刮来的大风称为“飓风”,称风暴潮引起的增水为“海溢”,亦称“大风海啸”。
如乾隆二十五年《潍县志稿》卷2称:“海潮溢,名为海啸。
”民国《潍县志》卷3有“大风海啸,淹四十余里”的记录。
此外,风暴潮亦有其它称谓,如风潮、海沸、海涨、海变、海决、海翻等,均从外在形态上对风暴潮进行描述。
《唐国史补》卷下说:“海风四面而至,名曰飓风”。
《田家五行》卷中说:“大风及有海沙云起,俗呼谓之风潮,古人名之曰飓风。
风具四方之风,故名飓风,有此风必有霖霪大雨同作,甚则拔木偃禾,坏房舍,决堤堰。
”《升庵全集》卷74说:“飓音具,凡海潮溢,皆此风为之。
”人们在风暴潮判断方面,依据的都是自然形态。
风暴潮受地理位置和海域地形的影响非常明显。
渤海是超浅海,有利于风暴潮的发育,尤其莱州湾地势低洼平坦,潮间带广阔,因而成为风暴潮的多发区。
只要有较强的东南风,把黄海水送进渤海,然后转成较强的东北风,莱州湾及其偏西海域必定发生增水。
所以山东先民对风暴及其灾情的记录,便首先从这片区域开始。
据《汉书》卷26《天文志》记载,西汉初元元年(前48年),“五月,渤海水大溢”。
这是渤海及莱州湾风暴潮的有文字可查的最早记录。
山东地方志对此亦有记载,如万历《莱州府志》卷6记述说:“初元元年癸酉,北海溢流,杀人民。
”这场风暴潮的第二年,莱州湾又发生了更大的海溢灾害,其起因则是地震所致。
《汉书》卷9《元帝纪》有云:“一年中地再动,北海水溢流,杀人民。
”康熙六十年《青州府志》卷21对此记述是:“汉元帝初元二年正月,齐地震,北海水溢。
”
从西汉时起,每逢山东出现较大风暴潮并造成灾害,人们总会记录在案,只有战乱动荡时期无人整理记录。
如东汉时期莱州湾及其西偏发生的风暴潮,有史可查者为4起,分别发生在本初元年(146年)、永康元年(167)、建宁四年(171年)、熹平二年(173年),其中熹平二年这次风暴潮,《后汉书》卷8《灵帝纪》专门强调了发生地点:“东莱、北海海水溢”。
此后,晋代记录1次,北魏记录2次,唐代记录2次,宋代2次,元代1次。
其中唐代那次风暴潮横溢无棣,所剩地面物仅有一座雄固的佛塔和一棵粗壮的枣树。
据无棣县信阳乡奇楼村矗立的那块《唐枣树碑》揭示:“唐元和八年,大风海啸,潮溢,棣城百里顿成泽国,田园禾稼皆毁,村屯树木尽杀。
唯此树大难不殁,独与唐贞观时所建大觉寺塔比邻,昭示唐风,称奇于世。
”
明清两代,由于地方志修撰频繁,沿海各州县都将风暴潮视为重点记录对象,因而渤海风暴潮的确发日期均被记录下来。
当时,人们还仔细测量了潮溢面积。
如康熙《济南府志》卷11《灾祥》记载明嘉靖三十六年七月初八日:“海潮南溢八十余里。
”又记明嘉靖三十七年二月初五日:“海潮南溢六十里。
”乾隆二十四年《武定府志》卷14《祥异》记载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七月:“青城、蒲台、沾化大水,海丰海潮南溢八十余里,坏庐舍禾稼。
”嘉庆四年《寿光县志》卷9《食货》载:“明万历四十一年癸丑,海水溢,潮逾百里,坏民产无算。
”咸丰九年《武定府志》卷39《祥异》记载康熙七年三月:“利津、沾化海溢数十里,人畜多伤。
海丰潮水南溢八十里,溺死者无算。
”《羊角沟咫见录》记载:“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五日,大潮汹涌,直至海南四十余里,单南、宅科等庄水势汪汪”。
象这样的详细记录,方志中应载尽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