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黄香温席
政治8上1-5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知识要点第一课爱在屋檐下一、我知我家1、家庭的含义?(理解)家与家庭有关。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的特点: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3、家庭关系的确立形式:结婚、生育、收养、再婚。
4、家庭结构类型?一般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
还有少量------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5、家庭功能:物质生产功能人口生产功能消费功能抚养和赡养功能教育功能休息娱乐功能6、为什么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①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与父母的血缘关系。
②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二、我爱我家1、家的作用?(意义、作用、为什么爱家?)p8-10(1)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2)家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我们在家中享受亲情和温暖,我们热爱自己的家2、为什么父母要对子女尽抚养教育的义务?p10①是亲情是自然流露②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③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3、母爱如水,往往温柔细腻;父爱如山。
往往深沉严格。
三、难报三春晖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p13、14①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而且为家庭做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②我国有孝的传统,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
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2、怎样孝敬父母?p14-17:5点①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
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②要从小事做起③(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p16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④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⑤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孝敬父母的长辈。
难报三春晖教案张春丽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学设计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陪读陪读高考的考场外,炎炎烈日下,是一双双期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爱你们感受到了吗父母为我做的事我为父母做的事师:希望前三幅图片能勾起同学们对父母爱的回忆。
请同学们互相交流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做的一件令你感动的事。
)希望同学们敞开心扉,来一个真情告白,让大家共同分享父母给予我们的爱。
学生讲述,教师及时点评。
合适的理由。
”1、爸爸近来与他的同事关系不好,改天找个同学去教训那个同事。
2、为了交我上学课本费,妈妈晚上要偷红署去卖,我得去帮忙。
3、看着爸爸搓麻将那么累,我还是慢点做作业,帮他搓几盘。
4、家里太穷了,爸妈叫我别再上初中了,去赚钱,我只好答应了,辍学打工。
5、爸爸近来心情不好,总想着要去吸毒,我要想办法,帮帮他。
学生分组展开讨论,通过分析、选择辨别是非,进而明确应该如何对待父母。
设计意图: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把孝敬父母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上。
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在与父母交往的任何活动中,都有孝与不孝的问题。
通过这一活动,可以把学生孝敬父母的心意、表现与行为选择结合起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活动二:讨论→孝子你认为孝敬父母应表现在哪些方面?引导学生总结。
孝敬父母的表现1、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2、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3、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
如果父母做了不道德的事,我们要勇于批评和制止,这是为了使父母尽早纠正错误,是孝的表现。
如果父母触犯了法律,作为儿女要按法律办事,不能包庇其违法行为,这同样是一种孝的表现。
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顺从侍奉,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四) 爱的献礼(导行)、孩子!现在我常忘了扣口子,系鞋带。
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涌上心头。
福建福州市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七课第二框《礼仪展风采》教案 新人教版

《礼仪展风采》:教学目标懂得什么是礼仪,礼仪有什么作用,了解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
知识目标:、1能力目标:、2 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并能够在交往中加以运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举止优雅带给自己的乐趣,并在交往中积极展示自己的优雅、3礼仪。
:教学重难点、重点:懂得待人接物的一般礼仪,并且能够在交往中积极展示自己的优雅礼仪。
1、难点:讲礼仪的意义2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教学方法机统一。
: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会握手吗?生:???议论:从班上随机抽查四名(甲、乙、丙、丁)同学,演示与不同的人见面时握手的礼节:活动一与同学相见与长辈相见:与异性朋友相见:师:甲同学刚才与同学、长辈、异性朋友握手的礼节是否恰当?(讨论后发言,指出其中部分不合礼节的地方)生:(大屏幕显示握手的礼节)师:握手看起来简单,其实还有很多讲究呢。
生活中类似的礼仪还有很多,处理得好的话可以展示我们的风采。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七课第二节:礼仪展风采(板书课题) ABC (板书:社交礼仪 ABC 刚才我们学习了握手的礼仪,下面我们接着学习社交礼仪):你会待客吗?学生自由结合,分组演示不同情况下待客的礼仪。
活动二来了一个好朋友:来了一位长者:来了一个陌生人:师:让客人满意的小组请举手。
请一个让客人满意度高的小组登台表演。
师:归纳待客的礼仪(大屏幕显示待客礼仪)社交礼仪涉及交往的方方面面,每个方面都有具体要求,那么怎样才能掌握社交礼仪呢?生:(七嘴八舌)看社交礼仪方面的书。
看电视。
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多向别人学习。
师:社交礼仪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学习、观察和思考。
只要我们注意日积月累,就一定能够成为习礼仪、懂礼仪、讲礼仪的人。
有人说,礼仪是客套,只要我们好心好意待人就行了,不用讲什么礼仪。
你说呢?:课件:请看大屏幕:多媒体活动三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国旗班的战士在举行升旗仪式时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1 思考:、国旗班战士的形象仅仅只关系到他们个人形象吗? 2 生:略师:同学们答的很好。
八年级政治上册7.2礼仪展风采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

总的来说,我认为今天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认真听讲,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礼仪规范。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例如在某些知识点上讲解可能不够深入,导致学生理解不够透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对知识点的深入讲解,以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同时,我也会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基本礼仪要求
3. 校园生活中的礼仪
4. 社交场合的礼仪
5.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礼仪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礼仪的基本要求,培养良好的文明素养,能够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遵守礼仪规范,提升个人魅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
1.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认识礼仪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礼仪观念。
在教学难点中的“基本礼仪要求”,可以举例说明日常交往中的礼仪规范,如见到他人时主动问候、使用礼貌用语等。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并运用这些礼仪规范,提高其在日常交往中的沟通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礼仪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具体要求,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礼仪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礼仪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二单元三说课件

说课标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说教材 说教材
说建议
课程性 质
课程理 念
课程设计 课程目
思路
标
内容 标准
不同版 本教材
对比
教材立 体整合
教材编写 特点和体
例
内容 框架
教学建 议
评价 建议
课程资源 的开发与
利用
课程性质 课程理念 课程设计思路
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 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
知识目标: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和 友谊;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化解与老师的矛盾。
师友结伴同行,走过美好青春,走向幸福人生,
我们要学会交往。
课程目标依据
课程内容依据
说 课 标
开放自我
思
想
品
积极沟通
德
课
程
促进
掌握艺术
学会交往
不同版本教材对比
教材设计思路
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
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 关系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
,进行科学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自爱自重,积极与异性同学交往;增进 与老师的情感。 能力目标:学习和掌握与同学、朋友交往技能;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
人教版分别安排了主题探究、课前引言等,在每一节 中又安排了活动、问题、情景体验、相关链接等环节 。
粤教版以“问题—活动—观 点—扩展”为线索贯穿教材 的
教材呈现方式
不同版本教材对比
北师大版单元前有名言警句,有精 美语言作为课前引言。
八年级政治上册7.2礼仪展风采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

5.教师评价与反馈:教师应根据学生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随堂测试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需要改进的学生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积极改进和提高。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提供PPT、视频等预习资料,明确预习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实践应用。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如“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有哪些?”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检查学生的预习笔记和疑问。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自行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礼仪的基本概念。
3.我还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和PPT课件,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这些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礼仪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存在主要问题:
1.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在课堂活动中,我发现时间安排有时不够合理,导致某些环节过于冗长,而某些环节又过于紧凑。我需要更好地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发挥作用。
-反馈作业情况:批改作业,提供反馈,指出学生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展示对礼仪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推荐资源进行进一步学习,拓宽视野。
-反思总结:学生对本次课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自主拓展学习。
苏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3《入乡随俗》说课稿

苏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3《入乡随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入乡随俗》这一课是苏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三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学会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与人相处,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
但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列举出不同文化的习俗差异,理解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列举出不同文化的习俗差异,理解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文化差异,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实物展示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文化的图片,如中国的春节、西方的圣诞节等,引发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个关于跨文化交际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差异。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文化差异,共同总结出不同文化的习俗差异。
4.情境教学:教师创设一个跨文化交际的情境,让学生模拟参与,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人教版思想道德八年级上册礼仪展风度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思想道德八年级上册《礼仪展风度》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礼仪展风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二框作者及工作单位刘龙刚全椒县襄河中学教材分析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与沟通”部份。
“内容标准”规定:明白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把握大体的交往礼仪与技术,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适应。
《礼仪展风度》由两目内容组成。
第一目“因礼仪而优雅”。
教材讲了三层意思:(1)关于礼仪一样。
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着力点在对学生个体的要求。
(2)个体礼仪的具体要求。
(3)按礼仪要求去做。
第二目“社交礼仪ABC”。
教材讲了四层意思:(1)社交礼仪一样。
(2)社交礼仪的养成。
(3)正确对待传统礼仪。
(4)与不同民族的人交往的礼仪。
学情分析一、本课教学,学生有专门大的实践操作空间,因此要注重活动,淡化说教。
要充分利用活动资源,在生动活泼的场景中让学生自主探讨,从中感受和体验文明礼貌的魅力。
二、礼貌与礼仪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
要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平常事,从礼貌与礼仪的视角领会其中的深刻道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了解生活中大体的社交礼仪,明白礼仪是一个人的大体素养,并知道礼仪的作用。
二、进程与方式:通过量媒体演示和自我演出、角色体验等方式,并结合多种形式的活动,以形式探讨,体验为主,以讲解为辅,使教学进程既生动活泼,又充满理性。
在活动中使学生把握大体的社交礼仪,并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加以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内心情愿做讲礼仪的人,并踊跃展现自己的优雅礼仪。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知道待人接物的一样礼仪及与中学生有关的礼仪标准,并能熟练把握社交的一样礼仪。
二、教学重点:明白得礼仪的道德意义。
教学进程课题《礼仪展风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二框作者及工作单位刘龙刚全椒县襄河中学教材分析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与沟通”部份。
“内容标准”规定:明白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把握大体的交往礼仪与技术,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适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香温席典故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
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
黄香非常悲伤。
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
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
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
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
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
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
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
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
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
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
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
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
”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
”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
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
”黄香说。
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子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
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9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人称温席的黄香天下无双。
他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
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出处
<三字经>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黄香温席
原文
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
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
每当夏日炎热,则扇父母帷帐,令枕席清凉,蚊蚋远避,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
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译文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是江夏人。
当时正好九岁,很懂事。
每次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扇开,让父母好好睡。
到了寒冷的冬天,就亲自用自己的身体使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暖和。
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