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先秦两汉

合集下载

小升初文学常识专题一先秦两汉

小升初文学常识专题一先秦两汉

小升初文学常识—系列全集制作人:优胜教育李静静制作人:李静静前言朝代歌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又两晋,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文字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是记录一个时期一个朝代文化特征的重要工具,中国古代博大精深、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的传承靠的就是文字的记录,有了文字,自然就会出现文学。

古代文学区别于现代,是指所有的文字作品。

文学是内涵,是艺术,是一个民族传承的保证,先秦的诸子百家,秦一统六国后,书同文。

而后历朝历代慢慢的都出现了具有朝代特征文学特征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大致可分为散文、诗歌、诗、词、曲、赋、文、小说、戏曲。

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到后来的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朝代都涌现了大批具有朝代特征的文学作品。

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与历史文化大致同步,音乐、舞蹈、绘画和造型艺术等彼此关联,互相影响。

综合所学,结合历史各朝代文学特征,在此我把他们大致归纳为先秦既春秋战国的散文、诗歌,秦文汉赋晋书,南北朝辞歌,唐诗宋词元曲以及名著导读。

正如:“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序》目录1、小升初文学常识————先秦两汉2、小升初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3、小升初文学常识————大唐诗歌4、小升初文学常识————宋词元曲5、小升初文学常识————名著导读第一讲:文学常识——先秦两汉课程目标:1、了解这个时期的文学背景。

2、掌握主要人物及其作品。

3、熟记易考知识点。

常识初探: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指什么?秦朝统一了哪六国?顺口溜——喊赵薇去演戏(韩赵魏楚燕齐)优胜讲坛:小神话-----------蚩尤和黄帝一、古代神话——浪漫主义文学源头含义:上古文学,幻想、远古先民生产力和认识水平极其低下,充满情感、富于想象力。

代表作:《山海经》、《淮南子》、《列子》、《庄子》、《楚辞》等古代文献,其中以《山海经》中保存的课堂互动: 学生讲故事 考点对接:1.我国第一部神话集:《 》2.列举其中的经典神话故事二、《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概况:是周王朝乐官在王官行人采诗和公卿列士献诗基础上搜集、整理,编选而成,辑录了春秋中叶以前的诗歌305篇,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

中国文学常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知识点收集整理

中国文学常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知识点收集整理

中国文学常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知识点收集整理先秦文学常识(1)儒家经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

《谷梁传》、《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

著名篇目有《关雎》、《伐檀》、《硕鼠》、《七月》。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开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

(4)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主要作品有《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5)左丘明,鲁国史官。

主要作品有《左传》,又名《左氏春秋》。

《曹刿论战》等选自此书。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时期的史实,富有文学性。

(6)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书由其弟子编辑。

主要作品有《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7)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

主要作品有《列子》,又名《冲虚真经》。

《愚公移山》出于此书。

(8)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有《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

属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9)荀子,名况,字卿。

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

主要作品有《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具代表性。

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

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

先秦两汉文学概述

先秦两汉文学概述
由上述两点,可概括赋旳一般特点是:内容侧重于叙 事,多用陈说性、叙事性和描绘手法,形式上介于诗歌和 散文之间,不能入乐歌唱,只合适于朗诵。
二.两汉文学主要内容
(二)汉赋
2.汉赋旳分类
(1)骚体赋
内容上侧重于抒发个人怀才不遇之情,在形式上模仿楚辞,用带 “兮”旳语句,追求句式整齐、通篇用韵等,可见骚赋从内容到形式 上都模仿了楚辞。如贾谊《吊屈原赋》、董仲舒《士不遇赋》 。
2.以屈原为代表作家旳“楚辞”,是继《诗经》之 后中国诗歌史上另一座新旳里程碑,是我国浪漫 主义文学旳源头。它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 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旳更高发展阶段旳出现。这 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旳新诗歌, 将中国诗歌向前推动了一大步。
二.先秦文学主要内容
(四)先秦散文
1.历史散文 (1)第一阶段: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
二.两汉文学主要内容
(三)诗歌 2.文人五言诗
(1)《古诗十九首》旳思想内容 一类写游子思妇旳离愁别绪。如《行行重行行》、 《涉江采芙蓉》、《明月何皎皎》、《冉冉孤生 竹》等; 另一类是写文人士子仕途失意旳苦闷和悲痛,充 斥了感伤情调。如《今日良宴会》、《回车驾言 迈》、《生年不满百》等。
二.两汉文学主要内容
(三)诗歌 2.文人五言诗 (2) 《古诗十九首》旳艺术风格
❖ 长于抒情,善于融情入景,寓景于情。如《迢迢牵 牛星》,通篇经过假想旳织女形象旳描绘,抒写男 女离别之情,全篇都是写景,而情在其中。
❖ 善用比兴寄托手法,言近旨远,余味无穷。如《冉 冉孤生竹》开头即以孤竹结根泰山喻女子托身君子, 以“兔丝附女萝”喻女子之依恋与柔情,为后文抒 写女子旳久别哀怨作了很好铺垫。《行行重行行》 中“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浮云蔽白日, 游子不顾反。”皆为比兴,含意深远。

高一语文培优之文学常识(文学史):先秦两汉南北朝

高一语文培优之文学常识(文学史):先秦两汉南北朝

文学常识(文学史):先秦两汉南北朝本讲目标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南北朝文学1 先秦文学1.1 先秦文学概述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天下以前的历史,包括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早期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

1.2 主要形式上古神话诗经历史散文诸子散文楚辞1.2.1 上古神话上古神话:原始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是远古先民生产力和认识水平极其低下的条件下口头创作的,具有集体性、直观性,充满情感、富于想象力。

主要作品《山海经》。

黄帝擒蚩尤蚩尤作兵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

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从(纵)大风雨。

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1.2.2 诗经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

风:周代各地的歌谣。

周南11篇、召南14篇、邶(bèi)风19篇、鄘(yōng)风10篇、卫风10篇、王风10篇、郑风2篇、齐风11篇、魏风7篇、唐风10篇、秦风10篇、陈风10篇、桧风4篇(kuài)、曹风四篇、豳(bīn)风7篇。

雅: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

颂: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比:比喻象征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1.2.3 历史散文、诸子散文散文的开端:甲骨卜辞历史散文的分类:编年体史书,如《春秋》《左传》;国别体史书,如《国语》《战国策》;专注一个人的言行,如《晏子春秋》。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1)先秦叙事散文的体例、思想、写作艺术等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创作有直接启发。

(2)先秦叙事散文是后世散文写作的楷模。

(3)为后世小说奠定基础诸子散文的发展轨迹:1、语录体2、对话论辩体3、专题论文(专论体)《庄子》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哲学散文与历史散文的区别:(1)诸子散文主要是说理,但也有叙事的成分;历史散文主要是叙事,通过叙述历史事件来说明事理的(2)历史散文的现实性是通过对历史的叙述和褒贬表现出来的;诸子哲学散文主要是直接说理,直接对现实问题进行辩论,反映社会现实。

先秦两汉文学

先秦两汉文学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
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 志与!不知周也。俄然 觉,则蘧蘧然周也。不 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
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
蝶,则必有分矣。此之 谓物化。
庄周梦蝶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 “至德之世,同与群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日 出而作,日落而息”,“出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 成群,草木遂长。”(《马蹄》)
的歌颂,也有对政治腐败的揭露;从形式上说,既有类似《诗经》的诗体
赋,也有类似楚辞的骚体赋,还有汉代发展起来的散体赋;从作家和作品 看,汉代辞赋作家有300多人,比较杰出的有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
衡等等,汉代辞赋的作品有3000多篇,形成了汉代文学史上独特的景观。
汉朝的政论哲理散文已趋于成熟。比较杰出的政论散文作家有贾谊、晁
《庄子》一书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 篇。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所著,外、杂多为门人所著,不完全代表庄
子的思想。
《庄子》一书文学性很强,不仅结构灵活,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 义色彩,而且时常借用寓言的形式来表达,寓抽象的道理于形象之中,
有着浓郁的诗意和开阔的意境,给后世诗人和小说家以无穷的启发
彪》,王粲的《七哀诗》和《登楼赋》等。
第二节 先秦两汉文学成就
一、《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诗作305篇。因所配乐曲
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本名《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古代诗歌总集(前 11 世
纪-前6世纪) ,所辑多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共305篇。至汉代, 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始称《诗经》。 诗(周初)——诗三百(春秋)——诗经(西汉)

先秦、两汉名词解释

先秦、两汉名词解释

先秦、两汉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概念题:1、三家诗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

齐、鲁、韩三家属今文经学,在汉代立有博士,成为官学,故又称“三家诗”或者“今文三家”。

2、四家诗指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和古文“毛诗”。

秦火以后,《诗经》以其口耳相传、易于记诵的特点,得以保存,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

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

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三家诗兴盛一时。

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在西汉虽未被立为学官,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

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今本《诗经》,就是“毛诗”。

3、《诗经》六义《毛诗大序》总结了《诗经》的艺术经验,把《周礼春官大师》中的“六诗”说发展为“六义”说。

其云:“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风雅颂是对《诗经》的分类,而赋比兴是对《诗经》表现方法的归纳。

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文大序》“诗有六义”句《疏》中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

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焉,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这就是所谓“六义”的由来。

(1)风雅颂这是《诗经》内容的分类,最早见于《荀子儒效》。

“风”也称“国风”,“风”是乐歌曲调的意思,“国风”包括周南、召南,卫、王等十五个地区的乐歌,共一百六十篇。

“雅”是王畿附近的乐曲名称,包括“大雅”“小雅”两部分,“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共一百零五篇。

“颂”分为“国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共四十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风雅颂分类的依据,主要有音别和义别两说:1、从音乐角度划分:郑樵“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昆虫草木略序》);2、从内容体裁角度划分,《毛诗序》云:“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行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

先秦两汉文学史课件

先秦两汉文学史课件
国际化视野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未来研究可以更加注重国际化的视野,将 先秦两汉文学置于世界文学的背景下进行比较和探究。
THANKS
感谢观看
04
先秦两汉文学与其他文学的关系
与后世文学的关系
01
影响深远
先秦两汉文学奠定了中国文学的 基本格局和审美标准,对后世文 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典传承
02
03
文论发展
许多古代文学经典,如《诗经》、 《楚辞》等,在后世被广泛传颂 和演绎,丰富了文学的内涵。
先秦两汉文论的发展为后世文论 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 想。
《诗经》
01
02
03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 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 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 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诗经》分为风、雅、 颂三部分,反映了那一 时期社会的真实面貌, 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诗经》对于后世的诗 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
重要里程碑。
历史散文
历史散文是先秦文学中的一种重要文 体,主要记录了历史事件、人物传记 等。
02
汉代文学
概述
01
汉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标志着文学从先秦的简略向成熟的 转变。
02
汉代文学在形式、风格、技巧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
03
汉代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
汉赋
01
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之一,是一种以描写、抒情为主要表 现手法的文体。
汉代散文
01
汉代散文在先秦散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注重文采和
修辞。
02
汉代散文在内容上涉及历史、哲学、政论等多个领域

大一古代文学先秦两汉知识点

大一古代文学先秦两汉知识点

大一古代文学先秦两汉知识点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形成了以《诗经》、《楚辞》、《离骚》、《庄子》等为代表的古代文学经典,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时期。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先秦两汉古代文学的知识点。

一、《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编纂于先秦时期,包括《风》、《雅》、《颂》等三个部分。

它以其真实、直接的表达方式,描绘了先秦时期人民的生活风貌和社会风气。

《诗经》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歌颂君王和贵族的《国风》,也有描写平民百姓生活的《民间风》。

其中,《离骚》是《楚辞》中的杰出代表作品,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二、《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楚辞》的作者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一,他通过《离骚》等作品,表达了自己对祖国沉沦和个人命运的悲愤之情。

《楚辞》以其独特的骚体诗风脱颖而出,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独角鲸”。

三、《庄子》是古代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之一,是先秦两汉时期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庄子》的作者庄子是一位思想家和哲学家,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提出了“道”、“无为而治”等一系列独特的思想观点。

《庄子》通过对寓言故事和讲故事的形式,阐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四、《史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编写而成,纪录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史记》分为纪传体和编年体两部分,其中《纪传体》以史家的立场,透过个人的经历与命运,展示了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塑造了众多历史英雄的形象。

《史记》以其细致入微的记述和独特的叙事手法,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以上是关于先秦两汉古代文学的一些知识点的论述。

这些古代文学经典和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而被后世奉为经典,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和研究这些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情感,进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常识-先秦两汉
第二讲 小升初拉分点大突破之文学常识
(一)
——先秦两汉
从体裁上看,先秦文学的主要成就在于诗歌和散文。

诗歌的主要成就,是周代的《诗三百》以及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诸如《离骚》、《天问》、《九章》、《九歌》、《招魂》等)。

散文的主要成就通常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叙事文,包括《尚书》、《春秋》、《左氏春秋》、《国语》、《战国策》等;一是说理文,包括儒家著作《论语》、《孟子》、《荀子》,道家著作《老子》、《庄子》,墨家著作《墨子》,法家著作《韩非子》等。

——《诗经》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先秦
教主传功
2.在先秦被称为_______ ___或___
_________,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3.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三百零五首诗歌,按音乐之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4.《诗经》在古代不仅仅是乐工演奏的底本,他的内容涉及史、政、军、农、宗教、伦理、地理、动植物、生活常识等等,是当时的百科全书。

5.它对人类生活进行了真实而细致的描画,体现出鲜明的______ ___ 艺术特征。

小精灵拓展
《诗经》的结集
(1)行人采诗说。

(2)献诗说。

(3)孔子删诗说。

今人认为孔子删诗不可信。

理由:(1)孔子69岁前已提出“诗三百”很多次了;
(2)孔子8岁时一次演奏的篇目与《诗三百》完全吻合;
(3)先秦文献所引的诗都是《诗三百》中的。

——“楚辞”
1.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______ ___创造的一种诗体。

2.屈原,战国时期___ ___国政治家和作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爱国诗人。

屈原的诗歌基本上是他品味着自己的人生悲剧以及楚国的政治悲剧创作的,主要包括《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

它们标志着我国历史上又一座难以企及的巅峰,对后世的影响异常深远。

“楚辞”的文学创作特征
1.“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 2
.形成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

3.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弥漫着原始宗教气息,具有______________色彩。

教主传功 小精灵拓展
“楚辞”形成自身文学特征的原因
1.地理环境:楚地地形复杂,物貌丰繁,江山壮美,景色奇丽,气候多变,使楚人形成丰富的想象力。

2.文化:楚文化的核心是巫祭与鬼神。

楚人从国家大政到生活琐事,都要通过巫师询问鬼神,按鬼神的意旨行事。

“天命观”主宰一切。

3.屈原的特殊经历:两度被流放,“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对故国和宗教有着炽烈的感情。

被流放后,悲愤难平,表现为诗歌。

——《汉赋》 1.汉代文学的主流是___________。

2.赋之一词在先秦已经出现,是《诗经》的一种表现手法。

大体说来,赋源于古诗,奠基于楚辞,形成和兴盛于两汉。

3.汉赋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结合的文学形式,是诗歌的散文化和散文的诗歌化。

赋既有诗歌讲求押韵的特点,又有散文句型自两汉
教主传功
由。

兼具诗歌与散文的表现功能,是两者的综合性文体。

4.汉赋四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中_________最为有名,其_________、_________二赋也最为驰名。

6.贾谊的《鹏鸟赋》、《吊屈原赋》或写自己不得志的遭遇,或抒发对当时政治不满的感情,是汉赋中较有价值的属于抒情一类的作品。

贾谊之死
贾谊,洛阳人,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33岁去世。

司马迁把他和屈原放在一起,在《史记》中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最近,有人把《史记》中非正常死亡的人物列了个名单,其中便有洛阳人贾谊。

——《汉乐府诗》
1.汉武帝设立了一个专门管理音乐的机关,这个机关就名“__________”。

小精灵拓展 教主传功
2.乐府机关掌管朝会、宴饮、祭礼以及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收集各地民歌,后来就将这个机关所采集的、创作的乐歌称为“乐府”,于是“乐府”就成了一种____________的名称。

3.后代文人用“乐府古题”或仿效乐府风格即事名篇而写的歌辞也称乐府。

4.汉乐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代表了人民的心声。

5.汉乐府民歌的主要内容:
①人民受剥削、徭役的苦难及反抗精神。

②控诉战争的残酷和罪恶。

③揭露统治者的奢淫贪暴。

④歌颂男女青年的反礼教斗争和他们的坚
贞爱情。

6.以___________为主是汉乐府最主要的特征,其中_________________为汉乐府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代表汉乐府发展的最高峰,与_____________合称“乐府双璧”。

小精灵拓展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史传文学》
教主传功
1.中国史传文学兼有历史科学与文学艺术二种成分。

从文学的角度看,它是以历史事件为题材,重在描写历史人物形象的文学作品;从史学的角度看,它是通过运用文学艺术的手段,借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描述,来表达一定历史观的历史著作。

2.__________所撰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中国的第一部“正史”。

被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代,还出现了模仿《史记》体例而写的《汉书》。

但它只写西汉的一朝之事,所以又是“断代史”的创始之作,主要编写者是___________。

《汉书》在汉代享有极高的名声,与《史记》并称“___________”,或又加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四史”。

——《古诗十九首》
1.最早见于萧统《昭明文选》,是东汉后期中下层文人的诗作。

2.这组诗的内容大都表现游子、思妇的离别愁绪和仕子伤时失志、消极悲观、及时行乐等思想。

3.它们全部采用五言的形式,在艺术描写方面有较高成就,是早期文人五言诗的重要作品,被认为是中国五言诗之祖。

精灵心法
小精灵拓展 教主传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_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3.汉赋四大家中最有名的是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是汉乐府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与《木兰诗》合成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所撰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6.“四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