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劳动法1-10级工伤鉴定及赔偿规定

合集下载

工伤等级1-10赔偿标准

工伤等级1-10赔偿标准

工伤等级1-10赔偿标准工伤等级是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根据不同的伤残程度,对应着不同的赔偿标准。

工伤等级1-10赔偿标准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能力鉴定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的,具体标准如下:1. 一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1-10%。

对于一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30倍。

2. 二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11-25%。

对于二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35倍。

3. 三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26-40%。

对于三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40倍。

4. 四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41-55%。

对于四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45倍。

5. 五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56-70%。

对于五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50倍。

6. 六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71-80%。

对于六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55倍。

7. 七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81-90%。

对于七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60倍。

8. 八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91-100%。

对于八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65倍。

9. 九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100%且需要全日制看护。

对于九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70倍。

10. 十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100%且需要全日制看护并且丧失劳动能力。

工伤等级1-10级赔偿标准

工伤等级1-10级赔偿标准

工伤等级1-10级赔偿标准
工伤等级1-10级分别对应的赔偿标准如下:
1级工伤:工伤员工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的,一次性赔偿金为两年工资的60%左右;
2级工伤:工伤员工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的,一次性赔偿金为两年工资的60-70%左右;
3级工伤:工伤员工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的,并再确定的轻伤残等级的,一次性赔偿金为两年工资的70-80%左右;
4级工伤:工伤员工功能减损,但工资收入未丧失的,一次性赔偿金为两年工资的80-90%左右;
5级工伤:工伤员工功能减损,工资收入减少的,一次性赔偿金为两年工资的90-100%左右;
6级工伤:工伤员工功能损失较重的,一次性赔偿金为两年工资的110-120%左右;
7级工伤:工伤员工丧失完全劳动能力的,一次性赔偿金为两年工资的130-140%左右;
8级工伤:工伤员工丧失劳动能力,且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的,一次性赔偿金为两年工资的150%左右;
9级工伤:工伤员工丧生或者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丧失的,一次性赔偿金为两年工资的170%左右;
10级工伤:工伤员工丧生或者按照重大事故致人死亡的,一次性赔偿金为两年工资的200%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赔偿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所不同,上述的数值仅供参考。

劳动能力鉴定等级1-10赔偿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等级1-10赔偿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等级1-10赔偿标准劳动能力鉴定等级1-10赔偿标准是根据劳动者由于工伤或职业病造成劳动能力下降程度来确定赔偿金额的一种衡量标准。

简单来说,劳动者劳动能力鉴定等级越高,赔偿金额越多。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劳动能力鉴定等级1-10赔偿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一些相关概念。

劳动能力鉴定是由劳动者所在单位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的,根据劳动者的实际情况,结合医学鉴定报告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进行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等级分为1-10级,1级代表完全丧失劳动能力,10级代表没有劳动能力减损。

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劳动者在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况下,若被鉴定为劳动能力鉴定等级1-6级,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享受伤残津贴;若被鉴定为劳动能力鉴定等级7-10级,可以享受伤残津贴。

对于劳动能力鉴定等级1-6级的劳动者,其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计算方法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基本工资×劳动能力鉴定等级×赔偿比例其中,基本工资是指劳动者鉴定前最后一次工作的月平均工资。

赔偿比例是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等级而定,如1级赔偿比例为80%,2级为70%,一次递减,以此类推。

对于劳动能力鉴定等级7-10级的劳动者,其伤残津贴的计算方法为:伤残津贴=基本工资×(1-劳动能力鉴定等级)×伤残津贴比例其中,伤残津贴比例是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等级而定,如7级伤残津贴比例为65%,8级为55%,一次递减,以此类推。

此外,如果劳动者的工资低于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补助金额将以最低工资标准为基准进行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劳动能力鉴定等级的确定需要通过相关医学鉴定来完成,劳动者想要获得相应的赔偿金额,需要提供相关的医学证明材料。

综上所述,劳动能力鉴定等级1-10赔偿标准是根据劳动者的实际情况和劳动能力鉴定等级来确定的。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等级的不同,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或伤残津贴,从而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

1-10级工伤赔偿标准定

1-10级工伤赔偿标准定

1-10级工伤赔偿标准定工伤赔偿标准定1级工伤赔偿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如下:1. 医疗费用:根据工伤职工实际就医费用,由参保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支付;2. 伤残津贴:伤残程度为1级的职工,按照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的60%支付;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程度为1级的职工,按照1级伤残津贴标准的30倍支付。

2级工伤赔偿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2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如下:1. 医疗费用:根据工伤职工实际就医费用,由参保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支付;2. 伤残津贴:伤残程度为2级的职工,按照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的60%支付;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程度为2级的职工,按照2级伤残津贴标准的30倍支付。

3级工伤赔偿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3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如下:1. 医疗费用:根据工伤职工实际就医费用,由参保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支付;2. 伤残津贴:伤残程度为3级的职工,按照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的60%支付;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程度为3级的职工,按照3级伤残津贴标准的30倍支付。

4级工伤赔偿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4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如下:1. 医疗费用:根据工伤职工实际就医费用,由参保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支付;2. 伤残津贴:伤残程度为4级的职工,按照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的60%支付;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程度为4级的职工,按照4级伤残津贴标准的30倍支付。

5级工伤赔偿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5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如下:1. 医疗费用:根据工伤职工实际就医费用,由参保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支付;2. 伤残津贴:伤残程度为5级的职工,按照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的60%支付;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程度为5级的职工,按照5级伤残津贴标准的30倍支付。

6级工伤赔偿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6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如下:1. 医疗费用:根据工伤职工实际就医费用,由参保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支付;2. 伤残津贴:伤残程度为6级的职工,按照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的60%支付;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程度为6级的职工,按照6级伤残津贴标准的30倍支付。

1到10级工伤赔偿表

1到10级工伤赔偿表

1到10级工伤赔偿表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导致的身体伤害、功能障碍或者器官损伤,并且符合法定的认定条件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申请工伤赔偿。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赔偿由职工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根据工伤程度的不同,赔偿标准划分为十级。

下面是1到10级工伤赔偿表:1级工伤: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用、住院生活补助费用,根据医疗费用实际支出支付,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倍。

2级工伤: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倍支付,即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倍。

3级工伤: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倍支付,即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90倍。

4级工伤: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倍支付,即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120倍。

5级工伤: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倍支付,即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150倍。

6级工伤: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倍支付,即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180倍。

7级工伤: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倍支付,即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210倍。

8级工伤: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倍支付,即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240倍。

9级工伤: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倍支付,即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270倍。

10级工伤: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倍支付,即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倍。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是根据实际情况所制定的赔偿标准,如果劳动者的工资水平高于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赔偿标准仍然以平均工资为基准进行计算。

此外,劳动者还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赔偿请求,如果工伤事故是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造成的,用人单位要承担相应责任和赔偿。

工伤赔偿的具体计算还要考虑伤残程度、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因素,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计算。

工伤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

工伤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

工伤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工伤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和《工伤保险伤残评定与就业适应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对因工作岗位上发生意外导致身体残疾的劳动者给予的经济赔偿。

工伤伤残等级是根据劳动者的伤残程度进行评定的,评定结果将对劳动者的赔偿金额产生重要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七十九条的规定,伤残等级分为十个等级,分别为一级至十级。

其中,一级为最轻微的伤残,十级为最严重的伤残。

下面将依次介绍各个等级的赔偿标准。

一级伤残:伤残程度为5%以下的劳动者,按照其月平均工资的18倍进行赔偿。

二级伤残:伤残程度为5%以上但不满10%的劳动者,按照其月平均工资的24倍进行赔偿。

三级伤残:伤残程度为10%以上但不满15%的劳动者,按照其月平均工资的30倍进行赔偿。

四级伤残:伤残程度为15%以上但不满20%的劳动者,按照其月平均工资的36倍进行赔偿。

五级伤残:伤残程度为20%以上但不满25%的劳动者,按照其月平均工资的42倍进行赔偿。

六级伤残:伤残程度为25%以上但不满30%的劳动者,按照其月平均工资的48倍进行赔偿。

七级伤残:伤残程度为30%以上但不满35%的劳动者,按照其月平均工资的54倍进行赔偿。

八级伤残:伤残程度为35%以上但不满40%的劳动者,按照其月平均工资的60倍进行赔偿。

九级伤残:伤残程度为40%以上但不满45%的劳动者,按照其月平均工资的66倍进行赔偿。

十级伤残:伤残程度为45%以上的劳动者,按照其月平均工资的72倍进行赔偿。

除了按照月平均工资进行赔偿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同时还应按照劳动者的工资等级、职务等级和岗位工资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此外,对于工伤死亡的劳动者,其家属还可以获得一次性死亡补助金。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赔偿标准是根据劳动者的伤残等级进行计算的,对于同一伤残等级的劳动者,根据其工资水平的不同,具体的赔偿金额可能会有所差异。

工伤一至十级赔标准

工伤一至十级赔标准

工伤一至十级赔标准工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伤害或者职业病,给劳动者造成了身体的损害。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规定了工伤一至十级赔偿标准,以便对工伤劳动者进行相应的赔偿和救济。

下面将详细介绍工伤一至十级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工伤一至十级赔偿标准概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一至十级赔偿标准是根据工伤的程度和影响程度来确定的。

工伤一至十级赔偿标准共分为十个级别,级别越高,赔偿金额也越高。

赔偿标准主要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工伤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

二、工伤一至十级赔偿标准详解1. 工伤一级赔偿标准工伤一级是指因工作原因导致轻微伤害,需要治疗但不影响工作。

对于工伤一级的劳动者,按照规定可以获得相应的医疗费用报销和一定比例的工资补偿。

2. 工伤二级赔偿标准工伤二级是指因工作原因导致轻伤害,需要治疗且短期内影响工作。

对于工伤二级的劳动者,除了医疗费用报销和工资补偿外,还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伤残津贴。

3. 工伤三级赔偿标准工伤三级是指因工作原因导致中度伤害,需要治疗且影响工作能力。

对于工伤三级的劳动者,除了医疗费用报销和工资补偿外,还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伤残津贴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4. 工伤四级赔偿标准工伤四级是指因工作原因导致严重伤害,需要长期治疗且影响工作能力。

对于工伤四级的劳动者,除了医疗费用报销和工资补偿外,还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伤残津贴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5. 工伤五至十级赔偿标准工伤五至十级是指因工作原因导致特别严重伤害,需要长期治疗且丧失工作能力。

对于工伤五至十级的劳动者,除了医疗费用报销和工资补偿外,还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生活护理费等。

三、工伤一至十级赔偿标准的申请流程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应及时向所在单位报告,并前往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工伤认定和申请赔偿。

在申请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提供相关的医疗证明、工伤鉴定书等材料,以便顺利获得相应的赔偿和救济。

【北京工伤赔偿标准】2020最新北京十级工伤赔偿标准

【北京工伤赔偿标准】2020最新北京十级工伤赔偿标准

【北京工伤赔偿标准】2020最新北京十级工伤赔偿标准首先,根据工伤程度的不同,北京市将工伤分为十个等级。

具体分级如下:1级工伤:指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伤,经诊断为失去劳动能力10%以上的;2级工伤:指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伤,经诊断为失去劳动能力4%至10%的;3级工伤:指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伤,经诊断为失去劳动能力1%至4%的;4级工伤:指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伤,经诊断为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的;5级工伤:指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伤,经诊断为一年以上的伤残病情;6级工伤:指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伤,经诊断为不完全的伤残病情;7级工伤:指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伤,经诊断为定量或者定质的伤残病情;8级工伤:指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伤,经诊断为暂时制止工作的;9级工伤:指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伤,经诊断为机构病例;10级工伤:指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伤,经诊断为没有伤残病情。

在确定工伤等级后,北京市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工伤赔偿金。

具体赔偿标准如下:1级工伤: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2级工伤:最低工资标准×8个月;3级工伤:最低工资标准×6个月;4级工伤:一次性赔偿金=(一次残疾补助金+一次失能补助金+康复费)×折现率;5级工伤:一次性赔偿金=(一次残疾补助金+一次失能补助金+一次住院伙食补助费+康复费)×折现率;6级工伤:一次性赔偿金=(一次残疾补助金+一次失能补助金+二次住院伙食补助费+康复费)×折现率;7级工伤:一次性赔偿金=(一次残疾补助金+一次失能补助金+三次住院伙食补助费+康复费)×折现率;8级工伤:赔偿金=基本生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9级工伤:赔偿金=治疗维持费;10级工伤:赔偿金=治疗费。

其中,最低工资标准和折现率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规定,并根据具体年度进行调整。

北京的工伤赔偿标准旨在保障工人的生活权益和劳动能力,对于不同程度的工伤提供了相应的赔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劳动法1-10级工伤鉴定及赔偿规定2020年劳动法1-10级工伤鉴定及赔偿规定
发布时间:2020-01-10
一到十级的工伤该怎么鉴定呢,下面我为大家精心搜集了关于202X 年劳动法1-10级的工伤鉴定规定,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劳动法1-10级工伤鉴定等级分级原则:
一级
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

二级
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

三级
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四级
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可以自理者。

五级
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较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六级
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中等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七级
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八级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有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九级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十级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各级伤残赔偿标准
一级伤残赔偿标准 (伤残赔偿都要做伤残鉴定,以伤残等级赔偿!)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4个月,由社保机构支付。

赔偿基数2173元×24个月=61224元。

2. 由社保机构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按受伤前本人工资的90%支付至死亡。

3. 如伤残员工户籍不在工作地,需要一次性领取残疾退休金和护理费的,与社保机构签订合约,一次性计发十年,终结保险关系。

十年计120个月×2173元×90%(一次性残疾退休
金)+2173元×15个月(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20个月×2173元×60%(一次性护理人员工资)=497445元。

一次性残疾退休金为497445元+一次性伤残补助金61224元=558669元
二级伤残赔偿标准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2个月,由社保机构支付。

赔偿基数2173元×22个月=56122元。

2. 由社保机构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按受伤前本人工资的85%支付至死亡。

3. 如伤残员工户籍不在工作地,需要一次性领取残疾退休金和护理费的,与社保机构签订合约,一次性计发十年,终结保险关系。

十年计120个月×2173元×85%(一次性残疾退休
金)+2173元×14个月(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20个月×2173元×50%(一次性护理人员工资)=448976元。

一次性残疾退休金为448976元+一次性伤残补助金56122元=505098元。

三级伤残赔偿标准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0个月,由社保机构支付。

赔偿基数2173元×20个月=51020元。

2. 由社保机构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按受伤前本人工资的80%支付至死亡。

3. 如伤残员工户籍不在工作地,需要一次性领取残疾退休金和护理费的,与社保机构签订合约,一次性计发十年,终结保险关系。

十年计120个月×2173元×80%(一次性残疾退休
金)+2173元×13个月(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20个月×2173元×40%(护理人员工资)=400507元。

一次性残疾退休金为400507元+一次性伤残补助金51020元=451527元。

四级伤残赔偿标准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8个月,由社保机构支付。

赔偿基数2173元×18个月=45918元。

2. 由社保机构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按受伤前本人工资的75%支付至死亡。

3. 如伤残员工户籍不在工作地,需要一次性领取残疾退休金和护理费的,与社保机构签订合约,一次性计发十年,终结保险关系。

十年计120个月×2173元×75%(一次性残疾退休
金)+2173元×12个月(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20个月×2173元×30%(护理人员工资)=352038元。

一次性残疾退休金为352038元+一次性伤残补助金45918元=397956元
五级伤残赔偿标准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6个月,由社保机构支付。

赔偿基数2173元×16个月=40816元。

2. 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受伤前工资的70%支付。

3.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并终结工伤保险关系。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为50个月×2173元×70%=89285元,一次
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为10个月×2173元=21730元。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40816元+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为89285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21730元=155611元。

六级伤残赔偿标准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4个月,由社保机构支付。

赔偿基数2173元×14个月=35714元。

2. 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受伤前工资的60%支付。

3.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并终结工伤保险关系。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40个月×2173元×60%=61224元,一次性
工伤医疗补助金为8个月×2173元=20408元。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5714元+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为61224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20408元=117346元。

七级伤残赔偿标准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2个月,由社保机构支付。

赔偿基数2173元×12个月=30612元。

2.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25个月×2173元=63775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6个月×2173元=15306元。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0612元+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为63775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5306元=109693元。

八级伤残赔偿标准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0个月,由社保机构支付。

赔偿基数2173元×10个月=21730元。

2.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15个月×2173元=38265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4个月×2173元=10204元。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1730元+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为38265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0204元=73979元。

九级伤残赔偿标准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8个月,由社保机构支付。

赔偿基数2173元×8个月=20408元。

2.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8个月×2173元=20408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2个月×2173元=5102元。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0408元+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为20408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5102元=45918元。

十级伤残赔偿标准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6个月,由社保机构支付。

赔偿基数2173元×6个月=13038元。

2.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4个月×2173元=10204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个月×2173元=2173元。

2020年劳动法1-10级工伤鉴定及赔偿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