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物理书籍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运动学基本概念1.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2.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3.参考系:(1)定义:为了研究一个物体运动而假定不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参考系。
(2)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但必须以能使问题简化方便解决为原则。
(2)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3)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4.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5.时间与时刻(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6.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7.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时间信息的仪器。
(电火花打点记时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8.速度:物体通过的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物理教科书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教科书知识点归纳总结1. 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在力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力和运动。
力是导致物体发生运动或形变的原因,它是一个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在力学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牛顿三定律、动量、能量、功等概念,以及运动规律、圆周运动、万有引力等内容。
2. 热学热学是研究热和热能转化规律的学科。
在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热学部分主要涉及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内能、热容等内容。
此外,还包括热传递、热力学循环等实际应用问题的讨论。
3. 光学光学是研究光和光学器件的学科。
在高中物理教科书中,光学部分主要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折射、色散、光的波动性、干涉、衍射等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光的基本特性、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光的波动性等知识点。
4. 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电荷、电场和磁场以及它们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在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电磁学部分主要包括电荷、电场、电势能、电流、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路等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库仑定律、安培定律、电场和电势、磁场和磁感应等基本概念。
5. 原子物理原子物理是研究原子和分子结构、物质内部微观结构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在高中物理教科书中,原子物理部分主要包括原子的核结构、原子核的性质、放射性、原子核的能级结构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原子核的构成、放射性现象、原子核的稳定性等知识点。
6. 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是物理学学习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验技能。
在高中物理教科书中,通常会介绍一些基本的物理实验,如测量弹簧挠度与施加力的关系、测定摩擦因数、测定静电力常数等内容。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知识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等多个方面。
学生需要在学习中理解力学的基本定律和运动规律、掌握热学的热力学基本概念和热传递规律、了解光学的光的特性和光学现象、掌握电磁学的电场和磁场规律以及原子物理的基本知识。
新教材物理第四册知识点

新教材物理第四册知识点引言物理是一门探索自然界的科学,我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自然界的规律,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教材物理第四册是我们学习物理的重要教材之一,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新教材物理第四册的知识点。
第一章:物理量和测量在物理学中,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理现象的特征的,例如长度、时间、质量等。
测量是通过某种方法来确定物理量的数值。
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如何正确进行物理量的测量,包括测量的准确性和精确性的概念,以及常用的测量仪器和测量单位。
第二章:运动和力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运动的描述和分析方法,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运动图像和运动方程来描述和分析运动。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力的概念和性质,包括平衡力和非平衡力,以及受力分析和牛顿定律。
第三章:功、能量和动量功是力对物体做功的量度,能量是物体具有的做功能力,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
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功的计算方法和功的转化,能量的形式和守恒,以及动量的定义和守恒定律。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机械能的守恒和碰撞的分析方法。
第四章:静电场和电路静电场是由电荷引起的电场,电路是电流在导体中的闭合路径。
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静电场的性质和电场力的计算方法,包括库仑定律和电场线。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以及欧姆定律和电路中的串、并联关系。
第五章:磁场和电磁感应磁场是由电流引起的磁力的作用区域,电磁感应是磁场对电路中的导体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磁场的性质和磁场力的计算方法,包括洛伦兹力和磁场线。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电磁感应的原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以及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第六章:光学和光的性质光是一种电磁波,也是一种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以及光的波动理论和光的粒子性质。
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1知识点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基本概念1、质点: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参考系: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3、坐标系:定量的描述运动,采用坐标系。
4、时刻和时间间隔: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5、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6、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动。
可用从起点到末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是矢量。
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
7、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程度。
分类平均速度:物体通过的位移与所用的时间之比。
瞬时速度: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与速率的区别和联系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8、加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定义: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a=〔vt—v0/t 〔即等于速度的变化率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不确定。
〔或与合力的方向相同二、运动图象〔只研究直线运动1、x—t图象〔即位移图象〔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曲线表示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3、斜率表示速度。
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v—t图象〔速度图象〔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物体作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发生变化。
〔3、纵坐标表示速度。
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汇总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 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物理第三册知识点总结

物理第三册知识点总结
力学部分:
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其大小由G=mg计算,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位于物体的重心。
弹力: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其方向沿弹性形变恢复的方向。
包括拉力、支持力和压力等,它们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发生在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发生在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与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即F=ma。
力的平衡与合成: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满足平衡条件;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电磁学部分:
电场能的基本性质: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会对电荷做功。
不同电磁波产生的机理:例如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和γ射线等,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产生机理和特性。
运动学部分:
匀速圆周运动:物体沿圆周路径以恒定速度运动。
这种运动涉及到向心力、角速度、周期等概念。
天体运动:研究天体(如行星、卫星等)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万有引力定律是天体运动研究的关键。
此外,物理第三册还可能涉及坐标系、矢量运算、能量守恒定律等其他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共同构成了物理学的丰富内容,对于理解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请注意,具体的物理第三册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教育阶段(如高中、大学等)以及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建议查阅所使用的具体教材或参考相关教学资料,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知识点总结。
高二新教材必修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新教材必修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必修三是一门重要的科目,涵盖了许多基础的物理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二新教材必修三的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复习和强化这些知识。
一、热学知识点总结1. 温度与热量: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单位是摄氏度(℃)。
热量是物体热能的交换,单位是焦耳(J)。
2.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热传导是在物质中传播热能的方式,常见于固体。
热对流是流体中热能传递的方式,常见于液体和气体。
热辐射是通过电磁波辐射传递热能的方式。
3. 热膨胀:热膨胀是物体受热后体积增大的现象,由于热膨胀,物体长度、面积和体积均会发生变化。
4.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学中的具体应用,它表明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守恒。
二、光学知识点总结1. 光的直线传播和折射:光的传播是直线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其折射规律由斯涅尔定律给出。
2. 光的反射和成像:光的反射是光线遇到界面时发生的现象,根据反射规律,可以预测光线的反射方向。
成像是光线经过透镜、反射镜等光学元件后形成的图像。
3. 光的色散和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色散是指光线通过某些介质时不同颜色的光线被折射角度的差异,导致颜色的分离。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光既可以看作波也可以看作微粒。
三、电磁学知识点总结1. 静电场和电介质:静电场是由电荷引起的电场,通过电场力的作用,可以实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电介质是相对于真空而言的,具有极化性质,能够改变电场分布。
2. 电场和电势:电场是指周围空间中电荷受到的力的作用,用电场强度表示。
电势是指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势能,单位是伏特(V)。
3. 电流和电路: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单位是安培(A)。
电路是指电流在导体中的闭合路径,包括串联和并联两种连接方式。
4. 磁场和电磁感应:磁场是由电流或磁体产生的,可以使磁铁、铁钉等物体受到磁力作用。
人教版物理书章节总结归纳

人教版物理书章节总结归纳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是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相互转化和相互作用的规律的学科。
在人教版物理教材中,涉及了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内容。
本文将对人教版物理书中的各个章节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相关知识。
第一章:“物理学实验及其数据处理”本章主要介绍了物理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和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
在物理学实验中,精确的测量和数据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文章中详细介绍了实验中常用的测量仪器、实验误差的处理方法以及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等内容。
通过掌握本章知识,读者可以很好地进行物理实验,并正确地处理实验数据,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第二章:“质点力学”质点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是研究力、质点运动和物体的平衡状态的学科。
本章主要介绍了质点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力学定律。
包括牛顿三定律、质点运动的描述和运动规律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知识,读者可以了解质点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掌握力学分析和计算的方法,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研究机械能转化和守恒的基本原理。
本章主要介绍了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和应用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知识,读者可以理解机械能守恒原理,掌握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第四章:“动量与碰撞”本章主要介绍了动量的概念和碰撞的基本原理。
包括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和完全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知识,读者可以了解动量与碰撞的关系,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问题中的应用。
第五章:“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描述天体运动的基本定律。
本章主要介绍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概念和应用,包括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地球的重力和行星运动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知识,读者可以了解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宇宙中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定律。
第六章:“简谐振动”简谐振动是一种周期性的物体振动。
本章主要介绍了简谐振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简谐振动的描述、振幅、周期、频率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物理书籍知识点汇总科普知识:《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赵凯华《边缘奇迹:相变和临界现象》于渌《QED: A Strange Theory about Light and Matter》Feynman《大宇之形》丘成桐《Gauge Fields, Knots and Gravity》Baez《趣味力学》别莱利曼《趣味刚体力学》刘延柱(小书,挺有意思)考研习题集用超星图书里的那本清华大学编写的普通物理学考研辅导教材(大约这个名字)数学分析:书目:《数学分析教程》常庚哲《数学分析新讲》张筑生《数学分析》卓里奇《数学分析八讲》辛钦《数学分析讲义》陈天权《数学分析习题课讲义》谢惠民等《数学分析习题集》北大版?《特殊函数概论》王竹溪线性代数Linear Algebra内容:行列式、矩阵代数、线性方程组、线性空间、线性变换、欧几里得空间、n元实二次型等。
书目:《高等代数简明教程》蓝以中《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Gilbert Strang《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Peter D. Lax《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David C. Lay力学Mechanics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内容: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功和能及碰撞问题、角动量、刚体力学、固体的弹性、振动、波动和声、流体力学、相对论简介。
书目:《力学》赵凯华《力学》舒幼生《经典力学》朗道《An Introduction To Mechanics》Daniel Kleppner、Robert Kolenkow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刘辽《The Principle of Relativity》Einstein广义相对论:《Einstein Gravity in a Nutshell》Zee《Spacetime and Geometry》Carroll热学Thermology先修课程:力学、高等数学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以实验为依据、以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本理论的宏观的热力学理论,研究物质宏观热现象和宏观状态变化规律;以气体分子统计物理学,研究大量分子热运动统计规律和热现象的微观实质;以Van der Waals方程和Clapeyron方程,研究气体状态变化及相变规律;以非平衡态理论的分子动理论,研究输运现象的宏观规律。
书目:《新概念物理教程——热学》赵凯华《Statistical Physics》Kerson Huang(黄克孙)《Heat and Thermodynamics》Zemansky《Thermodynamics and An Introduction To Thermostatistics》Callen数学物理方法Method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内容:三个部分。
复变函数论包括:复数与复变函数、解析函数、哥西定理、哥西积分、解析函数的幂级数表示、残数及其应用。
数学物理方程包括:一维波动方程的付氏解、热传导方程的付氏解、拉普拉斯方程的圆的狄利克雷问题的付氏解、波动方程的达朗贝尔解、数学物理方程的解的积分形式、付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勒让德多项式、球函数、贝塞耳函数、柱函数等内容。
书目:《数学物理方法》梁昆淼《数学物理方法》希尔伯特柯朗《数学物理方法习题指导》周治宁&吴崇试《数学物理方法习题集》武仁《经典力学的数学方法》В. И. 阿诺尔德《The Geometry of Physics: An Introduction》Frankel《Geometry, Topology and Physics》Nakahara复变函数:《复分析》尼达姆(Needham, T.) 齐民友译《简明复分析》龚升《复变函数论方法》拉夫连季耶夫实分析:《实变函数论》周民强《实变函数论》И.Л.那汤松《实变函数论与泛函分析》夏道行/ 吴卓人/ 严绍宗/ 舒五昌理论力学Theoretical Mechanics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力学内容:经典力学的基本原理及数学形式,在使力学内容提高的前提下,特别着重于精确的理论表述和有关的数学技巧。
内容主要包括质点力学、质点组力学、刚体力学、转动参照系、分析力学五个部分。
书目:《力学》朗道《Classical Mechanics》经典力学Herbert Goldstein《理论力学》马尔契夫(研究生,查阅用)电磁学Electromagnetics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数理方法内容:主要是研究电荷、电流产生电场、磁场的规律,电场和磁场的相互联系,电磁场对电荷、电流的作用,以及电磁场对物质的各种效应等。
书目:《电磁学》赵凯华《Vector Calculus》Paul C, Matthews(数学基础)《费恩曼物理讲义》光学Optics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电磁学、热学内容:光的本性、光的传播和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规律等。
内容主要包括:几何光学、波动光学的基础原理和基础知识,量子光学和现代光学的基础知识;研究光的传播、光学仪器成像的理论方法。
书目:《光学》赵凯华《Optics》Hecht原子物理学Atomic Physics先修课程:普通物理学、高等数学内容:原子模型、原子能级和辐射、原子的壳层结构、单电子原子、多电子原子、量子力学初步、原子核的基本性质、核的辐射性衰变、核反应、核结构、原子能及基本粒子等。
书目:《原子物理学》杨福家《原子物理学》[法]B.卡尼亚克、[法] 张万愉、[法] J-C.裴贝-裴罗拉电动力学Electrodynamics先修课程:电磁学、高等数学、数理方法内容提要:它在电磁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研究电磁场的基本属性、电磁场的运动规律以及电磁场和带电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书目:《Introduction to Electrodynamics》David J. Griffiths《经典场论》朗道《经典电动力学》John David Jackson高能场论:《Quantum Field Theory in a Nutshell》Zee《Quantum Field Theory》Srednicki《An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Field Theory》Peskin凝聚态场论:《Condensed Matter Field Theory》Altland & Simons《Field Theories of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Fradkin热力学与统计物理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先修课程:普通物理学,高等数学,数理方法内容:均匀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单元系的相变,多元系的复相平衡和化学平衡,近独立粒子的最概然分布,玻耳兹曼统计,玻色统计和费米统计及系综理论。
书目:《热力学》王竹溪《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林宗涵《统计力学》李政道《Statistical Mechanics: A Set of Lectures》Feynman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原子物理学内容:波函数、薛定谔方程、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态和力学的表象、微扰理论、散射、电子自旋、光的吸收和发射、氦原子和氦分子等。
书目:《Principles of Quantum Mechanics量子力学的原理》P.A.M DIRAC《量子力学习题集》《量子力学习题精选与剖析》曾谨言《Introduction to Quantum Mechanics(量子力学概论)》David J. Griffiths《Principles of Quantum Mechanics量子力学的原理》、《Modern Quantum Mechanics(现代量子力学)》Shankar《高等量子力学》喀兴林固体物理学Solid State Physics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热学、原子物理学、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内容:包括晶格理论和固体电子理论两部分。
晶格理论包括: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确定晶格结构的X光衍射方法;晶体中原子间的结合力和晶体结合的基本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晶格的热振动及热容理论,光学波、声学波和声子的基本概念;晶格中缺陷的基本类型以及晶体中原子的扩散和离子导电性。
固体电子论包括: 晶体中电子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包括金属自由电子论、能带论基础以及晶体中电子在外场中的运动规律、电子的输运性质。
书目:《固体物理学》黄昆《Solid State Physics》Neil W. Ashcroft群论:数学向:《Linear Representation of Finite Groups》Serre;物理向:《Lie Groups, Lie Algebras, and Representations》Hall《Group Theory in Physics: An Introduction》Cornwell;更物理向:《Quantum Mechanics: Symmetries》Greiner普通物理基础实验Basic Physics Experiment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内容提要: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部分。
实验要求学生明确普通物理实验的地位和作用、实验进程各环节的安排以及误差和数据处理方法。
教材:《普通物理实验》杨述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大学物理实验教程》周殿清编武汉大学出版社普物综合与设计性实验Comprehensive and Designed Experiments in General Physics先修课程:普通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运用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布置给学生设计性实验题目,并指定若干参考书,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制定实验方案。
本课程提供较为充分的设计性实验题目,学生可以任意选择。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一些题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行完成。
教材:《普通物理实验》杨述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大学物理实验教程》周殿清编武汉大学出版社近代物理实验Modern Physics Experiment先修课程: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实验内容提要:是四年制师范本科物理学专业学生继《普通物理实验》后开设的,与《近代物理学》等理论课程密切相关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所涉及的物理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技术性,是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单设实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