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考点速查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四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试题

第四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

考情分析

思维导图

自主复习

自主复习八年级上册教材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并完成下列基础练习。

1.写出下列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其标志性的历史意义。

图1 图2 图3

图1:__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__

图2:__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__

图3:__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抗日战争的胜利(二战结束)。__

2.写出下列图片中历史人物的名字和涉及的历史事件名称,说出该事件和平解决的意义。

(1)人名:__张学良__和__杨虎城__。

(2)事件:__西安事变__。

(3)和平解决的意义:__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__

3.写出下列战役的名称:

(1)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__台儿庄战役__。

(2)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__平型关大捷__。

(3)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战役:__百团大战__。

(4)抗战中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的战役:__淞沪会战__。

(5)抗战中彻底破灭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的战役:__武汉会战__。

(6)抗战中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的战役:__第三次长沙会战__。

4.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陪都是__重庆__,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是__延安__。

5.__1945__年4月,中共七大在__延安__召开,毛泽东作了《__论联合政府__》的政治报告。大会制定了党的__政治路线__。大会为争取__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__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__奋斗方向__。

知识梳理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沈阳):标志日本局部侵华战争开始,也标志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十四年抗日战争的起点)

(1)背景:国际: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打击下,日本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为了转嫁危机,发动对中国的侵略。

(2)结果:东北三省全部沦陷。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2.一二·九运动:

(1)背景: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

(2)经过: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向国民党当局请愿惨遭镇压。

(3)性质:爱国救亡运动。

(4)意义: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3.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1)目的:为了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

(2)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3)解决: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并派周恩来到西安谈判。

(4)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5)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背景: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建立,成为二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

(2)经过:1937年7月7日晚,日本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起进攻,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3)影响: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5.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敌后抗日战场。

6.南京大屠杀:

1937年,日军又发动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淞沪会战爆发。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在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每年12月13日为国家公祭日)。国民政府迁往陪都重庆。

7.正面战场的抗战:

(1)台儿庄战役(李宗仁)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2)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3)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8.敌后战场的抗战:

(1)平型关大捷(第一一五师林彪)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根据地军民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宁。

(3)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9.全民族坚持抗战:

(1)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2)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3)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4)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用史实说明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

10.中共七大:

(1)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

(2)内容: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3)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11.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史实:

(1)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

(2)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次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军关东军发起进攻。

(3)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

12.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1931—1945年),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1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②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抗战;③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和在敌后的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④海外华侨和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相互支持和配合。

14.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国内: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2)国际: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

15.(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2)意义:要缅怀先烈、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典题回顾

1.(2012宜宾中考)“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所指(A)

A.日本对东北三省殖民统治

B.日本占领华南地区

C.日本对台湾实施殖民统治

D.日本制造南京惨案

2.(2014宜宾中考改编)根据“左史右图”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C)

①反映了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形势②体现了国共两军共同抗战③说明了敌后战场的艰巨和困难

④呈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战役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2017宜宾中考节选)学习历史要有证据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下列是围绕抗战提出的问题,请根据题意解决问题。

当堂检测

1.在学校每周的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会高唱《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首歌曲反映的是哪个时代的精神风貌(C) A.北伐战争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主要是因为(B)

A.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

B.中日民族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

D.国共两党矛盾已经消除

3.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文件表示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十四年抗战爆发的标志是(C) A.西安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4.如图是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一则报道的截图。该图是日本制造(B)

A.旅顺大屠杀的罪证

B.南京大屠杀的罪证

C.九一八事变的罪证

D.七七事变的罪证

5.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是(A)

A.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正视历史,历史不容篡改

D.记住历史,记住仇恨

6.如图为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38年创作的漫画。它的主题应理解为(C)

A.中国抗战是在武器落后的情况下进行的

B.中国抗战在1938年进入高潮

C.中国抗战需要军民联合才能取得胜利

D.中国抗战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

7.抗日战争时期的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都取得了胜利,其意义相同的是(C)

①沉重打击了日寇②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③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④提高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④

8.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是(C)

A.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

B.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C.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

D.爱国华侨的援助

9.下列事件中,与五四运动具有同等性质的一项是(D)

A.“皖南事变” B.西安事变

C.维新变法运动 D.一二·九运动

10.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的是(B)

A.第三次长沙会战 B.淞沪会战

C.武汉会战 D.万家岭战役

11.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的事件是(C)

A.一二·九运动爆发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武汉会战 D.豫湘桂战役

12.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让中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下列标志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事件是(C)

A.远征军入缅作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

C.广州、武汉失陷

D.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

13.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卢沟桥事变已经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果再退让,“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上述谈话内容表明蒋介石(C)

A.要寻求美国的援助

B.要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

C.要抗击日本侵略者

D.要组建南京国民政府

14.从下列表格中,你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D)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局部)

A.正面战场始终抗击侵华日军主力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国民党是领导抗战的核心力量

D.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贡献

15.“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片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它”代指的是(B)

A.上海B.延安C.北京D.西安

16.读表,从中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统计表

①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持续时间最长③世界人民的团结合作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因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发表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表明中共(D)

A.认定国共合作实际上已经破裂

B.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

C.要独立自主坚决反抗日本侵略

D.揭露阴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8.在史学界有种观点普遍认为,中国抗日战争14年,而不是通常说的8年。该观点重在(D)

A.揭露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罪恶

B.肯定国民政府抗战的重要贡献

C.突出华北人民抗战的历史地位

D.强调中国局部抗战的重大意义

19.“日满华三国应以建立大乐亚新秩序为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共谋实现互相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为此,中国方面首先必须清除以往偏见。”日本这一主张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

A.汪精卫公开投降日本

B.日本扶植“满洲国”成立

C.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

20.中、日两国均为世界重要国家,中日关系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影响重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图片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相应的括号内打“√”;违背了以上图片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打“×”;是以上图片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打“○”。

①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局部侵华战争。(√)

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③卢沟桥的烽火,揭开了中华全民族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

④日军最高司令官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国战区代表递交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2)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永恒。你认为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什么?

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材料二201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但中日两国间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一是历史认知的问题(侵华战争),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东海油气田)。中日之间现在真正的矛盾冲突,对于中日关系最致命的冲突,可能还不是历史认知的问题,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

(3)根据材料二,概括出影响当今中日关系发展的因素。

答:历史认知的问题(侵华战争);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东海油气田)。

(4)纵观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处理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答: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