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选送参评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
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概述作为教育领域的顶级奖项之一,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设立旨在肯定和推广在基础教育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进一步激发教育工作者的创新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2018年,在众多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并获得二等奖的教学成果无疑具有极高的教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本文将针对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为读者深入了解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标准和具体成果提供参考。
二、获奖作品简介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得者共有若干所学校和教育机构,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学成果。
其中包括了以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研发、学科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教学项目。
这些获奖作品充分体现了教育教学领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成果,对于促进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获奖作品案例分析1.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项目某小学的数学教学改革项目“培养学生数学兴趣与实际运用能力”的获奖成果在获奖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
该项目通过引入实践教学、游戏教学等方式,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联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字游戏、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2.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项目某初中的物理实验教学改革项目“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获奖成果也是本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亮点之一。
该项目通过改革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引入了更多的实验探究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进行各种实验探究活动,提高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3. 高中历史教学课程改革项目某高中的历史课程改革项目“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思考能力”的获奖成果也给本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增添了亮眼之处。
该项目通过对历史课程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仅了解历史知识,更能够培养自主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深圳市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暂行规定

深圳市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暂行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7.03.05•【字号】深府[1997]49号•【施行日期】1997.03.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深圳市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暂行规定(1997年3月5日深府〔1997〕49号市政府二届第五十四次常务会议通过)一、宗旨为调动我市广大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加快教育强市建设,特设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
根据国家《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及省有关办法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二、评奖对象、范围(一)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学术团体和社会组织、教师及其他个人(具有深圳户口和组织关系),均可按照本规定申请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
(二)教育教学方面的科研成果,包括论文、研究报告、教育改革实验报告、教材、专著、教学方案、教育教学手段等。
不属教育教学的其他社会科学成果不在评奖之列。
(三)申报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必须是在深圳创造的,即在深圳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开展科学研究而形成和产生的。
此前在内地形成的成果不在申报之列。
(四)我市教育工作者与外地人员合作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主编和主要编写人员属我市的,可参加评奖。
参加撰写超过十万字的,可以参加著作评奖,十万字以下的可参加论文评奖。
(五)申报评奖的教材必须是全市某类学校通用或者同意在较大范围试用的教材。
(六)著作权有异议的成果不得申报。
三、奖项、等级和标准(一)评奖分为:(1)学术著作类(含教材);(2)学术论文类;(3)教育实验报告、教育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案类。
前两类分别设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后一类只设优秀成果奖,另设新秀奖。
(二)评奖时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要从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上全面综合评价,具体等级标准如下:学术著作奖1、优秀著作一等奖具体标准:(1)在国家出版机构或省一级以上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教材或个人论文集;(2)在基本理论方面填补上教育学科某些空白或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反映教育规律;在丰富教育理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等方面产生显著效果;(3)具有独创性并经过两年以上(含两年)教育教学实践检验,取得良好社会效益(需出具可靠证明);(4)科研方法有创新,获市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全国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评比活动结果

全国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评比活动结果(原创版)目录1.全国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评比活动结果概述2.评选活动的背景和目的3.评选活动的过程和标准4.评选结果的公布和影响5.我国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的意义正文【全国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评比活动结果概述】近日,全国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评比活动结果揭晓。
此次活动旨在表彰在基础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推广优秀的教学成果,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
经过层层选拔,评选出了众多优秀的教学成果,涵盖了多个学科和领域。
【评选活动的背景和目的】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成为了全社会的共同期待。
为了激发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热情,鼓励创新教学方法,挖掘优秀的教育资源,我国教育部门组织开展了全国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评比活动。
【评选活动的过程和标准】本次评选活动经过严格的初选、复选和终选三个阶段。
参评的教学成果需满足以下标准: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和推广性。
评选过程中,专家评审团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
【评选结果的公布和影响】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优秀教学成果。
这些成果来自全国各地,涵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各个学段,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
评选结果的公布,对于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的意义】我国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的评选和推广,有助于激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同时,这些优秀成果也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有助于提高我国基础教育整体水平。
2019年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职业教育)获奖名单-159项

一等奖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深圳聚橙剧院管 台前幕后、人人出彩的高 钟善金、陈宇晖、王心、曾
35 理有限公司、广东咏声动漫股份有限 职表演艺术类专业“艺术 冠桃、罗斌、李惠莹、王雷 一等奖
公司、广东省音乐家协会
团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延莉、乔建军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建设职业技 基于实景基地的高职土建 周晖、鄢维峰、赵琼梅、蒋
心,培养电子信息卓越技 陈榕福、安超群、邱文华、 术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王桃、黎旺星、钟君柳、欧
一等奖
启标、赵金洪、詹忠山、李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州番禺职业技 “高本贯通、多元协同、 许玲、李旭旦、罗平、向凯
10 术学院、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河 理实一体”培养“工匠之 、柏晶、闫仙、姚屏、吴健 一等奖
耿静超、汤贞敏、吴霞、肖 “育训双轨”的广东“三 智远、石大立、关善勇、李 农”人才培养改革探索与 志伟、潘伟洪、张立忠、邓
一等奖
实践 业工程学院、新兴县职业教育中心
文辉、孙洪凤、姜文联、罗
泽榕、何敏、张岐、曾松荣
基于“双精准、双融合” 林海、赵莉、王建林、徐文
16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的现代商贸流通专业群建 瑞、朱海鹏、古婷骅、杨舒 一等奖
一等奖
秀区社区教育学院一院)、广州市白
利华、吴和清、何敏聪、李
云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
伯平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上海尚强科技有 国际理念、高职特色、校 李艳娥、刘力铭、温炜坚、
38 限公司
本标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朱冬玲、吴勇、俞鑫、张晓 一等奖
质量保证体系研究与实践 琴、张挺
39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智慧化背景下高职会计专 杨则文、刘飞、刘水林、黄 一等奖 业技术技能积累与教学转 玑、刘云、郝雯芳、陈贺鸿
省级教学成果奖培育申报书

省级教学成果奖培育申报书尊敬的评审委员会:我是XXX学校XXX教育项目的负责人,特此向贵委员会提交我校参评2019年度省级教学成果奖的培育申报书。
我将详细介绍我们的教育项目及其取得的成果,以供评审委员会参考。
一、项目概述我校教育项目旨在提高学生的XXX素养和XXX能力,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与资源整合,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我们以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改进教学评估为目标,致力于打造高质量教育项目。
二、项目总体目标与任务为了实现教育项目的总体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具体任务:1. 优化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对教育课程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并进行必要的修订和更新,以确保课程内容与时俱进。
2.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通过组织专题培训、教学研讨会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并引导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改进教学评估: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估机制,定期评估教学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合理措施加以解决,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实施方案1. 项目策划:根据项目目标和任务要求,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了项目的时间安排、责任分工、预算等,确保项目能够有序推进。
2. 教学内容优化: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课程调研和案例分析,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修订和优化,确保其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和社会进步要求。
3. 教师培训与发展:我们邀请了专业教育专家进行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理念与教育技能。
同时,我们也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和教学比赛,激发其创新能力和教学热情。
4. 教学评估改革:我们建立了科学的教学评估机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评估教学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四、成果与效果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XXX教育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与效果:1. 学生成绩显著提升:通过教学方法改进和课程优化,学生的学业成绩得到了有效提升。
根据统计数据,我们的项目学生通过率不断提高,优秀率持续增长,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好评。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14年7月5日,国家教育部公布了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共有417项成果获奖。
起源发展
教学成果奖的评审,源于1994年3月国务院第151号令颁布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
根据这一条例,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组织了四年一届的教学成果评奖。
2014年1月,国家教育部根据《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实施办法》,组织了首届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这是基础教育领域内由政府设立的最高级别的业务类奖励。
评审规则
在教育部关于开展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参评成果必须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
必须围绕解决基础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提出科学的思路、方法和措施,经过实践检验,对于实现培养目标、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效果显著,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至今仍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评选
因是首次评选,高校、基础教育机构与中小学数十年积累的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教学成果一同参与评审。
如始于70年代的北京“马芯兰数学教学法”和江苏南通李吉林的“情境教育”
始于80年代的江苏常州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和上海闸北八中刘京海的“成功教育”
始于90年代的华东师范大学叶澜的“新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研究”、北京清华附小窦桂梅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和浙江的“童声作文教学研究与实践”等成果。
广东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

广东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尊敬的评审委员会:我谨向广东省教育厅提交本次参评的广东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
本材料将详细介绍我所负责的教学项目及其所取得的突出成果,展示我团队在教学方面的创新实践和优秀成绩,有助于您更好地了解我们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
一、项目背景本次申报的教学项目旨在探索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适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听力技能训练。
既要培养学生在听力理解方面的能力,又要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针对这一目标,我们团队经过反复探索和实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程设计方案。
二、课程设计2.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高听力水平,准确理解英语语音、语调和语言表达的细微差别。
同时,通过多样化的听力材料及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2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听力训练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学生的听力技巧培养,以及与听力相关的语言表达和交际活动。
我们精心挑选了不同话题背景下的听力材料,并结合丰富的学生互动活动,提供了一个真实而有趣的学习环境。
2.3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听力填空、听力判断、听力角色扮演等,旨在增强学生的听力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也倡导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并且鼓励他们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互动。
三、成果展示3.1 学生学习成效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们取得了显著的学习成效。
听力技能得到明显提高,学生的听力准确率和理解能力明显增强。
同时,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更加愿意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2 学生满意度调查为了进一步评估教学成果,我们进行了学生满意度调查。
结果显示,超过90%的学生认为本课程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他们也表示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非常满意,并且希望能够继续学习类似的教学项目。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实施,我们开发了一系列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听力训练录音、教学课件、教学手册等。
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

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一、指导思想为了鼓励教师不断改革创新,认真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并积极指导学生在升学考试、学科竞赛、创造发明、文章写作等方面取得优良成绩,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奖励办法,以奖励工作出色的教师和职工。
二、奖项设置讨论决定。
2.学校以及学校工会评选的集体荣誉包括:先进年级组、先进教研组、优秀办公室。
(二)教育科研成果奖(1)评选活动范围:教育系统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和教研室组织的评选。
教育学会的评选活动,奖金为原标准的二分之一,非教育系统的评选活动奖励由行政会议决定。
(2)学校统一申报的课题,申报费、鉴定费由学校支付。
(3)成果通过鉴定给予一次性奖励。
(4)子课题成果奖金折半计算。
(5)鉴定时无等级者视作三等奖。
(6)课题主要负责人获奖金的50%,其余奖金为参与者均分。
(7)课题获奖以获奖证书为凭证,课题交流以组织单位的文件、通知或证书为凭证。
(1)评选活动范围:教育系统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和教研室组织的评选。
教育学会的评选活动,奖金为原标准的二分之一,非教育系统的评选活动奖励由行政会议决定。
(2)同一论文重复获奖,发一次最高奖。
(3)论文参评费和打印费教师自理。
(4)论文发表:以稿费单和报刊杂志原件为凭证,奖金为稿费的倍数。
发表范围:具有LSSN、CN刊号的正式出版并且属于教育和教学研究方面的刊物。
刊登在非正式出版刊物、学院高校学报的增刊、与学校教育教学无关的刊物的文章不计奖。
(5)论文获奖以获奖证书为凭证,论文交流以组织单位的文件、通知或证书为凭证。
(6)案例的奖金为表中标准的二分之一。
(三)教师素质奖(1)评选范围:经学校教务处或政教处同意,由学校统一安排教师参加的优质课评选。
校级是由教务处或政教处组织学校级别的评选,学部或教研组的评选活动不在奖励范围。
(2)凡出校交流上课、教研节联谊上课、“送教下乡”上课均为校级一等奖。
(3)教室外出上课的费用由学校支付。
学会的评选活动,奖金为原标准的二分之一,非教育系统的评选活动奖励由行政会议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究院
实践
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 一校一品+社团:区域推进学校体育特色建
究院
设的龙华经验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 基于学习(认知)需求:小学数学主题学习
究中心
内容七要素的 16 年研究与实践
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研 基于班级生活变革的中小学班主任专业研
究中心
修探索
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 福田区“滋润与共享:环境教育区区域共建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差异教学理念下培 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
始于惊奇 濡以文化——以“非常”实验引 深圳市光明区马山头学校
领中学物理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
创新性、系统化、可推广:高中生物微课教 学模式段识
深圳市南山区机关幼儿园 深圳实验幼儿园 深圳市教育幼儿园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课程——基于十九年 的建构与实践 共生共长:幼儿园“三人行”幸福课程建构 30 年探索 循道返本,创见未来——幼儿园“返本”课 程模式的实践探索与创新 融合教育背景下“三位一体”手语教学模式 的实践研究
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 基于深度学习的学科教学设计实践与研究
深圳中学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深圳中学课程改革实 践
深圳市龙华区松和小学
涵养生命 立德树人、 ——都市化进程中 村办小学转型升级的十年探索
深圳市盐田区海希未来学 基于育人共同体的项目学习
校(原梅沙小学)
深圳市翠竹外国语实验学 移民城市小学“和美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研
校
究
深圳市坪山区中山小学 小学“习性教育”校本探索与实践
究中心
践探索
深圳市坪山区教育科学研 微课程有效支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
究管理中心
研究
教研员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数字符号音乐律动教学”实践研究
5
郑兰
6
李敏
7
鲍远根
深圳市南山区教 8
育科学研究中心
9
洪飞
10
隋海林
11
陈清容
12
谢德华
13
孙利秋
14
杨旭
15
荆志强
16
刘会金
17
艾进达
教研员 教研员 教研员 单位 教研员 教研员 教研员 教研员 教研员 教研员 教研员 教研员 教研员
基于课程开发推进小学人文数学课堂的行 动研究 基于智能势差与核心能力的高中语文课程 重构
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学教育 指向核心素养的多彩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
集团(南山)实验一小
深圳市光明区马山头学校 重拾小先生制课堂教育智慧的实践研究
深圳市福田区皇岗中学
基于 STEM 教育理念下的机器人教育校本课 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21
满小螺
22
王树宏
23
黄美芳
24
朱华伟
25
丘远光
26
刘向东
27
孔文东
28
曾宇宁
29
王小洪
30
张光富
31
林文坚
32
刘静波
33
刘红丽
34
刘凌
35
王翔
36
陈丽江
37
全红
教研员 教研员 教研员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 指向数学素养:让学生学有生长力的数学
究院
模式”
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 龙华区普通高中音乐教育 CPC 培养模式的
究院
探索与实践
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 高中数学激励型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究院
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研 基于初中学生发展的生涯教育研究
究中心
深圳市龙岗区教学研究室 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的课堂观察模式探索
18
林日福
19
孙春成
20
李晓东
山)实验一小
51
丘燕飞
52
李貌
53
沈光银
54
邵子洺
55 王鹏、黄丽莎
56
裴玲云
单位 单位 教师 教师 教师 教师 教师 单位
单位 教师 教师 教师 单位 教师 教师 教师 教师 教师 教师
深圳市宝安区天骄小学 游戏改变课堂:小学游戏化教学的新探索
深圳市南山区南油小学 立足“E”课程的活动育人模式探索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
具身认知科学下盲校小学数学“认知心理教辅具-教法”三维一体的实证研究
深圳市龙华区龙华中心小 校园体育综合运动干预的探索研究与实践
学
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小学 儿童版画课程建设岭南文化传承的实研究
深圳市龙华区民顺小学 “自主·协同”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核心素养下舞蹈美育理论研究及实践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走向深度学习:语文学习方式变革的十年探 索
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 转知成智:提高教师研究实效性的龙岗经验
校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 少年创新院:区域创新教育的核心引擎
究中心
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 精设课堂:为学习者设计教学的课堂研究与
深圳市南山区赤湾学校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小学
基于“无边界学习”理念重构学习关系的改 革实践研究 自由生长:课程体系构建的破局路径——西 丽小学生长课程体系构建的“三类四院一中 心”模式
深圳市宝安区弘雅小学 四雅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校长
园长 园长 园长 教师 教师
深圳市龙岗区平冈中学 “高质量学习”实践研究
北师大南山附属学校小学 字教学体系
部
深圳市洪湖小学
小学数学创生教学“疑思辩用”模式的实践 研究
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 非遗文化校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鼎太小学
深圳市南山区文理实验学 智能环境下的“融·创”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校(集团)文理学校
深圳市龙岗区依山郡小学 超越博物学:数字时代的科学教育探索
深圳市龙岗区五和小学 深圳市红岭中学
究院 立德树人:初中语文人文课型体系的创建与
深圳市龙岗区教学研究室 实践
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院 深圳市校园足球推广路径
深圳市龙华区行知小学
行知合一 以少胜多----“1+1”课程体系构 建的实践探索
深圳市盐田区乐群小学
生态课程建构与实施:百年老校的立德树人 实践
深圳市龙华区玉龙学校
用课程“链接”生活——新生活课程体系建 构与实施
深圳市宝安区天 38
骄小学 深圳市南山区南 39 油小学
40
陆瑾
41
朱建山
42
肖安庆
43 祖松梅、曾伟红
44
高红妹
深圳市南山实验 45 教 育 集 团 鼎 太 小
学 深圳市南山区文 46 理 实 验 学 校 ( 集 团)文理学校
47
吴向东
48
杨新梅
49 胡立根、陶波
深圳市南方科技 50 大学教育集团(南
附件
深圳市选送参评 2019 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 (基础教育)公示名单
序号
持有人
1 姚铁龙 郭其俊
2
银艳琳
3
袁虹
4
胡樱平
身份类别
所在单位
成果名称
教研员 教研员 教研员
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 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数学嵌入式游戏课程
究院
的开发与实施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 多元·网络·自主: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