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动物类中药

合集下载

《中药鉴定学》动物类中药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中药鉴定学》动物类中药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中药鉴定学》动物类中药期末复习题及答案A型题8.001.广地龙与土地龙的区别是A、广地龙白颈明显B、土地龙白颈明显C、土地龙含有蚯蚓毒素,广地龙不含蚯蚓毒素D、二者来源相同,仅产地不同E、以上均不是8.002.白颈是指A、地龙的生殖环带B、有效成分集中的部位C、刚毛D、受精囊孔E、雄生殖孔8.003.下列何种动物的贝壳不作为石决明的来源A、杂色鲍B、羊鲍C、半纹鲍D、澳洲鲍E、耳鲍8.004.天然珍珠置荧光灯(365nm)下观察,显何颜色荧光A、蓝色B、粉红色C、绿色D、紫色E、浅蓝紫色或亮黄绿色8.005.可准确将珍珠与混伪品区别开的方法是A、粉末显微鉴别B、磨片显微鉴别C、理化鉴别D、性状鉴别E、以上均不是8.006.背腹缘几平行,长为宽的2-3倍的牡蛎是A、长牡蛎B、大连湾牡蛎C、近江牡蛎D、密鳞牡蛎E、以上均不是8.007.全蝎原动物属于A、多足纲B、蛛形纲C、昆虫纲D、甲壳纲E、爬行纲8.008.蜈蚣的原动物是A、少棘巨蜈蚣B、多棘蜈蚣C、黑头蜈蚣D、赤蜈蚣E、以上均是8.009.来源于黑蚱的蝉蜕背部开口呈A、一字形B、十字形C、圆形D、菱形E、以上均不是8.010.药典规定,斑蝥中所含斑蝥素不得低于:A、0.50%B、1.00%C、0.35%D、1.50%E、2.00%8.011.斑蝥黑色鞘翅上具黄色或棕黄色横纹的条数是A、3条B、1条C、2条D、4条E、5条8.012.以硫酸(比重为1.77)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检识斑蝥素,溶液应呈A、棕红色B、紫红色C、蓝色D、绿色E、蓝绿色8.013.白僵蚕表面的白色粉霜是A、加工时的粉尘B、菌丝C、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D、掺伪物E、折出的蛋白质结晶8.014.白僵蚕断面平坦,外层白色,中间棕色或棕黑色,具丝腺环A、4个B、3个C、2个D、1个E、5个8.015.芫菁科昆虫特有的防御攻击物质是A、蚁酸B、斑蝥素C、毒蛋白D、组织胺E、以上均是8.016.斑蝥薄层色谱鉴别时必须检出的成分是A、蚁酸B、毒蛋白C、组织胺D、斑蝥素E、脂肪油8.017.中国药典规定,按高效液相测定法蟾酥中蟾毒内酯按华蟾酥毒基(C26H34O4)和脂蟾毒配基(C24H32O4)的总量不得少于A、20.0%B、18.0%C、10.0%D、12.0%E、6.0%8.018.中药蟾酥中具显著兴奋呼吸和升压作用的成分是A、脂蟾毒配基B、蟾毒灵C、蟾酥碱D、氨基酸E、蟾酥甲碱8.019 1%的蟾酥氨仿提取液蒸干后以甲醇溶解,测定紫外吸收光谱,其最大吸收波长应为A、245nmB、300nmC、365nmD、400nmE、425nm8.020.蛤蚧原动物的主要采集期是:A、3~4月B、5~6月C、10~12月D、5~9月E、9~10月8.021.蟾酥粉末的甲醇提取液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固体少许,再加硫酸数滴,溶液显蓝紫色,是检查:A华蟾毒配基 B、脂蟾酸配基 C、甾醇 D、肾上腺素 E、吲哚类化合物8.022.下列成分中除哪类外,中药蛤蚧均含有A、肌肽B、胆碱C、蛋白质D、强心甾E、肉毒碱8.023.蕲蛇腹部灰白色、鳞片较大,有多数类圆形斑纹,习称为A、方胜纹B、连珠斑C、佛指甲D、胶口镜面E、涡纹8.024.区别乌梢蛇和其他蛇类药材的最佳方法是A、凝胶电泳层析B、硅胶G薄层层析C、荧光鉴别D、紫外吸收光谱分析E、以上均不是8.025.下列叙述中除哪项外均为鸡内金的鉴别特征A、呈不规则的囊片状B、表面黄色或黄绿色C、具多数条棱状皱纹,呈波浪形D、质韧不易碎,断面角质样E、含淀粉酶和蛋白酶8.026下列药物具有强心作用的是A、地龙B、蛤蚧C、鹿茸D、蟾酥E、麝香8.027.下列哪种贝壳类动物能产生珍珠A、猪耳丽蚌B、文蛤C、皱纹盘蚌D、天津丽蚌E、褶纹冠蚌8.028. 在书写动物拉丁学名时,下列哪类其拉丁名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均应小写A、种名及亚种名B、属名及种名C、亚属名及种名D、种名及其定名人E、亚属名及定名人8.029.下列药用动物除哪一种外,均属于哺乳纲A、鲸B、蝙蝠C、海马D、穿山甲E、刺猬8.030.下列哪种动物不属于爬行纲A、蛤蚧B、金钱白花蛇C、蕲蛇D、乌梢蛇E、穿山甲8.031.熊胆的解痉有效成分是A、牛磺酸B、甘氨酸C、鹅去氧胆酸D、去氧胆酸E、牛磺熊去氧胆酸8.032.取熊胆的细粉在紫外光灯下进行观察,应呈A、棕黄色荧光B、黄绿色荧光C、蓝紫色荧光D、黄白色荧光E、亮绿色荧光8.033.取熊胆的乙酸溶液进行薄层鉴别,必须检出A、熊去氧胆酸B、鹅去氧胆酸C、去氧胆酸D、牛磺酸E、以上都不是8.034.桑螵蛸在产地加工时需蒸,其目的是A、破坏或降低有毒成分B、杀死霉菌,防止霉变C、促使干燥D、杀死虫卵E、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8.035.熊胆中具有溶解结石的成分是A、熊去氧胆酸B、牛磺酸C、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D、甘氨酸E、胆红素8.036.马宝为马科动物马的A、胃中结石B、肾结石C、生殖器D、肾脏E、脑结石8.037.下列哪项除外均为蛤蚧的鉴别特点A、头略呈三角形B、两眼深陷,无眼睑C、吻鳞切鼻孔D、无疣鳞E、尾细长而结实,扁圆形8.038.阿胶的主产地是A、内蒙B、西藏C、山东D、河北E、青海8.039.“当门子”是指麝香中A、呈圆形或颗粒状者B、毛壳开口处的麝香C、毛壳麝香中间的核心D、毛壳麝香中外层麝香E、以上均不是8.040.马鹿茸具2个侧枝者可称A、单门B、二杠C、三岔D、莲花E、以上均不是8.041.2.5%鹿茸水提液加2%茚三酮溶液,加热煮沸,溶液应呈A、红色B、棕褐色C、蓝紫色D、紫红色E、黄色8.042正品天然牛黄来源于何种动物的胆结石A、水牛B、黄牛C、犏牛D、牦牛E、以上均是8.043.“蛋黄”是指A、雉科动物鸡卵的卵细胞B、牛黄的中心部分C、类圆形的牛黄D、胆囊中的结石E、以上均不是8.044.取牛黄粉末少许,加氯仿1ml,摇匀,再加硫酸与30%过氧化氢溶液各2滴,振摇,即显绿色,是检查A、胆酸B、去氧胆酸C、鹅去氧胆酸D、胆固醇E、胆红素8.045.牛黄粉未遇水合氯醛溶解,并显鲜明的金黄色,久置呈A、绿色B、蓝色C、红色D、粉红色E、棕色8.046中国药典规定,天然牛黄中胆酸的含量不得低于A、4.0%B、5.0%C、3.0%D、7.0%E、 10.0%8.047.牛黄粉末以60%醋酸提取后,提取液加新制的糠醛与硫酸溶液应显A、蓝色B、紫红色C、蓝紫色D、绿色E、棕褐色8.048.“羚羊塞”长约占全角的A、1/4~1/2B、1/3~1/2C、1/5~1/3D、2/5~1/2E、2/5~2/38.049.赛加羚羊为哪一科动物A、马科B、鹿科C、羊科D、牛科E、熊科8.050.麝香中麝香酮(C16H30O)不得少于A、5.0%B、4.0%C、2.0%D、3.0%E、8.0%8.051.根据中医的临床经验,蛤蚧的药效主要存在于A、头部B、眼睛C、躯干D、尾部E、四足8.052.中国药典收载龟甲的药用部分是A、背甲B、腹甲C、腹甲和背甲D、骨骼E、以上均不是8.053通天眼是指A、羚羊角的顶端开口B、羚羊角内的细小孔道C、羚羊塞的开口D、羚羊角镑片的裂缝E、以上都不是8.054.某固体胶呈黄棕色或红棕色,半透明,上部有黄白色泡末层,质脆易碎可能为A、鹿角胶B、阿胶C、龟甲胶D、鳖甲胶E、以上均不是8.055.具四个侧枝的东马鹿茸毛粗而稀,分枝顶端常无毛,习称为A、莲花B、捻头C、光头D、单门E、以上均不是8.056.能“挂甲”的中药是A、熊胆B、牛黄C、蟾酥D、麝香E、马宝8.057.斑蝥的原动物来源于A、蛛形纲B、甲壳纲C、昆虫纲D、爬行纲E、多足纲8.058.蛤蚧原动物来源于A、两栖纲B、鱼纲C、哺乳纲D、爬行纲E、以上均不是8.059.采集蟾酥忌用A、玻璃器皿B、铜器C、竹器D、铁器E、瓷器8.060.主含碳酸钙的中药是A、桑螵蛸B、海螵蛸C、龟板D、牛黄E、羚羊角B型题[8.061-8.065]A、次黄嘌呤B、琥珀酸C、蚯蚓解热碱D、蚯蚓素E、蚯蚓毒素8.061具降压作用的是8.062.具镇静作用的是8.063.具解热作用的是8.064.有溶血作用的是8.065.具毒性的是[8.066-8.076]A、仅来源于雌性动物B、仅来源于雄性动物C、为生理产物或分泌物D、为排泄物E、病理产物8.066.土鳖虫8.067.羚羊角8.068.麝香8.069.鹿茸8.070.蛤膜油8.071.桑螵蛸8.072.蟾酥8.073.五灵脂8.074.珍珠8.075.牛黄8.076.马宝[8.077-8.081]A、天然珍珠B、养殖珍珠C、黄连D、麻黄E、川牛膝8.077.紫外光灯下显浅蓝紫色荧光8.078.紫外光灯下显亮黄绿色荧光8.079.紫外光下显金黄色荧光8.080.纵剖面于紫外光灯下显棕黄色荧光8.081.粉末于紫外灯下显浅蓝色荧光[8.082-8.086]A、刺海马B、大海马C、冠海马D、三斑海马E、小海马8.082.头冠高大,约等于吻长,不作药用8.083.黑褐色,形体较大,体长约20~30cm8.084.黄白色,头部及体上环节间均有细而尖的棘刺,刺长2~4mm8.085.体长10~18cm,体侧背部第1、4、7、节的短棘基部各有1黑斑8.086.形体小黑褐色,体长在7~10cm之间[8.087-8.091]A、蟾酥B、蛤蟆油C、僵蚕D、蜂蜜E、斑蝥8.087.含强心苷类成分的是8.088.含羚羟基促蜕皮甾酮的是8.089.具发泡作用的是8.090.含雌激素的是8.091.含大量糖分是[8.092-8.096]A、4对B、8对C、1对D、22个E、3对8.092.全蝎腹面具足的数量是8.093.土鳖虫腹面具中的数量是8.094.僵蚕足的数量是8.095.蜈蚣全体的环节数是8.096.斑蝥的触角数是[8.097-8.101]A、蛤蚧B、壁虎C、蜡皮蜥D、喜山鬣蜥E、红瘰疣螈8.097.具瘰疣、尾侧扁的是8.098.尾长超过身长,各趾均具爪,有眼睑的是8.099尾长近体长两倍,有眼睑鳞片细小,无疣鳞的是8.100.吻鳞切鼻孔,粉鳞和疣鳞均细小的是8.101.两眼凹陷成窟窿,无眼睑,粒磷不切鼻孔,有大的疣鳞[8.102-8.106]A、金钱白花蛇B、蕲蛇C、僵蚕D、乌梢蛇E、海马8.102.全身鳞为15列的是8.103.断面呈“胶口镜面”的是8.104.具“佛指甲”的是8.105.具“剑脊”的是8.106.具“马头蛇尾瓦楞身”的特点是[8.107-8.111]A、剑脊B、龙头虎口C、翘鼻头D、方胜纹E、连珠斑8.107.乌梢蛀背脊呈屋脊状,可称8.108.蕲蛇头呈三角形,吻端上翘8.109.蕲蛇背部具24个灰白色菱形斑纹8.110.蕲蛇腹部灰白色,鳞比较大,有多数类圆形黑斑8.111.蕲蛇眼后至颈侧有1条黑色斑纹,口宽大,上鄂有1对毒牙,可称为[8.112-8.116]A、鱼纲B、两栖纲C、爬行纲D、鸟纲E、哺乳纲8.112.海马属于8.113.中华大蟾蜍属于8.114.梅花鹿属于8.115.蛤蚧属于8.116乌梢蛇属于[8.117-8.121]A、斑蝥素B、尿激酶C、乌贼墨D、蟾酥毒素E、水蛭素8.117.某些软体动物中具有广泛性止血作用的成分是8.118.某些昆虫中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成分是8.119.某些环节动物中具有抗凝血作用的成分是8.120.某些两栖动物中具有强心作用的成分是8.121.某些动物的排泄物中具有溶解血栓作用的成分是[8.122-8.126]A、蛤蚧B、金钱白花蛇C、蕲蛇D、乌梢蛇E、鳖甲8.122.盘或盘状,具鳞片通身鳞15列,背部具48个以上宽约1~2鳞的白色环纹8.123. 呈扁片状,具头、躯干、尾和四肢8.124.头呈三角形,吻端上翘,眼至颈侧有一条黑色斑纹8.125.常呈圆盘型状,全体具鳞尾部骤细,末端有长三角形鳞片1枚8.126.常呈圆盘状,全体乌黑色或黑褐色,密被菱形细鳞,背鳞行数为偶数[8.127-8.130]A、2.0%B、0.35%C、4.0%D、8.0%E、6.0%8.127.麝香中麝香酮的含量不得少于8.128.斑蝥中斑蝥素的含量不得少于8.129.牛黄中胆酸(C24H40O5)的含量不得低于8.130.蟾酥中含华蟾酥毒基(C26H34O6)和脂蟾毒配基(C24H32O4)的总量不得少于[8.131-8.133]A、斑蝥素B、水蛭素C、脂蟾毒配基D、牛黄酸E、蟾毒灵8.131.具有溶解血栓作用,用于治疗脉管栓塞的是8.132.具有麻醉作用的是8.133.具有兴奋呼吸和升压作用的是[8.134-8.138]A、二杠B、三岔C、单门D、莲花E、四岔8.134.花鹿茸具一个侧枝者称8.135.马鹿茸具一个侧枝者称8.136.花鹿茸具二个侧枝者称8.137.马鹿茸具三个侧枝者可称8.138.马鹿茸具四个侧枝者可称[8.138-8.143]A、挂甲B、乌金衣C、当门子D、通天眼E、层纹8.139.牛黄的水溶液能使指甲染成黄色8.140.麝香仁中呈不规则圆形或颗粒状物8.141.羚羊角内的细小孔道8.142.牛黄横断面具有8.143.牛黄表面黄红色或棕黄色,有的外部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状物[8.144-8.148]A、环节动物门B、软体动物门C、节肢动物门D、棘皮动物门E、脊索动物门8.144.蚯蚓来源于8.145.海马来源于8.146.长牡蛎来源于8.147.海参来源于8.148.大刀螂来源于C型题[8.149-8.153]A、次黄嘌呤B、琥珀酸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8.149.具有平喘作用的是8.150.具有抗组织胺作用的是8.151.地龙中含有的是8.152.具有解热作用的是8.153.具有溶血作用的是[8.154-8.156]A、水蛭素B、肝素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8.154.柳叶蚂蟥中含有的是8.155.动物水蛭中含有的是8.156.最强的凝血抑制剂是[8.157-8.160]A、光底石决明B、毛底石决明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8.157.石决明的商品现格有8.158.来源于杂色鲍的石决明是8.159.来源于皱纹盘鲍和羊鲍等动物的贝壳是8.160.来源于白鲍的石决明是[8.161-8.165]A、海螵蛸B、桑螵蛸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8.161.来源于软体动物门乌铡科的是8.162.来源于节肢动物门螳螂科的是8.163.属动物类中药的是8.164.为动物卵鞘的是8.165.为动物内贝壳的是[8.166-8.171]A、全蝎B、土鳖虫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8.166.以雌性动物入药的是8.167.含毒性蛋白的是8.168.来源于昆虫纲的是8.169.具生肌作用,能促进溃疡面和伤合愈合的是8.170.具锐钩状毒刺的是8.171.具强心作用的是[8.172-8.177]A、团蟾酥B、片蟾酥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8.172.蟾酥的商品规格有8.173.粉末置锡箔纸上,加热熔成油状的是8.174.沾水泛出乳白色浆汁的是8.175.呈片状,质脆,易折断的是8.176.呈扁圆形成饼状,质坚硬,不易折断的是8.177.水装片加碘试液呈蓝色的是[8.178-8.182]A、鳖甲B、缘板鳖甲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8.178.腹面灰青色,中部有突起的脊堆骨,两侧各有对称的肋骨8条8.179.全形呈椭圆形或卵圆形8.180.全形呈猴脸形8.181.肋骨肿出背甲边缘8.182.质坚硬,致密而重[8.183-8.187]A、金钱白花蛇B、乌梢蛇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8.183.鳞片具纵直条纹的是8.184.鳞片具乳头状突起的是8.185.含色素较多的是8.186.纵直条纹间距为13.7~27.4um的是8.187.含毒蛋白的是[8.188-8.191]A、马鹿茸B、花鹿茸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8.188.来源于梅花鹿的鹿茸,商品称之为8.189.来源于马鹿的鹿茸,商品称之为8.190.以未骨化的幼角入药的是8.191.品质较优的是[8.192-8.195]A、蛋黄B、管黄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8.192.质松脆,断面细腻者8.193 胆囊结石8.194.胆管结石8.195.卵黄X型题8.196.地龙中主要含有以下成分A、次黄嘌呤B、琥珀酸C、L(+)谷氨酸D、蚯蚓解热碱E、蚯蚓素8.197.沪地龙的来源是A、参环毛蚓B、通俗环毛蚓C、稿蚯蚓D、威廉环毛蚓E、栉盲环毛蚓8.198.药典规定,地龙的商品规格主要有A、广地龙B、土地龙C、沪地龙D、生地龙E、熟地龙8.199.水蛭的来源是A、水蛭B、柳叶蚂蟥C、山蚂蟥D、蚂蟥E、牛虻8.200.石决明横切面可观察到下面哪几层A、角质层B、彩光层C、珍珠层D、粗糙层E、棱柱层8.201.下列哪些是珍珠的鉴别特征A、质坚硬,剖开断面可见层纹B、磨片镜检可见粗细两类环状层纹C、磨片于暗视野中有彩光D、表面光泽可用丙酮洗去E、于荧光灯下观察,可见浅蓝紫色或亮黄绿色荧光8.202.以动物的病理产物入药的是A、珍珠B、马宝C、牛黄D、麝香E、鱼脑石8.203.以动物的排泄物入药的是A、蚕砂B、五灵脂C、望月砂D、夜明砂E、牛黄8.204.珍珠的化学成分主要有A、碳酸钙B、角壳蛋白C、微量元素D、牛磺酸E、氨基酸8.205.来源于软体动物门的中药有A、地龙B、牡蛎C、珍珠D、海螵蛸E、石决明8.206.全蝎的粉末镜检可以看到A、体壁外表皮可见多角形网格样纹理B、草酸钙结晶C、横纹肌具明暗带状条纹,暗带有致密的短纵纹理D、脂肪油滴较多E、刚毛具纵直纹理8.207.蜈蚣的性状特征有:A、全体由22个环节组成B、头部两节,暗红色C、从第二节起每节具足一对D、头部一节,暗红色E、有毒钩一对8.208.土鳖虫的原动物为A、地鳖B、赤边水庶C、东方潜龙虱D、冀地鳖E、以上均是虫8.209.下列中药来源于昆虫纲的有A、土鳖虫B、桑螵蛸C、蝉蜕D、斑蝥E、蜈蚣8.210.桑螵蛸的商品规格有A、团螵蛸B、海螵蛸C、长螵蛸D、黑螵蛸E、以上均是8.211.含斑蝥素的资源动物有A、南方大斑蝥B、芫青C、长螵蛸D、黄黑小斑蝥E、红娘虫8.212.中药海龙来源于A、刁海龙B、低海龙C、尖海龙D、拟海龙E、粗吻海龙8.213.蟾酥中含有A、强心苷B、吲哚类C、甾醇D、肾上腺素E、氨基酸8.214.珍珠的显微鉴别特征有A、磨片可见粗细两种同心环状层纹B、磨片置暗视野中可见彩光C、粉末可见致密的成层线条或成层叠状排列D、可见淀粉粒E、以上均是8.215.下列动物属于爬行纲的有A、乌龟B、鳖C、金钱白花蛇D、乌梢蛇E、中国林蛙8.216.龟甲的鉴别特征有A、具翼状的甲桥B、腹甲具角板12块C、腹甲角板具紫褐色放射状纹理D、角板具棕褐色斑纹E、腹甲具骨板9块8.217.龟甲胶的鉴别特征有A、呈长方形或方形的扁块B、深褐色C、质硬而坚,不易断D、对光照视、透明E、断面光亮8.218.蛤蚧的鉴别特征有A、两眼凹陷成窟窿,无眼睑B、吻鳞不切鼻孔齿密生于颚的边缘,无大齿D、四足具5趾,除第一趾外均具爪E、具大而突起的疣鳞8.219.具毒性蛋白的动物有A、全蝎B、银环蛇C、五步蛇D、乌梢蛇E、金环蛇8.230.蕲蛇背鳞镜检其特征有A、鳞片呈深褐色或黄棕色B、密布乳头状突起具众多细密纵直条纹D、含较多色素E、几乎不含色素颗粒8.231.乌梢蛇的鉴别特征有A、全体乌黑或黑褐色B、背鳞行数为奇数C、背鳞2~4列强到起棱,形成纵密全身的黑线D、具“剑脊”E、具较大的1对毒牙8.232.乌梢蛇背部鳞片镜检可观察到的以下特点A、具纵直条纹B、具乳头状突起C、横切面内外表皮均较平直D、含较多色素E、真皮向外突出8.233粉末显微鉴别可见鳞片碎片具半圆形形成乳头状突起的是A、乌梢蛇B、蕲蛇C、蛤蚧D、金钱白花蛇E、以上均是8.234.观察熊胆的显微特征,所用装片试剂为:A、乙二醇B、乙醇C、稀甘油D、水合氯醛E、甲苯8.235.熊胆中含有以下哪些成分A、熊去氧胆酸B、牛磺酸C、鹅去氧胆酸D、去氧胆酸E、胆汁色素8.236.下列加工方法错误的是A、用铁器收集蟾酥B、将雷丸蒸干晒干C、将牛黄存放于胆囊中,一同风干D、将薄荷捆成子小把阴干E、蛤蚧剖开后以温水洗去血迹8.237.被列为保护动物的有A、东北虎B、穿山甲C、梅花鹿D、黑熊E、少棘巨蜈蚣8.238.熊胆的鉴别特点有A、呈长扁卵形,上部狭细,下部膨大呈囊状B、胆仁呈不规则块状,颗粒状或硬膏状,色深浅不一C、胆仁投入水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现黄线下沉,短时间内不扩散D、火烧之起泡,无腥气E、无臭无味8.239.麝香中含有A、麝香酮B、雄性酮C、胆甾醇D、降麝香酮E、尿囊素8.240.麝香的鉴别特征有A、有特异香气B、镜检可见木纤维C、镜检可见颗粒集成的块状物中埋有方形,柱形或八面体形结晶D、有“冒槽”现象E、置炽热的坩埚中,初则迸裂,随即熔化膨胀起泡,油点似珠,灰化后呈白色或灰白色残渣8.241.具性激素的中药有A、鹿茸B、蛤蚧C、麝香D、羚羊角E、牛黄8.242.牛黄的鉴别特征有]A、有的表面具“乌金衣”B、能“挂甲”C、味先苦后微甜具清凉感D、质坚体轻E、断面金黄色,有排列整齐的层纹8.243.羚羊角的鉴别特征有A、具“通天眼”B、具“羚羊塞”C、外表光滑,透明或半透明D、磨片镜检髓管呈长管形,内有梯状排列或疏松排列的髓细胞E、色素颗粒较少8.244.来源于哺乳动物的有A、海马B、穿山甲C、黑熊D、林麝E、梅花鹿8.245.断面具有同心性层纹的中药有A、五灵脂B、马宝C、熊胆D、牛黄E、珍珠8.246.下列中药来源于生理产物的有A、珍珠B、蟾酥C、麝香D、蝉蜕E、牛黄8.8.001A 8.002A 8.003C 8.004E 8.005B 8.006A 8.007B 8.008A 8.009B 8.010C 8.011A 8.012E 8.013C 8.014A 8.015B 8.016D 8.017E 8.018A 8.019B 8.020D 8.021E 8.022D 8.023B 8.024A 8.025D 8.026D 8.027E 8.028D 8.029C 8.030E 8.031E 8.032D 8.033A 8.034D 8.035C 8.036A 8037D 8.038C 8.039A 8.040C 8.041C 8.042B 8.043C 8.044E 8.045A 8.046D 8.047C 8.048B 8.049D 8.050C 8.051D 8.052C 8.053B 8.054A 8.055B 8.056B 8.057C 8.058D 8.059D 8.060B 8.061A 8.062B 8.063C 8.064D 8.065E 8.066A 8.067B 8.068BC 8.069B 8.070A 8.071C 8.072C 8.073D 8.074E 8.075E 8.076E 8.077A 8.078B 8.079C 8.080D 8.081E 8.082C 8.083B 8.084A 8.085D 8.086E 8.087A 8.088C 8.089E 8.090B 8.091D 8.092A 8.093E 8.094B 8.095D 8.096C 8.097E 8.098D 8.099C 8.100B 8.101A 8.102A 8.103C 8.104B 8.105D 8.106E 8.107A 8.108C 8.109D 8.110E 8.111B 8.112A 8.113B 8.114E 8.115C 8.116C 8.117C 8.118A 8.119E 8.120D 8.121B 8.122B 8.123A 8.124C 8.125C 8.126D 8.127A 8.128B 8.129C 8.130E 8.131B 8.132E 8.133C 8.134A 8.135C 8.136B 8.137B 8.138E 8.139A 8.140C 8.141D 8.142E 8.143B 8.144A 8.145E 8.146B 8.147D 8.148C 8.149C 8.150A 8.151C 8.152D 8.153D 8.154D 8.155C 8.156A 8.157C 8.158A 8.159B 8.160D 8.161A 8.162B 8.163C 8.164B 8.165A 8.166B 8.167A 8.168B 8.169B 8.170A 8.171D 8.172C 8.173C 8.174C 8.175B 8.176A 8.177D 8.178A 8.179A 8.180B 8.181A 8.182C 8.183C 8.184D 8.185B 8.186B 8.187C 8.188B 8.189A 8.190C 8.191B 8.192C 8.193A 8.194B 8.195D 8.196ABCDE 8.197BDE8.198AC 8.199ABD 8.200ACE 8.201ABCE 8.202ABC 8.203ABCD8.204ABCE 8.205BCDE 8.206ACDE 8.207ABCE 8.208AD 8.209ABCD8.210ACD 8.211ABDE 8.212ACD 8.213ABCDE 8.214ABC 8.215ABCD8.216ABCE 8.217ABDE 8.218ABCDE 8.219ABCE 8.230ABD 8.231ACD8.232ACD 8.233BC 8.234AE 8.235ABCDE 8.236ABCDE 8.237ABCD8.238ABCD 8.239ABCDE 8.240ACDE 8.241AC 8.242ABCE 8.243ABCDE8.244BCDE 8.245BDE 8.246BCD。

北中大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01基本实验-12动物类中药材的性状及显微鉴定

北中大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01基本实验-12动物类中药材的性状及显微鉴定

1.12动物类中药材的性状及显微鉴定内容提要本实验采用性状和显微鉴定法,对珍珠、全蝎、蟾酥、靳蛇、熊胆、麝香、鹿茸、牛黄等34种动物类中药进行鉴定。

通过实验掌握地龙、全蝎、蛤蛉、薪蛇、鹿茸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特征,掌握石决明、珍珠、蟾酥、哈蟆油、乌梢蛇、金钱白花蛇、熊胆、马宝、阿胶、麝香、牛黄、羚羊角性状鉴别要点,了解石决明、牡蛎、海蝶峭、水蛭等中药的性状鉴别要点。

原理(1)性状鉴定主要依据动物的形态学、分类学知识和传统经验鉴别法,观察和描述动物类中药的性状特征,鉴定其是否符合规定的药用标准,鉴别其真伪、纯度或粗略估计品质的优劣。

(2)显微鉴定主要利用显微镜和显微技术观察动物药的组织和粉末特征,以鉴定其真伪和纯度。

仪器、材料与试剂(1)仪器与材料1)仪器同前。

2)材料药材标本或液浸标本:石决明,珍珠,牡蛎,海蝶蜡,地龙,水蛭,全蝎,娱蚣,土鳖虫,桑螺蜡,蝉蜕,虫白蜡,斑螯,僵蚕,蜂蜜,海马,海龙,蟾酥,哈蟆油,龟甲,鳖甲,蛤蛤,乌梢蛇,金钱白花蛇,薪蛇,鸡内金,穿山甲,熊胆,马宝,阿胶,麝香,鹿茸,牛黄,羚羊角。

粉末:广地龙,全蝎,蛤蛉,薪蛇,鹿茸。

(2)试剂同前。

操作步骤(1)性状鉴定取药材标本,首先根据一般性状等确定其药用部位,然后分别按其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气味等特征进行观察和描述。

(2)粉末及表面显微鉴定分取各中药粉末或碎片少许,用水装片或制水合氯醛透化片。

广地龙的粉末鉴定:观察和描述表皮碎片的颜色、细胞形状及表面特征等,斜纹肌纤维的形状、大小及表面特征,刚毛的多少、形状、颜色和表面等特征。

全蝎的粉末鉴定:观察和描述体壁碎片的颜色、外表皮表面观的特征,横纹肌纤维的颜色和表面特征,刚毛的形状及表面特征。

.蛤蛇的粉末鉴定:观察和描述鳞片、皮肤碎片、横纹肌纤维、骨碎片的颜色及表面特征。

靳蛇的粉末鉴定:观察和描述表皮、横纹肌纤维、骨碎片的颜色及表面特征。

靳蛇鳞片的表面特征鉴定:观察和描述背鳞表面的颜色和表面特征。

中药鉴定学 科属分类

中药鉴定学 科属分类

中药鉴定学——来源总结一、植物类药材(一)菌类(4种)麦角菌科(1种):冬虫夏草(为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复合体)多孔菌科(3种):茯苓(菌核)、猪苓(菌核)、灵芝(子实体)。

(二)藻类(1种)马尾藻科(1种):海藻(藻体)。

(三)地衣类(1种)松萝科:松萝(地衣体)。

(四)蕨类(4种)1.蚌壳蕨科:狗脊2.鳞毛蕨科:棉毛贯众。

3.水龙骨科:石韦4.海金沙科:海金沙。

(五)裸子植物(2种)1.柏科:侧柏叶•2.麻黄科:麻黄。

(六)被子植物(139种)1.双子叶植物(108种)(1)单种科(共21种)①药名与科名相同的8种商陆科:商陆;防己科:防己、北豆根;远志科:远志;紫草科:紫草;川续断科:续断;杜仲科:杜仲;马钱科:马钱子;车前科:车前草。

②药名与科名不相同的有10种木通科:木通、大血藤;瑞香科:沉香;桃金娘科:丁香;大戟科:巴豆;鼠李科:酸枣仁;小檗科:淫羊藿;堇菜科:紫花地丁;报春花科:金钱草;列当科:肉苁蓉;爵床科:穿心莲、青黛;马兜铃科:细辛。

(2)含2个种的科有10科苋科:怀牛膝、川牛膝。

苋科,怀牛川牛膝龙胆科:龙胆、秦艽。

龙胆科,龙胆加秦艽防己科:防己、北豆根。

防己科,防己北豆根,石竹科:银柴胡、太子参。

石竹科,银柴太子参。

萝藦科:徐长卿、香加皮。

萝藦科,香加徐长卿樟科:桂枝、肉桂。

樟科,桂枝加肉桂,桑科:桑叶、桑白皮。

桑科,桑白皮。

旋花科:菟丝子、牵牛子。

旋花科,菟丝牵牛子,橄揽科:乳香、没药。

橄揽科,乳香加没药,葫芦科:天花粉、瓜蒌葫芦科,瓜蒌加天花粉。

(3)含3个种的科有7科蓼科:大黄、何首乌、蓼大青叶、虎杖蓼科,蓼大青大黄何首虎杖,十字花科:板蓝根、大青叶、葶苈子。

十字花科,大青葶板。

桔梗科:桔梗、党参、南沙参桔梗科,桔梗党南参,木兰科:厚朴、辛夷、五味子。

木兰科,厚辛夷五味。

芸香科:黄柏、枳壳、吴茱萸、白鲜皮芸香科,吴枳白黄柏木犀科:秦皮、连翘、女贞子• 木犀科,秦皮连女贞,玄参科:玄参、地黄、胡黄连玄参科,地黄胡黄玄。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其他类中药、动物类中药)历年真题汇编1(题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其他类中药、动物类中药)历年真题汇编1(题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其他类中药、动物类中药)历年真题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X型题 2. A1型题 3. B1型题1.海金沙的性状特征是A.呈粉末状B.黄棕色或淡棕色C.捻之有光滑感D.撒在水中则沉于水底E.火试时发生爆鸣声儿有闪光正确答案:A,B,C,E解析:海金沙是成熟孢子入药,浮在水面,加热下沉。

海金沙呈粉末状,棕黄或浅棕黄色。

体轻,手捻有光滑感,置于手中易由指缝滑落。

撒在水中浮于水面,加热才逐渐下沉。

撒于火上易燃烧发生爆鸣声且有闪光,无残留灰渣。

知识模块:其他类中药2.青黛成分中具有抗皮肤真菌作用的是A.靛玉红B.靛蓝C.靛棕D.靛黄E.色氨酮正确答案:E解析:靛玉红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有一定疗效。

色氨酮是抗皮肤真菌的有效成分。

知识模块:其他类中药3.五倍子的化学成分主要是A.没食子酸B.树脂C.鞣质D.脂肪E.蜡质正确答案:C解析:每年都有成分的考察题,本题考查了中药五倍子的主要成分。

五倍子主含五倍子鞣质,五倍子鞣质医药上称五倍子鞣酸,含量可达50%~78%,另含没食子酸,含量为2%~4%,以及脂肪、树脂、蜡质。

知识模块:其他类中药4.青黛成分中具有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作用的是A.靛玉红B.靛蓝C.色氨酮D.靛棕E.靛黄正确答案:A解析:青黛中所含靛玉红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一定疗效。

色氨酮是抗皮肤真菌的有效成分。

知识模块:其他类中药5.取火柴杆浸于儿茶水浸液中,使着色待干燥后再浸人浓盐酸中,立即取出,于火焰附近烘烤,杆上即显A.深红色B.黄棕色C.天蓝色D.淡绿色E.亮黄色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儿茶的理化鉴别特征。

取火柴杆浸于儿茶水浸液中,使着色待干燥后再浸入浓盐酸中,立即取出,于火焰附近烘烤,杆上即显深红色。

这是检查儿茶素的鉴别反应。

故本题答案选A。

知识模块:其他类中药6.冰片主含A.樟脑B.龙脑C.左旋龙脑D.右旋龙脑E.异龙脑正确答案:E解析:冰片含异龙脑,天然冰片含右旋龙脑,艾片含左旋龙脑。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_中药鉴定学 第十五章 动物类中药 _2012年版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_中药鉴定学 第十五章 动物类中药 _2012年版
答案:C
4、全蝎中对神经系统有生物活性的成分是:
A:卵磷脂
B:甜菜碱
C:蝎毒素
D:抗癫痫肽
E:三甲胺
答案:C
5、斑蝥中斑蝥素的含量测定采用:
A:滴定法
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C:薄层扫描法
D:气相色谱法
E:高效液相色谱法
答案:E
6、蜂蜜中还原糖的含量测定采用:
A:滴定法
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C:薄层扫描法
10、地龙具有平喘作用的成分是:
A:蚯蚓退热碱
B:次黄嘌呤
C:蚯蚓素
D:琥珀酸
E:蚯蚓毒素
答案:B,D
D:气相色谱法
E:高效液相色谱法
答案:A
7、断面具有同心层纹的中药是:
A:五灵脂
B:麝香
C:蟾酥
D:牛黄
E:珍珠
答案:D,E
8、珍珠的化学成分有:
A:碳酸钙
B:多种氨基酸
C:生物碱
D:角壳蛋白
E:微量元素
答案:A,B,D,E
9、药材水蛭的来源包括:
A:牡蛎
B:蚂蟥
C:蝉蜕
D:柳叶蚂蟥
E:水蛭
答案:B,D,E
1、性状上具有“白颈”特征的中药材是:
A:水蛭
B:地龙
C:全蝎
D:蜈蚣
E:僵蚕
答案:B
2、下列哪中药材的磨片在暗视野中可见同心环状的如彩虹般的光环:C
A:决明
B:牡蛎
C:珍珠
D:海螵蛸
E:桑螵蛸
答案:C
3、天然珍珠置紫外灯光下显:
A:蓝黑色荧光
B:深蓝绿色荧光
C:浅蓝紫色荧光
D:亮黄绿色荧光
E:黄白色荧光

中药鉴定学:动物药类――乌梢蛇的鉴别

中药鉴定学:动物药类――乌梢蛇的鉴别

中药鉴定学:动物药类――乌梢蛇的鉴别【性状鉴别】呈圆盘状,盘径13~16cm.全体乌黑或黑褐色,被菱形细鳞,背鳞行数为偶数,中央2~4行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

头盘在中央,扁圆形,口内有多数刺状牙齿。

背部高耸成层脊状,俗称“剑脊”。

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

内面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

尾部渐细而长。

质坚硬。

气腥,味淡。

以头尾齐全、皮黑肉黄、质坚实者为佳。

去蛇皮药材的骨骼鉴别法:①鼻骨背面观:左右鼻骨背面整体观成棱形,前端钝圆,后端较尖锐。

②躯椎侧面观:棘突高,前后缘较平直。

前关节突上的关节面在基部上方,前后椎考试,大网站收集体下突形状极不相同,即前部椎骨的椎体下突较长,竖刀状,尖端略超过椎体的后隆面,以后逐渐变短,至中部椎骨的椎体下突成棱脊状。

脉突侧面观成马蹄形,左右两处向中线弯曲,彼此靠合。

【显微鉴别】取背鳞1片,用水装置。

观察外表面:鳞片呈黄棕色,具纵直条纹,条纹间距13.7μm~27.4μm,沿鳞片基部至先端方向径向排列,内含色素斑。

此特征为本品粉末鉴定的重要依据。

背鳞横切面观:内、外表皮均较平直,真皮不向外方突出,真皮中色素较多。

粉末:黄色或淡棕色。

①角质鳞片表面隐约可见淡灰色细粒状物,并具纵向条纹,平直或微弯曲,有的表面具极细密的平行纹理。

②表皮淡黄色或黄色,表面观可见密布棕色或棕黑色色素颗粒,常连成网状、分枝状。

③横纹肌纤维多碎断,呈条块状,边缘平整,有细密横纹,横纹平直或微波状,有的不清晰。

④骨碎片呈不规则碎块,骨陷窝长梭形,大多同方向排列,骨小管密而稍粗,于横纵断面均明显可见。

【成分】含蛋白质22.1%、脂肪1.7%。

含大量的钙、磷、镁常量元素和铁、铝、锌、锶等微量元素含量也较高;钡的含量达109.168μg/g,是10种药用蛇中含量的,应引起注意。

【理化鉴别】(1)聚丙烯酰胺凝胶蛋白电泳鉴别:①试剂配制和凝胶制备:试剂和凝胶按文献方法制备。

分离胶浓度为7.5%,浓缩胶浓度为2.5%。

中药鉴定学—动物类中药(一)

中药鉴定学—动物类中药(一)
折断面不平坦,无
光泽。
石决明 Concha haliotidis
来源
性状鉴别
珍珠
来源
鲍科动物杂色鲍(九孔鲍)、皱纹盘鲍、羊鲍、 澳洲鲍、耳鲍或白鲍的贝壳。
性状鉴别
杂色鲍(九孔鲍) 呈长卵圆形,内面观略呈
耳形。表面暗红色,有多数 不规则的螺肋和细密生长线, 螺旋部小,体螺部大,从螺 旋部顶处开始向右排列有20 余个疣状突起,末端6~9个 开孔。内面光滑,具珍珠样 彩色光泽。 质坚硬,不易破碎。无臭, 味微咸。
• 天然珍珠:形较圆,平滑细腻,洁白如玉,内外一色。淡 水养殖的珍珠外形不规则,比天然品颗粒大,多为长粒状, 带有瘤结,光泽弱,断面中央有异物。
性状鉴定
• 淡水养殖珍珠-不规则的球形或长圆形,表面光泽较弱。
显微鉴别
磨片在暗视野中可见 到珍珠的特有彩光。 一圈圈的具有红、橙 、黄、绿、青、紫色 虹彩般的光泽,称为 “珍珠虹光环”。“ 珍珠结构环” 与“ 珍珠虹光环”为珍珠 特有特征,可与任何 伪品相区别。
动物药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
按药用部位动物药可分为
①全动物类:水蛭、地龙、全蝎、土鳖虫、斑蝥、 海龙、海马、金钱白花蛇、蕲蛇、乌稍蛇、蛤蚧; ②角骨类:鹿茸、鹿角、羚羊角、龟甲、鳖甲; ③贝壳类:牡蛎、石决明、珍珠母; ④脏器类:蛤蟆油、熊胆、紫河车、鹿鞭、鹿胎; ⑤生理或病理产物:珍珠、牛黄、僵蚕、蝉蜕、蛇 蜕、马宝; ⑥分泌物或排泄物:麝香、蟾酥、五灵脂; ⑦加工品:阿胶、鹿角胶、鹿角霜、血余炭等。
若属名改变,在原定名人姓氏外加括号表示,一般不写人名。 如有亚属,则亚属名放在属名之后,并加括号。
动物类中药的鉴定
• 性状与经验鉴别法
• 天然牛黄能“挂甲”,麝香有手搓、针刺、火烧、水试等鉴别方法。水试, 火试。

中药鉴定学PPT课件:动物类中药的鉴定

中药鉴定学PPT课件:动物类中药的鉴定
❖ 贝壳(或矿石)珠:用珍珠母等动物贝壳或寒 水石等矿石打磨成珠子,然后在珠子表面涂上 珍珠颜料,制成贝壳(或矿石)珠。其特点是: 断面无层纹,或层纹近平行,而不呈同心环状; 珠光层可被丙酮洗脱。
五、附注---经验鉴别
❖ 直观法:直接用肉眼观察,真珍珠能显出不均匀的彩
虹,假珍珠则色调单一。
❖ 感觉法:通过手或舌的感觉,真珍珠有凉感,仿珍珠
一、来源鉴别
❖ 本品为环节动物门钜蚓科动物 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 (E. Perrier) 通俗环毛蚓Pheretima vulgaris Chen 威廉环毛蚓Pheretima guillelmi (Michaelsen) 栉盲环毛蚓Pheretima pectinifera Michaelsen 的干燥体。
心,取上清液,照pH值测定法测定,pH值应为4.5~6.5。 ❖ 3.浸出物 按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
剂,不得少于15.0%。
四、烫水蛭鉴别
❖ 取净水蛭段,照烫法用滑石粉烫至微鼓起。 ❖ 1.呈不规则扁块状或扁圆柱形,略鼓起
2.表面棕黄色至黑褐色,附有少量白色滑石粉 3.断面松泡,灰白色至焦黄色 4.质酥脆,易碎 5.气微腥。
贝壳
二、性状鉴别
❖ 杂色鲍 ①呈长卵圆形,内面观略呈耳 形,②表面暗红色,有多数不规则的螺肋 和细密生长线,螺旋部小,体螺部大;从 螺旋部顶处开始向右排列有20余个疣状突 起,末端6~9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内 面光滑,具珍珠样彩色光泽。③壳较厚, 质坚硬,不易破碎。④气微,味微咸。
❖ 皱纹盘鲍 ①呈长椭圆形,②表面灰棕 色,有多数粗糙而不规则的皱纹,生长线 明显,常有苔藓或石灰虫等附着物,末端 4~5个开孔,孔口突出壳面。③壳较薄。 羊鲍 ①呈近圆形,②壳顶位于近中部而 高于壳面,螺旋部与体螺部各占1/2,从 螺旋部边缘有2行整齐的突起,尤以上部 较为明显;末端4~5个开孔,呈管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鉴定学——动物类中药细目一动物类中药的概述要点一药用动物的分类和植物界一样,动物界也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如门、纲、目、科、属、种,而以种为分类的基本单位。

在动物分类系统中与药用动物有关的有10门,它们是(由低等到高等):原生动物门;多孔动物门又称海绵动物门,药用动物如脆针海绵;腔肠动物门,药用动物如海蜇、珊瑚等;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药用动物如蚯蚓、水蛭等;软体动物门,药用动物如石决明、牡蛎、乌贼等;节肢动物门,药用动物如东亚钳蝎、蜈蚣、地鳖、南方大斑蝥等;棘皮动物门,药用动物如海参、海胆;脊索动物门,药用动物如海马、蟾蜍、乌梢蛇、黑熊、梅花鹿、林麝、牛等。

中药药用种类较多的有脊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和软体动物门,其次是环节动物门和棘皮动物门。

要点二动物类中药的分类按药用部位分类的常用动物类中药如:细目二动物类中药的鉴定要点一性状鉴别气:如麝香的特异香气。

味:如蜂蜜的纯正甜味,熊胆味苦回甜有清凉感等。

手试法:如毛壳麝香手捏有弹性。

手搓法:麝香仁以水润湿,手搓能成团,轻揉即散,不应粘手、染手、顶指或结块。

水试法:(1)如蛤蟆油以水浸泡可膨胀10~15倍。

而伪品在7倍以下;(2)熊胆仁投于水杯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现黄线下沉而不扩散;(3)牛黄水液可使指甲染黄习称“挂甲”。

火试法:如麝香仁撒于炽热坩埚中灼烧。

初则迸裂,随即熔化膨胀起泡,浓香四溢,灰化后呈白色灰烬,无毛、肉焦臭,无火焰或火星。

要点二显微鉴别对于动物类中药,尤其是贵重或破碎的药材,除进行性状鉴别外,常应用显微鉴别其真伪。

在进行显微鉴别时,常需根据不同的鉴别对象,制作显微片,包括粉末片、动物的组织切片和磨片(贝壳类、角类、骨类、珍珠等)等。

要点三理化鉴别薄层色谱法在动物类中药的真实性鉴别中应用亦十分广泛,如熊胆、牛黄、蟾酥、斑蝥等的鉴别。

用红外光谱法对54种动物药进行的鉴别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动物药材鉴别特征明显,稳定性、重现性均好。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熊胆等多种动物胆汁进行鉴别。

发现也存在差异。

用差热分析技术成功地鉴别了天然牛黄和人工牛黄,鳖甲、龟甲与其伪品,迅猛发展的分子生物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已被用于龟甲、鳖甲、蛇类中药等的鉴定。

细目三常用动物类中药来源续表主产地(7种)采收加工(3种)1.蟾酥夏、秋季捕捉,洗净泥土,晾干用特制的铜镊子夹压耳后腺及皮肤腺挤出白色浆液,或用牛角刮刀刮取收集白色浆液贮于磁容器中(忌用铁器,以免变黑),滤去杂质取纯浆放入圆模型中晒干或晾干,即“团蟾酥”,河北、山东多用此法加工如涂于箬竹叶或玻璃板上晒干或阴干,干后自行翘起,即为“片蟾酥”2.鹿茸鹿的生长年龄约为20年,以3~6年所生的茸最佳。

分锯茸和砍茸两种方法。

(1)锯茸:一般从三龄鹿开始锯茸,二杠茸每年可采收2次第1次在清明后,既脱盘后45~50天(头茬茸),锯后50~60天(立秋前后)采第二次(二茬茸)三岔茸则采1次,约在7月下旬(2)砍茸:将鹿头砍下,再将茸连脑盖骨锯下,刮净残肉绷紧脑皮,进行烫炸,晾干。

此法仅用于老鹿、病鹿。

3.麝香野生的多在冬季至次春猎取猎获后,立即割取香囊,阴干,将毛剪短,习称“毛壳麝香”(整麝香)剖开香囊,除去囊壳,取囊中分泌物,习称“麝香仁”饲养三龄以上的麝定期用特制掏针从囊孔掏取香囊中分泌物阴干或用干燥器密闭干燥,即得麝香仁性状鉴别(27种)1.地龙(1)广地龙:呈长条状薄片,弯曲,边缘略卷全体有多数明显的环节背部棕褐色至紫灰色,腹部浅黄棕色;第14~16环节为生殖环带,习称“白颈”,较光亮体前端稍尖,尾端钝圆,刚毛圈粗糙而硬,色稍浅雄生殖孔在第18节腹侧刚毛圈一小孔突上外缘有数环绕的浅皮褶,内侧刚毛圈隆起前面两边有横排(一摊或两排)小乳突,每边10~20个不等受精囊孔2对,位于7/8~8/9节间一椭圆形突起上,约占节周5/11体轻,略呈革质,不易折断气腥,味微咸(2)沪地龙:全体具环节,背部棕褐色至黄褐色,腹部浅黄棕色受精囊孔3对,在6/7~8/9节间;第14~16节为生殖带,较光亮第18节有一对雄生殖孔。

通俗环毛蚓的雄交配腔能全部翻出,呈花菜状或阴茎状威廉环毛蚓的雄交配腔孔呈纵向裂缝状栉盲环毛蚓的雄生殖孔内侧有1或多个小乳突2.水蛭(1)蚂蟥:呈扁平纺锤形,有多数环节前端略尖,后端钝圆,两端各具1吸盘,前吸盘不显著,后吸盘较大背部黑褐色或黑棕色,稍隆起用水浸后,可见黑色斑点排成5条纵纹腹面平坦,腹面及体两侧均呈棕黄色质脆,易折断,断面胶质样,有光泽气微腥(2)水蛭:呈扁长圆柱形,体多弯曲扭转黑棕色。

断面不平坦,无光泽(3)柳叶蚂蟥:因加工时拉长,呈长条形而扁两端稍细,前吸盘不显著,后吸盘圆大背腹两面均呈黑棕色折断面不平坦,无光泽3.石决明4.珍珠呈类球形、卵圆形、长圆形、棒状或不规则形表面类白色、浅粉红色、浅蓝色或浅黄绿色半透明,光滑或微有凹凸,具特有的彩色光泽质地坚硬,破碎面可见层纹无臭,味淡天然珍珠形较圆,表面多平滑细腻,洁白如玉,内外一色淡水养殖的珍珠外形不规则,比天然品颗粒大多为长粒状,大多数带有瘤结,光泽弱,断面中央有异物5.牡蛎(1)长牡蛎:长而厚,呈长片状,背腹缘几平行,右壳较小,鳞片坚厚,层状或层纹状排列壳外面平坦或具数个凹陷,淡紫色、灰白色或黄褐色内面瓷白色,壳顶二侧无小齿。

左壳凹陷很深,鳞片较右壳粗大,壳顶附着面小质硬,断面层状,洁白、无臭,味微咸(2)大连湾牡蛎:呈类三角形,背腹缘呈“八”字形,右壳外面淡黄色间有紫色条纹或斑点,具疏松的同心鳞片,鳞片起伏成波浪状,内面白色左壳同心鳞片坚厚,自壳顶部放射肋数个,明显内面凹下基盒状,铰合面小(3)近江牡蛎:呈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等毛右壳较左壳小,右壳外面稍不平有灰、紫、棕、黄等色,环生同心鳞片,幼体者鳞片薄而脆多年生长后鳞片层层相叠,内面白色边缘有时淡紫色。

左壳较右壳坚硬,厚大6.海螵蛸(1)无针乌贼:呈扁长椭圆形,中间厚,边缘薄背面有磁白色脊状隆起,两侧略显微红色,有不甚明显的细小疣点腹面白色,自尾端到中部有细密波状横层纹角质缘半透明,尾部较宽平,无骨针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粉质,显疏松层纹气微腥,味微咸。

(2)金乌贼:背面疣点明显,略呈层状排列腹面的细密波状横层纹占全体大部分,中间有纵向浅槽尾部角质缘渐宽,向腹面翘起,末端有一骨针,多已断落7.全蝎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头胸部呈绿褐色,前端可见1对短小的螯肢和1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鳌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腹部具7环节,第7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背呈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下方无距质脆易断,前腹部折断后;内有黑色或棕黄色物质,后腹部折断中空气微腥,味咸8.蜈蚣呈扁平长条形,由头部和躯干部组成,全体共22个环节头部暗红色或红褐色,略有光泽,有头板覆盖头板近圆形,前端稍突出,两侧贴有颚肢一对,前端两侧有触角一对躯干部第一背板与头板同色,其余20个背板为棕绿色或墨绿色,具光泽自第四背板至第二十背板上常有两条纵沟线腹部淡黄色或棕黄色,皱缩自第二节起,每节两侧有步足一对步足黄色或红褐色,偶有黄白色,呈弯钩形最末一对步足尾状,故又称尾足,易脱落质脆,断面有裂隙气微腥,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微咸9.土鳖虫(1)地鳖:呈扁平卵圆形,前端较窄后部较宽,背部隆起,边缘较薄背面紫褐色,具光泽,无翅头部较小,有丝状触角1对,常脱落胸部有足3对,具细毛和刺。

腹部有横环节质松脆,易碎,气腥臭,味微咸(2)冀地鳖:呈长椭圆形背面黑棕色,通常在边缘带有淡黄褐色斑块及黑色小点10.桑螵蛸(1)团螵蛸(又称软螵蛸):略呈半圆柱形或半圆形,由多层膜状薄片叠成表面浅黄褐色,上面有一条不明显的带状隆起,底面平坦或有凹沟体轻,质松而韧横断面可见外层海绵状,内层为许多放射状排列的小室室内各有一细小椭圆形卵,深棕色,有光泽气微腥,味淡或微咸(2)长螵蛸(又称硬螵蛸):略呈长条形,一端较细表面灰黄色,上面带状隆起明显,带的两侧各有1条暗棕色浅沟及斜向纹理底面平坦或凹入质硬而脆(3)黑螵蛸:略呈平行四边形表面灰褐色,上面带状隆起明显两侧有斜向纹理,近尾端微向上翘。

底面有一凹沟质硬而韧11.斑蝥(1)南方大斑蝥:呈长圆形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1对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的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气特异而臭,刺激性强,不宜口尝(2)黄黑小斑蝥:较小,长1~1.5cm。

完整的触角末节基部与前节等宽12.僵蚕呈类圆柱形,多弯曲皱缩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被有白色粉霜状的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头部较圆,黄棕色体节明显,尾部略呈二歧分支状腹面有足8对,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外层白色,中间棕色或黑色有光泽,内有4个丝腺环,呈亮圈状气微腥,味微咸13.蜂蜜为浓稠液体,白色至淡黄色或橘黄色至黄褐色半透明,带光泽,久置或遇冷渐有白色颗粒状结晶(葡萄糖)析出气芳香,味极甜14.海马(1)线纹海马:全体呈扁长条形而弯曲表面黄白色。

头略似马头,口小,无牙,两眼深陷尾部四棱形,渐细卷曲体上有瓦楞形的节纹,习称“马头、蛇尾、瓦楞身”体轻,骨质,坚硬。

气微腥,味微咸(2)刺海马:体长15~20cm,黄白色,头部及体环节间的棘细而尖(3)大海马:体长20~3Ocm,黑褐色。

头部及体侧有细小、暗黑色斑点(4)三斑海马:体长10~18cm,黄褐色或黑褐色,体侧背部第1、4、7节的短棘基部各有1黑斑(5)小海马:体形小,长7~10cm。

黑褐色。

节纹及短棘均细小15.蟾酥(1)团蟾酥:呈扁圆形团块或饼状,表面平滑,棕褐色、红棕色或紫黑色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或红棕色,角质状,微有光泽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舌感,粉末嗅之作嚏(2)片蟾酥:呈不规则片状,大小不一一面较粗糙,另面较光滑涂于箬竹叶上的,一面可见叶脉的纵条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半透明。

余同团蟾酥16.龟甲背甲及腹甲由甲桥相连,背甲稍长于腹甲,与腹甲常分离背甲呈长椭圆形拱状,前部略窄于后部,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色,有脊棱3条;肋盾两侧对称,各有4块;腹甲呈板片状,近长方椭圆形,由12块盾片(腹鳞甲)嵌合而成外表面淡黄棕色至棕黑色,内表面黄白至灰白色。

“血板”不脱皮“烫板”色稍深,有脱皮的痕迹后端具三角形缺刻两侧均有呈翼状向斜上方弯曲的甲桥(墙板)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17.蛤蚧呈扁平状,头略呈扁三角状,两眼多凹陷成窟窿,无眼睑口内密生细齿,生于颚的边缘,无异形大齿。

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背部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进口蛤蚧为橙红色,斑点多且明显)散在或密集成不显著的斑纹全体密布类圆形微有光泽的细鳞,四足均具5趾,趾间仅具蹼迹,除第一趾外,均具爪,趾底面具吸盘尾细长而坚实,微显骨节,有6~7个不甚明显的银灰色环带质坚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