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腺病毒分子生物学常用检测技术

合集下载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是一种用于研究和分析生物分子如DNA、RNA和蛋白质的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医学诊断、药物研发等领域。

它的发展给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为人类健康和疾病治疗提供了重要手段。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有多种方法,其中最常见的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核酸杂交、DNA测序、蛋白质电泳等。

这些技术在生物学研究和医学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通过体外扩增DNA片段的技术。

它利用DNA聚合酶酶和引物,通过多次循环反应,在较短的时间内扩增出大量目标DNA片段。

PCR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检测、病原体检测、遗传疾病筛查等领域。

核酸杂交是一种通过互补配对原理来检测目标序列的技术。

它利用标记的探针与待测样品中的目标DNA或RNA序列互相结合,通过检测探针的标记物来确定目标序列的存在与否。

核酸杂交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研究、病原体检测、基因定位等领域。

DNA测序是一种确定DNA序列的技术。

它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对DNA 分子进行断裂、扩增和测序,最终确定DNA的碱基序列。

DNA测序技术是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研究基因突变、病因分析等领域的基础。

蛋白质电泳是一种通过电场作用使蛋白质在凝胶中分离的技术。

它根据蛋白质的大小、电荷和结构差异,将混合样品中的蛋白质分离成不同的条带,从而实现对蛋白质的分析和检测。

蛋白质电泳技术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疾病标志物筛查等领域。

除了上述常见的技术,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还包括许多其他方法,如基因芯片技术、原位杂交技术、蛋白质质谱等。

这些技术在不同领域有着特定的应用,为科学研究和医学诊断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思路。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科学研究的进展,也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基因检测中,通过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可以检测人体携带的致病基因,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遗传状况,预防或早期干预遗传性疾病。

(整理)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简介

(整理)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简介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简介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是现代分子生物学与分子遗传学取得巨大进步的结晶,是在人们对基因的结构以及基因的表达和调控等生命本质问题的认识日益加深的基础上产生的。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方法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先后建立了限制性内切酶酶谱分析、核酸分子杂交、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连锁分析等方法。

1985年由美国Cetus公司人类遗传学研究室Mullis等创立并随后迅速发展起来的DNA 体外扩增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以及90年代发展起来的DNA芯片技术(DNA Chip),又将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核酸分子杂交(一)概述:具有一定互补序列的核苷酸单链在液相或固相中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缔合成异质双链的过程叫核酸分子杂交。

应用该技术可对特定DNA或RNA序列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

到目前为止,分子杂交技术在基因诊断中仍占重要地位,它按反应支持物可分为固相杂交和液相杂交两种,前者应用较广,有Southern印迹杂交、点杂交、夹心杂交(三明治杂交)、原位杂交和寡核苷酸探针技术等。

核酸分子杂交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待测的DNA 或RNA,以及用于检测的DNA或RNA探针。

探针标记的好坏决定检测的敏感性。

1、Southern印迹杂交是最经典和应用最广泛的杂交方法。

根据基因探针与待测DNA限制酶酶解片段杂交的带谱,可以直接确定宿主基因的缺陷所在或病原体的存在状态。

2、Northern 印迹杂交基本原理与Southern印迹杂交相同,不同的是它检测mRNA而不是DNA,因此可分析和了解基因的表达状态。

由于mRNA比DNA更易受到各种因素的降解,所以整个操作过程须特别小心。

3、斑点杂交将待测DNA或细胞裂解物变性后直接点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无需限制酶酶解),与探针进行杂交反应。

该技术对于基因拷贝数多的样品很适合,具有简捷快速的特点,一次可做大批量样品的筛查,适于流行病学调查和感染性疾病外源性致病基因的检测。

腺病毒感染诊疗指南

腺病毒感染诊疗指南

谢谢观看
1、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用于缓解发热和疼痛症状。
2、止咳药:如复方甘草片等, 用于缓解咳嗽症状。
3、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等,可抑制病毒复制,但效果有限。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及其严重程度,选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 疗。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腺病毒感染的认知和预防 意识。
总之,本次演示对腺病毒感染诊疗指南进行了详细介绍。了解腺病毒感染的发 病机理、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对于有效控制疫情和保护 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及时发 现并处理疫情,共同守护健康。
2、血清学检查: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用于确诊腺病毒感染。
3、分子生物学检测:采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腺病毒核 酸。
在诊断时,需要注意与流感、禽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疾病进行鉴别。
五、腺病毒感染的治疗
目前尚无针对腺病毒感染的特异性药物,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治疗药物:
腺病毒感染诊疗指南
目录
01 一、了解腺病毒感染
03
三、腺病毒感染的症 状
02
二、腺病毒感染的发 病机理
04
四、腺病毒感染的诊 断
目录
05 五、腺病毒感染的治 疗
07
七、发现疫情及时处 理
06
六、腺病毒感染的预 防
腺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主要影响人群中的儿童和青少年。本次演 示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腺病毒感染的诊疗,包括介绍症状
腺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鼻塞、流涕、打喷嚏等。有些 患者还可能出现眼部感染,导致结膜炎、角膜炎等症状。

腺病毒质量检定方法

腺病毒质量检定方法

一、无菌检查 (2)(一)薄膜过滤法 (3)(二)直接接种法 (3)二、支原体检查 (4)第一法细胞培养法 (4)第二法指示细胞培养法(DNA染色法) (5)三、细胞内、外源病毒因子检查 (7)1 细胞形态观察及红细胞吸附试验(简称血吸附试验) (7)2 不同细胞传代培养法检测病毒因子 (7)3 接种动物和鸡胚法检测病毒因子 (8)4 逆转录病毒及其他内源性病毒或病毒核酸的检测 (8)1)逆转录酶活性测定 (8)2)透射电镜检查 (11)3)感染性试验 (11)5 特殊外源病毒因子的检测 (11)四、致瘤性检查 (11)五、感染效率和病毒的产量等的测定 (12)六、细胞鉴别(染色体检查) (12)七、病毒敏感性检查 (13)八、细胞功能检查 (13)九、重组腺病毒滴度的测定 (14)十、病毒比滴度(比活性IU)测定 (16)十一、E1A区、E2B区、AA V及插入基因的检测 (16)一)E1A区的检测 (16)二)E2B区的检测 (17)三)AA V的检测 (18)四)插入基因的检测 (18)十二、病毒外源因子检查 (19)十三、内毒素测定 (19)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9)确定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VD) (20)方法1 凝胶法 (20)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 (21)干扰试验 (21)检查法 (23)十四效力试验插入基因表达活性测定,插入基因的生物学活性测定 (24)十五复制型病毒(RCA)检测A549细胞检测法 (24)十六腺相关病毒的检测采用PCR法 (26)十七残留量测定应根据生产工艺及成品的添加成份,对有潜在危险性的成份进行残留量检测: (27)1残余宿主DNA含量测定 (27)2残余牛血清白蛋白含量测定 (27)3残余核酸酶含量测定 (28)十八重组病毒制品的稳定性试验 (28)一、无菌检查《药典》(2010版第三部)附录ⅫA无菌检查法①试验材料1、细胞培养上清液2、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酪胨(胰酶水解)15.0g 酵母浸出粉 5.0g 葡萄糖 5.0g氯化钠 2.5g L-胱氨酸0.5g 新配制的0.1%刃天青溶液 1.0ml硫乙醇酸钠(或硫乙醇酸)0.5g (0.3ml)琼脂0.75g 水1000ml除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调pH值为弱碱性,煮沸,滤清,加入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摇匀,调pH值使灭菌后为7.1±0.2。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1、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是以核酸或蛋白质为分析材料,通过分析基因的结构、表达的变化和由此而导致的基因功能的改变,为疾病的研究和诊断提供更准确、更科学的信息和依据的一门学科。

2、请说明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在临床试验诊断中的应用。

(1)感染性微生物的检测.如:用PCR技术进行甲型肝炎病毒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和解脲脲原体的检测等. (2)基因突变的检测.如:用PCR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

(3)法医学检测。

如:用PCR微卫星检测技术进行亲子关系的鉴定和个体识别。

(4)基因异常表达的检测。

如:用cDNA表达的芯片技术进行基因异常表达的检测。

(5)基因定位。

如:用原位杂交技术进行组织与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定位。

3、基因组:是一个细胞或一种生物体的整套遗传物质。

4、基因:是基因组中一个功能单位,是贮存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信息或RNA序列信息及表达这些信息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5、原核生物:是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和蓝绿藻等原始生物的总称,是最简单的细胞生物体。

6、操纵子结构:是原核生物基因组的功能单位.7、质粒:是指细菌细胞染色体外,能独立复制并稳定遗传的共价闭合环状分子。

8、转座因子:又称为转座元件,是一类在细菌染色体、质粒和噬菌体之间自行移动并具有转位特性的独立的DNA序列.9、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征:(1)原核生物基因组通常仅由一个DNA分子构成,基因组中只有一个复制起点,具有类核结构。

(2)具有操纵子结构,模板mRNA为多顺反子mRNA。

编码区远远大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但又远远小于病毒基因组。

在基因组中存在多功能的识别区域,如复制起始区、转录启动区和终止区等,这些区域常常含有反向重复序列.(3)结构基因通常为单拷贝基因,编码顺序一般不重叠。

(4)具有编码同工酶的基因.(5)含有可移动的DNA序列。

10、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点:(1)与细菌和真核生物基因组相比,病毒基因组结构简单,基因数少,所含信息量也少。

分子生物学检查的方法及在血液学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检查的方法及在血液学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检查的方法及在血液学中的应用1.分子生物学检查的方法血液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主要包括PCR技术、DNA测序技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转基因技术及基因芯片(DNA-chip)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技术。

目前这些技术已应用于血液病基因分析、基因诊断、白血病分型、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和微小残留病检测等方面。

2.分子生物学检查在血液学中的应用(1)恶性血液病融合基因的检测白血病染色体相互易位是导致染色体重排的最常见原因。

染色体重排在分子水平上常形成融合基因。

重组产生的融合基因及其融合蛋白是疾病的特异性分子标志。

融合基因检测对疾病的诊断、分型、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判断及微小残留病的检测都有重要的意义。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Ph 染色体易位的后果是使位于9q34上的ABL原癌基因易位至22q11的BCR基因上,形成BCR-ABL融合基因,表达一个具有高酪氨酸激酶活性的BCR-ABL融合蛋白,后者是CML发病的分子基础。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特异性染色体易位是t(15;17)(q22;q21),易位的结果使15号染色体的PML原癌基因与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a(RARa)基因融合产生PML-RARa融合基因。

临床上变异型APL(M3v,M3b)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较难鉴别,M2的t(8;21)可产生一种融合基因AML1-ETO,这种融合基因在M2中的发生率为20%-40%,在M2b中可达90%,通过融合基因的检测可准确鉴别这两种白血病。

融合基因的检测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明确的指导作用,在ATRA和化疗达完全缓解(CR)的M3,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者极易在十个月内复发,而融合基因阴性者,复发率低。

(2)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的检测IgH和TCR的编码基因具有多态性。

IgH基因重排是产生个体多样性和独特性的主要原因。

由于白血病细胞源于造血干细胞,所以白血病细胞是单克隆性的。

腺病毒包装、扩增、纯化、滴度测定及感染

腺病毒包装、扩增、纯化、滴度测定及感染

腺病毒包装、扩增、纯化、滴度测定及感染腺病毒包装、扩增、纯化、滴度测定及感染一、包装1.包装细胞详情见AD-293 Cells.pdf,AdEasy? Adenoviral Vector System.pdf(P31-P32)2.细胞转染方法一、详情见Adeno-X Expression System 1 User Manual.pdf(P28-P29)C0508磷酸钙法细胞转染试剂盒.pdf3.病毒收集详情见AdEasy? Adenoviral Vector System.pdf(P34)二、扩增详情见Adeno-X Expression System 1 User Manual.pdf(P29-P30)三、纯化(i) 病毒上清(接一、包装3.病毒收集).(ii) Add 51 ml of a 50% PEG 6000 solution.(iii) Add 21.7 ml of a 4 M NaCl stock solution.(iv) Add 23.3 ml of PBS. This will result in a final volume of 300 ml. The final PEG 6000 concentration will be 8.5% and the final NaCl concentration will be B0.3 M.(v) Distribute the sample as 150-ml aliquots in two 250-ml polypropylenewide-mouthed bottles.(vi) Store the bottles at 4 1C for 1.5 h. Mix contents every 20–30 min.(vii) Centrifuge bottles at 7,000g for 10 min at 4 1C using a Beckman fixed-angel JLA-10.500 rotor.(viii) After centrifugation, a white pellet should be visible.(ix) Carefully decant the supernatant and add 1.2 ml of 50 mM Tris-HCl, pH 7.4, perbottle. Resuspend the pellets byvigorously pipetting liquid up and down.(x) Vortex the bottles vigorously for 20–30 s to further resuspend the pellets.(xi) Transfer the vector suspension into screw-cap microfuge tubes in aliquots of 100 ml.(xii) Snap-freeze the tubes in crushed dry ice and store at -80 。

腺病毒载体工艺平台介绍

腺病毒载体工艺平台介绍

腺病毒载体工艺平台介绍腺病毒载体是一种常用的基因传递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基因治疗和基因工程研究领域。

为了应对不同研究需求和提高载体表达效率,许多研究人员和企业建立了腺病毒载体工艺平台,以帮助加速基因传递和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腺病毒载体工艺平台是一种综合的研究和生产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载体构建: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感兴趣的基因序列插入腺病毒基因组的合适位点。

在载体构建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载体类型、启动子、响应元件等,以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和时机。

2. 载体包装:通过与辅助质粒(helper plasmid)共转染细胞,使细胞内形成完整的腺病毒基因组,并通过细胞内重组事件来复制和包装腺病毒颗粒。

载体包装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参考文献中的方法和优化步骤,以获得高效的包装效率。

3. 病毒扩增:将包装好的腺病毒载体接种到适宜的宿主细胞中,通过培养和扩增过程,使腺病毒繁殖并增加至足够的浓度。

扩增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细胞的生长状态、感染剂量和细胞培养条件,以获得高产量和活性的腺病毒。

4. 病毒纯化:通过离心、超滤和柱层析等技术手段,从扩增培养物中纯化腺病毒颗粒。

纯化过程中,可以采用单步或多步骤的方法来去除杂质、浓缩和提纯腺病毒。

5. 固定化:对腺病毒进行固定化处理,可用于获得更稳定、可储存和长期使用的腺病毒制剂。

常用的固定化方法包括酶解固定化、化学固定化、冻干固定化等。

6. 质量检测:对纯化的腺病毒产品进行质量鉴定,包括病毒滴度测定、细胞感染测定、基因表达水平测定等。

同时,还可以进行病毒颗粒观察、基因序列测定、重组蛋白表达等验证实验。

腺病毒载体工艺平台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基因治疗和基因工程研究的效率和可靠性。

通过系统、规范和高效的工艺流程,可以大幅度减少研究人员在载体构建、病毒包装和纯化等环节上的工作量,同时提高腺病毒的产量和纯度。

这为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以及基因工程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腺病毒载体工艺平台是基因治疗和基因工程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微生物前沿, 2017, 6(2), 11-16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7 in Hans. /journal/ambhttps:///10.12677/amb.2017.62002The Molecular Biological Techniquesfor Human Adenovirus DetectionYe Li1,2, Tuo Dong1,2, Vladimir I. Zlobin3, Oleg Reva4, Zhangyi Qu1,2*1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2Department of Natural-Foci Diseases,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ssociated Diseases, Sino-Russia Joint Medical Research Centre, Harbin Heilongjiang3Research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Technologies, Irkutsk State Medical University, Irkutsk, Russia4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Bioinformatics and Computational Biology Unit, University of Pretoria, Pretoria, South AfricaReceived: May 12th, 2017; accepted: May 30th, 2017; published: Jun. 2nd, 2017AbstractAdenovirus is one of the major viruses causing human respiratory diseases. The effective and rapid method in adenovirus detection is helpful to strengthen the surveillance of adenovirus in-fection, 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c trends timely, and to control the virus infection. The current molecular biological methods for adenovirus detection both used in laboratory and clinical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these techniques are commented.KeywordsAdenovirus, PCR, Molecular Biological Detection人腺病毒分子生物学常用检测技术李烨1,2,董妥1,2,Vladimir I. Zlobin3,Oleg Reva4,曲章义1,2*1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微生物学教研室,黑龙江哈尔滨2中俄医学研究中心,环境相关疾病研究所,自然疫源性疾病研究室,黑龙江哈尔滨3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医科大学,生物医学技术研究所,伊尔库茨克,俄罗斯4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部,生物化学系,比勒陀利亚,南非收稿日期:2017年5月12日;录用日期:2017年5月30日;发布日期:2017年6月2日*通讯作者。

文章引用: 李烨, 董妥, Vladimir I. Zlobin, Oleg Reva, 曲章义. 人腺病毒分子生物学常用检测技术[J]. 微生物前沿,2017,李烨 等摘 要腺病毒是引起人类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毒之一,了解目前最有效、快捷的腺病毒检测方法有助于加强腺病毒感染的监测,及时发现疫情并掌握病毒流行趋势,为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保障。

本文对目前实验室、临床常用的人腺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腺病毒,PCR 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1. 引言腺病毒是无包膜的DNA 病毒,直径为70~100 nm ,二十面体对称结构,有252个壳粒。

其中有240 个非顶角壳粒,称为六邻体(Hexon),六邻体作为腺病毒主要的中和抗原蛋白,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抑制病毒体构象的改变,从而中和病毒体[1]。

除六邻体外,二十面体的顶角壳粒为12个五邻体(penton),每个五邻体由基底和伸出表面的一根末端有顶球的纤突(fiber)组成。

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 HAdV)是Rowe, W.P.在1953年从小儿扁桃体中分离得到的,属于腺病毒科、哺乳动物腺病毒属,是一种感染人体的常见病原体。

研究资料显示,至今为止已发现72个腺病毒型别,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ICTV)将人腺病毒划分为A~G 共7个种,其中A 和F 种主要引起消化道感染,C 、E 和部分B 种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因,其他B 种引起尿路感染,D 种是角膜炎、结膜炎的主要病因[2],F 和G 种为肠道ADV ,此外腺病毒还会引起移植免疫缺陷疾病、脑炎及肥胖症等多种疾病。

目前,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以其高灵敏、高特异、快速的特点日渐成熟,以核酸扩增为主的多种分子诊断技术,大大缩短了检测的时间,在许多临床及实验室已逐步替代传统技术,成为病毒检测的新一代方法。

同时随着基因芯片,下一代测序等技术的发展,使快速、灵敏、特异、高通量检测成为了可能。

下面对人腺病毒分子生物学常用检测技术做一综述,旨在了解目前人腺病毒最有效、快捷的检测方法,为一线检测工作者提供参考。

2. 传统PCR 技术2.1. 普通PCR(General PCR)普通PCR 技术是以目的基因为模板进行DNA 的体外合成,特异性依赖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经过多次循环,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目的基因。

检测腺病毒适用的临床标本类型包括咽拭子、鼻咽灌洗液、粪便及血液标本等,主要扩增区域为hexon 的保守区基因,也有将fiber 或va (VA RNA)基因作为扩增靶序列以达到进一步分型的目的[3] [4]。

如以腺病毒hexon 蛋白核酸为例,进行普通PCR 扩增,经变性、退火、延伸的数次循环后,使扩增产物在琼脂糖凝胶中电泳,在紫外灯下观察是否有相应大小的条带,最终测序结果经BLAST 序列分析确定其型别[5]。

随着通用引物PCR 的研究,现已成功设Open Access李烨等计出腺病毒通用的、特异的且扩增产物具有腺病毒型别特异性的引物,用该引物建立的PCR方法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腺病毒DNA具有灵敏和特异的特点,适用于临床常规诊断腺病毒感染[6] [7]。

普通PCR技术简单经济,为现代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打下了基石,多数实验室均可应用,便于推广。

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由于其检测时间较长、易污染且无法准确定量等原因,正逐渐被其他衍生方法所替代。

2.2. 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and Real-Time 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在DNA扩增反应中,以荧光化学物质实时监测和连续分析荧光信号,并通过绘制标准曲线来分析聚合酶链式反应循环后不同时期扩增产物的量。

Morozumi, M.等人[8]应用该方法快速鉴定了儿科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患者,证明该方法不但有非常高的灵敏度,而且避免了使用不必要的抗生素,还可以预防与HAdV相关的疾病爆发。

目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委员会(FDA)已经批准了基于实时PCR技术的Luminex xTAG REV Fast检测方法,同时Light Cycler [9]和TaqMan [9] [10] [11]等方法都已被用于鉴定HAdV。

该方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重复性好,灵敏度和特异度高,适用于人腺病毒的日常监测和暴发疫情的应急诊断。

但由于运用了封闭的检测,因此也就不能监测扩增产物的大小,同时因为荧光素种类以及检测光源的局限性且实验成本比较高,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

2.3.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LAMP技术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一种核酸扩增技术,其特点是针对靶基因的6个区域设计4种特异引物,包括两条内引物和两条外引物,在一种特殊的链置换DNA聚合酶的作用下,60℃~65℃恒温扩增,以双链DNA中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新链,并将另外一条链替换掉,15~60min左右即可,效率可达109~1010个数量级。

Li F等人[12]根据腺病毒六邻体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LAMP引物,使用实时浊度仪对所建立的LAMP方法进行特异性与灵敏度评估后,对3、7、14型腺病毒分离株共11株进行了检测,随后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OFA)鉴定腺病毒阳性和阴性的呼吸道标本,结果证明LAMP是一种快速可靠检测儿童急性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的方法。

这种方法所需设备简单,扩增效率高,耗时短,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不需要特殊的仪器和试剂,结果可视化等优点,此外对操作人员的熟练度和专业水平要求不高,使该方法特别适合基层或者实验条件较差的实验室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

但LAMP技术也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如引物设计复杂且易被污染,以及反应试剂的保存运输等方面。

3. PCR衍生技术3.1. PCR结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Pcr-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PCR-ELISA)PCR-ELISA技术是将免疫学反应和PCR技术相结合而创建的一种检测技术。

它把抗原抗体反应的高特异性和聚合酶链反应的指数扩增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Metzger-Boddien C等人[13]利用PCR-ELISA技术成功从64个急性胃肠炎患者的粪便标本中,检测出26个样本中有腺病毒,并证明了相对于传统ELASA和病毒分离培养方法,PCR-ELISA是一种从粪便样品中检测肠道腺病毒的快速、灵敏、可靠的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