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导学案第【1】篇〗一、学生情况及教材内容、地位、作用分析1、学生刚刚涉及“童话”要精要地向同学介绍这种文学体裁知识,要求学生自己了解一些安徒生在这一领域的成就。

这种情节曲折的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但对童话的讽刺意义很可能明于心而不明于口,教师应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要独立深思,各抒己见,对问题的认识一定要言之有据。

2、本课体裁为童话,学生初次学习这种体裁的文章,它是在了解记叙文的基础上采用拟人的方法、将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等人格化。

并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等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

所以这一课既是对记叙文巩固,又进一步学习拟人、夸张等修辞及想象在作品中的实际运用,对培养学生今后阅读童话的能力和想象能力起重要作用,因此本课在本单元及本册教材知识体系中处于重要位置。

二、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领会童话的讽刺意义。

2、有感情地阅读课文、复述、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在思维训练中,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表达力。

3、了解童话想象夸张是特点,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4、在“师生合作下,生生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领会主旨的深刻内涵,复述课文难点:想象与夸张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四、教学计划及方法本课计划二课时。

我们围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贯穿教学过程,第主要运用了以下方法:1、讨论法:课文中的某些问题我给大家设置了讨论的机会,让同学们合作体会共同学习解决问题的快乐,也能活跃了课堂氛围。

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课标理念2、演示法:这节课我还准备了一些和电影动画片段,以使大家复述课文时既能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又是很好的复述材料,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使大家感受到童话的魅力。

讨论法和演示法将在第一课时实行。

3、讲故事法:在复述课文时其它已经贯穿了老师的讲和大家的讲,使大家能在故事中学习知识。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导学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导学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22)皇帝的新装——七年级语文统编版(2024)上册课前导学1.作者简介: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

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

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

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

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海的女儿》等。

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

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2.写作背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丹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的民间故事改编,创作了本文,揭露了贵族阶层的阿谀奉承和虚伪透顶,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的社会的病状。

3.重难字词赏赐.( cì ) 御聘.( pìn ) 炫.耀( xuàn ) 称.职( chèn ) 愚蠢.( ch ǔn ) 妥.当( tu ǒ ) 呈.报( chéng ) 钦.差( q īn ) 滑稽.( j ī ) 勋.章( x ūn ) 骇.人听闻( hài ) 随声附和.( hè )4.词语解释显耀:夸耀;炫示。

愚蠢:愚笨;不聪明。

急迫:需要马上应付或办理,不容许迟延。

妥当:稳妥适当。

渴望:迫切地希望。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指好的思想行为)。

滑稽:形容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

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知识小练】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粗字注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妥当(dang)呈报(cheng)圈定(quan)滑稽(ji)B.赏赐(ci)愚蠢(chun)更衣(geng)勋章(xUn)C.眩耀(xudn)附和(he)御聘(ping)钦差(qin)D.系上(j1)称职(chen)狡滑(hu6)爵士(jue)2.结合语境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一、知识能力目标:1.了解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涵的思想内容。

2.做阅读提要,用连贯的语句复述故事情节,理清写作思路。

3.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能力。

4.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象的作用,提高阅读浅析童话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在“说故事-说人物-探主题-谈看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掌握分析人物,理解主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做一个纯正无邪的人,提升价值观。

教学重点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任务形象,探究童话深刻的寓意。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诗意的童话装点着我们幸福的记忆,欣赏下面几幅优美的图画,看看熟悉吗?(出示幻灯)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现在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一起分享《皇帝的新装》给我们带来的艺术感受。

二、展示学习目标三、作者简介:(一)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

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二)介绍“童话”体裁介绍: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的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

四、检查预习:五、整体感知(一)速读课文,并思考下面的问题: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新装2.梳理文章脉络引子:皇帝爱新装开端:骗子织新装发展:君臣看新装高潮:皇帝穿新装结局:小孩揭新装3.皇帝的“新装”有什么特异的功能?(任何愚蠢的或不称职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是骗子的钳口术,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二)整体感知1.复述课文(采取接龙复述的形式)2、思考;这篇课文写了哪些人物?(抢答)课文情节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骗字活动的?(出示幻灯)六、精细研读一篇优秀的童话故事,不仅要有完整巧妙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还要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以及传神,生辉的语言。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的】1、了解童话故事用想象的手法和夸张性的情节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

2、合作探究故事中离奇现象产生的诸种原因,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演课本剧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2、初步学会运用想象,扩展故事情节,进行课本剧表演。

【教学难点】分析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关系,来体会童话所揭示的深刻意义。

【课型】探究合作、课本剧表演课。

【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教师提问:说起童话,我们大家肯定会兴趣盎然,这是为什么呢(童话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奇特,同时在每一篇故事后蕴含一定的道理。

)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

二、整体感悟,合作探究1、用一句简洁的话浓缩故事情节。

2、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讨论:⑴一个无比威严的、至高无上的皇帝的竟然会赤条条地、一丝不挂地走到大街上游行,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背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呢⑵谁在骗谁受骗了3、教师小结: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

一个圆也不是,方也不是,三角更不是,扭曲的、不规则的怪圈!三、由浅入深,突破难点1、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讨论:⑴最精彩的是哪一种骗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具体举例说明。

教师小结:大胆想象并非胡思乱想,应植根于生活,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合情合理的联想,让故事情节的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夸张的运用,是出于表达作者强烈感情和人物特性的需要,它也应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

⑵由皇帝、大臣、百姓用谎言营造的怪圈,最终是被谁捅破的⑶小孩子其实只说了谁都能说出口的一句真话,犹如一把利剑。

皇帝及其一帮人阵脚大乱,提着裤子仓皇逃窜了吗⑷可见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2、教师小结:安徒生用笔也达到了极至,并在故事高潮处戛然而止,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皇帝的新装》表格式导学案

《皇帝的新装》表格式导学案
| 中心思想 | 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虚 伪和愚昧,呼唤人们保持纯真的 童心,敢于说真话。 |
06
作品影响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成为童话经典
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被广泛传播,成为世界儿童文学中的经 典之作,对后来的童话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批判现实主义
该作品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揭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虚伪、欺骗 和自欺欺人的现象,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中批判现实主义的发展起 到了推动作用。
| 3 | 通过小男孩的勇敢行为,鼓励读者在面对谎言时 要有勇气追求真理。 |
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01
| 序号 | 内容 |
02
| :--: | :--: |
03
04
05
| 1 | 对成人世界中普遍存 在的盲从和跟风现象的反 思。 |
| 2 | 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 虚伪、自欺欺人现象的反 思。 |
| 3 | 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 对真理追求的缺失现象的 反思。 |
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基础。
02
故事背景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皇帝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以及社会环境和民众的态度,都为人物塑
造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03
故事背景对主题表达的启示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反思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虚荣、盲从和愚昧
无知的现象,思考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02
人物角色
皇帝角色分析
对社会观念的影响
挑战权威
该作品通过皇帝裸体游行的情节 ,挑战了社会中权威和传统观念 的束缚,鼓励人们勇于追求真理 和独立思考。
重视儿童教育
作品强调了儿童纯真无邪、勇敢 直言的品质,呼吁社会更加重视 儿童教育和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 能力。
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安徒生及童话这种文学体裁。

2、以“新装”为线索,理清故事情节。

3、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蠢、虚伪。

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并掌握拟小标题的方法。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理解童话内容,感悟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1、以“新装”为线索,理清故事情节。

2、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蠢、虚伪。

4、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蠢、虚伪。

【教学法】情境激趣法、教师引导,学生团结合作、主动探究【课时】一课时【预习导学】1.导入新课同学们,你喜欢穿新衣服吗?有这样一位皇帝,他也非常非常喜欢穿新衣服,喜欢到了“为了要穿得漂亮,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甚至“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这位特别的皇帝。

(板书《皇帝的新装》)2.作者链接安徒生(1805--1875)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

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

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

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

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

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

历时5年。

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

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

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3.给加点字注音滑稽( )陛下()头衔()骇人听闻( )钦差大臣( )随声附和()炫耀()勋章( )称职()4.文学常识填空《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作者安徒生,丹麦(国家)著名童话作家。

他还有代表作《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至少写出三部)童话是儿童文学中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掌握字的音、形、义2.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童话的夸张和想象手法。

(二)能力训练点提高看图概括能力,想象能力,讨论能力,辩论能力。

(三)情感目标1、从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中,概括人物性格特征。

2、从讨论和辩论中,感受生动的故事情节。

教学重难点1、从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中,概括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

2、看图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

3、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讨论和辩论的能力。

4、童话的夸张和想象手法。

教学设想1、采用多媒体教学,让教学内容更直观、形象。

2、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和辩论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中外历史上封建统治者昏庸无能、骄奢淫逸、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例子不鲜见,请同学举个例子。

(例如,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导致“安史之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著名的童话家安徒生创作的、揭露19世纪初丹麦丑恶而黑暗的社会现实的童话《皇帝的新装》。

2.写作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丹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shē)极欲,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的民间故事改编,创作了本文,揭露了贵族阶层的阿(ē)谀(yú)奉承和虚伪透顶,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的社会的病状。

3.了解作者指导学生结合提示掌握要点。

安徒生,丹麦人,世界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你读过他的什么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二、检查拼音字词掌握情况检查拼音字词掌握情况:1、填写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并注意字的写法。

炫耀( )称职( )滑稽( )陛下( )头衔( )骇人听闻( )钦差大臣( )随声附和( )圈定( )御聘( )2、解释词语。

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已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第22课皇帝的新装【教导学目标要求】1.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

2.学习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体会夸张和想象的作用。

3.联系现实生活,培养真诚、求实、不慕虚荣的品格。

【教导学重点难点】1.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人物形象。

2.领会文章深刻的内涵。

教导学过程(2~3课时)教导学方法第一课时【自主学习,基础过关】1.我的资料安徒生(1805—1875),丹麦童话作家,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他一生创作的优秀的童话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等。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最突出的两种表现手法是想象和夸张,本文就是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著称。

2.我的检测(1)文学常识填空。

《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选》,作者安徒生,丹麦人,是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作品还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炫.耀(xuàn)称.职(chèn)爵.士(jué)赏赐.(cì)妥.当(tuǒ)呈.报(chéng)滑稽.(jī)御聘.(pìn)(3)请你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成语。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随声附和:形容没有主见。

盖世无双: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没有人能比得上。

3.我的疑惑【合作探究,释疑解惑】一、速读课文二、整体感知1.梳理故事情节(1)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2)皇帝受骗→骗子行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2.概括主题思想明确:本文讲述了一个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鞭挞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告诉人们应该保持天真浪漫的童心,要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内容;
2.理清写作思路,品析人物性格;
3.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象的作用,提高阅读浅显童话的能力;
4.认识封建统治者的虚伪、愚蠢的本质;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说真话,做个诚实的人。

二、重点、难点:
认识封建统治者的虚伪、愚蠢的本质;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说真话,做个诚实的人。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第一关:课前预习
(一)走近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二)走近作者
安徒生(1805-1875)全名: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

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

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白雪皇后》等。

(三)预习检测
1.注音
炫( )耀陛( )下
御( )聘( ) 滑稽( )
头衔( ) 称()职骇( )人听闻
2.根据意思写词语
A.(语言、动作)引人发笑。

()
B.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
C.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说什么。

形容没有主见。

()
D.病重得无法医治,比喻人或事无法挽救。

()
3.单项选择题
《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的中心意思是()。

A.指责了两个骗子的卑劣行径,他们利用人们的信任骗取他人财物。

B.讽刺了皇帝图漂亮、求虚荣,反而被骗得赤裸裸地大出其丑。

C.揭露了封建皇帝大臣们的贪婪、愚蠢、昏庸、腐朽的本质,歌颂了儿童的天真无邪。

D.指明了只有无私欲、无邪念的人才能说真话,讽刺了那些自欺欺人的人们,剥下了他们虚伪的面纱。

4、读完这篇童话,你有什么疑惑?写出来,准备组内探讨。

第二关:课内探究
一、读童话知故事(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本文运用了第人称。

2.这篇课文以为线索,以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3.理清思路,分析故事情节是如何展开的?(每空填一个字)
引子皇帝新装
开端骗子新装
发展君臣新装
高潮皇帝新装
结局小孩新装
二、品童话赏故事(合作品味,交流共进)
1、组内解决预习疑难问题,组内解决不了的班内共同探讨。

2、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了解童话,分四个小组讨论下面问题。

第一组:你认为哪个情节最精彩?分角色朗读。

第二组:找出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的语句
第三组:全文故事情节围绕一个字展开,我们来看看各色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字进行活动的,表现出什么性格特点?
第四组:为什么皇帝、大臣、老百姓上当受骗?为什么小孩子没有上当受骗?
三、谈收获写故事(高效品味,全面提高)
1.皇帝不穿衣服上街游行这个情节的主要写作手法是。

2.你学习了这篇童话,有何感想?请谈谈你的收获。

3.作家对故事结局的描写留给读者很大想象、思考的空间。

愚蠢的皇帝在游行大典完毕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办呢?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习安徒生夸张、讽刺的笔法,为童话故事写一个别致的续篇。

课堂小结:一场闹剧,以骗开始,以骗结束,在嘲笑、讽刺过后,留给我们深深的思考。

同学们,但愿我们像童话中的那个小孩一样无私、无畏、说真话,以实际行动战胜假善恶,让真善美充满人间,这是安徒生童话的精髓所在。

第三关:课后提升
1、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

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怎样做?试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有关说真话的问题。

2、知识扩展
《皇帝的新装》所依据的西班牙民间故事。

《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从中世纪西班牙的一个民间故事移植过来的。

它最早见于14世纪堂·曼纽埃索的《卢卡诺伯爵》的第七章,说的是一个国王被人整治的故事,篇名即《赤身裸体的国王》。

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从前有三个流氓来见一位国王,说他们是织布的能工巧匠。

他们特别会织一种料子,这料子人人都能看得见,只要他有一个世人公认的父亲,他又真是这个父亲的儿子。

但谁要不是他想像中的父亲的儿子,那他就看不见。

这使国王大为喜欢,因为他以为借着这种纺织品的帮助,可以知道自己的王国里,哪些人是法定父亲的儿子,哪些人不是。

这样,他便能调整王国中的许多事情。

因为在摩尔如果他们不是父亲真正的儿子,便不能继承他们父亲的遗产。

于是他下令召那三人进宫来工作。

三人告诉国王,确保不搞欺骗,可以把他们锁在皇宫里,直到织完那段料子。

这使国王非常高兴。

国王由于对新布的“图案”和“色彩”什么也看不出,被一种死亡般的恐怖震惊了,因为他相信他不可能不是他认作父亲的那位国王的儿子。

他穿上了那看不见的衣服,骑着马在城中巡游,亏他运气好,那时正是夏天。

最后是一位照管御骑而自身又不担心损失什么的黑人走到国王跟前,说出了真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