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脂肪酸分解代谢步骤简述。

脂肪酸分解代谢步骤简述。
脂肪酸分解代谢是指将体内脂肪酸储备转化为能量的代谢过程。
下面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步骤简述:
1. 脂肪酸激活:脂肪酸进入细胞后,通过脂肪酸激活酶将脂肪酸与辅酶A结合形成活化的脂肪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内膜。
2. β-氧化反应:线粒体内膜上有一种酶叫做丙酮酸羧化酶,可
以将脂肪酰辅酶A切割成乙酰辅酶A和一条短链脂肪酸。
接
着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产生ATP能量。
3. 重复β-氧化反应:短链脂肪酸再次进入脂肪酰辅酶A形成
活化的脂肪酰辅酶A,再次通过丙酮酸羧化酶切割成乙酰辅酶
A和更短的脂肪酸。
这个过程会一直重复,直到脂肪酸完全分解为乙酰辅酶A。
4. ATP产生: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通过氧化磷酸化
过程,使NADH和FADH2组成的高能电子传递链逐步释放
出能量,最终产生ATP能量。
同时,乙酰辅酶A在三羧酸循
环中被逐步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更多能量。
5. 脂肪酸分解产生的代谢产物:脂肪酸分解产生的主要代谢产物是乙酰辅酶A和二氧化碳。
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生
成ATP,而二氧化碳则从体内排出。
脂肪酸的分解

脂肪酸的分解
脂肪酸的分解是指将脂肪酸分解成较小的分子,以释放能量和提供营养物质给身体使用的过程。
脂肪酸的分解主要发生在线粒体内的三羧酸循环(也称为柠檬酸循环)和β-氧化中。
1. β-氧化:脂肪酸先经过一系列反应,被连续氧化成β-酮基,然后被酰辅酶A拆分为较短的脂肪酰辅酶A(这是一种活化
后的脂肪酸),其中产生一个分子烯丙基辅酶A、一个分子二烯丙基辅酶A或一个分子己二烯辅酶A。
而后短链脂肪酸进
一步被酰辅酶A拆分成较小的分子,最终短链酰辅酶A进入
三羧酸循环。
2. 三羧酸循环:短链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内的三羧酸循环,
通过一系列反应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高能物质如ATP,并提供营养物质如NADH、FADH2等给细胞进行能量代谢。
脂肪酸的分解不仅可以提供能量,还可以合成体内其他物质,如合成胆固醇、合成脂蛋白等。
需要注意的是,脂肪酸的分解会产生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会通过呼吸排出体外,所以脂肪酸的分解也起到了排出体内废物的作用。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饱和脂肪酸β-氧化的实验证据:
1904年,的标记实验:
实验前提:已知动物体内不能降解苯环 实验方案:用苯基标记的饱和脂肪酸饲喂动物
马尿酸
苯乙尿酸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2. 脂肪酸的β-氧化
(1)脂肪酸的活化
脂肪酸首先在线粒体外或细胞质中被活化,形成脂酰 CoA,然后进入线粒体或在其它细胞器中进行氧化。
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β-氧化作用 ❖α-氧化作用 ❖ω-氧化作用
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 奇数C原子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㈠ 饱和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
概念
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
能量计算 乙醛酸循环 乙醛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 乙酰COA的可能去路
脂肪酸的活化
COA-SH+ATP AMP+PPi
Pi
RCH2CH2CH2COOH
脂酰COA合酶 (硫激酶)
RCH2CH2CH2CO~SCOA
(脂酰COA)
氧化脱H 水合 氧化脱H
FAD
FADH2
-
脂酰COA脱H酶 (3种)
RCH2C=CCO~SCOA
(△2反式烯脂酰COA)
烯脂酰COA水合酶
-
OH
HMGCOA 裂解酶
乙酰-COA
自动
丙酮
D - -羟丁酸脱氢酶
乙酰乙酸
NADH+H+ NAD+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D - -羟丁酸
一般情况:乙酰乙酸在肌肉线粒体中的分解
+
-酮酯酰COA转移酶
TCA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过程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过程脂肪酸分解代谢是维持人体能量供应的重要过程之一。
当身体需要能量时,脂肪酸会被释放出来,并通过一系列的反应被分解成乙酰辅酶A(acetyl-CoA),进而进入三羧酸循环(TCA循环)产生能量。
脂肪酸分解代谢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步骤:激活、β氧化、TCA循环和呼吸链。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过程。
第一步是激活。
在细胞质中,脂肪酸首先与辅酶A结合,形成酰辅酶A。
这个反应需要消耗两个ATP分子的能量。
酰辅酶A会被转运至线粒体内膜,准备进入下一步。
第二步是β氧化。
在线粒体内膜上,酰辅酶A会被脱酰酶(acyl-CoA去氢酶)催化,产生乙酰辅酶A和一个分子的饱和脂肪酰辅酶A。
这个过程会释放出一分子FADH2和NADH。
第三步是TCA循环。
乙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内膜中的TCA循环,与草酰乙酸结合形成柠檬酸。
在TCA循环中,柠檬酸经过一系列的反应逐步分解,最后生成三分子NADH、一分子FADH2和一个分子的GTP(相当于ATP)。
这些高能物质会在后续的呼吸链中产生更多的ATP。
第四步是呼吸链。
NADH和FADH2被带到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中。
在呼吸链中,这些高能物质会被氧气氧化,产生大量的ATP。
同时,氧气还会与电子结合形成水。
通过这个分解代谢过程,脂肪酸能够被转化为大量的ATP,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
这个过程在人体中持续进行,特别是在长时间的运动或低血糖状态下,脂肪酸的分解代谢将成为主要的能量来源。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确的调控系统,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例如,激素、饮食和运动等因素都能够调节脂肪酸的分解速率。
理解这个过程的机制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控制体重都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起来,脂肪酸的分解代谢过程包括激活、β氧化、TCA循环和呼吸链等步骤。
通过这个过程,脂肪酸能够被转化为ATP,为身体提供能量。
了解脂肪酸分解代谢的机制对于我们理解能量代谢和健康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

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是构成脂肪的主要成分。
脂肪酸分解代谢是指将脂肪酸分解成能量的过程。
这个过程在我们的身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提供了身体所需的能量,同时也参与了一些生理过程的调节。
脂肪酸分解代谢主要发生在线粒体内,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将脂肪酸分解成乙酰辅酶A(acetyl-CoA)和丙酮酸。
这个过程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脂肪酸的激活、β-氧化和能量释放。
首先是脂肪酸的激活。
脂肪酸在细胞质内与辅酶A结合,形成脂酰辅酶A。
这个过程由酯化酶完成,需要消耗一定的ATP。
脂酰辅酶A能够穿过线粒体的内膜,进入线粒体内。
接下来是β-氧化。
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脂酰辅酶A被脂肪酸转酰酶转化为酰辅酶A,再经过一系列的酶的作用,将长链脂肪酸逐步切割成较短的碳链。
这个过程称为β-氧化,它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的β-氧化酶体内。
每进行一次β-氧化,脂肪酸的长度就会减少两个碳。
β-氧化的产物是丙酮酸和乙酰辅酶A。
最后是能量的释放。
丙酮酸进一步在线粒体内转化为乙酰辅酶A,然后进入三羧酸循环产生能量。
乙酰辅酶A可以直接进入三羧酸循环,产生能量;或者在酮酸体内产生酮体,提供额外的能量。
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的调节主要是通过酶的活性调节和基因表达调节来实现的。
酶的活性调节可以通过酶的磷酸化或去磷酸化来实现,以调控酶的活性。
而基因表达调节主要是通过转录因子的调控来实现的,如PPA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家族和SREBP(转录因子结合蛋白)家族。
这些转录因子能够调控脂肪酸分解酶的合成,从而影响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在我们的身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提供了身体所需的能量。
脂肪酸分解能够将脂肪酸分解成乙酰辅酶A和丙酮酸,这些产物能够进一步在三羧酸循环中产生ATP,提供能量。
其次,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也参与了一些生理过程的调节。
例如,脂肪酸的分解代谢可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影响血糖的稳定。
此外,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还与脂肪的合成和胆固醇的代谢有密切的关系。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1.3脂肪酸β氧化的生理意义
谢谢观看!
脂肪酸的活化: 消耗2mol高能键 脂酰CoA从细胞液转移至线粒体内:
在肉碱参与下脂肪酸转入线粒体的简要过程
脱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氧化生成1.5molATP
加水:
脱氢:
氧化生成2.5molATP
硫解:
棕榈酸的β氧化:
1mol NADH+H+经呼吸链氧化后产生2.5molATP 1mol FADH2经呼吸链氧化后产生1.5molATP 1mol乙酰CoA经过一次三羧酸循环可氧化生成10molATP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讲解人:13级动医四班王莹莹
脂肪酸β氧化的发现(Knoop实验) 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 脂肪酸β氧化的生理意义
1.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例:奇数碳原子: 氧化 偶数碳原子: Β
1.1Knoop实验
脂肪酸的活化
脂酰CoA从细胞液转移至线粒体内
脱氢
加水 脱氢
硫解
1.2脂肪酸的β氧化
2molCO2、10molATP
具体详见P136三羧酸循环具体过程
Β氧化作用能为机体提供大量的能量。
脂肪酸β-氧化也是脂肪酸的改造过程,人体所需要的 脂肪酸链的长短不同,通过β-氧化可将长链脂肪酸改 造成长度适宜的脂肪酸,供机体代谢所需。 脂肪酸β-氧化过程中生成的乙酰CoA是一种十分重要 的中间化合物,乙酰CoA除能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供 能外,还是许多重要化合物合成的原料,如酮体、胆 固醇和类固醇化合物。
棕榈酸是十六碳的饱和脂肪酸,共需经过7次β氧化,每进行一次β氧化可生 成乙酰CoA、FADH2和NADH+H+各1mol 共生成2.5*7+1.5*7+10*8=108molATP,因在脂肪酸活化时要消耗2mol高能 键,故1mol棕榈酸彻底氧化净生成106魔力ATP
简述脂肪酸彻底氧化分解的主要过程

让我们来简述一下脂肪酸的彻底氧化分解的主要过程。
脂肪酸的氧化分解是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重要过程之一,它通过将脂肪酸分解为较小的分子来释放能量。
脂肪酸的彻底氧化分解主要包括三个阶段:β氧化、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
1. β氧化β氧化是脂肪酸氧化的第一步,它发生在线粒体内的乳酸或线粒体本身的胞质基质中。
在这一步骤中,脂肪酸经过一系列酶的作用逐渐被氧化,产生乙酰辅酶A和一分子乙酰基辅酶A。
这个过程重复进行,不断地将脂肪酸分解成较小的乙酰基辅酶A。
2. 三羧酸循环乙酰基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与氧化磷酸化过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在三羧酸循环中,乙酰基辅酶A经过一系列反应,产生能够向细胞内的呼吸链释放电子的载体NADH和FADH2。
3. 呼吸链NADH和FADH2通过呼吸链向线粒体内膜过渡蛋白传递电子,同时释放出氢离子。
这些电子最终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这些能量被用来合成三磷酸腺苷(ATP),供细胞能量使用。
在这个过程中,脂肪酸经过β氧化、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最终彻底氧化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
这个过程对于维持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个人观点和理解:脂肪酸的彻底氧化分解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代谢过程,它不仅能够为细胞提供能量,还能够调节整个生物体的能量平衡。
了解这个过程的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身的能量代谢,从而更好地调节饮食和生活方式,保持身体健康。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脂肪酸彻底氧化分解的主要过程有了深入的理解。
从脂肪酸的β氧化到三羧酸循环,再到呼吸链的过程,我们了解到脂肪酸是如何被逐步分解并释放能量的。
我们也意识到这个过程对于维持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重要性。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脂肪酸的氧化分解过程,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维持身体的健康。
写作说明:根据知识的文章格式,我们以从简到繁的方式介绍了脂肪酸的氧化分解主要过程,并在文章中多次提及了主题文字。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第28 章脂肪酸的分解代谢28.1 本章主要内容1)脂肪酸代谢的主要途径2)脂肪酸代谢中的能量变化3)酮体的代谢28.2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饱和脂肪酸的伕氧化途径和能量变化以及酮体的代谢,了解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
28.3 重点难点1•脂肪酸的俟氧化途径和能量变化2. 酮体的代谢28.4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与交流互动相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
28.5 授课内容一、脂类的消化和吸收1. 脂类的消化(主要在十二指肠中)食物中的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80-90%,还有少量的磷脂6-10%,胆固醇2-3%。
胃的食物糜(酸性)进入十二指肠,刺激肠促胰液肽的分泌,引起胰脏分泌HCO-3 至小肠(碱性)。
脂肪间接刺激胆汁及胰液的分泌。
胆汁酸盐使脂类乳化,分散成小微团,在胰腺分泌的脂类水解酶作用下水解。
胰腺分泌的脂类水解酶如下:①三脂酰甘油脂肪酶(水解三酰甘油的C1、C3 酯键,生成2-单酰甘油和两个游离的脂肪酸。
胰脏分泌的脂肪酶原要在小肠中激活。
)②磷脂酶A2 (水解磷脂,产生溶血磷酸和脂肪酸)。
③胆固醇脂酶(水解胆固醇脂,产生胆固醇和脂肪酸)。
④辅脂酶(Colipase)(它和胆汁共同激活胰脏分泌的脂肪酶原)。
2. 脂类的吸收脂类的消化产物,甘油单脂、脂肪酸、胆固醇、溶血磷脂可与胆汁酸乳化成更小的混合微团(20nm),这种微团极性增大,易于穿过肠粘膜细胞表面的水屏障,被肠粘膜的拄状表面细胞吸收。
被吸收的脂类,在柱状细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结合上蛋白质、磷酯、胆固醇,形成乳糜微粒(CM),经胞吐排至细胞外, 再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
小分子脂肪酸水溶性较高,可不经过淋巴系统,直接进入门静脉血液中。
3. 脂类转运和脂蛋白的作用甘油三脂和胆固醇脂在体内由脂蛋白转运。
脂蛋白:是由疏水脂类为核心、围绕着极性脂类及载脂蛋白组成的复合体,是脂类物质的转运形式。
载脂蛋白:(已发现18 种,主要的有7种)在肝脏及小肠中合成,分泌至胞外,可使疏水脂类增溶,并且具有信号识别、调控及转移功能,能将脂类运至特定的靶细胞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章、脂肪酸的分解代谢(p230)本章重点:1、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2、脂肪酸代谢的能量产生,3、脂肪酸分解脱氢,4脂肪酸分解代谢和糖酵解的关系。
本章主要内容:一、脂肪的水解——脂酶的水解作用(细胞质中)生物体内脂肪是由脂肪酶水解,在脂肪酶的催化下生成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脂肪酶的特点:主要作用于有酯键的化合物,不论脂肪来源于什么组织,不论脂肪酸碳链的长短,只要是酯键,脂肪酶就可以使其断裂,这就是酶的专一性即键专一性。
事实上,脂肪的水解不是一步完成的,而是分步完成,分步进行水解。
第一步脂肪酶水解第一或第三全酯键,即a或a'酯键,如果第一步水解a -酯键,第二水解a '酯键,生成a和a'脂肪酸和甘油-酯,最后,3 -位的脂肪酸在转移酶的催化下3 -的脂肪酸转到a 或a'位上,再在脂肪酶的作用下,脂肪酸水解下来,共生成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水解过程为:脂肪(甘油三酯)水解的产物: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
二、甘油的转化脂肪的水解产物甘油是联系脂肪代谢和糖代谢的重要化合物,它可以轩化成磷酸甘油醛进入糖代谢,其代谢过程为:生成的磷酸2羟丙酮有两种去路:1、DHAF可以进入EMP途径生成pyr,再经脱氢、脱羟生成乙酰COA经TCA循环氧化成CQ和H2O2、G-3-P可以与DHAP逆EMP途径在醛缩酶催化下生成F-1.6-P,继续转化成糖类。
甘油被彻底氧化以后可以生成多少molATP呢?首先总结氧化的部位:①a-磷酸甘油脱氢,生成ImolNADH H②G-3-P 生成1, 3-DPG 1molNADH H③Pyr 脱氢1molNADH H④异柠檬酸脱氢1molNADHH+⑤ a -酮戊二酸脱氢1molNADH H+⑥平果酸脱氢1molNADH H+⑦琥珀酸脱氢1molFADH 2琥珀酰COA>琥珀酸另外,甘油还可在代谢的过程中转化到蛋白质中去,如进入TCA后生成Pyr、OAAa -Kg等可经转氨基作用生成Ala、Asp和Glu参与到蛋白质的合成中去。
三、脂肪酸的降解脂肪酸的降解(分解)即氧化分解有几种形式,最重要的是 3 -氧化,其次是a -氧化和3 -氧化。
(一)3 -氧化(线粒体内进行)1、概念:脂肪酸的3 -氧化作用是脂肪酸经一系列酶的作用,从a、3碳位之间断裂生成1mol乙酰COA和比原来脂肪酸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2、3 -氧化过程:脂肪酸3 -氧化的合成过程包括下列几个主要步骤:1)活化或叫做脂酰COA的形成:脂肪酸首先与辅酶A缩合同时消耗一分子ATP形成活化的脂酰COA这步反应要消耗ATP的两个高能磷酸键。
第一步反应是在脂酰COA合成酶的催化下进行的,活化了的脂酰COA借线粒体内膜两侧的肉毒碱脂酰COA专移酶的作用,进入线粒体内。
肉毒碱脂酰COA专移酶脂酰COA肉毒碱脂酰肉毒碱+COA肉毒碱的结构:肉毒碱起携带脂肪酸酰基通过线粒体内膜的作用。
肉毒碱脂酰COA转移酶有两个同工酶,一是位于内膜外侧的肉毒碱脂酰COA转移酶I促进脂酰COA转化为脂酰肉毒碱从而移至膜内,进入膜内的脂酰肉毒碱又经内膜内侧的肉毒碱-脂酰COA转移酶H的催化重新转变成脂酰COA。
脂酰肉毒碱可穿过内膜进到衬质酶I:肉毒碱:脂酰COA转移酶(外侧)酶n:肉毒碱:脂酰COA转移酶(内侧)2)脱氢:脂酰COA在脱氢酶的作用下,以NAD+作为氢体,在a及B碳上原子上各去一个氢原子,形成具有双键形式的 a - 3 -烯脂酰COA3)加水:a、3 -烯脂酰COA在烯脂酰COA水合酶的作用下,加水形成3 -羟脂酰COAa -位加H, 3 -位加羟基,生成3 -羟脂酰COA烯脂酰COA水合酶,可以作用于反式的烯脂酰COA生成L-羟脂酰,作用于顺式的烯脂酰COA只能生成D-型羟脂酰COA4)脱氢:3 -羟脂酰COA在羟脂酰COA兑氢酶的作用下,以NAD为受氢体,在3 -碳原子上脱去两个氢原子形成3 -酮脂酰COA5)硫解:3 -酮脂酰COA在硫解酶的作用下,a、3 -之间C-C键断裂生成乙酰COA和一个减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到此为止,脂肪酸经活化、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5个步骤以后,从脂肪酸的的3-碳位上硫解下两个硫的乙酰CoA即是脂肪酸3氧化的全过程,剩下比原来少两个碳的脂酰CoA对于偶数碳原子的脂肪酸来说,经多次3氧化都分解成为乙酰CoA对于奇数原子的脂肪酸除了生成乙酰COA以外,还要生成1分子的丙酰COA3、脂肪酸3 -氧化的酶①脂酰COA合成酶EG 6、2、1、3②脂酰COA脱氢酶EG 1、3、99、3③烯脂酰COA水合酶EG 4、2、1、17④羟脂酰COA兑氢酶EG 1、1、1、35⑤乙酰COA乙酰移换酶(或3 -酮酮脂酰COA硫解酶)EC 2、3、1、164、总结脂肪酸3 -氧化有三个要点1)脂肪酸仅需一次活化,其代价是消耗ATP分子的两个高能磷酸键。
2)除脂酰COA 合成酶外,其余四种酶都属于线粒体酶。
3)3 -氧化作用包括:活化、脱氢、水合作用,再氧化脱氢和硫解5个步聚重复进行,使脂肪酸完全氧化成乙酰COA以硬脂酸为例:由此可见一摩尔C18硬脂酸经8次3 -氧化生成9mol乙酰COAC6软脂酸经7次3 -氧化生成8mol乙酰COAC4豆蔻酸经6次3 -氧化生成7mol乙酰COAC2月桂酸经5次3 -氧化生成6mol乙酰COA以下类推5 .脂肪酸3 -氧化的产物:①乙酰CA、②少量丙酰COA③FADH和NADH H+,十八碳的硬脂酸经8次3 -氧化其产物是9molCH3COSA和8mol NADH H(一)(二)3 -氧化产物的去路(即产物的转化间题)主要是乙酰COA1、1、乙酰CA进入中心代谢途径: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成CO和HO,在TCA循环过程中有3分子NAD和1分子FAD被还原,分别生成三分子NADH M和1分子FADH, 在此主要讨论能量间题。
以C16脂肪酸为例:①能量的生成:21 + 14+72+16+8=131molATP-仁130 (活化消耗1个)②CO的生成:8mol乙酰COA经TCA循环生16molCO③"0的生成:共生成31分子NADH H+、15分子FADH,共消耗氧23分子,H经电子传递与23分子氧结合成46分子H0。
31分子NADH ^经ETS生成93分子ATP,生成93 分子H20。
15分子FADH经ETS生成30分子ATP,生成30分子HbQ所以,棕榈酸经彻底氧化后生成的"0=46+93+30=169分子H20,但每一次3 -氧化烯脂酰COA生成羟脂酰COA需加进1分子H2O,所以棕榈酸净生成的"O分子应该是169-7=162(”0)。
结论:棕榈酸经彻底氧化后生成了十六摩尔的CQ和162molH2O并提供130摩尔ATP的能量。
要求每个同学能计算脂肪酸氧化后水、能量、二氧化碳的生成。
与葡萄糖的氧化后提供36molATP相比,脂肪酸氧化所提供的能量多了几倍。
下面将不同的脂肪酸在生物体内氧化缺消耗的Q数目和产生NADH H+、FADH的数目以及产生ATP的数目列表说明:脂肪酸O 2 NADH H+ FADH2 ATP硬脂酸263517147软脂酸233115130豆冠酸202713113月桂酸17231196葵酸1419989辛酸1115782脂肪酸每少两个碳原子,氧的数目相差3个,NADH H+的数相差4个,FADH相差2个,ATP相差7个。
2、2、乙酰COA进入乙醛酸循环乙醛酸循环称GAC( Ghyoxylate acid cycle )在乙醛酸体内进行。
脂肪酸的3-氧化的产物乙酰COA并不一定完全通过三羧酸循环,被彻底氧化,它还可以通过乙醛酸体中所发生的乙醛酸循环转变成碳水化合物。
油料种子在萌发时,能把贮存的脂肪转变成碳水化合物,在这种转变过程中,乙醛酸循环是一个必经的途径。
在发芽的油料种子细胞中,存在一种包含有乙醛酸循环中全部酶系统的微粒体-乙醛酸体,脂肪酸被氧化分解为乙酰COA随即进入乙醛酸体进行乙醛酸循环,乙醛酸循环中存在有和三羧酸循环中某些部分相同的酶,但是,乙醛酸循环同三羧酸循环是不同的代谢途径,在乙醛酸循环中乙酰COA首先和昔草酰乙酸缩合为柠檬酸,然后转变为异柠檬酸,这个过程中的酶和TCA循环中的酶是相同的。
但是,异柠檬酸并不象三羧酸循环那样进行氧化脱羧作用,而是在异柠檬酸裂解酶的催化下分解为琥珀酸和乙醛酸。
然后,乙醛酸在苹果酸合成酶的催化下和乙酰COA合成为苹果酸。
生成的琥珀酸从乙醛酸体转移到线粒体内进入三羧酸循环,或经脱羧作用转化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并沿着EMP途径的逆方向合成糖,循环过程可用图表示:脂肪酶脂肪 __________ 脂肪酸+甘油从这个图中看出,乙酰COA在两处进入乙醛酸循环,一处是与草酰乙酸合成柠檬酸,另一处是再与乙醛酸合成苹果酸,生成的琥珀酸穿过乙醛酸体进入细胞质再进到线粒体氧化成苹果酸,苹果酸又穿出线粒体进入细胞质沿EMP途径的逆反应去合成糖或淀粉,细胞器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乙醛酸循环只有在一定的时候高等植物才有,油料种子在萌发时,脂肪酸很快消失,而糖量增加,一旦脂肪消耗完了,乙醛酸循环也就消失了。
(三)a-氧化作用:脂肪酸的a -氧化是指脂肪酸的a -碳位的氧化1、方式:a -氧化是在H2O2存在下,经脂肪酸过氧化物酶催化,形成过氧脂肪酸,过氧脂肪酸再氧化成醛,最后由NAD+受氢,由专一的醛脱氢酶氧化为酸。
RCOOH比原来脂肪酸少了一个碳原子,可继续 a -氧化长链脂肪酸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直接羟化,产生a-羟脂酸,再经氧化脱羧作用,以CO2形式,丢掉一个碳原子,并将偶数碳原子脂肪酸转化为奇数碳原子的脂肪酸。
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经反复的 a -氧化或3 -氧化作用后,可能产生丙酸。
2、比较a -氧化和3 -氧化的不同点1)酶的存在部位不同: 3 -氧化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a -氧化在细胞质中。
2)氧化的位置不同: a -氧化是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部位是 a -碳原子上。
3)对底物要求不同:a -氧化脂肪酸碳链有一定的长度,至少要C14碳的脂肪酸才能发生a-氧化,低于C14的脂肪酸不能发生a -氧化,3 -氧化则不要碳链的长度,例如:C4、C6等脂肪酸都可进行3 -氧化。
4)产物不同:a -氧化有CO2的释放,3 -氧化没有CO2的释放。
3、a -氧化的意义:1)生成丙酸,脂肪酸经a-氧化后再经3 -氧化作用具有三碳物的生成,三碳物的作用:第一:氧化成乙酰COA T TCA循环中,第二:可氧化成琥珀酰COA T TCA循环中,第三:可转化成3 -Ala 、为COA 和Acp 的合成提供原料。
2)a -氧化有CO2 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