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谈留守儿童-最深刻的慈悲是懂得-留守儿童帮扶记录
留守儿童谈心记录40篇

留守儿童谈心记录40篇留守儿童谈心记录(1)留守儿童姓名:×××谈心时间:202×年××月××日谈心地点:××办公室谈心内容:1、你前段的表现很好。
2、老师期望你继续努力学习。
3、多做思考题,提高思维潜力。
4、你在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吗?询问孩子在家学习生活情况,有谁辅导看作业,遇到困难怎么办。
有没有课外书,业余时间怎么打发等等。
谈心效果:主动了解学生,拉近师生联系,增进了学生与老师的感情。
同时,对学生学习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及时联系家长妥善解决。
留守儿童谈心记录(2)留守儿童姓名:×××谈心时间:202×年××月××日谈心地点:××办公室谈心内容:1、你父母亲在外面打工,只有她和妈妈弟弟在家?2、你近段上课时总是不专心听讲的是什么原因?3、你对老师的讲课有什么听不懂的吗?4、你不喜欢老师的哪些地方?5、你在学习上、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吗?谈心效果:给学生分析一下事情的原因,目的及结果。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并为他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增强师生感情,促进他安心、用心学习。
留守儿童谈心记录(3)留守儿童姓名:×××谈心时间:202×年××月××日谈心地点:××办公室谈心内容:1、你身边的亲人对你是否关心?村里的村干部有没有对你这样的学生有关心和帮助?2、父母与你分别了多少时间?他们在哪儿打工?父母经常寄钱回家吗?一般寄多少?你平时和父母联系吗?放假有没有去父母打工的地方?或者父母多久回来一次?3、询问孩子在家学习生活情况,有谁辅导看作业,遇到困难怎么办。
有没有课外书,业余时间怎么打发。
4、询问近期有什么愿望?对学校、老师、同学有什么要求等。
留守儿童关爱记录

留守儿童关爱记录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因各种原因暂时离开家乡,到外地或其他国家或地区工作,而留下的未成年子女。
由于父母的缺席,这些留守儿童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他们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关注,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为了保障留守儿童的权益和提供必要的关爱,社会各界应该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以下是我的一次留守儿童关爱记录:日期:2024年10月10日地点:XX市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参与人员:我(志愿者)、留守儿童10名、中心工作人员活动内容:1.早上8点,我准时到达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并与中心工作人员交流活动计划和目标。
2.8点30分,我与儿童们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为他们取了一个代号,以便更好地进行活动。
3.9点,我们进行了一场小型的足球比赛,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也促进了他们之间的团队合作和友谊。
比赛中,我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关心对方的感受。
4.10点,我们进行了一场绘画比赛,给每个孩子发放了纸和颜料。
通过绘画,孩子们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展示了他们的艺术天赋。
我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并为每个孩子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
5.中午12点,我们一起吃午餐。
我和中心工作人员为孩子们准备了丰盛的餐点,还跟他们聊天,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困惑。
6.下午2点,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场小型讲座,主题是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我通过故事、案例和互动活动,向他们传递了勤奋、努力、友善等正向价值观。
7.下午4点,我们一起玩游戏,如捉迷藏、踢毽子等。
这些游戏不仅帮助孩子们放松身心,还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技巧。
8.晚上6点,活动正式结束。
在告别时,我向孩子们表达了对他们的关心和祝福,并鼓励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要努力。
通过这次留守儿童关爱记录,我意识到留守儿童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关注。
在活动中,我尽力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但我也意识到,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应该以长期的关怀和帮助来持续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有更好的未来。
留守学生帮扶过程记录内容

留守学生帮扶过程记录内容以下是 6 条关于留守学生帮扶过程记录内容:1. 哎呀,你知道吗,今天去看望了留守学生小明,那孩子一个人在家,孤孤单单的。
我们给他带去了好多学习用品和好吃的。
他看到我们那眼神啊,就像看到了救星一样!我们陪着他做作业,他一开始还挺害羞,不一会儿就笑开了花。
像他这么小的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得多难受啊,我们的陪伴不就能给他带来大大的温暖吗?2. 记得那次和小李一起去帮扶留守学生小芳,一进门就看到她在帮奶奶干活。
我们问她想不想爸爸妈妈,她咬着嘴唇不说话,那副模样让人好心疼啊!于是我们带她出去玩,给她讲故事,她慢慢地和我们亲近起来。
这不就像一颗小树苗需要阳光雨露一样吗?我们就是要成为他们的阳光雨露呀!3. 哇塞,今天真的特别难忘!我们去了留守学生小伟家,那家里冷冷清清的。
但当我们把礼物递给他的时候,他眼里闪着光!我们和他一起玩游戏,他笑得可大声了,仿佛把所有的孤单都忘掉了。
难道不应该多去关心关心这些孩子,让他们的生活多一些欢声笑语吗?4. 那次看到留守学生小霞一个人坐在门口发呆,心里真不是滋味啊!我们走过去和她聊天,她一开始还有点拘谨,后来就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给她讲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她听得多入神啊!这不就是在给她心里种下希望的种子吗?5. 有个留守学生叫小军,特别调皮捣蛋,但我们知道那是因为他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我们没有责怪他,而是耐心地和他沟通。
后来他慢慢地变得听话了,还会主动和我们说心里话。
这不就说明只要用心去对待,就能改变吗?6. 真的很感慨啊!每次去帮扶留守学生,都能感受到他们对关爱的渴望。
比如小欣,总是盼着我们去,每次去她都特别开心。
我们给她带去温暖和陪伴,让她的生活不再那么孤单。
我们不就是他们生命中的那道光吗?所以啊,我们要一直做下去,让更多的留守学生感受到爱!观点结论:留守学生需要我们持续的关注和帮扶,每一次的行动都可能给他们带去巨大的改变和温暖,我们不能停下脚步,要一直为他们付出爱与关怀。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20则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20则留守儿童帮扶记录(一):一、为留守儿童献爱心活动校园成立留守儿童基金会,校园也将适当的钱存入这笔基金中,解决留守儿童基本生活问题。
二、留守儿童生活上的帮扶1、父母外出,寄居在亲朋好友家的留守学生,让他们住得下、吃得香。
及时沟通、了解。
2、父母外出,寄居在亲戚家的留守儿童,校园每周同其亲戚联系一次,关心其吃住生活问题。
三、学习上的帮扶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欠佳,校园在每个班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要求班上成绩好的同学务必帮扶一个成绩差的留守儿童搞好学习成绩。
各科教师也要利用必须的时间为这部分留守儿童“开小灶”,使他们的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四、心理上对留守儿童关心1、班主任每周同留守儿童交谈一次,对他们的心理需要进行了解,并正确引导,给予关爱。
2、班主任每两周同留守儿童的家长通一次电话,汇报儿童的进步,增强家长和留守儿童的自信心。
3、我校党员,每个党员包扶留守儿童,经常了解,关照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心理状况,对症下药,正确引导,这项工作做得好的党员,将给予表彰。
五、留守儿童特长的帮扶1、在留守儿童中多开展一些活动,如故事会,诗歌朗诵比赛,劳动实践活动,61联欢活动,手抄报比赛活动,夸妈妈活动,礼貌礼仪活动,爱少先队队旗活动等等,让他们在校园生活有乐趣,愿意与伙伴共成长。
2、将留守儿童根据其兴趣爱好分成若干个兴趣小组:如竖笛组、绘画组、腰鼓队、书法组、队号组、报道组、乒乓球队、二胡训练组等等,每个队都有相应的教师培训指导,使留守儿童在校园能学到一技之长,为今后的生活道路奠定基础。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二):辅导教师:XX辅导时间:10月6日辅导地点:教室辅导学生:x 学生存在问题:阅读题出错率高,帮忙学生改正错题的同时,加强课外阅读练习帮教措施:说明出错原因,师讲解相应的知识点。
把本单元的知识点现帮忙学生巩固一下帮教资料:1、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改题,发现学生改题时出错的原因,及时指正并讲解相应的知识点。
留守儿童帮扶活动记录

1留守儿童帮扶活动记录一、产生背景?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悲观、不信任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较为突出的是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甚至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给老师,家长,社会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难题。
?二、案例描述从小活泼可爱,乖巧伶俐。
可在她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了。
从此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成了一名留守儿童。
当我初次见到她时,我看到她睁着大大的眼睛,眼睛里满是忧郁。
通过观察,我发现她课堂上几乎不发言,经常走神;课外也很少说话,不喜欢交朋友。
即使老师问她问题,她也只是点头或摇头,要不就是简短的几个字。
??孩子内心是一种怎样的痛啊!如何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还原一个健康快乐的她,成了我困扰于心的一个难题。
??三、主要做法(一)开启心扉吐露心声??? 孩子的心是最脆弱的,何况是遭受家庭变故后的孩子。
她们自我封闭,排外,孤独,忧郁。
郁结在心的情感,太久了,必定要发泄,否则,对身心都是极大的摧残。
可她们是那么敏感,不愿意提及自己的家庭,不愿意在这方面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我也考虑通过家访的途径和孩子进行沟通,但又觉得冒昧造访说不定会适得其反,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我要体育课中重视这个孩子,让她多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和她一起玩,交流,让他树立信心。
能坦诚的告诉老师心里话。
并让班其他孩子一起和他玩,在我的动员下,同学们都愿意和她一起玩,一起游戏。
通过在活动中,我了解了这个孩子的想法,使她变得活跃了。
重而树立了信心,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二)有的放矢增强信心???为了让小尽快从阴影中走出来,我在课堂上特别留意她,我故意提比较简单对她来说比较有把握的问题,点她起来回答,然后及时给予赞扬。
农村留守儿童帮扶记录

农村留守儿童帮扶记录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是一群非常特殊的人群,他们的父母都到城市或外地工作,只能留下孩子由亲戚或祖辈来照顾,孩子们长时间处于父母的陪伴和教育的缺失状态下,需要得到帮扶和关爱,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受影响,得到良好的身心健康和教育。
在进行帮扶时,首先应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以制定正确的帮扶方案。
这里我介绍一下我在进行帮扶时所了解到的孩子情况:该孩子名为李小明,是一个12岁的男孩,他的父母都在城市工作,由祖父母照顾,他和祖父母住在老房子里,房子破旧,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家庭经济比较困难。
李小明平时上学努力,但由于没有家长的悉心指导和照看,并且学校教师负载较重,教学质量不高,他的学习成绩较差。
家庭条件不好,常常会影响他的心情。
为了帮助李小明,我制定了如下帮扶方案:首先,为了改善家庭条件,我向该地区慈善组织申请资金,帮助李小明家进行了一下装修,更换了房屋门窗、卫生间设备和油漆。
其次,我和这位孩子交流,了解他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困难,为他选择一份适合的兴趣爱好,并为他找到一位专业老师进行辅导,帮助他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家长在呢?要知道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想为李小明的父母提供一些就好的工作岗位选择和关于家庭教育的建议,提高他们为孩子付出的质量以及心态上的支持。
最后,我计划尽力协助当地政府或教育组织,使学校提高教学管理质量,鼓励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实现更好的教育和就业机会。
在进行帮扶工作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孩子们的安全问题,长时间的空巢她会带来很多不安的问题,所以我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组织了一些丰富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有更多的选择,这些活动包括:集体采购新文具、举行健康讲座,办理文化展览会,组织郊游等等。
与此同时,我也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制定了工作计划和评估,以确保工作的成效和持续性。
通过整个帮扶过程,我深刻体会到了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人的价值和快乐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而同时也激发了我们的创造力和关爱心,为社会和未来作出了贡献。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
密切关注儿童、增强情感投资。
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帮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
要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
做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
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等。
更重要的是始终注重他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经常与他们一起散步、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这样使他们亲近、信任老师,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师爱”。
没有父母陪伴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
到留守二童的家里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跟爷爷细心的交谈其孙子的在校学习情况及与孩子的正确沟通方式。
利用午休课前早早的进入教室给留守儿童辅导作业,订正练习。
给留守儿童更多展示自己优秀才能的机会,让他们相信自己的才能,相信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在外工作的家长无法与孩子们每日在一起,所以也不忘用微信的方式和我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关爱留守儿童帮扶记录

关爱留守儿童帮扶记录
日期: [日期]
时间: [时间]
地点: [地点]
参与人员: [姓名1], [姓名2], [姓名3], ...
目标: 关爱留守儿童,提供帮扶支持和资源
活动内容:
1. 与留守儿童交流:我们与留守儿童进行了互动交流,聆听他们的故事和困惑。
我们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提供心理支持。
2. 学习辅导:我们组织了学习辅导活动,帮助留守儿童提高学业成绩。
我们为他们制定了学习计划,教授学习方法和技巧。
3. 心理辅导:我们与留守儿童进行了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处理情绪问题和适应困难。
我们通过倾听和鼓励,给予他们积极的心理支持。
4. 游戏活动:为了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快乐和关爱,我们安排了一些游戏活动。
这些活动既包括教育性的游戏,也包括娱乐性的游戏,让他们体验到童年的快乐。
5. 社交技能培训:我们组织了社交技能培训课程,帮助留守儿童提高他们的沟通和交往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他们学习如何与人交往、解决冲突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6. 提供物质支持:我们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些物质支持,如书籍、文具、衣物和食品等。
这些物资的提供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增加生活品质。
总结和评估:
通过这次帮扶活动,我们与留守儿童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他们在学习和心理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和帮助。
我们将继续关注留守儿童,并为
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签字:[签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青年报谈留守儿童:最深刻的慈悲是懂得|留守儿童帮扶记录
张静雯
2018年的跨年夜,湖南衡南县三塘镇的罗氏夫妇被自己十三岁的儿子锤杀。
事发三十多个小时后,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弑亲者有智力障碍的姐姐在讲到这件事时,只会说几个零碎的词语:钱,游戏。
亲戚据此理解,是父母不给儿子钱打游戏,引发了血案。
可这条线索如此破碎模糊,现在谁也说不清,少年真正的杀人动机是什么。
人们很自然地想到另一起案件:湖南沅江泗湖山镇,十二岁的少年小吴朝母亲连砍二十刀,致其当场死亡。
冲突的起因,现在想起来很是匪夷所思,小吴偷偷抽完了四包烟,妈妈发现后大为光火,举起皮带打了儿子一顿。
这两起惨案只相隔十几天,震惊叠加,寒冷彻骨。
人们显然慌了神,呼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声音就没有停过。
关于这个问题,刑法专家说得很明白,简单降低年龄非但不能遏制犯罪,还可能造成交叉感染、促使未成年人形成反社会人格等新问题,是回避问题、转嫁责任的做法。
但是大家的焦虑是真实的。
尤其是沅江弑母案后,当地一时不知道如何处置如此年幼的罪犯,一度想让他回到学校上学。
家长们群情激奋,最后小吴被送到长沙接受管束教育,衡南县也有意参照此方案,在现实条件下,这是个不坏的结局。
不过,焦虑远没有平息。
很多人不能理解,年幼的子女如何下得了手,用如此残忍的方式杀害父母。
小吴即便在警察面前认错,也只轻飘地吐出一句“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小罗写下过表达孝敬双亲的作文,可举起锤子的那一刻,写在作文纸上的词句似乎只是纯粹的修辞,触动不起心底的一丝波澜。
“不能理解”的事却接连发生,这本身比不知道如何惩罚和矫正“小恶魔”,更让人担忧和警惕。
这两个年幼的弑亲凶手,多少都和“留守儿童”沾边。
小吴的父母在外打工多年,早年在爷爷奶奶无当的溺爱下生活,妈妈回来后,又开始了粗暴的“严管”,矛盾不断升级。
小罗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留守儿童,可是母亲和姐姐都有智力障碍,父亲忙于生计,很少陪伴,只能惯着孩子,以此“弥补”。
这一切,都没有超出我们对留守儿童的印象,这一切,也完全没有让事情变得可以理解。
对“留守儿童”现象本身,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也从没有真正了解过。
我们抽象地知道,他们孤独、缺少陪伴和适当的教育。
可是,我们其实完全不能想象,他们是如何长大的。
我们只知道,青壮劳动力离开了,但与之息息相关的乡村伦理失落、精神世界的凋敝,我们却难以真正觉察。
连接彼此的,只是质朴的同情,或者茫然的恐惧。
很少有人会突破人格极限,酿成弑杀父母的人伦惨案,但孤独的生长环境、贫瘠的精神世界,早已埋下了不祥的种子,结出各种让人费解的恶果。
学者张丹丹做过针对留守儿童犯罪的调查,在她走访的男子监狱里,有17%的服刑人员曾经是留守儿童,忍不住让人设想未来十年的犯罪情况,具体情形自然难以确定。
作家袁凌在非虚构作品集《青苔不会消失》里,写过走上犯罪歧途的留守儿童的故事。
这篇长文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细致地还原了几位主角的成长轨迹,努力接近他们的内心世界,其中最叫人感慨的,是化名崔凯的小伙子的经历。
和其他几个一路迷茫、一路沉沦的孩子不同,崔凯考上了大学,后来又找到了稳定的工作,还攒下了十万元的积蓄。
可和同事的一次龃龉,又不经意勾引出他心底的恶兽,他抄起红酒开瓶器,刺瞎了同事的眼睛。
崔凯一度以为,孤独童年留给他的自卑和恐惧已经逐渐消失,但现实是,阴影一直在那里,即便他已经很努力地融入正常的生活,早已不是动辄跟人打架的“坏孩子”。
袁凌把崔凯们的生活轨迹,形容为“抛物线式的沉沦”。
下坠几乎是宿命,只是你没法知道,他们最后会跌落到哪里。
也许你很想拯救他们,可前提是,你得找到轨迹的起点,知道他们是如何被命运“抛”出去的。
精神不能互通,公共治理便无从下手。
想要真正的改变,需要的是更多像张丹丹、袁凌们那样的努力。
最深刻的慈悲,是懂得。
三塘镇是“全国小康示范镇”“全省经济强镇”,还是湖南省“诗词之乡”,沅江也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它们不偏僻荒蛮,也不是赤贫。
极端案件有其偶然性,难以简单归因,可本该民风淳朴、传统深厚的地方接连发生人伦惨剧,更警醒人们留意社会文化与精神层面的空洞。
如果不能找到”抛物线”的原始驱动力,改变滋生“小恶魔”的土壤,谁也不知道,悲剧的魅影,会投到什么地方。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