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图谱大全
城市常见鸟类图鉴

刘几凡
<h>黑夜杀手
猫头鹰属于夜间动物,鸮形目的成员基本上都是昼伏夜出,行踪隐蔽。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观鸟者,想在黑夜中观察到它们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日本鹰鸮
学名:Ninox scutulata japonica
体长:-cm翼展:-cm
日本鹰鸮是常见于中国东部、韩国和日本的夏季候鸟。主要栖息在温带至热带地区公园绿地以及原始林中等体型,胸部有水滴状斑纹。
体长:-cm翼展:-cm
池鹭是中型涉禽,它们生性胆大,常常在湿地、稻田或池塘徘徊,寻找猎物。
.大白鹭
学名:Ardea alba
体长:-cm翼展:-cm
我国东部地区常见鹭类,体型较大,眼睛呈黄色,口裂延伸至眼后方,趾呈黑色。
.苍鹭
学名:Ardea cinerea
体长:-cm翼展:-cm
中国常见留鸟,基本全年可见,属于大型鹭类,成鸟大体呈灰色,头颈、脸颊、下体多为白色。
.长耳鸮
学名:Asio otus
体长:-cm翼展:-cm
长耳鸮全世界广泛分布,我国常见东北地区,冬季在我国东部越冬。主要栖息低地及丘陵地区的针叶混交林。体型中等身体修长,翅长,面盘呈黄色,胸部有纵纹。
.领角鸮
学名:Otus bakkamoena
体长:-cm翼展:-cm
领角鸮分布广泛,我国常见于北部地区、长江以南地区。常见于低海拔地区的田地、城市、公园和深林。耳羽簇明显。通体灰褐色或暗褐色。上体羽深,面盘边缘黑色。
.三道眉草鹀
学名:Emberiza cioides
体长:-cm
三道眉草鹀体形与麻雀类似。它们喜欢在灌丛中活动。
.黑卷尾
学名:Dicrurus macrocercus
(完整版)鸟类图谱大全

鸟类图谱大全鹈形目企鹅佛法僧目咬鹃目涉禽图片(鸟类图谱)白鹭图片白鹭图片灰鹭图片粉红火烈鸟图片鸡形目图片(鸟类图谱)斑尾榛鸡Chinese Hazel Grouse 花尾榛鸡HazelGrouse黑嘴松鸡SpottedCapercaillie西方松鸡WesternCapercaillie雁形目图片(鸟类图谱)普通秋沙鸭CommonMerganser中华秋沙鸭Scaly-sided Mergans…红胸秋沙鸭Red-breasted Mergan…白秋沙鸭Smew三趾鹑目图片(鸟类图谱)棕三趾鹑Barred Buttonquail 黄脚三趾鹑Yellow-legged Butto…林三趾鹑Small Buttonquail #19733形目图片(鸟类图谱)赤胸拟啄木鸟Coppersmith Barbe…蓝耳拟啄木鸟Blue-eared Barbet蓝喉拟啄木鸟Blue-throated Bar…黑眉拟啄木鸟Black-browed Barb…犀鸟目图片(鸟类图谱)花冠皱盔犀鸟Wreathed Hornbill棕颈犀鸟Rufous-neckedHorn bil…白喉犀鸟White-throatedBrown …双角犀鸟Great PiedHornbill戴胜目图片(鸟类图谱)戴胜Eurasian Hoopoe咬鹃目图片(鸟类图谱)红腹咬鹃Wards Trogon 红头咬鹃Red-headed Trogon 橙胸咬鹃Orange-breasted Trogo…佛法僧目图片(鸟类图谱)栗头蜂虎Chestnut-headedBee-e…黄喉蜂虎EuropeanBee-eater栗喉蜂虎Blue-tailedBee-eater蓝喉蜂虎Blue-throatedBee-eat…鹃形目图片(鸟类图谱)小鸦鹃Lesser Coucal 褐翅鸦鹃GreaterCoucal 绿嘴地鹃Green-billedMalkoha噪鹃Asian Koel鹦形目图片(鸟类图谱)长尾鹦鹉Long-tailedParakeet绯胸鹦鹉Red-breasted Parakeet大紫胸鹦鹉DerbysParakeet花头鹦鹉Blossom-headedParake…雨燕目图片(鸟类图谱)凤头树燕Crested Treeswift 小白腰雨燕HouseSwift白腰雨燕Fork-tailedSwift普通楼燕CommonSwift鸮形目图片(鸟类图谱)短耳鸮Short-earedOwl 长耳鸮Long-earedOwl鹰鸮Brown Hawk Owl 鬼鸮Tengalms Owl夜鹰目图片(鸟类图谱)林夜鹰SavannahNightjar 长尾夜鹰Large-tailedNightjar中亚夜鹰VauriesNightjar埃及夜鹰EgyptianNightjar鸽形目图片(鸟类图谱)山皇鸠Mountain Imperial Pigeo…绿皇鸠Green ImperialPigeon黑颏果鸠Black-chinned Fruit P…红顶绿鸠WhistlingGreen Pigeo…鹤形目图片(鸟类图谱)骨顶鸡Common Coot 黑水鸡CommonMoorhen 紫水鸡PurpleSwamphen董鸡Watercock鹳形目图片(鸟类图谱)日本叉尾海燕Matsudairas Storm…黑叉尾海燕SwinhoesStorm-Petr…白腰叉尾海燕LeachsStorm-Petr…烟黑叉尾海燕Wilsons Storm-Pet…雀形目图片(鸟类图谱)横斑林莺BarredWarbler 漠地林莺DesertWarbler沙白喉林莺SmallWhitethroat白喉林莺LesserWhitethroat鸟类之最图片(鸟类图谱)白腿小隼,世界上最小的猛禽?鸟类之最体型最大的雉类--绿孔雀、爪哇孔…亲历最危险的鸟类:食火鸟cassowa…各国国鸟图片(鸟类图谱)中国国鸟--红腹锦鸡/丹顶鹤?新西兰国鸟--几维鸟丹麦国鸟--云雀美国国鸟--白头海雕。
常见鸟类识别图鉴(2020版)

郑州地区为留鸟
麻雀家族在全球共有19个种类,在中国仅有5种,即树麻雀、家麻雀、黑顶麻雀、黑胸麻 雀、山麻雀。全部见过的人很少 体长13-15厘米。额、头顶至后颈栗褐色,头侧白色,耳部有一黑斑,在白色的头侧极为醒 目。背沙褐或棕褐色具黑色纵纹。颏、喉黑色,其余下体污灰白色微沾褐色。
黑卷尾
雀形目燕雀亚目卷尾科 卷尾属 黑卷尾普通亚种
又叫乌秋,俗称chibencha。繁殖期有非常强的领地意识, 性凶猛,非繁殖期喜结群打斗。常在大致水平的Y字型树杈 上筑巢,一窝产3卵左右。会攻击人,常见其攻击狗,夏天傍 晚常见捕食飞虫,也常常听到其叫声“叽咦、嘎哦”
全长约30厘米。通体黑色,上体、胸部及尾羽具辉蓝色光泽。尾长为深凹形,最外侧一对 尾羽向外上方卷曲。平时栖息在山麓或沿溪的树顶上,在开阔地常落在电线上。数量多, 常成对或集成小群活动,动作敏捷,边飞边叫。主要从空中捕食飞虫。中国分布东北黑龙 江、南部旅顺,内蒙古赤峰、下洼,华北各省,西至陕西,四川合川及西南部,西藏东南 部、南部、察隅、樟木(夏候鸟);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西抵云南西部,贵州南部(夏候 鸟、旅鸟);云南东南部,海南岛(留鸟)。 郑州地区为夏侯鸟
灰喜鹊
灰喜鹊
雀形目 鸦科 灰喜鹊属 灰喜鹊华北亚种 外形酷似喜鹊,但稍小。2005年秋首见于黄店镇东边的
段村,几年后八李村附近才出现 郑州地区为留鸟
体长33-40厘米。嘴、脚黑色,额至后颈黑色,背灰色,两翅和尾灰蓝色,初级飞羽外翈端 部白色。尾长、呈凸状具白色端斑,下体灰白色。外侧尾羽较短不及中央尾羽之半。 栖息于开阔的松林及阔叶林,公园和城镇居民区。杂食性,但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主要吃 半翅目的蝽象,鞘翅目的昆虫及幼虫,兼食一些植物果实及种子,巢多坐于乔木Y字形树 杈用杂草塑料薄膜绳子等,直径15厘米左右
常见鸟类识别图鉴

小星头啄木鸟
精品课件
小星头啄木鸟
精品课件
大山雀拍
精品课件
摄于2015
大山雀
雀形目 山雀科 山雀属 大山雀东北亚种 又叫“白脸山雀”、“吱吱嘿”、“吱啵”等。体型
精品课件
八哥
精品课件
八哥
雀形目 椋鸟科 八哥属 八哥指名亚种 国内分布:四川、云南西部、陕西南部、河南南部
2015年在山后马村首见,2019年新密刘寨镇见十几只的群 郑州地区为留鸟
体长23-28厘米。通体乌黑色,矛状额羽延长成簇状耸立于嘴基,形如冠状,头顶至后颈、 头侧、颊和耳羽呈矛状、绒黑色具蓝绿色金属光泽,其余上体缀有淡紫褐色,不如头部黑 而辉亮。两翅与背同色,初级覆羽先端和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形成宽阔的白色翅斑,飞翔 时尤为 明显。尾羽绒黑色,除中央一对尾羽外,均具白色端斑。下体暗灰黑色,肛周和尾 下覆羽具白色端斑。 虹膜橙黄色,嘴乳黄色,脚黄色。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m以下的低山 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次生阔叶林、竹林和林缘疏林中。以昆虫为食,也吃谷粒、植物果 实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
精品课件
黑卷尾
雀形目燕雀亚目卷尾科 卷尾属 黑卷尾普通亚种 又叫乌秋,俗称chibencha。繁殖期有非常强的领地意
识,性凶猛,非繁殖期喜结群打斗。常在大致水平的Y字型 树杈上筑巢,一窝产3卵左右。会攻击人,常见其攻击狗,夏 天傍晚常见捕食飞虫,也常常听到其叫声“叽咦、嘎哦”
全长约30厘米。通体黑色,上体、胸部及尾羽具辉蓝色光泽。尾长为深凹形,最外侧一对 尾羽向外上方卷曲。平时栖息在山麓或沿溪的树顶上,在开阔地常落在电线上。数量多, 常成对或集成小群活动,动作敏捷,边飞边叫。主要从空中捕食飞虫。中国分布东北黑龙 江、南部旅顺,内蒙古赤峰、下洼,华北各省,西至陕西,四川合川及西南部,西藏东南 部、南部、察隅、樟木(夏候鸟);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西抵云南西部,贵州南部(夏候 鸟、旅鸟);云南东南部,海南岛(留鸟)。 郑州地区为夏侯鸟
常见鸟类识别图鉴

乌鸫dong
精品课件
乌鸫dong
雀形目 鸣禽亚目 鸫科 鸫属 乌鸫普通亚种 1999年于八岗西首见,多见于树木主杆有分枝处筑巢。
郑州地区为留鸟
体长21-29.6厘米;雄性的乌鸫除了黄色的眼圏和喙外,全身都是黑色。雌性和初生的乌鸫 没有黄色的眼圏,但有一身褐色的羽毛和喙。虹膜褐色,鸟喙橙黄色或黄色,脚黑色。精品课件黑卷尾
雀形目燕雀亚目卷尾科 卷尾属 黑卷尾普通亚种 又叫乌秋,俗称chibencha。繁殖期有非常强的领地意
识,性凶猛,非繁殖期喜结群打斗。常在大致水平的Y字型 树杈上筑巢,一窝产3卵左右。会攻击人,常见其攻击狗,夏 天傍晚常见捕食飞虫,也常常听到其叫声“叽咦、嘎哦”
全长约30厘米。通体黑色,上体、胸部及尾羽具辉蓝色光泽。尾长为深凹形,最外侧一对 尾羽向外上方卷曲。平时栖息在山麓或沿溪的树顶上,在开阔地常落在电线上。数量多, 常成对或集成小群活动,动作敏捷,边飞边叫。主要从空中捕食飞虫。中国分布东北黑龙 江、南部旅顺,内蒙古赤峰、下洼,华北各省,西至陕西,四川合川及西南部,西藏东南 部、南部、察隅、樟木(夏候鸟);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西抵云南西部,贵州南部(夏候 鸟、旅鸟);云南东南部,海南岛(留鸟)。 郑州地区为夏侯鸟
常见鸟类识别图鉴
(2020年版)
--3.14刁民
精品课件
前言
• 本文旨在帮助大家了解认识郑州地区的常见鸟类。主要观察区域水源 较少,所以游禽涉禽见的比较少。部分文字描述为本人真实观察所得, 部分文字为网络所查。由于没有较好的相机,为使大家能准确辨别所 用图片大部分为网上高清图片截取
• 大家有需要可以去(中国野鸟图库)官网查询鸟类 • 鸟类是大自然的精灵和歌手,请大家爱护他们! • 此版是2020年初修改版本 • 2018年上传的第一版(下图)
主要水鸟-猛禽、雀类等图片大全-共收录348种

小苇鳽
楔尾雕
信天翁
靴隼雕
血雉
岩鹭
燕雀
夜鹭
印度白背鹫
印度鹫(长喙鹫)
印度乌雕
鹦 鹉鹦鹉1
疣鼻天鹅
鸳鸯
棕蛇雕(小斑短趾雕)
棕尾鵟
纵纹角鸮
剪嘴鸥科:剪嘴鸥 海雀科:扁嘴海雀、斑海雀、角嘴海雀、冠海雀 鸮形目 鸱鸮科:毛腿渔鸮、褐渔鸮、黄脚渔鸮 佛法僧目 翠鸟科:冠鱼狗、斑鱼狗、普通翠鸟、赤翡翠、白胸翡翠、篮翡翠
红喉潜鸟 潜鸟目 潜鸟科
黑喉潜鸟
凤头鸊鷉
凤头鸊鷉 幼鸟
赤颈鸊鷉
小鸊鷉
角鸊鷉
黑脚信天翁
黑脚信天翁
短 尾 信 天 翁
红颈滨鹬:非繁殖 羽 、亚成鸟
西滨鹬较黑腹滨鹬色浅而多灰色; 西滨鹬的嘴比弯嘴滨鹬直;嘴较略小 的青脚滨鹬为长。 西滨鹬的色彩较姬滨鹬单调而深沉。
西方滨鹬
长趾滨鹬
小滨鹬
青脚滨鹬
尖尾滨鹬
岩滨鹬
黑腹滨鹬
弯嘴滨鹬
斑胸滨鹬
三趾鹬
勺嘴鹬
阔嘴鹬
高跷鹬
饰胸鹬
流苏鹬
鹮嘴鹬
冠鱼狗
斑鱼狗
雄鸟相比雌鸟具黑色的宽阔胸带
赤翡翠
普通翠鸟亚成鸟:具黑色胸带
白胸翡翠
蓝翡翠
安达曼蛇雕
暗腹雪鸡
暗色歌鹰
白腹锦鸡
白腹隼雕
白冠长尾雉
白孔雀
白头海雕
白头鹮鹳
白头鹞
白尾海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白鹇
彩鹮
仓鸮
苍鹭
藏马鸡
草鹭
翠鸟
淡色歌鹰
雕鸮
短尾雕
非洲白背兀鹫
非 洲 海 雕
反嘴鹬科: 鹮嘴鹬、黑翅长脚鹬、反嘴鹬
鸟类结构图

鸟类结构图├ 麻雀科:领岩鹨,白腰雪雀,树麻雀;├ 山雀科:褐冠山雀,黄腹山雀,黑冠山雀;├ 长尾山雀科:红头长尾山雀;├ 鹎科:白头鹎,黑[短脚]鹎,黄臀鹎;├ 雀鹎科:橙腹叶鹎,领雀嘴鹎;├ 鸫科:灰头鸫,橙头地鸫,乌鸫,宝兴歌鸫;├ 椋鸟科:;├ 鹟科:鹊鸲雌,鹊鸲,寿带,寿带雌,方尾鹟,铜蓝鹟,大仙鹟雌,红喉歌鸲,红胁蓝尾鸲,红胁蓝尾鸲雌,蓝额红尾鸲,蓝额红尾鸲雌,北红尾鸲雌,北红尾鸲,红喉姬鹟雌,蓝大翅鸲,橙胸[姬]鹟,棕腹仙鹟,蓝喉歌鸲,红尾水鸲,灰林鵖,棕胸蓝[姬]鹟,白顶溪鸲,高山雀鹛;├ 树莺科:;├ 柳莺科:冕柳莺,黄腰柳莺,叽咋柳莺;├ 莺科:红嘴相思鸟,灰喉鸦雀,棕头鸦雀,白眶鹟莺,高山雀鹛,棕脸鹟莺,鳞胸鹪鹛;├ 画眉科:;├ 噪鹛科:橙翅噪鹛,赤尾噪鹛,棕噪鹛,丽色噪鹛,黑顶噪鹛;├ 山椒鸟科:长尾红山椒;├ 燕雀科:红胸朱雀,金翅雀,黑尾蜡嘴雀,红眉朱雀雌;├ 鸦科:黑卷尾;├ 鹡鸰科:;├ 鹀科:├?科:栗腹?├ 绣眼鸟科:灰腹绣眼,暗绿绣眼鸟;├ 伯劳科:棕背伯劳棕背伯劳;├ 花蜜鸟科:蓝喉太阳鸟,叉尾太阳鸟;├ 啄花鸟科:;├ 燕雀科:灰眉岩鹀;├ 梅花雀科:;├ 卷尾科:;├ 扇尾莺科:;└ 扇尾鹟科:褐头鹪莺;[鸽形目]└ 鸠鸽科:珠颈斑鸠,山斑鸠;[鹈形目]└ 鹭科:夜鹭,白鹭,苍鹭,黄苇鳽,牛背鹭;[鹤形目]└ 秧鸡科:;[鹃形目]└ 杜鹃科:八声杜鹃,翠金鹃,大杜鹃;[佛法僧目]├ 戴胜科:戴胜;└ 翠鸟科:普通翠鸟;[鸊鷉目]└ 鸊鷉科:;[雁形目]└ 鸭科:斑嘴鸭,赤麻鸭;[鸡形目]└ 雉科:;[鸻形目]├ 鸥科:细嘴鸥;├ 鸻科:;└ 鹬科:;[鴷形目]├ 啄木鸟科:;└ 须鴷科:;[鹦形目]└ 鹦鹉科:;[鲣鸟目]└ 鸬鹚科:;[隼形目]├ 鹰科:;└ 隼科:;[鹳形目]├ 鹳科:黑鹳;└ 鸻科:黑翅长脚鹬。
中国鸟类图库鸟种列表

中国鸟类图库鸟种列表物种名英文名拉丁文名数量浏览未命名3879Click雪鹑Snow artridgeLerwa lerwa24Click藏雪鸡Tibetan SnowcockTetraogallus tibetanus41Click阿尔泰雪鸡Altai SnowcockTetraogallus altaicus8Click暗腹雪鸡Himalayan Snowcock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7Click雉鹑Chestnut-Throated artridgeTetraohasis obscurus11Click四川雉鹑Buff-throated artridgeTetraohasis szechenyii62Click石鸡ChukarAlectoris chukar95Click 中华鹧鸪Chinese FrancolinFrancolinus intadeanus4Click斑翅山鹑Daurian artridgeerdix dauuricae66Click高原山鹑Tibetan artridgeerdix hodgsoniae43Click鹌鹑Common QuailCoturnix coturnix2Click鹌鹑Jaanese QuailCoturnix jaonica23Click蓝胸鹑Blue-breasted QuailCoturnix chinensis3Click环颈山鹧鸪Common Hill artridgeArborohila torqueola2Click红胸山鹧鸪Chestnut-breasted artridgeArborohila mandellii1Click褐胸山鹧鸪Bar-backed artridgeArborohila brunneoectus1Click四川山鹧鸪Sichuan artridgeArborohila rufiectus1Click绿脚山鹧鸪Scaly-breasted artridgeArborohila charltonii1Click棕胸竹鸡Mountain Bamboo artridgeBambusicola fytchii6Click灰胸竹鸡Chinese Bamboo artridgeBambusicola thoracica123Click血雉Blood heasantIthaginis cruentus106Click红腹角雉Red-bellied TragoanTragoantemminckii10Click黄腹角雉Yellow-bellied TragoanTragoan caboti1Click 勺鸡Koklass heasantucrasia macroloha10Click白尾梢虹雉Sclater's MonalLohohorus sclateri4Click绿尾虹雉Chinese MonalLohohorus lhuysii9Click原鸡Red JunglefowlGallus gallus14Click黑鹇Kalij heasantLohura leucomelanos7Click白鹇Silver heasantLohura nycthemera42Click蓝鹇Taiwan Blue heasantLohura swinhoii3Click藏马鸡Tibetan Eared-heasantCrossotilon harmani19Click白马鸡White Eared-heasantCrossotilon crossotilon39Click褐马鸡Brown Eared-heasantCrossotilon mantchuricum31Click蓝马鸡Blue Eared heasantCrossotilon auritum41Click白颈长尾雉White-necked Long-tailed heasSyrmaticus ellioti10Click黑颈长尾雉Black-necked Long-tailed heasSyrmaticus humiae3Click黑长尾雉Mikado heasantSyrmaticus mikado5Click白冠长尾雉Reevens's heasantSyrmaticus reevesii28Click雉鸡Common heasanthasianus colchicus523Click。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载(26.3 KB)2009-10-23 10:011、蓝喉歌鸲雀形目> 鹟科> 歌鸲属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Luscinia svecica描述:雄鸟:中等体型(14厘米)的色彩艳丽的歌鸲。
特征为喉部具栗色、蓝色及黑白色图纹,眉纹近白,外侧尾羽基部的棕色于飞行时可见。
上体灰褐,下体白,尾深褐。
雌鸟喉白而无橘黄色及蓝色,黑色的细颊纹与由黑色点斑组成的胸带相连。
与雌性红喉歌鸲及黑胸歌鸲的区别在尾部的斑纹不同。
诸亚种的区别在喉部红色点斑的大小(亚种abbotti最小)、蓝色的深浅度(亚种saturator深,svecica浅)以及在蓝色及栗色胸带之间有无黑色带(svecica)。
幼鸟暖褐色,具锈黄色点斑。
虹膜-深褐;嘴-深褐;脚-粉褐。
叫声:鸣声饱满似铃声,节拍加快,包括部分模仿其他鸟的鸣声。
有时在夜间鸣叫。
告警时叫声为heet似(JI)。
联络叫声为粗哑的truk声。
分布范围:古北界、阿拉斯加;冬季南迁至印度、中国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亚种saturatior和kobdensis繁殖于中国西北,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越冬鸟在中国西南及东南。
其他亚种迁徙时经过中国--przevalksii繁殖于西伯利亚,可能在内蒙古及青海也有繁殖,迁徙经中国中部;abbotti繁殖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在西藏西部也有记录。
这些亚种经中国时甚常见于苔原带、森林、沼泽及荒漠边缘的各类灌丛。
习性:惧生,常留于近水的覆盖茂密处。
多取食于地面。
走似跳,不时地停下抬头及闪尾;站势直。
飞行快速,径直躲入覆盖下。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八哥中文别名:鸲鹆、鹦鹆、寒皋、华华拉丁文学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Linnaeus, 1766年)英文名:myna 或mynah分类: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纲:鸟纲目:雀形目科:椋鸟科属:八哥属八哥为鸟纲雀形目椋鸟科八哥属鸟类的通称。
额羽甚多,形特延长而竖立,与头顶尖长羽毛形成巾帻;头侧或完全披羽,或局部裸出。
两性相似。
共有6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中国有普通八哥等4种。
普通八哥通体黑色,嘴基上羽额耸立,形成羽帻;头顶、颊、枕和耳羽具绿色金属光泽;上体余部沾褐;初级飞羽基部和初级覆羽先端白色,形成大型白色翼斑;尾羽黑色,除中央尾羽外,均具白端。
下体灰黑色,尾下覆羽黑而具白端。
八哥是中国南方常见的鸟类。
自陕西南部至长江以南各省,以及台湾和海南省均有分布。
在村寨、田野、山林边缘的灌丛中都有它们的踪迹。
喜群居,常数十成群栖息于大树上。
杂食性,常尾随耕田的牛,取食翻耕出来的蚯蚓、蝗虫、蝼蛄等;也在树上啄食榕果、乌桕籽、悬钩子等。
繁殖期4~7月。
每年可繁殖2 次。
在树洞或建筑物的裂缝中营巢,有时也利用喜鹊、椋鸟等的旧巢;巢浅盂状,用稻草、树叶、羽毛等堆成。
每窝产卵4枚。
卵浅蓝色。
八哥是笼鸟,性温顺易驯,又能模仿人言以及其他鸟类的鸣声。
3、渡鸦概述:渡鸦是体形最大的全黑色的鸦属物种。
凸尾;嘴粗大,嘴峰弯曲。
喉和上胸部羽毛长呈披针状;上喉、颊和上体及初级飞羽外翈具蓝、淡紫蓝和紫色,这种光泽是由不同角度的入射光不同的变化。
后颈羽基淡灰。
分布于北半球,是所有鸦科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类。
目前已知有八个亚种,不同亚种之间在外表上只有些许分别,但在遗传学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中文名称】渡鸦【中文别名】老鸹、渡鸟、胖头鸟【拉丁学名】Corvus corax【命名时间】Linnaeus,1758【英文名称】Common Raven, Northern Raven, Raven【科属分类】鸟纲、雀形目、鸦科、鸦属渡鸦是数种鸟喙厚并具有黑色羽毛的鸟类统称,体型较乌鸦大。
渡鸦和乌鸦近缘,同属于鸦属。
渡鸦的喙比乌鸦厚得多,羽衣更为蓬松,尤其是喉部的羽毛。
渡鸦的羽毛光亮,还带有蓝色或紫色光辉。
渡鸦成鸟身长56-69厘米,翼展116-118厘米,体重690-1600克,寿命16年。
是雀形目中最重的鸟类。
在较冷的地区,如喜玛拉雅山及格陵兰岛的渡鸦的体型和喙较大;而在温暖地区的渡鸦体型及喙的比例较小。
渡鸦的喙很大并略微弯曲,楔形的尾巴明显分层,羽毛大部分都是黑色有光泽,虹膜深褐色。
颈羽长尖,脚爪淡褐灰色。
幼鸟的羽毛相似但较深,自颏至上胸、颈侧、下腹羽为黑褐,羽片松散,虹膜暗褐,嘴、跗蹠和趾黑色。
虹膜蓝灰色。
渡鸦很长寿,尤其是在笼子中或受保护的环境下。
在伦敦塔中就有多于40岁的渡鸦。
在野外的寿命则较短,一般只有10-15年的寿命。
4、栗背伯劳中文学名:栗背伯劳中文目名:雀形目中文科名:伯劳科中文属名:伯劳属中文俗名:无中文俗名拉丁文名:Lanius colluriodes英文名:Chestaat-backed shrike物种命名人及年代:Lesson,1834物种信息:体长约20厘米。
上体栗色,头顶、颈背及上背灰色,具黑色过眼纹而无眉纹。
雄鸟额黑,雌鸟额具白色棕纹。
两翼及尾黑色,初级飞羽的白色块斑于飞行中明显,尾羽边缘及尾端白色。
与棕背伯劳的区别在尾较短,且具白色羽缘。
虹膜红褐;嘴深灰;脚偏黑。
时断时续的叫声似红尾伯劳。
分布于印度东北部、缅甸、印度支那及中国南方。
栖息于山地乔木及灌丛地带,也常停立在枝头、村寨附近的篱笆或电线上,注视地面昆虫并捕食,主食鞘翅目昆虫。
本种的生态很少报道。
据La Touche(1930)报道,于6月19日采到1巢,位于幼杉树上,距地2.5m,由带有花序的草茎编成,内衬细草棍;卵淡青或淡黄色,上具淡灰、紫及黄褐色斑点。
指名亚种(L.ccollurioides Lesson)。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5、鹩哥南亚鷯哥(Gracula religiosa)鷯哥hill mynah亦作hill myna。
雀形目(Passeriformes)椋鸟科(Sturnidae)的许多亚洲种鸟类的统称,外形略似鸦。
南亚鷯哥(Gracula religiosa)是有名的能学说话的鸟。
体长约25公分(10吋),黑色有光泽,翅有白块班,黄肉垂,嘴和脚淡橙色。
野生的咯咯地或尖声鸣叫,笼养的能模仿人说话,比它的主要对手灰鹦鹉学得还像。
家八哥(Acridotheres tristis)约20公分长,黑、棕色,翅和尾有白色,眼周围有橙色皮肤;已引入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夏威夷。
八哥(A. cristatellus)黑色,翅有白色块班,脚和嘴黄色,原产于中国和中南半岛,在1900年引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温哥华岛,但并未扩散。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 1758鹩哥(Grackle )又名叫秦吉了、九宫鸟、海南鹩哥、海南八哥、印度革瑞克,雀形目、椋鸟科。
鹩哥和八哥是“同门兄弟”,但鹩哥鸣声更美且能不学自鸣,其种群数量亦较少。
鹩哥是驰名中外的大型、鸣叫型笼养观赏鸟。
其歌声嘹亮婉转、富有旋律,并善于模仿其他鸟鸣声,经过训练还能模仿人语,学唱简单歌曲。
分布范围:印度至中国云南南部、广西南部及海南岛、东南亚、巴拉望岛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亚种intermedia为留鸟,见于西藏东南部、南方包括海南岛的热带低地。
地区性常见,但因被捕捉为笼鸟而数量大为减少。
体形特征:体长28.1厘米,嘴峰22毫米,翅164毫米,尾80毫米,足30毫米。
6、丝光椋鸟汉语拼音:sīguāngliángniǎo拉丁文名:Sturnus sericeus英文名:Silky stanling物种命名人及年代:Gmelin,1788俗名:丝毛椋鸟分类:雀形目> 椋鸟科> 椋鸟属描述:体型略大(24厘米)的灰色及黑白色椋鸟。
嘴红色,两翼及尾辉黑,飞行时初级飞羽的白斑明显,头具近白色丝状羽,上体余部灰色。
虹膜-黑色;嘴-红色,嘴端黑色;脚-暗橘黄。
叫声:像麻雀叫声,经训练后会说话,说得特别清楚。
分布范围:中国、越南、菲律宾。
分布状况:留鸟于中国华南及东南的大部地区包括台湾及海南岛,冬季分散至越南北部及菲律宾。
于农田及果园并不罕见,高可至海拔800米。
习性:迁徙时成大群。
丝光椋鸟是我国特产鸟类,在海南属于候鸟,也有部分留鸟。
丝光椋鸟常在农田和村落等人类居住的区域活动和觅食,一方面易受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等危害,另一方面也常被人为捕捉,作为笼养观赏鸟出售。
近年来,丝光椋鸟无论是分布区域还是种群数量,都呈现明显减少。
目前丝光椋鸟已被国际鸟类保护联盟列入世界受威胁鸟类名目。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7、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Red-billed Leiothrix[学名]Leiothrix lutea[中文名]红嘴相思鸟[英文名]Red-billed Leiothrix[体长]15.5厘米[描述]色艳可人的小巧鹛类,具明显红嘴。
上体橄榄绿,眼周有黄色块斑,下体橙黄。
尾近黑而略分叉。
翼略黑,红色和黄色的羽缘在歇息时成明显的翼纹。
[叫声]响亮、悦耳、欢快。
[习性]群居或与其它小鸟混群,栖于林下植被,动作活泼轻捷。
[分布]我国南方以及印度、尼泊尔到越南北部一带。
[繁殖]繁殖期为5~6月,在荆棘或矮树上营巢,产卵3~5枚。
别名:红嘴玉、相思鸟、红嘴绿观音。
属雀形目,鹟科,画眉亚科。
留居在长江流域及以江南广大地区。
红嘴相思鸟体长约14厘米。
嘴呈鲜红色;上体橄榄绿色,脸淡黄色;两翅具明显的红黄色翼斑,颏、喉至胸呈辉耀的黄色或橙色、腹乳黄色。
生活在平原至海拔2000米的山地,常栖居于常绿阔叶林、常绿和落叶混交林的灌丛或竹林中,很少在林缘活动。
它们不仅活动于树丛下层,也常到中层或树冠觅食,偶尔到地面寻找食物。
性喜结群或与其它鸟混群,雌雄形影不离,动作活泼捷巧,不甚畏人。
主食各种昆虫及幼虫以及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属杂食性鸟。
4月下旬开始繁殖,延续到6月。
营巢在针叶林、常绿林、杂木林等各种类型森林的荆棘或矮树上。
巢呈深杯状,以叶梗、竹叶、草或其它柔软物质夹杂少许苔藓构成,内铺以细根或纤细的草。
巢常悬挂在离地面0.5—l米的灌木或矮竹的垂直或水平枝上。
每巢产卵3—5枚,卵呈绿白色至浅绿蓝色,散布有暗斑。
8、大嘴乌鸦中文名:大嘴乌鸦拉丁名:Corvus macrorhynchos 英文名:Large-billed Crow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雀形目->->->鸦科->->鸦属-> 分布范围: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