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整理笔记

合集下载

初一历史必背笔记

初一历史必背笔记

初一历史必背笔记
以下是初一历史的一些必背知识点:
1.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2. 夏商周的更替: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灭亡于约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于约公元前1600年,灭亡于约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于约公
元前1046年,灭亡于约公元前771年。

3.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孔子及其思想、老子及其思想、墨子及其思想、韩非子及其思想等。

4. 秦汉时期的文化: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

5.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官渡之战、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东晋南朝的经济开发等。

6. 隋唐时期的文化: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唐诗的繁荣等。

7. 宋元时期的文化:印刷术的发展、指南针的应用、火药武器的发明、宋词的繁荣、元曲的兴起等。

8. 明清时期的文化:小说的发展、京剧的形成、明代的绘画艺术、清代的瓷器等。

9.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10. 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

11. 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林则徐、洪秀全、曾国藩、李鸿章、孙中山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结合教材和老师所讲,进行系统地复习和巩固。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笔记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笔记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笔记历史是一门考察学生记忆力和理解能力的学科,在初中阶段蔓延的世界历史知识给许多初中生带来了许多困惑。

在这份笔记中,我们将总结一些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世界历史的起源人类最早的祖先生活在非洲,约在150万到200万年前出现。

约在4万到6万年前,人类开始使用语言,开始了解科学、技术和宗教信仰以及史前文化。

早期文明包括印度河谷文明和黄河流域文明,这两个文明地区都是由河流支配的。

还有埃及和巴比伦,它们的文化与宗教信仰也是高度发达的。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对整个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腊文化被认为是欧洲文明和思想的基础,而罗马文化则是欧洲的政治、法律和工程学基础。

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出现了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这时期的发明是造纸术和指南针。

二、中世纪中世纪是从公元5世纪至15世纪期间的一段历史时期,特别是在欧洲。

在这段时间里,农民们的生活很艰苦,领主支配着他们的土地、文化和社会体制。

但在这段时期,欧洲又经历了许多文化和社会变革。

伊斯兰教的兴起和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促进了欧洲的文化和科技进步。

中世纪的南欧在科学和文化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在意大利,这里催生了许多伟大的文化和艺术成就,如莱昂纳多·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布安纳罗蒂。

三、现代历史现代历史起源于16世纪的欧洲,尤其是在文艺复兴时期。

这个时代以人文主义的发展和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和描述为特征。

17世纪的欧洲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代,从而支持了它的帝国主义。

同时,大航海和科学革命使许多现代科学的大陆和思想群体得以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历史还涉及了在全球范围内的殖民主义、工业化、世界大战和冷战的全球化。

这些问题影响了现代世界的国际关系、文化、经济和政治。

四、笔记小结历史是人类的故事,我们必须掌握它的知识,才能理解我们的世界和我们的所在地。

这份七年级历史知识点的总结笔记涵盖了从人类史前时代到现代历史的一些关键时期,我们希望它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更好地学习这门学科。

初一历史笔记

初一历史笔记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元谋人(云南省,约170万年前)会造工具能用火。

2 会不会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 北京人(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

)的特点:A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B 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打制石器已出现。

C 群居生活和劳动(没有血缘关系)。

D 已经会使用和保存天然火。

3 山顶洞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A 山顶洞人和现代人基本相同B 会磨光钻孔C 人工取火。

D 血缘关系成氏族。

4、《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从,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这段话说明:人少而动物多,因而要群居生活。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在我国的长江流域,麿制石器有进步。

耒耜耕地种稻谷,干栏式房子共居住,挖井奍畜造陶器,制造简单玉器和乐器。

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在我国的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子同居住,粮食早种植粟,副食有蔬菜鱼和肉,早期文字出雏形,还会纺线和织布。

3、大汶口晚期出现了贫富分化、私有财产。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早种植粟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第3课华夏之祖1、炎帝和黄帝我国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在逐鹿一战中大败蚩尤,华夏族形成的基础:炎帝和黄帝结成部落联盟。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这段话是孙中山高度赞扬黄帝。

2、人文初祖指黄帝。

中华文明五千年指从黄帝算起。

5种生活要素已经有4种。

嫘祖——养蚕缫丝。

沧颉——文字。

伶伦——乐谱。

3、禅让制度尧舜禹。

(彼此没有血缘)禅让的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聪明首领的制度。

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奴隶社会从此起。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1、夏朝开国是夏禹(定都阳城),早期国家(国家机构有A 修筑了城堡、宫殿。

B建立政府机构。

C 组建军队。

D 制订刑法。

七年级历史笔记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历史笔记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历史笔记知识点归纳总结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和理解过去对现在和未来的影响。

在七年级的历史学习中,我们掌握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回顾和记忆。

一、中国古代文化1. 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文明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这个时期,农业的发展和氏族部落的形成是中国文明形成的基础。

2. 中国的四大发明:在古代,中国有许多伟大的发明,其中最著名的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这些发明不仅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下面是贵族和平民百姓。

这个社会结构延续了数千年,直到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

二、古代希腊文明1. 希腊的地理环境:希腊位于欧洲的东南部,地势崎岖,由于长期与海洋接触,希腊人从事海事贸易和渔业。

2. 希腊的城邦制度:古代希腊由众多独立的城邦组成,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最著名的希腊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

3. 希腊神话:希腊神话是古希腊重要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众多的神祇和英雄故事。

这些神话故事对希腊人的价值观和信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罗马帝国1. 罗马的建立:罗马城市最初建立于公元前753年,罗马帝国是古代最伟大的帝国之一。

它的疆域曾经横跨欧洲、北非和中东。

2. 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是由共和国逐渐演变而来的。

在罗马帝国时期,最高统治者是皇帝。

3. 罗马法的传承:罗马法是现代法律制度的重要基石之一。

它影响了欧洲许多国家的法律体系,并通过殖民地传入到了美洲和其他地区。

四、丝绸之路1. 丝绸之路的起源:丝绸之路是中国和欧洲之间的重要贸易路线,始于汉代。

它不仅带动了商品交流,还促进了文化和科技的传播。

2. 丝绸之路的影响: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塑造了多元文化的面貌。

初一上册历史基础知识点笔记

初一上册历史基础知识点笔记

初一上册历史基础知识点笔记关于初中历史基础知识点一、河姆渡原始居民时间:距今约七千年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市生产生活情况:1、种植水稻饲养家畜。

2、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

3、居住干栏式房屋,挖水井。

4、制造陶器玉器等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地点:陕西西安的半坡村生产生活情况:1、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石刀收割庄稼。

2、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进行渔猎。

3、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屋内有灶坑。

4、他们能制造彩陶。

5、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地点:山东大汶口文化: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世界性的贡献:答: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请列举祖国境内的远古时代的原始居民及活动区域、距今年代:(五项) 答:1、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3、山顶洞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距今约3万年。

4、河姆渡原始居民:长江流域浙江余姚市距今约七千年。

5、半坡原始居民:陕西西安的半坡村距今约五六千年。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一)原始居民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类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河姆渡居民居于(长江)流域,受湿润气候影响,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居于(黄河)流域,属内陆地带,干旱地区,受气候影响,居民多住(半地穴)式房屋。

(二)朝代的变化1.夏朝:开国之君是禹,亡国之君是桀。

2.商朝:开国之君是汤,亡国之君是纣。

3.西周:开国之君是周武王,亡国之君是周幽王。

4.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

5.夏、商、西周是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朝代。

6.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

初一历史笔记归纳

初一历史笔记归纳

初一历史笔记归纳【初一历史笔记】一、古代文明时期1.人类起源和早期文明:- 人类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约200万年前的非洲;- 最早的人类学名为直立人,大约出现在200万年前;- 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以狩猎和采集为主;- 早期人类学会使用火,并开始制作简单的工具;- 在8000年前,人类开始进行农业生产,实现了食物的永久保存。

2.河流文明和黄河文明:- 河流文明是古代最重要的两个文明之一,主要位于三大河流流域: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黄河文明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种文明,主要位于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黄河流域也是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中心。

3.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明出现在尼罗河流域;- 古埃及的三个最重要的文明时期是:早王朝时期、中王朝时期和新王朝时期;- 古埃及的主要神庙和金字塔是为法老王而建立的;- 古埃及文明中的象形文字和纸张制造技术是世界上最早的。

二、古代希腊时期1.希腊城邦的特点:- 希腊城邦是一种独特的政治组织形式,城邦包括城市和周围的农村地区;- 城邦是一种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希腊城邦的政治体制主要有民主制和寡头制两种。

2.雅典的民主制度:- 雅典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也是最早实行民主制度的城邦;- 雅典的民主制度包括:公民大会、民众法庭、市民议会和城邦政府;- 雅典的公民是指具备政治权利的成年男性,约占全体人口的10%左右。

3.希腊的奴隶制度:- 希腊城邦的经济基础是农业和手工业;- 奴隶是希腊城邦的劳动力来源,他们被视为财产而非人类;- 奴隶制度在希腊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经济作用;- 奴隶起义是希腊城邦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三、古罗马时期1.古罗马帝国的兴起:- 罗马城建于公元前753年;- 罗马帝国的兴起分为三个阶段:共和国时期、奴隶主政时期和帝国时期;- 共和国时期罗马的政治体制为元老院共和制;- 帝国时期罗马的政治体制为君主制。

初一上册历史基础知识点笔记(精选)

初一上册历史基础知识点笔记(精选)

初一上册历史基础知识点笔记(精选)一、人类文明的起源人类文明的起源始于旧石器时代,人类开始熟练使用石器。

旧石器时代后,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使用青铜器和铁器,这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农耕文明阶段。

在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别是两大古文明的发祥地,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前,两条大河流域的人类开始相互交流和交往。

二、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发展,涵盖了殷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许多时期。

其中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夏、商、周三代是中国最早的封建社会,明清两代则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末代。

三、中华文明的特点中华文明最显著的特点是拥有古老的文字、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及重视家庭观念。

在古代,中国人的人文精神也体现在儒家的“仁爱”观念、道家的“自然”观念、佛教的“涅槃”观念等方面。

四、古代的战争在古代,由于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利益争斗,经常爆发战争。

通过持续的战争,许多王朝得以建立,但也广泛地导致了人民的疾苦。

在古代,战争的形式主要包括正面战争、防守战争、郊野游击,而且战争中使用的武器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发展。

五、现代化的中国1950年代初,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之后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国力迅速增强,经济水平提高,科技实力不断加强。

如今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拥有了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高的生态价值观。

六、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在古代,中国的茶、瓷器、火药等物品和思想文化就已经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世界各地;现代的中国则通过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影响着世界。

同时,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角色也逐渐增加,成为领袖之一。

七、历史的启示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兴旺繁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发展,并且必须谨记历史教训,珍视并传承好文化遗产,才能将国家的发展推向更高更远的层次。

八、结语初一历史知识点的学习对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提升历史文化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初一历史笔记

初一历史笔记

以下是初一历史笔记的示例,供您参考:
1. 朝代和皇帝
- 夏朝:禹
- 商朝:汤
- 西周:周武王
- 东周:周平王
- 秦朝:秦始皇
- 汉朝:汉高祖
2. 重要的历史事件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百家争鸣
- 秦始皇统一六国
-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
3. 重要的历史人物
-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主张仁爱、礼义
-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
- 韩非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法治、集权
-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统一六国,实行焚书坑儒政策
-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
4. 重要的历史文献
-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 《尚书》: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之一,记载了虞、夏、商、周的历史事件。

- 《春秋》: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历史。

- 《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司马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历史整理笔记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
4、生产生活状况采集、狩猎;
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2、黄帝的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銅,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3、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三、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推举人才的标准———贤德之人(德才兼备,以身作则);
3、禅让制的实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民主推选、首领没有特权)
4、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5、大禹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

体现了刻苦耐劳,坚持不懈,大公无私的精神。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四课早期国家的
产生和发展
(一)夏朝的兴衰(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
1、建立:约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局面。

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

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
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巩固统治: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夏历。

4、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5、灭亡:桀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600 年被商汤所亡。

(二)商朝(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1、建立:约公元前1600 年,汤建立商朝。

2、盘庚迁殷: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商王纣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
牧野大战,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动脑筋: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1)暴政引起民愤
(2)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心。

(3)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

(三)西周(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1、建立:公元前1046 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
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西周时期社会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
→士)
(5)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

3、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 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

(四)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
打制石器
石器时代
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
磨制石器
夏商西周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呢?
青铜器青铜时代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的成就:
(1)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代表是甘肃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出现铜镜。

(2)商周时期:
①用途与功能: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

②特点: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3)代表:1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
2四羊方尊(造型奇特);
3利簋[guǐ]
2、制作工艺高超:(1)成分:铜锡、铅;
(2)方法:泥范铸造法
二、甲骨文记事:
1.甲骨文的含义: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情况: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3.记载内容: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发现意义:
(1)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1、造字特点: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

2、影响: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