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情况统计表

合集下载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

FINANCE&ECONOMY 金融经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闫怀艳 吴秋房 万 佳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环境保护政策也逐步完善,绿色金融在我国的发展中展现出了良好状态。

本文在阐述绿色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作者认为促进绿色金融快速发展对策是:建立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的机制,加快绿色金融创新,推动绿色金融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平台,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是非常具有前景的。

关键词: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环境;金融创新一、引言目前,我国经济结构正在持续调整中,绿色金融在支持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1974年全球首家政策性环保银行成立,2002年正式提出赤道原则,绿色金融的研究历时很久。

本文采用的概念是2016年8月31日,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的定义,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绿色金融的作用主要是引导社会上的资金流向节约资源和生态环保的产业,引导企业在生产时注重绿色环境保护,引导全社会消费者形成良好的绿色消费理念,达到金融业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015年8月31日,七部委联合发出《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可以看出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已经提升到国家级战略的高度,同时出台鼓励绿色投融资发展的有效措施。

我国绿色金融市场逐渐从起步走向发展成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大力绿色金融已经被纳入我国国家层面的规划中,“发展绿色金融,建立绿色发展基金”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及。

2016年G20杭州峰会G20议程首次纳入绿色金融,该做法把发展绿色金融的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十三五”期间,国家层面的绿色金融和地方层面的绿色金融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开展,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地有序推进,绿色金融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使命。

粤港澳大湾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策略分析

粤港澳大湾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策略分析

时代金融粤港澳大湾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策略分析摘要: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重大国家战略,为积极践行党和政府政策方针,商业银行需要积极参与为湾区金融市场发展提供保障。

大湾区建设相关政策支持重点行业及业务发展,为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发展带来重要战略机遇。

为抓住政策红利和区域发展机遇,湾区内商业银行一方面需要积极服务实体经济,为重点行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布局特色金融业务,提升湾区金融市场发展水平。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商业银行 业务发展 特色金融● 褚旋2019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由区域经济合作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这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2020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推进规划纲要落地实施,深化内地与港澳金融合作,加大金融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力度。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进程逐步加快,三地“金融+创新”优势稳步凸显,商业银行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一、粤港澳大湾区商业银行业发展现状大湾区内银行业发展水平较高,港澳尤其是香港银行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内地9市银行业也处在快速发展过程中。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100家最大的银行中,有73家在港设有业务。

2019年一季度末,香港地区共有155家持牌银行,其中在香港本地注册的有25家,外地注册的有130家。

截至2018年末,澳门共有29家银行,其中在澳门本地注册的有11家,外地注册在澳门设立分行的有18家,其中内资银行有5家,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以及总行位于大湾区的广发银行。

内地9市银行业体系较为完善,截至2018年末,大湾区内9市国内六大国有银行及9家股份行均设有分支机构。

此外,总部设立在大湾区股份行3家,城商行5家,民营银行1家,农商行20家,农信社7家,村镇银行40家。

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情况统计表

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情况统计表

二氧化 碳当量 490563964.59
53685.55 443.17
43221523.21 100004.00
8558229.27 826518.89
416172522.61 33874475.89
105408964.08 6756452.89
230771993.99 38407063.75 953572.00 0.00 0.00 0.00 0.00 286153.73 23280.50 262873.23 16909519.79 6009613.75 385550.55 6138475.42
贷款余额
65312.63 536.03 446.98 5056.64 3378.99 1603.18 3722.90
16103.17 2018.55 4731.48 204.38 7535.77 1279.65 333.34 1921.35 537.08 533.74 850.53 1347.79 152.53 1195.26
11078.90 59.65 10.00 49.65
1425.07 0.19 0.00
600.00 600.00
0.00 824.88 9397.21
0.00 9397.21
0.00 0.00 0.05
二氧 化硫
4645252.55 0.14 0.00
1162022.30 0.00
18342.05 47753.33 2729089.51 570769.54 864193.24 15364.45 1189464.76 89168.14
20 9.2绿色建筑开发建设与运行维护项目
21 10.绿色交通运输项目
22 10.1铁路运输项目
23 10.2航道治理及船舶购置项目

中国银行业绿色信贷体系

中国银行业绿色信贷体系

核心提示:目前中国已基本建立以《绿色信贷指引》为核心的绿色信贷制度框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节能环保授信和绿色信贷的政策界限、管理方式、考核政策等做出明确规定,确保信贷资金投向低碳、循环、生态领域。

本文将回顾中国绿色信贷体系的发展历程,探析绿色信贷体系构成,以及展望未来发展的趋势。

钱立华兴业银行环境金融部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等7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银发【2016】228号)对绿色金融、绿色金融体系都做了明确的定义,并提出大力发展绿色信贷。

目前全球只有中国、巴西和孟加拉国三个国家有正式的绿色信贷统计,同时中国的绿色信贷框架体系处于国际相对领先的位置。

据2016年中国银监会绿色信贷新闻发布会公布,2007年以来,银监会陆续出台《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2007年)、《绿色信贷指引》(2012年)、《能效信贷指引》(2015年),相关政策在国际上均是首创。

目前中国已基本建立以《绿色信贷指引》为核心的绿色信贷制度框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节能环保授信和绿色信贷的政策界限、管理方式、考核政策等做出明确规定,确保信贷资金投向低碳、循环、生态领域。

本文将回顾中国绿色信贷体系的发展历程,探析绿色信贷体系构成,以及展望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中国绿色信贷体系发展历程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政策,连续出台,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2014年4月,新《环境保护法》颁布,环境立法修法进程加快;2015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将“绿色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空前;2015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成为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和部署;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一道,成为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甚至是更为长远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2016年3月,两会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增加了环境质量的考核指标,并首次将PM2.5(细颗粒物)写入指标。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报送绿色信贷统计表的通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报送绿色信贷统计表的通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报送绿色信贷统计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07.04•【文号】银监办发[2013]185号•【施行日期】2013.07.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报送绿色信贷统计表的通知(银监办发[2013]185号)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为全面准确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实施成效,银监会依据《“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等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及相关部委、国际组织及专家的意见,制定了“绿色信贷统计表”。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填报机构和内容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按境内分支机构汇总报送银监会统计部。

各银监局负责组织开展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统计表”的报送工作,统计数据暂不报送银监会。

“绿色信贷统计表”包括两张报表:环境、安全等重大风险企业信贷情况统计表(附件1),节能环保项目及服务贷款情况统计表(附件2)。

填报说明见附件3。

二、报送要求(一)报送方式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行收集整理本行数据,按照规定的报表格式填制表格,通过电子文件格式报送银监会统计部。

报送数据时需要登录中国银监会数据采集系统(外网)下载“绿色信贷统计表”模板及相关文档,按照模板规范填写数据并完成打包后,通过中国银监会数据采集系统(外网)向银监会报送数据文件。

具体报送流程见附件5。

(二)报送频率和时间报送频率为半年报。

报送时间为半年后25日内、年后45日内。

第一次报送时间为2013年8月16日前,报送2013年6月末数据,以后各期报表报送时间按半年后25日内、年后45日内执行。

三、相关事项(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绿色信贷统计表”填报要求,抓紧时间做好系统调整和完善工作,加强内部协调,保证准确、及时、完整地报送数据。

绿色信贷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绿色信贷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商业经济SHANGYE JINGJI第2021年第5期(总第537期)No.5,2021Total No.537绿色信贷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贾斯淇,姜春吉(长春大学经济学院,吉林长春130022)[摘 要]虽然经济在近几年面临着一定经济下行的压力,但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排头兵,要不断的开展开发绿色金融产晶,绿色信贷是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项目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绿色信贷的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经营绩效的提高和声誉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 作用,但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弊端。

从理论层面探讨绿色信贷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商业银行要加快开发绿色信贷产晶、政府要建立有效的惩谓和激励机制、吸取国外优秀经验和培养专业优秀人才等建议。

[关键词]绿色信贷;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经营绩效[中图分类号]F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43(2021)05-0172-02—、弓I 言绿色信贷一词起源于绿色金融,绿色金融则属于绿色文明的一部分,绿色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互相生的文明。

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经济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也正是因为人类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对环境的危害,使得人类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例如: 资源枯竭、生态污染等。

绿色信贷被称为可持续金融或环境金融,通过差异化定价引导企业进行绿色生产活动,引导资金流向环保产业的一种信贷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促 进产业优化升级,利用经济杠杆达到事前治理的目的,与以往的事后治理不同,还有利于摆脱银行业长期存在的“呆账”、“坏账”的现象。

二、绿色信贷发展现状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绿色信贷处在萌芽阶段,为促进银行业发展,2012年2月24日中国银行监督委员会发布《绿色信贷指引》,从指引发布以来我国绿色信贷迅速 发展,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对2018年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 总结,截至2018年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为& 23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全年新增1. 13万亿元,在同期企业和其他单位的贷款增长中,比例为14. 2%, 各家商业银行也紧跟国家经济政策改革,通过对绿色信贷的支持,调整信贷结构,减少不良贷款率。

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DOI:10.19995/10-1617/F7.2024.09.145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褚海玉(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山东济南 250358)摘 要:绿色信贷政策是经济高质量增长的融资保障,同时影响企业绿色创新。

本文基于绿色信贷发展历程及现状,探究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研究发现,绿色金融主要从缓解融资约束、增加研发投入和提高企业环保意识等方面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我国绿色信贷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缺乏对绿色信贷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绿色信贷信息不对称、绿色信贷业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应从持续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绿色信贷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推进环境信息披露、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对以上问题进行完善和解决。

本文仅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信贷;绿色技术创新;融资约束;研发投入;环保意识;信贷业务;人才培养本文索引:褚海玉.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商展经济,2024(09):145-148.中图分类号:F832;F124.3 文献标识码:A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大量资源投入为基础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导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鉴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政府已经采取积极措施,制定了广泛的政策来促进本国经济的绿色和可持续增长。

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 愿景”中,我国强调了环境发展的紧迫性。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运用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等相关金融工具和政策服务绿色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绿色创新对提高组织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绩效至关重要,是企业和国家的关键竞争优势。

[1]在资源有限、环境脆弱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与绿色创新能力密切相关。

绿色技术创新是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我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过程的推动,我国经济开展取得了长足的提高,与此同时却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刻人心。

诸如雾霾天气、可吸入空气小颗粒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困扰着人们的生活。

政府对于绿色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其中,我国商业银行踊跃呼应国家的政策,将绿色发展理念与自身产品相连接,主动展开“绿色金融”业务,使绿色金融理论落到实处。

在政府和国家的积极首倡下,国内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已小有规模,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主要从金融专业的角度出发,以中国工商银行为案例,对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最后就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对应政策。

关键词:环境问题,绿色发展,绿色金融,商业银行第1章绪论1.1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1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背景在经济全球化、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下,世界经济在不断增长,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也在不断增加。

但与此同时,经济增长带来的却是可利用资源紧缺、空气污染严重和全球气温不断升高等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这严重违背了经济增长应与环保、绿色发展同步的低碳环保经济发展理念。

为了解决日益恶化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全球多个国家于1992年订立了《21世纪议程》,并且在1997年通过《京都议定书》。

随着这些文件的签订,世界各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不断增强并且都在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

低碳环保经济发展的核心就是绿色金融,金融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其资金配置的功能对社会经济和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上各大经济体对绿色金融的发展也尤为重视,纷纷积极开展对“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探索,国际金融公司和荷兰银行于2002年10月份,在伦敦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一项全球金融机构进行项目投资时评估环境和社会影响的企业贷款规则,赤道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情况统计表
填报机构:21家主要银行
V1.0
序号
指标名称
(一) 节能环保及服务贷款小计([1]~[12]之和)
数据日期:2013.06.30 贷款余额 34293.74
标准煤 31839.39
二氧化 碳当量
71938.66
化学 需氧量
464.75
节能减排量 氨氮 42.77
二氧 化硫
0.24
0.01
5.72
2.76
110.82
9 7.2风电项目
2207.09
2632.53
5608.99
0.05
0.16
108.85
70.52
1084.66
10 7.3生物质能项目
143.43
565.96
1277.53
0.00
0.02
4.04
0.47
95.48
11 7.4水力发电项目
6201.12
15622.93
567.54
2.61
25.47
4.00
0.05
0.02
0.07
0.70
24 10.3城市公共交通项目
5350.09
58.51
87.36
12.08
0.03
14.06
0.39
102.19
25
10.3.1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项目
132.32
9.58
22.25
0.00
0.00
0.13
0.13
0.00
26
10.3.2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4336.70
36 3.新能源汽车
203.90
(三) 21家主要银行机构绿色信贷合计 (一)+(二)
48526.84
注:21家主要银行机构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 、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382.05
144.63
338.15
1.23
0.08
0.30
0.06
4.95
21 10.绿色交通运输项目
15770.39
583.11
903.77
18.36
0.08
16.09
1.01
109.58
22 10.1铁路运输项目
9359.34
56.49
172.13
0.02
0.00
2.00
0.55
6.69
23 10.2航道治理及船舶购置项目
114.74
121.99
102.70
0.98
0.08
0.17
0.03
85.26
33 12.采用国际惯例或国际标准的境外项目
329.9019.8049.000.000.00
0.11
0.10
0.00
(二) 战略新兴产业小计([1]~[3]之和) 34 1.节能环保
14233.10 9692.50
35 2.新能源
6 6.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项目
1695.80
195.17
223.62
381.40
26.91
8.76
4.73
11846.02
7 7.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项目
9970.85
20674.91
53578.00
0.40
4.59
439.05
158.50
2721.55
8 7.1太阳能项目
495.54
225.48
585.25
9063.19
14911.16
18.06
4.86
392.50
78.67
43556.10
4 4.自然保护、生态修复及灾害防控项目
918.51
3.17
7.77
5.69
0.18
0.04
0.01
59.54
5 5.资源循环利用项目
750.94
561.03
1109.99
1.35
0.61
2.52
0.31
1878.64
29 11.1节能服务
139.64
404.05
481.53
0.38
0.01
1.96
1.07
4.42
30 11.2环保服务
126.88
31.40
70.92
15.34
1.71
152.31
9.70
47.91
31 11.3节水服务
27.58
0.00
0.00
0.00
0.19
0.00
0.33
3681.89
32 11.4循环经济(资源循环利用)服务
380.26
0.09
0.22
19.78
3.37
0.08
1.70
31599.19
18 9.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
426.51
172.89
341.80
1.23
0.08
0.30
0.30
5.48
19 9.1既有建筑绿色改造项目
44.46
28.26
3.65
0.00
0.00
0.00
0.23
0.53
20 9.2绿色建筑开发建设与运行维护项目
1013.89
氮氧 化物
256.48
单位:亿元、吨
节水 99628.81
1 1.绿色农业开发项目
216.79
8.44
19.02
0.00
0.00
0.01
0.01
7.63
2 2.绿色林业开发项目
167.24
0.00
138.82
0.00
0.00
0.00
0.00
0.00
3 3.工业节能节水环保项目
2899.61
5217.77
48.93
65.11
12.08
0.03
13.93
0.25
102.19
27 10.4交通运输环保项目
493.42
465.50
618.82
2.27
0.00
0.00
0.00
0.00
28 11.节能环保服务
408.84
557.44
655.15
16.71
1.99
154.44
11.14
3819.48
41605.90
0.10
0.00
248.14
75.34
1409.55
12 7.5其他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项目
763.98
1595.32
4422.17
0.01
4.40
72.01
9.32
20.47
13 7.6智能电网项目
159.69
32.68
78.15
0.00
0.00
0.28
0.09
0.57
14 8.农村及城市水项目
738.36
0.23
0.55
21.54
3.47
0.08
1.70
35624.79
15 8.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
155.14
0.00
0.00
1.19
0.08
0.00
0.00
1862.68
16 8.2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
202.96
0.13
0.32
0.57
0.02
0.00
0.00
2162.92
17 8.3城市节水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