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机理研究综述

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机理研究综述
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机理研究综述

同型半胱氨酸

分子生物学机理、临床致病机理

同型半胱氨酸(Hcy)来源于饮食摄取的蛋氨酸(甲硫氨酸),是甲硫氨酸循环中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反应后的产物,同时,又是胱硫醚β合成酶合成胱硫醚的底物[1,2]。血液中Hcy以三种形式存在,1%为还原状态的Hcy,70%-80%与蛋白结合,其余是Hcy二硫化物[3,4]。

一、分子生物学机理

血浆Hcy的水平取决于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其中遗传因素为编码Hcy代谢关键酶基因的突变,目前仅在叶酸及Hcy代谢过程方面,共发现了上万种SNPs,其中有一些会影响叶酸及Hcy的代谢[8,9]:

1、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MTHFR基因位于染色体1P36.3。

MTHFR C677T(rs1801133)位于MTHFR的外显子区,最早Kang等在芝加哥的研究发现,低活性、不耐热的MTHFR与血浆中Hcy水平升高相关,也与冠心病发病有明显联系[5],之后Frosst等人[6]又分析证明了由于MTHFR基因在677位发生错义突变,碱基T置换了C,编码的丙氨酸由缬氨酸取代,使酶的耐热性和活性都大大降低(50-60%)[8,9],从而影响Hcy再甲基化,导致血浆Hcy水平升高。基因型分析也证明MTHFR基因纯合突变者(+/+)和杂合突变者(+/-),其血浆Hcy水平高于非突变的正常人[7]。

rs3737965位于MTHFR启动子区域,可能会影响下游基因转录的效率。其杂合型人体Hcy 水平较低(无统计学意义),纯合型个体Hcy水平较高,且具有统一学差异(样本量小,容易造成假阳性),同时发现其杂合型与低水平Hcy有关[8]。

2、胱硫醚β合成酶(CBS)

CBS位于人类21号染色体上(21q22.3),CBS主要存在于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和部分血管内皮细胞中[3,10,11,12]。目前已发现的CBS基因突变位点有64个,其中最常见的是位于278密码子的T833C和307密码子的G919A,两者均位于第8个外显子中,但也有研究表示,此位点突变率很低,仅为1%[17,18]。另外有研究发现,其844ins68、C699T、T1080C位点的突变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密切相关[17,18]。CBS基因突变可能影响了CBS亚单位与血红素和5’-磷酸-吡哆醇的相互作用,从而使酶活性降低进一步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

CBS G9191A(rs121964962)位点的多态性使得第307位甘氨酸变为丝氨酸[10,11,12],影响Hcy与酶的结合[17,18],此位点突变可能会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并且与脑卒中密切相关[15]。

CBS T833C位点的突变,位于外显子8,引起其第287位的异亮氨酸取代了苏氨酸,使酶与PLP(蛋白脂蛋白)不能结合,患者对维生素B6敏感[19]。突变者中风风险增高,且在中国人群中较为显著[15]。

CBS844ins68位点的突变常见于西方人群,且对Hcy浓度的影响程度较受争议,多数观点认为无影响,亦有观点认为有影响[17,18]。

C699T位于第5 外显子,C1080T位于第10外显子,这两个位点均属于同义突变,不引起氨基酸的改变,但是该位点常与转录上游区某些可影响酶蛋白表达的变异位点连锁。有研究表明这两种突变对Hcy水平升高无关,并有研究指出他们可能均为良性突变,可降低Hcy 浓度[24,25]。

rs234 713位于CBS的内含子区,该多态性导致G到A的改变,但与Hcy的代谢的关系,并未得到深入研究,有研究发现,其杂合突变显著降低Hcy水平[8,9]。

rs2851391位于CBS的内含子区,该多态性导致C到T的改变,纯合突变显著升高Hcy

水平

3、甜菜碱同型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BHMT)

rs3733890位于BHMT的外显子区,此突变会导致谷氨酰胺变为精氨酸,此位点突变可能不会影响其蛋白的二级结构,对折叠及后续蛋白功能影响不大,对酶的活性不能产生明显影响[8,9]

4、胱硫醚γ裂解酶(CSE)or CHT

CSE的编码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p31.1,CSE主要存在心脏、肝脏、肾脏及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血管内皮细胞中也存在少量CSE[10,11,12]。在其第12外显子处存在常见的错义突变为G1364T(rs1021737),该多态使CSE基因编码的第403位氨基酸由丝氨酸变为异亮氨酸[10,11,12,16]。同时加拿大的一项研究发现,此位点的突变使人群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且纯合突变者Hcy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患者[16]。

CSE基因的另一个SNP rs482843位于CSE基因的启动子区,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控制基因表达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它本身不控制基因活动,通过与转录因子结合控制基因的活动。研究表明基因的启动子突变,将导致基因表达的调节障碍,因此它的结构变化直接关系到转录效率,从而导致后续的翻译效率受损。关于CSE基因的SNPrs482843突变与疾病的关联目前少有研究,突变主要是碱基突变,426位的等位基因A 突变为G[10,11,12]。

5、次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MTHFD)

MTHFD在四氢叶酸一碳单位交换的三个连续反应中起催化作用,MTHFD基因缺陷可能会影响酶活性,妨碍叶酸代谢,使Hcy再甲基化途径受阻,导致Hcy积累。人类MTHFD基因编码了一种单一的蛋白,具有三种酶的活性(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5,10次甲基四氢叶酸环式水解酶,10甲酸四氢叶酸合成酶),这三种酶在叶酸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THFD 基因也被认为是神经管畸形的候选基因。

MTHFD基因定位于14q24,编码935个氨基酸。已知人类MTHFD基因突变有G878A和G1958A。G878A型突变在研究实验中很少被检出。G1958A(rs2236225)突变可导致653位编码的精氨酸变换为谷氨酸,。由于改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位于酶活性区域,因此推测该位点突变可能通过改变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使MTHFD酶活性升高,从而使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增加。在荷兰、土耳其等西方人群的研究显示,此位点在人群中的突变率为50%左右,杂合型比例较高;而中国人群的突变率明显低于西方人群,25%左右。研究未显示,突变者的Hcy 水平受到影响[26,27,28]

6、磷脂酰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PEMT)

PEMT的酶活性主要在肝脏内完成,PEMT能够在腺苷甲硫氨酸提供甲基的情况下催化磷脂酰乙醇胺合成磷脂酰胆碱,生成的磷脂酰胆碱主要用于维持体内胆碱平衡,同时腺苷甲硫氨酸生成腺苷同型半胱氨酸,进而生成Hcy[29,30,31]。

在PEMT基因敲除小鼠中,血浆Hcy浓度下降50%。当PEMT基因过度表达时,Hcy水平增加40%,可以认为PEMT基因在甲基代谢调控方面具有一定作用[30,31]。但在另一项对PEMT 基因敲除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PEMT基因缺失的纯合子小鼠肝脏不能表达任何PEMT活性,即使通过饮食补充胆碱,也不能获得正常体内需要的胆碱代谢产物,最终发展至脂肪肝[32,33]。

PEMT G774C位点位于编码该基因的启动子区域,该位点多态性引起人体对膳食甲基供体胆碱的需要量增加,可增高胆碱缺乏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如脂肪肝、肝损伤、肌肉损伤的发生风险。研究显示,GC及CC突变型具有较高的胆碱水平和较低的Hcy水平,而胆碱可以通过氧化成甜菜碱,参与体内的甲基化反应,因此推测其突变为有利突变,可能是该突变抑制了PEMT的活性[30,31]。

PEMT G175A位点的多态性也较常出现,该位点的变异导致氨基酸置换,从而引起部分

编码PEMT活性缺失[32,33]。PEMT活性下降,磷脂甲基化减少,Hcy含量也可能随之下降[29]

二、临床致病机理

Hcy可能通过各种机制致病

1、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异常

Hcy对血管内皮有直接的细胞毒素作用,Hcy血症可削弱血管内皮细胞NO的生物活性,导致内皮损害[29]。Hcy与内皮来源的NO反应生成S-亚硝基-Hcy,后者具有强烈的扩张血管和抗血小板功能,而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时,由NO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受损[3]。

Hcy可通过氧化应激导致内皮功能障碍,细胞实验(1986年)表明,Hcy对培养的内皮细胞所产生的毒性作用可被过氧化氢酶所抑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大鼠体内血小板聚集性和组织因子活性增强的同时,其血液中脂质过氧化的产物水平也升高。这些都提示氧化机制是Hcy致病的关键。Hcy可能通过产生的一系列活性氧中间产物(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羟基等)抑制了NO的合成并促进其降解,从而导致血管功能异常[2,3]。在动物和人类颅外血管的试验中发现,氧化和氮化应激反应对减少NO的生物利用能力和内皮功能紊乱起到显著的作用。在有CBS缺乏的老鼠试验中显示,超氧化物的增加是脑部小动脉内皮功能紊乱的主要中介[34]。还有实验表明Hcy降低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浓度,削弱了其阻止NO氧化失活的作用,增强了脂质过氧化物与过氧化氢的细胞损伤效应[2,3]。

Hcy还可以改变内皮细胞基因表达,抑制内皮细胞DNA合成,促进内皮细胞凋亡。Hcy 可刺激内皮细胞表达和分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和白细胞介素-8(L-8)。Hcy还能上调血管内皮损伤后动脉组织原癌基因c-fos及c-jun mRNA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c-fos、c-jun mRNA的表达随Hcy浓度的增高而增高,血管内皮球囊损伤的早期,血管壁组织原癌基因c-fos及c-jun mRNA的表达即明显上调。Hcy诱导的活性氧系列能通过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上调Ref-1基因的表达和易位。从而Ref-1增加了在人体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内NF-KB的活性和MCP-1的分泌,这些都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29]。

2、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Hcy可激活蛋白激酶c,促进丝裂霉素激酶活化,并抑制蛋白激酶A,促进相关基因在血管平滑肌细胞(CSMCS)中的表达,使其增生并促进胶原合成。Hcy还可以促进细胞外Ca2内流和线粒体c释放,从而促进VSMCS增殖。Hcy能增加单核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的释放,并能诱导细胞内核转录因子kB(NF-kB)的激活。同时c-fos、c-jun mRNA的表达随Hcy浓度的增高而增高,原癌基因c-fos及c-jun的表达产物活化后形成活性蛋白-1(A-1),是细胞核内重要的转录因子,可激活细胞核DNA转录和核蛋白的合成,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转化等重要生物学行为;原癌基因c-fos及c-jun的转录产物还可介导多种细胞因子,尤其是生长因子的表达。这些就会启动损伤血管局部平滑肌细胞活化的自分泌、旁分泌机制,损伤动脉局部将有持续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和分化,从而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后新生内膜的过度增生而造成血管再狭窄[29]。

3、破坏机体凝血和纤溶的平衡

Hcy破坏机体凝血和纤溶之间的平衡,导致血液流变血的异常,使黏稠的血液易于聚集,使血栓形成,使机体处于血栓前状态。Hcy通过抑制凝血酶调节蛋白在内皮细胞表面的表达及活性,进一步抑制蛋白C的激活,从而影响了对Ⅴa、Ⅷa和凝血酶的灭活,;Hcy还抑制AT-Ⅲ与内皮细胞的结合,并减弱内皮细胞表面硫酸肝素蛋白多糖对AT-Ⅲ的活化作用,从而抑制了AT-Ⅲ的抗凝活性。Hcy通过抑制二磷酸腺苷(ADP)酶的活性,增强了ADP对血小板的诱聚作用。Hcy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与血管内皮结合,减少纤溶酶的形成,从而干扰了内皮的纤溶活性。Hcy通过巯基内酯引起血栓素(TXB)和前列腺素(PGB2)的形成来影响

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因子的活性,激活凝血因子Ⅴ,Ⅻ等,从而促进血栓形成[2,3,29]。

4、影响脂质代谢

脂质代谢方面,Hcy像其他硫氢化合物一样,能加强低密度脂蛋白(LDL)的自身氧化,导致内皮功能的进一步受损[2]。研究发现,Hcy的脱水产物硫化内酯具有高度活性,可引起动物体内甘油三酯,LDL和胆固醇合成增加,Hcy能加强低密度脂蛋白的自身氧化,并促进LDL 聚集,易被泡沫细胞吞噬。而且氧化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能影响NO的合成和凝血酶调节蛋白的活性,导致内皮功能进一步受损。Hcy自身氧化放出的大量超氧化自由基可造成内膜受损,促进葡糖氨基糖苷(GSG)的硫化,激活弹性蛋白酶,诱发凝血,增加钙质沉积。Hcy所产生的氧化氢可以对LDL进行氧化修饰,LDL修饰以后形成的氧化LDL可以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内皮功能下降,还可以增加泡沫细胞的形成,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

5、参与免疫反应

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过程中,单核细胞、T细胞的趋化、聚集和黏附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发展的关键步骤,在此过程中各种趋化因子和黏附分子等炎症因子的参与不可或缺,而Hcy能诱导血管局部的炎症细胞释放多种炎症因子,使血管局部功能损伤,进而发展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Hcy能使人单核细胞,主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增加,趋化活性增加,并且使前两者的MCP-1分泌也增多。Hcy上调MCP-1 mRNA的表达,同时,还刺激单核细胞表面MCP-1受体(CCR2)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Hcy还能刺激人单核细胞系Mac6(MM6)及PBMC13产生自介素-6(IL-6),也可刺激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IL-6。在长期素食造成的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情况下,也可见到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水平显著升高。Hcy选择性地引起体外中性粒细胞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改变,导致两者间的黏附增强。Hcy促进中性粒细胞释放细胞内H2O2,并促进中性细胞迁移[29,30]。

6、影响H2S的生成

早期H2S曾被认为是一种无色具有臭鸡蛋味的毒性气体,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H2S 被认为是继NO和CO后具有保护心血管系统作用的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H2S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他在血管和神经体液平衡上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代谢调节、自由基、心脏保护、血管舒张、血管氧敏感、内皮保护、血管炎症、通气控制和神经调节等方面。体内生成硫化氢的过程主要通过酶催化过程和非酶催化过程,酶催化过程主要依赖CBS/CES。同型半胱氨酸可以通过甲基化途径生成S-腺苷甲硫氨酸,也可通过转硫化途径生成H2S。基因突变,导致CSE基因的启动子结构发生突变,影响CSE的活性,从而使代谢的H2S含量降低[10,11]。

参考文献

1.李健.同型半胱氨酸及临床意义.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9,26(3).

2.Carmel, R.; Jacobsen, DW. Homocysteine in Health and Diseas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2001s.

3. Boers G.Moderarte hyperhomocysteineamia and vascular disease:evidence,relevance and the effect of treatment[J].Eur J Pediatr,1998,157(suppl 2):S127-S130

4.方雁,郝青林,何瑾,张玉琼.同型半胱氨酸与相关疾病的关系.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12(12).

5.Soo-Sang Kang, Edward L. Passen, Neal Ruggie, Paul W.K.Wong,Hyunchoo Sora. Thermolabile defect of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irculation. October 1993,Vol 88 No4, Part1.

6.P. Frosst et al.A candidate genetic risk factor for vascular disease: a common mutation in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Nature Genetics. 1995. Vol 10.

7.Leo A.J.Kluijtmans et al.Molecular genetic analysis in mild hyperhomcysteinemia:

A common mutation in the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gene is a genetic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 J. Hum. Genet.1996, 58:35-41

8.Eser B,Cosar M, Eser 0,etal. 677C>T and 1298A〉 C polymorphisms of methylenetetrahydropholate reductase gene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in Turkish population with spina bifida occulta. Turk Neurosurg,2010,20:9-15.

9.Houcher B,Bourouba R, Djabi F,etal. Polymorphisms of 5,10-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and cystathionine beta-synthase genes as a risk factor for neural tube defects in Setif, Algeria. Pediatr Neurosurg, 2009,45:472-477

10.Marti-Carvajal A J, Sola I,Lathyris D,et al. Homocysteine-lowering interventions for preventing cardiovascular events[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3,1:D6612.

11.Wagner F, Asfar P,Calzia E, et al. Bench-to-bedside review: Hydrogen sulfide—the third gaseous transmitter applications for critical care[J]. Crit Care. 2009,13(3):213.

12.Wang R. Two's company, three's a crowd: can H2S be the third endogenous gaseous transmitter?[J]. FASEB J. 2002,16(13): 1792-1798

13.Fang Li et al. Human Betaine-Homocysteine Methyltransferase (BHMT)and BHMT2:Common Gene Sequence Variation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Mol Genet Metab.2008.94(3): 326-335.

14. Herrmann W. Significance of hyperhomocysteinemia. Clin Lab 2006;52:367–74.

15.Rui Ding, Shilei Lin, Daojun Chen.The association of Cystathionine βSynthase (CBS) T833C polymorphism and the riskof stroke: A meta-analysis.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2012.312:26-30.

16.Wang J, Huff AM, Spence JD, Hegele RA.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in CTH associated with variation in plasma homocysteine concentration.Clin Genet. 2004. 65: 483–486

17.Xuejiao Men,Jiejie Li,Bingjun Zhang,et al.Homocysteine and C-Reactive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on and Prognosis of Intracranial 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J].PLOS,2013,8 (9):e73030.

18.毕胜,李国霖,温世荣,等.脑梗死患者与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关系的研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3,10(4):272-274.

19.Chao Feng, Xue Bai, Yu Xu, et al.Hyperhomocysteinemia Associates with Small Vessel Disease More Closely Than Large Vessel Diseas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13,10(4):408-412.

20.Frosst P, Blom HJ, Milos R, et al. A candidate genetic risk factor for vascular disease:a common mutation in methyleneterahydrofolate reductase.Nat Genet 1995,10(1):111-3

21.Reinhardt D, Sigusch HH, Vogt SF, et al. Absence of association between a common mutation in the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gene and the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Eur J Clin Invest, 1998, 28(1): 20-3

22.Gaughan DJ, Kluijtmans LA, Barbaux S, et al. The methionine synthase reductase (MTRR) A66G polymorphism is a novel genetic determinant of plasma homocysteine concentrations. Atherosclerosis, 2001, 157(2): 451-6.

23.Brown C A, McKinney K Q, Kaufman J S, et al. A common polymorphism in methionine synthase reductase increases risk of prematu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J Cardiovasc Risk,2000,7(3):197-200

24.Brown C A, McKinney K Q, Kaufman J S, et al. A common polymorphism in methionine synthase reductase increases risk of prematu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J Cardiovasc Risk,2000,7(3):197-200

25.Lievers, KJA, Blom, HJA, et al1A 31 bp VNTR in the cystathionine beta-synthase (CBS)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CBS activity and elevated post-load homocysteine levels[J]1Europe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2001,9(8), 583 –5891.

26.成君,朱文丽,刀京晶,李书琴,李勇.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G1958A 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的遗传易感性.疾病控制杂志.2004.8(2)

27.Krajinovic M,Lemieux-Blanchard E,Chiasson S,et al.Role of polymorphisms in MTHFR and MTHFD1 genes in the outcome of childhood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J].Pharmacogenomics J,2004,4( 1) : 66 - 72

28.赵彦波,柳新华,南欣荣.山西人群 MTHFD1 基因 rs2236225 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相关性.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29(4).

29.Lee E,Lee S and Park Y.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trans fatty acids in patients with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 case-control study in Korea. Br J Nutr 2008,100,609-14.

30.魏俊,王丽君,王佳佳,王娴,钟淑婷,常颖,朱惠莲.甲基供体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联性研究.华南预防医学.2012.38(2)

31.Walkey C J,Donohue L R,Bronson R,et al. Disruption of the murine gene encoding 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N-methyl-transferase[J]. 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7,94( 24) : 12880 -12885

32.黄红丽,李瑜元,聂玉强,周永健,沙卫红,杜艳蕾,王红.磷脂酰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基因G175A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广东医学.2008,7.29(7)

33.Dong H, Wang J J, LI CM, et a.l The 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N-methyltransferase gene V175M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confers the susceptibility to NASH in

Japanese population[J]. JHepato,l 2007, 46: 915-920.

34.Frank M et al.Hyperhomocysteinemia, Oxidative Stress, and Cerebral Vascular Dysfunction.stroke.2004.35:345-347

血液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血液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摘要同型半胱氨酸是人体内含硫氨基酸的一个重要的代谢中间产物,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与遗传因素、营养因素、雌激素水平、年龄因素等有关,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有关的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和胱硫醚-β-合成酶的基因突变,酶活性下降,也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方法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全自动的荧光偏振免疫测定(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immunoassay FPIA)、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LC最常用,而高效毛细血管电泳最有发展前途。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是一种人体内的含硫氨基酸,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其本身并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均认为血液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升高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遂成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新热点。本文综述血液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1 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过程 1.1 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脱甲基后的产物,蛋氨酸是重要的“一碳单位”供体,蛋氨酸在S-腺苷蛋氨酸合成酶崔化下与ATP结合生成S-腺苷蛋酸(SAM),SAM在供出甲基后,水解生成同型半胱氨酸和腺苷。相反,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在蛋氨酸合成酶的作用下,以维生素B12为辅助因子,接受N5-甲基四氢叶酸携带的甲基,再形成蛋氨酸。此反应必须有N5-甲基叶酸作为甲基的供体,N5-甲基四氨叶酸是四氢叶酸经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rahydrofolatereductase mTHFR)催化而产生的。同型半胱氨酸另一代谢途径是在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beta-synthase cBS)催化下,与丝氨酸缩合成胱硫醚。因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升高与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有关,MTHFR和CBS基因发生突变,导致酶活性降低,产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1.2 人MTHFR基因定位在lp36.3上,cDNA全长约 2.2kb,大鼠的MTHFR基因的cDNA 与人MTHFR基因有85%同源性。人MTHFR基因有多个等位基因,经流行病学分析,纯合子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之间呈现很强相关性。Frosst等应用PCR-SSCP分析证明MTHFR 基因在667位发生的突变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由于T代替了C,编码的氨基酸已由缬氨酸代替了丙氨酸,而缬氨酸可能与MTHFR活性中心密切相关,MTHFR酶活性大大降低。 1.3 CBS是一个63kD均一四聚体蛋白,定位于染色体21q2 2.3,可编码551个氨基酸,目前已鉴定出33个突变位点,与心血管疾病可能有关的是位于287密码子T283c,由编码的异亮氨酸代替了苏氨酸。另一个突变位点为307密码子上的G919A,由编码的甘氨酸取代丝氨酸。CBS这两个位点的突变均可使CBS酶活性降低,发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2 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 2.1 由于氨基酸分析仪器的灵敏度限制,过去一般认为血液中不存在同型半胱氨酸。Wicken等首先报道,男性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二硫化物总量为 3.3±0.8μmol/L,女性为2.4±0.7μmol/L,男性显著高于女性。他们使用磺基水杨酸沉淀蛋白质,层析用离子交换柱,氨基酸分析仪进行测定。还发现,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受雌激素水平、高脂饮食、维生素B12。叶酸缺乏、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2.2 wu等发现正常人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大部分是与蛋白质结合,可达70%,血浆中与同型半胱氨酸结合的蛋白是白蛋白。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表明,半胱氨酸不能取代同型半胱氨酸在血浆白蛋白上的结合位点,可能原因是同型半胱氨酸有更大的亲和力。同型半氨酸在血液中的存在方式是,部分以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二硫

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及临床应用

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及临床应用【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 近年来,关于心血管疾病危险度的指标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公认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肥胖和糖尿病等,载脂蛋白及脂蛋白(a)在临床应用也十分广泛。最近,又有一个新的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危险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受到重视和关注,本文对其理化性质、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 HCY理化性质 同型半胱氨酸为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同型半胱氨酸于1932年由De Vgneaud发现,其结构式为HSCH 2 (NH 2 )CO 2 H。血浆中存在氧化型和还原型HCY两种形式[1],氧化型含二硫基,包括同型胱氨酸和胱氨酸;还原型含硫基,包括同型半胱氨酸及半胱氨酸。正常机体存在少量同型半胱氨酸,还原型仅占2%。HCY转化的主要途径有两条:(1)甲基化过程,即通过叶酸循环途径,有甲基四氢叶酸作为甲基供体,VitB 12 作为辅因子,在蛋氨酸合成酶的催化下形成L-蛋氨酸。叶酸循环中的限速酶为5,10-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2)转硫过程,由VitB 6 依赖的胱硫醚β合成酶催化完成,代谢产物进入三羧酸循环或由尿排出[2]。 自20世纪60年代初在尿中首次被发现以来,同型半胱氨酸被认为与多种先天性代谢缺陷疾病有关,如胱硫醚β合成酶缺乏造成高同型半胱氨酸尿症。近年来发现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后形成的热不稳定型表型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相关联,这一基因有可能作

为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遗传学检查的主要基因型。 2 HCY实验室检测方法 最早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是氨基酸分析法,Ueland等测定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后经改良,目前常用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2.1 同位素法由Refsum等[3] 1985年建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 14 C标记的腺苷与HCY缩合后,经色谱分离,液体闪烁计数放射强度来测HCY浓度。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但操作繁琐且有放射污染,未能推广使用。 2.2 色谱法 1987年Stabler [3]首先报道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同型半胱氨酸。该法可同时测定半胱氨酸、蛋氨酸、胱硫醚和甲基甘氨酸等多种物质。虽然灵敏度、特异性好,但仪器价格昂贵而不能推广。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目前比较成熟且推广使用的方法,不足之处是样品处理、层析条件、样品检测及定量的诸多变异,使其难以标准化。Fiskertrand [4]等首先于1993年用全自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浆和尿液的HCY和硫醇物进行测定。HPLC根据衍生方式(柱前或柱后衍生)、检测方法(荧光、电化学)可分为多种方法。应用HPLC准确测定同型半胱氨酸需要优良的设备、高超的技术经验和应用HPLC方法适当的时间,另外选择和制备内部质控也相当重要。 2.3 免疫学法该法应用特异性的抗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单克隆技术,采用荧光偏振法或免疫法测定HCY。美国雅培公司采用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技术[5],用AXSYM仪器检测HCY,反应原理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1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人体内含硫氨基酸的一个重要的代谢中间产物,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Hcy水平升高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独立的渐进性致病因素,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与遗传因素、营养因素、雌激素水平、年龄因素等有关, 同型半胱氨酸又称为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Hcy的正常参考值随测定方法和种族人群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正常空腹血浆总Hcy水平为5~15μmol/L。研究表明:Hcy每升高5umol/L脑卒中风险升高59%,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升高32%;Hcy每降低5umol/L脑卒中风险降低24%,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降低16%.Hcy水平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呈正相关。引起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主要原因有遗传和环境营养两种因素: 遗传因素主要是一种命名为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及胱硫醚-β-合成酶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现在已经证明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的缺陷,在体内叶酸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引起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明显升高。由遗传缺陷引起的胱硫醚-β-

合成酶的活性降低,可导致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超过正常值的十倍左右。 环境营养因素指代谢辅助因子如叶酸、维生素B6、B12缺乏,这些因子在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反应中为必需因子,均可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吃煮熟的食物(叶酸主要存在于蔬菜、肉类、动物肝脏等),食物在煮熟的过程中90%以上的叶酸被破坏,导致中国人普遍的叶酸缺乏,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以及血清叶酸、维生素B6、B12水平下降. 为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我们建议40岁以上人群都应该定期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对于高Hcy人群还要注意一定的饮食结构。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意义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意义 发布时间02年09月11日09时20分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肖飞郭健 由于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技术的发展,对其研究逐渐深入,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可以作为判断心务管疾病危险性的独立指标,并认为与传统的指标相比,同型半胱氨酸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方法和临床意义。 1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过程 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作为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本身并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蛋氨酸分子含有S甲基;在与ATP作用生成S腺苷蛋氨酸后,可通过各种转甲基作用为体内已知的约50多种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物质提供甲基。S 腺苷蛋氨酸在甲基转移酶作用下将甲基转移至另一物质后,生成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后者进一步脱去腺苷,生成同型半胱氨酸。而同型半胱氨酸则可通过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EC1.1.1.68)及其辅酶维生素B12的催化作用,接受N5甲基四氢叶酸提供的甲基,重新生成蛋氨酸。而此过程又是已知的体内能利用N5甲基四氢叶酸的唯一反应。故同型半胱氨酸与体内一碳单位代谢有着密切关系。另外,同型半胱氨酸在胱硫醚-β-合成酶(EC4.2.1.22)催化下也可与丝氨酸缩合生成胱硫醚,后者近一步生成半胱氨酸和α酮丁酸。 2影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因素 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约70%与白蛋白结合,为结合型。其余的游离型则主要以二硫同型半胱氨酸和以二硫键结合的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化合物形式存在,只有少量以还原型同型半胱氨酸存在于血浆中。我们通常所指的是总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 影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最主要的因素莫过于遗传与食物营养缺乏。遗传因素主要包括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及胱硫醚-β-合成酶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现在已经证明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的缺陷,在体内叶酸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引起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明显升高。而根据Mudd等的研究,由遗传缺陷引起的胱硫醚-β-合成酶的活性降低,可导致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超过正常值的十倍左右。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意义[1]

1)骨代谢指标是罗氏骨代谢全套检查(早晨空腹静脉血)。 (1)骨形成标志物:P1NP(总1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N-端骨钙素; (2)参与骨形成的标志物:25-羟维生素D3、PTH(甲状旁腺素); (3)骨吸收标志物:β-CTX(I型胶原C端肽CTX)。 (4)影响骨代谢激素类:睾丸酮、雌二醇、性激素结合球蛋白、脱氢异雄酮硫 酸盐 (5)骨矿物:钙、镁、磷元素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意义 发布时间02年09月11日 09时20分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肖飞郭健 由于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技术的发展,对其研究逐渐深入,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可以作为判断心务管疾病危险性的独立指标,并认为与传统的指标相比,同型半胱氨酸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方法和临床意义。 1 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过程 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作为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本身并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蛋氨酸分子含有S甲基;在与ATP作用生成S腺苷蛋氨酸后,可通过各种转甲基作用为体内已知的约50多种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物质提供甲基。S腺苷蛋氨酸在甲基转移酶作用下将甲基转移至另一物质后,生成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后者进一步脱去腺苷,生成同型半胱氨酸。而同型半胱氨酸则可通过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EC1.1.1.68)及其辅酶维生素B12的催化作用,接受N5甲基四氢叶酸提供的甲基,重新生成蛋氨酸。而此过程又是已知的体内能利用N5甲基四氢叶酸的唯一反应。故同型半胱氨酸与体内一碳单位代谢有着密切关系。另外,同型半胱氨酸在胱硫醚-β-合成酶 (EC4.2.1.22)催化下也可与丝氨酸缩合生成胱硫醚,后者近一步生成半胱氨酸和α酮丁酸。 2 影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因素 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约70%与白蛋白结合,为结合型。其余的游离型则主要以二硫同型半胱氨酸和以二硫键结合的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化合物形式存在,只有少量以还原型同型半胱氨酸存在于血浆中。我们通常所指的是总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 影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最主要的因素莫过于遗传与食物营养缺乏。遗传因素主要包括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及胱硫醚-β-合成酶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高同型半胱

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

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 1 检验目的 指导本室工作人员规范操作本检测项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2 实验原理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蛋氨酸代谢产生的一种含硫氨基酸,80%在血中通过二硫键与蛋白结合,只有很少一部分游离同型半胱氨酸参加循环。同型半胱氨酸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后,生成340nm波长检测吸收光度值变化与HCY浓度呈线性关系。 3 标本: 3.1 病人准备:应禁食12小时抽血. 3.2 类型:新鲜不溶血的血清 3.3 标本存放留取标本后请尽快分离血清。在冰箱保存的条件下(2~8℃)稳定3天,-20℃保存至少可以稳定3个月。 3.4 标本运输室温条件下运输

3.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的不能做测定。 4 实验材料 4.1 试剂:北京万泰德瑞诊断技术有限公司HCY测定试剂盒(京械注准20152401106) 4.1.1 试剂组成 乳酸脱氢酶 >35KU/L 丝氨酸 0.76mmol/l NADH 0.47mmol/l 胱硫醚合成酶>20KU/L 胱硫醚裂解酶>10KU/L 4.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4.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2~8℃密闭保存,效期为12个月;开盖2~8℃保存,可稳定28天。 4.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4.2 校准品:使用北京万泰德瑞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HCY标准品血清进行校准操作。 4.3 质控品:使用正常值、病理值复合控制品。

5 仪器 AU2700生化分析仪,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 西门子ADVIA-2400生化分析仪,东芝TBA-120生化分析仪 6 操作步骤 6.1 样品的准备:将标好号的样品离心后放到仪器规定的位置。 6.2 试剂的检测:仪器开机后,检查各种试剂的位置,体积等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测定。 6.3 项目基本参数:参见生化检验AU2700生化分析仪,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西门子ADVIA-2400生化分析仪,东芝TBA-120生化分析仪项目测定参数。 6.4仪器操作步骤:参见生化检验AU2700生化分析仪,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西门子ADVIA-2400生化分析仪,东芝TBA-120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 7 质量控制

同型半胱氨酸介绍

同型半胱氨酸介绍 一,概念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分子的氨基酸。在体内经蛋氨酸脱甲基化生成,主要通过再甲基化和转硫途径代谢。需蛋氨酸合成酶、胱硫醚β合成酶(CBS)及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B6参与。酶功能障碍或维生素的缺乏等均可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 二,致病机理 同型半胱氨酸致病机理:①损伤血管壁导致血管阻塞;②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③促进血小板激活;④增强凝血功能;⑤促进平滑肌增值;⑥细胞毒化作用;⑦刺激LDL氧化等。 三,临床意义 【心脑血管病防治】 美国一项对近万名25-74岁无心血管疾病美国人历时20年之久的研究发现,每天从食用中摄取至少300μg叶酸,可使中风的发生率降低20%,使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降低13%。叶酸能保护心血管系统是由于它能降低Hcy水平,而Hcy是引起动脉硬化最终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的罪魁祸首。美国心脏协会建议成人摄取400μg叶酸/天,孕妇每600μg叶酸/天。 中度Hcy升高是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卒中的独立的危险因子,叶酸可通过降低Hcy防止出血性卒中的发生。 张氏等研究1698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302例冠脉造影阳性及500名健康国人血浆总Hcy、血脂、血糖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证实高Hcy血症是国人CHD,尤其是MI的独立危险因素,且Hcy水平与CHD严重程度一致。【中国分子心脏病杂志,2003,3(4):215】Hcy与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2个相互独立的危险因素,与心脑血管病变程度和并发症呈正相关。 美国专家在Framingham心脏病研究项目中发现,Hcy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更为密切,对尚未出现心脏病症状者来说,Hcy升高者患心力衰竭的危险可加倍,妇女的危险可增加3倍。 【糖尿病及并发症防治】 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血浆Hcy水平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患大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监测糖尿病患者Hcy水平有利于对其预后的评估【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194】。Hcy升高在糖尿病伴肾脏、视网膜及血管并发症的患者更为严重,与无糖尿病但具相同浓度的Hcy相比,糖尿病患者血浆总Hcy每升高5μmol/L,在未来5年的死亡率将增加3倍。高Hcy血症也能促进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Kidney Int(suppl),2001;78:S243-245】。 【CRF并发症防治】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普遍有高Hcy血症,其发生率是正常人33倍。高Hcy血症已成为心血管疾病高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在CRF患者中发生率高。Hcy通过内皮毒素作用、刺激血管、心肌平滑肌细胞增殖、心肌细胞钙超载、血栓形成、干扰谷胱甘肽合成、影响体内转甲基化反应等引发心血管事件。补充大剂量叶酸、B族维生素、采用充分高效透析及肾移植是治疗CRF患者伴Hcy血症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分析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5-07-01T17:26:42.35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作者:孙才于静 [导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机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 孙才于静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人民医院贵州开阳 550300) 【摘要】目的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 年5 月~ 2015 年1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 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实验组患者,另选取32 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成员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进行检测,并对两组成员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成员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4.4861,P=0.0000),实验组患者的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卡方=14.7156,P=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比正常人的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可作为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317-0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机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机体健康,同时,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因此,心血管疾病应该获得相关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寻求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现将2012 年~ 2013 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 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实验组患者,将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正常人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以此探究心血管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特点,并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在诊断心血管疾病上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 年~ 2013 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 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实验组患者,另选取32 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表示自愿参与本次实验。 实验组患者均被诊断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患者中男18 例,女14 例,年龄53 ~ 79 岁,平均年龄(63.25±5.83)岁;陈旧型心肌梗死的患者有13 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9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 例。 对照组的成员中均没有内分泌以及消化系统的疾病,其心、肾、脑以及肝功能均正常,且无营养不良者。对照组患者中男19 例,女13 例,年龄54 ~ 79 岁,平均年龄(63.23±5.79)岁。两组患者在各项基本资料上差异不显著,P > 0.05,数据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间的可比性较好。 1.2 测定方法 指导实验组患者在1 各月内不要服用影响此次实验的药物。指导两组研究对象空腹12 小时,取两组研究对象的清晨空腹静脉血,各取5ml,将血样置于转速为3000r/min 的离心机中进行离心,离心10min 后,取血样的上清液,并放入温度为-20℃的环境中进行冷冻,最后,利用循环酶法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进行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数据应用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率(%)表示,用t 检验计量资料,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平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为(19.04±9.95)μmol/L,对照组成员的平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为(8.94±7.95)μmol/L,两组成员的平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存在显著差异,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率也存在显著差异,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3. 讨论 当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正在不断的升高,这种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会使患者的大脑、心脏以及全身组织发生出血性或者缺血性疾病,这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因此,心血管疾病是医护人员的重要研究项目。只有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方法进行研究,有效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才能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从而减少疾病带给患者的损伤。因此,寻求准确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上的诊断方式有超声心电图、心电图检测技术等,但是这两种方法只能够作为证实结果的检测,显然,这两种方法的预防性能低,不能使患者及早的进行治疗。有研究显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可作为预测心血管疾病的指标。为此,本文对心血管患者以及健康人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进行分析对比,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希望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中,利用循环酶法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两组成员的平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率也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患者的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心血管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高于健康人群。因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可作为预测心血管疾病的指标。 综上所述,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诊断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预防性的诊断心血管疾病,从而使患者能够及早得到有效地治疗【4】。因此,这种诊断方法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意义讲述讲解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意义 由于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技术的发展,对其研究逐渐深入,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可以作为判断心务管疾病危险性的独立指标,并认为与传统的指标相比,同型半胱氨酸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方法和临床意义。 1 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过程 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作为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本身并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蛋氨酸分子含有S甲基;在与ATP作用生成S腺苷蛋氨酸后,可通过各种转甲基作用为体内已知的约50多种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物质提供甲基。S腺苷蛋氨酸在甲基转移酶作用下将甲基转移至另一物质后,生成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后者进一步脱去腺苷,生成同型半胱氨酸。而同型半胱氨酸则可通过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EC1.1.1.68)及其辅酶维生素B12的催化作用,接受N5甲基四氢叶酸提供的甲基,重新生成蛋氨酸。而此过程又是已知的体内能利用N5甲基四氢叶酸的唯一反应。故同型半胱氨酸与体内一碳单位代谢有着密切关系。另外,同型半胱氨酸在胱硫醚-β-合成酶(EC4.2.1.22)催化下也可与丝氨酸缩合生成胱硫醚,后者近一步生成半胱氨酸和α酮丁酸。 2 影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因素 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约70%与白蛋白结合,为结合型。其余的游离型则主要以二硫同型半胱氨酸和以二硫键结合的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化合物形式存在,只有少量以还原型同型半胱氨酸存在于血浆中。我们通常所指的是总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 影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最主要的因素莫过于遗传与食物营养缺乏。遗传因素主要包括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及胱硫醚-β-合成酶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现在已经证明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的缺陷,在体内叶酸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引起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明显升高。而根据Mudd等的研究,由遗传缺陷引起的胱硫醚-β-合成酶的活性降低,可导致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超过正常值的十倍左右。 对近1200名老人的研究表明,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血浆中维生素B6、B12和叶酸的浓度越低,其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越高。由于动物蛋白中蛋氨酸的含量比植物蛋白约高三倍左右,可以产生较多的同型半胱氨酸,因此可对人体的动脉组织造成损伤。 其它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肾功能的损害、以及服用影响叶酸和B族维生素的药物,都可影响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尤其是肾功的损害,会严重影响那些含硫氨基酸的排出,因为肾小

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一、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是一种人体内的含硫氨基酸,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部分以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二硫化物存在,微量以还原型同型半胱氨酸存在,大部分通过二硫键与白蛋白结合而存在。 大量对Hcy的研究表明Hcy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Boushey等的研究结果显示,血浆总Hcy水平每升高5umol/L,相当于胆固醇升高500umol/L。伴有血浆Hcy升高(>10umol/L)的原发性高血压定义为H型高血压。 二、影响血液Hcy水平的因素 1、遗传因素: C667T点突变可引起Hcy升高。CBS基因多态性。蛋氨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 2、性别与年龄: 国内外不少研究发现,Hcy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而且男性>女性。女性在绝经前的水平较低,绝经后显著升高,认为其机制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 3、营养因素: ①VitB6、VitB12、叶酸等Hcy代谢辅酶摄入不足时,则Hcy升高。 ②饮酒:长期饮酒可引起肝细胞蛋氨酸合成酶活性下降,从而造成Hcy血症。 ③饮食中蛋氨酸过高:有报道认为高动物蛋白饮食可能是Hcy血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三、同型半胱氨酸致病机理 1、内皮毒性作用。 2、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3、致血栓作用:Hcy可促进血栓调节因子的表达,激活C蛋白和凝血因子Ⅻ、Ⅴ,血小板内前列腺素合成增加,从而促进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4、脂肪、糖、蛋白代谢紊乱:Hcy可促进脂质沉积于动脉壁,泡沫细胞增加,还可改变动脉壁糖蛋白分子纤维化结构,促进斑块钙化。 5、干扰谷胱甘肽的合成:谷胱甘肽是一种重要的高氧化剂,它能防止很多细胞成分的氧化互相作用,对血管产生保护作用。Hcy干扰谷胱甘肽的合成,从而对机体造成危害。

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试剂盒(酶循环法)产品技术要求sainuopu

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试剂盒(酶循环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 1.1 试剂盒包装规格 试剂1:1×20ml,试剂2:1×5ml;试剂1:2×40ml,试剂2:2×10ml; 试剂1:3×40ml,试剂2:3×10ml 试剂1:4×60ml,试剂2:4×15ml;试剂1:2×400ml,试剂2:1×200ml; 试剂1:1×8L,试剂2:1×2L。 校准品(选配):2×1ml(两水平)。 质控品(选配):2×1ml(两水平)。 1.2试剂盒主要组成成分

2.1 外观 试剂盒各组分应齐全,完整,液体无渗漏。包装标签文字符号应清晰。 液体双试剂:试剂1无色至浅黄色澄清液体;试剂2无色至浅黄色澄清液体。校准品:无色至淡黄色澄清液体。 质控品:无色至浅黄色澄清液体。 2.2 净含量 液体试剂的净含量不得低于标示体积。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 在37℃、340nm波长、1cm光径条件下,试剂空白吸光度应不小于0.8。 2.4 分析灵敏度 测定浓度为10μmol/L样本时,吸光度变化值(ΔA)应不小于0.02。 2.5 线性范围 在(2.5,50) μmol/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不小于0.995。在(2.5,10]μmol/L区间内的线性偏差不超过±1.0μmol/L,(10,50) μmol/L区间内线性偏差不超过±10%。 2.6 重复性 重复测试(10.0±2.0)μmol/L的样本,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5%。 重复测试(20.0±4.0)μmol/L的样本,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3%。 2.7 批间差 不同批号试剂测试(10.0±2.0)μmol/L的样本,测定结果的批间相对极差(R)应不大于10%。 2.8 准确度

同型半胱氨酸的解读

解读同型半胱氨酸 一说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大多数临床医生可能最直接是想到这是一个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指标,其实HCY的检测意义远远不止如此,今天就从HCY的发展趋势、生化特性、影响因素、致病机制、相关的疾病四个方面来全方位了解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重要意义。 发展趋势 未来HCY检测将更加普及! 1998年,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对所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进行HCY检测。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提出:为预防出生缺陷和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应对所有育龄妇女及40岁以上人群进行HCY检测。2004年3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宣布补充叶酸,每年可挽救4.8万人的生命(减少中风死亡3.1万人,心脏病死亡1.7万人.2005年,美国有将近70%的内科医生将HCY检测作为常规检测项目。同时在英国,每年HCY 在孕妇中的检测次数达1000万人次以上。 近年来,随着同型半胱氨酸在我国临床应用的深入,HCY的检测逐步成为国内众多医院的住院必检项目、40岁以上人群的体检常规项目,并且很多医院的产科也在开展HCY筛查。但相比国外的应用情况,我国对HCY检测的认识与重视仍旧需要进一步地普及。 生化特性 到底同型半胱氨酸是什么? HCY是一种含巯基的氨基酸,主要来源于饮食摄取的蛋氨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中间产物,其本身并不参加蛋白质的合成。在体内,约

1/2 的HCY通过叶酸的循环重新合成蛋氨酸,另一半的HCY则通过转硫基途径,即HCY 与丝氨酸在胱硫醚β合成酶(CBS)作用下形成胱硫醚,最后生成丙酮酸、硫酸和水。如以下示意图可知:HCY在体内的代谢依赖于几种B族维生素(VB6,VB12,叶酸),因此B族维生素的缺乏容易诱发HCY升高。 致病机制 HCY对机体的危害性到底有多大? HCY最直接的危害是损伤血管,大量的文献指出HCY可能通过如下途径对人体造成损伤,包括: 1、通过氧化和亚硝化反应对血管内皮产生毒性; 2、刺激血管以及心肌平滑肌细胞增生,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

如何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如何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10万人中就有250人发生脑卒中,可见脑卒中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疾病之一。在临床上,高血压是诱发脑卒中的主要原因。 因此,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会进行降压治疗,以防止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 但是,有些高血压患者已经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却仍然发生了脑卒中,这是为什么呢?这可能是因为此类患者除了患有高血压以外,还同时患有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患者在空腹时进行抽血检查,若血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起过了15微摩尔/升,就可确诊其患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该病通常是由人体内缺乏叶酸、维生素B2和维生素6等营养物质所引起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在临床上,根据此类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高低,可将该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级别。 其中,轻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指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为15~30微摩尔/升,中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指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按酸的水平为 31~100微摩尔/升,重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指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高于100微摩尔/升。 据统计,在我国的高血压患者中,约有75%的人同时患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科学研究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增加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几率。当人体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超过一定的浓度时,就会损伤血管的内皮细胞、促进凝血过程,导致血栓的形成,从而增加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据统计,单独患有高血压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其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分别为正常人3倍和4倍。而同时患有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其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为正常人的12倍。 由此可见,高血压患者更应注意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患者可通过去医院检测自己血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来确定是否患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临床上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方法主要是补充叶酸、维生素B6和B12等营养物质。补充叶酸是降低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它能使血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下降超过20%、使脑卒中发生的风险下降25%。轻度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在平时可适当多吃些绿叶蔬菜、水果、坚果、豆类等富含叶酸的食物,以及糙米、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和蛋、动物肝脏、肾脏等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

同型半胱氨酸带来的危害

造成心梗脑梗的最大元凶 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简称Hcy)是人体中的一种中间代谢产物,它是人体的最大敌人。Hcy浓度越低,你的身体就越能保持完美的生化平衡,意味着您拥有更好的精力、更好的耐力、更清醒的头脑、更好的皮肤色泽。 一、Hcy增高带来的危害 如果Hcy浓度增高,你将会发生下列问题: 1. 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发生心梗和脑中风的风险大大增强;数值越高,近期发生心梗、脑梗的风险越大。 2. 身体衰老速度加快; 3. 削弱免疫系统,使你的抵抗力下降; 4. 损伤大脑并降低智商,容易发生老年痴呆和精神方面的疾病; 5. 容易形成血栓和产生无名的疼痛; 二、如何发现Hcy增高 你可以到有条件的医院去化验Hcy,最常用的检验方法就是免疫学法,正常值一般为5~15μmol/L。四十岁以上的人群应当每年常规检查一次,如果异常需要定期复查。 三、造成Hcy增高的原因是什么 1、遗传因素:由于基因缺陷或突变,造成Hcy必需的

酶缺乏。 2、饮食原因:由于饮食习惯不好,或减肥、挑食造成摄入的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不足,可引起Hcy在体内堆积。 3、长时间大量的锻炼和运动也会造成Hcy产生增多。 4、药物因素和疾病因素,一些药物如卡马西平、异烟肼,以及一些疾病如恶性肿瘤、银屑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也可导致高半胱氨酸的增高;还有进行血液透析的肾病患者,其血中Hcy水平可显著增高,发生血管栓塞性症状的几率显著增加。 四、发现Hcy增高怎么办 叶酸和维生素B-12有效的降低Hcy在体内的浓度。如果Hcy增高,要及时服用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 平常要注意食用富含维生素B12丰富的食物如肉、牛奶及动物肝脏;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有鸡肉、肝、马铃薯、葵花子、香蕉等;动物肝脏、水果、蔬菜等则含有丰富的叶酸。

同型半胱氨酸和其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及其临床意义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9年第26卷第3期 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100034) 李健(综述)李晓玫王海燕(审校) 摘要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属于蛋氨酸循环的中间产物。近年的研究发现,该物质是闭塞性血管疾病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对其代谢、测定、诊断和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动脉硬化慢性肾功能不全氨基酸代谢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又称高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去甲基后形成的一种含硫氨基酸,属于蛋氨酸循环的中间产物。有关其代谢紊乱的报道最早来源于先天性胱硫醚合成酶缺乏导致出现同型半胱氨酸尿患者的观察。此后,又相继发现其他几种参与HCY代谢的酶或辅酶改变所引起的代谢紊乱。近几年来,随着测定技术方法的改进,已经能够对正常人血浆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HCY进行测定,并且发现在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牛皮癣、维生素B12缺乏等疾病的患者中存在HCY的代谢紊乱[1~3]。本文就HCY的代谢、致病作用机制及其在肾脏疾病时的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同型半胱氨酸的生化特征与代谢[4] HCY来源于饮食摄取的蛋氨酸,是蛋氨酸循环中S-腺苷HCY水解反应后的产物,同时,又是胱硫醚β合成酶合成胱硫醚的底物。血液中的总HCY包括HCY、HCY二硫化物和胱氨酸-HCY3种形式,它们大部分以蛋白结合方式存在,小部分处于游离状态。 HCY代谢途径有3条:①HCY被重新甲基化为蛋氨酸:又称为再甲基化途径,再甲基化反应需要蛋氨酸合成酶参与,同时需要维生素B12作为辅酶,在此条件下,HCY与5′-甲基四氢叶酸合成蛋氨酸和四氢叶酸。肝脏中存在着另一条再甲基化途径,该途径以甜菜碱为甲基供体,在甜菜碱HCY甲基转移酶催化下合成蛋氨酸和二甲基甘氨酸。②HCY与丝氨酸缩合为胱硫醚的反应:又称为转硫化途径,反应由胱硫醚合成酶催化,维生素B6为辅酶,缩合成胱硫醚及水。这一反应在生理条件下不可逆,利于HCY的转运。生成的胱硫醚在γ-胱硫醚酶作用下裂解为半胱氨酸和α-酮丁酸。③直接释放到细胞外液。这部分与血浆浓度密切相关。释放到细胞外HCY的增加反映了其生成和代谢的紊乱。有研究表明[5],蛋氨酸的浓度可以影响HCY从细胞释放,在低浓度时,细胞释放受到蛋氨酸合成酶的影响;而高浓度时,细胞释放则受到胱硫醚合成酶的影响。

同型半胱氨酸测定检测操作程序

概述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人体内含硫氨基酸的一个重要的代谢中间产物,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Hcy水平升高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独立的渐进性致病因素,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与遗传因素、营养因素、雌激素水平、年龄因素等有关,同型半胱氨酸又称为高半胱氨酸,Hcy的正常参考值随测定方法和种族人群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正常空腹血浆总Hcy水平为5-15μmol/L。研究表明:Hcy每升高5umol/L脑卒中风险升高59%,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升高32%;Hcy每降低5umol/L脑卒中风险降低24%,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降低16%.Hcy水平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呈正相关。 1 目的 规范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测试,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和重复性。 2 检测方法和原理 2.1检测方法:速率法 2.2检测原理:本产品基于一种新型酶法,样本中的氧化型Hcy被转化为游离型Hcy后,进行一系列循环反应,这种基于共价底物转化产物的酶循环反应系统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主要是利用S-腺苷同型半胱氣酸(SAH)水解酶反应原理,在该反应中SAH被水解酶水解成腺苷和Hcy,腺苷立即水解成氨和次黄嘌呤,氨在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下,NADH 转化为NAD,样本中Hcy浓度与NADH转化速率成正比。 3 标本采集与保护 新鲜无溶血血清或EDTA、肝素抗凝血浆 遵守以下推荐的血清标本处理,运行和储存步骤 3.1用真空采样管采集血液标本时须遵守常规注意事项 3.2离心前使标本完全自然形成凝块 3.3全程保证样品管的密闭状态 3.4尽快分离血清,并及时测定 3.5如果标本不能在24小时内检测或运送标本时,将标本保存在4℃或更低温度的环境中:3.6冷藏标本室温放置20分钟后再测定; 3.7冷冻标本室温解溶后放置20分钟后再测定 3.8不符合标本处理 3.8.1溶血和乳糜血标本在报告单的备注栏注明 3.8.2标本量过少的标本,严重溶血和乳糜血标本与临床沟通并将标本退回,填写不合格标本拒接登记。 4 试剂和设备 4.1试剂 采用深圳奥萨制药有限公司试剂 4.1.1试剂组成 试剂1 S-腺苷甲硫氨酸(SAM) 0. 1 mM 烟酸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 0. 3 mM 三(2-羧乙基)膦氯化氢(TCEP) 0. 5 mM α—酮戊二酸(Oxoglutarate) 5. 0 mM Hcy甲基转移酶(HMTase) 5.0 KU/L 试剂2 谷氨酸脱氢酶(GLDH)10.0 KU/L 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水解酶(SAHase) 3.0 KU/L 腺苷脱氨酶(ADA) 5.0 KU/L 4.1.2试剂准备;恢复室温后使用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标准操作规程

同型半胱氨酸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1 检验申请 单独检验项目申请: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缩写:Hcy);组合项目申请:。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 标本采集与处理 2.1标本采集 2.1.1常规静脉采血约2 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或采用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 2.1.2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1.3急诊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 2.1.4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 2.1.5.1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的血清或血浆。 2.1.5.2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1.5.3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4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标本保存 2.2.1接收标本后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 2.2.2标本保存时间:室温(15~25℃)下可稳定4天,普通冰箱中(2~8℃)稳定数周。-20℃可保存数月;应避免标本反复冻溶。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时间超过1天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湿巾。 2.2.3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4~8℃冰箱内保存7天。 2.3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2.3.1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和空腹状态。 2.3.2不建议采集抗凝血标本,如果必须使用血浆,推荐的抗凝剂是肝素,不可用EDTA抗凝。2.3.3 采血前请尽量避免高蛋白饮食,高蛋白饮食可能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 2.3.4 使用下列药物治疗的病人,会引起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偏高:氨甲蝶呤、卡马西平、苯妥英、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