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院智慧校园整体规划方案(详细版)
中职智慧校园项目实施方案

中职智慧校园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校园建设已成为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校管理和教学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决定开展中职智慧校园项目实施工作。
二、项目目标。
1. 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校园信息化管理的全面覆盖。
2. 构建数字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3. 加强学校与家长、社会的沟通与联系,促进学校与社会的互动与合作。
三、项目内容。
1. 校园网络建设,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提升网络带宽和覆盖范围,确保校园网络畅通无阻。
2. 教学设备更新,更新教学设备,配备多媒体教室,提供数字化教学资源,支持教师多媒体教学。
3.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学籍管理、成绩查询、考勤管理等功能。
4. 教学管理系统,建立教学管理系统,包括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评价等功能。
5. 家校互动平台,建立家校互动平台,方便家长了解学校动态、学生学习情况,促进家校合作。
6. 安全监控系统,建立校园安全监控系统,确保校园安全。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确定项目实施计划,制定项目实施时间表和工作计划,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人。
2. 网络建设,对校园网络进行升级和改造,确保网络畅通。
3. 教学设备更新,采购更新教学设备,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
4. 系统建设,根据学校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和家校互动平台,进行系统建设和调试。
5. 安全监控系统建设,选购校园安全监控设备,进行系统建设和调试。
6. 培训与推广,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系统使用培训,推广智慧校园项目。
五、项目保障措施。
1. 资金保障,确保项目资金充足,满足项目实施需求。
2. 人力保障,调配专业技术人员,确保项目实施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3. 安全保障,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确保项目实施的安全。
六、项目效果评估。
1.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教学效果评估,考核智慧校园项目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效果。
中等专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江苏省兴化中等专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技术方案1.基础网络需求分析根据江苏省兴化中等专业学校智慧校园的总体规划和建设要求,本次整体智慧校园网建设将搭建一个资源共享传输平台,实现整个兴化中专校园网络的融合,使校园内的各部门网络互联、满足智慧校园各种应用业务。
智慧校园是高校信息化进入高级阶段的表现,其价值在于实现资源共享、智能灵活、安全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兴化中等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明显趋于在网络平台上承载、集成多种业务。
而且业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这就要求兴化中等新校区数字化校园平台应具备弹性、适应性,以动态适应多业务的不断发展,能将这些业务有机的整合起来,并且充分保障各种业务的服务质量。
同时这种多业务的整合应该至少面向未来五年内业务发展的适应能力。
兴化中等新校区校园网不仅仅是建设一个信息交互平台的,而且建成后要成为承载教学、科研、管理、娱乐等全方位应用的综合性安全网络平台。
目前在国内各高校,随着技术的更新和应用的扩展,校园网将逐渐向三网合一靠拢,应用也将日趋复杂。
本次网络建设,不但对于可靠性、稳定性及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设计更要充分考虑先进性、适变性、扩展性;做到可控、可管、可运营。
总结本次兴化中等基础网络整体的建设需求如下:建设一张结构优化的有线校园网——校园网的整体架构具备更有效的容灾能力,以应对故障节点、故障链路、路由震荡所带来对业务的影响;有线校园网需要具备千兆到桌面,万兆到汇聚的的能力;校园业务可平滑向下一代网络迁移,向IPv6迁移兼容现有校园网环境。
●建设一张全校覆盖的无线网络——智慧校园业务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校园业务可以基于移动漫游环境,移动漫游环境无需管理者手工干预,当有线网络出现故障时,无线网络可以起到备份作用。
●建设一个健壮的校园承载网络,整合统一通讯、校园监控、能源管理、多媒体教学、消防联动、信息发布、考试监控等业务,提供丰富的网络办公、教学、安防服务;●整体网络具备安全渗透防御能力——校园网出口具备攻击、非法业务的隔离、控制,具备在线主动抵御的能力;校园核心网络自身集成安全防御能力,缩小攻击、病毒在校园影响范围;用户接入网络屏蔽用户非法操作,隔离网络攻击;●实现整个校园网络的集中统一智能化管理,能够有效地对有线、无线、承载网的运行情况实时进行监控以及自动化配置,最大程度降低手工维护带来的人为错误以及工作量增加问题。
中职学院智慧校园整体规划方案(详细版)word格式

智慧校园整体规划方案目录第1章项目概述61.1 项目背景61.1.1 政策大力支持61.1.2 教学创新改革需要61.2 智慧校园内涵71.3 新常态下智慧校园发展趋势71.4 智慧校园建设必要性81.5 智慧校园建设效益9第2章现状及需求分析102.1 信息化现状分析102.2 信息化现存问题分析102.3 整体需求分析122.3.1 业务及功能性需求122.3.2 非功能性需求15第3章项目建设规划163.1 建设目标163.2 指导思想与原则 (18)3.3 建设内容规划193.3.1 规划原则193.3.2 内容规划20第4章项目总体设计234.1 设计理念234.2 设计标准和规范234.2.1 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234.2.2 教育信息化技术规范234.2.3 软件设计与开发规范244.3 总体架构设计284.3.1 门户层294.3.2 应用层304.3.3 资源层304.3.4 数据层304.3.5 基础设施层304.4 扩展接口设计304.5 关键技术路线314.5.1 面向服务集成SOA (31)4.5.2 面向对象组件技术 (31)4.5.3 Web Service (31)4.5.4 工作流技术324.5.5 J2EE技术324.5.6 流媒体技术344.5.7 分布式存储344.5.8 LDAP (35)4.5.9 CAS (36)4.5.10 Birt (38)第5章详细方案设计415.1 应用支撑平台415.1.1 中职学院信息标准规范415.1.2 ROD统一身份认证平台435.1.3 ROD统一信息门户平台445.1.4 ROD内容管理系统475.1.5 ROD数据交换平台485.1.6 云平台设计 (51)5.1.7 移动校园平台525.2 应用软件系统555.2.1 招生就业管理系统555.2.2 迎新管理系统565.2.3 ROD学生管理系统565.2.4 ROD教务教学管理系统585.2.5 ROD教学资源管理平台615.2.6 顶岗实习管理系统695.2.7 人事管理平台725.2.8 办公自动化(OA)系统755.2.9 图书馆管理系统805.2.10 3D虚拟校园935.2.11 决策分析平台965.2.12 综合实训平台1035.2.13 校企管理系统1045.2.14 精品课程制作平台1055.2.15 在线学习系统1065.2.16 在线考试1075.2.17 统一报表平台1085.3 原有系统集成整合110第6章信息安全设计1116.1 设计原则 (111)6.2 安全体系解决方案 (112)6.2.1 物理层安全技术方案1126.2.2 网络层安全技术方案1136.2.3 应用层安全技术方案1156.3 数据备份方案1176.4 安全管理方案建议1186.4.1 安全体系建设规范1186.4.2 安全组织体系建设1186.4.3 安全管理制度建设1186.4.4 安全管理手段119第7章项目实施1207.1 项目实施计划 (120)7.1.1 项目组织机构 (120)7.1.2 项目人员构成和相关职责1217.2 项目实施过程1277.2.1 合同签订1277.2.2 项目组成立1277.2.3 前期调研1277.2.4 详细方案设计1277.2.5 实施准备1287.2.6 安装和调试1287.2.7 系统初验1297.2.8 系统试运行1297.2.9 系统终验1297.2.10 实施过程文档管理1307.2.11 专家组监督和监察1317.3 项目风险与对策1317.4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132)7.4.1 校领导重视1327.4.2 组建运行保障机构1337.4.3 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1337.4.4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1347.4.5 建立科学规范的服务流程和运维流程1357.4.6 日常培训机制1367.4.7 系统应用考核1367.4.8 建立企业支持技术队伍137第8章售后与培训1388.1 售后服务1388.1.1 保修范围 (138)8.1.2 服务费用1388.1.3 响应时间 (138)8.1.4 技术支持方式 (138)8.2 项目培训1408.2.1 培训内容1408.2.2 培训方式1418.2.3 培训人员配置1428.2.4 培训资料1428.2.5 培训管理与考核142第1章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1.1.1政策大力支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明确要求:1.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2.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3.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4.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2023-职业学院智慧校园总体建设规划方案V2-1

职业学院智慧校园总体建设规划方案V2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学院已成为各地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普及高质量教育资源,各职业学院研究了智慧校园的建设规划方案。
本文将分步骤阐述职业学院智慧校园总体建设规划方案V2。
第一步:制定智慧校园建设方案为了推进职业学院对智慧校园建设的实施,学院需要制定一份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该方案应包含建设目标、建设范围、建设内容、建设周期及预算等方面,为后续的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二步:实施校园物联网建设物联网技术是实现智慧校园的核心技术之一。
校园物联网建设可在校园内部布置传感器,相互连接、实时监测、数据传输等多种操作,进而实现物联网环境下的学生课表自动安排、教师自主授课和多场地自由选择等功能,使校园更加智慧化。
第三步:开展教育教学平台建设教育教学平台建设是实现智慧校园的关键环节之一。
学院应该建立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平台,包括在线教学、在线测评、网课资料下载等功能,并在实际使用中持续优化升级,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无限可能。
第四步:智慧校园维护智慧校园建设之后,学院还需要一支强有力的维护组,进行后续的日常维护工作。
包括:统筹监管、信息安全保障、升级优化等重要方面。
这部分工作,学院可以和当地技术公司合作,将智慧校园维护工作逐一分工,为该项工作带来长期稳定的保障。
总之,职业学院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V2,在普及高质量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校园教育教学环境、提升校园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相信职业学院智慧校园建设会越来越成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安徽省中职院校智慧校园整体规划方案(详细版)

安徽省中职院校智慧校园整体规划方案(系统平台硬件-软件类)讨论稿2018.1目录第1章项目概述 (6)1.1 项目背景 (6)1.1.1 政策大力支持 (6)1.1.2 教学创新改革需要 (6)1.2 智慧校园内涵 (7)1.3 新常态下智慧校园发展趋势 (7)1.4 智慧校园建设必要性 (8)1.5 智慧校园建设效益 (9)第2章现状及需求分析 (10)2.1 信息化现状分析 (10)2.2 信息化现存问题分析 (10)2.3 整体需求分析 (12)2.3.1 业务及功能性需求 (12)2.3.2 非功能性需求 (15)第3章项目建设规划 (16)3.1 建设目标 (16)3.2 指导思想与原则 (18)3.3 建设内容规划 (19)3.3.1 规划原则 (19)3.3.2 内容规划 (20)第4章项目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设计理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设计标准和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慧中职方案

3.技术保障: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4.资金保障:合理配置项目资金,确保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5.安全与隐私保障: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确保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五、项目评估与调整
1.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学生满意度等方面。
2.应用系统:开发与整合教务管理、在线教学、学生评价等应用系统,实现教育教学的数字化、智能化。
3.服务体系: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职业规划指导和就业创业服务,全面促进学生成长。
四、实施方案
1.教育教学优化
-在线教学平台建设:搭建集课程资源、互动教学、学习分析于一体的在线教学平台,促进资源共享与教学互动。
-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实施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个性化学习支持:通过学习分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和资源推荐,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2.管理与评价体系
-教务管理系统升级:完善教务管理系统功能,实现课程安排、成绩管理、教学评价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综合素质评价:构建涵盖德、智、体、美等多维度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发展。
2.优化管理机制: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3.增强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三、核心架构
智慧中职方案的核心架构分为三个层面:基础环境、应用系统和服务体系。
1.基础环境:构建高速稳定的校园网络,部署智能化的硬件设备,为智慧中职提供基础支撑。
2.管理与评价
(1)完善教务管理系统,实现课程安排、成绩管理、教学评价等自动化、智能化。
完整版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三篇

完整版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三篇一、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1.目标设定:为了提高教育的质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校园的管理效率,我们计划将学校打造成一个智慧校园。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建设一个智慧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和便利的校园管理。
2.基础建设:我们将实施全校范围的网络升级,建设高速、稳定的无线网络,覆盖校园内的每一个角落。
同时,配备先进的网络设备和服务器来支持系统的运营和数据存储。
此外,我们还将建设信息化中心,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来管理和维护整个系统。
3.教学应用:我们将引入智能教室系统,配备智能投影仪、交互白板和个人电子设备等,提供多媒体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的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智能设备进行教学演示,学生可以通过个人设备参与课堂互动和在线学习。
此外,我们还将引入在线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远程学习的机会。
4.学生管理:我们将建设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通过RFID技术对学生进行身份识别和考勤管理。
学生可以通过一卡通系统进行校园卡的办理和管理,包括校园卡充值、消费流水查询等。
同时,配备校园安全监控系统,保障学生的安全。
5.校园生活:我们将建设校园智能餐厅,引入智能点餐系统和智能支付方式,提供优质的饮食服务。
同时,建设校园智能宿舍,配备智能门锁和智能设备,提供便捷和安全的居住环境。
此外,我们还将建设校园智能图书馆,引入自助图书借阅和数字阅读服务。
二、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1.目标设定:为了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我们计划将学校打造成一个智慧校园。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建设一个智能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和便利的校园管理。
2.基础建设:我们将升级学校网络,建设高速、稳定的无线网络,覆盖整个校园。
同时,购买先进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此外,我们还将建设信息化中心,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来管理和维护整个系统。
3.教学应用:我们将引入智能教室系统,配备智能投影仪、交互白板和个人电子设备等,提供多媒体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的环境。
职业教育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

后勤管理
数据中心
校长驾驶舱
职业教育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管理
职业教育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
建设内容 > 智慧管理体系 > 数据中心 智慧校园的根本在于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去找出规律,发现问题,更好的为教学和管理服务,数据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首要任务。
数 据 应 用 与 服 务
数据 交换 中心
教 学
学 工
智慧教学建设
建设内容
智慧教学
• 网络教学平台 • 仿真实习实训资源 • 数字课程资源
• VR虚拟资源制作中心 • 实训室建设
智慧内涵
• 专业共建 • 师资培训 • 大数据分析 • 教学诊改 • 技能提升
职业教育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
Hale Waihona Puke • 统一门户 • 数据中心 • 统一认证 • 教务系统 • 学工系统
内涵
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掌握学校各维度 情况;推动专业共建、校企合作、产教 融合发展,提升师生人文素养,从而提 升学校整体实力
职业教育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
教学
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丰富教师教学手段,实现教 学模式改革,打造“虚实结合、理实一体、科学 反馈、开放共享”的教学环境。
管理
打造满足校园用户个性化需求的管理环 境,提升学校对人、事、物等各个方面 便捷、智能的管理水平,辅助学校决策、 降低管理难度
智慧管理
• 班级管理 • 校长驾驶舱 • 人事管理 • 班主任管理 • 资产管理
智慧环境
• 校园网络建设 • 一卡通生活服务 • 智慧教学环境
• 信息安全建设
建设内容 > 智慧管理体系
行政党群
财务管理
学工系统
实习实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照市农业学校智慧校园整体规划方案(系统平台软件类)讨论稿2016.12目录第1章项目概述 (6)1.1 项目背景 (6)1.1.1 政策大力支持 (6)1.1.2 教学创新改革需要 (6)1.2 智慧校园内涵 (7)1.3 新常态下智慧校园发展趋势 (7)1.4 智慧校园建设必要性 (8)1.5 智慧校园建设效益 (9)第2章现状及需求分析 (10)2.1 信息化现状分析 (10)2.2 信息化现存问题分析 (10)2.3 整体需求分析 (12)2.3.1 业务及功能性需求 (12)2.3.2 非功能性需求 (15)第3章项目建设规划 (16)3.1 建设目标 (16)3.2 指导思想与原则 (18)3.3 建设内容规划 (19)3.3.1 规划原则 (19)3.3.2 内容规划 (20)第4章项目总体设计 (23)4.1 设计理念 (23)4.2 设计标准和规范 (23)4.2.2 教育信息化技术规范 (23)4.2.3 软件设计与开发规范 (24)4.3 总体架构设计 (28)4.3.1 门户层 (29)4.3.2 应用层 (30)4.3.3 资源层 (30)4.3.4 数据层 (30)4.3.5 基础设施层 (30)4.4 扩展接口设计 (30)4.5 关键技术路线 (31)4.5.1 面向服务集成SOA (31)4.5.2 面向对象组件技术 (31)4.5.3 Web Service (31)4.5.4 工作流技术 (32)4.5.5 J2EE技术 (32)4.5.6 流媒体技术 (34)4.5.7 分布式存储 (34)4.5.8 LDAP (35)4.5.9 CAS (36)4.5.10 Birt (38)第5章详细方案设计 (41)5.1 应用支撑平台 (41)5.1.1 中职学院信息标准规范 (41)5.1.2 ROD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43)5.1.3 ROD统一信息门户平台 (44)5.1.4 ROD内容管理系统 (47)5.1.5 ROD数据交换平台 (48)5.1.7 移动校园平台 (52)5.2 应用软件系统 (55)5.2.1 招生就业管理系统 (55)5.2.2 迎新管理系统 (56)5.2.3 ROD学生管理系统 (56)5.2.4 ROD教务教学管理系统 (58)5.2.5 ROD教学资源管理平台 (61)5.2.6 顶岗实习管理系统 (69)5.2.7 人事管理平台 (72)5.2.8 办公自动化(OA)系统 (75)5.2.9 图书馆管理系统 (80)5.2.10 3D虚拟校园 (93)5.2.11 决策分析平台 (96)5.2.12 综合实训平台 (103)5.2.13 校企管理系统 (104)5.2.14 精品课程制作平台 (105)5.2.15 在线学习系统 (106)5.2.16 在线考试 (107)5.2.17 统一报表平台 (108)5.3 原有系统集成整合 (110)第6章信息安全设计 (111)6.1 设计原则 (111)6.2 安全体系解决方案 (112)6.2.1 物理层安全技术方案 (112)6.2.2 网络层安全技术方案 (113)6.3 数据备份方案 (117)6.4 安全管理方案建议 (118)6.4.1 安全体系建设规范 (118)6.4.2 安全组织体系建设 (118)6.4.3 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118)6.4.4 安全管理手段 (119)第7章项目实施 (120)7.1 项目实施计划 (120)7.1.1 项目组织机构 (120)7.1.2 项目人员构成和相关职责 (121)7.2 项目实施过程 (127)7.2.1 合同签订 (127)7.2.2 项目组成立 (127)7.2.3 前期调研 (127)7.2.4 详细方案设计 (127)7.2.5 实施准备 (128)7.2.6 安装和调试 (128)7.2.7 系统初验 (129)7.2.8 系统试运行 (129)7.2.9 系统终验 (129)7.2.10 实施过程文档管理 (130)7.2.11 专家组监督和监察 (131)7.3 项目风险与对策 (131)7.4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132)7.4.1 校领导重视 (132)7.4.3 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 (133)7.4.4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134)7.4.5 建立科学规范的服务流程和运维流程 (135)7.4.6 日常培训机制 (136)7.4.7 系统应用考核 (136)7.4.8 建立企业支持技术队伍 (137)第8章售后与培训 (138)8.1 售后服务 (138)8.1.1 保修范围 (138)8.1.2 服务费用 (138)8.1.3 响应时间 (138)8.1.4 技术支持方式 (138)8.2 项目培训 (140)8.2.1 培训内容 (140)8.2.2 培训方式 (141)8.2.3 培训人员配置 (142)8.2.4 培训资料 (142)8.2.5 培训管理与考核 (142)第1章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1.1.1政策大力支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明确要求:1.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2.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3.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4.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摆在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
规划就“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
1.1.2教学创新改革需要使得学校师生对教学模式、教学环境、信息共享程度、教学资源获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本项目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教育信息化政策为导向,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全面帮助中职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信息共享、丰富教学手段,改善学习环境,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1.2智慧校园内涵智慧校园是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泛在感知等信息技术,打造物联网、智能化、信息化的新型校园。
智慧校园面向师生个性化服务,能全面感知物理环境、识别学习者个体特征和学习情境,提供无缝互通的网络通信,有效支持教学过程分析、评价、智能决策的开放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
1.3新常态下智慧校园发展趋势国内中高职信息化建设精力主要集中在IT基础设施、部门级独立应用上,该阶段最大特点就是“重硬件、轻软件”。
而随着用户对信息化诉求的转变及各种信息技术的促进下,中高职教育信息化呈一种新的趋势,即中高职信息化建设领域未来的发展主要围绕综合服务、资源共享、协作应用、移动应用、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层面展开。
1.综合服务面向师生的综合服务是未来中高职信息化建设的主流趋势,信息化需要为师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让师生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2.资源共享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在中高职领域的不断发展,使得中高职的信息化发展必然向智能化、自动化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快速传递与共享,并可依赖于先进的技术手段快速、便捷的获取信息。
3.协作应用学校作为一个小型的社会包含各个层面的用户群体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涉及大量围绕教学、科研、日常生活的协作互动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的信息化建设也是未来中高职信息化建设的主题。
4.移动应用随着3G/4G技术的不断成熟、3G/4G资费的不断下调,使得更多的学校有条件为广大的师生提供更贴身更便捷的信息化服务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访问学校的信息化资源。
5.物联网物联网的兴起,为校园安全、节能环保工作带来新的思路,未来中高职将逐步采用物联网技术,构建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为一体的一种新型智能化环境,为创建“平安校园”“节约型校园”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6.云计算技术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在中高职领域的不断渗入,使得未来中高职的信息化发展必然向云计算的方向进行发展。
其实,云计算提供了一种管理大量虚拟化资源的方式,它们可以被自动的汇聚并提供服务,可以弹性的进行服务的提供和扩展。
云计算不仅带来了新技术,如:虚拟化、自动化、标准化和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大大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提高效率;更带来了一种新的服务交付模式、一种服务化的理念,对提升用户体验、改进教学手段和创新管理文化都带来了新思路。
1.4智慧校园建设必要性智慧校园建设是教育信息化新常态下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也是中职学院抢抓机遇在新一轮的职业教育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的必由之路。
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可以配合学校二次创业。
帮助中职学院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打造职业品牌、增强产业发展,其建设水平是中职学院整体办学水平、综合实力和社会形象的重要体现。
1.5智慧校园建设效益1.教学改革利用信息手段改进教学模式,提供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加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和沟通效率。
1)改革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2)丰富教学资源3)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2.管理改进提供完善的应用系统支撑,积累高质量的业务数据,整合业务流程,提升业务运行效率提供科学全面的数据统计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1)使校园环境在时间、空间上得到延伸,克服多校区的障碍2)提高各部门协同效率,提供全面的决策依据3)全局业务整体把握与监控3.服务延伸利用信息技术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方便师生、生生之间的的互动交流;加强校际之间,学院与社会的沟通,拓展视野,服务地方经济,推动学院良性发展。
1)提供校园文化的发展园地2)提供学校对外交流服务的窗口3)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第2章现状及需求分析2.1信息化现状分析中职学院是校园信息化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很早就开始注重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人文素养的提升。
在过去几年里,学校投入相当的经费进行了校园信息通信网络、计算机等基础硬件设备建设,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硬件基础支撑体系。
同时,为了实现部分业务的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引进部分学校应用软件和平台。
总体来说,中职学院信息化建设已初显成效。
2.2信息化现存问题分析中职学院信息化建设已有成果能够满足学校过去日常办公、管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