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知识点整理

建筑构造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概述

建筑:是建筑物和构造物的总称。

建筑物:是指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进行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P1

构造物:是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建筑。P1

建筑物的分类方式:1、按使用功能分类(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园林建筑);2、按主要承重结构所用材料分类(木结构建筑、混合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其他类型建筑);3、按建筑物层数或总高度分类;4、按施工方法分类(全装配式建筑、全现浇式建筑、部分现浇部分装配式建筑);5、按建筑物的规模和数量分类(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P1~P2

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空间、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等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和增值单位。P5

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其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为M,即1M =100mm。P5

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扩大模数:是基本模数的整数倍(如3M、6M……);分模数:是基本模数的分数倍(如1/2M、1/5M、1/10M……)。P5

标志尺寸: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以及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有关设备位置界限之间的尺寸。P7

构造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等的设计尺寸。构造尺寸加上缝隙尺寸等于标志尺寸。实际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等生产制作后的实际尺寸。(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之间的差数应符合允许的误差数值)。

常用专业名词:P9

1、横向——指建筑物的宽度方向;纵向——指建筑物的长度方向。

2、横向轴线——平行建筑物宽度方向设置的轴线:纵向轴线——平行建筑物长度方向设置的轴线:

3、开间——两条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进深——两条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4、层高——指层间的高度,即地面至楼面或楼面至楼面的高度(顶层为顶层楼面到屋顶板上皮的高度);净高——楼面或地面与上部楼板底面成吊底底面之间的距离(其中那段空间也称为净空);建筑总高度——指室外地坪至檐口顶部的总高度。

5、建筑面积——指建筑物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由使用面积、交通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结构面积——指墙体、柱子等所占的面积;交通面积——指走廊、门厅、过厅、楼梯、坡道、电梯、自动扶梯等所占的净面积;使用面积——指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的净面积。

第二章地基与基础

地基:是基础下面承受其传来全部荷载的土层。地基承受建筑物荷载而产生的应力和应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达到一定深度以后就可以忽略不计。P10

基础:是指埋在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承受上部建筑传递下来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连同自重传给下面的土层。P10

地基常见的三种加固方式:P11

1、换土法:当地基土为淤泥、冲填土、杂填土及其他高压缩性土时,应采用换土法。

2、压实法:对于有一定含水量的地基土可以通过夯实、碾压和振动法将土层压实,提高其强度,降低其透水性和压缩性。

3、挤密法:以振动或冲击的方法成孔,然后在孔中填入砂、石、土、灰土或其他材料并加以捣实,成为柱体。

基础按构造形式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P14

第三章墙体

墙体的作用:1、围护作用(抵御自然现象,起保温、隔热、隔声作用);2、承重作用;3、分隔作用(将建筑物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分隔开来)。P27

墙体的设计要求:1、墙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2、墙体应具有保温隔热的性能;3、墙体隔声;4、其他要求(防火、防水等)。P28~P32

砖墙的组砌方式:1、一顺一丁式(整体性好);2、多顺一丁式;3、每皮顶顺相同式;4、全顺式;5、两平一侧式(每层由两皮顺砖与一皮侧砖组合相间砌筑而成)。P34~P35

砖的厚度:以标准砖砌筑墙体,常见的厚度为115mm、178mm、240mm、365mm、490mm 等,对应简称为12墙(半砖墙)、18墙(3/4砖墙)、24墙(一砖墙)、37墙(一砖半墙)、49墙(二砖墙)。P36

砖的局部尺寸:砖墙在砌筑时是以115mm+10mm=125mm为其组合的模数。P36

1)、当墙体长度小于1m时,为避免砍砖过多影响砌体强度,设计、施工时应以砖的模数125mm为模数,如240mm=115+(10)+115、365=240+(10)+115、490=115+(10)+240+(10)+115等。注:( )内尺寸为标志尺寸。

2)、当墙段长度超过1m时,可不再考虑砖模数的影响。

墙脚:是室内地面以下基础以上的这段墙体。墙脚有内墙脚和外墙脚(勒脚)。P39

墙身水平防潮层:墙身防潮的做法是在内外墙脚处铺设连续的水平防潮层。P39~P41

(一)防潮层的位置:

1、当室内地面垫层为混凝土密实材料时,内、外墙防潮层应设在垫层范围内,一般底于室内地坪60mm。

2、当室内地面垫层为透水性材料时,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平齐于室内地面。

3、当室内地面垫层为混凝土密实材料,且内墙面两侧地面出现高差或室内地坪低于室外地面时,应在高低两个墙脚处分别设一道水平防潮层,并在土壤一侧的墙面设垂直防潮层。

(二)防潮层做法:

1、防水砂浆防潮层:防水砂浆为1:2水泥砂浆加质量分数为3%~5%的防水粉,厚度为20~25mm(不适用于地基有不均匀沉降的建筑物)。

2、油毡防潮层:在防潮层的位置先抹20mm水泥砂浆找平层,上铺一毡二油。(削弱了砖墙整体性,在下端按固定端考虑的砖砌体和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中禁止使用)。

3、细石混凝土防潮层:在设置防潮层的位置铺设60mm厚与墙等宽的细石混凝土带,内配3¢6或3¢8钢筋(抗裂性能好,防潮效果好,且能与砌体结合为一体)。

勒脚:是外墙的墙脚。P41

勒脚有三个作用:1、保护墙体防止各种机械性碰撞;2、防止地表水对墙脚的侵蚀;3、可对建筑物立面的处理产生美观效果。简单的说:勒脚应有坚固、防水、美观的三大作用。

散水:建筑物四周坡度为3%~5%的护坡,能将地表积水排离建筑物。P42

明沟:是在建筑物四周设置的排水沟,能将水有组织地导向集水井,然后流入排水系统。其

沟底应做成纵坡,坡度0.5%~1%。P42

门窗洞口上的过梁(承受洞口以上墙体的自重):常见的有:砖拱过梁(平拱和弧拱)、钢筋砖过梁、钢精混凝土过梁(现浇和预制)三种。P42

墙体的加固措施:P46

1、设置壁柱(当墙体的高度或长度超过一定限值,影响到墙体的稳定性;或墙体受到集中荷载的作用,应增设凸出墙面的壁柱[又称扶壁柱],提高墙体的刚度和稳定性);

2、设置门垛(当墙上开设的门窗洞口处于两端转角处或丁字墙交接处时,为了保证墙体的承载能力及稳定性和便于门框的安装,应设置门垛,门垛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

3、设置圈梁(圈梁的定义: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设置的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连续闭合交圈的按构造配筋的梁,它作用是与楼板配合加强房屋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减小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振动荷载而引起的墙身开裂,在抗震设防地区,利用圈梁加固墙身更为必要)。

4、设置构造柱(构造柱的定义:按构造配筋先砌筑墙体,再在墙体的两端或纵横墙交接处现浇钢筋混凝土而形成的柱。在抗震设防地区,为了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而设置。构造柱设置的位置:应设置在震害较严重、应力较集中、连接构造较薄弱的部位。)

构造柱的构造要点:P50

1、构造住的最小截面尺寸240mm×180mm,纵向钢筋采用4¢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每层楼面上下适当加密。

2、施工时,应先放构造柱的钢筋骨架,再砌砖墙,最后浇筑混凝土。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即每300mm高伸出60mm,每300mm高再缩进60mm,沿墙高每500mm设2¢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1m。

3、构造柱可不单独设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不小于500mm的基础梁相连。构造柱顶部应与顶层圈梁或女儿墙压顶拉结。

变形缝:建筑物由于受昼夜温差的影响而热胀冷缩,或由于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原因,有可能产生内部变形,在应力集中处开裂,影响使用,甚至造成严重破坏。除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外,还需要在某些变形敏感部位预先沿整个建筑物的高度设置预留缝。

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P50~P53

1、伸缩缝:在长度或宽度较大的建筑物中,为避免由于温度变化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导致构件开裂,而沿竖向将建筑物基础以上部分全部断开的预留缝称为伸缩缝。

2、沉降缝:是为了预防建筑物各部分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破坏而设置的变形缝。

3、防震缝:是在抗震设防地区针对可能发生的地震设置的。

隔墙:是一种分隔建筑室内空间的非承重构件,起分隔空间的作用,它不承担外来荷载且本身重量由楼板或梁来承担。P57

隔墙设计要求:1、自重轻,有利于减轻楼板的荷载;2、厚度薄,可增加建筑物的有效空间;

3、便于拆卸,能随使用要求的改变而变化;

4、具有一定的隔声能力,使各使用房间互不干扰;

5、按使用部位不同,满足不同的要求,如防潮、防水、防火等。P57

隔墙按其构造形式分为:轻骨架隔墙(立筋式隔墙,它由骨架[木骨架和型钢骨架]和面层[抹灰面层和人造板面层])、块材隔墙(采用普通砖、多孔砖……)、板材隔墙(单板)。P57

墙体的承重方式: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承重(特点:1、房屋沿纵、横向刚度均较大,砌体应力较均匀,而且抗风能力较强;2、在占地面积相同的条件下,外墙面积较少。)

第四章楼地层

楼地层:是由楼板层(是房屋楼层间分隔上下空间的构件,除了水平承重外,还具有隔声、保温、隔热等能力)和地坪层(是建筑物底部与地表连接处的构造层次[习惯称为地面])。其中楼板和地坪层的面层称楼、地面。P75

楼板层的组成:是由面层(位于楼板层上表面,简称楼面)、结构层(承重部分,由梁、板等承重构件组成)、顶棚层(位于楼板最下表面,也就是室内装修层,即天花板。起保护结构层和装饰作用)、功能层(即附加层,如保温层、防水层、防潮层等,它位于面层与结构层或结构层与顶棚层之间)四部分组成。P75

地坪层的组成:是由面层(位于地坪层最上面部分,应满足耐磨、平整、易清洁、防水等)、垫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承受面层传来荷载和自重并将其均匀传给下面的基层)、基层[凡是附着或支撑面层的结构或骨架,称为基层](垫层与土壤层间的找平层或填充层,可加强地基承受荷载能力,并起找平作用)、附加层(即功能层,如保温层、防水层、防潮层等)。

楼板的类型:木楼板、砖拱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钢衬板组合楼板。P76

楼地面(按材料和施工方式)的类型:整体类楼地面(水泥砂浆楼地面、细石混凝土楼地面、现浇水磨石楼地面)、块材类楼地面、卷材类楼地面(塑料地毡、橡胶地毡等)。P86

钢筋混凝土楼板: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板式楼板、肋梁楼板[单向板、双向板、井式楼板、无梁楼板、钢衬板组合楼板]);2、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实心板、槽形板、空心板);3、半预制半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实心薄板)。P77~P80

第五章楼梯和电梯

楼梯的组成:主要由楼梯段、楼梯平台(是指连接两梯段之间的水平部分)、栏杆扶手(布置在楼梯梯段和平台边缘处有一定安全保障的围护构件)三部分组成。P92

楼梯的类型:(一)按楼梯形式分类:1、直跑式楼梯(直行单跑楼梯、直行多跑楼梯);2、平行双跑楼梯;3、平行双分、双合楼梯;4、折行多跑楼梯;5、剪刀楼梯;6、螺旋楼梯;

7、弧形楼梯。(二)按楼梯间形式分:1、开敞式楼梯间;2、封闭式楼梯间;3、防烟楼梯间。P93~P95

钢筋混凝土楼梯: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和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P104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是指楼梯段、楼梯平台等整体浇注在一起的楼梯。特点:整体性好、刚度大、坚固耐久、可塑性强、抗震性能好、并能适应各种楼梯形式。按其楼

梯段的传力特点:分为板式楼梯和梁板式楼梯。P104~P105

(一)板式楼梯:带平台板的板式楼梯和不带平台板的板式楼梯(注:都有平台梁)。(二)梁式楼梯:1、双梁式梯段(即有两根斜梁):分为正梁式(即梯段梁在踏步板之下,踏步在板外露,又称为明步)和反梁式(即梯段梁在踏步板之上,踏步包在里面,称为暗步);

2、单梁式梯段(即只一根斜梁):分为悬臂式(即斜梁布置在踏步的一端,而将踏步另一端向外悬臂挑出)和挑板式(即斜梁布置在踏步的中间,让踏步在梁的两端挑出)。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是指在预制厂生产或现场制作的构件安装拼合而成的楼梯。特点:提高工业化施工水平、节约模板、简化操作程序、缩短工期,但它的整体性、抗震性、灵活性等不及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按楼梯构件的尺度: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三种。P107

第六章窗和门

窗的作用:具有采光、通风、围护、装饰、观察五大作用。P127

门的作用:具有采光、通风、围护、美观、通行、疏散、防盗、防火八大作用。P136

窗的类型:按其开启方式分为:平开窗、推拉窗、悬窗、立转窗、固定窗有五种。P128

门的类型:按其开启方式分为:平开门、推拉门(下面加设轨道)、弹簧门、旋转门、折叠门(多用于尺寸较大的洞口)、卷帘门(不占空间)、翻板门(仓库、车库)有七种。P136 窗的常见尺寸:窗的基本尺寸一般以建筑模数300mm为模数,居住建筑可以以基本模数100mm为模数。P128

1、常见窗的宽度为:600mm、900mm、(1000mm)、1200mm、1500mm、1800mm等。

2、常见窗的高度为:600mm、900mm、1200mm、1500mm、(1600mm)、1800mm等。

3、一般窗的高度超过1500mm时,窗上部设亮子,亮子的高度一般在300mm~600mm间。门的常见尺寸:高度一般以满足建筑模数300mm,特殊情况可以以基本模数100mm为模数;而宽度一般以满足基本模数100mm,当门宽大于1200mm时,以300mm为模数。P137 1、常见门的宽度为:600mm、700mm、800mm、900mm、1000mm、1200mm、1500mm、1800mm等。

2、常见门的高度为:2000mm、2100mm、2200mm、2400mm、2700mm、3000mm、3300mm 等。

3、一般门的高度超过2400mm时,必须在门上部设亮子。

第七章阳台与雨篷

阳台:是多层建筑中与房间相连的室外平台,设计要求:1、坚固和安全问题;2、排水和渗水问题;3、栏杆通风和挡阳问题;4、艺术要求。按相对外墙位置分类:凹阳台、凸阳台、半凸半凹阳台。P146

阳台的组成:由阳台板(阳台的承重构件)和护栏(由栏杆和栏板组成,起围护和装饰作用,其高度不小于1.1m)。P147

雨蓬(多为钢筋混凝土悬挑构件):是指建筑入口处和顶层阳台上部用以遮挡雨水,保护外门免受雨水侵蚀而设的水平构件。P153

雨蓬的类型:挑板式(悬臂式)、墙或柱支承式两种。

第八章屋顶

屋顶:主要由起防水、排水作用的屋面和起支撑作用的结构组成。P158

屋顶按构造形式(外观形式)可以分为:1、平屋顶(坡度一般在2%~3%,也可以在0%~5%);

2、坡屋顶(破屋顶一般在5%~50%);

3、空间曲面屋顶。P158

屋面的排水方式:分为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两类。P159~P160

1、无组织排水:又称自由落水,即雨水自由地从檐口落至室外地面。优点:落水构造简单、经济;缺点:雨水落下时会溅湿地面。适用范围:二层以下低层建筑物或年降雨量小于900mm 的少雨地区的三层以下建筑。

2、有组织排水:是通过排水系统,将屋面积水有组织的排至地面。做法:将屋面划分成若干个排水区,使雨水进入排水天沟,经水落管排至室外地面,最后排往市政地下排水系统。

有组织排水根据水落管的位置分为:内排水和外排水。P160

1、内排水:水落管在室内,适用范围:多跨建筑、高层建筑,此外在严寒地区为防止水落

管冻裂也将其放在室内;

2、外排水:包括檐沟外排水、女儿墙外排水和檐沟女儿墙外排水。

天沟:屋顶上的排水沟。

女儿墙:墙身在屋顶上的延伸部分。(上人屋顶:其高度大于或等于1300mm;不上人屋顶:其高度大于或等于800mm)。

屋檐:屋面向外的悬挑的部分。

平屋顶构造设计:设计结构层、防水层、保护层、保温层、隔热层、隔汽层、找平层共七层。平屋顶的防水层根据材料性质可以分为:刚性防水、卷材防水(又称柔性防水)、涂料防水。

(一)卷材防水(柔性防水):P163

1、材料:沥青、改性沥青、高分子材料

2、施工工序(由下至上):结构层→找坡层→找平层(20mm厚1:3水泥砂浆)→结合层(在找平层上面刷一层油)→防水层(在结合层上面刷三毡四油)→保护层(不上人屋顶:用沥青胶粘直径3~6mm的绿豆沙;上人屋顶:在防水层上浇筑30~5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层)。

(二)刚性防水:P171

1、材料:防水砂浆、防水细石混凝土

2、施工工序:结构层(可采用预制或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找坡层→找平层(20mm 厚1:3水泥砂浆)→隔离层(浮筑层,其作用将防水层和结构层分离,以适用各种变形)→防水层(二毡三油)→保护层。

泛水:指屋面防水层与垂直墙面或出屋面竖向构件相交处的防水处理。泛水处卷材应采用满贴法,泛水高度由设计确定,但最底不小于250mm。P166

分格缝:也称分仓缝,是为了减少裂缝,在刚性防水层上预先留设的缝。P171

坡屋顶构造设计:一般由承重结构、屋面面层两部分组成,根据需要还有顶棚、保温层等。(一)机平瓦屋顶:包括平瓦(长400mm宽230mm厚50mm)和脊瓦(长460mm宽203mm 厚50mm)。

(二)油毡瓦屋顶:适用于坡度大于20%的屋面。

铺设方法:

1、油毡瓦在木版基层上铺设时:铺木版→干铺一层玻璃纤维油毡→顺水条→挂瓦条。

2、油毡瓦在混凝土基层上铺设时:(1)铺钢筋混凝土板→油毡→顺水条→挂瓦条→挂瓦;(2)铺钢筋混凝土板→结合层(水泥砂浆)→琉璃瓦。

第二部分工业建筑构造

连系梁:是厂房纵向柱列的水平连系构件,用以增加厂房的纵向刚度,当设在墙内时,承受上部墙体的荷载,并将荷载传给纵向柱列。

单层厂房结构的类型:1、排架结构;2、刚架结构(将屋架或屋面梁与柱子合并为一个构件,柱子和屋架的连接处为整体刚性节点,柱子和基础的连接为铰接节点);3、空间结构。

柱按其作用不同分为:排架柱和抗风柱。

柱的组成:是由柱身、牛腿、预埋构件三部分组成。

重点:楼梯的尺度与设计:

楼梯踏步尺寸:

名称住宅学校、办公楼剧院、会堂医院幼儿圆

踏步高(mm)156~175 140~160 120~150 150 120~150

踏步宽(mm)260~300 280~340 300~350 300 260~300

梯井宽度一般为60~200mm;平台梁的高度一般为350mm;

楼梯净空高度:包括楼梯净高(踏步前缘处到顶棚垂直线的净高度计算)和平台处净高。楼梯净高不小于2200mm;平台处净高不小于2000mm。

楼梯的设计:

1)初选踏步高h,确定踏步数N,N=层高/h,再根据2h+b=600~620mm,确定踏步宽度b;

2)根据N和b,计算梯段水平投影长度,L=(0.5N-1)b;

3)根据楼梯间开间确定梯段宽度B及梯井宽度C,B=(开间―C―墙厚)/2,梯井宽度C=60~200mm;

4)确定中间平台宽度D1,D1≥B;

5)根据中间平台宽度D1及梯段长度L,计算楼层平台宽度D2,D2=进深―D1―L-墙厚。对于封闭式楼梯间,D2大于或等于B;对于开敞式楼梯间,D2可以不要大于B;

6)进行楼梯净高H的验算,H=(0.5N×h-350)mm如果不满足净高时,解决的方法有三种:

a、在底层变等跑梯段为长短跑梯段,起步第一跑为长跑,以提高中间平台标高,这中方法会增大进深,设第一跑为长跑,其踏步数为N1,H=(N1×h-350)mm≥2000mm,则第一跑梯段长L及楼层平台宽度D2:L=(N1-1)×b;D2=(进深-L-D1-墙厚)如果是封闭式楼梯间就判断D2是否大于或等于B;

b、局部降低底层中间平台下地坪标高,但降低后的下地坪标高还是要高于室外地坪标高,以免雨水内溢。一般降低-0.45m,则H=(0.5N×h-350+450)mm判断H是否大于净高规定值;

c、综合以上两种方法,设第一跑踏步数为N1,平台梁高350mm,降低底层平台下的地坪标高为-0.45m,则H=(N1×h-350+450)mm≥2000mm;得出N1后,计算第一跑梯段长L:L=(N1-1)×b;再计算底层平台净高H和楼层平台宽度D2:H=(N1×h-350+450)mm判断H是否大于或等于净高规定值(2000mm);D2=(进深-墙厚-D1-L)mm 如果是封闭式楼梯间就判断D2是否大于或等于B。

7)绘出楼梯的平面图及剖面图。

第三部分:《构造》详细版

建筑方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

奋斗目标:“四化一改”,即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管理现代化和墙体改革。

建筑分类:按使用功能:工业建筑、农业建筑、民用建筑按建筑规模:大量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

按结构形式:木结构、砖木结构、砖石结构、砖(石、砌块)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按层数: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超高层按建筑物等级分

民用建筑的分类:1.居住建筑 2.公共建筑

层数:低层:1~3层多层:4~6层中高层:7~9层高层≥1:0层;或总高>24米超高层: 总高≥100米

民用建筑的结构类型(建筑结构——由承重构件组成的承力体系)

1.按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分

(1)木结构建筑:以木材作为房屋承重骨架的建筑 (2)混合结构建筑:主要承重结构构件由两种或以上的材料构成的建筑(砖木结构、石木结构、砖混结构) (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主要承重结构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 (4)钢结构建筑:主要承重结构构件采用钢材制作的建筑

2.按建筑结构的承重形式分

(1)承重墙结构:荷载通过墙体传给基础(2)骨架结构(框架结构):荷载由骨架传给基础(框架结构,排架结构,刚架结构)(3)剪力墙结构:荷载通过抗水平剪切力的钢筋混凝土墙体传给基础(纯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4)筒体结构:荷载由四周围合的钢筋混凝土墙体传给基础(纯筒体结构和框架---筒体结构) (5)空间结构:大跨度,大体量建筑中屋盖采用的特种结构(拱结构,壳体结构,桁架结构,网架结构,悬索结构等)

建筑物的等级:

(一)按重要性及使用要求分等

特等:具有重大纪念性、历史性、国际性、和国家级的各类建筑甲等:高级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乙等:中级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丙等:一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丁等:低标准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二)按防火性能分等

1.划分依据:

1)构件的燃烧性能—在明火或高温作用下,燃烧与否,以及燃烧的难易程度。

A.非燃烧体

B.难燃烧体

C.燃烧体

2)构件的耐火极限—建筑物件遇火后所能支持的时间。

A.失去支持能力

B.完整性被破坏

C.失去隔火作用

2. 划分情况:A.多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分四级 B.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分二级

耐火极限:从构件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止这段时间,以小时计。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

燃烧体:木材,胶合板,纤维板等难燃烧体:石棉板,灰板条抹灰等不燃烧体:砖,石,钢筋混凝土,金属等

(三)按耐久年限分

一级:耐久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建筑及高层建筑二级:耐久50~100年,适用于一般建筑

三级:耐久25~50年,适用于次要建筑四级:耐久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建筑统一模数制:为统一建筑构配件的尺寸而制定的模数协调标准。

模数:选定的尺寸单位

1.基本模数和导出模数

(1)基本模数——基本尺寸单M=100mm

(2)导出模数:A.扩大模数——基本模数的整数倍数 B.分模数——基本模数的分数倍数2.导出模数基数

(1)扩大模数的基数:3M、6M、12M、15M、30M、60M。 (2)分模数的基数:1/10M、1/5M、1/2M

3.模数数列:以基数为基础展开的尺寸数值系列。

4.适用范围:开间(柱距)、进深(跨度)、层高、构配件截面尺寸、门窗洞口尺寸等。

定位轴线:确定主要构件位置的基准线,是施工放线的依据。对较复杂的平面,可先分区后再编号。

横向定位轴线的距离称为开间(或柱距);纵向定位轴线的距离称为进深(或跨度)。

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与影响因素:

(一) 建筑构造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建筑构造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和组成方法。

(二) 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1.满足使用要求 2.有利于结构安全 3.方便施工 4.造价经济

(三)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1.荷载因素——自重、外力、内力等。

2.自然因素——自然条件、气候条件等。

3.使用因素——机械振动、噪音、火灾等不利因素。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①外界环境的影响

a.外界作用力的影响:外力包括人,家具和设备的重量,结构自重,风力,地震力及雪重等,这些通称为荷载。

b.气候条件的影响:如日晒雨淋、风雪冰冻、地下水等。对于这些影响,在构造上必须考虑相应防护的措施,如防水防潮、防寒隔热、防温度变形等。

c.人为因素的影响:如火灾,机械振动,噪声等的影响,在建筑构造上需采取防火、防振和隔声的相应措施。

②建筑技术条件的影响:建筑技术条件指建筑材料技术、结构技术和施工技术等。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建筑构造技术也在改变着。

③建筑标准影响:建筑标准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与建筑构造关系密切的主要有建筑的造价标准、建筑装修标准和建筑设备标准.标准高的建筑,其装修质量好,设备齐全且档次高,自然建筑的造价也较高;反之,则较低

民用建筑组成

基本组成:基础、墙(柱)、楼地层、楼梯、屋顶、门窗

附属部分:阳台、雨篷、台阶、坡道、烟囱、垃圾道、通风道等。

主要作用:承重、围护、分隔

(1)基础:是房屋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结构,它的作用是把房屋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2)墙:是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和围护构件。

(3)楼板层和地坪层:是水平方向的承重结构,并用来分隔楼层之间的空间。

(4)楼梯:是房屋的垂直交通工具,作为人们上下楼层和发生紧急事故时疏散人流之用。(5)屋顶:是房屋顶部的围护构件,抵抗风,雨,雪的侵袭和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又是房屋的承重结构,承受风、雪和施工期间的各种荷载。

(6)门窗:门主要用来通行人流,窗主要用来采光和通风。

除上述六部分八大构件以外,还有一些附属部分,如阳台、雨篷、台阶、烟囱等。组成房屋的各部分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但归纳起来是两大类,即承重构件和围护构件。

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1)基础:承重。 (2)墙体:承重、围护、分隔空间。 (3)楼地层:承重、分隔、支撑。

(4)屋盖:承重、围护、防水排水、立面造型。 (5)楼梯:交通联系、安全疏散、装饰空间。

(6)门窗:联系分隔空间,采光通风、美观装饰。檐沟、明沟、窗台、遮阳板、雨蓬、阳

台等。

基础:建筑物的墙或柱深入土中的扩大部分,是建筑物的一部分。

地基:基础下的土层,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联系:建筑物的总荷载通过基础传给地基,地基因此产生应力和应变。

对基础的要求:足够强度、刚度、耐久性。

对地基的要求:尽可能土质均匀、承载能力高、尽量采用天然地基。

地基形式:天然地基: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等人工地基:压实法,换土法,固化法,打桩法等处理过的

一、特殊性土

1.软弱土:含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淤泥,淤泥质土是滨海,内陆湖等的粘性土沉积.冲填土是水力冲填泥砂形成的填土.杂填土是城市地基表层覆盖的一层人工堆填的杂物,包括工业废料,建筑、生活垃圾等

2.湿陷性黄土:黄土是一种含大量硫酸盐类、肉眼能观察到大孔隙的黄色粉状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非湿陷性黄土,另一种为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又分为自重湿陷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3.膨胀土:膨胀土系指粘粒成分主要由强亲水性矿物组成,具有较大涨缩性的土。

4.红粘土:红粘土是碳酸盐岩系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作用,形成覆盖于基岩上,呈棕红褐黄等颜色的粘土。

5.多年冻土:无论冬夏均处于冻结状态、且连续保持3年以上的土层称为多年冻土。

二、人工地基:由于软弱地基上建筑物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很大给工程带来不利影响,需要进行人工处理,经过人工处理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

土压实原理:疏松软弱地基为减少沉降量,提高强度,常采用机械压实处理.用重锤或压路机将较软弱土层夯实或压实,挤出土层颗粒间空气,提高土密实度以增加土层承载力.适土层承载力与设计要求相差不大情况。

换土垫层方法及其作用

1.换土垫层法是将基础底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换填无侵蚀性的低压缩性的散体材料,分层夯实作为地基的持力层。

2.垫层材料可用中砂、粗砂、砾石、碎石、卵石、矿渣、灰土、素土,其中以砂、卵石应用最广。

一、概念(以砂桩为例):砂桩挤密法是在软弱或松散地基中,先打入桩管成孔,然后在桩管中填粗砂、砾石等坚实土料,桩管底部装有活瓣,边放料边上拔桩管,在地基中形成砂桩,挤密周围软弱或松散土层,使砂桩与挤密后的土共同组成持力层。

二、砂桩尺寸:一般深度不小于5m,砂桩直径30~60cm

三、砂桩挤密法适用范围:松散砂土地基,也可加固软弱粘性土地基。

四、施工步骤:采用间隔跳打的施工工艺。

一、高压旋喷法

1.高压旋喷法是用钻机钻孔至所需深度,用高压脉冲泵,通过安装在钻杆底段的喷嘴向四周喷射化学浆液,同时钻杆旋转上提。高压射流使土体结构破坏并与化学浆液混合、胶结硬化后形成圆柱体,可形成旋喷桩。

2.用途:高压旋喷法用途较广泛,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可作成连续墙用来防水,还可以用于深基础开挖。

二、深层搅拌法:深层搅拌法是加固深层软弱地基的一种新技术。

三、电渗硅化法

1.硅化法是用硅酸钠(水玻璃)为主的混合液体进行化学加固地基的方法。

2.地基土的渗透系数较小,土粒较细,孔隙很小时,需用电渗的作用使溶液进入土中,这方法就为电渗硅化法

基础埋置深度(简称埋深):室外设计地坪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影响因素:土层构造、地下水位、上部荷载、冰冻深度、相邻建筑物、基础材料等。

分类:埋深>5m者为深基础,反之称为浅基础。

要求:埋深一般≮500mm;且基础顶面到室外地坪距离≮150mm.高层建筑基础埋深≮1/10H(H:地面以上总高)

当冻土深度小于0.5米时,埋深即不受其影响。

基础类型:

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刚性基础、柔性基础。

按基础构造形式:条形(带形)基础、独立(点式)基础、联合基础、桩基础。

刚性基础:用刚性材料形成

刚性材料: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剪强度低。如砖、石、素混凝土、毛石混凝土、三合土、灰土等基础。

特点:刚性基础底面宽度的增大受到刚性角限制。

刚性角:上部荷载传至基础的压力沿一定角度分布,传力角度为刚性角。通常砖:26~33°,砼:≤45°

刚性基础受力传力特点:(a)基础受力在刚性角范围内 (b)基础宽度超过刚性范围

柔性基础:专指钢筋混凝土基础,也称非刚性基础。基础台阶不受刚性角限制。

钢筋砼基础:为保证施工,钢筋不至于陷于泥土当中,在基础底部设垫层。砼不低于C15。条形基础:沿墙身设置,砖石墙下常用的基础形式,基础长度远远大于其他两个尺寸。

独立基础:上部框架、单层排架及门架结构常用。

联合基础:柱下条形基础、井格式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等。

井格式:框架结构地基条件较差时,为免各柱间不均匀沉降,将柱下基础沿纵横联成十字形。筏形式:上部荷载较大、地基弱时,将墙下或柱下基础连成一片。

箱形式:由钢筋砼底板、顶板或若干纵横墙组成,形成空心箱体的整体结构,共同承受上部结构荷载。

桩基础:当建筑荷载较大,地基软弱土层厚5m以上,基础不能埋在软弱土层,或对软弱土层人工处理困难或不经济时采用。

优点:节省材料、减少土方工程量、承受较大荷载,减少不均匀沉降、对地基有挤密作用,较好的抗震性能.

桩基的种类:

按材料:木桩,钢筋混凝土桩和钢桩按受力:端承桩,摩擦桩按施工:打入桩,压入桩,灌注桩

断面形式:圆形、方形、六角形、管状、工字形等

桩基组成:承台梁、桩身、垫层等

砖基础:有等高式、不等高式两种做法。

等高式:每隔二皮砖挑1/4砖。一般台阶宽60,高120。材料:砖≥MU7.5,砂浆≥M2.5

墙体的类型:

(一)按材料及构造方式:实体砖墙、空斗墙、砌块墙、石墙、钢筋混凝土墙

(二)按所处位置:外墙(建筑外围)、内墙、纵墙(沿平面长轴线布置)、横墙;以及山墙、窗间墙、窗下墙

(三)按受力:承重墙、非承重墙(四)按构造施工方式:叠砌式、板筑墙(现浇式)、

墙体作用和要求:

承重:承受自重、风力、地震力、屋顶及楼盖梁板等构件传来的荷载。

围护:抵挡风、沙、雨、雪的侵蚀,防雨、防晒、保温、隔热、隔声分隔:把室内空间划分为各种房间

要求: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防潮;合理选材。

根据墙体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墙体应满足一些合理的要求:

(一)结构设计要求:承重墙上下对齐、门窗尽量上下对齐;有足够的墙厚满足墙的稳定性。

(二)热工和节能设计要求:温、防凝结水、防冷桥 (三)其它:隔声、选材(防潮、防水、抗冻性、经济性)

墙体结构布置方式: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承重、墙柱混合承重等

砖墙:由砖和砂浆按一定的规律和砌筑方式合成的砖砌体。

按材料分:粘土砖、灰砂砖、炉渣砖按形式分:实心砖、多孔砖、空心砖

砂浆:常使用的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混合砂浆。

墙厚名称尺寸

(mm) 墙厚名称尺寸

(mm)

¼砖墙 6厚墙 53

(60)

1砖墙 24墙 240

½砖墙 12墙 115

(120) 112砖墙 37墙 365

(370)

¾砖墙 18墙 178

(180)

2砖墙 49墙 490

标准砖墙厚度:

砖墙的砌筑方式:砖块排列方式:顺砖、丁砖。缝有横缝、竖缝

要求:应符合横平竖直、砂浆饱满、上下错缝、内外搭接、接槎牢固的原则。避免上下通缝。砖墙细部构造:包括墙脚部位、门窗洞口部位、墙身加固措施及变形缝等。

墙脚部位:室内地面以下、基础以上的部分墙体。构造主要有勒脚、防潮层、散水、明(暗)沟等。

门窗洞口部位:窗台、过梁。墙身加固:圈梁、构造柱。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

勒脚:

1.位置:接近室外地坪的外墙表面。

2.作用:防潮、防机械碰撞,立面美观。

3.高度:与室内地面平;与底层窗台平,常≥500mm

4.防脱落构造:①清扫墙面②设咬口③嵌入散水面层

5.勒脚做法:水泥砂浆抹面;石板、面砖贴面;毛石、条石砌筑。

防潮层:

A.墙身受潮情况:雨水下渗,地下潮气上升。

B.作用:阻止潮气侵蚀墙身。

C.材料:有防水砂浆、配筋细石混凝土、沥青制品、钢筋混凝土等。

D.位置:分水平和垂直两种.当室内为整体不透水地面面层时,水平防潮层一般设置为顶面标高-0.060.水平防潮层应距室外地坪150以上。

E.水平防潮层的做法:油毡防潮层、防水砂浆防潮层、配筋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防水砂浆砌砖防潮层。

F.内墙不同高地坪墙身防潮

a.作用:防止高地坪下填土的潮气侵入墙体

b.设置:墙体上下设两道水平防潮层;靠土层一侧设

c.垂直防潮层做法:水泥砂浆抹面;外刷冷底子油一道,热沥青两道。

散水:

a.位置:房屋外墙四周靠墙根处的排水坡。

b.作用:将雨水散至远处,防止雨水对墙基的侵蚀。

c.做法:散水宽度600~1000mm,坡度3%~5%,外边缘比室外地坪高出20~30mm.材料有混凝土、砖、石等。

明沟:将屋顶排下的雨水和地面水远。常用于降雨量大的地区。

明沟参考尺寸:

窗台:

A.作用:排除窗上流下的雨水,美化房屋立面。

B.形式:外窗台——砖平砌挑出;砖侧砌挑出;预制混凝土窗台板。内窗台——木窗台板。

C.构造:挑出60mm,两端比洞口长120mm,可连成腰线,表面做排水坡度,底边做滴水。门窗过梁:

A.位置:门窗洞口及其它洞口的上部。

B.作用:支承并传递洞口上部荷载,装饰立面。

C.形式:砖拱过梁——砖砌平拱,弧拱钢筋砖过梁——在砖砌体灰缝中埋设钢筋

钢筋混凝土过梁——将钢筋混凝土粱架在洞口上部,梁宽一般可同墙厚,梁高≥180mm

墙身的加固:(1)加壁柱、门垛 (2)加圈梁:提高空间刚度、整体性、墙体稳定性

(3)加构造柱:设在房屋四角、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及某些较长的墙中部。

圈梁——设在墙体中连续封闭的钢筋混凝土横梁。

A.圈梁的作用:增强房屋空间刚度和整体性,防止因地基不均匀沉降或振动荷载引起的墙体开裂。

B.圈梁位置设置:基础顶面;楼板、屋面板底部;门窗顶部.平面上须闭合,经过外墙、内纵墙以及部分横墙

C.圈梁与过梁区别:圈梁可以代替过梁,过梁不能代替圈梁

D.圈梁构造做法:钢筋砖圈梁、钢筋混凝土圈梁

圈梁截面与配筋:(混凝土不低于C15)

构造柱:设在墙体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立柱。

A.构造柱的作用:约束墙体,防止墙体开裂散塌,提高墙体整体性和刚度。

B.构造柱的设置位置:外墙四角;纵横墙交接处;楼梯间四角;较大洞口两侧;较长墙体中部。

C.构造柱与墙体的拉接构造:沿墙体每隔500mm高设2¢6钢筋伸入墙体长1m。构造柱构造:截面240×240mm,纵筋4Φ12,横向箍筋Φ6@250;砼等级≮C15

变形缝:由于气温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地震冲击会引起建筑物开裂甚至破坏。为避免和减少这种破坏,事先在建筑物可能开裂的部位,设置适当宽度的缝隙。

变形缝种类:伸缝缩、沉降缝、抗震缝三种

伸缩缝:防止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屋构件出现裂缝甚至破坏,而设置的垂直缝隙。伸缩缝要求:除基础外,缝所遇构件全部断开。缝宽一般20~30mm。

伸缩缝设置原理:a.建筑越长,膨胀越多, 收缩越大 b.超长建筑,胀缩开裂 c.分隔区段,安全可靠

砌体房屋伸缩缝最大间距:

沉降缝:防止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破坏而设置的竖向缝隙。

沉降缝要求:从基础到屋盖缝所遇构件全部断开;沉降缝宽一般30~70mm,较软的土质时为50~150mm;基础可以采取偏心双基础、悬挑基础等处理方法。

设置沉降缝的情况:a.高差2层或6m以上 b.埋深相差较大 c.荷载相差较大 d.地基承载力相差较大

e.结构类型不同

f.建筑长度较大

g.建筑平面形状复杂

h.与旧建筑毗邻

抗震缝:处在地震区(设防烈度7~9度)的建筑,除在结构上考虑地震力的作用外,还要考虑抗震缝的设置。将建筑分割成若干形体简单、刚度均匀的单元.

抗震缝要求:除基础可以不断开外,抗震缝所遇构件全部断开;缝宽与设防烈度和建筑高度有关,50~200mm。

抗震缝设置情况:a.高差>6m b.结构刚度差异大 c.有错层

小型砌块墙:

砌块材料:原料有普通砼,轻骨料砼,加气砼,工业废渣或粉煤灰或煤矸石等制成的硅酸盐砼.形状有实心和空心之分

胶结材料: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石灰砂浆等。

砌块墙的组合要求:错缝搭接。砂浆M5,竖缝与平缝15~20mm。

节点构造:a.按规定设构造柱 b.门窗过梁与窗台多用U型预制混凝土构件

c.对洞口、管道等预埋件应预留可预埋

d.硅酸盐、加气混凝土等吸水性大的砌块不宜用于勒脚部位。

石墙:适合墙体的石材有石灰岩、花岗岩等。

种类:毛石墙、条石墙等。

隔墙:分隔室内空间

要求:质轻、薄、易拆卸、有一定围护能力(防火、防潮、隔声、防水)。

类型:1.块材隔墙:常用半砖或砌块隔墙。一般需设拉结筋。

2.轻骨架隔墙:由骨架和面层构成.骨架有木、石膏、轻钢等;面层常为人造板材如木板、石膏板、水泥平板

3.等板材隔墙:工厂预制、直接现场装配。有加气砼板、石膏板、石棉板、金属板材等。

(一)砌筑隔墙

材料:标准砖、多孔砖、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

特点:轻、薄;稳定性差

构造处理:与承重墙或柱连接。设构造柱拉结筋,沿高度每隔500mm设2根φ6钢筋。与承重墙槎接,墙上的门安装时嵌入防腐木砖固定门框。

半砖隔墙构造:高≯4米,长度≯6米加气砼砌块隔墙:厚150~200mm

(二)立筋隔墙

骨架:木龙骨、轻钢龙骨、石膏龙骨

木筋隔墙:有灰板条隔墙、钢丝网抹灰隔墙、装饰板隔墙(如木龙骨纸面石膏板隔墙)等。立筋隔墙:立筋间距取决于面板尺寸(400~600),面板多为胶合板、纤维板、纸面石膏板等(三)条板隔墙:采用各种轻质预制薄型板材拼装而成的隔墙。单板高度相当于房间的净高,可自立,不需骨架,直接装配。板间用粘结剂。常有加气混凝土条板,石膏条板,碳化石灰条板,泰柏板、水泥刨花板等。

隔断:(一)隔断的种类

1.按限定程度:空透式、隔墙式(玻璃隔断)

2.按固定方式:固定式、移动式

3.按启闭方式:折叠式、直滑式、拼装式

4.按材料:竹木、玻璃、金属、水泥花格

5.按形式:硬质隔断、软质隔断、帷幕式隔断、家具式隔断、屏风式隔断等

(二)固定式隔断

形式:花格、玻璃隔断、博古架、落地罩等材料:木、竹、水泥、砖瓦、琉璃、玻璃、金属等

连接固定:预埋件,预留筋,镶嵌,压条等

(三)帷幕式隔断

(四)移动式隔断——拼装式、直滑式、折叠式、卷帘式、起落式等

1.拼装式隔断

构成——隔扇、上槛、补充构件、密封条。

构造要求——隔扇之间做成企口缝,拼接紧密;隔扇顶部与顶棚保持50mm的空隙,便于装卸。

2.折叠式隔断

组成——轨道、滑轮、隔扇

楼板层组成:面层、承重层、顶棚和附加层

面层:器具搁置、人行走直接接触摩擦;保护楼板层并起装饰作用

结构层:水平承重构件,并对墙体起水平支撑

附加层:根据不同功能,满足楼板层隔声、防水、隔热、保温等绝缘作用,另有管线穿越和布置的功能。

顶棚:保护楼板,安装灯具,暗藏设备管线以及美化室内环境。

楼板层作用:承重、水平分隔、围护。

楼板层要求:强度、刚度、隔空气传声和撞击传声、防火、保温隔热、防潮、防水、防渗、考虑管线走向(电话、电脑、电视)经济合理。

楼板层类型:钢筋混凝土楼板、木楼板、钢衬楼板、砖拱楼板等

钢筋混凝土楼板:强度高、刚度好、耐久防火、良好可塑性、工业化机械化高。

按施工方式分为:现浇整体式、预制装配式、装配整体式三类。

木楼板:自重轻、构造简单。但耐火、耐久性差。一般用于产木区或小型建筑(如园林小品)。现已少用。

钢衬楼板:也称压型钢板组合楼板.以凹凸相间的压型钢板为底模,上浇混凝土.适用大跨度结构、高层建筑砖拱楼板:以砖拱承受楼层上的荷载.节约钢材、水泥、木材;但自重大、承载力差,抗震不利。现已少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现场支模板、绑扎钢筋、浇捣混凝土、养护、拆模

优点:整体性好、抗震性强、能适应各种建筑平面构件形状变化

缺点:模板用量大、现场湿作业多、工期长、施工易受雨季冬季影响

分类:板式、梁板式、无梁式等

板式楼板:不设梁,板直接搁置在墙上。按板长短边之比分为单向板、双向板。适用于小跨度3~6m房间。

梁板式楼板:当房间跨度较大时,弯矩增大,为经济合理设置梁作为板的支承点。又称为肋形楼板。根据梁的构造情况又可分为:单梁式、主次梁式、和井梁式等

单梁式楼板:楼板的跨度在4 ~ 6 m时,板中增设小粱(次粱)。

复梁(主次梁、肋梁)式楼板:当楼板跨度超过5m,板中设主、次粱形成肋粱楼板。

a.组成——主梁、次梁、板。

b.荷载传递顺序——板→次梁→主梁→墙或柱。

c.经济跨度——主梁跨度5~8m;次梁跨度4~6m;板跨度1.7~3m 。

井梁式楼板:纵横双向设置等高等截面梁。适用于接近正方形的大房间。

无梁楼板:板支承在墙和柱上,不设梁.适于商店,仓库,展览馆等建筑.需设柱帽.柱网方形,柱距

6m左右

装配式楼板:

施工:构件工厂或现场外预制、现场安装。

优点:节约模板、加快施工进度、湿作业少

类型:预应力、非预应力。预应力构件可以节省钢材30~50%,砼10~30%

缺点:整体性稍差

板类型:按断面有实心板、空心板、槽形板;按钢筋加工有预应力和非预应力。

梁类型:按断面有矩形、T形、倒T形、花蓝形、L形等

常见预制构件:实心平板、空心板、槽形板

装配式楼板节点构造:

板缝:有端缝和侧缝两种。端缝一般灌细石混凝土;侧缝有V形、U形及凹形三种,灌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灌缝,当缝宽大于50时,须另加纵向钢筋

板与墙(梁)连接:M5水泥砂浆20厚坐浆,可加钢筋

梁与墙:支承长≥250;当梁较长(4.8~6m)设梁垫;当梁长6~9m时宜设梁垫和壁柱;梁长>9m时宜用钢筋混凝土柱支承梁

装配整体性楼板:也称叠合性楼板

优点:将现浇和预制楼板的优点综合起来适用:有振动荷载或地震设防要求的地区做法:在预制楼板安装好后,再在其上浇筑30~50厚的钢筋混凝土面层

地坪层:

基本构造组成:基层、垫层和面层其它附加层:防潮层、防水层等。

基层:常为填土夯实层

垫层:地坪层受力层.有刚性和柔性之分.刚性受力后变形小,如素混凝土、碎砖三合土;柔性刚如砂垫层、石灰炉渣层等

面层:与人员活动直接接触的层次,需有一定的围护功能。

地坪层构造:A. 面层---各种饰面材料 B. 附加层---防水防潮层、保温层、管道层等

C.垫层---混凝土或碎砖或砂石

D.素土夯实---夯实的土层

雨篷:在房屋入口处和外墙窗顶为遮雨通常会设置雨篷

A.雨蓬的位置:建筑物出入口上方;对外门窗洞口的顶部;阳台上的屋顶

B.雨蓬的结构:1.悬挑结构---挑出长度1.5 ~ 2m,有板式和梁板式 2.独立结构---设柱或墙支撑

C.雨蓬排水措施:1.雨蓬板周边做翻边 2.雨蓬表面用防水砂浆抹面 3.表面找坡0.5%或1%

4.设排水口引入雨水管

5.雨蓬底边缘做滴水线

阳台:供各楼层接触室外的平台

A.类型

按用途分为:生活阳台,服务阳台按结构分为:板式阳台,梁板式阳台按施工分为:现浇阳台,预制阳台

与外墙位置分为:挑阳台、凹阳台、半挑半凹阳台

B.组成——挑梁、面梁、板、栏杆(栏板)扶手

C.要求——安全坚固、适用美观

阳台悬挑一般≯1500.常结合室内房间开间设置.阳台面常低于室内楼面20~60,并合理选择排水方向和措施

D.阳台结构形式:(1)挑板式:将房间的楼板挑出作为阳台板 (2)挑梁式:从墙体中挑梁形成梁板式结构

1.住宅阳台挑出长度1.5~1.8m

2.挑梁压在墙中长度为挑出长度的1.5倍

3.挑板式阳台挑出长度≤1.2m

E.阳台排水处理:1.降低阳台地面标高 20~30mm 2.阳台面层找坡0.5~1% 3.设地漏连接雨水

F.阳台栏杆(板)扶手:

1.作用:承受推力,安全围护,装饰立面。高度≥1100,十层以上≥1200

2.杆形式:A.透空式:金属栏杆,预制花格栏杆B.实体式:砖栏板,钢筋混凝土栏板 C.混合式:以上两种组合

3.扶手形式:钢管扶手、钢筋混凝土扶手(压顶)

小结:1.楼板层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满足一定围护功能;且经济、适用、耐久

2.钢筋混凝土楼板按施工方式有现浇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几种类型

3.钢筋混凝土楼板按受力与构造特点,有板式、梁板式、无梁式等几种类型。梁板式又分单梁式、复梁式、井梁式。各传力路线不同

4.阳台和雨蓬多为悬挑结构。结构上要处理好搞倾覆问题。应注意阳台和雨蓬的排水措施

饰面作用:1.保护:保护构件,避免构件直接受到风吹日晒雨淋、氧化、风化等破坏;延长使用年限

2.改善物理性能:提高房屋的保温、隔热、隔声、防渗能力;改善热工、声响、光学等物理性能

3.美化:装饰材料的质感和色彩、建筑线型等可以表现出建筑的艺术个性

4.空间利用:利用空间安置壁橱壁柜、吊柜等

饰面设计要求:装修等级(高、中、低档)适当;合理选材,就地取材,经济适用;充分考虑当地施工技术水平,施工、检修方便.对饰面基层的要求:足够强度和刚度,平整.饰面层组成:底层(+中层)+面层(+结合层)

墙面装修分类:

按材料和施工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抹灰类、涂刷类、贴面类、裱糊类、镶嵌类等.另有清水墙面特殊装修

按位置分:内墙面装修、外墙面装修

抹灰类:各种灰浆抹面及小石子饰面等。湿作业范畴,传统的墙面装修方式

组成:一般为底灰(+中灰)+面灰。工具:泥工用的各种抹具。

常用做法:石灰砂浆抹灰、水泥砂浆抹灰、混合砂浆抹灰、纸筋石灰浆抹灰、水刷石、斩假石等

涂刷类:在木基层或抹灰基层上喷、刷涂料层的饰面装修。涂料指涂敷于物体表面后,能与基层很好粘结,从而形成完整牢固的保护膜的面层物质

特点:效果好,造价低,操作简单,工期短,自重轻,维修更新方便,省料,色泽鲜艳;但墙面易污染,使用年限短

涂刷类组成层次:底层(+中层)+面层。底层和中层一般用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等找平。

按施工工具分:刷涂、喷涂、弹涂、滚涂等。

按主要成膜物:可分为无机涂料、有机涂料、有机和无机复合涂料三大类。其中有机涂料按主要成膜物质与稀释不同又分溶剂型涂料、水溶型涂料和乳液型涂料三类

无机涂料:历史上最早的涂料。传统无机涂料如石灰浆、大白浆、可赛银浆等,易起粉、耐水性差属中低档装修;新型无机高分子涂料有JH80-1型、JH80-2型等,硬度高,附着力强,耐腐蚀,耐高低温,但价格高,多用于外墙面装修和有擦洗要求的内墙面装修

溶剂性涂料:以高分子合成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以有机溶剂为稀释剂,可加入适量颜料,填料,挥发性.有较好硬度,光泽,耐久性,但溶剂挥发污染环境.主要品种有过氯乙烯涂料,氯化橡胶涂料等.主要用于外墙饰面

水溶性涂料: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以水为稀释剂。耐水差、耐候不强,一般用于内墙面。无毒无味,价格便宜。温度<10℃时不易施工。常见有聚乙烯醇系列内墙涂料、多彩

乳胶涂料:由合成树脂借助乳化剂作用,以极细微粒子溶于水中构成乳液为主要成膜物质.以水为稀释剂,价格低、无毒无味、难燃、有透气性、无污染;常用的有氯-醋-丙乳胶漆、砂胶厚质涂料、乙-丙乳胶涂料等

按位置分:内墙涂料、外墙涂料

用于外墙的材料有水泥色浆、溶剂型涂料、乳液涂料、油漆等;需有耐久性、耐候性、耐污染和耐冻融性。

用于内墙的材料有石灰浆、乳胶涂料、油漆、水溶性涂料等。需有平整度、丰满度、机械稳定性(硬度、耐干湿擦性)

涂刷类施工方法:1.刷涂 2.弹涂 3.滚涂 4.喷涂

贴面类:在基层上铺贴各种类型块料的饰面。

面层材料:天然石材、人造石材。天然石材主要为花岗石板、大理石板。人造石材有预制水磨石板、人造大理石、水泥砖、各种瓷砖、锦砖等。

组成层次:底层(+中层)+结合层+面层。底层和中层常为水泥砂浆,结合层有素水泥浆、建筑胶水、水泥砂将等;面层为各种饰面块料

陶瓷锦砖饰面(马赛克):断面有凹面和凸面:凸面多用于墙面;凹面多用于地面

石材饰面安装:大理石、花岗石。属高档装修。

厚板:因重量较大,采用挂贴做法。板材边缘已有钻孔;墙体上预留铁环及钢筋网;用铜丝或铅丝将板绑扎到钢筋网上,板与墙的夹缝内灌入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

薄板:可以直接粘贴。

裱糊类:用裱糊的方法将墙纸、织物或微薄木等装饰在内墙面,属中高档装修

材料:PVC塑料墙纸、纺织物面墙纸、金属面墙纸、玻璃纤维墙布、皮革、人造革、锦缎、微薄木等。

组成层次:底层(+中层)+结合层+面层。底层和中层起找平作用,常用水泥砂浆;结合层是腻子及粘结层

饰面材料:1.各种塑料墙纸 2.各种墙布 3.皮革、人造革 4.织锦、锦缎 5.微薄木

镶嵌类:也称罩面板类或铺钉类装修——在墙面上铺钉各种饰面板材

(一)基本构造1.在墙体中预埋木砖或预埋铁件 2.刷热沥青或粘贴油毡防潮层 3.固定木骨架或金属骨架4.在骨架上钉面板(或钉垫层板再做饰面材料) 5.粘贴各种饰面板 6.清漆罩面

(二)镶嵌类饰面材料

1.竹木及其制品:实木板、胶合板、细木工板、微薄木贴面板、硬质纤维板、硬木格条、圆竹、劈竹等

2.金属薄板:用轻金属(铜、铝、铝合金、不锈钢等)制成薄板装饰墙面

3.玻璃饰面板:各色平板及镀膜镜面玻璃

4.其它面板:塑料护墙板、石膏板、装饰吸声板等

骨架:

金属骨架—冷轧薄钢板木骨架—墙筋+横档。由预埋在墙内的木砖固定。

注:为防止骨架及面板受潮,在立墙筋前,先抹10mm厚混合砂浆抹灰,涂刷热沥青两道;或直接在墙身涂刷热沥青

吸声木墙面:有吸声要求的木护壁,可在面板上打孔,在骨架间填玻璃棉,矿棉,石棉或泡沫塑料等吸声材料

楼地面装饰:包括楼层面层(楼面)和室内地坪面层(地面)

按面层材料及施工:整体式面层、块料式面层、人造软质制品铺贴式面层等。

按热工性能:暖性面层、凉性面层组成:底层(+中层)+(结合层+)面层特殊部位:踢

整体式楼地面:面层无接缝,可以通过加工处理来获得丰富的装饰效果;常用做法包括: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现浇水磨石,涂布楼地面等

块料式楼地面:把面层材料加工成(板)状,再借助胶结材料贴或铺砌在结构基层上。

常用胶结材料:水泥砂浆、水泥浆等。

常用面层块料:水泥砖、天然花岗石、天然大理石、锦砖、陶瓷地砖、预制水磨石、人造大理石、木板等

软质地面:一定厚度平面状的块材和卷材,以及涂料地面,涂布无缝地面.如:橡胶地毯,塑料地毯,塑料地板,涂料地面等

踢脚板:楼地面与墙面交接处的构造处理

作用:遮盖地面与墙面的接缝,增加室内美观,保护墙面根部及有利清洁。

材料做法:种类很多,一般与楼地面材料相同。高度为120~150mm。

构造形式:与墙面相平、凸出、凹进三种。施工方式:粉刷、铺贴。

墙裙:当踢脚板高度延伸到900~1500甚至更高时称为墙裙

踢脚与墙面的关系:相平突出凹进

顶棚装饰:俗称天花板或吊顶

按外观:平滑式、分层式、井格式等按施工:抹灰类、涂刷类、裱糊类、贴面类等

按受力:上人顶棚、不上人顶棚按装修面与基层关系:直接式、悬吊式

直接式顶棚——直接在结构层底部装饰

1.直接喷刷涂料:石灰浆、涂料等

2.直接抹灰:各种砂浆、石膏灰浆等

3.直接裱糊:各种墙纸、墙布等

4.直接粘贴:轻质装饰吸声板、石膏板和线条等

5.直接固定装饰面板:钉骨架;钉面板;罩面

6.结构顶棚:网架结构,拱结构,悬索结构,井格式梁板结构等

吊顶:龙骨+面板+吊筋

龙骨:承受吊顶棚和荷载,并通过吊筋传给楼(屋)板.一般设有主龙骨和次龙骨.材料有木、轻钢、铝合金等。

面板:石膏板、矿棉板、胶合板、钙塑板、铝合金板、玻璃板、不锈钢板等。

吊筋:可用钢筋(≥Ø6)、型钢、木条(50×50) 等

吊顶的材料及布置

(1)吊筋材料、间距及固定构造

材料:¢6-¢8钢筋,50×50方木条,钢丝间距:900~1200mm

固定:预留铁件或钢筋、膨胀螺栓、射钉、木楔

(2)基层(骨架层)的材料及布置

A.类型:主龙骨(大龙骨)、次龙骨(中龙骨、小龙骨)、横撑龙骨(间距龙骨)。

B.材料:木龙骨、金属龙骨(轻钢、铝合金)

(3)面层

形式:板材类(常用)、抹灰类、格栅类。

板材——植物板材(实木、木条、人造板等);矿物板材(石膏板、矿棉板、石棉板、硅钙板等);金属板材(铝合金板、薄钢板等);玻璃镜面板;复合装饰板等。

抹灰——板条抹灰;钢丝网(钢板网)抹灰格栅——木质格栅;金属格栅;塑料格片等装饰网架吊顶:采用不锈钢管、铝合金管制成网架吊挂于板下

软质顶棚:采用绢纱、布幔、充气薄膜等装饰顶棚

发光顶棚——由灯具层和透光面板层构成

面板形式:有机透光片、彩绘玻璃等骨架布置:上层骨架固定灯具,下层骨架承托面

小结:1、墙面装修有抹灰、贴面、涂刷、镶嵌、裱糊等类型做法;

2、楼地面装修有整体、块料、卷材等类做法;

3、顶棚装修有直接顶棚、吊顶等类型做法

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有楼梯、台阶、坡道、爬梯、自动扶梯、电梯等。垂直交通设施的选用,是按建筑本身及环境条件决定的,一般除建筑功能外,按垂直方向尺寸(即高差)与水平方向尺寸(水平投影长度)所形成的坡度来选定,坡度可用角度或高长比值表示

楼梯的组成:梯段+平台+栏杆扶手

梯段:由踏步组成。联系两个不同标高平台。一个梯段称为一跑,踏步数≤18级,≥3级。平台:缓解疲劳及改变行进方向。有中间平台、楼层平台之分。

栏杆扶手:在梯段、平台的临空边缘设的安全保护构件.当梯段宽度较大时,靠墙边甚至梯段中间也加设扶手

楼梯的基本设计要求:

满足功能:足够数量,适当位置,足够宽度坚固:足够的强度,刚度采光及通风:有足够的采光通风面积

材料:耐磨、防滑、易清扫坡度:恰当,行走不会疲乏防火:满足防火等级要求美观:公共建筑的主楼梯应考虑外形经济:造价低

楼梯形式:

按位置:室内楼梯、室外楼梯按使用性质:主要楼梯、辅助楼梯、安全楼梯

按材料:木楼梯、竹楼梯、钢楼梯、钢筋混凝土楼梯、玻璃楼梯等

按梯段形状及与平台的相对位置:(1)直行单跑式 (2)直行多跑式 (3)直角式

(4)平行双跑式:双跑等梯段、双跑不等梯段 (5)双分式、双合式楼梯:多用人流量大的公共建筑主楼梯

(6)多跑式楼梯(三跑式、四跑式):适用于层高较大的建筑

(7)圆形、螺旋形、弧形楼梯,造型美观,富于装饰性,常用于公共建筑的门厅、大堂等建筑空间

(8)交叉式楼梯 (9)桥式楼梯

斜度α:20°~45°,高长比H/L:1/2.75~1/1,公共建筑楼梯使用人数较多,坡度应较平缓,常用高长比

为1/2;住宅可稍陡,可缩小梯段水平投影长度

踏步尺寸:踏面宽b及踢面高h。踏面宽与人的脚长、上下楼梯时脚与踏步面接触的状态有关。踏面宽300时人的脚可以完全落在踏面上行走舒适。依据——建筑物用途、行走舒适、面积经济等。

楼梯踏步尺寸经验公式:h + b = 450mm 2h + b = 600~620mm b = 250 ~ 300mm h = 150 ~ 175mm

梯段宽度:指墙面至扶手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依据:人流量大小、安全疏散、人流股数等。1股人通过需要的最小宽度为:550~600。

要求:一般≥850mm;住宅≥1.1m;公建≥1.3m.梯段宽大于1.4m时增加靠墙扶手,大于2.2m时增加中间扶手

楼梯宽与人流股数关系:单人:≥850双人:1100~1200 三人:1500~1800

平台深度:包括中间休息平台和楼面平台。为保证通行的连续性,平台深度应≥梯段宽度;且为利于人员分配和停留,楼面平台宜比中间平台更宽松些。

梯井宽度:指两梯段之间的空隙,通常为60~200mm。一般为扶手中心线距离。有时为梯段安排和平台转变缓冲可设梯井。

建筑构造知识点汇总.

建筑构造知识点汇总 1、建筑三大基本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 2、低层:2层以下中层:3---6层中高层:7—9层高层:10层以上 3、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按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来确定的。耐火极 限的单位是小时。 4、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可分为非燃烧体、难燃烧体、燃烧体三类,非燃烧体有 金属材料、无机矿物材料;难燃烧体有沥青混凝土、经过防火处理的木材、水泥刨花板等 5、耐久年限:一级建筑:100年以上二级:50---100年三级:25—50年四级:15年以下 6、建筑物一般由承重结构、维护结构、饰面装饰、附属部件组成 7、建筑构配件按所处部位和功能不同可分为:基础、墙体、楼板和地坪层、楼 梯与电梯、屋面、饰面装修、门窗 8、基础是建筑物最下面的承重构件,其作用是把上部荷载传递给地基 9、墙体的作用:承重、维护、分隔空间 10、建筑模数的基本模数是1M=100mm 11、工程建设三种尺寸: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 12、标志尺寸=构造尺寸±缝隙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误差 13、定位轴线:是确定建筑物承重构件位置的基准线。是建筑设计和施工放

线的重要依据 14、结构标高=建筑标高-楼面面层结构厚度 15、人工加固地基的方法:1、压实法2、换土法3、水泥搅拌法4、化学加 固法 16、基础埋深: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埋深大于等于5米属 于深基础,小于5米属于浅基础,基础埋深不得小于0.5米 17、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1、建筑物上部荷载的大小及性质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基础应埋在最低地下水位以下20mm,或最高地下水位以上 3、地基土壤冻胀深度(基础应埋在冰冻线以下20mm 4、相邻建筑物基础 的影响(新基础如果比原有基础深,新基础埋深位置应该距原有基础1~2倍△H 18、基础按基础材料和受力特点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刚性基础要 受刚性角的限制 19、基础的构造类型按其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井格式基础、片伐基础、箱型基础、桩基础 20、防水材料的类型有:刚性防水、柔性防水、弹性防水。刚性防水包括防 水混凝土和防水砂浆;柔性防水包括沥青卷材、薄钢板、橡胶、塑料等 21、墙体的四种承重方案: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承重和内框架承重 22、砖墙的实际厚度计算:(125n-10其中n为半砖的个数

建筑构造知识点整理

建筑构造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概述 建筑:是建筑物和构造物的总称。 建筑物:是指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进行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P1 构造物:是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建筑。P1 建筑物的分类方式:1、按使用功能分类(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园林建筑);2、按主要承重结构所用材料分类(木结构建筑、混合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其他类型建筑);3、按建筑物层数或总高度分类;4、按施工方法分类(全装配式建筑、全现浇式建筑、部分现浇部分装配式建筑);5、按建筑物的规模和数量分类(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P1~P2 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空间、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等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和增值单位。P5 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其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为M,即1M =100mm。P5 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扩大模数:是基本模数的整数倍(如3M、6M……);分模数:是基本模数的分数倍(如1/2M、1/5M、1/10M……)。P5 标志尺寸: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以及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有关设备位置界限之间的尺寸。P7 构造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等的设计尺寸。构造尺寸加上缝隙尺寸等于标志尺寸。实际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等生产制作后的实际尺寸。(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之间的差数应符合允许的误差数值)。 常用专业名词:P9 1、横向——指建筑物的宽度方向;纵向——指建筑物的长度方向。 2、横向轴线——平行建筑物宽度方向设置的轴线:纵向轴线——平行建筑物长度方向设置的轴线: 3、开间——两条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进深——两条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4、层高——指层间的高度,即地面至楼面或楼面至楼面的高度(顶层为顶层楼面到屋顶板上皮的高度);净高——楼面或地面与上部楼板底面成吊底底面之间的距离(其中那段空间也称为净空);建筑总高度——指室外地坪至檐口顶部的总高度。 5、建筑面积——指建筑物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由使用面积、交通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结构面积——指墙体、柱子等所占的面积;交通面积——指走廊、门厅、过厅、楼梯、坡道、电梯、自动扶梯等所占的净面积;使用面积——指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的净面积。 第二章地基与基础 地基:是基础下面承受其传来全部荷载的土层。地基承受建筑物荷载而产生的应力和应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达到一定深度以后就可以忽略不计。P10 基础:是指埋在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承受上部建筑传递下来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连同自重传给下面的土层。P10 地基常见的三种加固方式:P11 1、换土法:当地基土为淤泥、冲填土、杂填土及其他高压缩性土时,应采用换土法。

《建筑构造》知识点总结

建筑构造的主要任务是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艺术造型、技术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并运用物质技术手段,适当的选择并正确地决定建筑的构造方案和构配件组成以及进行细部节点构造的处理等。 建筑的物质实体一般由承重结构、围护结构、饰面装修及附属部件组合构成的。按其所处部位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基础、墙和柱、楼盖层和地平层、饰面装修、楼梯和电梯、屋盖、门窗等。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按组成房屋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两个因素来确定的。 建筑按使用年限分类:一类5年,临时性建筑;二类25年,用于易于体后患结构构件的次要建筑;三类50年,普通建筑和构筑物;四类100年,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额建筑物。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外界环境的影响(外界作用力、地理气候条件、认为因素);使用者的需求;建筑技术条件;建筑经济因素。 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坚固实用、技术适宜、经济合理、美观大方 1、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形象。 2、建筑按规模和数量可分为大量性建筑和大型性建筑。 3、按建筑的成数可分为低层建筑、多层建筑、中高层建筑和高层建筑。 4、为了证建筑制品、构配件等有关尺寸的统一协调,在建筑模数协调中尺寸分为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和实际尺寸。 5、建筑物的耐久等级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划分为4级,耐久等级为二级的建筑物其耐久年限为25年。 6、建筑等级一般按耐久等级和耐火性划分。 7、一幢民用建筑或工业建筑,一般是由基础、墙和柱、楼盖层和地平层、屋盖、饰面装修和门窗等六个部分组成。 8、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由耐火极限和燃烧性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一般分为4级。 9、基础按所用材料及受力特点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10、基础按其构造特点可分为独立式基础、带形基础、联合基础。 11、桩由承台和桩柱组成。 12、地基分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 13、刚性基础受刚性角的限制,常见的刚性基础类型有毛石基础、砖基础、灰土基础、三合土基础和混凝土基础。 14、一般情况下基础埋深应一致,若基础埋深不一样时,不同埋深基础之间应通过台阶连接连接构造要求为高不小于500,宽不大于两倍台阶高。 15、按受力情况不同,墙体有承重和非承重之分。 16、墙体按构造方式不同,有实体墙、空体墙,组合墙。 17、墙体按施工方式不同可分为快材墙、板筑墙和板材墙。 18、标准砖的规格为240*115*53,砌筑砖墙时,应遵循错缝搭接,避免形成通缝。 19、砖的强度等级分MU30、MU25、MU20、MU15、MU10、MU7.5等。 20、常用的砌筑砂浆为M15、M10、M7.5、M5、M2.5、M1、M0.4七个等级。 21、常用的墙体厚度为115、178、240、365、490等。 22、实体砖墙的组砌方式为三顺一丁。 对强身加固的方法有门垛、壁柱、圈梁、构造柱等。 23、圈梁有钢筋砖和钢筋混凝土两种。 24、砖墙的细部构造主要包括门窗过梁、窗台、勒脚、散水、明沟、圈梁等。

建筑构造知识点

1.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尺寸协调中的增值单位。 2.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为M。 3.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3、6、12、15、30、60M)和分模数(M/10、M/5、M/2)。 4.标志尺寸: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用以标注建筑定位轴线、定位线之间的距离,以及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设备等界限之间的尺寸。 5.构造尺寸:是指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的设计尺寸。一般情况下,标志尺寸扣除预留缝隙即为构造尺寸。 6.实际尺寸:是指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生产制作后的尺寸。 7.承载力:指墙体承受荷载的能力。墙体的稳定性:墙体的高厚比是保证墙体稳定的重要措施。墙、柱高厚比是指墙、柱的计算高度H 与墙厚h的比值。高厚比越大,构件越细长, 其稳定性越差。 8.墙脚:是指室内地面以下,基础以上的这段墙体。 9.勒脚构造:勒脚是外墙的墙脚,它和内墙一样,受到土壤中水分的侵蚀,应做相同的防潮层。 10.过梁:是承重构件,用来支撑门窗洞口上墙体的荷载。15.圈梁:是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设置在楼板处的连续闭合的梁。作用是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破坏,抵抗地震力的影响。 11.变形缝: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物发生裂缝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的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地变化。 12.材料找坡:将屋面板水平搁置,其上用轻质材料垫置起坡。 结构找坡:将平屋盖的屋面板倾斜搁置,形成所需排水坡度,不在屋面上另加找坡材料。 13.无组织排水:指屋面雨水自由地从檐口落至室外地面的排水方式。 有组织排水:是通过排水系统,将屋面积水有组织的排至地面。 14.泛水:是指屋面与垂直墙面相交处的防水处理。 15.柔性防水屋面:由于防水层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和适应变形的能力。 刚性防水屋面:是指用细石混凝土做防水层的屋面,因混凝土属于脆性材料,抗拉强度较低。 16.天然地基:凡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不需经过人工加固,可直接在其上建造房屋的土层。 人工地基:当土层的承载力较差或虽然土层较好,但上部荷载甚大时,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可以对土层进行人工加固。 17.刚性基础:采用抗压强度好而抗弯、抗剪等强度很低的材料制作基础。 柔性基础: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基础,不仅能承受压应力,还能承受较大拉应力,不受材料的刚性角限制。

建筑构造知识点总结

基础 (1)基础的类型 按使用的材料分为:灰土基础、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按埋置深度可分为:浅基础、深基础。埋置深度不超过5M者称为浅基础,大于5M者称为深基础。 按受力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和桩基础。 条形基础:当建筑物采用砖墙承重时,墙下基础常连续设置,形成通长的条形基础 刚性基础:是指抗压强度较高,而抗弯和抗拉强度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础。所用材料有混凝土、砖、毛石、灰土、三合土等,一般可用于六层及其以下的民用建筑和墙承重的轻型厂房。 柔性基础:用抗拉和抗弯强度都很高的材料建造的基础称为柔性基础。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制作。这种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比较大、地基比较柔软、用刚性基础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 独立基础:当建筑物上部为框架结构或单独柱子时,常采用独立基础;若柱子为预制时,则采用杯形基础形式。 满堂基础: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很大、地基承载力很低、独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要求时,常将这个建筑物的下部做成整块钢筋混凝土基础,成为满堂基础。按构造又分为伐形基础和箱形基础两种。 伐形基础:是在地下的连片基础,适用于有地下室或地基承载力较低、上部传来的荷载较大的情况。 箱形基础:当伐形基础埋深较大,并设有地下室时,为了增加基础的刚度,将地下室的底板、顶板和墙浇制成整体箱形基础。箱形的内部空间构成地下室,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多用于高层建筑。 桩基础:当建造比较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时,若地基的软弱土层较厚,采用浅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要求,常桩基。桩基的作用是将荷载通过桩传给埋藏较深的坚硬土层,或通过桩周围的摩擦力传给地基。按照施工方法可分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灌注桩。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这种桩在施工现场或构件场预制,用打桩机打入土中,然后再在桩顶浇注钢筋混凝土承台。其承载力大,不受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耐久性好。但自重大,运输和吊装比较困难。打桩时震动较大,对周围房屋有一定影响。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分为套管成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爆扩成孔灌注桩三类。 (2)基础的埋置深度: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称为基础的埋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应考虑下列几个条件: 土层构造的影响:房屋基础应设置在坚实可靠的地基上,不要设置在承载力较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上。基础埋深与土层构造有密切关系。 地下水位的影响:地下水对某些土层的承载力有很大影响。如粘性土含水量增加则强度降低;当地下水位下降,土的水量减少,则基础将下降。 冰冻线的影响:冻结土与非冻结土的分界线成为冰冻线。当建筑物基础处在冻结土层范围内时,冬季土的冻胀会把房屋向上拱起;土层解冻时,基础又下沉,使房屋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如新建房屋周围有旧建筑物时,除应根据上述条件决定基础埋深外,还应考虑新建房屋基础对旧有建筑的影响。 1、墙体 (1)墙体的分类: 按其在平面中的位置可分为内墙和外墙。凡位于房屋四周的墙称为外墙,其中位于房屋两端的墙称为山墙。凡位于房屋内部的墙称为内墙。外墙起围护作用,内墙主要分隔房间作用。另外沿建筑物短轴布置的墙称为横墙,沿建筑物长轴布置的称为纵墙。 按其受力情况可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直接承受上部传来荷载的墙称为承重墙,而不承受外荷载的墙称为非承重墙。 按其使用的材料分为:砖墙、石墙、土墙及砌块和大型板材墙等。 对墙面进行装修的墙称为混水墙;墙面只做勾缝不进行其它装饰的墙称为清水墙。 根据其构造又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和复合墙。实体墙由普通黏土砖或其它实心砖砌筑而成;空体墙是由实心砖砌成中空的墙体或空心砖砌筑的墙体;复合墙是指由砖与其它材料组合成的墙体。

建筑构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建筑构造知识点总结 1.按高层建筑的高度分四类:①9~16层(50m)②17~25层(75m)③26~40层(100m) ④40层以上(超高) 2.建筑高度: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者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与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 3.高层建筑分类: 一类:居住建筑:高级住宅、19层及19层以上的普通住宅 公共建筑:①医院、②高级旅馆、③建筑高度>50或者每层S>1000的商业楼、综合楼等、④建筑高度>50或者每层S>1500的商住楼⑤省级电视楼邮政楼、重要办公室等⑥建筑高度>50的教学楼与普通旅馆、办公楼等 二类:居住建筑:10~18的普通住宅 公共建筑:与一类相反的。 4.高层建筑结构体系:①纯框架体系:整个结构的纵向与横向全部由框架单一构件构成的体系②纯剪力墙体系:指体系中竖向承重结构全部由一系列横向与纵向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所构成,属刚性结构体系。③筒体体系:由框架或者剪力墙合成竖向井筒,并以各层楼板将井筒四壁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空间构架。其构成的内部空间较大,建筑平面布局灵活。筒体可分为实腹式与空腹式。④体系组合:框支剪力墙体系、框架—剪力墙体系、框架—筒体体系、筒中筒体系、束筒体系。 框架—筒体体系:由筒体与框架共同构成的结构体系。筒体具有很大的抗推刚度与承载力,承担绝大部分的水平荷载;而框架要紧承担重力荷载。根据筒体的数量与位置可分为:核心筒—框架体系、多筒—框系。 5.高层建筑常用楼盖结构形式:肋梁楼盖结构、无梁楼盖结构、叠合板楼盖结构、压型钢板组合楼盖结构。 肋梁楼盖:当肋距在0.9~1.5m并使用现浇时,就成为密肋楼盖,普通混凝土密肋楼盖跨度不大于9m,预应力混凝土不大于12m 无梁楼盖:普通混凝土无梁楼盖有柱帽时跨度不大于9m,无柱帽不大于7m,预应力混凝土不大于12m。 通常楼层现浇楼板厚度不应小于80mm。 6.压型钢板组合的跨度已可达6m以上,其总厚度不小于90mm。 7.设备层:指高层建筑的某一楼层,其有效面积全部或者大部分用来作为空调、给排水、电气、电梯机房等设备的布置。 在高层建筑中,通常将产生振动、发热量大的重型设备(如制冷机、水泵、蓄水池),放在建筑最下部,即地下室;将竖向负荷分区用的设备(中间水箱、水泵、空调器、热交换器)放在中间层;将利用重力差的设备,或者体积大、散热量大、需要对外换气的设备(如屋顶水箱、冷却塔、锅炉、送风机)放在建筑最上层。 高层建筑结构布置中的结构转换层、加强层等特殊楼层,往往用来布置设备层。 避难层间距不超过15层。每10~20(通常为15)设一层中间设备层。 8.高层建筑外墙多使用轻质薄壁与高档饰面材料。多采取标准化、定型化、预制装配等构造方式。 9.高层建筑外墙类型:①填充墙、②幕墙:幕墙不承重,但要承受风荷载,并通过连接将自重与风荷载传到主体结构。幕墙装饰效果好,安装速度快,施工质量也容易得到保证,是外墙轻型化、装配化的理想型式。分为轻质幕墙(玻璃幕墙、金属板材幕墙、纤维水泥板

房屋建筑构造知识点复习

房屋建筑构造知识点复习 1.墙体结构:墙体是房屋建筑的主要负荷承受构件,根据材料分为砖墙、混凝土墙和钢结构墙。常用墙体结构有挂墙和承重墙体结构。挂墙结构主要由柱和梁构成,其作用是承受上部楼层的重力并传递到地基。承重墙体结构主要由墙体承受荷载,一般用于小高度的建筑。 2.屋面结构:屋面结构包括屋面防水层、屋面龙骨和屋面覆盖层。常用的屋面结构有平屋面和斜屋面。平屋面适用于住宅和商业建筑,斜屋面适用于住宅和公共建筑。 3.楼板结构:楼板结构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悬挑楼板,另一种为板梁楼板。悬挑楼板是通过上下梁支撑的,适用于大跨度的建筑。板梁楼板是通过梁支撑的,适用于小跨度的建筑。 4.梁柱结构:梁柱结构是房屋建筑中常见的框架结构,用于承载墙体和楼板的重力。梁柱结构由柱子和梁构成,柱子一般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制成,承受纵向和横向荷载,梁用于支撑楼板并传递其重力。 5.基础结构:房屋建筑的基础结构是房屋的承重和稳定基础,一般包括地基、地下室和地下水处理等。地基是支撑建筑物的土壤层,可以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浅基础适用于土壤稳定的地区,深基础适用于土质较差或有较大荷载的地区。 6.钢结构:钢结构是一种轻型、高强度的建筑结构,在大跨度建筑、高层建筑和工业建筑中应用广泛。钢结构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承重能力,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7.隔声和隔热:隔声和隔热是房屋建筑构造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隔声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墙体结构和材料,以及采取隔音措施来实现。隔热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采取隔热措施来实现。 8.抗震设计:抗震设计是指在设计和建造房屋建筑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包括选择适当的结构形式、增加抗震构造、加强节点和连接等。 以上是房屋建筑构造知识的一些复习点,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设计和施工中的问题解决和效果改进。当然,房屋建筑结构知识还有很多,需要系统地学习和理解,以提高自己在房屋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能力。

建筑构造 知识点

构造知识点: 1.建筑的物质实体按照其所处部位和功能的不同,分为:基础、墙和柱、楼盖层和地坪层、饰面装修、楼梯和电梯、屋盖、门窗等。 2.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构件。 3.刚性基础:是指抗压强度较高,而抗弯和抗拉强度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础,所用材料有混凝土、砖、毛石、灰土、三合土等。 4.柔性基础:用抗拉和抗弯强度都很高的材料建造的基础称为柔性基础。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制作。 5.一栋民用建筑通常由结构支撑系统、围护分割系统、相关的设备系统以及辅助系统共同组成。 6.结构支撑系统起到建筑骨架的作用,一般是由基础、粱、柱、承重墙体、楼板、屋盖组成。 7.围护分割系统起到围合和分割空间的作用,一班是由外围护墙、内分隔墙、门窗等组成。 8.设备系统是建筑正常使用的保障,包括强弱电、给排水、暖通、空调等。 9.基础是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能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递给地基。 10.室外的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称为基础埋深。 11.墙是建筑物的承重构件和围护构件,柱和粱是框架或排架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必须具有足够的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12.楼板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分割楼层空间的围护构件。楼板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 13.地坪层是底层空间和地基的分割构件,应具有承载力和刚度,并需均匀传力与防潮。 14.建筑的类型在宏观上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按使用功能分类: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按建筑层数分类:低层建筑、多层建筑、高层建筑。 按设计使用年限分类:一类建筑5、二类建筑25、三类建筑50、四类建筑100。 15.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 16.耐火稳定性: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构件在一定时间内抗坍塌的能力。 17.耐火完整性: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分隔构件一面受火,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焰或热气穿透或在背火面出现火焰的能力。

建筑构造知识点总结

建筑构造知识点总结 建筑构造是指建筑物的结构体系和构造方式,包括梁、柱、墙、板、框架等结构构件的类型、布置和配合规律,以及材料、连接 方式、受力原理等构造技术问题。在建筑设计中,构造是建筑体 系的基础,也是建筑形式和风格的表现手段之一。本文将从材料、结构、连接、防火等方面进行建筑构造知识点的总结。 一、材料 1.砖: 砖是建筑中广泛使用的实心材料。砖的种类主要有红砖、轻质砖、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砖等。不同种类的砖在强度、材质、保 温及隔音等方面存在差异。 2.石: 石材是一种坚硬、耐风吹、耐水浸、寿命长的材料。常见的石 材有花岗岩、大理石、石膏、石英砂岩等。石材有着不同的质量 级别,因此在选用石材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钢材: 钢材是由铁和其他元素经过淬火处理后制成的材料。钢材具有高强度、韧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经常用于支撑和连接建筑结构。 4.混凝土: 混凝土是由水泥、沙子、碎石等原材料混合而成,是建筑中常见的一种材料。混凝土具有压力强度高、施工便捷等特点,常用于建筑结构的板、柱、墙等构件。 5.玻璃: 玻璃是透明的无机非晶体材料,常见的玻璃有透明玻璃、有色玻璃和钢化玻璃等。玻璃透光性好,且隔音、防火等性质较好,因此在建筑中应用广泛。 二、结构

1.梁结构: 梁是一种纵向支撑结构,是建筑中起支撑和承重作用的重要构件。常见的梁有钢梁、混凝土梁等。梁的选用需要考虑强度、刚度、经济性等因素。 2.柱结构: 柱是一种垂直支撑结构,是建筑中起支撑和承重作用的重要构件。常见的柱有钢柱、混凝土柱等。柱的选用需要考虑强度、高度和位置等因素。 3.板结构: 板是横平竖直平面结构,是建筑中起承重、遮盖和隔离作用的重要构件。常见的板有混凝土板、钢板等。板的选用需要考虑强度、刚度、经济性等因素。 4.框架结构:

建筑构造知识点

建筑构造知识点 建筑构造是指建筑物在力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础上进行结构设计和施 工的过程。它是建筑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墙体、楼板、屋顶等各个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施工技术。在本文中,我 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构造知识点。 一、承重结构 1. 梁:梁是建筑物中获得横向支撑和承载力量的结构元件。常见的 梁有悬臂梁和简支梁,其构造包括上弦、下弦、纵向受压区和受拉区 等要素。 2. 柱:柱是建筑物中起支撑和传递垂直荷载的结构元件。柱的构造 通常包括柱身、柱帽和基础等部分,其中柱身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3.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由梁、柱和节点构成的一种常见的承重结 构形式。框架结构的构造原理在于将梁柱连接成稳定的整体,并利用 节点将荷载传递到各个构件上。 4. 悬挑结构:悬挑结构是梁或者板块以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挑在空 中的结构形式。悬挑结构的构造需要考虑各个部位的强度和稳定性, 通常需要采用加强措施来增加结构的承载能力。 二、墙体构造

1. 砌体墙:砌体墙是由砌块或者砖石按照一定方式砌筑而成的墙体结构。其构造包括砌筑方式、砖缝、墙体厚度和墙体强度等要素。 2.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是一种在建筑结构中起到承受侧向地震力的作用的墙体结构。其构造需要考虑墙体的厚度、纵向和横向钢筋的布置以及节点的设计等。 3. 幕墙:幕墙是一种采用非承重的外装饰构件覆盖在建筑物外部墙体上的结构形式。幕墙的构造包括外立面材料、玻璃幕墙或者金属幕墙的安装方式、密封结构和防水性能等。 三、楼板构造 1. 钢筋混凝土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是建筑物中用于承载活动荷载和自重的横向结构构件。其构造包括楼板板厚、钢筋的布置、楼板与梁柱的连接等要素。 2. 预应力混凝土楼板:预应力混凝土楼板是通过预先施加预应力力量来减小或者抵消楼板受力时的应力的一种楼板形式。其构造需要考虑预应力钢筋的布置、锚固的方式和预应力的大小等。 3. 钢构楼板:钢构楼板是通过钢结构梁和钢板进行组装的一种楼板形式。其构造需要考虑梁与钢板的连接方式、钢板的厚度和强度等。 四、屋顶构造 1. 斜屋顶:斜屋顶是一种用于坡度较大的建筑物的屋顶形式。其构造通常包括屋顶结构的设计、屋面材料的选择和施工等要素。

建筑构造的基础知识点总结

建筑构造的基础知识点总结 建筑构造是指建筑物的构造形式、结构体系和构造材料的选择与使用等方面的 内容。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了解建筑构造的基础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从基础知识点的角度,对建筑构造进行总结。 一、结构体系 结构体系是建筑物承受和传递荷载的基本框架,通常分为悬索结构、框架结构、拱结构、索结构、壳结构和组合结构等。不同的结构体系适用于不同的建筑形式和设计要求。 1.悬索结构悬索结构是以悬索为主要承载构件的结构形式,常见于大 跨度的桥梁和体育场馆等建筑物。悬索结构的特点是悬索倾斜,通过悬索的受拉作用来传递荷载。 2.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由柱、梁和框架构件组成的结构形式,常见于 住宅和商业建筑等。框架结构的特点是刚性好,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 3.拱结构拱结构是以曲线形的构件为主要承载构件的结构形式,常见 于桥梁和大跨度建筑物等。拱结构的特点是能够将荷载通过拱的受压作用传递到基础上。 4.索结构索结构是以索为主要承载构件的结构形式,常见于大跨度的 屋面和雨棚等。索结构的特点是结构简洁、造型灵活,能够适应多种设计要求。 5.壳结构壳结构是由曲面形成的结构形式,常见于体育馆和博物馆等。 壳结构的特点是造型美观,但施工难度较大。 6.组合结构组合结构是将不同的结构形式组合在一起的结构形式,常 见于复杂的建筑物。组合结构的特点是能够充分发挥各种结构的优势。 二、构造材料 构造材料是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常见的构造材料有混凝土、钢材、木材和 玻璃等。不同的构造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混凝土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子和水等材料混合而成的人工 材料,常用于梁、柱和地板等构件的制作。混凝土的特点是强度高、耐久性好。 2.钢材钢材是一种具有良好延展性和强度的金属材料,常用于框架结 构和悬索结构等的制作。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重量轻。 3.木材木材是一种天然的构造材料,常用于木结构和装饰材料的制作。 木材的特点是强度适中、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建筑构造知识点汇总

建筑构造知识点汇总 1、建筑三大基本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 2、低层:2层以下中层:3---6层中高层:7—9层高层:10层以上 3、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按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来确定的。耐火极 限的单位是小时。 4、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可分为非燃烧体、难燃烧体、燃烧体三类,非燃烧体有 金属材料、无机矿物材料;难燃烧体有沥青混凝土、经过防火处理的木材、水泥刨花板等 5、耐久年限:一级建筑:100年以上二级:50---100年三级:25—50年四级:15年以下 6、建筑物一般由承重结构、维护结构、饰面装饰、附属部件组成 7、建筑构配件按所处部位和功能不同可分为:基础、墙体、楼板和地坪层、楼 梯与电梯、屋面、饰面装修、门窗 8、基础是建筑物最下面的承重构件,其作用是把上部荷载传递给地基 9、墙体的作用:承重、维护、分隔空间 10、建筑模数的基本模数是1M=100mm 11、工程建设三种尺寸: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 12、标志尺寸=构造尺寸±缝隙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误差 13、定位轴线:是确定建筑物承重构件位置的基准线。是建筑设计和施工放 线的重要依据 14、结构标高=建筑标高-楼面面层结构厚度 15、人工加固地基的方法:1、压实法2、换土法3、水泥搅拌法4、化学加 固法 16、基础埋深: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埋深大于等于5米属 于深基础,小于5米属于浅基础,基础埋深不得小于0.5米 17、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1、建筑物上部荷载的大小及性质2、工程地质和 水文地质条件(基础应埋在最低地下水位以下20mm,或最高地下水位以上) 3、地基土壤冻胀深度(基础应埋在冰冻线以下20mm) 4、相邻建筑物基础 的影响(新基础如果比原有基础深,新基础埋深位置应该距原有基础1~2倍△H) 18、基础按基础材料和受力特点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刚性基础要 受刚性角的限制 19、基础的构造类型按其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井格式基 础、片伐基础、箱型基础、桩基础 20、防水材料的类型有:刚性防水、柔性防水、弹性防水。刚性防水包括防 水混凝土和防水砂浆;柔性防水包括沥青卷材、薄钢板、橡胶、塑料等 21、墙体的四种承重方案: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承重和内框架承重 22、砖墙的实际厚度计算:(125n-10)其中n为半砖的个数 23、砖的组砌方式应遵循的规则:横平竖直、内外搭接、上下错缝 24、过梁的高度应为60mm的倍数,宽度与墙厚等宽,两边深入墙内240mm, 一般为150mm

建筑结构知识要点

绪论 1、建筑结构是指在建筑物中,由结构构件(包括基础、墙体、柱、楼盖等)组成房屋的骨架,支 承着建筑,承受各种外部作用(如荷载、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形成的结构整体。 建筑结构的组成:水平构件、竖向构件和基础。 2、建筑结构的基本要求:平衡稳定承载能力适用经济美观 3、建筑结构的分类 按材料分:混凝土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砌体结构 钢结构 木结构 按受力和构造特点分类:混合结构排架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其他形式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优点:节省钢材、就地取材、耐火耐久、可模性好、整体性好 缺点:自重较大、抗裂性较差等 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原因: 1、良好的粘结力 2、温度线膨胀系数接近 3、足够的保护层厚度 4、通常把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大于28m)的房屋结构称为高层房屋结构 通常把9层及以下的房屋结构称为多层房屋结构。 5、多层和高层房屋结构的主要承重结构体系有: 混合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体系(全框架结构内框架砖房底部框架上部砖房) 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是指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要目的(同时也承受相应范围内的竖向荷载)而在房屋结构中设置的成片钢筋混凝土墙体。 层高普通砖、多孔砖和小砌体砌体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3.6m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底部和内框架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4.5m 6、单层大跨度房屋结构: 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结构(排架结构刚架结构拱结构) 其他型式的结构(薄壳结构网架结构悬索结构折板结构)

第二章建筑结构的设计标准和设计方法 1、我国所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2、设计使用年限:临时性结构5年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25年 普通房屋和构筑物50年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100年 3、结构的功能要求: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 4、作用:直接作用——指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本书主要涉及直接作用即荷载) 间接作用——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 结构上的各种作用分类: 按时间的变异分类——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 按随空间位置的变异分类——固定作用自由作用 按结构的反应特点分类——静态作用动态作用 永久作用:是指在设计基准期内量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作用。如结构及建筑装修的自重、土壤压力、基础沉降及焊接变形等。 可变作用:是指在设计基准期几其量值随时间而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的作用。如楼面活荷载、雪荷载、风荷载等 偶然作用:是指在设计基准期内不一定出现,而一旦出现其量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作用。如地震、爆炸、撞击等 5、作用效应:由作用引起的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反应,例如内力、变形和裂缝等。 荷载效应:荷载引起的结构的内力和变形。 6、抗力:结构或结构构件承受作用效应的能力。 影响结构抗力的主要因素是结构的几何参数和所用材料的性能。 7、结构的可靠性: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结构的可靠度:即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在规定的条件下(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条件下,不考虑人为过失的影响)完成预定 功能的概率。 8、结构可靠度理论简介 9、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是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的严重性而划分的,共分为三级。 10、极限状态设计法:按可靠指标的设计准则或近似概率设计准则并不直接用于具体设计, 具体的设计方法是极限状态设计法。 极限状态: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房屋建筑构造知识点整理笔记

第啷分民用建筑构造 第1章概述 1・建筑三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 建筑功能一主导作用: 建筑技术一对功能具有约束和促进作用: ■ 建筑形歛一功能和技术在形式类方面的反应: 2•建筑方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 3.建筑物分类 按使用功能分类: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园林建筑: 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按承重结构所用材料分类:木结构、混合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其他类型结构: 按建筑层数分类:住宅建筑1〜3低层建筑:4〜6多层建筑:7〜9中高层建筑:10层及以上高层建筑: 按建筑总高度分类:公共建筑总商度24m以下为非高层建筑,总高度超过24m为高层建筑:建筑物总高度 超过100“时,无论是住宅还是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翅筑: 按建筑物规模和数量分类: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 C 4•建筑标准化包括: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利建筑标准设计: 5•几种尺寸: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 OiMBaHMM 标,忐尺寸一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以及建筑制品.建筑物构配件.有关设备位置界限之间的尺寸:构造尺寸一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等的设计尺寸;(一般构造尺寸+缝隙尺寸二掠志尺寸) 实际尺寸一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等生产制作后的实际尺寸: 6•定位线:确定建筑物主要结构构件位置及其标志尺寸的基准线.也是施工放线依据:

用于平而称平面定位线:用于竖而称竖向定位线: 设横向定位轴线(阿拉伯数字从左向右编写)和纵向定位轴线(拉丁字母从下向上編写): 7•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寸爪位.作为建筑空间、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等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和增值单位: 模数:基本模数和导出模数: 基木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木尺寸"I位.其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为即lM=100mm: 导出模数:扩大模数(基本模数的整数倍)和分模数(基本模数的分值); 8•建筑物标高:建筑物在竖向对结构构件的定位,用标商标注: 绝对标烏.相对标敞建筑标商与结构标麻 9.建筑构配的竖向定位线包括:室内地坪、楼地面.屋面及门窗洞口的定位线: 10•建筑节能要点:(1)选择有利于节能的建筑朝向: (2)选择有利于节能的建筑平面和体型: (3)改董外围护构件的保温性能,并尽虽避免热桥: (4)改善门窗设计: (5)重视日照调节与自然通风; (6)采暖系统的节能:

房屋建筑构造超强知识点总结

房屋建筑学学习总结 一、摘要:建筑物的用途分类及特点,按建筑结构的材料分类,按建筑结构承重方式分类,地基与基础、墙或柱、楼板与地面、门窗、楼梯、屋顶等组成。 二、关键字:房屋建筑学,课程学习,总结。 三、正文: 建筑物的用途分类及特点: 1、民用建筑:供人们生活、居住、从事各种文化福利活动的房屋。按其用途不同,有以下两类: 民用建筑 (1)居住建筑:供人们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如住宅、宿舍、宾馆、招待所。 (2)公共建筑:供人们从事社会性公共活动的建筑和各种福利设施的建筑物,如各类学校、图书馆、影剧院等。 2、工业建筑:供人们从事各类工业生产活动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总称。通常将这些生产用的建筑物称为工业厂房。包括车间、变电站、锅炉房、仓库等。

工业建筑 按建筑结构的材料分类: 1、砖木结构:这类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用砖、木构成。其中竖向承重构件如墙、柱等采用砖砌,水平承重构件的楼板、屋架等采用木材制作。这种结构形式的房屋层数较少,多用于单层房屋。 2、砖混结构:建筑物的墙、柱用砖砌筑,梁、楼板、楼梯、屋顶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成为砖—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多用于层数不多(六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及小型工业厂房,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梁、柱、楼板、基础全部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梁、楼板、柱、基础组成一个承重的框架,因此也称框架结构。墙只起围护作用,用砖砌筑。此结构用于高层或大跨度房屋建筑中。 4、钢结构:建筑物的梁、柱、屋架等承重构件用钢材制作,墙体用砖或其他材料制成。此结构多用于大型工业建筑。 按建筑结构承重方式分类: 1、承重墙结构 它的传力途径是:屋盖的重量由屋架(或梁柱)承担,屋架支撑在承重墙上,楼层的重量由组成楼盖的梁、板支撑在承重墙上。因此,屋盖、楼层的荷载均由承重墙承担;墙下有基础,基础下为地基,全部荷载由墙、基础传到地基上。

建筑构造知识点总结

建筑构造(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1、建筑的物质实体一般由承重结构、围护结构、饰面装饰及附属部件组合构成。 2、建筑的物质实体按其所处部位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基础、墙和柱、楼盖 层和地坪层饰面装饰、楼梯和电梯、屋盖、门窗等。 3、建筑按使用功能分类: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4、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 到火的作用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 5、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三类:不燃烧体、燃烧体、难燃烧体。 6、基本模数:1M=100mm 7、导出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 扩大模数的基数:3、6、12、15、30、60M 分模数的基数:M/10、M/5、M/2。 8、模数数列的幅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平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20M。 竖向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36M。 水平扩大模数的数列幅度为:3M为3-75M,6M为6-96M,12M为12-120M,15M为15-120M,30M为30-360M,60M为60-360Mo 竖向扩大模数数列的幅度不受限制。 分模数数列的幅度:M/10数列为M/10-2M、M/5数列为M/5-4M、M/2数列为M/2-10M。 9、模数数列的适用范围: 水平基本模数数列:门窗洞口、构配件断面尺寸。 竖向基本模数数列:建筑物层高、门窗洞口、构配件。 水平扩大模数数列:建筑物的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构配件尺寸和洞口尺寸。 竖向扩大模数数列:建筑物高度、层高、门窗洞口尺寸。 分模数数列:缝隙、构造节点、构配节点、构配件断面尺寸。 10、定位轴线:确定主要结构位置关系的线,如确定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的线。 11、标志尺寸:用以标注建筑定位轴线、定位线之间的距离 12、构造尺寸:建筑构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的设计尺寸。标志尺寸扣除预留缝即为构造尺寸。 第二章墙体 1、块材墙中常用的块材有各种砖和砌块。 2、砖的强度等级按其抗压强度平均值分为:MU30MU25MU20MU15MU10。 3、常用的实心砖规格为240mm*115mm*53m出口上砌筑时所需的灰缝尺寸,正好形成4:2:1的尺寸关系。 4、砌块是利用混凝土、工业废渣(炉渣、粉煤灰等)或地方材料制成的人造块材。 5、建筑砂浆通常使用的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三种。 6、砂浆的强度等级分为七级:M15M10、M5、M1等。 7、砖墙组砌标准缝宽为10mm要求错缝搭接,避免通径,主砌块的总数量在70%以上。 8、墙身防潮层的构造做法:防水砂浆防水层、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防水卷材防潮层。 9、勒脚是外墙的墙脚,它的构造做法:勒脚表面抹灰、勒脚贴面、勒脚用坚固材料。 10、散水的做法通常是在夯实素土上铺三合土、混凝土材料。散水应设不小于

建筑构造设计知识点

建筑构造设计知识点 建筑构造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本文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建筑构造设计知识点,帮助 读者更好地理解建筑物的构造与设计原理。 一、承重结构 承重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起到支撑和传递荷载的作用。常见的承 重结构包括框架结构、悬挂结构、拱结构、壳结构等。框架结构是由柱、梁、墙等构件组成的,常用于多层建筑。悬挂结构则是利用吊杆 或钢索等悬空支撑的结构,常用于大跨度空间。拱结构能够通过弧形 构件的受力特性将权重向支点传递,常见于拱桥、圆顶建筑等。壳结 构则是利用曲面形状提供的强度,常见于球形建筑或穹顶。 二、荷载分析 荷载是指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外力,如风、地震、雪等。在建筑构造 设计中,荷载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数值计算和实地测试 相结合的方式得到准确的荷载参数。根据不同的荷载类型,设计师需 要选择适当的结构和材料,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材料选择 建筑物的承重结构材料通常包括钢、混凝土和木材等。钢材具有高 强度、抗拉和耐腐蚀的特性,常用于建筑物的框架结构和悬挂结构。 混凝土则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常用于柱、梁和地基等承重结构。木

材则常用于低层建筑和独立结构,例如木质桁架和木质屋顶等。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的功能、荷载要求和预算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四、连接方式 建筑构造中的连接方式对于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起着重要作用。常见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螺栓连接和榫卯连接等。焊接是通过熔化焊接材料将构件连接在一起,常用于金属结构。螺栓连接则通过螺栓将构件连接在一起,具有拆卸和调整的便利性。榫卯连接则是利用榫和卯的几何形状将构件连接在一起,常用于木结构。 五、地基设计 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直接承受着上部结构的荷载。地基设计包括地基类型选择、承载力计算、沉降控制等。根据地基的不同,可以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浅基础主要包括筏基、独立基础和连续基础等,适用于负荷较小的建筑物。深基础则是通过深挖地下,将荷载传递到更深的土层,常见的深基础有桩基和墙基等。 六、防火设计 建筑防火设计是确保建筑物火灾安全的重要环节。建筑物的结构、材料和防火措施需要根据建筑的用途和高度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常见的防火措施包括安装防火墙、设置疏散通道、配置灭火设备等。此外,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也是关键因素,如使用阻燃材料和减少可燃物的积聚等。

建筑构造设计知识点总结

建筑构造设计知识点总结 一、基础知识点 1.建筑结构类型 建筑结构可以分为框架结构、壳体结构、悬挑结构等。框架结构采 用柱、梁和楼板的组合,适用于多层建筑。壳体结构以厚度较大的壳 体作为主要承载结构,适用于大跨度建筑。悬挑结构是指将结构的一 部分悬挑出去,适用于需要营造轻盈感的建筑。 2.力学原理 建筑结构设计需要遵循力学原理,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静力学主 要涉及建筑物在静止状态下的平衡问题,包括力的平衡和力的传递。 动力学则关注建筑物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响应,包括振动和承载能力等。 3.荷载与荷载组合 荷载是指作用在建筑结构上的力,包括永久荷载(如建筑物自重)、可变荷载(如人员、设备等)和特殊荷载(如地震、风荷载)。荷载 组合是指不同荷载的组合情况,通过计算得出对结构产生最不利影响 的组合方式。 4.结构体系

结构体系是指建筑物中各个结构元素之间的组织形式。常见的结构 体系有框架结构、桁架结构、悬挑结构等。选择适合的结构体系可以 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5.构造材料 常见的构造材料包括混凝土、钢材、木材和砖石材料等。不同的材 料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和施工特点,在结构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二、常见设计要点 1.强度设计 强度设计是指建筑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承载性能。通过计算结构的 受力状态及应力分布,确定结构构件的尺寸和材料,以满足结构的强 度要求。 2.刚度设计 刚度设计是指建筑结构的变形和挠度控制。通过控制结构的刚度, 避免结构发生过大的变形和挠度,从而保证建筑的使用安全和舒适性。 3.抗震设计 抗震设计是指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通过采取抗震措施,如设置抗震支撑和减震器等,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4.防火设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