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合集下载

中医针灸推拿的作文

中医针灸推拿的作文

中医针灸推拿的作文英文回答: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ave been widely recognized and practicedfor their therapeutic benefits. These ancient healing methods have been used for centuries to treat various health conditions and promote overall well-being.Acupuncture, a key component of TCM, involves the insertion of thin needles into specific points on the body. This stimulates the flow of energy, or Qi, along the body's meridians, which are believed to be pathways that connect different organs and systems. By restoring the balance of Qi, acupuncture can help alleviate pain, reduce inflammation, and improve overall health.Massage therapy, also known as Tui Na, is 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of TCM. It involves various manual techniques, such as pressing, kneading, and rubbing, tostimulate the body's energy flow and promote relaxation.Tui Na can help relieve muscle tension, improve circulation, and enhance the body's natural healing abilities.Both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 are often used in combination to address a wide range of health issues, including chronic pain, digestive disorders, stress-related conditions, and even mental health problems. These treatments are believed to not only address the symptomsbut also target the underlying imbalances in the body.In addition to their physical benefits,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 are also known for their ability to promote mental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Many people find these treatments to be deeply relaxing and stress-relieving. Itis not uncommon for patients to experience a sense of calmness and rejuvenation after a session.中文回答:中医针灸和推拿在传统中医学中被广泛认可和应用,以其治疗效果而闻名。

中医针灸推拿的作文

中医针灸推拿的作文

中医针灸推拿的作文英文回答: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 are two popula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iques that have been used for centuries to promote health and well-being. Acupuncture involves the insertion of thin needles into specific points on the body to stimulate the flow of energy, or Qi, and restore balance. Massage therapy, on the other hand, involves applying pressure and manipulating the body's soft tissues to relieve tension, reduce pain, and improve circulation.One of the main benefits of acupuncture is its ability to address a wide range of health issues. It can be used to treat chronic pain, such as back pain or migraines, as well as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lik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By targeting specific points on the body, acupuncture can help to release endorphins, which are natural painkillers, and promote relaxation. For example, I have a friend whosuffered from chronic knee pain due to an old sports injury. After a few acupuncture sessions, her pain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she was able to move around more freely.Massage therapy, on the other hand, is known for its ability to relieve muscle tension and promote relaxation.It can be particularly beneficial for individuals who havea sedentary lifestyle or engage in repetitive activities, such as sitting at a desk for long hours or performing physical labor. Massage therapy can help to improve blood circulation, reduce inflammation, and release muscle knots. For instance, I used to work long hours at a computer, and my neck and shoulders would often feel stiff and sore. Regular massage therapy sessions helped to alleviate the tension and improve my overall well-being.中文回答:针灸和推拿是两种受欢迎的中医疗法,已经被使用了几个世纪来促进健康和福祉。

毕业论文-针灸治疗面瘫病症

毕业论文-针灸治疗面瘫病症

针灸治疗面瘫病证摘要:目的探讨对辩证针灸治疗面瘫的方法矢键词:针灸面瘫月俞穴面瘫又叫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麻痹,俗称面瘫”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

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

它是- 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常常伴有口水自该侧躺下。

般症状疋口眼歪斜。

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扌口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中医认为,面瘫的发生大多数是由于人体的正气不足,卫外不固,络脉空虚,风邪夹寒或者法夹热、夹暑湿等邪乘虚入中面部阳明、少阳等脉络,致使营卫不和,气血闭阻,筋脉失养而致。

病因:弓I起面神经麻痹的病因有多种,临床上分为中枢型面神经麻痹和周围型面神经麻痹两种。

常见病因为:①感染性病变,感染性病变多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引起;②耳源性疾病,③自身免疫反应;④肿瘤;⑤神经源性;⑥创伤性;⑦中毒,如酒精中毒,长期接触有毒物;⑧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⑨血管机能不全;⑩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

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

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冃、鼓气和蹶嘴等动作。

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

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

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其中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而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

部分患者可有舌前2/3味觉障碍,外耳道疱疹等.灸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方法之一,《医学入门》云:“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可见,灸法是一种很重要的治疗疾病及预防疾病的方法。

施灸材料主要是艾叶制成的艾绒。

尖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中医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医学经验与理论知识的积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瑰宝。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医针灸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一: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临床观察缺血性中风是神经系统中较为常见病的一种,是一种发病率较高且给中老年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病症。

近两年来,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日渐上升,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尽管该病的治疗诊断水平在不断提升,死亡率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其致残率却仍然在80%以上。

偏瘫是缺血性中风较为常见的运动障碍,不仅给患者的身心带来长时间的痛苦,同时还会给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甚至可能导致诸多社会问题[1]。

为此,在该病的治疗上已经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而针灸以其独特的治疗方法成为了治疗缺血性中风最为有效的方法,众多临床报告也纷纷表明针灸在该病的治疗上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笔者在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上采用针灸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缺血性中风患者中选取5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

所有患者均根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中对缺血性中风偏瘫的标准确诊。

其中治疗组患者中,女性12例,男性16例,年龄为55-70岁,平均年龄为62.4岁,病程时间为6个月-10年;对照组患者中,女性13例,男性15例,年龄为56-72岁,平均年龄为62.5岁,病程时间为1-10年。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心力衰竭,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针灸穴位附近有皮肤感染。

两组患者各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取曲池、合谷、外关、足三里、伏兔、百会、解溪、委中、环跳、肾腧、大椎、心腧、膈腧等穴位,均通过双侧取穴,每次取三对穴位,第一天先取四肢穴位,第二天则取背腧穴位,按照这种方法逐渐推移。

针灸毕业论文

针灸毕业论文

针灸毕业论文
针灸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它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基础。

在我国,针灸作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针灸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调整人体的生命活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的治疗效果是显著的,它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痛苦,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是因为针灸可以通过调整人体的生命活动,从而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使疾病得以治愈。

除了治疗疾病外,针灸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它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针灸还可以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提高人体的机能状态,使人保持健康。

作为一种独特的疗法,针灸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它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交流项目。

针灸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针灸学科也逐渐发展壮大。

针灸毕业论文700字。

关于针灸推拿论文(精选2篇)

关于针灸推拿论文(精选2篇)

关于针灸推拿论文(精选2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关于针灸推拿论文的资料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针灸推拿系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题目: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的临床研究进展_目录文题 (2)署名 (2)摘要 (2)关键词 (2)1 病因病机 (2)2 辨证论治 (3)2.1 舌针疗法 (3)2.1.1 纯舌针疗法 (3)2.1.2 舌针为主疗法 (4)2. 2头针疗法. (5)2. 2.1纯头针疗法 (5)2.2.2 头针为主疗法 (5)2.3 体针疗法 (6)2.3.1 纯体针疗法 (6)2.3.2 体针为主疗法 (6)3 预防中风 (7)4讨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10)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 中风, 是以突然昏扑, 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的疾病中风也叫脑卒中。

中风, 西医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 是指一组由各种不同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急性脑部疾病临床上以起病急骤与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侯为特征, 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且有20%的中风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失语。

随着我国人口构成结构的逐渐老龄化,中风失语越来越困扰着我国中老年人的工作和生活,而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独特方法,在治疗中风失语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为了更好的将针灸应用于中风失语的临床治疗,现将近2O 年关于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的文献概述如下。

关键词中风失语头针舌针体针综合应用中风是以突然昏扑, 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的疾病中风也叫脑卒中。

中风, 西医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 是指一组由各种不同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急性脑部疾病临床上以起病急骤与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侯为特征, 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实验针灸学论文范文

实验针灸学论文范文

实验针灸学论文范文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学生姓名: 赵强学生学号: xxZ10022专业方向:指导教师:指导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年月日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

对照组只进行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臭氧注射治疗。

治疗前,后进行自拟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等量化评分以评价其疗效,并与Fairbank JC的“腰痛病情计分法”对其疗效评价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自拟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等量化计分法评价效果优于对照方法,表明本法可以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评价且较客观的治疗方法之一。

结果: 针刺加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及自拟症状、体征、生活质量都有明显差异( P < 0. 05) 。

结论: 针刺加臭氧注射治疗感觉性失语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康复治疗。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注射针灸疗法目录引言......................................................... ........................................................... .. (3)第一章临床资料......................................................... .. (4)1.1臭氧注射治疗原理......................................................... .. (4)1.2一般资料......................................................... .. (4)第二章治疗方法......................................................... .. (6)2.1针刺治疗......................................................... .. (6)2.2臭氧治疗......................................................... .. (6)2.3统计学方法......................................................... . (7)第三章治疗结果......................................................... .. (8)3.1疗效判定标准......................................................... (8)3.2结果比较 ........................................................ (9)结论.................................................................................................................... (12)__......................................................... ........................................................... .. 14致谢......................................................... ........................................................... (15)引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中医针灸论文:论中医针灸推拿对于减肥的临床应用

中医针灸论文:论中医针灸推拿对于减肥的临床应用

论中医针灸推拿对于减肥的临床应用摘要: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肥胖症也越来越多,甚至严重危及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传统中医针灸推拿方法治疗肥胖症,疗效显著,安全、持久,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对于针灸推拿方法减肥的研究,有利于促进人们对肥胖症的预防,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关键词:针灸;推拿;减肥;肥胖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超重和肥胖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肥胖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甚至常常诱发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严重危及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近年来,采用传统的中医针灸推拿方法进行减肥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并以其疗效显著、持久、无毒副作用等特点,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质量增加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运用传统的中医针刺推拿治疗,是防治肥胖的有效手段,符合WHO提出的“减脂不减水,在健康状况下减肥”的要求,值得深入研究与推广。

一、肥胖的原因与临床分型及表现中医学认为,肥胖病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调,水谷精微不得输布,脂浊痰湿内聚而成。

过食肥甘膏梁厚味之品可致肥胖;或由于脾肾气虚,痰、水湿内停蓄于肌肤,造成肥胖;或由于中老年以后,肾气渐衰,五脏六腑功能减退,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而蓄积,引起肥胖。

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胃先天不足,运化失常,标实为痰、湿等浊邪内聚。

依据中医理论进行临床辨证,可将肥胖症分为以下五种类型:(一)胃腑实热型肥胖。

多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腻,脉滑。

(二)脾虚湿盛型肥胖。

常见手脚无力不喜运动,饭后浑身发软欲卧口中粘,小便不利,晨起眼睛浮肿,舌淡红、苔薄腻,脉沉细或细滑。

(三)肝郁气滞型肥胖。

多胸胁苦满,胃脘痞满,月经不调,失眠,多梦,舌苔白或薄腻,脉弦细。

(四)脾肾阳虚型肥胖。

极易疲劳、动则汗出无力,腰酸腿软,阳萎怕寒,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无力。

(五)肝肾阴虚型肥胖。

常见头昏眼花,头胀头痛,腰酸腿软,五心烦热、低热,舌尖红、苔薄,脉细数或微弦[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精选随着针灸在全世界的广泛应用,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对部分针灸疗效机制科学意义上的肯定,逐渐形成了西方针灸的概念。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医针灸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一:针灸治疗HZ止痛效应分析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简称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节及皮肤,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其特点是侵害单侧一个或多个皮区,多表现为躯干的环状或条形损害。

笔者采用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运用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观察不同针灸方法的止痛效应,并分析患者满意度与止痛效应的关系,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病例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为2007年4月—2009年10月针灸科、皮肤科住院或门诊患者。

将101例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采用中心随机的方法,分配至A组(电针组)30例、B组(铺棉灸组)23例、C组(火针组)25例、D组(叩刺拔罐组)23例。

剔除5例误纳病例及2例脱落病例,结果最后符合方案A组27例、B组23例、C组24例、D组20例,共94例。

其中男54例(57.4%),女40例(42.6%);年龄最小20岁,最大70岁,平均(43.61±1.59)岁。

4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生命体征情况,经统计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患者不适至初诊时间、疱疹情况,经统计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组间具有可比性。

1.2试验标准(1)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蛇串疮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2]中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

(2)纳入标准①年龄18~70岁;②出现疱疹1~7天内,未经过抗病毒和止痛治疗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接受本课题组各种治疗方法、服从课题组安排者。

(3)排除标准①属于带状疱疹的特殊类型,包括眼、耳带状疱疹、内脏带状疱疹、脑膜带状疱疹、泛发性带状疱疹、无疹型带状疱疹;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④瘢痕体质者;⑤合并严重的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或全身衰竭者,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患者,结缔组织病、血友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⑥病情危重,难以对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确切评价者;⑦1个月内应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

1.3治疗方法4组患者疱疹局部均保持皮肤清洁,注意保护皮损。

治疗时取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进行。

(1)A组(电针组)取穴:阿是穴(病变皮损处)、夹脊穴(患侧)、支沟穴、后溪穴。

操作方法:所有穴位定位均按照《国家标准经穴部位》[3]取穴。

阿是穴用平刺法局部围针刺,夹脊穴向脊柱方向斜刺,支沟穴、后溪穴直刺,均进针约0.8~1.0寸,针刺得气后,接韩氏穴位刺激仪,采用疏密波,频率为2/100Hz,2~5mA,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通电30min后出针。

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计1个疗程。

(2)B组(电针+铺棉灸组)铺棉灸操作方法:将脱脂干棉花撕成薄如蝉翼,约3cm×3cm大小棉片,根据皮损的面积决定施灸棉片的数量。

铺在阿是穴上,用火柴点燃烧尽棉花,每次施灸3遍。

其余治疗及疗程同A组。

(3)C组(电针+火针组)火针操作方法:术者左手持点燃的酒精灯,右手持中粗火针在外焰加热针体,直至将针尖烧至红白后,迅速准确地刺入疱疹中央约0.2~0.3cm,根据疱疹数量的多少,先刺早发的疱疹,每次选择3~5个,每个疱疹针刺2次,术毕挤出疱液,按压约30秒钟,涂上一层万花油。

其余治疗及疗程同A组。

(4)D组(电针+叩刺拔罐组)叩刺拔罐方法:术者以一次性梅花针叩刺阿是穴,以局部微渗血为度,然后选择大小合适的玻璃罐,迅速拔按在叩刺部位及病损两端。

留罐5~10min,出血3~5mL,取罐后用活力碘消毒患处,视疱疹面积大小,决定火罐的型号和数量。

其余治疗及疗程同A组。

1.4观察指标(1)疼痛评价指标①疼痛强度(VAS评定法,单位:mm):记录观察点前24h内最痛点。

以100mm标识,0表示不痛,100mm表示患者能够想象的最大疼痛强度。

②疼痛缓解程度(%):记录观察点前24h内疼痛强度与基线相比的缓解情况。

记录范围0~100%,0表示完全没有缓解,100%表示完全缓解。

③疼痛开始缓解时间(d):从患者开始感觉有疼痛到疼痛缓解程度恒定在30%以上所需的时间。

④疼痛持续时间(d):从患者开始感觉有疼痛到疼痛完全消失所需的时间。

于观察第1~10天每次治疗前、第11天记录。

③④项如在疗程内无法记录(疼痛未缓解或者消失),则在第22、30、60、90天随访时记录。

(2)患者满意度:用标尺法,0~100代表患者对其所接受的治疗措施的耐受性,100分表示很满意,0分为很不满意,让患者读出最能代表其耐受程度的位置,并记录读数(分)。

于第11天记录。

1.5统计方法数值以(珋x±s)表示,所有数据进行比较前,经过K-S正态分布检验。

正态分布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

非正态分布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

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2.1患者满意度与VAS疼痛评分的关系见表1和图1。

各组带状疱疹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减少,且治疗后各组VAS评分存在差异(P<0.05),A组治疗后VAS评分为(0.63±1.62)分,B组(8.04±10.95)分。

4组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经1疗程的针灸治疗后,针灸各组的总体止痛效应相当。

经治疗后,各组带状疱疹患者的满意度有一定的不同(P<0.05),A组(电针组)、C组(电针+火针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B 组(电针+铺棉灸组)、D组(电针+叩刺拔罐组)(P<0.05);电针组与电针+火针组患者的满意度相当(P>0.05);电针+铺棉灸组、电针+叩刺拔罐组患者满意度相当(P>0.05)。

从患者角度分析,较电针+铺棉灸、电针+叩刺拔罐,患者更加认同电针治疗或电针结合火针治疗。

病人满意度是指病人凭着自己对健康的理解,权衡自己的经济条件,结合自己对医疗保健的要求,对所接受的医疗服务的综合评价。

[4]涉及整个疾病就诊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对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图1,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VAS 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之间均无显著的相关性(均P>0.05)。

2.2患者满意度与患者疼痛缓解、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程度的关系见表2和图2。

4组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疼痛缓解程度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以A组(电针组)较B组(电针+铺棉灸组)疼痛缓解程度更明显(P<0.01)。

四组患者的满意度与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5)。

3讨论带状疱疹属中医“蛇串疮”范畴,其发生多因机体正气不足,湿热毒邪循肝胆经络熏蒸肌肤;在病变后期,余毒未清,瘀血阻滞肌肤而发生神经痛。

神经痛为带状疱疹特征之一,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神经痛是带状疱疹困扰患者的主要原因。

止痛是针灸的一大功能,针灸有减轻带状疱疹疼痛、缩短疼痛持续时间等作用[5-6]。

本方案取阿是穴、夹脊穴、支沟穴、后溪穴治疗,本取穴方案从蛇串疮病机出发,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湿止痛的作用。

采用电针法、电针+铺棉灸法、电针+火针法、电针+叩刺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患者,虽治疗后各组的VAS评分、疼痛缓解程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的疼痛强度、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各止前效应指标,除了疼痛缓解程度A组优于B组外,余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组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考虑与带状疱疹的自然病程一般为2-3周[7]有关,估计到治疗后的观察点,大部分患者自然病程已向痊愈转归,因此无法体现各疗法止痛效应的差别。

电针法为阿是穴围针刺加夹脊穴、支沟穴、后溪穴电针治疗,其余三种疗法分别为在此基础上加上铺棉灸法、火针法、叩刺拔罐法,治疗后VAS评分A 组(电针组)明显低于B组(电针+铺棉灸组),而疼痛缓解程度A组优于B组,结果说明针灸本身也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疼痛,将电针和铺棉灸重叠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不仅不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可能还增加了患者的疼痛。

本研究中的患者满意度,是患者将其所接受的治疗措施的耐受性用0~100分表示出来,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属病人报告的临床结局。

病人报告的临床资料已成为临床疗效评价关注的焦点,可用于最佳治疗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8]本研究结果发现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更加认同电针治疗或电针结合火针治疗,但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的VAS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二:循证医学针灸证据评析1针灸研究证据的来源和范畴的确立基于循证医学证据评价体系对针灸医学的启示,根据针灸学科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以及证据来源范围,本研究确定的针灸研究证据范畴主要包括:现代研究证据、古籍载录证据、专家经验证据,其中现代研究证据又包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病例序列研究和个案报道。

下面对各类研究证据的特点和纳入理由作简要阐述。

1.1古籍载录证据流传至今的针灸古代医籍是历代针灸临床经验的积累,不仅涵盖了针灸安全有效的成功经验、针灸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等有价值的信息,并经过几千年临床实践反复证实了其真实性、可靠性和适用性。

因此,古代医籍载录的相关针灸防治疾病证据是针灸临床决策不可忽略的最佳证据之一,本研究纳入的古籍载录证据涵盖清代以前所有针灸治疗类文献,从内容形式上说主要包括以疾病为纲的针灸处方文献和针灸医案。

1.2专家经验证据经验类文献对于临床医学来讲往往是最直接的体验记录,是临床实践与医学理论相结合、突破和创新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理论概括和实践指导意义。

因此针灸专家经验总结也是针灸临床决策不可忽略的最佳证据之一。

本研究纳入的专家经验总结主要为1919年以后国内针灸专家的临床经验类文献,按照专家资质分为针灸名老中医专家经验和一般针灸专家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