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大中药鉴定学教案01植物类中药-5豆科

合集下载

生药学--豆科

生药学--豆科

[显微特征]
1.根横切面 〔甘草〕 木栓层为数列红棕色细胞。
韧皮部射线宽广,稍弯曲, 常现裂隙;韧皮部及木质部 中均有纤维束,纤维束周围 细胞常含草酸钙方晶,形成 晶纤维;木质部导管直径大, 常单个或2~3个成束;薄壁 细胞含淀粉粒,少数细胞含 棕色块。
木栓层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甘草根横切面
木栓层
4.薄层层析:展开剂:氯仿-醋酸 乙酯-甲醇-水〔20∶40∶22∶10〕, 喷以硫酸乙醇溶液〔1∶10〕 。
黄黄黄黄 芪芪芪芪 药药药甲 材材材甙
1.调节免疫功能:对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 药 免疫均有调节作用。 理 2.抗衰老和抗应激作用:黄芪能明显延长人胚肺二倍 作 体细胞、人胚肾细胞、小鼠肾细胞的寿命。黄芪多糖 用 有适应原样作用。
性平,味甘;补气药
成 效
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止咳祛痰,调
和诸药。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
咳嗽痰多,腕腹、四肢挛急疼痛。
清热应生用,补中宜炙用。
十 八 甘草反大蓟、甘遂、芫花、海藻; 反
习题: 1.甘草主含何种化学成分,如何鉴别?甘草的解毒
作用取决于哪一种成分?为什么? 2.甘草 、黄柏粉末显微特征有何异同? 3.如何鉴别甘草和黄芪粉末? 4.如何鉴别甘草和黄芪饮片?
有效成分,这些成分有甘草苷〔liquiritin〕、甘草苷元 〔liquiritigenin〕等。
3.多糖类:甘草多糖〔glycyrrhigan UA, UB, UC〕 有免疫抑制作用。
4.香豆素类:甘草香豆素〔glycycoumarin〕、 甘草酚〔glycyrol〕等。
5.生物碱类:5,6,7,8-四氢-4-甲基喹啉 〔5,6,7,8-tetrahydro-4methylquinoline〕等。

药用植物学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植物识别教案

药用植物学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植物识别教案
5′
十字花科
【主要特征】
【识别药用植物】
15′
蔷薇科
【主要特征】
【识别药用植物】
25′
豆科
【主要特征】
【药用植物】
20′
知识升华
10′
巩固提高
5′
小结
5′
任务布置
5
评估反馈
1.十字花科花有哪些特征,为什么叫十字花科?
2.玫瑰、月季和蔷薇的异同点?
3.中药黄连入药的三种原植物分别为?
4.蔷薇科植物的叶是不是都是完全叶?
3.学会利用工具书检索相关药用植物。
二、能力目标
能够识别各科常见常用药用植。
三、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观察各种植物,学会欣赏大自然的多样性。
重点和
难点
重点:
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的主要特征。
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的主要药用植物及入药部位。
难点:蔷薇科的主要特征如花托、实的类型。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课前导入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教师姓名
丁平
课程名称
药用植物学
授课班级
12高职中药(1)、(2)班
授课日期
2014年6月3日第16周
授课顺序
29
章节名称
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植物识别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的主要特征。
2.学会识别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的主要药用植物及入药部位。
2.豆科有哪些常用药用植物?
3.总结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常用药用植物?

后记
5.用植物的心材入药的都有哪些?
6.比较三种黄芪的植物特征。

南方医大中药鉴定学教案01植物类中药-8北沙参、南沙参

南方医大中药鉴定学教案01植物类中药-8北沙参、南沙参

授课教案【附注】1、曾发现下列植物的根混充北沙参用,应注意鉴别:①同科植物田黄蒿及硬阿魏的根。

②石竹科植物麦瓶草的根。

③桔梗科植物石沙参的根。

2、桔梗科沙参属作南沙参使用的有7种,常见的还有如下几种:无柄沙参、泡沙参、云南沙参(云南卫生局已将其收入地方药品标准)。

龙胆【别名】龙胆草(东北)、龙须草(山西)、观音草(吉林)【来源】龙胆科植物龙胆、三花龙胆、条叶龙胆坚龙胆的根及根茎。

前三者习称“龙胆”、“关龙胆”(东北等),后者习称“坚龙胆”(云南)。

【产地】前三者主产于东北各地,以黑龙江产者奉为地道药材。

此外,内蒙、江、浙、湘等地亦产。

坚龙胆主产于云、贵、川等地。

【性状鉴别】1、龙胆:①根茎呈不规则块状,其上着生多数细长的根。

根表面淡黄或黄棕色,上部有明显的横纹,下部有纵皱。

②根质脆易断,受潮变软。

断面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有5-8个白色木质部束环状排列,习称“筋脉点二(提问:皮部指何处?)③味甚苦。

2、坚龙胆:区别要点①根表皮膜质,易脱落。

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略呈角质状,无横纹。

②质坚脆易断,中央有黄白色木心,易与皮部分离。

【显微鉴别】龙胆根(熟悉)为次生构造不发达的双子叶植物根。

特点:有表皮(残留)、内皮层和髓。

薄壁组织中有草酸钙针晶;韧皮部宽广,木部导管“V”字排列;皮层及韧皮部多具裂隙。

坚龙胆不同点:内皮层以外组织多已脱落,导管均匀密布,无髓。

黄苓【别名】山茶根、黄金条根、香水草根(内蒙)【来源】唇形科植物黄苓的根。

【产地】主产于北方(河北、山西、内蒙、辽、吉等)以山西产量多,河北承德质量最好。

【采收加工】春秋采挖,去泥土及须根,晒至半干,撞去外皮,晒干。

注意:采收后,切勿使其受潮,否则易变质。

当药材变绿时,即已变质。

【性状鉴别】1、圆锥形,多扭曲。

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不规则的纵纹,顶端残留有茎基。

2、质硬脆易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

遇水受潮易变黄绿色。

3、老根断面中央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已成空洞者称“枯苓”;新根称“子苓”或“条苓”。

2024年度南方医大中药鉴定学教案01植物类中药

2024年度南方医大中药鉴定学教案01植物类中药
质量控制与标准化
建立中药指纹图谱,制定中药材及制剂的质量标准。
2024/2/2
25
植物类中药的药理作用研究
药效学研究
通过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研究中药对机体的 作用及机制。
毒理学研究
评估中药的毒性、副作用及安全性。
2024/2/2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探讨中药与西药或其他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
26
植物类中药的临床应用研究
牡丹皮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厚朴
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黄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
15
叶类中药
桑叶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
枇杷叶
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荷叶
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
2024/2/2
16
花类中药
金银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菊花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玫瑰花
疏肝解郁,活血止痛。
其种类和品质。
9
显微鉴定
2024/2/2
制备显微切片
将植物类中药的药材切成薄片,制成 显微切片,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组 织结构。
观察组织特征
在显微镜下观察药材的组织特征,如 细胞形状、大小、排列方式、内含物 等。
鉴定细胞内含物
通过化学反应或特殊染色方法,鉴定 细胞内含物的种类和性质,如淀粉粒 、草酸钙结晶等。
南方医大中物药类鉴中定药学教案01植
2024/2/2
1
contents
目录
2024/2/2
• 植物类中药概述 • 植物类中药的鉴定方法 • 常见植物类中药及其功效 • 植物类中药的配伍与禁忌 • 植物类中药的现代研究与应用 • 植物类中药的市场前景与产业发展

药用植物学课件-豆科芸香科大戟科五加科伞形科

药用植物学课件-豆科芸香科大戟科五加科伞形科
• 子房上位,具下位花 盘
芸香科药用植物
• 橘Citrus reticulata: 陈 皮、橘络、橘核、青 皮。
• 酸橙 Citrus aurantium: 枳实(幼果)、枳壳。
• 香圆 C.wilsonii • 佛手 C.medica var
sarcokactylis
芸香科药用植物
• 黄檗(关黄檗) Phrllofrton smΒιβλιοθήκη rense常无 非为头状 ↑
有 非为头状 ↑
花冠 镊合状排列
假蝶形花 蝶形花冠——下降复 冠——上升 瓦状排列 复瓦状排列
雄蕊 与花瓣同数或其倍 10—5,3, (9)+1,或(10),

分离
或(5)+(5),或10
分离
芸香科Rutaceae
• 木本;多复叶或单身 复叶,有透明油腺点。
• 花瓣4-5离生;雄蕊 8-10,着生在花盘 基部,外轮雄蕊与花 瓣对生。
• 细柱五加 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五加科药用植物
• 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a: 茎髓(通 草)
五加科药用植物
• 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五加科药用植物
• 楤木 Aralia henryi
伞形科Umbelliferae
五加科药用植物
• 人参属Panax
• 人参Panax ginseng:
根能大补元气,复脉 固脱,补气益血,生 津、安神。 • 西洋参P. quinquefolium:
五加科药用植物
• 三七(田七) Panax notoginseng
竹节参
五加科药用植物
• 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xux

药用植物学列举5种豆科药用植物,分别阐述其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国内资源状况

药用植物学列举5种豆科药用植物,分别阐述其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国内资源状况

药用植物学列举5种豆科药用植物,分别阐述其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国内资源状况装订处XXX考试卷《药用植物学》主讲教师:XXX一、请同学们在下列(1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以3种常用药用植物为例,阐述其中药资源状况及发展前景2、列举5种属于裸子植物的药用植物,阐述其主要识别特征及野生及栽培现状3、列举5种属于木本双子叶植物的药用植物,分析其关键识别特征及资源状况4、列举5种属于草本双子叶植物的药用植物,说明其关键识别特征及资源状况5、列举3种属于木本单子叶植物的药用植物,描述其关键识别特征及资源状况6、在唇形科和玄参科中各列举2种药用植物,比较分析其分类学特征和各自资源分布状况7、结合具体药用植物分析变态根在药用植物环境适应中的意义8、结合具体药用植物分析XXX各亚科间在特征上的演化规律9、列举5种豆科药用植物,划分阐述其首要特性,并阐发其海内资源状况10、列举5种百合科药用植物,阐发其形状特性的共同点和分歧点,并阐述各自的资源状况二、论文写作要求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砚们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广泛搜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论文问题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 1.5倍行距;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研究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

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庄重处置惩罚。

装订处列举5种豆科药用植物,分别阐述其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国内资源状况食用豆科植物的根、茎、叶、花、荚、粒均可作为药材。

《中药鉴定学》课件

《中药鉴定学》课件
通过观察或研究种子、干燥 植物的部分药用性状、农艺 和生态现象、显微形态以及 内生菌群等信息鉴别。
中药鉴定的应用
医药行业
饮食行业
确保选择的药材是符合标准的, 盘活天然资源,降低成本;对 于疑难杂症也可通过鉴定方法 瞄准病因,有针对性地开发出 中成药和中草药新制剂。
通过中药鉴定,寻找传统饮食 中适合大众口味的美食,研究 天然营养元素的提取技术以及 如何降低糖、盐、油含量。
文化艺术
中药鉴定与中华文化紧密联系, 许多国外博物馆购买古代中药 收藏,因此开展中药鉴定具有 一定的国际收藏价值。
总结
中药鉴定
涉及多个学科知识,需要多学科交叉支撑, 是产品质量保证和营商环境的重要环节。
中药饮片制造
其中的中草药提取成分对现代医学起到了重 要的促进作用。
中药材加工
制成的中成药从区分中西药到根治疾病,都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药临床研究
是为了促进现代中药学的繁荣,进而实现中 医药现代化的目标,推动中医药事业持续发 展的重要一环。
针灸鉴别
是针灸理论的基础,针灸医 生需要理解长短直弯、大小、 粗细、锋利等特征,还要掌 握针灸术语学,如竿针、银 针、针柄、切割针头等。
中药鉴定的目的
1
规范市场
通过鉴定程序规定中药的品质、纯度、成分,保证市场中的中药药材合法合规。
2
促进医学发展
中药鉴定是中医与现代药物学的交叉点,很多新疗法和新药物的研制都离不开中药的 鉴定。
3
防止中毒和误用
中药鉴定是防止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最后落脚点,也是保证中医药安全有效使用的 重要手段之一。
中药鉴定的方法
外观鉴别法
观察药材或中药制剂,如形 态、色泽、气味、口感等进 行鉴别。

药用植物学-豆科ppt课件

药用植物学-豆科ppt课件

树皮(药材名:合欢皮) 花蕾(药材名:合欢花) 均为养心安神药入药,有活血、安神、消肿、止痛功效。
;.
18
落叶乔木
;.
19
二回偶数羽状复叶,互生,羽片4-12对,小叶10-30对,镰刀形或长圆形,长6-12mm, 宽1-4mm,先端锐尖,基部园楔形,中脉极明显偏叶片的上侧,全缘,有夜晚闭合现象, 故又名夜合欢。
弯曲,密被棕色刺毛状腺体;
;.
55
;.
56
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根和根状茎入药(药材名:甘草)为补 气药,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等。
;.
57
黄芪
ASTRAGALI RADIX
;.
58
黄芪
• ASTRAGALI RADIX • 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
;.
67
苦参 SOPHORAE FLAVESCENTIS RADIX
;.
68
苦参
日本药局方 有收载
• Kushen
• SOPHORAE FLAVESCENTIS RADIX • 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
头及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 含苦参碱(C15H24N2O)和氧化苦参碱(C15H24N2O2)的总量不得少于1.2%。
;.
3
种子植物三大科种、属数量比较表
菊科 兰科
世界
1000属
近30000种
700属
近20000种
豆科
684属
约18000种
;.
我国
227属
2300余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教案
②葛花:为野葛未全开放的花,含多种黄酮类成分,功能解酒毒,止渴。

甘草
【来源】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

【产地】甘草主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目前已有人工栽培。

光果甘草、胀果甘草主产于新疆甘肃等省区。

为喜钙植物,一般野生于向阳干燥的钙质、砂质土壤中。

【采收加工】
春秋两季均可采挖,以春季产者为佳。

一般去除非药用部位后切成长段晒干;亦有将外面红棕色栓皮刮去者,称为“粉甘草”
【性状鉴别】
一、甘草:
1、根呈圆柱形,外皮松紧不等(直径0.6-3Cm)。

表面红棕、暗棕、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及横长皮孔。

两端切面中央稍下陷(有的不明显)。

2、质坚实而重,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有粉性,具明显的形成层环纹及放射状纹理,有裂隙。

3、根茎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

4、味甜而特殊。

二、胀果甘草:
根粗壮木质性强,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

质坚硬,
木纤维多,粉性差,断面多裂隙。

(荚果短小,直而肿胀)
三、光果甘草:
外皮大多灰棕色,不甚粗糙,皮孔细小而不明显,裂隙少,纤维性强。

(荚果表面光滑无毛)【显微鉴别】
1、甘草根的横切面:符合正常的双子叶植物次生根的构造。

①木栓层为数列红棕色细胞(粉甘草外皮已除去)。

②韧皮部及木质部中均有纤维束,其周围薄壁细胞中常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③束间形成层不明显。

④导管常单个或2-3个成群。

⑤射线明显;韧皮部射线常弯曲,有裂隙。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少数细胞含棕色块状物。

2、甘草粉末:淡黄棕色
①纤维成束,壁厚,晶纤维易察见(含方晶)
②草酸钙方晶:易见
③导管:具缘纹孔,直径较大,稀有网纹。

④淀粉粒:多为单粒,脐点点状,卵圆或椭圆形。

⑤木栓细胞:多角形,红棕色,侧面观为类长方形。

⑥棕色块:形状不一。

【成分】
甘草甜素(三菇类化合物),主要系甘草酸的钾、钙盐,为
豆科植物兰花棘豆的根。

豆科植物刺果甘草的根及根茎。

豆科植物单体蕊黄茜(鳌山黄黄)的根。

豆科植物苦马豆的根。

锦葵科植物陆地棉的根。

“棉花根”
3、红芭:豆科植物多序岩黄黄的根。

通称“晋芭”,主产于甘肃南部地区。

表面灰红棕色,栓皮易剥落露出浅黄色的皮部及纤维。

质坚硬而致密,难折断。

折断面纤维性强,且富粉性。

气微而特异,味微甜。

显微:有晶鞘纤维,草酸钙棱晶,无石细胞。

抗菌、降压作用较黄芭强。

全国各地作红苗药用的还有:同属植物太白岩黄黄(又称“红黄、锦芭”)、齿翅岩黄芭、紫花岩黄黄、拟蚕豆黄黄、锡金岩黄茜等。

4、南芭:桑科植物五指毛桃的根。

亦称“五爪龙”
五加科:Araliacae
特征:多为草本(人参、三七为多年生草本,刺五加为灌木)。

叶互生,伞形花序,花基数为5,G下位,浆果。

成分:皂忒(三砧类),黄酮,氨基酸,多糖。

人参
【来源】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植物形态】掌状复叶,轮生茎顶。

可根据叶子的形态数目判断参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