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推荐书目.doc
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篇目

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篇目一、《论语》《论语》是摘录自孔子及其弟子语录的治学思想著作,它由中国古代服务于历史及哲学的宗师孔子和其弟子撰写而成,以孔子门下弟子为角色,描述与社会发展有关的言行,反映孔子的政治理想和文化思想。
最初是以体例“公案”的形式出现的,它把孔子的思想总结保存下来,有利于当时的政治宣传和后人的学习借鉴。
《论语》的精神及其作用多次受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及诗人的推崇和传承,被誉为“大家之宝”、“教育之母”等,从而使诸子百家、儒家及文学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文化,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和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素材。
二、《西游记》《西游记》是一部著名的中国神话小说,作者为元代作家吴承恩,收录于《新唐书》、《聊斋志异》等书目中,是中国神话文学的重要成果之一,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文化内涵及巨大的影响力。
《西游记》是一组并行的故事体,以孙悟空、唐僧等作为主角,描述一系列动人的奇幻故事,尤其是智慧的孙悟空与妖魔的斗争的描写,引发读者的共鸣,反映出中国人传统文化的精华。
而吴承恩在小说中把许多中国哲学思想主义,如易经、道家、佛家、儒家等,融汇贯通,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他巧妙地将反映当时社会条件及意识形态的文学艺术手法融入《西游记》之中,构造出一个精彩的波澜壮阔的架势。
三、《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叶青野创作的章回体历史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著名的传奇话本,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它根据盛唐时期三国纷争的故事,讲述了曹操、刘备、孙权三位封建将领的传奇史诗。
民间有句老话:“三国志书中有英雄,英雄多有得胜策;用兵国家有利害,攻守大军有精兵。
”看,《三国演义》记载了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英勇战斗,详细描写了三国时期的重要战争,表达了营救局势、攻陷要塞、抵抗外敌等战略技巧,对服战和用兵有着深刻的影响。
而后世也将其中箭法、枪法等战争技术用于实际,从而影响了战争技术的发展及军事战术的变革。
四、《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名著之一。
书单推荐: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113部

书单推荐: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113部1、《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2、《道德经》《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
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3、《庄子》《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道家的重要典籍。
现存《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是庄周弟子及后学所作。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管漆园的小吏。
他追求精神自由,视名利地位如粪土腐鼠。
齐王慕名曾派使臣携重金聘他为相,庄周回答,宁愿在脏水沟里自由嬉戏,不愿受当权者的羁绊,拒绝了聘请。
4、《孟子》孟子,名轲,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曹魏、晋代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三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
山东邹城人。
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5、《墨子》墨子,名翟(dí),华夏族,滕国人。
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墨子的先祖是宋人。
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力的人。
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推荐

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推荐国学经典是我们需要多看的书籍,多看一些经典的国学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提高文学水平。
下面是由店铺给大家带来关于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推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推荐一《论语》被公认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的孔子是影响中国文化,政治,制度等最深远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记录他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被中国称为"致圣"。
《道德经》老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所著的《道德经》博大精深,两钱多年来,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乃至普通百姓,纷纷从中汲取智慧。
《庄子》庄子是道家集大成者,在战国时代那个动荡喧嚣的环境中,他的思想映射出一片宁静的光辉。
《庄子》一书堪称中华民族深邃而充满内蕴的思想,资源与哲学宝库,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每一个人的灵魂。
《孟子》被誉为儒家"亚圣"的孟子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百世之师,是因为其著作《孟子》中体现的深刻思想。
孟子的一腔"浩然之气",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操.钱年之后依然可以想见其雄风。
《墨子》作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强本节用、强国富民的经济理论,非攻反战、防御自卫的军事思想,别开生面、体系完整的逻辑学说,都集中体现在《墨子》一书中。
《荀子》荀子堪称集先秦诸子百家之大成者,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产生过重大影响。
《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韩非子》能与儒家分庭抗礼的政治和哲学流派,秦国因此而完成统一大业,其犀利深刻的思想光芒照耀千古,还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
《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中华文化经典作品推荐书目(20部) (1)

附件:1
中华文化经典作品推荐书目(20部)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
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
吕思勉《中国通史》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子展《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
汤炳正等《楚辞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伯详《史记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夏承焘《唐宋词选讲》中国青年出版社
曹雪芹《红楼梦》
《曾国藩家书》
《傅雷家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目
以下是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目推荐:
1.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道德经》:道家经典之一,是老子的著作,阐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规范。
3. 《周易》: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关于占卜和哲学的著作。
4. 《诗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305 篇诗歌,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5. 《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
6. 《资治通鉴》: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
7. 《红楼梦》: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爱情故事和封建社会的家族生活。
8. 《三国演义》: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和人物。
9. 《水浒传》: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描写了宋朝末年108 位好汉的故事。
10. 《孙子兵法》:中国古代军事学的经典之作,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之一。
以上只是部分推荐,还有很多其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目,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参考书目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参考书目一、中国哲学中国哲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中国传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中国哲学书籍:1.《论语》:这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的圣经”。
2.《道德经》:道家经典之一,由老子所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无为而治的理念。
3.《大学》:这是四书之一,是儒家经典之一,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4.《中庸》:同样是四书之一,强调中庸之道,即平衡和谐的处世之道。
5.《墨子》:墨子学派的著作,强调爱与无私。
6.《韩非子》:韩非子的政治思想的代表作,对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二、中国文学中国文学积淀丰富,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中国文学著作:1.《红楼梦》: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巨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描绘了封建社会的荣辱悲欢。
2.《诗经》: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包含了丰富的诗篇,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3.《水浒传》:元曲小说家施耐庵的作品,以梁山好汉的英勇壮举和正义斗争为主线,展现了民间英雄的形象。
4.《西游记》:明代作家吴承恩的小说,讲述了孙悟空等人取经西天的故事,寓意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经典之一。
5.《论语》:虽然这本书也属于哲学类别,但其中的语言艺术已经构成了中国文学的基础。
三、中国历史中国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中国历史著作:1.《史记》:司马迁的巨著,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将中国历史分为纪传体和编年体。
,2.《资治通鉴》:唐代史学家司马光的著作,是一部纵览中国历史的通史。
3.《春秋》:孔子弟子编纂的一部历史书,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影响深远。
4.《史记·楚辞传》:是《史记》中的一篇章节,记述了楚国文化和楚辞诗歌的发展。
5.《红星照耀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著作,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必读的九本书

钱穆: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必读的九本书一、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我想举的第一部书是《论语》。
你若要反对中国文化,那很简单,第一就该打倒孔家店。
当时立意要打倒孔家店的人,就都在《论语》里找话柄。
如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说这是孔子看不起女人。
又如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说孔子主张愚民政策。
又如“子见南子”,把来编成剧本表演。
拿《论语》里凡可以挑剔出毛病的,都找出来。
至于如《论语》开卷所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何毛病呢?这就不管了。
至少从汉朝开始,那时中国人就普遍读《论语》,像如今天的小学教科书。
《论语》、《孝经》、《尔雅》,人人必读。
《尔雅》是一部字典,现在我们另外有合用的字典,不需要读《尔雅》。
《孝经》今天也不须读,已经经过很多人研究,《孝经》并不是孔子讲的话。
我想《论语》还应该是我们今天人人必读的一部书。
倘使要找一部比《论语》更重要,可以用来了解中国文化,又是人人可读的,我想这不容易。
只有《论语》,照我刚才所讲条件,从汉朝起,到我们高呼打倒孔家店时为止,本是人人必读的,在中国没有一个读书人不读《论语》,已是经历了两千年。
我们要了解一些中国文化,我想至少该看看《论语》。
既然要读《论语》,便连带要读《孟子》。
讲孔子讲得最好的,莫过于孟子,宋代以后的中国人常合称孔孟。
唐朝以前只叫周、孔,不叫孔、孟,这不能说不是中国后代一个大进步。
说周孔,是看重在政治上。
说孔孟,是看重在学术、教育上。
至少从宋朝到现在,一般中国人都拿孔孟并称,所以我们读《论语》也该连读《孟子》。
《论》、《孟》这两本书我现在举出为大家该读之书,读了《论语》有不懂,再读《孟子》,容易帮我们懂孔子。
既然讲到《论语》和《孟子》,又就联想到《大学》和《中庸》,这在宋代以来合叫做《四书》。
实际上,《大学》、《中庸》只是两篇文章,收在《小戴礼记》中,不算是两部独立的书。
但很早就有人看重这两篇文章。
到了宋朝,特别是到了朱夫子,就拿《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合称《四书》。
中国传统文化必读书目

中国传统文化必读书目《中国传统文化必读书目》
一、古典文学
1、《论语》:孔子的教育思想
2、《孟子》:儒家学说
3、《左传》:春秋时代文化
4、《诗经》:中国古代最古老的记载
5、《楚辞》:古代文学精品
6、《庄子》:哲学思想
7、《史记》:总结史料
8、《吕氏春秋》:古典研究文献
9、《汉书》:记载古代历史
10、《司马迁》:业余研究读物
二、历史文献
1、《古今图书集成》:中国古代经验总结
2、《春秋繁露》:中国古代思想家
3、《史记资治通鉴》:全景史学家
4、《汉书》:中国古代史家
5、《唐书》:中国古代文学
6、《宋书》:中国古代文学
7、《元史》:中国古代史家
8、《明史》:中国古代史家
9、《四库全书》:中国古代文学
三、文化史
1、《易学杂记》:中国古代经典文献
2、《工艺学》:中国古代工匠技术
3、《金融理论》:中国古代经济学
4、《礼记》:中国古代礼仪思想
5、《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
6、《社会观察》:中国古代社会变迁
7、《秋瑾记》:中国古代思想史
8、《中国礼制史》:中国古代礼仪规则
9、《儒家文化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10、《中国历史概论》:中国古代文化总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推荐书目》语言文学类
说文解字尔雅三字经
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格言联璧声律启蒙
诗经楚辞建安七子集
曹植集竹林七贤集陶渊明集
文选玉台新咏乐府诗集
孟浩然集王维集李白集
杜甫集韩愈集柳宗元集
白居易集杜牧集李商隐集
花间集南唐二主词欧阳修集
王安石集苏轼集黄庭坚集
李清照集陆游集辛弃疾集
元好问集纳兰词龚自珍集
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纂
经史百家杂钞诗品文心雕龙
沧浪诗话人间词话窦娥冤
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
桃花扇世说新语搜神记
太平广记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红楼梦喻世明言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
说岳全传儒林外史镜花缘
历史类
史记汉书后汉书
三国志晋书宋书
南齐书梁书陈书
魏书北齐书周书
隋书南史北史
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史辽史
金史元史明史
清史稿尚书春秋左传
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竹书纪年
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逸周书
国语战国策贞观政要
晏子春秋列女传廉吏传
吴越春秋越绝书华阳国志
山海经穆天子传水经注
洛阳伽蓝记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
徐霞客游记大唐西域记读史方舆纪要海国图志通典通志
文献通考史通读通鉴论
文史通义四库全书总目书目答问
思想类
周易周礼仪礼
礼记论语大学
中庸孟子孝经
老子孙子兵法文子
墨子管子列子
吴子尉缭子庄子
司马法荀子鬼谷子
商君书慎子尹文子
公孙龙子冠子六韬
韩非子吕氏春秋新语
新书淮南子春秋繁露
法言太玄经盐铁论
三略新序说苑
白虎通义新论论衡
潜夫论风俗通义申鉴
人物志孔子家语抱朴子
肇论弘明集高僧传
颜氏家训三十六计坛经
唐律疏议唐语林周敦颐集
张载集二程集梦溪笔谈
容斋随笔陆九渊集四书章句集注朱子语类近思录五灯会元
困学纪闻辍耕录传习录
纪效新书了凡四训万历野获编陶庵梦忆菜根谭焚书
明夷待访录日知录戴震集
曾国藩家书大同书
科技·生活类
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周髀算经九章算术齐民要术营造法式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畴人传
法书要录历代名画记茶经
文房四谱琴史棋经十三篇
酒经随园食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