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五级曲目讲解
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五年级曲目讲解完整版

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五年级曲目讲解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三项内容是复调性乐曲一共有三首,自选一首。
第一首《二部创意曲》()巴赫曲这首二部创意曲在原来的考级中也有,因为它非常经典,所以,在这次的新版本教材中还是选用了。
首先,巴赫作品的处理还是要跟大家强调一下,由于这些作品的原谱上是很少有什么(除音符以外)标记的,所以,这个版本中的标记仅供大家参考,不限制各位教师和考生的音乐理解和个性发挥,只要是符合巴赫风格的处理,都是允许的。
这首作品,我们选用了一种很有精神、生动的处理,以做参考。
主题是跳音和连音组合,而且,每次主题出现的时候都要保持相同的很精神、生动的性质。
根据乐谱上的标记,八分音符是断奏,要弹得干净利落;十六分音符相对来说连一些,手指积极主动,但不能弹得很连很粘,其实,是一种很颗粒的非连奏。
对主题的处理,大家要特别注意处理最高音位置的八分音符“F”,不能和后面的十六分音符连着弹,而是要分开。
这在后面主题多次出现的地方也要统一处理好。
第4到7小节这种音型弹奏的时候要强调节奏的点,每四个音把第一个音稍加强调。
第5和6小节两只手同时的地方,要靠这个节奏点把两只手对齐,不能四个音都重。
这首曲子有一些很难的句子,要独拿出来仔细练习。
比如,第10小节,右手的位置比较开张弹奏的时候手臂要用转动的动作,手掌和手指不能松懈,要有架子感,手掌像跷跷板一样左右转动。
类似的还有第19至20小节,右手又与第15小节类同。
大家还可以看到,这些部分十六分音符的地方有的加了跳音记号。
但是,这种跳音不是要跳起来,而是要弹得干脆、颗粒、不拖泥带水,而且音点很清楚,就已达到跳的效果了,不能因为弹奏跳音把手抬得很高,那样的话不但弹不出好的声音,还会因为离键过高而没有把握性。
这种跳音如果弹得明亮、干净,会显出其中的旋律性,是很好听的。
这首作品作为二个声部的创意曲,大家一定要按照上面的原则先分手弹奏得很熟练,很清楚,节奏很统一了,再两只手合起来弹。
中国音协钢琴五级曲目

中国音协钢琴五级曲目摘要:一、中国音协钢琴五级考级简介二、五级曲目列表三、五级曲目演奏技巧与要求四、备考建议与策略正文: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的钢琴考级中,五级曲目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
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五级考试,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五级曲目、演奏技巧以及备考策略。
一、中国音协钢琴五级考级简介中国音协钢琴五级考级是针对业余钢琴爱好者的等级考试,旨在检验考生对钢琴技能的掌握程度。
五级曲目难度较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技巧。
二、五级曲目列表中国音协钢琴五级考级的曲目包括以下两部分:1.基本练习:本级基本练习的范围共六组,调性分组与第三级完全一样,只是变成了双手同向四个八度。
从本级开始有最低速度要求,每分钟最慢要达到76拍。
请注意琶音与音阶同样速度,都是16分音符,都是每拍四个音。
2.技巧性曲目:包括大型作品、复调作品、浪漫主义时期作品等。
如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大师的作品。
三、五级曲目演奏技巧与要求1.音阶与琶音: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各种音阶(如大调、小调)、琶音的演奏技巧,确保音准、节奏稳定。
2.动态与表情:注意在演奏过程中表现作品的情感,掌握音量的起伏、动态的变化,如PPP、P、F等。
3.曲目熟练度:要求考生对曲目熟练掌握,能够流畅、准确地完成演奏。
4.艺术表现:表现作品的主题与风格,注重音乐线条、层次的展现,展现考生的音乐素养。
四、备考建议与策略1.选择适合的教材:选用中国音协钢琴考级教材(新编第一版)进行学习,确保教材的权威性。
2.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逐步提高演奏水平。
3.寻找专业导师:寻求专业钢琴老师的指导,针对性地解决自己在演奏过程中的问题。
4.多参加音乐会、比赛:观摩音乐会,积累舞台经验,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5.模拟考试:进行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增强考试信心。
总之,要顺利通过中国音协钢琴五级考级,考生需要扎实的基本功、熟练的演奏技巧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力。
英皇钢琴考级5级曲目

英皇钢琴考级5级曲目英皇钢琴考级5级的曲目有很多,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列举一些常见的曲目:1. 巴赫(J.S. Bach),小前奏曲(Prelude)或小步舞曲(Minuet)等。
这些曲目具有清晰的旋律和简单的和声结构,适合初学者。
2. 贝多芬(Beethoven),《欢乐颂》(Ode to Joy)或《月光奏鸣曲》(Moonlight Sonata)第一乐章。
这些曲目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复杂的技巧要求,适合进阶学习。
3. 舒伯特(Schubert),《冬天旅行》(Winterreise)中的一首歌曲。
这些曲目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情感深度而闻名,适合展现演奏者的表现力。
4. 肖邦(Chopin),《降E大调夜曲》(Nocturne in E-flat Major)或《降D大调圆舞曲》(Waltz in D-flat Major)。
这些曲目要求技巧娴熟和音乐性的表现,是考级中的挑战。
5. 德彪西(Debussy),《小步舞曲》(Petite Suite)或《月光》(Clair de Lune)。
这些曲目以其独特的和声和音色效果而著名,要求演奏者具备细腻的触键技巧。
6. 拉赫玛尼诺夫(Rachmaninoff),《C小调前奏曲》(Prelude in C Minor)或《D大调卡农》(Canon in D Major)。
这些曲目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复杂的技巧要求,适合有一定演奏经验的学生。
除了以上列举的曲目,还有许多其他适合英皇钢琴考级5级的曲目可供选择。
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技巧水平和音乐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曲目,并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技巧的培养和音乐性的表达。
祝你考级顺利!。
贝多芬回旋曲5级教学

贝多芬回旋曲5级教学
《贝多芬回旋曲》是一首极为著名的古典音乐作品,是学习钢琴
必学的曲目之一。
下面是该曲的5级教学:
首先,我们需要掌握该曲的曲式。
该曲是以A-B-A-C-A的结构进
行创作的,即由5个部分组成:起始主题、第一次副主题、再现主题、转调部分和最后的回归。
钢琴演奏者需要注重每个部分的转换,尤其
是转调部分要注意强调。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该曲的节奏。
整首曲子的节奏十分清晰,每
个小节的节奏也比较规律,所以在练习时需要把握好节奏感,注意每
个音符的持续时间和强弱变化。
再次,我们需要掌握该曲的音符技巧。
该曲涉及到的音符种类比
较多,有连续的八度音符、三连音、跳音等。
在练习时需要注重每个
音符的准确度和流畅度,特别是在高难度的跳音部分要注意手指的灵
活性。
最后,我们需要掌握该曲的情感表达。
这首曲子充满了激情和动感,因此在演奏时需要把握好情感表达,体现出曲子的热情和高亢。
在表达情感时,我们需要注意音符的连贯性和音色的变化,使每个音
符都具备生命力。
以上是《贝多芬回旋曲》的5级教学,希望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钢琴5级考级必弹曲目谱子

钢琴5级考级必弹曲目谱子钢琴五级考级曲目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音乐表达能力。
在钢琴五级考级中,学生需要准备三首曲目,包括一首巴洛克或古典时期的曲目,一首浪漫或后浪漫时期的曲目,以及一首现代曲目。
下面将为您介绍钢琴五级考级必弹曲目的谱子和一些演奏技巧。
1.巴洛克或古典时期曲目巴赫《小前奏曲和赋格曲》 BWV 875这首曲目是在《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一首,它包括了一个前奏曲和一个赋格曲。
前奏曲的主题清晰,需要学生注意手指的运动和音符的连贯性。
赋格曲则要求学生掌握复调技巧,注意对位法和和声的处理。
演奏这首曲目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手指灵活性和音乐表达能力。
在演奏过程中,学生可以注意一些细节,比如音符的起始和结束、音符的连贯性等。
2.浪漫或后浪漫时期曲目舒曼《幻想曲》Op.17这首曲目是浪漫时期的代表作品,它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复杂的音乐结构。
学生需要注意的是曲目中的各种音乐要求,比如速度的变化、力度的变化、以及音乐的表达等。
在演奏这首曲目时,学生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练习方法,比如分段练习、慢练习等。
此外,学生还可以注意一些技术要求,比如琶音的运用、和声的处理、以及对位法等。
3.现代曲目艾纯《波西米亚舞曲》Op.40这首曲目是现代音乐中的代表作品,它充满了活力和个性。
学生在演奏这首曲目时需要掌握一定的速度和力度控制,以及一些特殊的音乐技巧,比如断奏、跳奏等。
演奏这首曲目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注意一些细节,比如音符的技巧处理、音乐的表达和情感传达等。
总体来说,钢琴五级考级必弹曲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在学习曲目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技术要求,还要注重音乐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
希望以上介绍可以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在钢琴五级考级中取得好成绩!。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考级五级曲目练习曲Op.61No.21

中央音乐学院钢考级五级曲目练习曲Op.61 No.21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考级五级曲目练习曲Op.61 No.21,它的目的主要是训练节奏。乐曲情调是明朗的,开始它比较平稳,随着节奏的变化,就象波浪一般向前冲击,中间也出现几个和弦,就象是几片云彩,暂时挡住了灿烂的阳光。此曲是同类型作品中最积极的一首。有人说它达到了钢琴技巧的颠峰,具有浪漫主义的诗意。
新版钢琴考级五级曲目

新版钢琴考级五级曲目随着时间的推移,钢琴考级曲目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新版钢琴五级考级曲目的出现,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考级的难度,也更加适应了现代音乐发展的需求。
本文将对新版钢琴五级考级曲目进行详细介绍。
1. 曲目一:巴赫的《小前奏曲》巴赫的音乐作品在钢琴考级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新版钢琴五级考级中的曲目之一就是巴赫的《小前奏曲》。
这首曲目既能锻炼学生的手指技巧,又能培养他们对巴洛克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曲目二:莫扎特的《第12号钢琴奏鸣曲》莫扎特的音乐充满着优雅和魅力,他的钢琴奏鸣曲是钢琴学习的必修课。
新版钢琴五级考级的曲目选择了莫扎特的《第12号钢琴奏鸣曲》。
这首曲目要求学生在演奏中准确表达莫扎特音乐中的情感和韵味。
3. 曲目三:舒曼的《幻想曲》舒曼的音乐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演奏难度。
新版钢琴五级考级曲目中的舒曼《幻想曲》要求学生掌握复杂的音乐结构,准确表现舒曼的情感旋律,有力地演绎出作曲家的音乐意图。
4. 曲目四:德彪西的《月光》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以其独特的和声和音色效果而闻名。
新版钢琴五级考级的曲目中选择了德彪西的《月光》。
这首曲目要求学生注意控制和表现音乐中的柔美和富有悲伤色彩的情感。
5. 曲目五:肖邦的《创作主题变奏曲》肖邦的作品对于钢琴技巧的要求非常高,演奏肖邦的曲目需要学生具备出色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扎实的手指灵活性。
新版钢琴五级考级曲目的肖邦选择了《创作主题变奏曲》。
这首曲目通过不同的变奏形式展示了肖邦的创作才华和独特的音乐思维。
综上所述,新版钢琴五级考级曲目的选择涵盖了不同音乐风格和作曲家的作品,从巴洛克到现代音乐都有所涉猎。
这些曲目不仅考察学生的手指技巧和演奏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达能力和对不同音乐风格的理解。
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认真学习这些曲目,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平,成为出色的钢琴演奏家。
钢琴五级考级曲目莱蒙讲解

钢琴五级考级曲目莱蒙讲解摘要:一、引言1.钢琴五级考级的重要性2.莱蒙讲解在考级中的地位二、莱蒙讲解的背景介绍1.莱蒙的个人生平2.莱蒙讲解的成就和影响三、莱蒙讲解的主要内容1.讲解的技巧和方法2.讲解中的音乐理论3.讲解对考生的帮助和启示四、莱蒙讲解在钢琴五级考级中的应用1.考级曲目的选择2.莱蒙讲解对考级曲目的解读3.考生如何利用莱蒙讲解提高演奏水平五、结论1.莱蒙讲解在钢琴五级考级中的重要性2.考生如何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莱蒙讲解正文:一、引言钢琴五级考级是钢琴学习者迈向更高层次的重要标志,其中莱蒙讲解在考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旨在分析莱蒙讲解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其在钢琴五级考级中的应用,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莱蒙讲解,提高演奏水平。
二、莱蒙讲解的背景介绍1.莱蒙的个人生平莱蒙(Jacques Lemmens,1833-1871)是一位比利时钢琴家、作曲家和指挥家。
他曾在布鲁塞尔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师从于钢琴大师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
在李斯特的影响下,莱蒙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成为19 世纪欧洲乐坛的佼佼者。
2.莱蒙讲解的成就和影响莱蒙除了在演奏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外,还在钢琴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讲解以严谨的技巧训练和丰富的音乐理论著称,被誉为“钢琴讲解的奠基人”。
他的教学方法在后世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扬,许多钢琴大师都曾受益于他的讲解。
三、莱蒙讲解的主要内容1.讲解的技巧和方法莱蒙讲解注重技巧的训练,提倡从音阶、琶音等基本练习入手,培养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他还强调音色的控制和音乐的表现力,使学生在技巧的基础上更好地表现音乐。
2.讲解中的音乐理论莱蒙讲解涵盖了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包括和声、节奏、曲式等方面。
他主张将音乐理论融入实际演奏中,使学生能够在演奏过程中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3.讲解对考生的帮助和启示莱蒙讲解为考生提供了系统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在考级过程中克服困难,提高演奏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项内容是复调性乐曲一共有三首,自选一首。
第一首《二部创意曲》(No.8)巴赫曲这首二部创意曲在原来的考级中也有,因为它非常经典,所以,在这次的新版本教材中还是选用了。
首先,巴赫作品的处理还是要跟大家强调一下,由于这些作品的原谱上是很少有什么(除音符以外)标记的,所以,这个版本中的标记仅供大家参考,不限制各位教师和考生的音乐理解和个性发挥,只要是符合巴赫风格的处理,都是允许的。
这首作品,我们选用了一种很有精神、生动的处理,以做参考。
主题是跳音和连音组合,而且,每次主题出现的时候都要保持相同的很精神、生动的性质。
根据乐谱上的标记,八分音符是断奏,要弹得干净利落;十六分音符相对来说连一些,手指积极主动,但不能弹得很连很粘,其实,是一种很颗粒的非连奏。
对主题的处理,大家要特别注意处理最高音位置的八分音符“F”,不能和后面的十六分音符连着弹,而是要分开。
这在后面主题多次出现的地方也要统一处理好。
第4到7小节这种音型弹奏的时候要强调节奏的点,每四个音把第一个音稍加强调。
第5和6小节两只手同时的地方,要靠这个节奏点把两只手对齐,不能四个音都重。
这首曲子有一些很难的句子,要独拿出来仔细练习。
比如,第10小节,右手的位置比较开张弹奏的时候手臂要用转动的动作,手掌和手指不能松懈,要有架子感,手掌像跷跷板一样左右转动。
类似的还有第19至20小节,右手又与第15小节类同。
大家还可以看到,这些部分十六分音符的地方有的加了跳音记号。
但是,这种跳音不是要跳起来,而是要弹得干脆、颗粒、不拖泥带水,而且音点很清楚,就已达到跳的效果了,不能因为弹奏跳音把手抬得很高,那样的话不但弹不出好的声音,还会因为离键过高而没有把握性。
这种跳音如果弹得明亮、干净,会显出其中的旋律性,是很好听的。
这首作品作为二个声部的创意曲,大家一定要按照上面的原则先分手弹奏得很熟练,很清楚,节奏很统一了,再两只手合起来弹。
第二首《前奏曲》凯列尔曲这是巴洛克时期的一首前奏曲,复调性很强,有着类似建筑物的那种结构形式感。
这首作品的主题性质是挺拔、神气的。
一开始,右手、左手的主题隔两拍相继出现,交叉在一起,像建筑一样,有一种很平衡的感觉,两只手合在一起形式感很强。
另外,交叉在一起的主题还出现了两遍,第一遍是mf,第二遍是mp,所以,均衡的感觉和明暗的对比就更加明显了。
大家可以想象建筑的话,是高低错落、有明有暗的,这首作品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对比,所以大家要仔细地做出来。
尤其是强弱对比的地方,要弹奏出“阶梯力度”的层次与对比,巴罗克时期,有两排键盘的古钢琴,在一排上弹出了mf,另一排上弹出mp.像第6小节的地方也可以做出一个强、一个弱。
在第10小节右手的第一拍,从前面的一拍四个音的十六分音符,变为一拍六个音的三连音,大家弹奏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保持节奏和速度的统一性。
下面具体对装饰音进行一下说明。
在第8小节,右手最后一拍有一个颤音,在曲子进行中,速度是比较快的,弹成颤音的话是可以的,但是音太多了就较难。
所以,我建议大家把它稍加简化,当一个上波音地来弹,也就是从升c的上方音d音开始,弹四个音。
类似的还有第17小节右手的第二拍,第25小节右手的第四拍。
第三首《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瞿希贤曲这是一首在以前非常着名的歌曲,也是大家十分喜爱的一首歌曲,现在琴童的父母一辈就能知道。
歌词是这样的:“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通过歌词,我们就可以想象这首歌曲的意境:一个夏天的夜晚,在农村的场院里,含谷子都堆起来了,周围有很多浓密的树,月亮高高挂在天上,微风吹拂在脸上,很凉爽、很舒服。
妈妈在给孩子们讲过去的故事,孩子们很有兴趣地听着动听的故事,后发气氛是十分温馨、融洽的。
所以,这个曲子开始,很简单的几个音,就要表现出这样一个意境来。
第1至9小节的第一拍是整首曲子的一个引子,像上面所描述的那样,这个引子是一个感受环境氛围的。
一个美好、宁静的夏夜,很舒服、很融洽、很温馨。
从第9小节的第二拍开始,左手的旋律好像引人入胜的故事开始讲起来了,大家听妈妈娓娓道来。
左手伴奏主要是一些重复的双音与和弦,好像是夜晚的空气、微风,周围环境的轻柔感觉,或者是一种宁静氛围的笼罩。
因此,和弦在弹的时候要把意境表达出来,用力地弹出,一定不能太深太硬。
第19小节左手低声部几个音的小过门后,曲调转而由右手弹出,故事走向更引人入胜。
左手的伴奏音型仍然是很柔和而深情地奏出。
注意左手在右手曲调的乐句的结尾长音时(比如:第23、27、31小节)区别与伴奏音型,都有四个音的小过门式的连接,可以稍加突出。
第一段歌曲的曲调在第35小节的时候结束,从第35小节最后一个八分音符开始到第一拍是后面加的一个尾句,这几个小节不是很好弹,尤其左手从第34小节第二拍开始有一点绕手,弹奏的时候需要单独拿出来仔细练习。
乐曲的第二段是用复调写成的,从第39小节第二拍开始。
曲调由左手奏出,要感觉像女中音一样,声音很温暖、亲切。
右手要比左手轻一个层次,但一样是很有表情的。
右手好像是在上面配的一个音调,好像听故事的人们看着天上的月亮和云彩,产生一种联想,有一种浮想联翩的感觉。
所以,相比左手来说,右手的声音要弹得飘一点。
也就是说,左手是在讲故事,而右手是随着故事进行而产生的思绪缥缈,是一种思想和感情的流动。
在弹奏的时候,随着曲调深情地唱出来,浮想联翩的句子要好像飘然而行,往上渐强,往下渐弱,有的句尾又是飘掉的感觉,要弹得很有意境。
当然,既然是复调,那么也要分手各自练好了,红利很独立了,再合起来弹。
虽然两个线条是完全交织在一起的,但还要各有各的层次,各有各的走向。
最后,曲子的结尾(第69至72小节)也一样在谷堆的场院里,很祥和的结尾,故事已讲完但景色依然。
给听者一种祥和的满足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五级(上)国钢琴演奏考全级作品(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五级第五级一共有四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基本练习。
基本练习一共有六组,包括了C大调,以及一个升号至五个升号的大小调音阶和琶音。
五级和三级的调性范围是一样的,主要是“升号调”。
但是,跟三级的不同有三个方面,大家需要加以注意:首先,五级从三级的三个八度变为了四个八度;其次,五级的琶音和音阶都是用十六分音符写的,所以,琶音的速度和音阶必须保持统一,不可慢一倍,也不可随便放慢;最后,五级还规定了基本练习的最低速度,也就是说,起点速度为每分钟76拍。
在考试的时候,一定不能比这个速度更慢,如果更慢的话就是不合格的。
当然,如果有能力,能保证均匀流畅地弹奏的话,可以比这个速度快一些。
因为,五级的乐曲中有很多的音阶跑动已是较快速的。
如果基本练习速度与乐曲相距过远的话,自然在乐曲中就不能很好地胜任弹奏,所以,大家应该保证基本练习和具体乐曲的水平、程度与速度要求同步。
第二项内容是技巧性练习曲一共三首,自选一首。
第一首《练习曲》(Op.849,No.15)车尔尼曲这首练习曲是琶音的练习曲,在“849”中是属于比较难的,一般来说,“849”在考级中是介于4至5级,“849”的第十四首原来在“跨世纪新版”的四级中使用,而第15首因其手指的跨度大、准确性要求高,所以在现在的新版本中我们用在了五级。
这首练习曲中有几种不同形式的琶音:一种是短的、一个八度之内的分解和弦式琶音。
这种琶音主要要用手腕左右的适应性动作。
开关的地方,右手手腕先要适应从1指走到5指的位置(从左至右),然后又从5指回到1指(从右到左)手腕的动作使每个手指能获得一个最直接、最舒服、最合适弹奏的位置,同时,手腕能够帮助手指适应键盘位置的各种变化,因此,手腕要特别注意灵活、适度的左右调解。
第9小节以后,快速琶音转到左手,因此,左手手腕也有雨民上相同的要求。
第17小节开始是两只手一起的分解和弦式琶音,双手必须完全整齐。
第21小节到第22 小节的前半部分,也是两只手一起的手腕左右运动。
这里,大家如果发现这三拍第一拍都是一个减七和弦的分解弹奏而且向下行模进的规律,视奏就能更快一些。
另外一种是两个八度的长琶音。
这种琶音除了手腕的适应动作外,还要有一个转掼的动作。
外向弹奏时要求1指能够提前到达下一个要弹的音;内向弹奏时要求2、3指能够及时地超越1指。
这个问题我们在练琶音的时候就应该很熟悉了。
这首练习曲还有一个难的地方,是在第12至13小节。
第12小节已经比较难了,到了第13小节更难了,左手伸张的位置很宽,5指到3指要很张开,并且在1指弹完以后,3指和2指的超越距离也是很宽的。
所以,这个位置是这个曲子最难的地方,大家要加以注意。
最后大家还注意,当两只手同时弹奏时,除了注意手腕的左右适应动作,还要注意两只手要对得很整齐。
关键是对齐大指和小指的音,大指和小指的音刚好是节奏点上的音。
弹奏时,把节奏点的音弹得相对响亮一些,对得很整齐,其他音不要弹得很用力,这样的话才能弹得同样响的话,就会影响曲子的流畅度和可听性。
这首练习曲大家特别要注意把难点拿出来练习,弹奏时力量要用得很自然、很舒服。
第二首《断奏练习曲》H.贝尔蒂尼曲这首练习曲的音乐性很强,有一点像吉卜赛、茨冈人那种欧洲游牧民族的舞蹈感觉。
虽然是练习曲,但不是纯技术的,并没有刻板的感觉。
整首练习曲折难点在右手的断奏。
弹奏这种跳音时,手指要很灵敏,像拨弦一样,再加上一点点的手腕的灵巧动作,弹出像芭蕾舞一样轻盈的感觉。
但是,手腕的动作也不能太大,不然声音会显得太粗重。
左手则是很简单的,但是在每一个小节三拍里的两个和弦要弹出不一样的感觉。
第一个是两拍,下面有“ten”.的标记,意思是要延续一下,要把手的分量放下去;第二个是一拍,上面有一个点,并不是说要弹成跳音,而是不要拖沓、不要延续,手的分量不要滞留太多。
这样的长短区别如果能很好地做出,那么,就会有三拍子的节奏律动感了。
反之,如果没有长短的感觉,听起来就会很平板而且没有表情,更不用说节奏律动了。
这首练习曲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段(第1至16小节)是e小调,很优雅、浪漫。
大家要特别注意到,右手不全是跳音,在15至16小节的地方有小连奏,有一种稳定、结束的感觉。
第二段(第17小节至32小节)是G大调。
色彩明朗、爽直。
在弹奏时要和小调时带些忧郁、抒情的色彩区分开来。
第三段(第33至48小节)又回到e小调。
与第一次相比,这次高了一个八度,音乐是显得比前更为明快一些,因此,声音上需要更加透亮,这样就能有不同的意思和色彩。
第三首《陀螺》E.格涅辛娜曲这首曲子原来是有标题的小品,但是,因为左手有非常恒定、单一的技术性音型,所以,我把它放在了“技巧性练习曲”中。
大家知道,陀螺是小孩子的一种玩具,上圆下尖,用鞭子抽打或用手捏着转动,陀螺就会不停地旋转。
在这首曲子中,作曲家就是用左手的音型F—E—D—C或E—升D—升C—B来表示陀螺不停一了百地旋转,除了尾声有一点不同外,其他地方左手都是这两组音的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