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五年级曲目讲解完整版
中国音协钢琴十级考试曲目示范

中国音协钢琴十级考试曲目示范
一级:《小白菜》《玩具》《扎红头绳》等,这些曲目以简单的旋律和节奏为主,适合初学者练习。
二级:《快乐的铁匠》《G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二泉映月》等,这些曲目难度稍有增加,需要掌握更多的技巧。
三级:《练习曲Op.599 No.6》《蜜蜂和圣母》等,这些曲目进一步提高了难度,需要更加扎实的基本功。
四级:《练习曲Op.823 No.13》《谐谑曲》等,这些曲目需要更加熟练的技巧和表现力。
五级:《练习曲Op.261 No.58》《急板》等,这些曲目更加复杂,需要掌握更多的音乐元素。
六级:《练习曲Op.37 No.6》《夜曲》等,这些曲目需要更加深入的音乐理解和表现力。
七级:《练习曲Op.740 No.41》《回旋曲》等,这些曲目难度较大,需要具备较高的技巧和表现力。
八级:《练习曲》《阿勒曼德舞曲》等,这些曲目需要更加复杂和灵活的技巧。
九级:《练习曲Op.72 No.5》《吉格舞曲》等,这些曲目需要高度的音乐理解和表现力。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曲目只是作为参考,具体的考试曲目和要求应以中国音协官网发布的信息为准。
同时,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考生还需要注意练习的技巧和方法,注重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的表达。
钢琴考级必备教材车尔尼作品599第5部分

于斯课堂来支招:车尔尼作品599练习指导(第五章)共八章第51首-车尔尼599钢琴教程练习指导一、技术分析这是一首以训练附点八分音符为主的练习曲,左右手均有附点八分音符出现。
这类节奏总给人一种神气、威武的感觉。
Allamarcia意思为进行曲风格。
调号仍为两个升号的D大调。
二、重点难点很多学生在初次接触附点音符时,时值总是把握不准,不是过长就是太短。
在第一二行中,三次出现了4、5指弹奏十六分音符的情况,要求弹得均匀而清晰。
第三行实际上是与第一行相同的节奏,但往往被有的学生难化了。
三、练习提示附点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之间的时值之比为3:l,也就是说,附点音符为3拍,十六分音符为1拍。
为了保证弹奏时节奏的准确,仍可采用数出一二三四的方法练习,即数四的同时弹出十六分音符。
第三行的右手同样可用数拍子方法练习。
笔者在说明某些问题的过程中经常引用一些数字概念。
当然,音乐肯定不是简单的数字所能表达的。
有些素质较好的学生,在接触某些稍复杂的节奏型时,老师只需唱(弹)一次,他们便能很快感觉到,并能准确反应。
但对于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说,节奏的准确是通过无数次引导和影响才能建立的,这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便是大声数出拍数。
通俗地讲,节奏的准确就是时间的准确,有0.L秒的误差也不行。
所以,对于节奏很随便的学生,一定要将数拍的时值单位缩短,即一拍不简单地只数"一",可分为四次数出或八次数出。
通常可采取用该首乐曲中所使用的最短时值的音为数拍单位,如一首乐曲中最短的音符为八分音符,一拍便数出"一二";最短的时值为十六分音符,一拍便数出"一二三四",如此类推。
必须强调的是,音乐不仅仅是节奏组成的,我们也不是数拍的机器。
如果节奏十分平稳,大可不必如此这般,即使节奏不稳,大声数拍也仅仅是训练节奏准确的手段,不是目的。
目的是通过丰富而准确的节奏和其他众多因素,来共同表现音乐形象。
第一行最后一拍右手4、5指弹奏的十六分音符。
钢琴考级1---5各级联系及考级曲目

基本练习:1.音阶(分手、两个八度)2.分解和弦(三个音一组、分手)c、g、d大调,a、e和声小调曲目:a组1.练习曲(op.599 no.19)……车尔尼2.巴斯皮耶……亨德尔3.忧伤……巴托克4俄罗斯民歌……贝多芬b组:1.练习曲……贝尔科维奇2.德国民歌……巴赫3.奏鸣曲(g大调第四乐章)……海顿4.诉说……古里特选曲:1.浏阳河……唐碧光作曲、陈静斋改编2.田园曲(op.100)……布格缪勒3.儿童游戏……巴托克第二级基本练习:1.音阶(分手、两个八度)2.分解和弦(四个音一级、分手)c、g、d、a、f大调,a、e、d和声小调曲目:a组:1.练习曲……古里特2.加沃特舞曲……亨德尔3.回旋曲……莫扎特4.旋律……舒曼b组:1.练习曲(op.176 no.14)……杜威诺阿2.加沃特舞曲……库普兰3.快板……阿尔诺尔德4.儿童献花舞……金爱平选曲:1.天真烂漫(op.100)……布格缪勒2.苏格兰舞曲……贝多芬3.爵士小练习……赛贝尔基本练习:1.音阶(分手、三个八度)2.琶音(分手、两个八度)3.半音阶(分手)c、g、d、a、e、b、f大调,a、e、b、d、g、c和声小调曲目:a组1.练习曲……勒士豪恩2.波罗涅兹舞曲……巴赫3.急板(op.* no.1)……库劳c大调小奏鸣曲第2乐章c大调小奏鸣曲第3乐章4.叙事曲(op.100)……布格缪勒b组1.练习曲(op.37)……雷蒙2.库朗特舞曲……亨德尔3.快板(op.36 no.3)……克列门蒂4.勇敢的骑士……舒曼选曲:1.手摇风琴……肖邦塔科维奇2.歌曲……泰勒曼3.甜密的幻想……柴科夫斯基第四级基本练习:1.音阶(合手、四个八度)2.琶音(合手、四个八度)3.半音阶(合手、两个八度)c、g、d、a、e、b、f、bb、be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曲目:a组1.练习曲(op.46 no.1)……海勒2.阿勒曼德舞曲……巴赫3.回旋曲(op.36 no.5)……克列门蒂g大调小奏鸣曲第3乐章g大调小奏鸣曲第2乐章4.老祖母的小步舞曲……格里格b组1. 练习曲(op.849 no.12)……车尔尼2. 二部创意曲(no.4)……巴赫3. 回旋曲(op.20 no.1)……杜赛克4. 圆舞曲(op.12 no.2)……格里格选曲:1.郊外去……丁善德2.拿波里舞里……柴科夫斯基3.庆翻身……黎英海第五级基本练习:1.音阶(合手、四个八度)2.琶音(合手、四个八度)3.半音阶(合手、两个八度)c、g、d、a、e、b、f、bb、be、ba、bd、bg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曲目:a组1.快步(op.109)……布格缪勒2.二部创意曲(no.14)……巴赫3.终曲(d大调奏鸣曲第3乐章)……海顿4.四月-松雪草……柴科夫斯基b组1. 练习曲(op.636 no.6)……车尔尼2.小前奏曲……巴赫3.简易变奏曲(d大调托卡塔)……卡巴列夫斯基4.圆舞曲……肖邦选曲:1.玩球(杂技速写之四)……黎英海2.阿巴夜会……黄虎威3.西班牙舞曲……肖斯塔科维奇。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欣赏1.《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主题2.《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变奏》说课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欣赏1.《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主题2.《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变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惊愕交响曲》是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的一首经典曲目,它由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创作。
本节课将聚焦于《惊愕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主题及变奏部分。
这一乐章以其独特的音乐元素和结构,展现了交响乐的魅力。
通过学习这一乐章,学生可以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交响乐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心,善于发现音乐中的趣味性。
然而,对于交响乐的深入理解和分析仍需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和变奏。
三. 说教学目标1.了解《惊愕交响曲》的作者海顿及其作品特点。
2.能够识别并演唱第二乐章的主题和变奏。
3.掌握交响乐的基本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主题和变奏的识别及演唱。
2.原因:主题和变奏在音乐结构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分析能力才能准确识别和演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乐器实物、乐谱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惊愕交响曲》第一乐章,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讲解:介绍海顿及其作品特点,讲解第二乐章的主题和变奏。
3.示范演唱:教师示范演唱主题和变奏,学生跟随演唱。
4.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讨论:分组讨论主题和变奏的差异,分享学习心得。
6.总结:教师点评学生表现,总结课堂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课题、作者、作品特点、第二乐章主题和变奏结构、教学目标等。
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演唱准确性等;终结性评价关注学生对主题和变奏的掌握程度、音乐素养的提升等。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渔舟唱晚》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渔舟唱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古典气息的钢琴曲,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该曲目以夕阳余晖下的江南水乡为背景,描绘了渔民在归航途中,悠然自得,渔船荡漾,晚霞映照的美景。
整首曲子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引子、主题和尾声。
教学这首曲目,旨在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同时,通过学习这首曲目,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基本音乐要素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这首古典钢琴曲的理解和欣赏,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乐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奏技巧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乐曲,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渔舟唱晚》的创作背景,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3.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如旋律、节奏等。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演奏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乐曲的情感内涵,把握乐曲的演奏风格。
2.掌握乐曲中的音乐理论知识,如旋律、节奏等。
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在演奏过程中,能够和谐统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进入乐曲所描绘的夕阳渔舟氛围。
2.情感教学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共鸣。
3.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练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演奏,提高他们的演奏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钢琴,确保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实际操作。
3.准备乐谱,方便学生学习、演奏。
4.准备教学用具,如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夕阳渔舟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乐曲所描绘的美好氛围。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1课《喜丰年(钢琴独奏)主题2》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1课《喜丰年(钢琴独奏)主题2》教案一. 教材分析《喜丰年》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曲,本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的旋律展现了丰收年的喜悦。
本课的内容主要是学习《喜丰年》的钢琴独奏部分,通过学习这首曲目,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在钢琴演奏方面可能存在手位不准确、指法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喜丰年》的旋律,能够独立演奏。
2.培养学生正确的钢琴演奏姿势和手型,提高演奏技巧。
3.通过学习《喜丰年》,让学生感受丰收年的喜悦,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旋律的掌握: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喜丰年》的旋律。
2.钢琴演奏技巧:培养学生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手型,提高演奏水平。
3.音乐表达:让学生能够用钢琴演奏出丰收年的喜悦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奏《喜丰年》,让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3.练习法:学生独立练习演奏,教师个别指导。
4.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奏,相互交流学习。
六. 教学准备1.钢琴:确保每节课都有钢琴供学生练习。
2.乐谱:《喜丰年》钢琴独奏乐谱。
3.教学视频:丰收场景的视频或图片。
4.录音机:用于播放教学音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丰收场景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感受丰收的喜悦。
然后简要介绍《喜丰年》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奏《喜丰年》,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风格和情感。
在演奏过程中,教师讲解钢琴演奏的基本姿势和手型,提醒学生注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奏《喜丰年》,教师个别指导学生的演奏技巧。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手型和指法的正确性。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奏,相互交流学习。
钢琴考级5级规定曲目

钢琴考级5级规定曲目
钢琴考级5级规定曲目包括以下几首,每一首曲目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和要点。
1. 巴赫:小前奏曲第4号(G大调) - 这是一首巴赫的小前奏曲,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奏出巴赫音乐的复调结构和清晰的手指分离。
2. 梅特纳:拜尔德曲舞(G大调)- 这首曲目要求学生具备平
稳的手指运动和对旋律的准确把握,同时注意音乐的轻快和舞曲的感觉。
3. 奥尔丁:洞穴的魔力(a小调)- 这首曲目要求学生表现出
音乐的神秘和律动感。
注意运用音符的连奏技巧和动态的变化。
4. 肖邦:小夜曲(B大调)- 这首曲目要求学生充分体现出肖
邦浪漫主义的情感和柔和的表现力。
注意旋律的优美和对动态的控制。
5. 门德尔松:儿时的礼物(A大调)- 这首曲目要求学生能够
流畅地演奏复杂的音型和快速的音阶。
注意音乐的轻巧和节奏的准确性。
6. 舒伯特:晨曲(B平调)- 这首曲目要求学生能够表达出舒
伯特优美的旋律和音乐的柔和特点。
注意左手的伴奏和旋律的清晰性。
以上是钢琴考级5级规定曲目的一些要点和特点。
学生在学习这些曲目时,应注意练习技巧、音乐表达和对乐曲结构的理解。
除了掌握技术和音乐性,学生还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理解,将音乐演奏得更加生动、流畅和有表现力。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最全集)

目录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一级.......................................................... - 1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二级(上).............................................. - 5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二级(下).............................................. - 7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三级........................................................ - 11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四级........................................................ - 17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五级........................................................ - 24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六级(上)............................................ - 29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六级(中)............................................ - 32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六级(下)............................................ - 35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七级(上)............................................ - 40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七级(下)............................................ - 46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八级(上)............................................ - 51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八级(下)............................................ - 56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九级(上)............................................ - 61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九级(下)............................................ - 68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十级(上)............................................ - 77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十级(下)............................................ - 84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一级第一级共有四项内容第一项基本练习一共有三组,第一组是C大调,第二组是G大调,第三组是F大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五年级曲目讲解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三项内容是复调性乐曲一共有三首,自选一首。
第一首《二部创意曲》()巴赫曲这首二部创意曲在原来的考级中也有,因为它非常经典,所以,在这次的新版本教材中还是选用了。
首先,巴赫作品的处理还是要跟大家强调一下,由于这些作品的原谱上是很少有什么(除音符以外)标记的,所以,这个版本中的标记仅供大家参考,不限制各位教师和考生的音乐理解和个性发挥,只要是符合巴赫风格的处理,都是允许的。
这首作品,我们选用了一种很有精神、生动的处理,以做参考。
主题是跳音和连音组合,而且,每次主题出现的时候都要保持相同的很精神、生动的性质。
根据乐谱上的标记,八分音符是断奏,要弹得干净利落;十六分音符相对来说连一些,手指积极主动,但不能弹得很连很粘,其实,是一种很颗粒的非连奏。
对主题的处理,大家要特别注意处理最高音位置的八分音符“F”,不能和后面的十六分音符连着弹,而是要分开。
这在后面主题多次出现的地方也要统一处理好。
第4到7小节这种音型弹奏的时候要强调节奏的点,每四个音把第一个音稍加强调。
第5和6小节两只手同时的地方,要靠这个节奏点把两只手对齐,不能四个音都重。
这首曲子有一些很难的句子,要独拿出来仔细练习。
比如,第10小节,右手的位置比较开张弹奏的时候手臂要用转动的动作,手掌和手指不能松懈,要有架子感,手掌像跷跷板一样左右转动。
类似的还有第19至20小节,右手又与第15小节类同。
大家还可以看到,这些部分十六分音符的地方有的加了跳音记号。
但是,这种跳音不是要跳起来,而是要弹得干脆、颗粒、不拖泥带水,而且音点很清楚,就已达到跳的效果了,不能因为弹奏跳音把手抬得很高,那样的话不但弹不出好的声音,还会因为离键过高而没有把握性。
这种跳音如果弹得明亮、干净,会显出其中的旋律性,是很好听的。
这首作品作为二个声部的创意曲,大家一定要按照上面的原则先分手弹奏得很熟练,很清楚,节奏很统一了,再两只手合起来弹。
第二首《前奏曲》凯列尔曲这是巴洛克时期的一首前奏曲,复调性很强,有着类似建筑物的那种结构形式感。
这首作品的主题性质是挺拔、神气的。
一开始,右手、左手的主题隔两拍相继出现,交叉在一起,像建筑一样,有一种很平衡的感觉,两只手合在一起形式感很强。
另外,交叉在一起的主题还出现了两遍,第一遍是mf,第二遍是mp,所以,均衡的感觉和明暗的对比就更加明显了。
大家可以想象建筑的话,是高低错落、有明有暗的,这首作品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对比,所以大家要仔细地做出来。
尤其是强弱对比的地方,要弹奏出“阶梯力度”的层次与对比,巴罗克时期,有两排键盘的古钢琴,在一排上弹出了mf,另一排上弹出mp.像第6小节的地方也可以做出一个强、一个弱。
在第10小节右手的第一拍,从前面的一拍四个音的十六分音符,变为一拍六个音的三连音,大家弹奏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保持节奏和速度的统一性。
下面具体对装饰音进行一下说明。
在第8小节,右手最后一拍有一个颤音,在曲子进行中,速度是比较快的,弹成颤音的话是可以的,但是音太多了就较难。
所以,我建议大家把它稍加简化,当一个上波音地来弹,也就是从升c的上方音d音开始,弹四个音。
类似的还有第17小节右手的第二拍,第25小节右手的第四拍。
第三首《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瞿希贤曲这是一首在以前非常着名的歌曲,也是大家十分喜爱的一首歌曲,现在琴童的父母一辈就能知道。
歌词是这样的:“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通过歌词,我们就可以想象这首歌曲的意境:一个夏天的夜晚,在农村的场院里,含谷子都堆起来了,周围有很多浓密的树,月亮高高挂在天上,微风吹拂在脸上,很凉爽、很舒服。
妈妈在给孩子们讲过去的故事,孩子们很有兴趣地听着动听的故事,后发气氛是十分温馨、融洽的。
所以,这个曲子开始,很简单的几个音,就要表现出这样一个意境来。
第1至9小节的第一拍是整首曲子的一个引子,像上面所描述的那样,这个引子是一个感受环境氛围的。
一个美好、宁静的夏夜,很舒服、很融洽、很温馨。
从第9小节的第二拍开始,左手的旋律好像引人入胜的故事开始讲起来了,大家听妈妈娓娓道来。
左手伴奏主要是一些重复的双音与和弦,好像是夜晚的空气、微风,周围环境的轻柔感觉,或者是一种宁静氛围的笼罩。
因此,和弦在弹的时候要把意境表达出来,用力地弹出,一定不能太深太硬。
第19小节左手低声部几个音的小过门后,曲调转而由右手弹出,故事走向更引人入胜。
左手的伴奏音型仍然是很柔和而深情地奏出。
注意左手在右手曲调的乐句的结尾长音时(比如:第23、27、31小节)区别与伴奏音型,都有四个音的小过门式的连接,可以稍加突出。
第一段歌曲的曲调在第35小节的时候结束,从第35小节最后一个八分音符开始到第一拍是后面加的一个尾句,这几个小节不是很好弹,尤其左手从第34小节第二拍开始有一点绕手,弹奏的时候需要单独拿出来仔细练习。
乐曲的第二段是用复调写成的,从第39小节第二拍开始。
曲调由左手奏出,要感觉像女中音一样,声音很温暖、亲切。
右手要比左手轻一个层次,但一样是很有表情的。
右手好像是在上面配的一个音调,好像听故事的人们看着天上的月亮和云彩,产生一种联想,有一种浮想联翩的感觉。
所以,相比左手来说,右手的声音要弹得飘一点。
也就是说,左手是在讲故事,而右手是随着故事进行而产生的思绪缥缈,是一种思想和感情的流动。
在弹奏的时候,随着曲调深情地唱出来,浮想联翩的句子要好像飘然而行,往上渐强,往下渐弱,有的句尾又是飘掉的感觉,要弹得很有意境。
当然,既然是复调,那么也要分手各自练好了,红利很独立了,再合起来弹。
虽然两个线条是完全交织在一起的,但还要各有各的层次,各有各的走向。
最后,曲子的结尾(第69至72小节)也一样在谷堆的场院里,很祥和的结尾,故事已讲完但景色依然。
给听者一种祥和的满足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五级(上)国钢琴演奏考全级作品(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五级第五级一共有四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基本练习。
基本练习一共有六组,包括了C大调,以及一个升号至五个升号的大小调音阶和琶音。
五级和三级的调性范围是一样的,主要是“升号调”。
但是,跟三级的不同有三个方面,大家需要加以注意:首先,五级从三级的三个八度变为了四个八度;其次,五级的琶音和音阶都是用十六分音符写的,所以,琶音的速度和音阶必须保持统一,不可慢一倍,也不可随便放慢;最后,五级还规定了基本练习的最低速度,也就是说,起点速度为每分钟76拍。
在考试的时候,一定不能比这个速度更慢,如果更慢的话就是不合格的。
当然,如果有能力,能保证均匀流畅地弹奏的话,可以比这个速度快一些。
因为,五级的乐曲中有很多的音阶跑动已是较快速的。
如果基本练习速度与乐曲相距过远的话,自然在乐曲中就不能很好地胜任弹奏,所以,大家应该保证基本练习和具体乐曲的水平、程度与速度要求同步。
第二项内容是技巧性练习曲一共三首,自选一首。
第一首《练习曲》(,)车尔尼曲这首练习曲是琶音的练习曲,在“849”中是属于比较难的,一般来说,“849”在考级中是介于4至5级,“849”的第十四首原来在“跨世纪新版”的四级中使用,而第15首因其手指的跨度大、准确性要求高,所以在现在的新版本中我们用在了五级。
这首练习曲中有几种不同形式的琶音:一种是短的、一个八度之内的分解和弦式琶音。
这种琶音主要要用手腕左右的适应性动作。
开关的地方,右手手腕先要适应从1指走到5指的位置(从左至右),然后又从5指回到1指(从右到左)手腕的动作使每个手指能获得一个最直接、最舒服、最合适弹奏的位置,同时,手腕能够帮助手指适应键盘位置的各种变化,因此,手腕要特别注意灵活、适度的左右调解。
第9小节以后,快速琶音转到左手,因此,左手手腕也有雨民上相同的要求。
第17小节开始是两只手一起的分解和弦式琶音,双手必须完全整齐。
第21小节到第22 小节的前半部分,也是两只手一起的手腕左右运动。
这里,大家如果发现这三拍第一拍都是一个减七和弦的分解弹奏而且向下行模进的规律,视奏就能更快一些。
另外一种是两个八度的长琶音。
这种琶音除了手腕的适应动作外,还要有一个转掼的动作。
外向弹奏时要求1指能够提前到达下一个要弹的音;内向弹奏时要求2、3指能够及时地超越1指。
这个问题我们在练琶音的时候就应该很熟悉了。
这首练习曲还有一个难的地方,是在第12至13小节。
第12小节已经比较难了,到了第13小节更难了,左手伸张的位置很宽,5指到3指要很张开,并且在1指弹完以后,3指和2指的超越距离也是很宽的。
所以,这个位置是这个曲子最难的地方,大家要加以注意。
最后大家还注意,当两只手同时弹奏时,除了注意手腕的左右适应动作,还要注意两只手要对得很整齐。
关键是对齐大指和小指的音,大指和小指的音刚好是节奏点上的音。
弹奏时,把节奏点的音弹得相对响亮一些,对得很整齐,其他音不要弹得很用力,这样的话才能弹得同样响的话,就会影响曲子的流畅度和可听性。
这首练习曲大家特别要注意把难点拿出来练习,弹奏时力量要用得很自然、很舒服。
第二首《断奏练习曲》H.贝尔蒂尼曲这首练习曲的音乐性很强,有一点像吉卜赛、茨冈人那种欧洲游牧民族的舞蹈感觉。
虽然是练习曲,但不是纯技术的,并没有刻板的感觉。
整首练习曲折难点在右手的断奏。
弹奏这种跳音时,手指要很灵敏,像拨弦一样,再加上一点点的手腕的灵巧动作,弹出像芭蕾舞一样轻盈的感觉。
但是,手腕的动作也不能太大,不然声音会显得太粗重。
左手则是很简单的,但是在每一个小节三拍里的两个和弦要弹出不一样的感觉。
第一个是两拍,下面有“ten”.的标记,意思是要延续一下,要把手的分量放下去;第二个是一拍,上面有一个点,并不是说要弹成跳音,而是不要拖沓、不要延续,手的分量不要滞留太多。
这样的长短区别如果能很好地做出,那么,就会有三拍子的节奏律动感了。
反之,如果没有长短的感觉,听起来就会很平板而且没有表情,更不用说节奏律动了。
这首练习曲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段(第1至16小节)是e小调,很优雅、浪漫。
大家要特别注意到,右手不全是跳音,在15至16小节的地方有小连奏,有一种稳定、结束的感觉。
第二段(第17小节至32小节)是G大调。
色彩明朗、爽直。
在弹奏时要和小调时带些忧郁、抒情的色彩区分开来。
第三段(第33至48小节)又回到e小调。
与第一次相比,这次高了一个八度,音乐是显得比前更为明快一些,因此,声音上需要更加透亮,这样就能有不同的意思和色彩。
第三首《陀螺》E.格涅辛娜曲这首曲子原来是有标题的小品,但是,因为左手有非常恒定、单一的技术性音型,所以,我把它放在了“技巧性练习曲”中。
大家知道,陀螺是小孩子的一种玩具,上圆下尖,用鞭子抽打或用手捏着转动,陀螺就会不停地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