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洋渔场概况

合集下载

海洋渔场的分类与规划

海洋渔场的分类与规划

海洋渔场的分类与规划鱼类或其他水生经济动物密集经过或滞游的具有捕捞价值的水域,是鱼类、虾蟹类及其他水生经济动物等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和生活阶段,随产卵繁殖、索饵育肥或越冬适温等对环境条件要求的变化,在一定季节聚集成群游经或滞留于一定水域范围而形成在渔业生产上具有捕捞价值的相对集中的场所。

由经济鱼、虾、蟹和海兽类在一定季节、一定水域范围,因产卵繁殖、索饵育肥或越冬适温等聚集成群,而形成的渔业生产上相对集中的场所。

分别称为产卵渔场、索饵渔场和越冬渔场。

不同种类的捕捞对象因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渔场,如鲱渔场、鳕渔场、大黄鱼渔场、带鱼渔场等。

同一种类的捕捞对象在不同的生活阶段,也因其适应性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渔场和渔期,如产卵渔场、索饵渔场和越冬渔场。

在水深200 米以内的浅海范围内,一般拥有丰富的大陆冲积物和营养物质(饵料),大都能形成优良的渔场。

深海中,如拥有自下而上的上升水流区域或对流旺盛的水域也可成为良好的渔场。

在水温跃层明显处、水流静稳或水文稳定处、两种不同水流交汇处、水下浅滩、水底有植物丛生成或动物聚集的水域、及生物障碍线边缘区域,都能形成渔场。

中国习惯上根据水域位置、捕捞对象和作业方式区分渔场,如舟山渔场、吕泗渔场;大黄鱼渔场、带鱼渔场;拖网作业渔场、围网作业渔场等。

世界著称的三大渔场是:①西北太平洋渔场。

包括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东黄海以及堪察加、千岛群岛、日本东海岸等水域、盛产太平洋鲱、沙丁鱼、大麻哈鱼、秋刀鱼、狭鳕、鲐、带鱼、蟹类、贝类等。

②东北大西洋渔场。

包括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和冰岛周围水域,盛产大西洋鲱、鲽类、鳕类、毛鳞鱼、玉筋鱼、鲭等。

③西北大西洋渔场。

主要在纽芬兰岛邻近海区,盛产大西洋鲱、鳕、鲽类、鲈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盛产的秘鲁、智利外海渔场得到开发。

此外,非洲西岸、美国东南、南美洲近海、印度洋等处海域,也具有一定价值的渔场。

世界四大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和秘鲁渔场,其中前三者都是寒、暖流相遇后,海底的丰富物质翻滚上来而形成的,只有最后一个是只因寒流而形成的,比较特殊。

世界四大渔场

世界四大渔场
海洋渔业资源
——世界四大渔场
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补 偿流形成,而补偿流的形成和东南信风密 切相关。同时,秘鲁寒流冷海水上泛,带 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和浮游生物,加之沿海多
云雾笼罩,日照不强烈,利于沿海的湾游生物的大量 繁殖场水产资源丰富,盛产鳀鱼,
凤尾鱼等800多种鱼类及贝类等。

寒流交汇形成的。大西洋东北部边缘海。位于大 不列颠岛、斯堪的那维亚半岛、日德兰半岛和荷 比低地之间 。
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
北海渔场:鳕鱼、鲱鱼、毛鳞鱼
毛鳞鱼
3.4米长的鲱鱼王

北海道渔场世界第一大渔场——
地处亚洲东部的日本北海道渔场,位于千 岛寒流与日本暖流的交汇处。
北海道渔场
可怜的海狗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呼吁全世界采取措施来保护海 洋资源恢复海洋生态环境。
1:加大对渔业水体污染整治 2:控制近海水域捕捞,养护渔业资源减少浪 费性渔业活动 3:加大渔政执法力度,建立渔政巡航执法体 系 4:建设鱼类自然保护区,恢复和增加鱼类资 源,同时发展水产养殖业 5:做好人工放流增殖工作
鳀鱼
凤尾鱼

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
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盛产鳕鱼。
促 进 血 液 循 环 的 鳕 鱼 美 食

鳕鱼邮票
形成原因

寒暖流(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 流 )交汇可使海水发生扰动,上泛的海水 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 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 • 另外,寒暖流交汇可产生“水障”,阻 止鱼群游动,利于形成大的渔场。
狭鳕
远东拟沙丁鱼 秋 刀 鱼
鲑鱼
太平洋鲱鱼
在北海道人看来,北海道有三样美 味:螃蟹、鲑鱼料理和拉面。

世界四大渔场

世界四大渔场

世界四大渔场从洋流对渔场影响的角度讲,世界上有四大渔场:1、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

2、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

3、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的。

4、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形成的。

综合考虑,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

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

它们是鱼类的饵料,一般温带海区较多。

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上泛的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

另外寒暖流交汇和冷海水上泛处,饵料也很丰富。

亚洲的北海道渔场,欧洲的北海渔场,北美洲的纽芬兰渔场都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

只有南美洲的秘鲁渔场,是由于秘鲁沿海盛行上升补偿流,将深海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生长,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因而形成世界级的大渔场。

秘鲁沿岸盛行离岸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东南信风。

海水由岸边流向大洋深处,出发海区海水减少,海洋底部冷海水上泛补充,也就是上升补偿流,将大量磷酸盐、硅酸盐带到海水表层,成为浮游生物的饵料,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因此秘鲁沿岸盛行的上升补偿流形成了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秘鲁渔场。

主要海产北海渔场,鳕鱼、鲱鱼、毛鳞鱼日本北海道渔场:鲑鱼、狭鳕、太平洋鲱鱼、远东拟沙丁鱼、秋刀鱼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鳕鱼秘鲁渔场:秘鲁鳀鱼北海道渔场世界第一大渔场——地处亚洲东部的日本北海道渔场,位于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的交汇于北海道附近的海域。

寒暖流交汇可使海水发生扰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

另外寒暖流交汇可产生“水障”,阻止鱼群游动,利于形成大的渔场。

而且因为捕鱼业的科技发达,国家的养殖渔业发达,所以成为世界第一大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主要产鱼类型:鲑鱼、狭鳕、太平洋鲱鱼、远东拟沙丁鱼、秋刀鱼纽芬兰渔场位置及性质:位于加拿大境内,大西洋上的纽芬兰岛附近海域,是世界著名渔场之一。

天下“渔仓”——走进世界四大渔场

天下“渔仓”——走进世界四大渔场

天下“渔仓”——走进世界四大渔场2019-11-25 09:19:53海洋渔业是海洋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国际上把世界海洋划为16个大渔区,即太平洋和大西洋各分西北、东北、中西、中东、西南、东南几部分,印度洋分为东、西两部分和地中海、黑海及南极海区。

按渔业资源的丰富程度,又把世界海洋分为四大渔场,它们分别是北太平洋渔场、东北大西洋渔场、西北大西洋渔场和秘鲁沿海渔场。

如今我们餐桌上的主要海洋鱼类多产自于大西洋与太平洋。

而按洋流划分的秘鲁、纽芬兰、北海以及北海道四大渔场作为中心渔场分布在世界海洋四大渔场之中,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下这著名的世界四大中心渔场。

北太平洋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道渔场位于亚洲东部、日本北海道岛附近海域,是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

由于海水密度的差异,密度大的冷水下沉,密度小的暖水上升,使海水发生垂直搅动,把海底沉积的有机质带到海面,为鱼类提供在丰富的饵料,另外寒暖流交汇可产生“水障”,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非迁徙洄游鱼类的流动性,而且由于捕鱼业的科技发达以及养殖渔业的不断发展,这里成为世界性大渔场。

北海道附近的海水难能可贵的未受污染,四周面海的北海道是鱼类的宝库。

经过寒流密度较大,潜入暖流水层之下。

在其前缘与黑潮之间形成“潮境”,鱼类饵料极其丰富,成为世界著名渔场,主要渔业品种包括鲑鱼、狭鳕、太平洋鲱鱼、秋刀鱼和远东拟沙丁鱼等。

鲑鱼鲑鱼是一种流行的食品,我们市场常见的三文鱼即大西洋鲑鱼(99%)都是人工饲养,而在太平洋出产的鲑鱼则超过80%是野生捕捞。

鲑鱼的食法有多种,日本人会把鲑鱼肉切成刺身或制成寿司,亦会把鲑鱼头制成盐烧鲑鱼等菜式;欧洲及美国人则会以热或冷烟熏方式制作烟熏鲑鱼,或把鲑鱼制成罐头以便储存。

狭鳕狭鳕又称明太鱼。

狭鳕身体长形,后部侧扁;体长可达900毫米,头体有小圆鳞。

分布于日本海南端到白令海峡北侧的楚科奇海及加拿大等沿海,沿寒流少数可达朝鲜半岛西侧,为冷水性海鱼,在日本海为重要经济鱼类之一。

世界四大渔场

世界四大渔场

纽芬兰渔场位于加拿大境内,大西洋上的纽芬兰岛附近海域,是世界著名渔场之一。

它同日本北海道渔场、欧洲北海渔场、秘鲁渔场齐名。

位于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海水扰动引起营养盐类纽芬兰渔场物质上泛,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鱼类在此大量繁殖。

素以“踏着水中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以走上岸”著称。

纽芬兰渔场-形成原因来自北冰洋沿拉布拉多半岛南下的洋流称拉布拉多寒流,它在纽芬兰岛东南北纬40°附近与墨西哥暖流相汇,造成这一海域经常大雾弥漫及温水性鱼群和冷水性鱼群相汇聚,形成世界有名的纽芬兰渔场。

拉布拉多寒流拉布拉多洋流(LabradorCurrent)为一个在北大西洋的冰冻洋流由北冰洋南部沿着加拿大拉布拉多省(Labrador)岸边,经过纽芬兰岛,再向南流向新斯科舍。

拉布拉多洋流为巴芬岛洋流(BaffinIslandCurrent)及西格陵兰洋流(WestGreenlandCurrent)的伸延。

墨西哥湾暖流起源于墨西哥湾,经过佛罗里达海峡沿着美国的东部海域与加拿大纽芬兰省向北,最后跨越北大西洋通往北极海。

在大约北纬40度西经30度左右的地方,墨西哥湾流分支成两股分支,北分支跨入欧洲的海域,成为北大西洋暖流,南分支经由西非重新回到赤道。

这股来自热带的暖流将北美洲以及西欧等原本冰冷的地区变成温暖适合居住的地区,对北美东岸和西欧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纽芬兰渔场-发现经过15世纪末期,航海术的发展与现实的需要相结合,使欧洲掀起了开辟新航路、到世界各地探宝的热潮。

1508年,英格兰国王亨利七世派塞巴斯蒂安·卡波特率领两艘帆船出海探航。

船队先经纽芬兰渔场过冰岛和格陵兰岛,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卡波特考察了北纬64度的拉布拉多半岛东海岸,在经过今天的哈得逊海峡后,船队进入一片开阔的大海,卡波特将其命名为太平洋(即今天的哈得逊湾)。

因惧怕严寒和浮冰,船员拒绝深入“太平洋”探查,并以哗变相要挟,卡波特只得退出哈得逊海峡,并于1509年返航。

海 洋 渔 场.pptx

海 洋 渔 场.pptx

钱。因为一到快过年的时候,就会有很多收
购鲈鱼商贩。而且那边养的鲈鱼都是送往 韩国出口的,而且价格还很合适。现在鲜 活海鲈鱼可以卖到25元一斤,有时候市场 比较好的时候35元一斤。
• 鲈鱼的投料
鲈鱼生长不同阶段的投饵方法:采用低值
鱼为饵料,鱼苗期间以鲜杂鱼糜为主食, 日投饵5至6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0%;鱼 种期,开始投喂切碎好的小带鱼,日投饵4 至5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5%至17%;成鱼 期,在适温范围内投喂量控制在5%至6%左
(2)三勤:①勤检查。每天检查网箱、纲 绳是否系牢,箱体有否破损,竹桩是否松 脱等。②勤刷洗。网箱经过长时间的养殖 后由于水质浓,箱体藻类附着滋生,堵塞 网眼。因此,要经常用刷子刷洗、用手搓, 或用竹片抽打(操作时注意不要损坏网 眼),或柴油机水枪清洗,保持网箱内外 水体能正常交换。③勤观察。每天观察网 箱内鱼的活动、吃食动态和天气变化等情 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海洋渔场
1海洋渔场简介
• 定义︰海洋鱼类或其他水产经济动物密集 并可进行捕捞的海域。按环境特点分为大 陆架渔场、上升流渔场、岛礁渔场等;按 捕捞对象分为带鱼渔场、大黄鱼渔场等; 按作业方式分为拖网渔场、围网渔场等。 海洋渔场的形成有两个条件:①必须是有 密集的经济水生生物栖息回游的地方。② 在该处能经营符合经济原则的渔业。
2我国的四大渔场
• 我国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主要分布在渤海,黄 海) 、南部沿海渔场(分布在广东沿海)、北部湾 渔场(北部湾,海域) 、舟山渔场(舟山群岛附近)。
•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舟山渔场。所在海区 东海 北部、长江口东南外海位于钱塘江口外、长江 口渔场之南,其范围为29°30ˊ~ 31°00ˊN,125°00ˊE以西海区,面积约为14350 平方海里。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 与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 秘鲁的秘鲁渔场齐名。

f海洋资源(知识点)

f海洋资源(知识点)

1.知识点:世界四大渔场分别为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英国的北海渔场、秘鲁的秘鲁渔场。

日本的北海道渔场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而成,英国的北海渔场是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相交而成的,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是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相汇而成的,秘鲁的秘鲁渔场是由秘鲁寒流的上升流而形成的2.知识点:世界四大渔场分别为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英国的北海渔场、秘鲁的秘鲁渔场。

日本的北海道渔场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而成,英国的北海渔场是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相交而成的,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是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相汇而成的,秘鲁的秘鲁渔场是由秘鲁寒流的上升流而形成的3.知识点:世界四大渔场分别为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英国的北海渔场、秘鲁的秘鲁渔场。

日本的北海道渔场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而成,英国的北海渔场是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相交而成的,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是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相汇而成的,秘鲁的秘鲁渔场是由秘鲁寒流的上升流而形成的4.知识点:天然气水合物是在一定条件下由轻烃、二氧化碳及硫化氢等小分子气体与水相互作用形成的白色固态结晶物质,是一种非化学计量型晶体化合物,或称笼形水合物、气体水合物,因其可以燃烧,俗称可燃冰。

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成分为甲烷(>90%),所以又常称为甲烷水合物,纯天然气水合物。

5.知识点:天然气水合物是在一定条件下由轻烃、二氧化碳及硫化氢等小分子气体与水相互作用形成的白色固态结晶物质,是一种非化学计量型晶体化合物,或称笼形水合物、气体水合物,因其可以燃烧,俗称可燃冰。

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成分为甲烷(>90%),所以又常称为甲烷水合物,纯天然气水合物。

6.知识点: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 约占全部海洋油气资源的60%, 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约占30%。

从区域看, 海洋石油分布与生产极不平衡。

海洋中有哪些著名的渔场?

海洋中有哪些著名的渔场?

海洋中有哪些著名的渔场?一、北冰洋渔场北冰洋渔场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渔场之一,位于北极圈附近的北冰洋区域。

该渔场以极具商业价值的海产品种类繁多而闻名,如大西洋鳕鱼、北极鲣鱼、北极大比目鱼等。

这些海产品不仅是食品供应的重要来源,还被广泛用于制作鱼肝油、鱼肚等高级食品和药品。

北冰洋渔场的开发与管理对于保护北冰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在渔业开发与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二、南海渔场南海渔场位于东南亚地区的南海海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渔场之一。

南海渔场拥有丰富多样的海洋资源,如鱼类、虾类、贝类等。

这里的渔业资源对于沿海国家的经济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同时,南海渔场也是国际关注的热点,因为涉及到争议岛屿的归属和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问题。

对于南海渔场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开发至关重要,以确保地区的和平稳定和资源的持续利用。

三、大西洋渔场大西洋渔场横跨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和非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渔业地区之一。

该渔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如大西洋鳕鱼、鲑鱼、龙虾等。

大西洋渔场的渔业活动对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然而,渔业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严重,对于大西洋渔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为了保护大西洋渔场的生态环境,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制定科学管理方案。

四、印度洋渔场印度洋渔场位于东非和南非之间的印度洋海域,是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渔业地区之一。

这里拥有多种珍稀的海洋生物资源,如金枪鱼、鳐鳯、鲨鱼等。

印度洋渔场的渔业产品远销全球,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非法捕捞、过度渔业和气候变化等原因,印度洋渔场的海洋生态系统面临重大威胁。

保护和可持续管理印度洋渔场的海洋资源是当务之急。

五、太平洋渔场太平洋渔场横跨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亚洲,是全球最重要的渔业地区之一。

该渔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如金枪鱼、鳕鱼、鲑鱼等。

太平洋渔场的渔业活动对于沿岸国家的经济和食品供应至关重要,也是地区间合作的重要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世界海洋渔场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意义近海渔业资源不断下降,捕鱼设备和技术越来越好,人类对鱼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迫使要开发利用新渔场,到外国大陆架近海和公海上去捕捞生产。

国外:日本从19 世纪末就已经开始发展远洋渔业了。

我国:从1985 年开始发展,首战渔场是西非渔场,到2000 年全国已有远洋渔船1600 条(浙江350 条),曾经已与34 个国家有过远洋合作项目,到过他们的大陆架海区内生产,最高年产量达100 多万吨(1997 年)。

二、主要生产海区资源利用情况
200m 水深以浅的大陆架海区是渔业资源最丰富,开发利用最早的地方,其面积仅占8%,但渔获量却占95%。

但是,这个大陆架海区的渔获量已持续下降了20 多年(从20 世纪70 年代中后期起)。

而大陆坡和大洋上层水域面积很大,渔获量却占得很小。

有资源吗?有!主要是目前生产技术、渔船渔捞设备跟不上。

三、主要渔业资源的利用情况全世界约有海洋鱼类1 万多种,主要捕捞对象(FAO 有统计产量的)约有200 种,其中绝大多数年产量在5万吨以下,约占3/4,100万吨以上的有12 种。

在这200 种渔业资源中,目前70%的种类已达充分利用或过度利用,35%的种类资源量急剧减少。

海洋渔业资源前景不容乐观。

有没有还有潜力的渔业资源呢?有目前,世界上尚有开发潜力的渔业资源有3 种:中上层鱼类;头足类;南极磷虾
四、主要渔场情况
1、世界第二次大战以前世界上主要渔场都集中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海域。

有世界三大着名渔场:
a太平洋北部的堪察加和阿留申群岛一带的北海道渔场
b、大西洋东北部的北海渔场
c、大西洋西北部的纽芬兰渔场
2、世界第二次大战以后
一些发达国家除了继续加强原三大渔场的开发利用外,开始把视线转向热带海域和南半球海域的渔业资源,因此开发出了世界又一个着名渔场:
d、南太平洋的秘鲁渔场此外,还开发了南极海渔场、北太平洋的阿拉斯加渔场等。

世界四大渔场
第二节世界重要渔场和渔业资源概况
一、太平洋西北部
按FAO 渔获量统计划分的渔区:61 区
1、海区范围
我国四大海区、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阿拉斯加湾等
2、水文
北部为寒流控制,南部有暖流影响
3、渔业
渔业资源丰富,渔获量很高,是世界上渔获量最高的一个海区。

渔获量大于100 万吨
的12 种鱼中有4 种分布在这里。

狭鳕、远东拟沙丁鱼、鲐鱼、日本鳀4、渔场
a.东海渔场
b .日本海渔场
C.颚霍次克海渔场d .白令海渔场
e. 日本北海道〜库页岛,
盛产底层鱼类
主要产沙丁鱼、太平洋鲱、狭鳕、鲐鱼、太平洋褶柔鱼等主要产鲑、鳟、鳕、蟹、鲆、鲽等主要产鲑、鳟、鳕、蟹、鲆等,以大鲆和鳕场蟹为最多
简称北海道渔场
底层鱼类主要产狭鳕、无须鳕、银鳕、油鳕
中上层鱼类主要产秋刀鱼、远东拟沙丁鱼、鲐鱼、金枪鱼、鲣等
5、远洋合作项目
a.北太,日本海钓鱿鱼项目
b •北太白令海大型拖网项目
6、资源现状这是世界上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渔区,也是开发利用最充分的渔区,基本上所有种类都已达
到充分利用,从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始,远东拟沙丁鱼明显下降,已经衰退,1992 年比1991 年要减产224 万吨;颚霍次克海渔场狭鳕也大幅减少,1992 年比1991 年减产万吨。

现在资源比较好是的太平洋褶柔鱼,产量上升很快,还有竹荚鱼也是,另外,鲐鱼、带鱼、太平洋鲱也增产,但幅度不大,其中鲐鱼、带鱼、日本鳀的增产主要是在我国增产。

、大西洋东北部
按FAO 渔获量统计划分的渔区:27 区
1、海区范围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格陵兰海、波罗的海、冰岛周围
2、渔场环境特点:
a.大陆架面积和宽度大,是世界上最宽最大的,面积为316万km1 2,占全世界的15%。

b.渔场东侧半岛、岛屿众多,西侧底形复杂、水深变化大。

C.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影响。

3、渔业
渔业资源非常丰富。

4、渔场:
a.北海渔场
b.挪威海渔场:主要产鳕鱼、鲱鱼、沙丁鱼、鲆、鲽等主要产毛鳞鱼、鳕鱼、鲱
鱼、鲐鱼等,其中毛鳞鱼、鲱鱼产量超过100 万吨。

5、远洋合作项目

6、资源现状
三、大西洋西北部
按FAO 渔获量统计划分的渔区:21 区
自西南流入本渔场在纽芬兰外海与暖流交汇由东北部进入渔场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
1水文受寒流,暖流影响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东格陵兰寒流圣福伦斯河冲淡水
2渔场
纽芬兰渔场:面积万km2
3、渔业二战以前:主要产鳕鱼、黑线鳕、鲱鱼和鲆鲽类二战以后:主要产鲐鱼,无须鳕,毛鳞鱼
(多春鱼、柳叶鱼)等
四、秘鲁渔场
位于太平洋东南区、南太平洋的东部。

它在20 世纪70 年代以单鱼种产量最高而闻名于世。

1、渔场特点
大陆架面积:万km2,很小
陆架宽度:约50km,个别地段小于5km,很窄但由于风成上升流作用,饵料生物很丰富
2、渔业主要产鳀鱼、东方狐鲣、鲣鱼、金枪鱼、鲐鲹鱼、鲱鱼、鲻鱼和无须鳕等,除鳀鱼以外,其
他尚未充分开发利用
五、太平洋中西区
按FAO 渔获量统计划分的渔区:21 区
1、海区范围
25° S〜20° N、95° E〜175 ° W
特点:分布着大量的岛国,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相比占得很小,因此,鱼消耗量很高,有的岛国人均年食鱼量达250kg,几乎平均每人每天要吃1500g鱼。

收取外国远洋渔船的入渔费,是这些岛国的一项主要收入。

2、水文主要受南、北赤道流影响。

3、渔场:
a.澳大利亚渔场
陆架面积约200 多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北部渔场:主要产枪乌贼、蛇鲻、鲹、鲳、鲷和鲨鱼等卡奔塔利亚湾:盛产虾类
东部海域:底形很陡,主要分布有珊瑚礁南部渔场:在塔斯马尾尼亚岛周围有一个枪乌贼渔
场。

b.新西兰渔场:主要产鲷、鲹、鳕、鲂鲱,褐菖鲉,金枪鱼,枪乌贼,虾类及其贝类等。

4、远洋合作项目:
a.印尼拖网项目
b.南太平洋金枪鱼钓项目
c.澳大利亚项目
d.瓦努阿图项目
e.新西兰项目
六、大西洋中东区
按FAO 渔获量统计划分的渔区:34 区
1 、渔场范围
自36° N 的直布罗陀海峡一直到6° S 的刚果河口的大西洋东部海区。

包括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塞拉利昂、几内亚比绍、利比里亚、塞内加尔等沿海海域。

2、水文
有3 支海流影响
a.自北向南的:加那利寒流
b.自南向北的:本格拉寒流
c.二流之间的:赤道逆流
3、渔业北部(西北非):资源很丰富
a.小型中上层鱼类:竹荚鱼、鲐鱼、沙丁鱼,主要由原苏联、东欧国家拖网捕获
b.大型中上层鱼类:长鳍金枪鱼、黄鳍金枪鱼、金枪鱼,是西北非最重要的渔业
c.大型底层鱼类:鲷科、乌鲂科鱼类,主要由南欧、东欧国家拖网捕获
d.头足类:鱿鱼、墨鱼、章鱼,主要由西班牙和日本渔船捕获
e.其它还有软体动物、甲壳类,但不是主要渔业南部(西南非):主要产石首鱼科、马鲛鱼
科、海鲶科和鳐科鱼类
4、远洋合作项目这是我国远洋渔业起步的地方,是1985 年开始中国水产总公司负责组织经营的,
也是我国到目前为止经营和效益较好的项目之一,西非产量约占50%以上。

七、大西洋西南区
按FAO 渔获量统计划分的渔区:41 区
1、渔场范围巴西,乌拉圭和阿根廷东部沿海海域
2、水文
主要受2 支海流影响
a.巴西暖流:起源于南赤道流,沿巴西沿岸南下
b.福克兰寒流:起源于西风漂流,沿岸北上
3、渔业这里最主要的是阿根廷渔场。

主要产鱿鱼,估计有9 种鱿鱼具有商业利用价值,其中,资源潜力较大的有3 种:
a.阿根廷滑柔鱼最主要
b.枪乌贼属的巴塔哥尼亚枪乌贼次要
c.圣帕枪乌贼其它还有鳕鱼、金枪鱼、沙丁鱼等。

4、远洋合作项目:
南美鱿鱼钓项目
八、南极海渔场
1、南极的大小
60° S以南的地区统称为南极,总面积为5200万km 2,其中
南大洋面积为3800 km 2
陆地面积为1400 km
2、水文、气象
a.海流是以南极大陆为中心的环流系统。

主要由西风漂流组成
b.气象条件比较恶化。

常年风高浪大,变化无常,即使在最暖的1月份也是大风大
浪不断,到处是浮冰,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渔场都不能比的,给捕捞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3、渔业:
a.捕鲸业南极鲸鱼资源丰富,主要有白长须鲸,长须鲸,驼背鲸。

b.南极磷虾
南极的磷虾有7〜8个种类,我们平时说的南极磷虾,一般是指南极大磷虾,一般体长40〜60mm,最大的为90mm,体重〜1.5g。

这是南极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生物。

有人预言:南极磷虾有可能成为我们人类可以利用的最大蛋白源。

4、南极磷虾的几个特点:
a.南极磷虾是高度集群的动物,一经发现,网产可达数十吨
b.自分身有消化酶,容易变质
c.南极磷虾的壳含氟量很高,它有很强的富集氟的能力,南极磷虾的壳里的氟含量是周围海水氟
含量的3000 倍,整体的氟含量要比联合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委员会规定的标准高出40 倍。

d.资源量有多少?
估算结果很多,尚无定论,但很大是肯定,2001年有研究报道是10〜20亿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