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作业答案
2024年春国家开放大学《形势与政策》第二次作业及答案(试分析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哪五

也是中国签署的第22个自贸协定。
A正确B错误
.发达国家可以依靠自己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
A正确B错误
.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丝路海运 ”航线通达全球43个国家的117个港口,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4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
综上所述,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 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以及“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这五个方面的重大关系。只有正确处理这些关 系才能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和经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
三、处理好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
第三,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也需要得到妥善处理。实践充分证明,对生态受损严重、依靠自身难以恢复 的区域,要主动采取科学的人工修复措施,加快生态系统恢复进程。这表明在自然恢复的基础上,有时需要结合人 工手段进行修复,以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和提高修复效果。因此,在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我们要坚 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和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践行真正的多 边主义,推动落实(ABC),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各国人民携手努力,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共创人类的美 好未来!”
A全球文明倡议
B全球发展倡议
C全球安全倡议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主要目标是(ABCD)。
A门来封闭运行。 A正确B错误 三、多选题 1.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要坚持(ABCD)的工作原 则。 A有效市场,有为政府 B立足内需,畅通循环 C立破并举,完善制度 D系统协调,统筹推进 2.破解经济全球化困局的中国方案包括(ABCD)。 A坚持多边,反对单边霸凌 B坚持包容,反对利益垄断 C坚持开放,反对封闭排它 D坚持合作,反对冲突对抗
国开电大《教师口语》第二次作业练习参考答案

若题目为随机,可用查找功能(Ctrl+F)搜索题目教师口语·第二次作业练习1. 合作原则是由美国语言哲学家( )首先提出来的,后来成为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并成为指导言语交际的重要原则。
单选题(5.0分)(难易度:中)A. 乔姆斯基B. 格赖斯C. 吉翁D. 索绪尔正确答案:B2. 通常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即使有时间准备,也是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演讲状态,这属于演讲的()特点单选题(5.0分)(难易度:中)A. 应用临时性B. 内容触发性C. 思维敏捷性D. 手法简洁性正确答案:A3.舌面音发音时舌面抬起与()构成阻碍。
单选题(5.0分)(难易度:中)A. 软腭B. 硬腭C. 上齿背D. 上齿龈正确答案: B4. “多、夺、躲、惰”的区别在于( )。
单选题(5.0分)(难易度:中)A. 声母B. 韵母C. 声调D. 声韵调正确答案: C5. ( )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群体或个体所表现出来的错误思想 和不良行为给予否定评价的教育口语。
单选题(5.0分)(难易度:中)A. 表扬语B. 说服语C. 沟通语D. 批评语正确答案:D6. 把听到或看到过的材料,经过一定的加工,用口头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过 程是( )单选题(5.0分)(难易度:中).... 描述 评述 复述 讲述D C B A正确答案:C正确答案: C7. 通过发音规范、形象生动的有声语言对书面语言进行再创作的活动是( ) 单选题(5.0分)(难易度:中).... 朗读 讲述 交读 演讲正确答案: A8. 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或一般的叙述说明用( )。
单选题(5.0分)(难易度:中).... 升调 降调 曲调 平调正确答案: D9. 在实际的言语交际过程中,交际主体往往不愿意按照合作原则的要求去做, 为了对这些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我国语言学家( )在合作原则的基础上 提出了“得体原则”。
单选题(5.0分)(难易度:中)A. 岑麒祥B. 徐通锵C. 索振羽D. 吕叔湘D C B A D C B A10. 巧妙地借用彼时、彼地、彼人的某些材料为题,借此引发交谈的话题选择 技巧是( )单选题(5.0分)(难易度:中)A. 中心开花B. 即兴引入C. 投石问路D. 循趣入题正确答案:B11. 普 通 话 中 ’ 、的标记称为() 单选题(5.0分)(难易度:中). . . . 四声调类调号调值正确答案:C12. 家访的种类不包括以下哪项: () 单选题(5.0分)(难易度:中)A. 一般性家访B. 慰问性家访C. 批评性家访D. 沟通性家访正确答案: C D C B A13.“美丽”一词连读时“美”字的调值为()单选题(5.0分)(难易度:中)A. 211B. 214C. 35D. 55正确答案:A14. 说服教育的( )是指能激发幼儿内在的积极情感,以达到师生双方心理相容,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
操作系统第二次作业题及答案.doc

第2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20小题,每小题2分)1.设备驱动程序负责接收和分析从设备分配转来的信息以及设备控制块等内容。
()不是设备驱动程序的功能。
A.根据请求传送的数据量,组织I/O缓冲队列B.利用T/0缓冲,对数据进行加工C.启动设备进行I/O操作D.I/O设备中断处理2.解决死锁的途径是()A.立即关机排除故障B.立即关机再重新开机C.不要共享资源,增加独占资源D.运行检测程序并恢复系统3.吋间片一般应用于()。
是A.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C.实时操作系统D.以上都不是4.磁带上的文件一般只能()A・随机存取B•顺序存取C.直接存取D.以字节为单位存取5.下面关于临界区概念论述正确的是:()A.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互斥的那段程序代码氏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同步的那段程序代码C.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通信的那段程序代码D.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访问公用数据(临界资源)的那段程序代码6.配置了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是一台比原来的物理计算机功能更强的计算机,这样的计算机只是一台逻辑上的计算机,称为()计算机。
A.并行B.真实C.虚拟D.共享7.内存和外存容量之和与虚拟存储器容量相比其大小关系是()A.前者比后者大B.前者比后者小C.二者相等D.不一定8.把独占性设备改造成能为若干个用户共享的设备,这种设备称为()A.存储设备B.系统设备C ・用户设备D.虚拟设备9. 为实现对缓冲区buf 访问的同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 读进程从buf 中读出数据前,应用对写进程信号量进行P 操作;B. 读进程从buf 中读出数据前,应用对写进程信号量进行V 操作;C. 读进程从buf 中读岀数据后,应用对写进程信号量进行P 操作;D. 读进程从buf 屮读出数据后,应用对写进程信号量进行V 操作;10.()大多用于对信息的及时性要求比较严格并且很少会对所有数据进行 处理的应用程序中。
知识产权法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

02试卷_000 1一、名词解释(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 证明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
2. 反向假冒侵权是指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
3. 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
4. 商品商标是指使用于商品之上的商标。
5. 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注册后应当实际使用,连续( B )停止使用注册商标的,由商标局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销其注册商标。
A. 2年B. 3年C. 4年D. 5年2. 我国商标法规定的商标注册原则是( D ) 。
A. 自愿注册原则B. 全面注册原则C. 强制注册原则D. 自愿注册与强制注册相结合原则3.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是( C ) 。
A. 使用侵权B. 销售侵权C. 反向假冒侵权D. 标识侵权4. 我国商标法规定的商标权取得原则是 ( B ) 。
A. 使用原则B. 注册原则C. 混合原则D. 强制注册原则5. 商标法规定,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 C ) 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A. 7日B. 15日C. 30日D. 60日6. 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限为10年,自 ( D ) 计算。
A. 注册商标申请人寄出申请书之日起B. 商标局收到申请书之日起C. 公告之日起D. 核准注册之日起7. 根据我国商标法第十一条的规定,( C ) 不能作为商标注册的标志。
A. 中国国旗B. 带有民族歧视性的文字、图形C. 本商品的通用图形D. 官方标志、检验印记8. 商标法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与被撤销或者注销未满 ( A ) 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
第2次作业题(含参考答案)

作业题二(含参考答案)一、填空1、多媒体技术具有___集成性____、___实时性___、____交互性___和多媒体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复杂等特性。
2、国际常用的广播视频标准和记录格式有:______NTSC______、____PAL____和SECAM。
3、MPEG-1标准包括__MPEG-1系统(11172-1)___、MPEG-1视频(11172-2)、_ MPEG-1音频(11172-3)_和__一致性测试(11172-4)_四大部分。
4、音频信号主要分为语音和非语音信号。
其中非语音又可分为乐音和噪音。
5、在多媒体技术中,存储声音的常用文件格式有_______AOC_____文件、___MP3____文件和____MIDI___文件。
(WAV, AIF等)6、在计算机颜色模型中,RGB的含义是___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___,HSV 的含义是___色相、饱和度及亮度____。
7、Windows中最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是__ GIF ____、____BMP___、__JPEG___、___TIF __。
8、一帧画面由若干个像素组成,在每一帧内的相邻像素之间相关性很大,有很大的信息冗余,称为_________帧内冗余________。
9、目前常用的压缩编码方法分为两类:__可逆编码___和___不可逆编码____。
10、从方法上看,声音信号编码方式大致可分为三大类:__ 预测编码( DPCM ADPCM)___、__参数编码___和混合编码方法。
二、判断题(判断对错,错的要改正)1.(×)多媒体数据的特点是数据量巨大、数据类型少、数据类型间区别大和输入输出复杂。
2.(×)音频大约在20KHz—20MHz的频率范围内。
3.(√)用来表示一个电压模拟值的二进数位越多,其分辨率也越高。
4.(×)对于位图来说,用一位位图时每个像素可以有黑白两种颜色,而用二位位图时每个像素则可以有三种颜色。
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

235
1.有两束方向相反的平行热中子束射到 U 的薄片上,设其上某点自左面入射的中子束强
度为1012 cm2 s1 。自右面入射的中子束强度为 21012 cm2 s1 。计算:
(1)该点的中子通量密度; (2)该点的中子流密度;
(3)设 a 19.2 102 m1 ,求该点的吸收率。
L
L
L
16、设有一强度为 I (m2s1) 的平行中子束入射到厚度为 a 的无限平板层上,试求:
(1)中子不遭受碰撞而穿过平板的概率; (2)平板内中子通量密度的分布; (3)中子最终扩散穿过平板的概率。
解法一:(1)中子不遭受碰撞而穿过平板的几率: P eta
(2)选取坐标系,使中子入射面与 x=0 的平面重合。扩散方程为:
1
Aea/ L Cea/L
D
A
ea/L
C
ea/L
0
C
1 2D A
L e2a
L
4
2 L
L
1 2D L
(x)
A5
3.1251010 107
235103
1016 0.4324 2 6.022 1023 410 10-28
1.08103 kg
14.在半径为 R 的均匀球体中心,有一个各向同性的单位强度热中子源,介质的宏观吸收截
面为 a 。试分别求: (1)介质 s 0 ;
x/Biblioteka eaEdE
2n0 a
ex/
(2)(x, E) v(E)n(x, E) 2n0v(E)ex/eaE
国家开放大学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 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

1.()的作用是直接承受车轮传递的列车及其荷载的重量,并引导列车的运行方向,以及为供电、信号系统电路提供回路。
单选题(2 分) 2分A.【A.】钢轨B.【B.】轨枕C.【C.】道床D.【D.】防爬设备正确答案: A答案解释:2.()是线路连接设备的一种,用来使列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
单选题(2 分) 2分A.【A.】钢轨B.【B.】转辙机C.【C.】道床D.【D.】道岔正确答案: D答案解释:3.()与曲线、接头并称为轨道的三大薄弱环节。
单选题(2 分) 2分A.【A.】钢轨B.【B.】道岔C.【C.】道床D.【D.】轨枕正确答案: B答案解释:4.()监视列车运行速度不超过限制速度,一旦超过,就会触发紧急制动。
单选题(2 分) 2分A.【A.】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B.【B.】列车自动驾驶子系统C.【C.】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D.【D.】计算机联锁子系统正确答案: A答案解释:5.在()下,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将不起任何作用,列车运行的安全完全由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和司机人为保证。
单选题(2 分) 2分A.【A.】列车自动驾驶模式B.【B.】限速下的人工驾驶模式C.【C.】非限制人工驾驶模式D.【D.】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监督下的人工驾驶模式正确答案: C答案解释:6.在城市轨道交通中,()一般多用于车辆段线路的道岔段。
单选题(2 分) 2分A.【A.】钢筋混凝土轨枕B.【B.】木枕C.【C.】复合材料轨枕D.【D.】高强度塑胶轨枕正确答案: B答案解释:7.作为(),转辙机应能实时反映道岔的定位和反位状态。
单选题(2 分) 2分A.【A.】转换器B.【B.】锁闭器C.【C.】监督表示器D.【D.】定位器正确答案: C答案解释:8.在实际列车运行图中,调试列车的表示方法为()。
单选题(2 分) 2分A.【A.】红虚线B.【B.】红实线+方向箭头C.【C.】红实线+短竖红实线D.【D.】红实线+红圈正确答案: C答案解释:9.列车运行周期是指列车在运营线路上()(不包括回库、检修等时间)。
最新版成本会计第二次作业(含答案)

第2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1. 采用( ),是将各步骤所耗半成品费用,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各个成本项目中。
A. 综合结转分步法B. 分项结转分步法C. 平行结转分步法D. 逐步结转分步法2. 实际发生的应付福利费,应由( )开支。
A. 管理费用B. 应付工资C. 计提的应付福利费D. 银行存款3. ( ),只宜在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之间相互受益程度有着明显顺序的企业中采用。
A. 代数分配法B. 直接分配法C. 交互分配法D. 顺序分配法4. 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适用于( )。
A. 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B. 项费用所占比重不大C. 月末在产品全部完工D. 月末在产品已经接近完工或者已经完工,只是尚末包装或尚未验收入库的产品。
5. 工业企业各种成本报表分析都需要采用的方法是( )。
A. 趋势分析法B. 对比分析法C. 连环替代分析法D. 差额计算分析法6. 可修复废品的废品损失是指( )。
A. 返修前发生的原材料费用B. 返修前发生的制造费用C. 返修后发生的修理费用D. 返修前发生的生产费用加上返修后发生的修理费用7. 采用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分步法时,( ),应根据所耗半成品的数量乘以半成品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
A. 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费用B. 上一步骤所产的半成品成本C. 产成品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D. 下一步骤所领用的半成品费用8. 狭义的在产品只包括该车间或该车间步骤正在加工中的那部分( )A. 在产品B. 半成品C. 产成品D. 对外销售的自制半成品9. ( ),是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就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分别核算,月末在定2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
A. 定额比例法B.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C. 定额法D. 分类法10. 划分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的标准是( )A. 对成本管理作用的大小B. 成本计算是否及时C. 成本计算工作的难易程度D. 对于计算产品实际成本是否必要11. “材料采购”科目的( )反映已采购但尚未验收的在途材料实际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需求分析作业一、名词解释结构化分析方法:面向数据流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分析方法。
数据流图:用图形的方式从数据加工的角度来描述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过程,只反映系统必须完成的功能,是一种功能模型。
数据字典:用于定义对数据流图中的各个成分的具体含义。
二、填空1、需求分析是指开发人员通过细致的调查,准确理解用户的要求,将用户非形式化的需求转化为完整的需求定义,再把需求定义转化为相应的形式化功能规约的过程。
2、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是准确定义新系统的目标,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的问题。
3、需求分析阶段需编写的文档有需求规格说明书、初步用户手册、软件测试计划。
4、数据流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源点/终点、加工、数据流、数据存储。
5、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了系统的逻辑模型,是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主要组成部分。
6、结构化分析方法是面向数据流的、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分析的方法。
7、数据字典有以下四类条目:数据加工、数据流、数据存储、数据元素。
数据元素是组成组成数据流和数据存储的最小元素。
8、在结构化分析的需求描述中,数据流图描述系统的分解,即描述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什么联系等等。
数据字典定义了数据流图中每一个图形元素。
9、在数据流图中,数据流是数据在系统内传播的路径,因此由一组固定的数据项组成。
加工(又称为数据处理)是对数据流进行的某些处理。
三、单项选择题1、需求分析阶段最重要的技术文档之一是( C )。
A.项目开发计划B.设计说明书C.需求规格说明书D.可行性分析报告2、在需求分析之前有必要进行( B )A.程序设计B.可行性分析分析分析3、软件需求分析阶段建立原型的主要目的时( A )。
A.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B.确定系统的运行要求C.确定系统是否满足用户需要D.确定系统是否满足开发人员需要4、软件开发的需求活动,其主要任务是( D )。
A.给出软件解决方案B.给出系统模块结构C.定义模块算法D.定义需求并建立系统模型5、需求分析阶段的研究对象是( A )。
A.用户要求B.分析员要求C.系统要求D.软硬件要求6、数据流图描述系统的( D )。
A.数据结构B.控制流程C.基本加工D.软件功能7、软件需求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是( A )。
A.软件做什么B.软件提供哪些信息C.软件采用的结构D.软件怎样做8、数据字典不包括的条目是( C )。
A.数据项B.数据流C.数据类型D.数据加工9、需求分析( D )。
A.要回答“软件必须做什么”B.可以概括为“理解,分解,表达”六个字。
C.要求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D.上面都对。
10、在数据流图中,有名字及方向的成分是( A )。
A.数据流B.信息流C.控制流D.信号流11、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可以分成以下四个方面:对问题的识别、分析与综合、制定需求规格说明以及( C )。
A.总结B.实践性报告C.需求分析评审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12、结构化分析方法使用的描述工具( B )定义了数据流图中每一个图形元素。
A.数据流图B.数据字典C.判定表D.判定树13、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作用不应包括( D )。
A.软件设计的依据B.用户与开发人员对软件要做什么的共同理解C.软件验收的依据D.软件可行性研究的依据14、在结构化分析方法中,与数据流图配合使用的是( C )。
A.网络图B.实体联系图C.数据字典D.程序流程图15、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内容不应包括对( B )的描述。
A.主要功能B.算法的详细过程C.用户界面及运行环境D.软件的性能16、通过( B )分解完成数据流图的细化。
A.结构分解B.功能分解C.数据分解D.系统分解17、数据存储和数据流都是( D ),仅仅所处的状态不同。
A.分析结果B.事件C.动作D.数据18、数据字典中,一般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D )条目。
A.数据流B.数据存储C.加工D.源点与终点19、SA方法用DFD描述( D )。
A.系统的控制流程B.系统的数据结构C.系统的基本加工D.系统的功能20、初步用户手册在( B )阶段编写。
A.可行性研究B.需求分析C.软件概要设计D.软件详细设计21、SA方法的分析步骤是首先调查了解当前系统的工作流程,然后( A )。
A.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B. 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抽象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建立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
C. 获得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建立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抽象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D. 获得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建立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建立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
22、SA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C )。
A.自底向上逐步抽象B.自底向上逐步分解C.自顶向下逐步分解D.自顶向下逐步抽象四、解答题1、为什么要进行需求分析通常对软件系统有哪些需求开发一个软件系统,必须知道用户对目标软件系统在功能、行为、性能、设计约束等方面有什么期望和要求,所以必须进行需求分析。
通常对软件系统的需求有:功能需求,性能需求,运行要求、可扩展要求、数据需求。
2、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什么●需求获取:通过调研,获取用户对系统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需求分析:通过对用户需求分析和综合,消除用户需求的模糊性、歧义性和不一致性。
建立系统逻辑模型。
●需求描述:用规范化的语言和格式生成需求规格说明。
3、数据字典的作用是什么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图中出现的所有成分都给出“严格定义”。
,包括对数据加工、数据流、数据存储、数据元素的定义。
4、什么是结构化分析方法该方法使用什么描述工具面向数据流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分析方法。
描述工具:数据流图,数据字典。
第四章总体设计作业一、名词解释1.软件概要设计:抽象出软件系统实现的总体框架的设计,是把软件需求转换为软件表示的抽象过程2.模块:是可以单独命名和编译的程序基本单位。
3.模块化: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个模块的过程。
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所有模块按照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
4.信息隐蔽:指设计一个模块时,使得一个模块内包含的信息(过程或数据),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的。
5.耦合:也称块间联系,指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
6.内聚:也称块内联系,指模块功能强度的度量,即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
7.模块独立性:指每个模块只完成西要求的独立的子功能,并且与其它模块的联系最少且接口简单。
8.结构化设计:又称面向数据流的设计,它是以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数据流图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步骤把数据流图映射成软件结构。
9.变换流:指具有明显的数据输入、数据变换和数据输出边界的数据流图。
10.事务流:指可以根据输入流的事务类型分解成多个相互独立的处理数据流的数据流图,具有明显的事务处理中心是事务流的显着特点。
二、填空1、软件设计是把软件需求转换成软件表述的过程,包括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2、软件设计阶段是把软件“功能”的逻辑模型变换为“软件结构”的物理模型。
3、软件设计的基本任务包括系统设计、软件结构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和软件接口等。
4、数据库的“概念设计”与“逻辑设计”分别对应于软件生存周期中的“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阶段。
5、概要设计阶段的可能的主要文档有概要设计说明书、用户手册和测试计划。
6、抽象是认识复杂事务的思维工具,即抽象出事务的本质的、共同的特征而暂不考虑它的细节。
7、模块具有接口、功能、逻辑和状态等属性。
8、软件结构的设计是以数据流图为基础的,即以需求分析的结果为依据,将系统进一步划分成模块,并确定模块之间的联系。
9、软件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称为耦合。
10、信息隐蔽是指在设计和确定模块时,使得一个模块内包含的信息(过程或数据)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其它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的。
11、模块独立性要求每个模块只完成问题要求的一个子功能,并且与其它模块的联系简单。
12、结构图包含的主要内容有模块、模块间的连线和模块间传递的数据。
13、衡量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的度量指标是内聚和耦合。
将软件系统划分成模块时,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提高模块的独立性,为设计高质量的软件奠定基础。
14、模块的扇出指一个模块的直接下属模块的个数,扇入指一个模块的直接上层模块的个数。
15、结构化设计简称面向数据流的设计。
数据流图一般可分为变换型和事务型两类。
16、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是以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数据流图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步骤将数据流图映射成软件结构。
因此又称结构化设计。
三、单项选择1、软件设计一般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B )。
A.全局和局部B.抽象和具体C.总体和层次D.功能和结构2、属于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是( D )。
A.数据流分析设计B.变换流分析设计C.事务流分析设计D.模块化3、软件设计阶段一般又可分为( B )A.逻辑设计和功能设计B.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C.概念设计和物理设计D.模型设计和程序设计4、结构图中,不是其主要成分的是( C )。
A.模块B.模块间传递的数据C.模块内部数据D.模块间的控制关系5、好的软件结构应该是( B )。
A.高内聚、高耦合B.低耦合、高内聚C.高耦合、低内聚D.低耦合、低内聚6、一组语句在程序中多次出现,为了节省内存空间,把这些语句放在一个模块中,该模块的内聚度是( C )的。
A.一致性B.瞬时性C.偶然性D.通信性7、软件设计中划分模块通常遵循的原则是要使模块间的耦合性尽可能( B )。
A.强B.弱C.较强D.适中8、一个模块把数值作为参数传递给另一个模块,这种耦合方式称为( D )。
A.公共耦合B.内容耦合C.控制耦合D.数据耦合9、最高程度也是最差的耦合是( B )。
A.公共耦合B.内容耦合C.控制耦合D.数据耦合10、内聚是对模块功能强度的度量,内聚性最强的是( D )。
A.逻辑内聚B.顺序内聚C.偶然内聚D.功能内聚11、结构化设计又称为( B )。
A.概要设计B.面向数据流设计C.面向对象设计D.详细设计12、在面向数据流的软件设计方法中,一般把数据流分为( A )。
A.变换流和事务流B.变换流和控制流C.事务流和控制流D.数据流和控制流13、( D )着重反映的是模块间的隶属关系,即模块间的调用关系和层次关系。
A.程序流程图B.数据流图图 D.软件结构图14、软件设计一般将用图形工具,下列( C )可用作设计的图形工具。
①结构图②实体联系图③IPO图④层次图A.①和②B.③和④C.①③和④D.全部15、为了提高模块的独立性,模块内部最好是(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