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综合测评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测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测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以下哪个阶段最为关键?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答案:B2. 政策分析中,成本效益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政策的合法性B. 评估政策的经济效益C. 预测政策的社会影响D. 比较政策的实施成本与收益答案:D3. 在公共政策领域中,政策工具的选择主要依据什么?A. 政策目标B. 政策资源C. 政策环境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4. 政策执行中,以下哪个因素对政策效果影响最大?A. 政策设计B. 执行力度C. 政策监督D. 政策反馈答案:A5. 公共政策的评估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政策效果评估B. 政策成本评估C. 政策影响评估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6. 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通常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社会需求B. 政治环境C. 经济状况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7. 政策分析中,SWOT分析主要用于什么?A. 识别政策的优势和劣势B. 识别政策的机会和威胁C. 识别政策的内部和外部因素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8. 政策执行过程中,以下哪个因素对政策的成功至关重要?A. 政策的合法性B. 政策的可操作性C. 政策的透明度D. 政策的适应性答案:B9. 政策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什么?A. 确定政策是否有效B. 确定政策是否符合预期目标C. 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10.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哪个环节最容易受到公众舆论的影响?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答案:C结束语:以上是公共政策测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公共政策的相关知识。

真题考试:2022 公共政策真题及答案(3)

真题考试:2022 公共政策真题及答案(3)

真题考试:2022 公共政策真题及答案(3)1、下列不属于国家检察机关监督范围的监督是 ( ) (单选题)A. 对权力机关的监督B. 对审判机关活动的监督C. 对侦查机关及其活动的监督D. 对其他行政活动的监督试题答案:A2、构成政策支持系统的子系统主要有(多选题)A. 信息传播系统B. 政策咨询系统C. 政策监控系统D. 政策客体系统E. 政策评估系统试题答案:A,B,C,E3、围绕某一政策议题或对政策方案某些论证进行辩护的做法被称为(单选题)A. 政策探究B. 政策审议C. 政策移植D. 政策采纳试题答案:A4、各级行政机关及其所属各部门的最高行政决策者和执行者统称(单选题)A. 主任B. 政治领导人C. 政府首脑D. 行政首长试题答案:D5、依据政策内容的社会领域来划分,医疗卫生政策属于【】(单选题)A. 经济政策B. 社会政策C. 政治政策D. 文化政策试题答案:B6、提出政策执行博弈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单选题)A. 西蒙B. 德洛尔C. 泰勒D. 尤金·巴达克试题答案:D7、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具有普适性的模型是( ) (单选题)A. 渐进主义模型B. 理性主义模型C. 政治系统模型D. 规范最适模型试题答案:C8、坚持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发展方向,要做到(多选题)A. 强调研究者的价值中立B. 强化研究者的主体意识C. 重视对政策哲学的研究D. 重视本土资源E. 重视当代中国公共决策实践试题答案:B,C,D,E9、公共政策变动的原因有【】(多选题)A. 政策环境的稳定B. 政策执行偏差C. 政策资源的限制D. 政策的合法性受到置疑E. 决策者的稳定试题答案:C,D10、既非例行活动,又不是经常重复出现的,而是一次性的非例行的决策活动是(单选题)A. 常规决策B. 程序性决策C. 确定性决策D. 危机决策试题答案:D11、政府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将该问题扩散到政策议程的过程是( ) (单选题)A. 外在创始模型B. 内在创始模型C. 动员模型D. 三源流模型试题答案:C12、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理论色彩的一个决策模型是(单选题)A. 机构-制度模型B. 集团模型C. 精英模型D. 政治系统模型试题答案:A13、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审查制度是(单选题)A. 实质审查B. 形式审查C. 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D. 形式审查或实质审查试题答案:B14、在三源流模型中,提出公共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的机会,被称作(单选题)A. 政策倡议B. 政策采纳C. 政策窗口D. 政策过程试题答案:C15、质化政策评估建立在( ) (单选题)A. 理想主义的基础之上B. 实证主义的基础之上C. 建构主义的基础之上D. 逻辑主义的基础之上试题答案:C16、根据最高决策权所属人数的多少,决策权的配置类型可以分为( ) (单选题)A. 层级制和职能制B. 集权制和分权制C. 完整制和分离制D. 首长制和委员会制试题答案:D17、发明爱好者小刘获得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权,下列有关该实用新型专利权的表述,正确的是【】(单选题)A. 小刘必须自己付诸实施B. 小刘可以将专利权转让他人C. 该专利的保护期为10年,可以续展D. 该专利为个人专利,无须交纳年费试题答案:B18、提出决策者有限理性命题的学者是(单选题)A. 德洛尔B. 埃齐奥尼C. 西蒙D. 贝塔朗菲试题答案:C19、首次提出和界定了“政策科学”这一概念的公共政策学著作是【】(单选题)A. 《经济与社会》B. 《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C. 《决策过程》D. 《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试题答案:D20、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决策依据,以期影响其决策行为的政策研究组织,被称作(单选题)A. 理论性政策研究组织B. 行政型政策研究组织C. 学术型政策研究组织D. 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试题答案:D21、从广泛的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概括出来的行为标准,具有宏观指导作用,适用范围比较广泛的是指 ( ) (单选题)A. 法律概念B. 法律规则C. 法律原则D. 法律价值试题答案:C22、各级行政机关及其所属各部门的最高行政决策者和执行者统称(单选题)A. 主任B. 政治领导人C. 政府首脑D. 行政首长试题答案:D23、不属于检察机关监督对象的是(单选题)A. 公安机关B. 国家安全部门C. 看守所D. 政协试题答案:D24、下列关于法与宗教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单选题)A. 宗教仅调控思想,法仅调控行为B. 宗教与法律的价值没有相同之处C. 宗教与法的强制力相同D. 宗教的产生早于法试题答案:D25、根据宪法或立法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单选题)A. 国家立法权B. 中央立法权C. 行政立法权D. 绝对立法权试题答案:A26、健全中国现时期法制的中心环节是 ( ) (单选题)A. 有法可依B. 有法必依C. 执法必严D. 违法必究试题答案:B27、关于立法特征的表述,有错误的是 ( ) (单选题)A. 立法是所有同家机关进行的活动B. 立法是依据一定职权进行的活动C. 立法是依据一定程序进行的活动D. 立法是运用一定技术进行的活动 .试题答案:A28、公共政策接续主要探讨的关系是【】(单选题)A. 政策调整和政策创新的关系B. 政策稳定和政策断裂的关系C. 政策变动和政策终结的关系D. 新政策和原政策延续的关系试题答案:D29、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叫做【】(单选题)A. 系统议程B. 政府议程C. 公众议程D. 社会议程试题答案:B30、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这一评估标准指的是【】(单选题)A. 政策效率B. 政策效益C. 政策影响D. 回应性试题答案:D31、刑事被告的律师在法庭上对相关刑法条文的解释属于(单选题)A. 任意解释B. 有权解释C. 法定解释D. 目的解释试题答案:A32、骑士食品公司与红盾咖啡馆签订注册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准许红盾咖啡馆在其提供的食品上使用注册商标“骑士”。

公共政策试卷B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

公共政策试卷B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

公共政策试卷B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5 DDBAB 6-10 ABCCD二、多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ABCDE2、ABDE3、BE4、BDE5、ABE三、名词解释题(共20分,每小题4分)1、公共法权组织是指依法领有政策制定权和执行权的公共组织。

2、再分配性政策是指对资源分配中的利害冲突在社会阶层中的体现进行处理的政策。

3、SWOT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因素、弱势因素、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通过调查罗列出来,并依照一定的次序按矩阵形式排列起来,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如对策等)。

4、渐进主义认为公共政策本质上是过去政策的延伸,对政策的修改是附加的、渐进的。

这个模式是林德布洛姆在对上一个模式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5、狭义的政策终结是在科学的政策评估的基础上,由政策主体有意识地将过时的、无效的或多余的政策、计划、功能或组织予以终止的活动。

广义的政策终结,除了狭义政策终结这种有意识行动外,还包括由于达到规定的有效年限而形成的自然终结。

四、简答题(共16分,每小题8分)1、政策规划应注意哪些原则?(1)紧扣政策目标。

政策规划是达成政策目标的重要步骤,因此它必须紧紧针对政策目标,否则政策规划将无的放矢、无从做起。

(2)规划多重方案。

所设计的方案数量一般至少不低于两个,且越多越好。

(3)方案彼此独立。

如果方案相互隶属,即某一方案可能属于另一种方案的一部分,这两种方案实际上仅仅是一种方案,那么就无法达到真正的多重化要求。

(4)方案要有创新。

应该看到每一个问题的特殊性机器未来的变化性,应该力求不同程度的创新性方案更好地解决问题。

(5)方案切实可行。

充分考量现有和将来的条件,去设计实现目标的主体、手段、技术、步骤等,力争使它们都具有可操作性。

2、基本政策工具有哪些?(1)规制。

规制是政府运用垄断性的权力,对社会生活进行规范,通过法律手段对社会生活进行干预,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正常的秩序。

公共政策学阶段测评

公共政策学阶段测评

《公共政策》《公共政策》阶段测验一(第1-3章)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真实的联邦制的国家是(C)。

A、美国B、加拿大C、巴西D、德国2、关于公共政策的定义,(D)是倾向于综合的。

A、林恩B、伊斯顿C、拉斯韦尔和卡普兰D、克鲁斯克3、下列关于政策网络的主要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D)。

A、政策网络是现代民主社会里,由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等多元、异质的参与主体组成B、政策网络的多元主体之间在资源等方面相互依赖C、资源的相互依赖和交换是政策网络本质的特征所在D、政策网络的规模和边界是由正式的制度决定的4、马克思在19世纪50年代将(C)视为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

A、公共政策B、政府能力C、大众传播D、公民权力5、无结构访谈法又称(D),是一种非标准化、非格式化的政策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

A、实地观察法B、非参与观察法C、参与观察法D、深度访谈法6、美国学者安德森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所做的类型划分的是(B)。

A、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B、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C、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D、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7、政治体系(国家、政府、政党等)得以存续、维持和发展的根本举措是(A)。

A、政治政策B、经济政策C、社会政策D、教育、科技、文化政策8、下列关于政府能力的界定描述不正确的是(B)。

A、可以从政策主体的角度出发,将政府能力界定为政府“将自己的偏好和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B、可以从公共政策学的角度出发,将政府能力界定为政府“将自己的偏好和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C、可以从政府职能的角度界定政府能力D、可以从政策客体或政策环境的角度界定政府能力9、既是公共权力的本源,也是被统治、被管理的对象的是(C)。

A、政府B、社会组织C、公民D、利益集团10、公共政策学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二战后初期孕育而于(C)诞生的。

A、20世纪30年代初B、20世纪40年代初C、20世纪50年代初D、20世纪60年代初11、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实际参与研究对象的一些与政策过程有关的生活过程进行观察叫做(C)。

公共政策-阶段测评2

公共政策-阶段测评2

公共政策-阶段测评21.单选题1.12.0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理论色彩的一个决策模型是( )您答错了• a渐进主义模型• b混合扫描模型• c理性主义模型• d机构-制度模型考察的知识点是机构一制度模型。

机构一制度模型是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理论色彩的一个决策模型。

人们常常将一项政策的有无、好坏与一定的政府机构一制度联系起来,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二者之间建立某种因果联系或相关性。

因此,答案为D。

作为政策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任何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反馈,都是谁频繁互动的结果( ) 您答错了• a政策行为者• b政策系统• c政策体系• d相关政策行为者考察的知识点是政策系统与政策行为者的关系。

政策系统与政策行为者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政策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任何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反馈,都是相关政策行为者频繁互动的结果。

另一方面,政策系统又为政策行为者的存在和作用的发挥设置了框架和平台。

不选择A的原因是政策相关政策行为者更精确。

因此,答案为D。

1.32.0政策系统的核心是( )您答对了• a公共权力• b公共利益• c司法权力• d考察的知识点是对政策系统的本质的理解,政策系统与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政策系统的核心是公共权力,政策系统的运行就是公共权力的运行。

因此,答案为A。

1.42.0围绕公共权力,作为政策系统的构成要素的政策行为者以不同方式持续不断地互动,并形成了关于公共决策权力配置的制度、程序、规则与方式,即( )您答对了• a公共决策体制• b公共政策体系• c公共利益体系• d公共需求体系考察的知识点是对公共决策体质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答案为A。

1.52.0公共政策过程的基轴是( )您答错了• a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关系• b政府权力和腐败的关系• c公共权力与公民的关系政策问题和政策环境的关系考察的知识点是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公共政策过程的基轴是公共权力与公民的关系。

公共政策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七套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政策终结对象的是()。

A、权力B、政策功能C、政府D、责任2 、由第一印象所引起的心理倾向属于下列选项中的()。

A、光环效应B、首因效应C、定型效应D、反衬效应3 、下列选项中属于政策议程的内在引发机制的是()。

A、战争B、生态变迁C、国际冲突D、武器技术的重大进化4 、下列对美国政党政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执政党的政策方针可以直接转化为公共政策B、在野党的政策方针可以直接转化为公共政策C、不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其政策方针都不能直接转化为公共政策D、在野党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不具影响力5、理性优化模型对人的前提假设是()。

A、经济人B、社会人C、复杂人D、道德人6、公共政策的广义合法性是指()。

A 、公共政策符合宪法B 、公共政策符合法律C 、公共政策符合行政规章D 、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可和接受7 、定型化政策不同于下列哪种政策()。

A 、程序性政策B 、例行政策C 、反馈政策D 、常规政策8、具体政策最典型的特征是()。

A 、稳定性B 、变动性C 、合法性D 、合理性9、“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风斯下矣。

”这句话体现了下列()的观点B 、有限理性模型C 、渐进模型D 、小组意识模型10、我国企业利改税的政策属于政策终结形式中的()。

A 、替代B 、合并C 、分解D 、缩减11、政策执行程序的核心要求是()。

A 、执行的灵活性B 、执行的协调性C 、执行的有序性D 、执行的时限性12、孔多塞标准又可以被称作()。

A 、两两对比法B 、博尔达计数C 、正负表决法D 、同意表决法13、新出现的刺激物对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称作()。

A 、首因效应B 、近因效应C 、反衬效应D 、黄灯效应14、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环节是()。

公共政策与行政管理测试 选择题 64题

公共政策与行政管理测试 选择题 64题

1.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 分配资源B. 规范行为C. 促进经济发展D. 维护社会秩序2. 下列哪项不是公共政策的特征?A. 公共性B. 强制性C. 灵活性D. 目标导向性3. 政策分析的核心目的是:A. 制定政策B. 评估政策C. 执行政策D. 修改政策4.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问题识别”阶段的主要任务是:A. 确定政策目标B. 分析问题原因C. 收集相关数据D. 制定解决方案5. 下列哪项是政策执行的关键因素?A. 政策目标的明确性B. 政策资源的充足性C. 政策执行者的能力D. 政策环境的稳定性6. 政策评估的主要类型包括:A. 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B. 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C. 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D. 全部都是7. 下列哪项不是政策评估的标准?A. 效率B. 公平C. 可行性D. 效果8. 政策周期包括以下哪些阶段?A. 问题识别、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B. 问题识别、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修改C. 问题识别、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终止D. 全部都是9. 公共政策的主要来源包括:A. 政府法规B. 行政命令C. 司法判决D. 全部都是10. 下列哪项不是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A. 成本效益分析B. 风险分析C. 历史分析D. 逻辑分析11. 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策选择”阶段主要涉及:A. 确定政策目标B. 分析政策方案C. 评估政策效果D. 执行政策方案12. 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主要体现在:A. 政策内容的合理性B. 政策过程的透明性C. 政策执行的有效性D. 政策来源的合法性13. 政策执行中的“政策工具”包括:A. 行政命令B. 经济激励C. 法律制裁D. 全部都是14. 政策评估中的“影响评估”主要关注:A. 政策执行的过程B. 政策执行的结果C. 政策执行的成本D. 政策执行的效率15. 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是指:A. 政策制定者B. 政策执行者C. 政策受益者D. 政策监督者16. 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策规划”阶段主要涉及:A. 确定政策目标B. 分析政策方案C. 评估政策效果D. 执行政策方案17. 公共政策的“政策环境”包括:A. 政治环境B. 经济环境C. 社会环境D. 全部都是18. 政策执行中的“政策冲突”主要表现为:A. 政策目标的冲突B. 政策资源的冲突C. 政策执行者的冲突D. 全部都是19. 政策评估中的“过程评估”主要关注:A. 政策执行的过程B. 政策执行的结果C. 政策执行的成本D. 政策执行的效率20. 公共政策的“政策反馈”是指:A. 政策执行的结果B. 政策执行的过程C. 政策执行的评价D. 政策执行的调整21. 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策实施”阶段主要涉及:A. 确定政策目标B. 分析政策方案C. 评估政策效果D. 执行政策方案22. 公共政策的“政策监督”是指:A. 政策执行的监督B. 政策制定的监督C. 政策评估的监督D. 全部都是23. 政策执行中的“政策协调”主要涉及:A. 政策目标的协调B. 政策资源的协调C. 政策执行者的协调D. 全部都是24. 政策评估中的“成本效益分析”主要关注:A. 政策执行的过程B. 政策执行的结果C. 政策执行的成本D. 政策执行的效率25. 公共政策的“政策调整”是指:A. 政策目标的调整B. 政策方案的调整C. 政策执行的调整D. 全部都是26. 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策评估”阶段主要涉及:A. 确定政策目标B. 分析政策方案C. 评估政策效果D. 执行政策方案27. 公共政策的“政策终止”是指:A. 政策目标的终止B. 政策方案的终止C. 政策执行的终止D. 全部都是28. 政策执行中的“政策创新”主要涉及:A. 政策目标的创新B. 政策方案的创新C. 政策执行的创新D. 全部都是29. 政策评估中的“风险分析”主要关注:A. 政策执行的过程B. 政策执行的结果C. 政策执行的风险D. 政策执行的效率30. 公共政策的“政策宣传”是指:A. 政策目标的宣传B. 政策方案的宣传C. 政策执行的宣传D. 全部都是31. 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策监督”阶段主要涉及:A. 确定政策目标B. 分析政策方案C. 评估政策效果D. 执行政策方案32. 公共政策的“政策改革”是指:A. 政策目标的改革B. 政策方案的改革C. 政策执行的改革D. 全部都是33. 政策执行中的“政策沟通”主要涉及:A. 政策目标的沟通B. 政策方案的沟通C. 政策执行的沟通D. 全部都是34. 政策评估中的“历史分析”主要关注:A. 政策执行的过程B. 政策执行的结果C. 政策执行的历史D. 政策执行的效率35. 公共政策的“政策咨询”是指:A. 政策目标的咨询B. 政策方案的咨询C. 政策执行的咨询D. 全部都是36. 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策协调”阶段主要涉及:A. 确定政策目标B. 分析政策方案C. 评估政策效果D. 执行政策方案37. 公共政策的“政策倡导”是指:A. 政策目标的倡导B. 政策方案的倡导C. 政策执行的倡导D. 全部都是38. 政策执行中的“政策反馈”主要涉及:A. 政策目标的反馈B. 政策方案的反馈C. 政策执行的反馈D. 全部都是39. 政策评估中的“逻辑分析”主要关注:A. 政策执行的过程B. 政策执行的结果C. 政策执行的逻辑D. 政策执行的效率40. 公共政策的“政策研究”是指:A. 政策目标的研究B. 政策方案的研究C. 政策执行的研究D. 全部都是41. 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策宣传”阶段主要涉及:A. 确定政策目标B. 分析政策方案C. 评估政策效果D. 执行政策方案42. 公共政策的“政策改革”是指:A. 政策目标的改革B. 政策方案的改革C. 政策执行的改革D. 全部都是43. 政策执行中的“政策沟通”主要涉及:A. 政策目标的沟通B. 政策方案的沟通C. 政策执行的沟通D. 全部都是44. 政策评估中的“历史分析”主要关注:A. 政策执行的过程B. 政策执行的结果C. 政策执行的历史D. 政策执行的效率45. 公共政策的“政策咨询”是指:A. 政策目标的咨询B. 政策方案的咨询C. 政策执行的咨询D. 全部都是46. 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策协调”阶段主要涉及:A. 确定政策目标B. 分析政策方案C. 评估政策效果D. 执行政策方案47. 公共政策的“政策倡导”是指:A. 政策目标的倡导B. 政策方案的倡导C. 政策执行的倡导D. 全部都是48. 政策执行中的“政策反馈”主要涉及:A. 政策目标的反馈B. 政策方案的反馈C. 政策执行的反馈D. 全部都是49. 政策评估中的“逻辑分析”主要关注:A. 政策执行的过程B. 政策执行的结果C. 政策执行的逻辑D. 政策执行的效率50. 公共政策的“政策研究”是指:A. 政策目标的研究B. 政策方案的研究C. 政策执行的研究D. 全部都是51. 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策宣传”阶段主要涉及:A. 确定政策目标B. 分析政策方案C. 评估政策效果D. 执行政策方案52. 公共政策的“政策改革”是指:A. 政策目标的改革B. 政策方案的改革C. 政策执行的改革D. 全部都是53. 政策执行中的“政策沟通”主要涉及:A. 政策目标的沟通B. 政策方案的沟通C. 政策执行的沟通D. 全部都是54. 政策评估中的“历史分析”主要关注:A. 政策执行的过程B. 政策执行的结果C. 政策执行的历史D. 政策执行的效率55. 公共政策的“政策咨询”是指:A. 政策目标的咨询B. 政策方案的咨询C. 政策执行的咨询D. 全部都是56. 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策协调”阶段主要涉及:A. 确定政策目标B. 分析政策方案C. 评估政策效果D. 执行政策方案57. 公共政策的“政策倡导”是指:A. 政策目标的倡导B. 政策方案的倡导C. 政策执行的倡导D. 全部都是58. 政策执行中的“政策反馈”主要涉及:A. 政策目标的反馈B. 政策方案的反馈C. 政策执行的反馈D. 全部都是59. 政策评估中的“逻辑分析”主要关注:A. 政策执行的过程B. 政策执行的结果C. 政策执行的逻辑D. 政策执行的效率60. 公共政策的“政策研究”是指:A. 政策目标的研究B. 政策方案的研究C. 政策执行的研究D. 全部都是61. 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策宣传”阶段主要涉及:A. 确定政策目标B. 分析政策方案C. 评估政策效果D. 执行政策方案62. 公共政策的“政策改革”是指:A. 政策目标的改革B. 政策方案的改革C. 政策执行的改革D. 全部都是63. 政策执行中的“政策沟通”主要涉及:A. 政策目标的沟通B. 政策方案的沟通C. 政策执行的沟通D. 全部都是64. 政策评估中的“历史分析”主要关注:A. 政策执行的过程B. 政策执行的结果C. 政策执行的历史D. 政策执行的效率答案部分:1. C2. C3. B4. B5. C6. D7. C8. D9. D10. D11. B12. D13. D14. B15. C16. B17. D18. D19. A20. D21. D22. D23. D24. C25. D26. C27. D28. D29. C30. D31. D32. D33. D34. C35. D36. B37. D38. D39. C40. D41. D42. D43. D44. C45. D46. B47. D48. D49. C50. D51. D52. D53. D54. C55. D56. B57. D58. D59. C60. D61. D62. D63. D64. C。

公共政策概论综合练习题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综合练习题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综合练习题答案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极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4决策权利:是一种法律权利,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利,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其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利。

5集权制:是指权利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6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7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8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9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需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

在人们所建立的各种组织中,执行组织是最严密的。

因为它适应了执行中所需要的迅速准确之特点。

负责执行的组织,其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属性,往往影响到该组织执行政策的能力。

10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引影响。

该理论把“管理”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看成了义语。

11.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

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

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而在实际中是行不通的。

12.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可以基本掌握为外界环境对政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系统产生了政策输出,由政策结果和反馈提供了政策的评价与再输入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政策-综合测评公共政策-综合测评1.单选题1.12.0公共决策的现代化首先是决策过程的( )• a民主化• b效率化• c公平化• d理性化1.22.0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基本环节,是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最直接的决定因素指的是( )• a政策决策• b政策评估• c政策审议• d政策执行1.32.0最受我国学者青睐的政策工具三分法是加拿大学者郝赖特和腊梅什采取的“政策工具光谱“法所进行的类型划分,他们将10种政策工具依据强制的有无、强弱划分成自愿性工具、强制性工具和( )• a市场化工具• b工商管理技术• c社会化手段• d混合性工具1.42.0特定社会集团利用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向社会成员传送信息、知识的过程被称为( )• a多媒体• b新媒体• c融合媒体• d大众传播(MassCommunication)1.52.0就结果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就是( )• a公共利益• b公共权力• c公共政策• d公共需求1.62.0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理论色彩的一个决策模型是( )• a渐进主义模型• b混合扫描模型• c理性主义模型• d机构-制度模型1.72.0美国学者亚瑟.施莱辛格在研究美国政治历史后提出来的公共政策变动模式是( )• a周期型• bZ字形• c学习型• dX字形1.82.0据我国台湾学者吴琼恩教授的研究,个人决策在面临封闭的几、可计划的、可计算的情境时,最佳决策路径则是( )• a理性的路径(Rational Approach)• b直观的路径(Intuitive Approach )• c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 d具名团体法(Nominal Group Technique)1.92.0政策评估整个活动中最关键的阶段是( )• a评估筹划• b评估实施• c评估总结• d评估反馈1.102.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公共政策评估的事实标准的内容( )• a政策效率• b政策效益• c政策影响• d多样化1.112.0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拉斯韦尔,他也是什么学派的先驱者和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 a政策理性主义• b政治行为主义• c多中心主义• d渐进主义1.122.0把公共政策学引入中国,台湾早于大陆,在台湾,最早引入这门学科的高等院校是中兴大学法商学院(今台北大学)、台湾大学和( )。

• a清华大学• b文化大学• c实践大学• d政治大学1.132.0下列哪一个不是不受委托进行的评估( )• a立法机关评估。

• b司法机关评估。

• c大众传播媒介评估。

• d专业性的咨询公司1.142.0是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是( )。

• a政策咨询系统• b信息传播系统• c政策监控系统• d政策评估系统1.152.0第二代政策执行研究途径又被称作( )• a政策制定者透视• b向后推进策略• c以政策为中心的途径• d自上而下的路径1.162.0任何政策归根结底都要依靠政策执行者才能完成,因此,政策执行者是政策执行力的重要来源,发挥着核心作用,这指的是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哪个影响因素( )• a资源因素• b工具因素• c执行者因素• d环境因素1.172.0居于整个政策系统的核心地位的系统是( )• a政策执行系统• b政策客体系统• c间接主体系统• d政策制定系统1.182.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政策本身的稳定因素( )• a政策目标的长期性• b政策的有效性• c政策的合法性• d决策主体和决策网络的相对稳定1.192.0哪本书首次提出并界定了“政策科学”(Policy Science的这一概念,被誉为“政策科学的开山之作”、“公共政策学的经典著作”,被人们认做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 )• a《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 b《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 c《政策方向》• d《公共政策学》1.202.0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第二个基本的方面是• a政策系统• b政策群• c政策链• d政策模式1.212.0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包括管制功能、引导功能、调控功能和( )• a信息功能• b劝诫功能• c解决冲突的功能• d分配功能1.222.0关于政策工具美国政治学家罗威、达尔和林德布洛姆区分出了规制性工具和( )• a非规制性工具• b非强制性工具• c非分配性工具• d非选择性工具1.232.0对政策运行各个环节进行评估,涉及政策制定过程、执行过程、调整过程的操作状况属于( )• a政策成本评估• b政策需求评估• c政策效益评估• d政策过程评估1.242.0有关政策抉择主体依据有关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对政策方案加以审查、通过或批准、签署及发布的过程被称作( )• a政策合理化• b政策合法化• c政策采纳• d政策辨析1.252.0由政策监控主体、政策监控对象、政策监控主体发生作用的内容和方式等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指的是( )• a公共政策监控机制• b公共政策监督机制• c公共政策作用机制• d公共政策互动机制1.262.0公共政策过程的基轴是( )• a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关系• b政府权力和腐败的关系• c公共权力与公民的关系• d政策问题和政策环境的关系1.272.0政策调整通常被看做是政策方案的重新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下列哪一个选项不属于政策调整的一般程序的环节( )• a重新界定问题• b提出调整方案• c选择调整方案• d评估调整决定1.282.0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政策网络是政策系统的( )• a子系统• b母系统• c元系统• d政策链1.292.0以有力的信息来强化自己的政策主张(PolicyClaim),并且对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已经提出或有可能提出的不同意见进行有理有据的抗辩,旨在推动决策者采纳自己的政策方案而拒绝其他政策方案的做法被称作( )• a政策倡导• b政策辩论• c政策提出• d政策论证1.302.0评估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属于( )• a政策成本评估• b政策需求评估• c政策效益评估• d政策过程评估1.312.0评估主体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相关的评价程序,考察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产出和政策影响进行检测,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被称作( )• a公共政策规划• b公共政策设计• c公共政策评估• d公共政策执行1.322.0渐进主义模型是由谁构建的( )• a林德布洛姆• b奥斯特罗姆• c胡德• d拉斯韦尔1.332.0作为政策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任何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反馈,都是谁频繁互动的结果( )• a政策行为者• b政策系统• c政策体系• d相关政策行为者1.342.0政策执行者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被称作( )• a政策执行偏差• b政策执行失灵• c政策执行失效• d政策执行扭曲1.352.0公共政策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独立学科,建制化则是学科成熟的外在标志。

建制化表现在学会的成立和专业研究刊物的面世、大学教育中专业与课程的设置及( )• a大师的产生• b学科的独立• c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 d学术交流的频繁1.362.0依据政策所服务的主体是普通社会大众还是杜会少数人群体,可有公益性政策目标和( )• a政治统治牲和管理性政策目标• b经济政策目标• c文化政策目标• d特殊性政策目标1.372.0决策者择定的政策在内容上不能与既定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必须合乎有关法律的原则甚至具体规定指的是( )• a政策内容的合法化• b政策方案的合法化• c政策步骤的合法化• d决策程序的合法化1.382.0从“人”的角度看,公共政策的客体是( )政策问题• b政策事项• c政策组织• d目标人群1.392.0下列哪一个不是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 )• a象征式政策执行。

• b附加式政策执行。

• c残缺式政策执行。

忠实式政策执行。

1.402.0政策抉择的第二个环节是( )• a政策审议• b政策决策• c政策选择• d政策倡导2.多选题2.1 2.0伴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现代化浪潮,许多前所未有的政策问题大量涌现,使公共决策的范围不断扩大,难度日益增加,影响空前突出,这客观上要求公共决策过程实现( )• a理性化• b专业化• c科学化• d民主化• e公平化2.2 2.0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包括( )• a国家的代议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某些政治体制内的政党• e军队领导人2.3 2.0自公共政策学诞生之日起,这个学科的主导范式主要有( )• a理性主义• b世俗主义• c行为主义• d决策科学• e渐进主义2.4 2.0政策系统的组成单位或者子系统是由什么构成的( )• a政策行为者(PolicyActors)• b政策参与者• c主体系统• d支持系统• e反馈系统2.5 2.0在现代民主国家中,存在多种不同的议程,一般将议程通常分为哪几类( )• a系统议程• b政府议程• c政策议程• d方案议程• e问题议程2.6 2.0关于政策工具的定义,主要有哪几类界定的方式( )• a侧重于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去界定• b侧重于从因果关系上去界定• c侧重于从可规划性上去界定• d侧重于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去界定• e侧重于从手段与目标实现的关系上去界定2.7 2.0下列哪几个属于公共政策间接主体中的跨国家政策行为者( )• a公共舆论• b跨国公司• c欧洲联盟• d社会政治运动• e公民2.8 2.0政策系统是哪些子系统构成的巨大系统( )• a主体系统• b支持系统• c反馈系统• d公共利益体系• e公共需求体系2.9 2.0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主要包括哪几种形式( )• a行政法规• b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 c部门规章• d基本法律• e立法解释2.10 2.0科珀等学者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根据政府在议程建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即直接提出或何接提出政策伺题)以及创始者扩散问题的程度和方向,提出的种模型是( )• a外在创始模型• b动员模型• c内在创始模型• d交叉模型• e网络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