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询问笔录重点及技巧

合集下载

道路交通事故询问笔录重点及技巧

道路交通事故询问笔录重点及技巧

二、做好笔录的几个要点(一)充分了解案情,做好询问前的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询问也是一样的,所以在询问前我们应当充分掌握案件的以下信息:1、熟悉案情、证据情况。

了解案情是问话的重要前提,有助于办案人员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提高问话的效率。

首先要查阅案卷,吃透案情,做到了如指掌。

在问话前,一是对已有的证据进行深入分析,辨明真伪、价值,理清在问话中有哪些可以利用的“武器”;二是最终明确下一步要重点查清、重点印证的问题。

2、摸清问话对象的基本情况。

俗话说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只有了解对手,知道对手的心态,才能取得制胜的先机。

一是摸清问话对象的静态信息。

了解其人生轨迹、职业特长、性格特点、社会关系以及是否有前科等;二是观察问话对象的面部表情、体态动作等动态信息,要从这些细微的变化中判断问话对象的内心变化,及时调整问话策略,掌握主动权;三是分析问话对象的心理。

了解问话对象最关心、最担心的问题,如案件的事实和情节、案件后果、与同车人关系、与其感情最深的人等。

在充分了解案情,摸清被询问人的基本情况后列出问话提纲。

问话提纲一般包括问话的目的和要求、问话的步骤和重点,寻找提破口,采取的策略和方法等,以提高问话的针对性、周密性、有效性。

(二)重视现场询问。

当事人在事故现场还没有建立完备的心理防线,对相应的法律法规还没有深入了解,此时进行询问能轻易地突破其心理防线,增加笔录的真实性。

错过了现场询问,可能导致当事人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利害关系,或和各方已经窜供好,致使其对某些关键问题拒不承认,而且,时间越久越固执。

有可能导致案件无法取得突破,使办案陷入被动。

通常在现场因为条件简陋,警力有限,我们可以通过摄像、录音等方式询问。

同时,在现场询问是应当注意以下原则:1、单独进行,不准他人旁听,避免群众围观,对某些重大案件,应当限制当事人拨打接听手机。

2、抓住重点,快速询问。

快速是现场勘查的基本要求之一,特别是在高速公路发生拥堵的情况下,快速撤除现场显得尤为重要。

交通行政执法询问笔录详细范文

交通行政执法询问笔录详细范文

交通行政执法询问笔录详细范文询问时间:[具体年/月/日/时时]询问地点:[详细地点]询问人:[执法人员姓名1]、[执法人员姓名2]记录人:[记录人员姓名]被询问人:[姓名],性别:[男/女],年龄:[X]岁,身份证号:[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电话号码],职业:[职业名称],家庭住址:[详细住址]问:那咱们就开始哈。

您能告诉我您在[事件发生时间]的时候,您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吗?答:我当时就在[具体地点]开车呗,正准备去[目的地]呢。

问:那您当时开的是什么车呀?车牌号是多少呢?答:我开的是[车辆品牌及型号],车牌号是[车牌号]。

问:好嘞。

那您在路上行驶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不太符合交通规则的行为呀?答:(有点犹豫)这个嘛,我觉得我也没干啥大错事儿啊,就是可能稍微开得快了那么一点点。

问:什么叫稍微快了一点点呢?您知道这条路的限速是多少吗?答:我大概知道是[限速数值],但我真没觉得我超太多,就超了那么一丁点儿,我想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问:您这想法可不对啊。

交通规则可不是小事儿,限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

那您当时开车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路边的限速标志呢?答:(挠挠头)说实话,我还真没太注意,就光顾着赶路了。

问:您看,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那您在开车的过程中,除了可能超速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情况呢?比如说有没有随意变道啊?答:(想了想)哦,好像有那么一次变道,不过我看后面没车,我就变了,我觉得挺安全的啊。

问:您觉得安全可不行啊,交通规则规定变道是要有相应的条件和指示的。

那您变道的时候打转向灯了吗?答:(有点心虚)这个好像没打,我就想着赶紧变过去得了。

问:您这样做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您知道吗?那在这一路上,您有没有遇到我们交通执法人员示意您停车之类的情况呢?答:有啊,我看到你们示意我停车,我就停下来了。

问:那您停车之后,我们执法人员有没有跟您说您的哪些行为违反了交通规则呢?答:就说我超速和不按规定变道呗。

闯红灯交通事故询问笔录

闯红灯交通事故询问笔录

闯红灯交通事故询问笔录一、背景介绍1.1 事故概述事故发生在2021年5月15日上午8点30分左右,位于某市AB路口,涉及车辆A 牌号为川A12345和车辆B牌号为川B67890的碰撞事故。

1.2 事故认定根据目击者证言和交通监控录像显示,车辆A在红灯亮起的情况下闯过红灯,与车辆B相撞。

经过交通警察部门的认定,车辆A负有主要责任。

二、事故原因分析2.1 车辆A主观原因车辆A的驾驶员违反交通规则,闯红灯行驶,危及他人安全。

造成此次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因车辆A闯红灯与车辆B发生碰撞。

2.2 车辆B客观原因车辆B在正常绿灯行驶的过程中,车速适宜,未有违规行为。

三、事故责任认定3.1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驾驶机动车的,不得闯红灯。

”车辆A明显违反了该规定。

3.2 车辆A的责任根据事故原因分析和相关法律规定,车辆A负有主要责任。

其闯红灯行为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3 车辆B的责任车辆B未违反交通规则,属于无过错方,无需承担事故责任。

四、涉事人员询问笔录4.1 车辆A驾驶员询问问:请问您是否驾驶车辆A牌号川A12345在事故中出现?答:是。

问:请问您对于事故的发生有何回忆?答:当时我开着车行驶到了AB路口,突然觉得时间很紧,就决定冒黄灯通过,但结果与车辆B相撞了。

问:您是否注意到当时红灯是否亮起?答:对不起,我没有注意到红灯是否亮起。

问:您是否看到车辆B前行的情况?答:实话实说,我没有看到车辆B前行的情况,我只是着急通过红灯而已。

问:您是否平时存在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答:平时我遵守交通规则,这次是个例。

4.2 车辆B驾驶员询问问:请问您是否驾驶车辆B牌号川B67890在事故中出现?答:是。

问:请问您对于事故的发生有何回忆?答:我当时正常行驶在AB路口,绿灯亮起,突然车辆A冲过红灯,我们就相撞了。

问:您是否注意到当时红灯是否亮起?答:当时我看到红灯已经亮起,所以准备停车等待绿灯。

交通询问笔录的制作方法

交通询问笔录的制作方法

交通询问笔录的制作方法
1. 嘿,要制作交通询问笔录啊,首先得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抓住关键信息哦!比如说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这就像给案件画个大框架呀!比如“那天下午三点钟,就在那个十字路口发生了事故,这可不能记错呀!”
2. 然后呢,得详细记录当事人的信息呀,就像了解好朋友的一切一样,姓名、联系方式一个都不能少。

“他叫什么名字来着,赶紧记下来呀!”
3. 询问的时候一定要耐心呀,像春雨滋润大地一样,一点点问清楚事情的经过。

“别急,慢慢说,把每个细节都像宝贝一样挖出来哦!”
4. 对于现场的情况描述,那可得像摄影师一样精准呀,什么车辆受损情况呀,道路标志呀,都不能落下。

“你看那车都撞成啥样了,一定要仔细描述啊!”
5. 不要忘了记录证人的证词哦,好比多了一个有力的帮手。

“那个路人看到了啥,赶紧记下来!”
6. 整个过程要像警察抓小偷一样严谨,不能有一丝马虎。

“这可是很重要的,不能出一点差错呀!”
7. 最后,检查检查再检查,就像出门前要反复照镜子一样。

“再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交通询问笔录的制作一定要认真细致,把它当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完成,这样才能还原事情的真相呀!。

交通事故询问要点

交通事故询问要点

交通事故询问要点
1. 事故啥时候发生的呀?就好比你约了朋友见面,时间可重要了啊!比如,“哎呀,老张,咱说好周二下午两点见面,你咋还不来呢!”这时间不搞清楚咋行呢!
2. 事故地点在哪里呢?这就像你要去一个地方,得知道具体位置呀,“你说那个好玩的地儿在哪呀,我咋找不着呢!”不弄明白怎么去处理呀!
3. 当时都有谁在现场呀?跟参加聚会一样,得知道都有谁呀!“嘿,昨天那场聚会都有谁去了呀,我咋好多人不认识呢!”这样才能找对人了解情况嘛!
4. 事故是怎么发生的呀?就如同看一部电影,得清楚情节发展呀!“这电影咋回事,咋突然就打起来了呢!”搞明白经过,才能判断责任呀!
5. 有没有人受伤呀?这可太关键了,就像关心家人有没有生病一样!“哎呀,咱妈身体咋样啦,有没有不舒服呀!”有人受伤那处理方式可不一样哦!
6. 车辆损伤情况严重不?这就像你心爱的手机,摔坏了严不严重你不得知道呀!“哎呀,我这手机摔得,屏幕还能用不!”车损程度会影响后续处理哦!
7. 有没有报警呀?这就跟你遇到麻烦找警察叔叔一样!“哎呀,这事儿得赶紧报警呀,不报警咋解决呢!”报警了才能有个正规处理呀!
8. 当事人情绪咋样呀?莫非你跟人吵架不知道对方生气没?“哟,他咋这么大火气呢!”当事人的情绪可能影响事情发展呢!
结论:这些交通事故询问要点都很重要呀,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只有弄清楚了这些,才能更好地处理交通事故呀!。

交通肇事罪讯问提纲、询问提纲

交通肇事罪讯问提纲、询问提纲

交通肇事罪讯问提纲、询问提纲
夜观警事
交通肇事罪讯问提纲
1.问身份:是否为驾驶人、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乘车人或租车人。

2.问违法:有无驾驶证、肇事车辆是否经过安全检验,个人生理状况,是否疲劳驾驶、带病驾驶,毒驾酒驾。

3.问原因: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行驶方向,是否超速,是否超载,是否违反交通信号。

4.问被害人过错:寻衅滋事的时间、地点、手段、工具、结果。

5.问情节:被害人行走方向、衣着、体貌特征,步行还是骑车、驾车,被害人是否违章。

6.问主观:有无遇见违章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危害结果,没有遇见危害结果的原因,对违章行为导致的危害结果持何种态度。

发生交通事故后是否报警,是否找他人顶罪,是否破坏现场。

7.问车辆情况:肇事车辆的拍照,名称、扯上乘坐的人员、各自的座位。

交通肇事罪询问提纲
1.问过程:犯罪发生的时间、地点、周边环境,嫌疑车辆的颜色、型号、拍照。

2.问违法:犯罪嫌疑人的性别、年龄、体貌特征,有无驾驶资格、车辆是否年检、是否报废,行驶速度、方向、是否超载,是否饮酒,是否吸食毒品。

3.问被害人情况:被害人情况、行走方向、是否违章、性别、年龄等。

被害人在哪里接受治疗、费用、身体康复情况。

4.问性质:肇事车辆如何撞击被害人、撞击被害人的次数,有无倒车碾压行为。

5.问主观:犯罪嫌疑人肇事后是否停车、是否主动报警、是否抢救被害人、是否逃逸、是否指使他人冒名顶替、是否破坏现场。

每天一罪,夜观的目标是,所有罪名。

交通事故询问技巧

交通事故询问技巧

交通事故询问技巧第一节交通事故询问技巧得概念交通事故询问技巧就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得事故办案民警,在交通事故询问中,巧妙地掌握与运用询问方法得能力。

交通事故询问得主体就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得,具有相应事故处理资格得事故办案民警。

交通事故询问得被询问人就是交通事故得肇事人,其它当事人与证人。

交通事故询问技巧得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重视现场询问;第二、正确地使用证据;第三、发现与利用矛盾;第四、适时进行说服教育。

第二节重视现场询问一、现场询问得概念交通事故现场询问就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得事故办案民警在交通事故现场,就交通事故事实对肇事人,其她当事人及证人进行审讯查问、谈话访问得一项现场调查取证得活动。

二、现场询问得目得强调应当进行现场询问得目得就是为了提高询问笔录得真实性。

提高询问笔录得真实性有效得措施之一就是在事故发生后尽快取得询问笔录,其原因如下:第一、交通事故刚刚发生,各方当事人与证人对交通事故事实记忆犹新,所能提供得当事人陈诉、证人证言得全面性与真实性较好。

第二、发生事故以后尽快取得询问笔录,可以有效防止当事人之间与当事人与证人之间串供,影响询问笔录得真实性。

第三、可以有效得防止社会不正之风对询问笔录真实性得影响,在这种影响还没有施加之前取得询问笔录,提高询问笔录得真实性。

第四、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在趋利避害得心里驱使下,对自己有利得就多说,添枝加叶得说;对自己不利得就少说;甚至不说,事故发生以后时间越长,询问笔录真实性得影响越大。

三、现场询问得对象现场询问得被询问人包括三个方面:肇事车辆得驾驶人,其它当事人与证人。

四、现场询问得任务现场询问得任务有两项:第一、查找被询问人,认定与查实当事人得身份,寻找证人;第二、现场询问,取得询问笔录。

五、现场询问得内容:1、对当事人得询问(1)肇事前得行驶情况,肇事车就是谁驾驶得,使用档位、行驶得车道或位置,行驶得方向与速度;(2)发生事故得基本情况,事故得时间、地点、当时得交通状况;(3)事故各方在道路上各自行驶(走)得方向、位置、状况与速度;(4)发现对方得地点、距离;(5)感到危险得地点与距离,发现危险时得心理状态。

车险现场查勘询问笔录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车险现场查勘询问笔录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车险现场查勘询问笔录应注意的几点问题笔录要求及重点1. 姓名,电话,住址,工作单位(姓名及电话方便于联系,住址及工作单位以备后期调查时有相关的依据)2. 你与被保险人关系,电话多少(确认当事司机是否认识被保险人)3. 此车平时都谁开,做什么用(以此能推断出当事司机驾驶此车是否合情合理4. 此车平时在哪使用,拉什么货(确认是否超载)5. 你什么时候向被保险人借车,去做什么(主要确认时间,以便核对电话记录。

去做什么为了结核后期调查)6. 借车时身边几个人,都谁在,借车地点在哪里,是谁把车钥匙交给你的(问几个人以备当事司机后期翻供,借车地点有助于后期调查,现场几个人能证明出借车时间,钥匙问题能看出是否是被保险人允许的驾驶员)7. 借车以后你都去哪里了,干什么(后期调查很重要))8. 出险时是谁驾驶的,你确认吗(确认当事司机,防备翻供)9. 出险时的具体时间是几点,你确认吗(再次确认出险时间,已防备翻供)10. 当时车上几个人,有人受伤吗(结核车辆内部情况,核对碰撞后痕迹,调查时的要点)11. 某某伤到哪里了,你伤到哪里了(对比车内,人员受伤与车内痕迹是否相符)12. 你们几个人去做什么事,几点去的(确认行驶方向及是否合情合理,出险时间能否对上)13. 他们都是谁,电话多少(可以方便比对电话清单,以及避免翻供可能)14. 当天你朋友穿什么衣服,都做什么位置(遇两人一起做笔录时可在此问题中找出疑点)15. 你们在哪里吃的饭,几点,都谁在,几点离开的,饭店叫什么名字(对后期调查非常重要几点,一定要记录详细,吃饭时间可以去饭店调查。

饭店名称可以找到实际地点。

都谁在能证明当时几个人是否在一起,以免造成翻供)16. 你们吃的什么菜都谁喝酒了,吃的什么菜,你边上坐的谁,服务员穿什么衣服,单间号是多少(多人笔录时,以上问题可马上找出疑点。

记录要非常详细)17. 吃完以后谁开车,都坐什么位置,离开后你们去哪了(结合出险后开始正式如题,找出疑点)18. 你走的什么路,经过什么地方(如此路有监控装置能查出此车出险时间是否相符)19. 出险时什么情况(记录要详细,每个细节,倾听客户叙述,分析是否合情合理)20. 发生事故以后你都做什么了,在哪里站着,在哪里停留了,当时还谁在(确认司机出险后是否有离开的可能,到现场时能针对此叙述查出问题)21. 你都给谁打电话了,用什么号码打得(对比电话清单)22. 你用什么号码拨打的122,120,110,119,95502(确认是否是此人报案)23. 你朋友谁先到的现场,叫什么,电话多少,他住哪里(可以确认电话时间,住址能确认出到达事故现场的路程)24. 交警什么时候到的,都说什么了(了解处理程序,是否合理,判断交警是否现场处理)25. 120什么时候到的,几个人,如何处理的(两人以上能断定是否都在现场)26. 拖车公司什么时候到的,几点与你联系的,什么公司,票据提供(以备后期与拖车公司核实事故情况,现场人员情况)27. 你何时离开现场,和谁一起走的,几点到的什么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做好笔录的几个要点(一)充分了解案情,做好询问前的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询问也是一样的,所以在询问前我们应当充分掌握案件的以下信息:1、熟悉案情、证据情况。

了解案情是问话的重要前提,有助于办案人员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提高问话的效率。

首先要查阅案卷,吃透案情,做到了如指掌。

在问话前,一是对已有的证据进行深入分析,辨明真伪、价值,理清在问话中有哪些可以利用的“武器”;二是最终明确下一步要重点查清、重点印证的问题。

2、摸清问话对象的基本情况。

俗话说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只有了解对手,知道对手的心态,才能取得制胜的先机。

一是摸清问话对象的静态信息。

了解其人生轨迹、职业特长、性格特点、社会关系以及是否有前科等;二是观察问话对象的面部表情、体态动作等动态信息,要从这些细微的变化中判断问话对象的内心变化,及时调整问话策略,掌握主动权;三是分析问话对象的心理。

了解问话对象最关心、最担心的问题,如案件的事实和情节、案件后果、与同车人关系、与其感情最深的人等。

在充分了解案情,摸清被询问人的基本情况后列出问话提纲。

问话提纲一般包括问话的目的和要求、问话的步骤和重点,寻找提破口,采取的策略和方法等,以提高问话的针对性、周密性、有效性。

(二)重视现场询问。

当事人在事故现场还没有建立完备的心理防线,对相应的法律法规还没有深入了解,此时进行询问能轻易地突破其心理防线,增加笔录的真实性。

错过了现场询问,可能导致当事人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利害关系,或和各方已经窜供好,致使其对某些关键问题拒不承认,而且,时间越久越固执。

有可能导致案件无法取得突破,使办案陷入被动。

通常在现场因为条件简陋,警力有限,我们可以通过摄像、录音等方式询问。

同时,在现场询问是应当注意以下原则:1、单独进行,不准他人旁听,避免群众围观,对某些重大案件,应当限制当事人拨打接听手机。

2、抓住重点,快速询问。

快速是现场勘查的基本要求之一,特别是在高速公路发生拥堵的情况下,快速撤除现场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现场询问应当做到快速询问,带着目的去询问,以发现嫌疑人的违法或者了解事故原因为重点。

(三)注重笔录的逻辑顺序,避免杂乱无章。

在上文提到过我们部分的民警制作的询问笔录杂乱无章,笔者结合工作经验,总结出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制作询问笔录的逻辑顺序:1、人、车的基本情况。

具体包括:询问当事司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所、工作单位、户籍所在地、联系方式、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情况、社会经历、是否曾经发生过事故、是否受过刑事处罚、行政拘留等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理过的情况、驾驶证号、准驾车型、驾驶经历等。

询问证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所、工作单位、户籍所在地、联系方式、与当事人的关系等。

询问肇事车辆的驾驶人、所有人、管理人的基本情况、型号、颜色、年检情况、安全性能、保险情况等。

必要时问清被询问人家庭情况包括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询问证人时问清与当事人是否存在利害关系。

2、行程。

主要内容包括:何时与何人从何处出发、目的地、何处何时停车、更换驾驶员的情况、停车休息情况、一路餐饮情况。

通过询问行程以便了解被询问人连续行驶了多久,有没有疲劳驾驶、精神状态如何。

我们还可以将询问的时间再往前推,询问当事司机进入高速公路前的情况,比如说进入高速前驾车多久、午饭晚饭有没有饮用含酒精类的饮料等等。

从哪里来准备到哪里去,有没有什么急事,时间上赶不赶等等。

3、事故发生前的情况。

包括:问清事故发生前路段情况、天气情况、交通状况、事故车辆行驶在路面位置、车速、档位等。

4、事故发生时的情况。

包括:何时发现险情、险情的具体情况、发现后采取什么措施、如何采取的措施、采取措施后车辆的具体反应、如何相撞、车辆撞击的具体部位、有无突发情况等。

5、扣问细节。

针对以上的询问需要说明的细节比如:是如何判断车速的、何时开始疲劳的、疲劳的原因、疲劳的具体表现、如何判断对方车辆行驶状态等细节要仔细扣问,以便详细了解案情或者发现供述的矛盾。

6、事故发生后的情况。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是否为原始现场,现场变动的情况和原因;在现场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在发生事故的前后,耳闻目睹的有关情况;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情况、报警情况、各方交谈情况等等。

三、几类高速公路常见道路交通事故的询问要点(一)追尾道路交通事故。

重点调查事故中的五个点之间的距离,即发现点、感到危险点、采取措施点、接触点和停止点,以分析追尾事故中后车的运动变化过程;追尾时前车是行驶、完全静止还是在缓慢移动;后车追尾的原因是疲劳、超速、未保持安全车距、违法超车以及开小差、有其他小动作导致没有及时发现前车等;前车的灯光信号等防护措施情况、后车的制动性能如何。

(二)疲劳驾驶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

重点调查事故发生前驾驶人的活动、休息情况;驾驶人和同车副驾驶人的驾驶过程,以固定连续驾车的时间情况;事故发生时的精神状态、身体状态、有无疾病或服用药物的情况;发现突发状况以及何时采取何种措施的情况,以对照其它证据反驳当事人的辩解。

(三)违法变更车道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

重点调查变更车道前的行驶过程和变更车道的原因,是否提前打开转向灯、观察后视镜,灯光是否有效,是否发现后方、侧面车辆及变更车道时相互之间的距离,车辆是否超宽、超长。

(四)违法超车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

重点调查超车时据前车的距离,有无观察后视镜,是否提前打开转向灯,前车行驶速度、车道,从前车左侧还是右侧超车,与其横向距离的大小;超车过程中有无鸣喇叭和变光,超车后与被超车相距多远驶回原车道,车辆有无超宽、超长。

(五)翻车道路交通事故。

重点调查翻车原因,车辆装载是否超载、超高、超宽、超长,货物是否装在合理、有无倾斜、松散和车厢两边、前后轻重不均。

(六)二次道路交通事故。

重点调查第一次事故与第二次事故发生时间的间距;交通警察到达现场的情况。

第一次事故当事人有无行为能力,是否按规定设置规范标志、灯光信号,是否报警,车上人员是否及时转移至安全地点;交通警察已到达现场的情况,后来人员何时发现警告标志、减速标志和示警警车,何时行驶至何距离采取了何种措施,同时应将交通警察规范处置现场的相关内容在笔录中固定。

四、常用询问技巧(一)不急于直接“正面交锋”,先营造氛围。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很多民警一坐下来便开始进入正式询问,制作询问笔录,在笔者看来欠妥当,这样在很多情况下也无法取得高质量的笔录。

首先,可以通过闲谈的方式观察被询问人。

借此可以通过闲谈了解被询问人的情绪、文化水平、家庭情况等问题,为我们的正式询问做好铺垫,以便询问民警采取恰当的问话方式。

其次,通过闲谈可以控制被询问人的情绪,拉近与被询问人的心理距离,取得被询问人的信任。

但是闲谈时办案民警应该注意始终掌握主动权。

(二)充分了解被询问人心理,突破心理防线。

在进入实质性问题的询问时被询问人往往存在避重就轻、畏惧处罚、狡辩、抵赖、侥幸等心理,根据被询问人的不同心理,我们在询问时也应当采取不同的策略。

1、对“狡诈型”的问话对象,采取欲擒故纵、后发制人的策略。

对这类问话对象,若直击实质问题,进行强攻式的发问,会被其编织的谎言所掩饰,不易找出破绽。

若顺着问话对象的思路进行发问,让其充分陈述,把“戏”演到位,在其得意忘形时,采用欲擒故纵的发问方式,抓住“戏”中漏洞、破绽,作为“炮弹”进行攻击,达到后发制人的效果。

2、对“强硬型”的问话对象,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策略。

对这类问话对象的发问,宜从外围和一些不起眼的枝节问题、次要问题展开,将问话对象引入自相矛盾、毫无退路的境地。

3、对“畏罪型”的问话对象,采取情理交融、循循善诱的策略。

对这类对象的发问,避免用生硬、刺激性语言,要从为其家人着想、为其现实着想、为其前途着想的角度,运用亲情的力量、政策的规定进行引导,采用情理结合的发问方式;4、对“侥幸型”的问话对象,采取利用矛盾、分化瓦解的策略。

这类对象多见于和其他知情人已经撺供好,自认为无懈可击的情况。

办案人员对这类对象时,可以先从旁证做起,利用他们对对方的担忧瓦解相互信任,从而让其如实供述案情事实。

(三)迂回包抄,避免直入主题。

在很多情况下,如果我们直接针对实质问题发问,往往很难取得突破。

比如驾驶人存在疲劳驾驶嫌疑时直接问:“你精神状态如何?”得到的回答基本是“我精神状态很好”的回答。

那么在这一类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迂回包抄,避免直入主题。

(四)发现矛盾,适时出示证据。

掌握问话主动权这一点在问话中很重要,自始自终都要抓住这一点。

绝大多数问话对象不可能在一次问话中就全面突破,但多次较量中办案人员总能发现其破绽或口供上的前后矛盾之处,这些矛盾主要有:问话对象供述和辩解前后不一致;同案人之间的供述和辩解不一致;问话对象供述和辩解与其他证据材料不一致;问话对象供述和辩解违背客观事实,不符合科学常识、习俗及单位规章制度等。

问话对象狡辩和伪供时,办案人员应对问话对象的狡辩要做详细记录,辅以录音录像,加大其思想压力,揭露矛盾的同时,要以说服教育和使用证据相结合,为最后突破创造有利条件。

政策的说服力是有限的,主要依靠适时巧妙地运用证据,揭露其狡辩和伪供,打消其侥幸心理。

运用证据一是要时机适宜。

在问话对象认为我们尚未掌握确凿充分的证据,案件事实证据仍处于无法认定的状态,“只要我不开口,他就不可能查清事实”。

这时,问话人员可以义正言辞,严肃出示部分证据,但一定要做到点到为止,待问话对象态度已有所转变后,再视进度分阶段分别出示其他证据,促使其如实供述;二是要客观真实。

在问话对象动摇阶段,办案人员必须出示甄别以后真实的证据。

因为,在问话对象思想处于动摇阶段,如果出示假的证据,势必增强其侥幸心理,甚至会前功尽弃;三是要少量高质。

也就是用尽可能少量的证据取得最大的效果,使用证据不能暴露办案工作机密,并注意保护证人。

同时,对即将动摇的问话对象要加强攻势,办案人员必须具有顽强的意志和耐心,决不能因为相持而减弱成功问话的信心。

询问过程中辅以领导参与,也会使其感到公安机关已下定决心,非查清此案不可,对其心理形成高压态势。

促使问话对象在办案人员耐心细致的引导下,由拒供心理转入拒与供的矛盾心理,再转入供述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