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隔膜用非织造布技术

合集下载

锂电池隔膜的研究与进展

锂电池隔膜的研究与进展

锂电池隔膜的研究与进展摘要:隔膜位于正极与负极之间,当电池工作时其应具有以下作用(1)隔离正负极,防止电极活性物质接触引起短路;(2)具有较好的持液能力,电化学反应时,形成离子通道。

本文以化学和材料结构为类别,综述了不同种类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和研究现状,并对隔膜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关键词: 锂电池、隔膜、微孔膜、无纺布、无机复合膜。

在锂离子电池正极与负极之间有一层膜材料,通常称为隔膜,它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

隔膜应具有两种基本功能:隔离正负电极,防止电池内短路。

能被电解液润湿形成离子迁移的通道。

在实际应用还应具备以下特征[1-4]:(1)电子的绝缘性;(2)高的电导率;(3)好的机械性能,可以进行机械制造处理;(4)厚度均匀;(5)受热时尺寸稳定变形量要小。

电池隔膜根据结构和组成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目前比较常见的主要三种[1-4](1)多孔聚合物膜。

是指通过机械方法、热致相分离法、浸没沉淀法等方法制备的孔均匀分布的膜。

(2)无纺布隔膜。

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通常会将其与有机物或陶瓷凝胶复合,以期得到具有优良化学与物理性质的隔膜。

(3)无机复合膜。

多采用无机纳米颗粒与高聚物复合得到。

本文针对锂电池性能和安全性对隔膜孔隙率、浸润性、热安全温度等方面的要求,对隔膜的制备改性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评述与比较,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可借鉴的资料。

1 多孔聚合物膜1.1 PE/PP微孔膜PE与PP微孔膜的制备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干法(熔融挤出法)和湿法( 热致相分离法)。

干法制备的原理是采用熔融挤出制备出低结晶度高取向的聚烯烃隔膜,经过高温退火处理提高结晶度、低温拉伸形成缺陷、高温拉伸将缺陷放大,最终形成具有多孔性的隔膜[5]。

湿法是将液态烃或小分子物质与聚烯烃树脂的共混物,经过加热熔融共混、降温发生相分离、双向拉伸制成薄膜、用易挥发物质萃取溶剂,从而制备出具备相互贯通的微孔膜[6]。

商用隔膜多为PE、PP单层膜,PE/PP双层膜,PP/PE/PP 三层隔膜(见图1)。

锂离子电池用无纺布隔膜发展前景

锂离子电池用无纺布隔膜发展前景
二、无纺布隔膜需要解决的问题
无纺布隔膜有很多的优点,但为 何至今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笔者认 为有如下 4方面原因。
①成本问题。无纺布隔膜相比较于
传统隔膜,成本和价格还是高出很多。 ②无纺布隔膜基膜厚度比较
大,较 大 厚 度 隔 膜 相 应 地 会 对 能 量 密 度 带 来 较 大 损 耗。目 前 能 够 量 产 的无纺布隔膜厚度最薄的也达到了 20μ m〔广东骏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股东科技”)20μ m复合膜〕,而 传统动力电池隔膜厚度已经达到了 12μ m。如何进一步降低无纺布隔膜 基膜的厚度,使之能够达到传统隔膜 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的研发。
三、企业调研案例——骏东科技
在国内电动车对于锂电池能力密 度要求日趋提高的趋势下,锂电池的 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无纺布陶 瓷隔膜作为有效解决锂电池安全问题 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国内锂电池 企业也开始导入验证。骏东科技作为 国内唯一一家能够量产无纺布陶瓷隔
时间
企业
2011 美国杜邦公司
2012 首科喷薄(SKPB)
虽然看起来国内外从事无纺布
新材料产业 NO.08 2018 43
8.indd 43
2018/8/20 9:58:27
透 视 INSIGHT
隔膜开发和生产的企业及机构还具有 一定数量,也不乏相关技术进展及产 业化发展方面的信息批露,但以上这 几家企业和机构都没有真正市场化应 用方面的消息(仅仅是有些电池企业 如东芝集团、日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N E C等在试用其无纺布隔膜产品的 消息)。另外,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电池 企业真正实现规模化使用无纺布隔膜 来生产电池。
一、无纺布隔膜历史发展情况
虽然无纺布隔膜的历史还比较短 暂,但是由于无纺布具有的基础性优 点,使得很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争相 去开发无纺布隔膜的产品。美国杜邦 是最早开发出无纺布隔膜的企业,他 们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酰亚胺纳米 纤维隔膜,于 2011年初在美国威明顿 和韩国首尔开始量产。而德国的赢创 工业集团(德固赛()Evonik Degussa) 在 2012年推出了品牌为Separion的隔 膜,这是一种用纤维素和聚酯(P E T) 纤维复合而成的无纺布隔膜。稍后,德 国科德宝( F r e u d e n b e r g )也推出了类 似产品,为采用陶瓷涂覆的P E T无纺

非织造总结

非织造总结

水刺法非织造材料的吸湿性和透气性好,手感柔软,强度高,悬垂性好,无需粘合剂加固,外观比其它非织造材料更接近传统纺织品,因此,尽管水刺法工艺发展较晚,但已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非织造工艺方法之一水刺法工艺技术的特点:▪柔性缠结,不影响纤维原有特征,不损伤纤维▪外观比其它非织造材料更接近传统纺织品▪强度高、低起毛性▪高吸湿性、快速吸湿▪透气性好▪手感柔软、悬垂性好▪外观花样多变▪无需粘合剂加固、耐洗▪生产流程长、占地面积大▪设备复杂、水质要求高▪能耗大产品应用水刺法非织造材料的用途为医用帘、手术服、手术罩布、医用包扎材料、伤口敷料、医用纱布、航空抹布、服装衬基布、涂层基布、用即弃材料、仪器仪表高级抹布、电子行业高级抹布、毛巾、化妆棉、湿巾、口罩包覆材料等。

一、水刺法非织造工艺流程:A. 纤维原料→开松混和→梳理→交叉铺网→牵伸→→预湿→正反水刺→后整理→烘燥→卷绕↑↑水处理循环B. 纤维原料→开松混和→梳理杂乱成网→→预湿→正反水刺→后整理→烘燥→卷绕↑↑水处理循环不同成网方式影响最终产品的纵横向强力比,流程A对纤网纵横向强力比的调节较好,适合于水刺合成革基布的生产;流程B适合于水刺卫材生产。

水刺加固纤网利用高速水射流连续不断地冲击纤维,纤网中纤维在水力作用下相互缠结,因此水刺非织造材料纤网中纤维为柔性缠绕结构。

相对而言,针刺加固纤网则为刚性缠绕结构。

纯棉水刺非织造材料与其它非织造材料的对比:▪采用天然棉纤维。

▪不过敏,残硫含量小于1.0mg%100g,符合FDA标准。

▪各种方法消毒后均无异味。

▪透气好,吸水性强、速度快。

▪缝线不开裂、不起毛、手感柔软、悬垂性好。

▪无静电。

▪能进行任何方式的灭菌。

▪能自然降解,无需特殊处理,无毒无害。

热粘合非织造材料的应用热粘合法非织造材料具有生产速度快、产品不带化学粘合剂、能耗低等特点,其产品广泛用于医疗卫生、服装衬布、绝缘材料、箱包衬里、服用保暖材料、家具填充材料、过滤材料、隔音材料、减震材料等,热粘合非织造生产工艺仍有发展前景。

技术资料:电池隔膜

技术资料:电池隔膜

Battery SeparatorsPankaj Arora and Zhengming(John)Zhang目录1 前言 (3)2 电池和隔膜市场 (4)3 隔膜和电池 (5)4 隔膜相关要求 (6)5 隔膜的种类 (7)5.1. 多微孔隔膜 (7)5.2. 无纺布 (7)5.3. 离子交换薄膜 (8)5.4. 支撑液膜 (8)5.5. 聚合物电解质 (9)5.6. 固体离子导体 (9)6 非水性电池隔膜 (9)6.1. 锂离子电池 (10)6.1.1. 隔膜的发展 (11)6.1.2. 隔膜各项要求 (16)6.1.3. 隔膜性能/特性描述 (19)6.1.4. 隔膜对电池性能和安全的影响 (30)6.2. 锂聚合物电池 (36)6.3. 锂离子凝胶聚合物电池 (37)6.4. 一次锂电池 (39)6.4.1. 隔膜的指标 (40)6.4.2. 化学反应 (41)7 水性电池隔膜 (43)7.1. 锌锰电池(碳锌电池) (44)7.2. 碱性二氧化锰锌电池 (45)7.3. 铅酸电池 (46)7.3.1. 铅酸电池水系电解质 (46)7.3.2. 阀控铅酸电池 (49)7.4. 镍电池 (50)7.4.1. 镍镉电池 (51)7.4.2. 镍金属氢化物电池 (52)7.4.3. 镍氢电池 (53)7.5. 锌电池 (53)7.5.1. 银锌电池 (54)7.5.2. 镍锌电池 (56)7.5.3. 锌空气电池 (58)7.5.4. 锌溴电池 (59)7.6.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59)8 电池/隔膜的数学模拟 (61)9 结论 (62)10 展望 (63)11 致谢 (63)1 前言近年来,凭借电化学和新兴的电池化学的持续性发展,电池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然而,至今为止仍没有一种在各种操作条件下都表现良好的“理想”电池。

这种状况也发生在隔膜上,至今为止,仍没有一种能完全满足电池化学和几何学要求的“理想”隔膜。

熔喷法无纺布生产工艺介绍

熔喷法无纺布生产工艺介绍
聚合物准备→熔融挤压→计量泵→熔喷模头组合件→ 熔体细流拉伸→冷却→接收装置 (二)熔喷设备
主要设备:上料机、螺杆挤出机、计量泵、熔喷模头 组合件、空压机、空气加热器、接收装置、卷绕装置。
生产聚酯等原料,还需要切片干燥装置。生产辅助 设备主要有模头清洁炉、静电施加装置和喷雾装置等。
9
1.上料机 安装于挤出机料斗之上。上料机的功能是将聚合
压降的特点。
22
立体成型(芯轴): 采用立体接收装置,分间歇式接收和连续式接收。
(1) 间歇式接收装置 ➢接收装置来回移动,纤维多层缠绕在芯轴上; ➢改变接收距离,生产具有密度梯度的滤芯; ➢改变芯轴尺寸,生产不同内径的滤芯。 每根滤芯制成后需更换芯轴,因此生产效率较低。
熔喷模头 管状滤芯
活顶 针
纺粘法非织造布纤网中纤维直径的均匀度明显好于 熔喷纤维,因纺粘工艺中,纺丝工艺条件是稳态的, 牵伸和冷却条件变化波动较小。
34
熔喷非织造纤网的扫描电镜
35
熔喷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比纺粘法的小。因此 熔喷纤维的强度较差,故纤网的强力也较差。几种PP 纤维的强度如下表:
PP短纤维 纺粘PP纤维 熔喷PP纤维
气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力(MPa)
47
2、熔喷温度(熔体温度) 指熔喷模头的温度。温度越高,熔体粘度越低,纤
维越细。 但熔体粘度过小会造成熔体细丝的过度牵伸,形成
的超短超细的纤维会飞散到空中而无法收集,因此熔 喷工艺中聚合物熔体粘度并不是越小越好。
48
3、接收距离(DCD-Distance of Collector to Die)
41
(二)离线参数 1、喷孔直径 孔径小有利于纺制造超细纤维。但小的孔径加工较 为困难。 2、热空气喷射角度

电池隔膜用EVOH非织造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电池隔膜用EVOH非织造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体, 将毛细管与高电压 电源的正极相连, 采用 1 个金 属滚筒作为接收装置, 与高压 电源的负极相连并接
地, 这样在 毛 细管 和 接 收 装 置 之 间形 成 了 电场。 悬 浮的带 电聚合 物液 滴在 电场 力 的作用 下被拉 伸成 圆
锥 状, 称为 泰 勒锥 ] 当 电场 力 达 到 足 以克 服 聚 合 。 物 液滴 的表面 张力 时, 合物 液 滴 表 面 开始 形 成 喷 聚
8 m左 右 。 t x
射 细流, 溶 剂 挥 发 后 凝 结 为 微 丝 沉 积 在 收 集 板 经
乙烯 的加工性 和 聚 乙烯 醇 的隔 气性 、 水性 于一 体 亲 的半 结 晶型嵌段 共 聚物 。本 文从 E H 出发 , VO 以异
高压静 电纺丝机为实验室 自制, 其装置结构如
图 1 示。 所
丙醇与水为溶剂, 采用高压静 电纺丝技术制备超细
纤维 非织造 布 。 过 掺 杂 无 机纳 米 粒 子 及 后 交联 等 通
时, 就在接收轮上被 收集, 导致纤维间出现粘结 ; 图
b为非 织造 布经过 戊 二醛 溶液 交联 的 S M 图 , E 纤维 的直 径 为 2m 左 右 , 孔 率 较 小 , 径 为 7 m 左 / x 网 孔 / x 右 , 维 间的交 联 点 较 多。这 是 因 为在 电场 的作 用 纤 下 , 交 联反应 进一 步进行 , 使纤 维之 间粘结 在一 醛 而 起 ; c T0 掺 杂 的非 织 造布 S M 图, 图 为 i2 E 纤维 为扁 平 的带 状 。 径 为 4 m 左 右 , 直 / x 网孔 率 较 大 , 径 为 孔
计量 泵
方法对其进行改性, 并对非织造布隔膜的性能进行
了研 究。

电池隔膜用聚丙烯非织造布改性研究

电池隔膜用聚丙烯非织造布改性研究

研 究以及 提高 隔膜 的性能就 显得特 别重要 。聚 丙烯
收稿 日期:0 81 .4 2 0 .0 1 作者简介: 倪冰选( 9 3 , 在读硕士研究生, 1 8 一) 男, 主要研究方向为功 能 型 非 织造 布 。
改性 处理 , 以改 善其亲 水性和保 液性 能, 样既克服 这
了聚丙 烯纤 维 的缺 点, 同时 也很 好 地 利 用 了它 的优
以下物 理化学性 能 :
( )要求 隔膜 具 有 较 高 的 干 湿 强度 , 度要 符 6 厚 合 要求 。 2 2 非 织造 布隔 膜基布 的加 工 . 由于 电池 隔膜 需 要 满足 一 定 的性 能 要 求, 且非
点 。该类纤 维及 其非织 造布在 电池 隔膜 中的应用 受
20 年 ( 第 7 期 ) 08 总 O
倪冰选 , 晓宁 : 焦 电池 隔膜 用 聚 丙 烯 非 织 造 布 改性 研 究
2 1
到越 来越多 的关 注 。
( )要 求 有 一定 的离 子 交 换 率 , 子 交 换 率太 5 离 小或 为零 , 示离 子很难 或 不能穿 过 隔膜 , 充放 电 表 则

的高 附加值应 用领 域, 以聚 丙烯 为例 , 原料成 本约 其
12万 元/ , 将 其加 工 成 隔膜 后 , 价 值达 到 3 0 . t而 其 0 万 元/。 电池隔膜 是一个 市场 前景 广 阔的高 新 技术 t 产 品, 究 电池 隔膜 的制 备及 改 性 方法 具 有重 要 的 研 实用 意 义 ] 非 织 造 布 用 作 电池 隔 膜 的 典 型 电池 。
1 前 言
在 非织 造 布用 途 中 , 电池隔 膜是 一个 领 导 潮流
非织 造布 是其 中一种常 用的 电池 隔膜 材料 。 国外 在 这一 方面 的研 究 比较多 , 可 以 生产 具 有优 良性 能 也 的聚 丙烯 非织 造布用于 电池 隔膜 。而我 国在这方 面 的研 究相对 较少 , 生产 的 国产 电池 隔 膜材 料 性 能 所

锂电池隔膜技术和工艺研究报告

锂电池隔膜技术和工艺研究报告
• 进行PVDF 涂覆表面处 理,提高膜 强度,降低 隔膜的厚度
新颖隔膜
• 高孔隙率纳 米纤维隔膜, 把纳米丝喷 涂在静电纺 布上;
• Separion 隔 膜,在纤维 素无纺布上 复合Al2O3 或其他无机 物,提高热 稳定性。
国外隔膜主要企业
公司
Asahi Kasei Chemicals 日本旭化成化学 株式会社
Celgard
背景 成立于1931年,注册资
金103亿日元,
美国Polypore全资子公 司,成立于1981年,注
册资本2亿美金
客户 半数以上产品
供给三洋
MBI、BYD
Tonen Specialty separator
东燃埃克森美孚 化工
Ube Industries 日本宇部兴产株
式会社
Sumitomo Chemical 日本住友化学株
新乡格瑞恩
单向拉伸设备
湿法工艺
❖ 湿法又称相分离法或热致相分离法,将液态烃或一些小分子物质与聚烯烃树 脂混合,加热熔融后,形成均匀的混合物,然后降温进行相分离,压制得膜 片,再将膜片加热至接近熔点温度,进行双向拉伸使分子链取向,最后保温 一定时间,用易挥发物质洗脱残留的溶剂,可制备出相互贯通的微孔膜材料。
不能够 不能够
可以 不流动、分子量高
高 大功率、高容量电池
高 高(180°C)
比较低 纳米级
污染
隔膜生产设备
❖ 生产设备
▪ 设备大多是进口,目前还没一条整套设备 提供。
▪ 搅拌机: • 包括搅拌电机,减速机,送量泵等, • 性能要求:稳定性很重要,一定要选 用进口的。
▪ 萃取设备 ▪ 通风设备
• 需要高耗电通风设备,设备需要1000 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HMT 技术与传统静电纺工艺不同,具有高的生产效率, 产品品质均一,其孔隙尺寸范围在0.5~0.6 μm,是高性 能电池隔膜料的上佳选择。通常HMT 电池隔膜使用单 位面积质量为15 g/m2 的HMT。
聚合物纳米纤维复合隔膜
• 纳米纤维材料在锂离子电池隔膜领域的使 用,是目前开发高端锂离子电池隔膜的重 要课题之一。纳米基电池隔膜可明显改善 隔膜材料的可润湿性,有效提高隔膜的耐 热性和离子传导性能。 • 美国Dreamweave 公司选择孔隙尺寸效应好 的纳米纤维网,与细旦非织造布复合形成 三明治结构的织物用作电池隔膜材料。
• 一般来说,隔膜占锂离子电池成本的30 %, 但其利润率却高达60 %以上。锂离子电池隔 膜产品主要用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如手 机电池、便携式电脑、照相机和录像机等, 而锂电动力电池复合膜技术国内还是空白。 依据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5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将形成50 万辆的产 量,2020 年将达到500 万辆,届时电动力 电池隔膜的需求量在20 亿m2/a 左右,这是 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
• 美国Sandia 国家实验室利用静电纺丝工艺成功制得PET 纳米纤维网用作锂离子电池隔膜。纳米纤维网的单丝直 径的200~500 nm,隔膜的厚度为55 μm,孔隙率为75 %, Gurley 值为6 s,显示了十分好的浸润性能,同时大大改 善了隔膜材料的热性能,可于200 ℃条件下使用。
• 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静电纺 丝方法,在Celgard 公司3 种不同规格的聚 烯烃多孔膜上涂敷纳米纤维层制成电池隔 膜。该复合结构的电池隔膜显示出非常好 的电化学性能、黏合性能和高耐热性。 • 我国中科院理化所通过经纬双向静电纺技 术制得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并和首钢公 司合作完成了30 万m2/a 的中试试验,电池 隔膜的孔隙率30 %~75 %。目前,300 万 m2/a 电池隔膜的工业化装臵正在实施中。
• 电池主要有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4 个部分。其中电池隔膜是 电池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起着隔离阴阳极、吸收电解液并且让 某些导电离子能够顺利通过以及让气体通过隔膜等作用。电池隔 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电池的容量和使用寿命 等。
隔膜的作用
• 阻隔正负极,同时具备微孔 结构允许锂离子通过。
锂离子电池隔膜市场
• 2011 年,全球锂电池隔膜产量为4.66 亿m2, 预计2020 年将达到25.50 亿m2。未来十年 里,锂离子电池隔膜市场将会呈高速拓展 态势,非织造布电池隔膜产业正成为投资 的热点领域。我国电池产量和出口量均占 世界首位,其中锂离子电池占世界市场18 % 的份额。国内锂离子电池隔膜目前的需求 量在1.2 亿m2/a 上下,营销基本分布在以深 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经销量大约占全 国的60 %~70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熔喷非织造布电池隔膜
• 我国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纤维素为原料,采用熔喷法和湿 法非织造布耦合工艺制得生物基锂离子电池隔膜,该产品具有良好的 热性和使用的安全性。2012 年开始年产能30万m2 的生产性试验。
• 日本Denso 公司开发的熔喷法非织造布电池 隔膜,使用三菱化学提供的原料———4-甲 基戊烯聚物,制得单丝直径为0.8~5.0 μm、 单位面积质量9~30 g/m2 的电池隔膜。
湿法制备工艺原理
• 在高温下将聚合物溶于高沸点、低挥发性的溶剂中形成均相液, 然后降温冷却,导致溶液产生液-固相分离或液-液相分离, 再选用挥发性试剂将高沸点溶剂萃取出来,经过干燥获得一定 结构形状的分子微孔膜。
电池隔膜技术发展与产业衍生图谱
电池隔膜用非织造材料
湿法和熔喷法非织造布电池隔膜 • 湿法非织造布电池隔膜 • 熔喷非织造布电池隔膜 高性能纤维非织造布电池隔膜 • 混合膜制作的电池隔膜 • 聚合物纳米纤维复合隔膜 • 原纤化纳米纤维电池隔膜材料 • 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制作的电池隔膜
电池隔膜的生产工艺
•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锂电池隔膜生产工艺包 括两种技术流派,即干法(熔融拉升工艺) 和湿法(热致相分离工艺),其中干法工 艺又可细分为干法单向拉伸工艺和干法双 向拉伸工艺。两种方法都包括至少一个取 向步骤使薄膜产生空隙并提高拉升强度。
干法制备工艺原理
• 干法的制备原理是先将高聚物原料熔融,之后高聚物熔体挤出时在拉 伸应力下结晶,形成垂直于挤出方向而又平行排列的片晶结构,并经 过热处理得到硬弹性材。具有硬弹性的聚合物膜经过拉伸环节之后发 生片晶之间的分离而形成狭缝状微孔,再经过热定型制得微孔膜。
电池隔膜需满足条件
(1)隔断性要求:具有电子绝缘性,保证正、负极的有 效隔离; (2)孔隙率要求:有一定的孔径和孔隙率,保证低的电 阻和高的离子电导率,对锂离子有很好的透过性; (3)化学和电稳定性要求:由于电解质的溶剂为强极性 的有机化合物,隔膜必须耐电解液腐蚀,有足够的化学 和电化学稳定性; (4)浸润性要求:对电解液的浸润性好并具有足够的吸 液保湿能力; (5)力学强度要求:具有足够的力学性能,包括穿刺强 度、拉伸强度等,但厚度尽可能小; (6)平整性要求:空间稳定性和平整性好; (7)安全性要求:热稳定性和自动关断保护性能好。
谢谢!
——赖经纬
• 聚醚醚酮(PEEK) 的熔喷非织造布隔膜具有 十分好的耐热性和高的撕裂强力。PEEK 熔喷 电池隔膜网材的单丝直径在1~20 μm,厚度 0.05~1.0 mm,撕裂强力50 N (25 mm)。该 产品的应用试验结果证明,可明显改善电池使 用中可能出现的短路现象。 • 波音公司新一代787 大型客机使用的大容量锂 离子电池隔膜,选用的是美国Dreamweave 公 司的纳米纤维材料和日本帝人公司提供的微细 旦芳香族聚酰胺纤维(Twaron) 非织造布的 复合隔膜,耐高温,热稳定好,在300 ℃条件 下使用没有明显的收缩,电池的安全性明显得 到提高。
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制作的电池隔膜
• 日本帝人公司实现了批量生产聚间苯二甲酰间 苯二胺纳米纤维的工艺技术,并将其用于锂离 子电池隔膜。该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纳米纤维网 片的单丝直径在数百纳米,预计2014 年可规 模投入使用。 • 杜邦新一代的纳米纤维电池隔膜,使用了高性 能聚酰亚胺材料。产品显示出优良的耐热性、 耐化学性能,可提高电池容量15 %~30 %。国 内深圳惠程电气公司开发的聚酰亚胺纳米纤维 制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年产能4 000 万m2 的 生产线已在建设中。
• 德国Feuderberg 公司开发的20 μm 薄型耐高温隔膜 用非织造布产品,采用湿法成形和热风后处理工艺, 纤维网的单丝直径3~4 μm,产品的耐热性能达230 ℃。 • 日本Vilence 公司开发的聚烯烃非织造布电池隔膜使 用3 种纤维,即20 %的细旦PP 纤维,50 %的热黏合 纤维,30 % 纤度1.3 dtex (直径3.5 μm)、模量90 N/dtex 的高模量PP 纤维,通过湿法成网方式制得单 位面积质量40 g/m2,厚度0.10 mm 的隔膜材料。 • 国内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实验室在锂离子电 池隔膜的研究中,使用聚对苯二甲酰对苯胺(PPTA) 高原纤化浆粕和PET 短切纤维原料,采用湿法非织 造布成形工艺,成功得到耐热性优于传统聚烯烃锂 离子电池隔膜的系列产品。
原纤化纳米纤维电池隔膜材料
• 日本旭化成公司采用原纤化工艺成功制得 高孔隙纤维素纳米非织造布用于锂离子电 池隔膜材料。纤维素纳米纤维网(CNF) 的孔隙尺寸在0.1~1.0 μm,与微孔膜结构相 似。CNF 的孔隙率为60 %~85 %,具有优良 的耐热性能,最高使用温度可达200 ℃。原 纤化微细纤维网薄且均一,以厚度20 μm 的 电池隔膜产品为准,如使用常规非织造布, 其纤维网仅由数层组成;而采用CNF,同 样厚度的纤维网可达100 层。
• 纳米纤维网与细旦纤维非织造布组合结构的电池隔膜(DW) 可提高25 %的电能密度,提高300 %电池容量。DW 型隔膜厚度 有25 μm、30 μm、40 μm,技术特征如表4 所示。
• 日本Hirose 公司在开发纳米纤维复合电池隔膜产品中, 采用改进型静电纺丝工艺,制得PVA 纳米纤维,将其与 超薄的非织造布复合。隔膜骨架层使用超薄PET 或聚烯 烃非织造布,一般采用湿法成形,单位面积质量在5~15 g/m2。隔膜采用两层或三层结构形式,两层配臵即纳米 纤维与聚烯烃,三层结构即聚烯烃、纳米纤维与聚烯烃。
湿法非织造布电池隔膜
• 湿法非织造布使用的纤维原料主要是PE、PP、聚酰 胺(PA)、PET、聚乙烯醇(PVA)和PVDF 等。选 择100 % PVA 纤维原料,利用湿法工艺制得的锂离 子电池隔膜,厚度57~198 μm,单位面积质量 12.1~61.6 g/m2,超薄产品可以做到2~6 g/m2。
电池隔膜用非织造布技术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onwoven in Lithium-Ion Battery Separator
——赖经纬
在非织造布用途中, 电池隔膜是一个领导潮流的高附加值应 用领域, 以聚丙烯为例, 其原料成本约1.2 万元/ t , 而将其加工成 隔膜后, 其价值达到300万元/ t。电池隔膜是一个市场前景广阔 的高新技术产品, 研究电池隔膜的制备及改性方法具有重要的实 用意义。非织造布用作电池隔膜的典型电池是镍镉电池和镍氢 电池, 这些电池主要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和电动车等。
• 原纤化制备纳米纤维网是在高压条件下完 成纤维素的均化过程,然后成网,烘干成 卷。CNF 网片可视需要加工成单层或多层 结构。CNF 网片的单丝平均直径在30~400 nm,单位面积质量可控制在3~20 g/m2,网 厚度7.0~8.5 μm,比表面积7~100 m2/g,与 传统静电纺产品相当,但要高于多孔膜和 常规的非织造布材料。
混合膜制作的电池隔膜
• 杜邦公司开发的商品名为“Energain”的电池隔 膜,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该系列电池用在 电动汽车以及诸如光敏电池等再生能源领域。 “Energain”隔膜源于杜邦的混合膜(HMT)技术, 即采用独特的聚合物纺丝技术,成形的连续长 丝于无黏结剂的条件下直接形成直径为亚微米 级的纤维网,通常单丝直径在200~1 000 nm。 HMT具有独特贮电功能,明显改善了隔膜使用 的安全及耐用性,可提高电池15 %~30 %的容 量,延长使用寿命2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