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
场依存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对学习倾向性影响分析

场依存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对学习倾向性影响分析
场依存与场独立是描述不同认知风格的概念。
场依存指个体倾向于将信息和经验整合为一个整体,注重上下文和环境的因素,同时也注重他人的意见和评价。
场独立指个体更倾向将信息和经验分解为独立的部分,注重个体的经验和自己的内部思维过程。
认知风格对学习倾向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认知风格会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从而影响个体的学习倾向。
场依存型的个体更注重上下文和环境的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更加关注周围的情境和他人的意见。
这种倾向使得他们可能更容易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学习,更愿意参与集体学习和合作学习。
由于注重他人的意见和评价,这些个体也更积极地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并倾向于根据他人的建议来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场依存型的个体可能更善于合作学习和适应集体学习环境。
与此相反,场独立型的个体更注重个体的经验和内部思维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更加关注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倾向使得他们可能更喜欢独立学习和自主探索,相对较少依赖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由于他们更注重个体的经验,这些个体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来学习和掌握知识。
场独立型的个体可能更善于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更善于通过实践来获取知识。
认知风格还可能对个体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产生影响。
场依存型的个体由于更注重他人的意见和评价,可能更容易受到他人的认可和鼓励的影响,从而对学习产生更高的兴趣和动机。
而场独立型的个体更注重个体的经验和内部思维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依赖自己的动机和兴趣驱动。
认知风格可能会影响个体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影响其学习倾向性。
场依存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对学习倾向性影响分析

场依存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对学习倾向性影响分析场依存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对待信息处理和问题解决时的偏好与倾向。
场依存型倾向于以整体性和环境因素为基础进行认知和决策,而场独立型则更注重细节和个体因素。
这两种认知风格对个体的学习倾向性有着不同的影响。
场依存型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更倾向于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处理信息,他们注重上下文的关联和环境的影响。
他们在理解和解决问题时更注重整体的框架和大局观,能够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全貌和整体结构。
场依存型个体更适合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宏观性、整体性的学科,比如社会科学、语言类学科等。
在这些学科里,需要能够理解上下文的关联和把握整体的结构。
场独立型个体更注重细节和个体因素的处理,他们更偏向于分析和解构信息。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注重细节的把握和个别事物的分析。
这种认知风格对于学习过程中需要关注细节的学科非常有优势,比如自然科学、数学等。
在这些学科里,场独立型个体更容易通过对细节和个体概念的把握来学习和理解。
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个体在问题解决和决策中的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
场依存型个体更倾向于通过感知和直觉来解决问题,他们更注重整体的直觉判断和基于上下文的决策。
而场独立型个体更倾向于通过分析和推理来解决问题,他们更注重逻辑性和因果关系的决策。
在学习过程中,场依存型个体更偏向于以感性为主导的学习方法,而场独立型个体更偏向于以理性为主导的学习方法。
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个体在自主性方面也有所差异。
场依存型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更倾向于依赖他人和环境,希望通过他人的指导和环境的支持来实现学习目标。
而场独立型个体更倾向于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他们更自信和自律,更能够自主地设定学习目标并进行独立学习。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1.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
2.场依存型:倾向于把外在的参照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知觉受环境影响大,属于外部
定向者,这一类人属于场依存型的人。
3.场独立型:倾向于依据内在的标准进行信息加工,他们的知觉不容易受外在因素的干扰,
属于内部定向者,这一类人属于场独立型的人。
4.学习: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
久的变化过程。
5.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人们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这种行为对观察者
来说是新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6.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所谓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人们对自
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
7.技能:技能是通过(练习)形成的,趋于(完善化)的,(自动化)的活动方式。
8.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
要。
9.动机: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其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
10.学习迁移:(简称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
11.问题:所谓问题,是指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完成这件事所
需要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12.问题解决:是一种以目标定向的搜寻问题空间的认知过程。
场依存和场独立的概念和表现

场依存和场独立的概念和表现
场依存和场独立是在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中经常讨论的概念。
场
依存指的是记忆或学习在特定的环境或情境下发生,而且在同样的
环境中进行回忆或学习时表现更好。
这意味着记忆或学习的表现依
赖于特定的环境因素。
例如,一个人在学习某种技能时可能会发现
在特定的地点或环境中学习效果更好,而在其他地方学习效果可能
就不那么好。
这种情况下,学习和记忆的表现就显示出了场依存的
特征。
另一方面,场独立则指的是学习或记忆的表现不受环境的影响,即在不同的环境或情境中学习或回忆时表现基本相同。
这意味着学
习或记忆的表现与环境无关,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内在的认知过程和
能力。
例如,某些技能或知识可能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被有效地学
习和回忆,而不受到环境的影响。
这两种概念在认知科学和教育领域都有重要意义。
了解学习和
记忆的场依存和场独立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法和环境,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更加关注环
境对于我们记忆和学习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利用环境来提高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场依存和场独立是描述学习和记忆在特定环境下的
表现特征,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和记忆的机制,并且能够更好地应用于教育和日常学习中。
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H.A.Witkin)等人在研究知觉时发现,有些人比较容易从视野中离析出知觉单元,有些人很难从视野中离析出知觉单元。
他将前者称为场独立性的人,将后者称为场依存性的人,大多数人处于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之间。
场院依存性的人,倾向于利用外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场独立性的人,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内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隐蔽图形测验通常用来评定个体的场依存性-场独立性。
简单图形暗含在复杂图形中,要求被试把简单图形分离出来。
这需要重新组织材料的能力。
场独立性的人比场依存性的人容易分离出简单图形。
研究表明,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是较多地依存于个体的遗传因素和生理基础,而且个体在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连续维度上的位置是相对稳定的。
场依存性的人,独立性差,并且容易受暗示;场独立性的人,有极大的独立性,并且不易受暗示。
场依存性的人,对于需要找出问题的关键成分和重新组织材料的任务感到困难:场独立性的人,比较容易完成要找出问题的关键成分和重新组织材料的任务。
场依存性的人的行为是以社会定向的,社会敏感性强,爱好社交活动,对他人有兴趣,积极参与人际交往等;场独立性的人的行为是非社会定向的,社会敏感性差,不善于社交,自信、自尊心强,关心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喜欢独处等。
在国外,关于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与内外向的关系问题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艾温斯(F.L.Evans)等人认为,两者相关程度很高,很可能是一种特质的反映。
费恩(B.L.Fine)等人认为,两者没有相关,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特质。
我国张厚粲教授等认为:"二者之间无显著相关,可以认为是人格的两种不同特质(维度)……但是,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因此,它们在人格表现中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存在于人格这一统一体中。
"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加工信息的方式,即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场独立认知方式与场依存认知方式、冲动型认知方式与沉思型认知方式。
场依存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对学习倾向性影响分析

场依存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对学习倾向性影响分析引言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倾向性,而认知风格是影响学习倾向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两种不同的认知风格,它们对个体的学习过程有着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场依存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对学习倾向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启示。
一、场依存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的概念1. 场依存型认知风格场依存型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处理信息时倾向于依赖外部环境和情境信息的一种认知特点。
场依存型个体对于信息的处理和理解往往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在解决问题时会更加注重上下文和情境的整体,善于利用周围环境和情境信息进行思考和判断。
场依存型个体更注重情境的综合和整体的把握,善于运用周围环境提供的信息进行学习和思考。
2. 场独立型认知风格的学习倾向性影响场独立型认知风格的个体更注重信息的具体细节和逻辑关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倾向于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善于从抽象的概念中提取出规律和思维模式。
场独立型个体在学习中更注重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更善于利用自身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和思考,更倾向于独立于外部环境和情境信息进行学习。
三、场依存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启示认知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的认知风格会影响其学习的方式和效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当充分考虑个体的认知风格差异,采取差异化教学的策略。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启示:1. 差异化教学针对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认知风格的不同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学习任务和活动,满足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于场依存型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情境模拟等方式提供丰富的外部环境和情境信息;对于场独立型学生,可以通过问题解决、自主探究等方式提供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机会。
2. 引导多元思维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发展多元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既能整体把握信息,又能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场依存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对学习倾向性影响分析

场依存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对学习倾向性影响分析场依存与场独立是认知心理学中两种不同的认知风格,这两种认知风格在学习中的表现是非常不同的。
本文将分析场依存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对学习倾向性的影响。
首先,场依存型认知风格是指依赖外部环境和他人的反应来构造知识和理解世界的认知方式。
这种认知风格的个体比较善于捕捉环境的细节和整体,并且相对缺乏自主探究的意愿和能力。
因此,他们常常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看法会因环境的不同而产生巨大的差异。
在学习中,场依存型个体更倾向于从其他人或外部环境中寻找答案,他们喜欢小组讨论和听取他人的意见,更能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反馈。
因此,他们的学习方式往往是被动的,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
与此相反,场独立型认知风格是指依赖内部经验来构造知识和理解世界的认知方式。
这种认知风格的个体比较善于从内部思考和探究,能够抽象地看待问题,并从中提取关键信息。
因此,他们相对更能够独自解决问题,不会受到外部环境和他人的干扰,其学习方式更多是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
对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学生来说,教学者应尽可能地提供多元化的环境,以便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问题。
在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环境感知能力。
例如,使用图像、视频等多媒体工具来呈现信息,或者利用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激发学生们的思考。
此外,老师也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以帮助他们及时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对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的学生来说,他们更注重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因此,教学者可以通过鼓励他们提出问题,独立进行学习任务,并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来引导其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大量的案例、分析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同时,他们也更加容易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因此,教学者也可以选择设置如比赛、竞赛等会给学生增加一定的竞争压力的学习任务。
总之,不同的认知风格对学习倾向性有着不同的影响,而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认知风格也各自具有其特殊的优势和劣势。
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

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所谓场,就是环境,心理学家把外界环境描述为一个场。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这两个概念来源于威特金(H.Witkin)对知觉的研究。
场独立性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场依存性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
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场独立性学习者与场依存性学习者在学习上的不同特点比较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学习者的优势和劣势及注意事项在教学偏好上,场独立性者偏好结构不严密的教学,场依存性者则偏好结构严密的教学。
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文案外文名称Copy目录1发展历程2主要工作3分类构成4基本要求5工作范围6文案写法7实际应用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在中国古代,文案亦作" 文按"。
公文案卷。
《北堂书钞》卷六八引《汉杂事》:"先是公府掾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
"《晋书·桓温传》:"机务不可停废,常行文按宜为限日。
" 唐戴叔伦《答崔载华》诗:"文案日成堆,愁眉拽不开。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诸曹皆得良吏以掌文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是威特金等(Witkin,1949)在垂直视知觉的一系列研究中所发现的认知风格上的个体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人们在知觉外部环境(“场”)时所依据的参照点的不同上。
场独立型(field independent style)者在认知信息加工中倾向于依据个人的内部参照,自我与非我的心理分化程度高,对他人提供的社会线索不敏感,行为是非社会定向的。
而场依存型(field dependent style)者在认知加工信息中倾向于依据外在参照,自我与非我的心理分化程度低,对他人提供的社会线索敏感,优先注意自己所处的社会人际关系。
用镶嵌图形测验(Embedded Figures Test)可以有效地测量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的人格差异。
测验图形是由一种比较复杂的图形构成的,其中隐藏着一个简单的图形(见图16-1)。
测验时,要求被试迅速地从复杂图形中找出简单的图形。
场独立型者认知重构能力强,在认知中具有优势;
场依存型者社会技能高,在人际交往中具有优势。
场独立型者较善于解决需要灵活思维的问题,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场依存型者在解决熟悉的问题时,不会发生困难,但让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时,往往难以应付,缺乏灵活性。
在学习兴趣和职业兴趣上,场独立型的学生在未来职业的选择上喜欢从事理论研究、工程建筑、航空及艺术等工作,而场依存型的学生则喜欢社会定向的学科与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