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X线诊断报告范本
乳腺癌X线分析(附52例报告)

乳腺癌X线分析(附52例报告)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X线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乳腺癌的X线表现,包括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
结果52例乳腺癌患者的&线征象,肿块45例,占86.54%;钙化27例,占51.92%;导管扩张6例,占11.52%。
乳晕增厚16例,占30.77%;乳头凹陷8例,占15.38%;异常血管13例,占25.00%,乳后间隙改变4例,占7.69%;腋下淋巴结肿大12例,占23.08%。
结论钼靶X线机是乳腺癌检查的首选方法,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关键词】乳腺癌钼靶放射摄影术【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102-02乳腺癌是妇女常见、多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十几年来在我国呈发展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我国广大女性身体健康,早期诊断治疗乳腺癌是提高乳腺癌病人生存的关键。
乳腺铝靶摄影及数字化处理系统是D前检查乳腺癌诊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为了不断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现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2例乳腺癌患者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在我院行乳腺摄片者共1250例,诊断乳腺癌52例,乳腺癌检出率4.16%,52例均为女性,已婚,除3例未育外,均有生育史,年龄28-70岁,平均47岁,多以发现乳房肿块或乳房溢液而就诊,诉乳房疼痛者3例,蚁感1例,除4例无肿块触及外,48例肿块的直径在0.515CM范围。
采用意大利Gitto高频X线乳腺机,全部患者均摄乳腺上下位及内外斜位片,必要时加摄侧位和放大摄影,对每例乳腺肿块触诊检查其大小、形态、硬度、位置、活动度及观察乳头皮肤改变。
并注意肿块触诊大小与X线所见范围比较。
2结果52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
其中右侧20例,左侧32例,均为单侧发病。
按乳腺分区肿块位于外上象限20例,外下象限2例,内上象限15例,内下象限8例,乳头后区8例。
3讨论乳腺疾病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9近年来乳腺病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特别是乳腺癌的发病在全球范围内一直位居女性肿瘤的首位,所以关注女性乳腺保健迫在眉睫,1993年德国外科医生Salomon首次试用X线摄影检查乳腺病变,随后出现了许多新的乳腺摄影方法。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X线检查报告规范(系列二)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X线检查报告规范(系列二)2 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Ⅱ)2.1 乳腺X线检查技术规范2.1.1 投照前准备工作医技人员应耐心地向被检查者说明拍片过程以及拍片时夹板压迫乳房给被检查者带来的不适,令其放松,从而使受检者理解并予以配合。
2.1.2 常规投照体位正确摆位是获得高质量乳腺X线片的基础。
乳腺X线摄片的常规投照体位为双侧内外MLO位及CC位。
一张好的MLO位片显示如下:乳房被推向前上,乳腺实质充分展开,胸大肌可见,较松弛,下缘达乳头水平,乳头在切线位,部分腹壁包括在片中,但与下部乳腺分开,绝大部分乳腺实质显示在片中。
一张好的CC位片显示如下:乳房在片子的中央,乳头在切线位,小部分胸大肌可见,内侧乳腺组织充分显示,外侧乳腺组织可能不包括在片中。
2.1.3 补充投照体位和投照技术对于MLO位及CC位显示不良或未包全的乳腺实质,可以根据病灶位置的不同选择以下体位予以补充:外内侧(LM)位、内外侧(ML)位、内侧头足轴(MCC)位、外侧头足轴(LCC)位、尾叶(CLEO)位及乳沟位。
为了进一步评价在以上常规摄影中显示出的异常改变,可采用一些特殊摄影技术。
其可在任何投照位上进行,包括局部加压摄影、放大摄影或局部加压放大摄影,目的是使病灶得以更好地显示而明确病变性质。
2.2 诊断报告规范参照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标准,描述乳腺内肿块、钙化等异常表现的X线征象。
2.2.1 肿块在两个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的投照位置上均能见到的有一定轮廓的占位性病变,仅在1个投照位置上见到,在其被确定具有三维占位特征之前,应描述为“不对称”。
X线所见肿块并不一定与临床所触诊的肿块完全一致。
X线图像上所发现的肿块,临床不一定能够触及(因病灶太小、质软或腺体重叠形成伪影);临床所触及的肿块,X线图像上亦可能因为患者乳腺实质丰富而未能显示。
部分患者肿块周边伴有浸润和水肿,触诊常比X线图像所显示的肿块范围要大。
X线诊断报告模板

X线诊断报告书写规范第一部分呼吸系统一、正常胸部平片1、正常胸片: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大小,位置及密度正常。
两肺纹理走行自然,未见扭曲及聚拢。
两肺野清晰,未见实变及肿块影。
胸膜无增厚及粘连。
气管居中,纵隔居中,无增宽。
心脏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内。
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2、肋骨像: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
片中所示骨性肋骨骨质连续性完整,未见中断影像。
二、气管和支气管疾病1、先天性支气管囊肿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右肺下野可见一类圆形囊状透亮区,壁较薄,其内未见气液平。
气管居中,无增宽。
心脏大小,形态在正常范围内。
双膈光滑,肋膈角锐利。
(与正常肺不同的是右肺下叶,为判断理由)2、支气管炎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两肺纹理增多增粗,以右肺明显,气管居中,纵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心影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
(以右肺纹理增多增粗为主要判断理由)3、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胸廓呈捅状,肋骨平举,肋间隙增宽,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大小,位置及密度正常。
两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野透亮增强,肺纹理变细,双肺野清晰,未见实变及肿块影,胸膜无增厚及粘连。
气管居中,京戏狭窄。
心脏呈垂位型,心脏无扩大。
双侧膈肌变平,肋膈变平,肋膈角锐利。
4、支气管扩张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两下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
并隐约可见多个囊状透亮区。
余肺、野清晰,未见实变及肿块影。
胸膜无增厚及粘连。
气管居中,纵隔居中,无增宽。
心脏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内。
双侧膈肌光滑,肋隔角锐利。
三、肺部炎症1、大叶性肺炎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右上肺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下缘清楚平直,上缘模糊,余肺野清晰,未见实性变及肿块影。
胸膜无增厚及粘连。
乳腺检查报告单

乳腺检查报告单
检查患者信息
•姓名:XXX
•性别:女
•年龄:XX岁
•检查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乳腺检查结果
B超检查结果
根据对双侧乳腺进行B超检查,结果如下:
1.左侧乳腺大小:正常
2.右侧乳腺大小:正常
3.乳腺结构:无异常
X射线检查结果
根据对双侧乳腺进行X射线检查,结果如下:
1.左侧乳腺密度:正常
2.右侧乳腺密度:正常
3.存在乳腺钙化灶:无
乳腺摄影检查结果
根据对双侧乳腺进行乳腺摄影检查,结果如下:
1.左侧乳腺摄影:未发现异常结节或肿块
2.右侧乳腺摄影:未发现异常结节或肿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根据对双侧乳腺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如下:
1.左侧乳腺血流情况:正常
2.右侧乳腺血流情况:正常
医生建议
根据以上乳腺检查结果,医生如下建议:
1.定期进行乳腺自检,每月进行一次自我触诊,以及每年进行一次专业
乳腺检查。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和规律作息。
3.如出现乳房异常症状(如肿块、乳房皮肤变化、乳房疼痛等),应及
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结束语
以上就是乳腺检查报告单的内容,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乳腺结构和血流情况正常,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自检和专业检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医生进行进一步咨询和诊断。
X线报告书写规范乳腺

X线报告书写规范乳腺后台有很多同仁的留言想要影像诊断报告书的模板以供参考,一直没有出也是因为现在网络上比较常见的一些模板总觉得不是很规范,下面将陆续推出X线、CT、MRI诊断书写规范,供大家参考,模板采用最大化原则,每一条均尽量包括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使用时删除不符者。
94. 双侧乳腺未见异常双侧乳腺内外斜位、轴位片显示:双乳呈腺体型/未成熟型/退化型/萎缩型,双乳腺内未见异常密度影;双乳腺内未见异常钙化影。
乳腺皮肤正常,未见厚皮征。
乳头无内陷,乳晕区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血管增生及扩张,双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意见:双侧乳腺未见异常95. 乳腺小叶增生(腺体型)双侧乳腺内外斜位、轴位片显示:双乳呈腺体型/未成熟型/退化型/萎缩型,中夹杂较多片状、结节状不均匀密度增高影,边缘欠清,未见异常结节及钙化,未见异常血管增生及扩张,双乳皮肤无明显增厚,双乳头无内陷,双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意见:双侧乳腺小叶增生96. 乳腺小叶增生(囊性)双侧乳腺内外斜位、轴位片显示:双乳呈退化型,双侧乳腺密度不均匀增高,其内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的囊状低密度影,腺体失去正常形态,未见异常结节及钙化,未见异常血管增生及扩张,双乳皮肤无明显增厚,双乳头无内陷,双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意见:双侧乳腺囊性小叶增生97. 乳汁潴留性囊肿双侧乳腺内外斜位、轴位片显示:双乳呈腺体型,左乳后下方可见5×6cm 大小低密度肿块影,其内密度均匀,边缘光滑锐利,边界清楚,周围腺体组织被压缩。
双乳未见异常结节及钙化,未见异常血管增生及扩张,双乳皮肤无明显增厚,双乳头无内陷,双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意见:左乳腺乳汁潴留性囊肿98. 乳腺导管原位癌双侧乳腺内外斜位、轴位片显示:双乳呈腺体型/退化型/萎缩型,左乳外上象限内的圆形、不规则形、“V”形分散分布多个小簇样钙化,未见肿块影。
未见异常血管增生及扩张,双乳皮肤无明显增厚,双乳头无内陷,双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乳腺错构瘤的X线诊断(附35例报告)

混 合 型 密 度 的肿 块 影 有 1 8例 , 以脂 肪 组 织 为 主 呈 脂肪 型低 密度 的肿 块 影 有 8 , 例 以纤 维 腺 体 组 : 主 呈 致 密 影 大 小分 布 , 2 1 m 有 5例 , 2 1 4 0c 的 有 1 例 肿 ≤ . c 在 . ~ . m 3例 , . m 有 1 >4 0c 7例 ; 块 影 边 缘 清 晰 的 有 2 肿 8
l d c s sofb e s m rom fe a e r a tha a t a w e e r tos e tv 1 n y e .Re uls I r e r p c ie y a alz d s t : n ourc lc i n of3 c s s ofha a t ole to 5 a e m rom a, 8 1 w e e r m i d, r ow nd 9 we ehi n de iy; hesz ft um o a s swasp e e e s f l w s: a s sw ih a dame— xe 8 we e l a r gh i nst t ieo het rm s e r s nt d a olo 5 m s e t i t ro m al rt n o qu 12 c , as e t i m e e f2. e fs le ha r e a .0 m 1 m 3 s s wih a d a t ro 1~ 4. m nd 7 m a s sw ih a da e e a g r t n Oc a 1 s e t im t rof1r e ha 4 c . u orm a s ih ce r c .0 m T m s esw t la ont n 2 as s w e e f und, hie t ouri 8 c e r o W l heone t u r d rm s i c e e e de on- s wih bl r e i n 7 as s w r m s r t d. ncuso The p opo to ft m orc m p ta e Co l in: r r in o u o one s ( h o r i um oree e t , u h a a , l n nt t e pr po ton oft lm n s s c s f t g a ds, ir us ts fb o i— s e pay d a m po t ntr l n t e X— a a fs a i e s a a t m a u ) l e n i r a o e o h r y m nie t tonsofbr a th m r o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放射科X线报告模板

29. 支气管异物(呼气活瓣性、部分性阻塞) 胸部后前位平片显示左/右侧肺野透亮度稍增高,纵隔稍向右/左侧移位;电视透视见纵隔摆动,深呼气时纵隔向右/左侧(键
侧)移位;对侧肺野清晰。心影大小在正常范围内;膈面光滑,肋膈角锐利。 意见:左/右侧支气管异物
意见:1、左/右侧第 肋骨多发骨折;2、左/右侧液气胸; 3、左/右侧胸壁皮下气肿。 10. 创伤性湿肺(两肺下叶)
胸部后前位平片显示:两侧肺野透过度减低,呈毛玻璃样改变;两中下肺野中内带见边缘模糊斑片状阴影;各肋骨未见 明确骨折;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
意见:胸部平片未见异常 2. 正常胸部平片(两肺纹理增粗)(老年人、全身性结缔组织病)
胸部后前位、左/右侧位平片显示: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两侧肺野透亮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影;两肺纹理 增粗;两肺门无增大、增浓;心影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内;主动脉迂曲舒展;纵隔居中,气管居中;两膈面光滑,肋膈角 锐利。
胸部后前位平片显示:左/右侧第 、 肋骨腋部多发性折断,骨折外侧段移位不明显;右下肺野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上缘 模糊,下界与横膈重叠;侧位片示,病变位于左/右肺下叶;两两侧肺门未见增大;纵隔居中、无增大;心影大小、形态正常, 主动脉未见异常;双膈面光滑,肋膈角锐利。
意见:1、左/右侧第 、 肋骨多发性骨折。2、左/右肺下叶血肿形成 9. 肋骨骨折、液气胸、胸壁皮下气肿
意见:左/右下肺感染 14. 大叶性肺炎(右中叶)
胸部后前位片显示右肺中下野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密度均匀,上缘清楚呈水平走行,下缘模糊不清,右心缘模糊不清,肺 野透过度减低。侧位片见右肺中叶呈实变改变,叶间胸膜无凹陷。肺门无异常增大。左肺野未见异常。两膈面光滑,肋膈角 锐利。
乳腺X光片分析报告

乳腺X光片分析报告【乳腺X光片分析报告】尊敬的患者:您好!经过对您的乳腺进行X光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下面是我们针对您的乳腺X光片分析的报告,请您仔细阅读。
1. 乳腺X光片结果分析根据乳腺X光片的检查结果显示,您的乳腺组织结构在光密度、形态和位置方面相对正常。
乳腺组织密度均匀,没有明显的结节或肿块。
2. 乳腺异常病变排除乳腺X光片检查未发现任何明显的乳腺异常病变,如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等。
您的乳腺结构正常,没有典型的肿块影像。
3. 乳腺钼靶补充检查为了进一步确认乳腺的健康状况,我们建议您进行乳腺钼靶的补充检查。
乳腺钼靶可以提供更加详细和清晰的乳腺影像,并能发现更小的病变,以便早期进行治疗。
请您按照医生的建议预约补充检查。
4. 预防乳腺疾病的建议乳腺健康的保护和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建议您注意以下几点,以维护乳腺的健康:- 定期进行乳腺自查,自觉观察乳房是否有异常- 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包括X光检查和钼靶检查-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饮食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注意保持乳房清洁,避免乳房局部的感染- 如遇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5. 重要提示乳腺X光片只是一种常用的乳腺检查手段之一,它对于发现乳腺疾病起到重要作用。
但需要明确的是,乳腺X光片并不能完全排除所有乳腺疾病,也不能代替其他乳腺影像学技术。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乳房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一步进行综合检查。
请您根据以上结果和建议,谨慎对待,并按照医生建议进行相应的补充检查。
如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咨询。
祝您身体健康!以上报告仅供参考,具体诊断需要结合医生的综合判断和其他检查结果。
医学中心敬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07版)乳腺X线诊断报告范本
××××××××医院乳腺X线检查报告单
检查号:12345678 姓名:放射科性别:女年龄:44岁检查日期:2007-8-31
门诊/住院号:123456 床号:35床科室:肿瘤外科送检医师:
临床诊断:左侧乳腺癌
投照体位:左侧:头足(轴)位、侧斜位
右侧:头足(轴)位、侧斜位
影像学表达描述:
双侧乳腺腺体型。
左侧乳腺外上方可见一大小2.8cm×1.8cm的肿块影,高密度,边缘不规则并伴有毛刺,内见多形性细小钙化。
右侧乳腺未见明显肿块与异常钙化。
双侧皮肤、乳头影………
双侧腋下可见小淋巴结影,形态密度无异常或……….
影像学印象:
左侧:BI-RADS:5
右侧:BI-RADS:1
报告医师签名:×××审核医师签名:×××报告日期:2007-8-31
申明:此报告仅供临床医师参考,如有疑问,请及时与放射科联系,联系电话:0000000000。